麻疹疫情处置报告--
某学院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处置报告

2 8卷
第 9期
Me d J C h i n P A l , .V o 1 . 2 8 . N o . 9. S e p l  ̄ mh e r . 2 0 1 7
3 原 因分 析
麻疹 是 由麻疹 病毒 引起 的一 种急性 呼 吸道传 染 病, 主要 以呼 吸道 飞 沫 传播 , 临床 表 现 以 发热 、 出 疹 等 为主要 症状 :。根据 麻 疹监 测 数 据统 计 , 自2 0 l 4 年1 2月 开始 , 我 国麻 疹 病 例 每 周 报 告 数 呈 上 升 趋
开始 出现 发 热 患 者 , 日发 热 人 数 迅 速 上 升 , 至 4月
。 0 。 。
1 6 日达 到高 峰 , 2 0日发热 病 例 开 始下 降 , 2 2日后 无 新增 发热病 例 。 日病 情分 布见 图 为学 院九 队二分 队学 员 。该 学员 于 2 0 1 5 - 0 3 — 2 2回 山 西 临 汾 老 家探 亲 , 3 月2 9 日乘 火 车 返 校 , 4月 1 日出 现 发 热 症 状 ( 3 9 ℃) , 就诊 于学 院 门诊 部 , 值 班 医师 予 以 退 热 降温 对 症治 疗 , 至 4月 5 日仍 反 复 高热 并 出现 皮疹 , 4月 6
作者简介 : 国 文, 本科学历 , 副主任 医师 。
2 . 4 空 间分 布
此 次疫 情 暴 发 的 系 , 位 于该 学 院
西侧 , 为独立 整栋 7层建 筑 , 共有 l 3个 学员 队 , 分 别
居 住在 大楼 的 2—7层 , 确诊 病例 出现 在第 6层 和第
7 层, 其中, 学员九 队居住 的 7层病例数最多, 学员 2 1队居住 在 6层 。
日 期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一、概述/10万以下〕。
二、应急处理要点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开展疑似病例的监测要求,一旦出现发热、出疹性症状病人,要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处理。
〔一〕相关定义1. 麻疹定义:发热、出疹或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
2. 麻疹疑似病例爆发:麻疹疑似病例爆发是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一般指麻疹的最长潜伏期〕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其强度超过一般流行年的平均发病水平。
爆发的定义是相对的,随麻疹控制各阶段目标的不同可随之改变,只要麻疹发病超过期望水平即可认为是爆发。
具体定义如下:村〔街道居委会〕或一个集体单位10内发生2例或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10内发生5例或5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即为爆发。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的麻疹病例。
〔二〕疫情发现1.在以下情况下,学校、托幼机构、自然村屯福利收容羁留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尽快向所在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符合麻疹疑似病例定义;〔2〕本单位诊断或接获校外医疗机构诊断,短期内出现多例发热、出疹性病例,调查发现其中有聚集性或有流行病学关联时;〔3〕监测发现麻疹样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时;〔4〕学校、托幼机构等因病缺勤短期内异常增加;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开展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以早期发现疫情。
〔三〕疫情报告根据2003年卫生部第37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规定,任何医疗卫生单位或人员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向发病地区的疾控机构报告。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屯、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标准》规定,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以内以或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学校确诊麻疹情况汇报模板

学校确诊麻疹情况汇报模板尊敬的领导:根据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要求,我对学校确诊麻疹情况进行了汇报。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确诊麻疹病例10例,其中包括学生和教职工。
以下是具体情况的汇报:1. 确诊病例情况。
截至目前,学校确诊麻疹病例共计10例,其中学生7例,教职工3例。
病例分布在学校各年级和部门,涉及多个班级和办公室。
确诊病例中,有的已经在医院接受治疗,有的正在进行隔离观察。
2. 病例密切接触者情况。
根据病例追踪调查,已确定病例密切接触者共计60人,包括同班同学、同事以及家庭成员。
这些密切接触者已经接受了相应的医学观察和防护措施,未出现新的确诊病例。
3. 学校防控措施。
学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向家长和员工通报相关情况;对学校内部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病例密切接触者所在的教室和办公区域;加强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和教育,提醒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疫情排查和防控指导,确保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4. 学校疫情应对预案。
学校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疫情应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免疫力;加强学校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完善学校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5. 后续工作安排。
学校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同时,学校将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就是学校确诊麻疹情况的汇报,学校将继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如有任何新情况,学校将及时向领导汇报。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学校文档创作者。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疑似麻疹病例肖靖瑶的调查处置报告(修改版)

关于疑似麻疹病例肖靖瑶的调查处置报告2012年7月9日上午8点,我中心接到武冈市人民医院的报告,该院于7月7日收治了一例疑似麻疹病例,根据每例麻疹病例都要按麻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的要求,我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本疫情发生于武冈市法相岩街道办事处玉龙社区,该社区处在城区地段,共有居民万余人,院落集中,居民居住密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混杂。
目前,本疫情无继发病例发生。
患儿:肖靖瑶,女,2011年6月13日生,现住武冈市法相岩街道办事处玉龙路114号,2012年7月7日,因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等症状,就诊于武冈市人民医院,以手足口病收治住院,7月8日,全身又出现红色斑丘疹,于是又被诊断为疑似麻疹。
患儿居所宽敞明亮,光照充足,通风较好,但所住院落卫生条件较差,家中有一5岁的哥哥(患有癫痫病,未曾接种麻疹疫苗)于2012年6月24日发病, 29日以疑似麻疹住院隔离治疗,7月6日被邵阳市疾控中心确诊为实验室诊断病例,7月7日病愈出院。
患儿与其哥哥接触密切,有流行病学的联系,查预防接种证,患儿无麻疹类疫苗接种史。
2012年7月9日我中心采集了患儿的血清及咽拭子标本。
根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以及病例临床症状等情况,经综合考虑,本次疫情难以排除麻疹。
导致此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长防病意识不强,卫生条件及卫生习惯差,患儿未能按时完成麻疹疫苗的接种而且又与实验室诊断的麻疹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等。
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我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控制传染源。
目前患儿肖靖瑶正在武冈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但因床位紧张,患儿仅办理了住院手续,每天完成治疗后,又返回家中,并未真正落实隔离措施。
对此,我们按照《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要求,已建议武冈市人民医院要做好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患儿单独安排病房,落实隔离治疗措施,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如并发肺炎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天。
学校确诊麻疹情况汇报材料

学校确诊麻疹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要求,我校对学生进行了麻疹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
经
过认真调查和统计,现将学校确诊麻疹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1. 疫情概况。
截止目前,学校共确诊麻疹病例10例,其中男生5例,女生5例,涉及年级
为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
病例分布在校园内不同的班级和宿舍,疫情呈散发状态。
2. 疫情防控措施。
学校已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对疫情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并对
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排查。
同时,学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防护意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确保校园环境卫生。
3. 疫情影响。
麻疹疫情的出现给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师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部分师
生因为接触史或症状出现而需要隔离观察,导致教学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同时,学校面临着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压力,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
4. 下一步工作。
学校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全面排查可能的潜在感染者,加强校园
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的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
以上是我校学校确诊麻疹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关注并支持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努力,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谢谢!。
麻疹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一、前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麻疹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麻疹防控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成立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由麻疹防控领导小组下设,负责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3. 成立麻疹防控专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麻疹疫情的分析、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建议。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监测。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确诊病例,疾控中心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发现疑似麻疹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麻疹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分析疫情形势,制定防控措施。
2. 疫情调查(1)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采样检测: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诊麻疹病例。
3. 隔离治疗(1)隔离治疗:确诊麻疹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有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4. 防控措施(1)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疫苗接种: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免费接种活动,提高疫苗接种率。
(3)环境消毒:对病例居住、工作、学习场所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4)交通管控:必要时对疫情发生地实行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5. 应急救援(1)物资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及时到位。
(2)人员调配:根据疫情需要,合理调配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等。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

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标题:中学风疹暴发疫情报告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暴发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最近,某中学爆发了风疹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该中学风疹暴发疫情进行报告,分析疫情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疫情原因1.1 学生疫苗接种率低:部分学生未按时接种风疹疫苗,导致免疫力不足。
1.2 学校卫生管理不严格:学校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有利于病毒传播。
1.3 学生集中生活:中学学生集中在校园内生活学习,易造成疫情传播。
二、疫情影响2.1 学生健康受损:感染风疹可能引发高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2.2 学校正常秩序受干扰:疫情爆发后,学校可能需要暂时停课,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3 家长社会恐慌:疫情传播可能引发家长和社会的恐慌情绪,影响社会稳定。
三、应对措施3.1 提高疫苗接种率: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督促学生按时接种。
3.2 严格学校卫生管理: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3.3 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学校应建立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
四、预防措施4.1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加强对风疹等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疫情的认识。
4.2 定期健康体检:学生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4.3 加强个人卫生: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五、结语中学风疹暴发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疫情防控,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
希望通过本次疫情的报告,引起更多人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共同维护社会健康和安全。
麻疹报告管理制度

麻疹报告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麻疹报告管理制度是确保人民健康和防止疫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重点畅谈麻疹报告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麻疹病例的报告范围1. 机构范围:包括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各类公共场所,所有这些机构都必须建立麻疹病例的报告制度。
2. 人员范围:医生、护士、疾控人员、教师、保育员等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本地区居民。
如果这些人员发现或怀疑有麻疹病例,都必须立即按照规定进行报告。
二、麻疹病例的报告要求1. 报告时限:凡是发现麻疹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向当地疾控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2. 报告内容:详细描述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疾病的初步诊断情况;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病例资料;此外,还应配合疾控部门开展的疫情调查工作,提供患者的活动轨迹以及与其密切接触者的情况。
三、麻疹报告的管理流程1. 报告接收:疾控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接收到麻疹病例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评估疫情风险,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2. 数据汇总:建立麻疹病例的数据库,对接收到的所有报告进行统一管理、汇总和分析,尽快了解疫情传播的趋势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应急响应:针对疾病暴发,疾控机构应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鉴定,确认疫情暴发的范围和规模,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启动紧急处理措施。
四、麻疹病例的隔离和治疗1. 确诊病例隔离:对于临床确诊或可疑麻疹病例,要立即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尽快进行疾病诊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2. 病例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及时、精准的治疗,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 密切接触者追踪:对麻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治疗,确保疫情不会继续传播。
五、麻疹病例的预防工作1. 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是防范麻疹传播的最有效手段,对本地区儿童实行全面接种计划,并定期进行补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疾控发〔2015〕48 号
麻疹疫情处置报告
卫生局;
2015 年5 月28 日—6月22 日,我县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9例,经市实验室确诊病例18 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暴发疫情判定标准,我县两所学校属于麻疹暴发疫情,经报市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局,启动了应急预案。
史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现将处置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截止6月22 日12时我县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9例(外地报告本地1 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8 例,本地报告18 例(县医院7 例、中医院11 例),外地报告1 例。
本地报告18 例疑似病例均采集了双份样,并送市疾控中心进行实验室判定,样品采集率100%。
同时对18 例病
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率100%。
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时间分布: 5 月 28 日—— 6 月 22 日发病累计报告 18 例。
病例主要集中在实验小学,共报告 7 例。
二完小 3 例,其余 7 例为散 发儿童 ,1 例成人。
发病时间分布图:
子洲县麻疹疫情时间分布
二)、人间分布
散居儿童 8例,托幼机构学生 2例,在校小学生 8 例,成人 1例。
子洲县麻疹疫情人间分布
三)、地区分布
19 例病例,其中 8 例散居儿童分布在 4 个乡镇, 8 个行政村;成
人 1 例,一个乡镇一个村;托幼机构、学校 10 例,分布在实验小学 7
人数
⋯
月
6 ⋯月
6 ⋯
月
6 ⋯
月
6 ⋯
月
6 ⋯
月
6
日9
月
日7
月
日5
月
日3
月
日1
月
⋯
月
5 ⋯
月
5
11%
例,二完小3 例,
子洲县麻疹疫情地区分布
(四)、传染病疫情分析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县这起麻疹疫情属于输入性。
首例病例既往无免疫史(属于过敏体质),病人姓名:李萱嘉、女,是子洲县二完小托幼儿童,本儿童曾在榆林一院儿科和父母看望朋友小孩,回家后出现麻疹相关症状和体征,发病后在后马台个人诊所就医。
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8 例病例中,除外地报本地1 例,1 例散发病例,1 例输入性病例,其余15 例病例存在相互关联性(见附件1)。
二、疫情控制措施我疾控中心接到第一例病例后,就立即向县卫生局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启动了应预案,开展了相应的控制工作。
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对确诊病例进行了隔离治疗。
防止疫情扩散,对现症病人入院隔离治疗和居家休息治疗,治愈后隔离21 天后,由县疾控中心出具
相关证明可返校上课。
(2)、对发生暴发疫情的两所学校进行了消毒。
(3)、对发生暴发疫情的两所学校进行了含麻疹类疫苗应急接种。
(4)、对全县的托幼机构、小学进行了查漏补种。
(5)、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和进行麻疹强化。
(6)、对学校每日组织开展对学生晨检、午检,强化请假和登记管理制度。
(7)、大力开展了健康教育宣传,向学校、家长发放了“告家长书”,并通过电视滚动屏幕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宣传。
(8)、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含麻疹类疫苗的查漏补种。
四、效果评估及总结
通过以上防控措施的落实,截止2015年7月12我县在无新增病例,我县麻疹暴发疫情得到控制。
最后一例麻疹报告病人是2015 年6月22 日,同时我县对此次查漏补种进行了快速评估,通过评估我们了解到,此次查漏补种的接种率是:麻风疫苗应种599 人,实种574人,接种率95.83%;麻腮风疫苗应种868人,实种840人,接种率96.77%。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县共报告病例19 例,本地报告18 例,外地报告1例。
涉及8个乡镇,两所学校。
18例病人中,只有2 例病人接种过一剂次麻疹疫苗,其余16 例病人麻疹接种剂次均为0。
此次暴发让我们看出,我县各乡镇麻疹接种率存在虚报情况,儿童摸底调查做的不够扎实等,从而并未建立强大的免疫屏障,从而使未接种过疫苗的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很轻易的被感染,引起暴发。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中心会严格督促各乡镇卫生院:加强规范接种,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提高含麻疹类疫苗接种及时率,每月及时查找未按时接种儿童,并打电话督导。
各乡镇卫生院接到麻疹确诊病例报告后,按照《陕西省麻
疹疫情控制方案》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源地消毒、病例隔离治疗、以及查漏补种和麻疹病例的主动搜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 年7 月12 日
抄送:市卫生局市CDC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