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电路 说课稿 教案

简单的逻辑电路  说课稿  教案
简单的逻辑电路  说课稿  教案

简单的逻辑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

(2)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

(3)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与实验,理解“与”、“或”、“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

(2)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设计,体会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真值表及符号。

难点:数字电路的意义。

三、教学工具:声控灯、三种门电路演示板

四、教学过程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演示:声控灯。

①接通电源,灯不亮。

②接通电源,拍手,灯不亮。

③接通电源,遮光,灯不亮。

④接通电源,遮光,拍手,灯亮。

师:像这样,现在很多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请同学们举例。

生:自动擦鞋机、干手机。

实现这些逻辑功能离不开?数字信号。

师介绍:

①数字信号: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高电平“1”,低电平“0”。

②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压信号。

数字信号的“0”和“1”好比事件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就有了辨别“是”、“非”的逻辑功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二)进行新课

1.“与”门

师:门是一种条件开关,只有当输入信号满足一定条件时,门才能被打开,才有输出信号。

(1)投影: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

(2)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与”逻辑关系。

师: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3)引导学生把图2.10-2结果与条件的关系用表格表示。

引导学生: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亮定义为“1”,灯熄定义为“0”,用数字语言描述上表:

师:这是“与”门的真值表,图2.10-2中A、B是有逻辑关系的机械开关,实用的门电路则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4)“与”门的符号

(5)演示“与”门电路。

(6)声控灯的再讨论。

2.“或”门

(1)投影: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

(2)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或”逻辑关系。

师: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3)引导学生把图2.10-6结果与条件的关系用表格表示。

引导学生: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亮定义为“1”,灯熄定义为“0”,用数字语言描述上表:

师:这是“或”门的真值表。

(4)“或”门的符号。

(5)演示“或”门电路。

【课时2】

(一)复习导入

1.“与”逻辑关系,“与”门符号及真值表。

2.“或”逻辑关系,“或”门符号及真值表。

(二)进行新课

1.“非”门

(1)学生沿用“与”门、“或”门的研究方法,理解“非”逻辑关系,写出“非”门的真值表,记住“非”门符号。

(2)师演示“非”门电路。

(3)自动擦鞋机的再讨论。

2.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

3.实例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2.11 简单的逻辑电路 学案

3.2.11 简单的逻辑电路学案 一、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数字信号变化的两个状态:“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 2.数字电路 (1)概念:处理______________的电路. (2)功能:研究电路的______________功能. 二、“与”门 1.逻辑关系:一个事件的________同时满足时事件才能发生. 2.符号:____________,其中“&”具有“________”的意思,象征A与B两个输入端________时,输出端才是1. 3.真值表 “有”用“1”表示,“没有”用“0” 三、“或”门 1.逻辑关系:某事件发生有几个条件,但只要有________满足事件就能发生. 2.符号:__________________,“≥1”象征当1个或多于1个输入端为1时,输出端就是1. 3.真值表 四、“非”门 1.逻辑关系: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________. 2.符号:____________,其中矩形右侧小圆表示数字“0”,它与数字“1”象征着输入端为______时,输出端是______. 3.真值表 五、集成电路 1.构成: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片,将组成电路的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和连线集成在一块________上. 2.优点:________小、方便、可靠,适于系列化、标准化生产等.

一、“与”门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两个开关A、B串联起来控制同一灯泡L,显然,只有A“与”B同时闭合时,灯泡L才会亮.在这个事件中,A、B闭合是条件,灯泡L亮是结果.那么它们体现了什么逻辑关系呢? 1.什么是“与”逻辑关系? 2.什么是“与”门? [要点提炼] 1.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逻辑关系叫做“______”逻辑关系.2.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________”门电路. [问题延伸] 1.数字信号的图形特征是________,模拟信号的图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确定逻辑“1”和“0”?“1”和“0”是分别代表两种________(填“相同”、“相反”或“相似”)状态的代码,例如开关断开代表“0”状态,接通代表“1”状态. 二、“或”门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两个开关A、B并联,控制同一灯泡Y,在这个电路中,A“或”B闭合时,灯泡Y就亮.它们体现了什么逻辑关系? 1.什么是“或”逻辑关系? 2.什么是“或”门? [要点提炼] 1.如果几个条件中,____________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2.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________”门. 三、“非”门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当开关A接通时,灯泡Y被短路而不亮;当开关A断开时,灯泡 Y是通路而被点亮.这体现了什么逻辑关系? 1.什么是“非”逻辑关系? 2.什么是“非”门? [要点提炼] 1.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__________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关系. 2.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________”门. 例1现在的银行系统都设有自动取款机,请你分析一下自动取款过程中的事件与条件之间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 变式训练1从北京到上海,就现在的地面交通来说,一般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请你分析一下其中的事件与条件,它们体现了哪一种逻辑关系?

《藤野先生》优秀说课稿

《藤野先生》优秀说课稿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 《藤野先生》优质说课稿1 【说教材及学情】 首先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八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文章的把握也会相对容易些。 【说三维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藤野先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法,理解描写藤野先生和我在求学来往之间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藤野先生无私的精神,并让这种情感得到升华。

【说重难点】 我将理解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和我之间交往的句子并受到感染作为我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教法学法】 结合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读书指导法、主问题法、关键词法的教法以及探究法、讨论法、圈点勾勒法的学法,最后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重点开展我的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要说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如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有没有让你敬佩的老师,请同学们上讲台来谈谈你的感受,从而顺势地引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题《藤野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请同学们借助手边的工具书去预习这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描写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句子画出来,同桌进行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为下面的细读课文奠定基础。 三、研读课文,分析内容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我会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通过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读的形式朗读本篇课文。接下来顺势抛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将课文中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小马过河说课稿

《小马过河》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小马过河》,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我采用图文并存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们爱上学习,爱上语文。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课标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根据二年级学生爱读童话,能初步读懂童话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驮、磨等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知道做事不仅要动脑筋想,而且要勇于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巧破难点,顺利实现上述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摒弃了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主”,采取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时引领”为辅的新型学习,目的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能更加喜爱语文的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启发质疑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条谜语,引导孩子打一动物名称,如此激趣的导入

《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设计 陶号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 (2)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 (3)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与实验,理解“与”、“或”、“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2)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设计,体会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真值表及符号。 难点:数字电路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参照下表自主复习(可讨论)本节基本知识并填写下表 A B Y & A B Y ≥1 A Y 1

二、练习巩固和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回答) 例1、如图所示为逻辑电路,根据电路图完成它的真值表.其输出端从上到下排列,结果正确的是( ) A.0,0,1,1 B.0,0,1,0 C.1,0,1,0 D.0,0,0,1 答案:B 例2、下图中a、b、c表示“或门”、“与门”或者“非门”的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A、若a、c为输入信号,b为输出信号,则该电路是“或门”电路 B、若a为输入信号,b为输出信号,则该电路是“非门”电路 C、若b、c为输入信号,a为输出信号,则该电路是“与门”电路 D、若a、b为输入信号,c为输出信号,则该电路是“与门”电路 引导学生归纳: 在门电路中,真值表中的“输入”、“输出”信号“0”、“1”代表的含义是输入、输出端接低电势、高电势。 电路中,沿着电流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流I通过电阻R后,电势降低“IR”。 例3、下列电路图中开关处于什么情况时,电压表有示数?

《藤野先生》说课稿三篇

《藤野先生》说课稿三篇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藤野先生》说课稿,欢迎阅读。 《藤野先生》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说教材及学情】 首先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八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于文章的把握也会相对容易些。 【说三维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

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藤野先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法,理解描写藤野先生和我在求学来往之间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藤野先生无私的精神,并让这种情感得到升华。 【说重难点】 我将理解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和我之间交往的句子并受到感染作为我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教法学法】 结合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读书指导法、主问题法、关键词法的教法以及探究法、讨论法、圈点勾勒法的学法,最后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重点开展我的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要说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如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有没有让你敬佩的老师,请同学们上讲台来谈谈你的感受,从而顺势地引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题《藤野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课堂氛围。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精品)咏柳说课稿.

《咏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确定本课。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 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说教法 1.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见诗后,要求学生先大声朗读,读准 字音,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的通畅,既是学生的兴趣所致, 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读 动诗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全读懂诗中每词每句的含义, 可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诗句的含义。当然,在最疑惑时还需老师精当的点拨。 3.听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而 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中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春的意境,加强感知,形成表象,

此外,我会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4.诵读,熟读成诵。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的读,以 达到成诵的目的。 5.演读,唱唱,画画,演演。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让诗丰富的内涵再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前以一首《春天在哪里》为引子,并播放几幅春景图,创设 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正题:同学们,春 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 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 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 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解题:“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 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通过初读课文后,我会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 说说,有的可能会说柳树真美,我会趁热打铁问:你认为最美德地方 是什么,有的会说树很高,有的会说叶很绿,我会顺势引导这柳树的确很美惹人喜爱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学生一定会说赞美的语气,这时,我让学生齐读古诗进一步体会它的美。

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11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11 简单的逻辑电路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初步了解简单的逻辑电路及表示符号.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理解“与”、“或”和“非”门电路在逻辑电路中的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一、“与”门 1.“与”逻辑关系: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与”逻辑关系. 2.“与”门: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3.符号:,其中“&”具有“与”的意思,象征着:只有A与B两个输入端都是1时,输出端才是1. 二、“或”门 1.“或”逻辑关系: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 2.“或”门: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或”门. 3.符号:,“≥1”象征着:当1个或多于1个输入端为1时,输出端就是1. 三、“非”门 1.“非”逻辑关系: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关系. 2.“非”门: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非”门. 3.符号为,其中矩形右侧小圆可以看作数字“0”,它与数字“1”象征着:输入端为1时,输出端是0.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与”门电路中,A、B两个输入端中只要有其中一个为“1”,输出端就为“1”.(×) (2)“与”门电路中,A、B两个输入端都为“1”时,输出端才是“1”.(√) (3)“或”门电路中,A、B两个输入端有一个是“0”时,输出端就是“0”.(×) (4)“或”门电路中,A、B两个输入端有一个是“1”时,输出端就是“1”.(√) 2.下面为一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该类型的逻辑门电路为________门电路.

xx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藤野先生说课稿

xx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藤野先生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是×号,课文是《藤野先生》 一、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文学类作品时,要体验情感,领悟主题,得到启示,能够正确评价作品,并且会品味语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叙述类文学作品,选用鲁迅的《藤野先生》我认为比较恰当,但是难度较大。鲁迅在文中回顾了留学日本的经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美了藤野先生的的高贵品格,又把爱国情感融汇其中,很巧妙。 二、学情及学法分析 初二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 鲁迅在写作时,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说的与他想的往往不同。 鉴于以上原因,课上要多用阅读品味思考的方法,在老师的讲授引导下,看清文中的鲁迅。安排两课时,一课时归纳事件,及人物性格,完成重点。二课时归纳主题,解决句义,突破难点。实际操作时,目标重点难点是交融的。 三、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依据以上的分析,制定目标如下: 1.阅读中识字解词,归纳事件,思路。 2.品味中辨析重点词句的运用,体会深远含义。

3.喜欢本文,进而喜欢鲁迅,喜欢推敲咀嚼文学作品。 4.教学重点是写人的具体化,难点是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四、过程 1.导入:板书文章标题后,提问:“藤野先生是谁?”直接切入文章的主人公。 预习过的学生,就可以答出“鲁迅的老师”。 再提问:“什么时候的老师?” 也可以答出“留学日本时的老师“。 三提问:“鲁迅认为这个老师怎么样?” 这一问题是击中难点,初二学生不容易说清楚。于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2.一读文本:找出文中写了关于藤野的几件事。此环节要尽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教师学生都要保持安静。学生利用以往的学习经验,完全可以归纳出来。教师不要代劳,不要养成学生课堂懒惰的习惯。 师生共同明确: (一)相识。 (二)改讲义。 (三)问裹脚。 (四)漏题门。(此处会有学生质疑,“藤野”对此事并无表示。这时要引导学生细读这段文章,“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一篇 《咏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确定本课。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 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瑰宝,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审美情趣呢,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1.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见诗后,要求学生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的通畅,既是学生的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读动诗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全读懂诗中每词每句的含义,可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诗句的含义。当然,在最疑惑时还需老师精当的点拨。 3.听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中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春的意境,加强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会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4.诵读,熟读成诵。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的读,以达到成诵的目的。 5.演读,唱唱,画画,演演。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让诗丰富的内涵再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课前以一首《春天在哪里》为引子,并播放几幅春景图,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正题: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简单的逻辑电路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简单的逻辑电路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出:第一、这里的要求很低;第二、学习逻辑电路必须做实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 (2)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 (3)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与实验,理解“与”、“或”、“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 (2)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设计,体会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真值表及符号。 难点:数字电路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稳恒电流及复杂电路分析,对电势等概念比较清晰,但分析复杂电路的水平有限,加上教材中本节属于对稳恒电流的补充,对后面的传感器知识起引领。故准备重点讲解“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门电路演示板、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讲解:楼道自动控制灯。 ①白天,灯不亮。 ②没有声音,灯不亮。 ③通电,夜晚,拍手,灯亮。 师:像这样,现在很多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实现这些逻辑功能离不开数字信号。 请同学们举例。 生:遥控器、机器人等。 师介绍: ①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压信号。②数字信号: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高电平“1”,低电平“0”。 数字信号的“0”和“1”好比事件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就有了辨别“是”、“非”的逻辑功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与”门 师:门是一种条件开关,只有当输入信号满足一定条件时,门才能被打开,才有输出信号。 <自主活动>: 某财务室的门上有两把锁,如何才能打开大门?在这个事件中体现怎么样的逻辑关系呢?(1)投影: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 (2)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与”逻辑关系。 师: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3)引导学生把图2.10-2结果与条件的关系用表格表示。

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1学案:211简单的逻辑电路含答案

11 简单的逻辑电路 学习目标 1.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 2.通过实验,理解“与”“或”和“非”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 3.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 4.会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的逻辑电路. 自主探究 1.数字电路:处理的电路叫做数字电路. 2.门电路: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3.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具有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 4.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件事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具有的电路叫做“或”门电路. 5.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呈现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具有的电路叫做“非”门电路. 合作探究 一、“与”门 如图所示,两个开关A、B串联起来控制同一灯泡L,显然,只有A与B同时闭合时,灯泡L 才会亮.在这个事件中,A、B闭合是条件,灯泡L亮是结果.那么它们体现了什么逻辑关系呢? 1.什么是“与”逻辑关系? 2.什么是“与”门? 【归纳总结】 1.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这种逻辑关系叫做“”逻辑关系. 2.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门. 二、“或”门

如图所示,两个开关A、B并联,控制同一灯泡L,在这个电路中,A或B闭合时,灯泡L就亮.它们体现了什么逻辑关系? 1.什么是“或”逻辑关系? 2.什么是“或”门? 【归纳总结】 1.如果几个条件中,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 2.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门. 三、“非”门 【合作探究】 如图所示,当开关A接通时,灯泡Y被短路而不亮;当开关A断开时,灯泡Y是通路而被点亮.这体现了什么逻辑关系? 1.什么是“非”逻辑关系? 2.什么是“非”门? 【归纳总结】 1.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关系. 2.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门. 【案例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说课稿

《藤野先生》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一)对课文的理解: 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能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其中把握内容和主题,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感受藤野形象是学习重点。 对鲁迅弃医从文的行为的理解把握鲁迅思想成长的脉络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辨色彩,要让学生。所以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最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 说课稿 第一篇 《咏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确定本课。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 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瑰宝,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审美情趣呢,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1.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见诗后,要求学生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的通畅,既是学生的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读动诗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全读懂诗中每词每句的含义,可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诗句的含义。当然,在最疑惑时还需老师精当的点拨。 3.听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中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春的意境,加强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会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4.诵读,熟读成诵。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的读,以达到成诵的目的。 5.演读,唱唱,画画,演演。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让诗丰富的内涵再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课前以一首《春天在哪里》为引子,并播放几幅春景图,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正题: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简单的逻辑电路--获奖优质精品教案 (18)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主题2: “或”门电 路 学生如果能根据事例能对 应上“或”门的逻辑关系,并能比 较清晰地说出来就很不错了. 另外,真值表和符号要能对应 起来. 阅读教材中“‘或’门”标题下的 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业务员去供货商处提货,但 必须先支付货款,他可以用现金支 付或者用银联卡支付,也可用支票 支付。那么支付方式与提货之间是 什么逻辑关系? (2)我国动车实行实名制售票, 可以凭身份证上车,也可凭车票上 车。现在有一个验证机和一个验票 机,试为进站口设计一个逻辑电路 来控制栏杆的开、关。 PPT课件 口头表述 主题3: “非”门电 路 图中R1、R2为分压电阻, 以使门电路获得合适的电压,J 是应急灯开关控制继电器,可 能都要具体分析一下.否则学 生看不懂. 阅读教材中“‘非’门”内容: (1)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之间的关 系是什么逻辑关系? (2)图中R1、R2为分压电阻,以 使门电路获得合适的电压,J是应急 灯开关控制继电器,请在虚线框内 填入需要的门电路符号。 PPT课件 口头表述 第三层级基本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交 流,掌握学生的能力情况. 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 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 PPT课件 技能拓展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 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 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 的学生可自主完成 PPT课件记录要点教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学生在相应的位置做笔记。PPT课件第四层级知识总结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 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 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 之后可小组交流讨论。 PPT课件 呈现感悟收获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 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 教学方法。 根据自己的感受如实填写。 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方案。 课外拓展介绍集成电路相关知识PPT课件

《藤野先生》说课稿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来组织的。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同时,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精神)。作者还用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学习这篇课文,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还能受到爱国情感和尊师情怀的熏陶。。 编者将此文编入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该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藤野先生》一文可以作为叙事性文章的教学范例。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学过两个单元的叙事性作品,已经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九年级叙事文章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该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作者成长中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其用意让读者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温情。前期学过的课文中也不乏抒发爱国主题和美好情感的文章,具备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 2.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鲁迅的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社会背景,教学时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作为叙事性作品,本文适于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全文的教学目标有: (1)了解《藤野先生》一文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主题;揣摩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味意蕴丰富的语句。 (2)学会在浏览文章中理清思路,探讨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深刻原因;学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以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法。 (3)感受藤野先生治学之严谨、为人之热情、胸怀之博大等人格魅力;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与尊师情怀。

人教版选修【3-1】物理简单的逻辑电路【学案】(含答案)

简单的逻辑电路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1.数字电路:处理的电路叫做数字电路。 2.门电路: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3.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具有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 4.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件事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具有的电路叫做“或”门电路。 5.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呈现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具有的电路叫做“非”门电路。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3、突出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二、学习过程 1.按照输入和输出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分为“与”门、“或”门、“非”门等。 (1)“与”门 理解:当几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出现某一结果,这些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与”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与”门。 符号:如图 特点:①当A、B输入都为“0”时,Y输出为“0”; ②当A输入为“0”B输出为“1”或A输入为“1”B输出为“0”时,Y 输出为“0”; ③当A、B输入都为“1”时,Y输出为“1”。 (2)“或”门 理解:当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备就能出现某一结果,则这些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或”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或”门。 符号:如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白水县田家炳中学刘芳利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我的说课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分两点来谈:语文课程总目标、内容目标。说教材是从编写特点、编写体例、教材结构、立体整合四个方面来谈。说建议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三点来说。 一、说课标 先说“语文课程总目标”,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我从三个维度目标来说: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汉语拼音,能讲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式,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3)能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想法。 2、过程与方法 进行探究性学习,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爱国、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再说“内容目标”,根据新课标及本单元特点,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鼓励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教育。 二、说教材 先说编写特点 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本单元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对课文主题的分析讨论,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样解读,注重学生自己的

情感体验,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注重了自身的艺术性和内在的实用性。 教材在封面及插图的设计上有较强的艺术特色,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流动着艺术美。教材还注重实用性,如单元提示、课前小语、研读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课后小知识,都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3、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综合学习。 教材特别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研讨与练习”“讨论‘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这就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教材最有特色的部分是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安排的活动有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烦恼;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周围成年人少年时期的烦恼,通过采访,与他们交流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最后还设置情景,要求打电话帮小学同学常君解脱烦恼。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注重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 教材课后的名著导读充分体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教材还把语文学习放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如学习了《丑小鸭》之后,要求“搜集、整理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看他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并在班上交流”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再说编写体例: 通过知识树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本册教材的编排上的突出特点是板块设计,它包括主题单元、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和附录四个部分,主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就本单元来讲,前有单元导读,就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学习重难点做了明确的提示。然后精读略读五篇课文穿插安排,课前由课文提示导入新课,点明中心,课后安排有研读与练习,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并指导性地进行拓展延伸,读一读,写一写更是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最后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又是一个补充、总结、提升的阶段。整个单元是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编写的。 接着说教材结构,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五篇课文,从不同

《朝花夕拾》公开课说课稿

《朝花夕拾》读前指导说课稿 黄堡镇中心学校王冉 一、教材分析 《朝花夕拾》是语文新课标教学大纲推荐初中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之一,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后面安排的导读,《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共收入10篇作品。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二、学情分析 由于地域和学校条件的影响,学生们很少能真正接触到一些名著作品,所以就不能系统的去阅读,更谈不上仔细欣赏了。因此教师有针对性的导读或引读至关重要,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的内容与特点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②了解名著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篇目的同时对《朝花夕拾》产生兴趣。 依据上述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基本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语文阅读教学更要如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结合本节课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激励法、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等。 五、说课前准备 为了让本节课教学内容更丰富,我除了认真研读课本上的知识点之外,还查阅并搜集了大量的课外资料,进行取舍,做成课件;同时,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我安排了他们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六、说教学过程 (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打开《朝花夕拾》的小引部分,听老师给你们念一段话。1927年鲁迅写下:1.我常想在芜杂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总要算是无聊了吧,但有时竟会连回忆都没有。 2.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出炎热的。这两句话让我们隐约感到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并不好,纷扰芜杂,甚至还带着强烈的悲观与虚无。 通过这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对作品情感及背景的了解。 (二)了解写作背景 被毛主席评价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称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遭遇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在惨案中牺牲的就有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的22岁的刘和珍,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解课标明结构把方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市第二实验小学田立辉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的主要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评价建议(含教学方法)三大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说课标 解读课标包括第一阶段目标和二年级下册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 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说起。 1.识字与写字方面:第一学段要求学生会认1600个生字,会写800个,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阅读:喜欢阅读,对阅读感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想。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3.口语交际:讲普通话,愿意与人交流,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 4.写话:对写话感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写日记。 5.综合性学习: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各种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二年级下册目标: 1.识字与写字方面: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书写规、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阅读: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容。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4.写话: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5.综合性学习: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说教材 教材解读包括教材特点、知识与技能立体整合、教材结构和编写体例。 (一)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容; 2.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3.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 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4.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5.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第一单元,围绕着“春光”为主题,春天来了,我们来到了野外。沐浴着灿烂的,迎着暖暖的春风,踏着青青的小草,听着哗哗的河水的流淌声,我们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春天是美丽的,让我们一起到野外《找春天》;《咏柳》让我们欣赏到柳树的美;《村居》让我们感受到春天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来到《开满鲜花的小路》,我们感受到花开的美丽;《爷爷植树》能让我们感受一代伟人用自己的劳动装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清。 (二)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附表) 三个学段知识与技能立体式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