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油气田开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外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油气田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本文将就油气田开发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油气田开发的现状1. 油气田储量逐渐枯竭目前,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有限,部分传统油气田储量逐渐枯竭。

新发现的油气田也面临着储量递减和勘探难度增加的问题。

如何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率成为了油气田开发的重要课题。

2. 油气田开发技术面临挑战随着油气田深水化、低产益田、致密油气田等难开发油气藏的运用,油气田开发技术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传统的地面采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油气田开发技术。

3. 油气田开发成本逐渐上升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和油气资源的枯竭,油气田开发成本逐渐上升。

特别是在特殊油气藏的开发上,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如何降低油气田开发的成本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油气田开发技术发展方向1. 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为了提高勘探的精准度和勘探成功率,必须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电磁探测技术、重力勘探技术等在勘探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勘探成功率,有效降低勘探成本。

2. 发展深水开采技术目前,深水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热点。

发展深水开采技术,提高深水开采水深、压力、温度等极端环境下的作业技术,是油气田开发技术的重要趋势。

尤其是在深水海域,深水开采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3. 推广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随着传统油气田储量的递减,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包括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等,而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则包括页岩气开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将对油气田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4. 加强数字化油田建设数字化油田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油气田的生产管理和运行进行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油田。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构造关系与油气勘探方向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构造关系与油气勘探方向


具 有较有 利 的成藏 条 件
关 键 词 :柴 北 缘


图 7 参 12

走 滑 断 裂 ; 逆 冲推 覆

构造 转换


油 气勘 探
中图 分 类 号


r E l 2 1
1
文 献标识码
A
B
a s
in

m o u n
ta in
m a
te
c
to
n
ic p
th
a
tte
r n
a n
d hydr
o
o c a r
to w

ds
~l i l
'
l o p a i 1d n o r l ll ;
in
t
t ln e
u s t e
c e n t c r
t
h e fa
w
u
h
z o n e
ho
h ig h
t
e
g le
in
t
he
a
e a s t
( 1i n
e n
10 0 1 p r
o
f il e )
s

it
p
r e s e n t s
n r
pa
n
3
,

G “ ¨^ “ 7 3 6 2 0 0
in
n s

Ch i n
s
a c
a t
t

S
e
is
, 1t c i
p
r o
f i le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分布摘要该文以柴达木盆地多年的勘探成果及取得的地质认识为基础,总结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构造圈闭和烃源岩展布的控制作用,最后分区总结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柴达木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成盆旋回,中生代断坳复合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油气系统,新生代大型走滑挤压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系统和三湖第四系天然气系统,燕山和喜山两期强烈构造运动以及后期多期构造运动使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更加复杂。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烃源岩;构造圈闭;油气分布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夹持于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之间,四周均以深大断裂与相邻构造单元相隔,呈一个不规则菱形区带。

盆地东西长850km,南北宽150~300km,面积约12.1×10km2。

盆地内沉积岩分布广泛,最大厚度17000 m,体积60×10km3[1],是国内七大沉积盆地之一,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

1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型山间盆地。

盆地西部以阿尔金走滑断裂为界,盆地北部为南祁连山走滑冲断带,盆地南部为东昆仑山走滑冲断带。

盆地具有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中浅变质结晶基底。

地块结构破碎、岩相复杂、深大断裂发育。

北西向断裂控制着盆内构造的定向性,北东向断裂控制着盆内构造的分区性和盆缘结构的分段性。

盆缘边界断裂为多组复合、多期活动的复式断裂带,构造活动差异性较强。

盆内构造在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下,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特点[2],构造单元单元划分如图1。

图1 柴达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据翟光明等)I A—赛北断陷亚区;I B—大红沟隆起亚区;I C—鱼卡红山断陷亚区; I D—德令哈断陷亚区;II A—一里坪坳陷亚区;II B—大风山隆起亚区;II C—茫崖坳陷亚区; II D—尕斯断陷亚区;II E—昆北陷阶带;III A—盐湖斜坡;III B—三湖坳陷亚区;III C—格尔木斜坡带盆地发育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3套构造层,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成盆旋回。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是指通过科技手段从地下油气藏中采集油气资源的过程,是现代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田开发的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油气田开发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油气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开发难度的逐渐增加。

全球的油气资源正在逐渐枯竭,特别是传统油气田的产量持续下降,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匀,很多油气田位于深海、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中,需要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开发。

油气田开发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提高勘探技术精度、加强油藏开发及增产技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等。

在勘探技术方面,要提高地震勘探、地下流体动态监测等技术手段,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在油藏开发及增产技术方面,要加强油藏工程技术和油气采收率提高技术,通过改进注水、压裂、提高采收率等手段,提高油气田的经济效益。

在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要注重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提高其开采技术和利用效率。

油气田开发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油气田开发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地质地下水的变化、土壤的污染等,未来的油气田开发应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采用低碳、清洁和高效能源开发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油气田开发的现状是资源越来越稀缺且开发难度增加,技术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提高勘探技术精度、加强油藏开发及增产技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等,并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油气田开发,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技术进展及下步需求

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技术进展及下步需求
21 0 0年 7月
岩 性 油 气 藏 LT L I H0 0CI S C RE ERV0 RS I
CE 会 议 专 刊 G

综述 与需求 ・
柴达 木盆 地地 震 勘探 技术进 展及 下步 需求
王传 武 , 冯云 发 , 青 宇 , 明生 , 良庆 黄 吴 张
( 中国石油 青海油 田分公 司勘探 开发 研 究院 ) 摘 要 : 达木盆地 的地震 勘探 经过 5 柴 0多年 的 实践 , 逐步形 成 了具 有 柴达木 盆地特 色的地震 资料 采集 、
家们 认 为 的柴达 木 盆 地 潜 在 的含 油 气 有 利 区带 和
构造 带大 多位 于复 杂 山地 。地形 复 杂 、 表相 对 高 地
差 大 、 发 和接 收 组 合 难 以展 开 , 利 于干 扰 波 的 激 不
第 一作 者 简 介 : 王传 武 ,96年 生 , , 级 工程 师 , 要 从 事地 震 资 料 方 法 研究 。 地址 :7 6 0 ) 肃 敦 煌 七 里 镇 青 海 油 田勘 探 开 发 研 究 16 男 高 主 (3 2 2  ̄ 院 。电话 :0 3 )9 35 。E malw w h ercia o c (9 7 8 2 65 - i:c q @p t hn. m. o o n
1 地 震 勘探 概 况
柴达木 盆地面积 1 1 l m , 中国西北地 区 . x O k 是 2
压 制 , 石滩 分 布较 为广 泛 。该 类 区域钻 井工 作非 砾 常 困难 , 在井 壁 坍 塌 严 重 、 药 难 以下 到 设计 深 存 炸
四大含 油 气 盆地 之 一 , 主要 发 育 柴 西第 三 系 、 柴北 缘侏 罗 系 、 三湖第 四系三 大含 油气 系 统 。盆地 经历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勘探前景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勘探前景
维普资讯
第 3 O卷第 2期
20 0 8年 4月
文 章 编 号 :0 1 12 2 0 2 14 6 10 —6 1 (0 8 O —0 4 —0 J
石 油 雾 蜃 沾 质 孝
PETR0LEUM GE0UDGY & EXPERI ENT M
7 60 ) 3 2 2
公 司 石油有 机地 球 化 学 分 析 的 基础 上 , 合 区域 地 质调 查 及 地 震 解 释 资 料 , 析 柴 达 木 盆 地 东 部 石炭 系 的石 油 地 质 在 结 分
条件 及 油 气 勘探 前 景 该 区石 炭 系 分 布 广 、 留厚 度 大 , 源 岩 类 型 丰 富 。其 中 , 色 泥 岩 有 机 碳 含 量 平 均 为 18 ( 化 校 残 烃 暗 .5 风
P ROS E T AR ONI E P C SOF C B F ROU N HE E S AI AM AS N S I T A T OF Q D B I
Z a gJa l n ,Z o gJa h a ,Li h i,Du n Ho g in 。 h n in i g ’ a 。 h n in u Ya u。 a n l g ,Li ei g ,Yi g C e g n 。 a j Xu n n h n mig
江 苏 油 田分 公 司 地 质科 学研 究 院 , 苏 扬 州 2 5 0 ;. 江 20 9 4 中国 石 油 大 学 资 源与 信 息 学 院 , 山东 东 营
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江 苏 油 田分 公 司 物 探 技 术 研 究 院 , 京 南
2 04 ;. 国 石油 与 天 然 气 股 份 有 限公 司 青 海 油 田分 10 6 6 中
Vo . 0. . I 3 No 2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和突破方向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和突破方向

1 油气勘探现状及 目前地质认识
77 . 矿权登 圮情况
目前 , 柴达木盆 地共登记探矿权 2 个 , 2 共计 登记面
盆地 之一 ( 1。盆 地 内发 育 了古生 界 、中生界和 新 图 )
生界 3 套沉积 地层 ,中、新 生界沉 积岩分 布面积 为 9 6 积 195 .4k 。 中青海油 田拥有 l个油 气勘查项 . 06573 m2 其 8 ×1 4m 最大 厚度超过 l2 0 沉积岩 体积 约 6 目,面积为 8 14 7 3 m2 0k , 7 o m, 0× 5 3 .4 k ,约 占盆地总面积 的 7 % 。 0
关 键 词 :柴 达木 盆 地 ;地 质 认 识 ;勘探 成 果 ;勘 探 方 针 ;勘 探 方 向
中图分类号 :T 2 El2
文献标识码 :A
柴 达木 盆地 位于 青藏 高原北 部 ,四周 为三 大 山系 所包 围 , 南界 为东 昆仑 山 , 北界为 祁连 山 , 界为 阿尔 西 金 山。盆地 东西长 约 8 0 m, 5 k 南北 宽 l 0 0 k 沉 5 ~3 0 m, 积岩 总面积 为 l . 2 1×14 m 是我 国七大 内陆含 油气 0k ,
维普资讯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和突破方向
黄立功 党玉 琪 徐凤银 马达 德 梅 建 森
( 中国石油青海油 田公 司,甘肃省敦煌市 7 6 0 ) 3 2 2
摘 要:柴达木盆地半个世纪的勘探历程表 明,盆地 的勘探工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和复杂性 。“ 十五”计划 以来 , 遵循 “ 加强前期 、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方针 ,积极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依靠新技术 ,油气勘探成 果较为明显, 尤其在柴西岩性油藏勘探方面 已初见成效 。随着地质认识 的逐步深化和基础工作的深入 ,对柴达木盆地油 气聚集条件 、勘探潜力和下步勘探方 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提 出了油 田的发展 目标。确定了 “ 十一五”总的勘探思路 : 坚持甩开预探和风险勘探 、坚持勘探开 发一体化 、坚持地震先行 的3 个原则 , 出精细勘探碎屑岩 和战略突破复杂区两 突 个重点 ,实施精细研究和优化部署两项措施 。油气勘探按 照精细勘探 、战略突破、积极准备 3 个层次进行 ,并提 出了下 步的勘探方向 , 其中, 油勘探:柴 西南 区、阿尔金 山前带;柴北缘马海一南八仙构造带 、柴北缘山前带 、德令 哈断 陷; 石 天然气勘探 :三湖生物气区 、柴西北 区油型气 、柴北缘煤 型气 。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类 型 ,整 个 盆地 形 成 了柴 西 油 型气 、柴 北缘 煤 型 气 和 柴 东 生物 气 3 含 气 系统 。通 过 对 盆 地 天 然 气 基 本 特征 的研 究 ,分 套
析 了资源潜力及勘探程度 ,提出了 “ 立足生物气 ,突破热解气”的下步勘探思路 ,指 出下步应 以柴东水溶气及浅层气 、 柴西北区热解气作为重点勘探 目标 。
维普资讯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谭 彦虎 彭德华 潘洪峰 张冰 清 张 晓峰 张继 红
( 中国石油青海油 田公 司,甘肃省敦煌市 7 6 0 ) 3 2 2
摘 要:柴达木盆地是 中国第四大气区,按照碳 氢同位素指标 ,该 区天然气可划分为油型气 、煤 型气和生物气 3种
天 然 气 资 源 溶 解 气(01 1 1 7) 天 然 气(0m 1 ̄ ) 合 计 (0m 1 )
柴 北 缘 7 33 2 . 2 7 . 967 30 70
柴 西 663 o . 5 7 . 925 6 7 . 588
柴 东
全 盆 地 l3 30
2 天然气 资源分布特征
6Dl
6D

<- 5 20
<一l 5 7
<一 l 20
<一 l 0 6
>一 l 20
>一l 0 6
Ar / Ar
30—4 0 0 —0
70 80 0 ~l0
自 15 年 开始进行 油 气勘 探 以来 ,目前 已累计探 在柴东 地 区 , 94 其次为 柴西地 区和 柴北缘 地区; 成 因类 从 明气 田6 ,探明天然 气地 质储量 3 4 个 0 6×1 , 0m 主要 型来看 , 要为生 物 气;从 层位来 看 , 主 主要分 布干第 四 分布 在盆地 东部三 湖地 区。 系 ,其次 为上第 三 系和 下第 三 系 , 罗系 中分布最少 ; 侏 从深度 来看 ,主要 分布干 浅层 ( 小于 20 m) 00 ,其次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也是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战略基地。

然而,柴达木盆地地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沉积中心大多为烃源岩和多套储盖的组合,储层类型多样。

经过半个世纪的勘探历程表明,柴达木盆地的勘探工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杂性。

尤其是“十五”计划以来,本着“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方针,经过大家认真解放思想并积极转变观念,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成果较为明显,尤其在柴西岩性油藏勘探方面成果较为突出。

本文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阐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油气勘探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发展趋势柴达木盆地
1 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及油气分布规律
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隶属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属于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东西长约850千米,南北宽约150-300千米,沉积岩总面积为12.1万平方千米。

柴达木盆地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基本构造格局,可划分为北部块断带、盲崖坳陷、三湖坳陷、德令哈坳陷4个一级单元和21个二级单元。

盆地中分别形成了三大含油气系统,分别为柴北缘含油气系统、柴西含油气系统及柴东三湖含气系统,三大系统中油气分布各自有其独特的特征:柴北缘煤系烃源岩为中下侏罗统,此系统具有的有机质丰度较
高,成熟度较低,属于一套较差或中等的烃源岩;柴西第三系烃源岩层系多,且分布广,厚度大,有机丰度总体偏低,但是烃转化率较高,有机质的总体热演化程度较低,且大多处于生油高峰期;柴东三湖含气系统气源岩面积较大,其有机质类型主要是陆源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处于未成熟阶段,只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生产天然气。

另外还有8个油气聚集带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

晚期成藏特点中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形成的圈闭,及喜马拉雅中期发育古隆起的构造带对于形成大的油气田非常有利。

柴达木盆地的地层岩性类油气藏类型较多且分布的范围广,所以在寻找油气藏时,可以将与地层岩性有关的油气藏作为勘探依据。

2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概况及勘探潜力2.1 勘探概况
柴达木盆地自1954年开始进行地面地质情况的调查以来,截至2005年底,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共计钻各类探井2019口,总进尺2738.6千米,累计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约3.35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约5954.5万吨,预测到的石油地质储量约3.97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2900.35亿立方米,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约635.86亿立方米,预测到的天然气地质储量约2345.64亿立方米;共完成二维数字地震62291千米,三维地震2754平方千米;共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总面积为26984平方千米,圈闭总面积为4809平方千米等。

截至2006年底,累计生产原油225.84万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炼油和甲醇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了100万吨和10万吨,而且还建成了花土沟至格尔木长达 438千米的输油管道
和涩北—西宁-兰州、涩北-格尔木、涩北-敦煌和涩北-花土沟四条输气管道。

2.2 勘探潜力
经过对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约为36.5亿吨,其中石油约15.04亿吨,天然气约26300亿方。

至2005年为止,共发现油气田26个,其中油田20个,面积总计约为219.3平方千米,气田6个,面积总计约为137.3平方千米。

经计算得出,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储量的探明率为21.8%,天然气的地质储量探明率为11.6%。

由此可见,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仍然较低,勘探潜力较大。

3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石油开发中的问题
(1)原油开发的形式不太理想,可采的储量品位逐渐变差;(2)主力油田(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各类矛盾逐渐突出并恶化;
(3)主力油田呈现出快速自然递减的状态,稳产难度加大;(4)注采井网不够完善,水驱储量控制的程度及动用程度较低;(5)部分主力油田注水水质严重超标,导致了套损井不断增加。

3.2 天然气开发中的问题
(1)后备资源不足。

探明储量和产能建设资源不相搭配,导致了开发任务的艰巨性;
(2)气田开发调峰矛盾较突出;(3)气井出水、出砂的现象较
突出;(4)气井的单井产量较低,产量减少较明显,则高产、稳产的难度较大。

3.3 解决措施
(1)加强对油气的预探和油藏评价工作,为油气开发提供充分的后备储量。

比如在石油勘探中增强老油气区的勘探开发一体化,以保证增产上产;在天然气勘探中加强天然气地质理论和天然气勘探战略规划研究,并加强新区、新领域的天然气勘探,加大天然气勘探投资力度,保证了天然气勘探的快速发展。

(2)开展油藏的地质研究,提高产能建设到位率及新井贡献率。

(3)开展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工作,确保油田长期持续稳产。

(4)编制主力油田“控水稳油”综合治理及难采油田开发动用方案,确保油田的稳产、高产等。

(5)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力量,提高气田开发的技术水平。

4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聚集条件的分析判断,并根据油气聚集的特点,得出有利的勘探开发的方向是:
(1)围绕生烃坳陷的地质情况寻找开发目标;
(2)碎屑岩储层的勘探开发;
(3)从断裂上下盘中寻找保存较好的圈闭;
(4)潜伏圈闭;
(5)生油凹陷边缘的斜坡带寻找岩性地层圈闭。

石油勘探的发展趋势:
(1)对于柴西南区进行精细勘探开发,主要有尕斯断陷及昆北
断阶带、狮子沟-油砂山断阶带等;
(2)对于马海-南八仙构造带及柴北缘山前带进行战略性的突破;
(3)冷湖构造带及潜伏构造带、德令哈断陷、阿尔金山前带等作为准备开发带。

天然气勘探的发展趋势:
(1)将三湖生物气进行精细开发;
(2)对于柴西北区油型气和柴北缘煤型气进行优选开发。

5 总结
综上所述,柴达木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由于油气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导致了目前的勘探程度低的特点。

总体来说,盆地的油气勘探难度较大,但是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油气开发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黄立功、党玉琪、徐凤银、马达德、梅建森,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和突破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2006,(06)
[2] 张一伟,党玉琪,刘震,汤良杰,朱筱敏,金强,李潍莲.柴达木盆地油气分布基本规律[j],柴达木油气勘探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