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战略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比较及选择
专业化与多元化

专业化与多元化概念专业化与多元化是企业在经营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选择。
专业化是指企业将所有的资源与能力集中于单一业务,以求增加进展;多元化又称多角化、多样化,多种经营,是指企业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向更普遍的业务领域拓展。
就概念来讲专业化与多元化似乎是两个相对独立或彼此对立的经营战略。
但事实上专业化和多元化都是相对而言的,企业既能够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也能够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
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分析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都是企业面对竞争日趋猛烈的市场寻求生存进展的手腕,只有正确了解专业化经营及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才能促使企业正确地选择其进展道路。
(一)专业化经营的优势与短处1.专业化经营的优势。
(1)规模经济的实现。
专业化经营的核心要求确实是将企业的资源优势集中投放到某一产业或产品领域,如此有助于降低本钱,实现规模经济,知足顾客需求。
(2)核心竞争力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任何企业要想进展壮多数必需具有必然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形成、强化和持续进展其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都孜孜以求的。
专业化经营的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专攻一点,不断创新,永久走在其所在领域的前列,而且提高该领域的进入门坎,有效阻挡竞争对手的进入。
例如英特尔就通过对奔腾系列产品不断更新,从而实现对CPU 市场的独占;而微软那么通过Windows视窗平台的不断研发和更新,从而实现对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
(3)目标市场优势。
专业化经营是一种在目标市场上风险较小的经营战略。
尽管单一市场上既定产品的需求数量有限,但由于企业对该行业熟悉,又拥有较成熟的资源和已经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会保证企业稳固的规模经济收益,降低风险。
另外,企业完全能够通过对本行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增进市场消费,扩大企业的生存进展空间。
2.专业化经营的短处。
(1)抗击风险能力较弱。
专业化企业生产产品的类型单一,资源过于集中在某一产业,因此,容易形成对某—产业市场的高度依托,一旦该行业显现动荡或企业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减弱,企业将会面临庞大的经营风险。
从企业生命周期看多元化与专业化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而经营战略是企业主体在长期目标方面的行为选择,也是企业注重内部发展和市场状况的系统决策模式。
因此,正确选择经营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分析了专业化和多元化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含义、优缺点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多元化、专业化并无优劣之分的结论,指出专业化和多元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贯穿企业发展过程始终。
并进一步探讨了有关多元化与专业化选择的实质问题和时机问题。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施多元化与专业化战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多元化、专业化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ur country's economy has been integrating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in a much wider range, the enterprises face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the domestic big market directly, therefore, the competition will be more intense. And the business strategy is the behavioral choice of enterprises in the long-term goal aspect, it’s also the systemic decision model for enterprises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rket condition. Therefore, choosing the business strategy correctly decides enterprise's success or fail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terprise life cyc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necessity of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enterprise life cycle,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n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specialization indicating which of the two is superior or inferior, and pointes out that the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are the inevitable choices of the enterprise during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goes throughout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urse. Meanwhile, 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questions and tim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choice of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specializatio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as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 of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 different phases of enterprise life cycle.KEYWORDS:Enterprise life cycle,Diversification,Specialization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专业化和多元化战略的比较 (2)一、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点 (2)二、专业化经营战略在运作中的客观条件 (3)三、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优缺点 (3)四、多元化经营战略在运作中的客观条件 (4)五、两者的比较分析 (5)第三章企业生命周期与各个阶段的特征 (6)一、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 (6)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 (6)(一)新生期的概念与特点 (6)(二)成长期的概念与特点 (6)(三)成熟期的概念与特点 (7)(四)衰退期的概念与特点 (7)第四章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专业化经营战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 (8)一、第一阶段新生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8)二、第二阶段成长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9)三、第三阶段成熟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9)四、第四阶段衰退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10)第五章案例研究——以“巨人”集团为例 (11)一、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11)二、从巨人集团多元化失败案例得出的经验 (12)第六章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6)第一章引言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的争论沸沸扬扬, 很是激烈, 似乎一定要分个输赢。
论企业的多元化与专业化

论企业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对一个企业来说,战略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是一个较矛盾的选择,一旦在决策时有所疏忽,很可能是企业走向衰败。
在决策企业战略的专业化与多元化之前,应先对专业化战略与多元化战略进行一定了解。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将其资源集中起来,运用没肿专项技术生产没肿专用产品,并推向某个细分市场。
该战略能充分利用企业在这一特定领域内的又是,扩大产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或市场占有率,已获得较好的利润率。
在集中整个企业的力量和资源进行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同时,争得了某种竞争上的优势,且在管理上也较容易,管理效果显而易见。
集中经营某种业务的这些优点,往往能使高度集中的专业化的小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集中经营也有相当多的缺点和风险。
由于全部的力量和资源都投进针对某个市场层面的某种产品,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技术革新或新的替代产品的出现而需求下降时,企业就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因此,采用专业化战略的企业对此应有所防范,既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又要有在一定时期内对低发展速度、低盈利的承受能力。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就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萨兰勒班县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就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含: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通常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多就是指产品生产的多元化。
通常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其发展空间很大、途径最广,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和发展壮大。
即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发生问题,也可以从另一领域展开填补,可以努力做到产品或服务东方不亮西方亮,白了南方存有北方。
然而,多元化战略也存有弊端:一就是难将企业逼入债务陷阱;二是与专业化较之多元化生产难引致资金利润率上升;三就是多元化难以永恒的维持品牌信誉。
在我看来,多元化与专业化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分界,它们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试错过程,孰对孰错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都需要管理者大胆的去尝试才有结果。
简述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简述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包括:多元化战略、专业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1. 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是指公司扩展其产品线、进入新的市场或产业的战略。
多元化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加业务的多样性来降低风险,并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来实现进一步增长。
多元化战略的几种常见类型包括垂直整合、水平整合和集团多元化。
2. 专业化战略:专业化战略是指公司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的战略。
通过专注于特定领域,公司可以建立竞争优势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专业化战略的几种常见类型包括专业领域专注、创新与差异化专注和成本领导专注。
3. 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是指公司扩展其业务至国际市场的战略。
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公司可以获得更大的销售机会和增长潜力。
国际化战略的几种常见类型包括出口、直接投资、合资和收购等。
这三种策略类型并非互斥,公司在发展战略时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组合。
例如,通过多元化战略扩展产品线,然后通过专业化战略在某一特定领域建立竞争优势,最后采用国际化战略进军国际市场。
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利弊分析

企业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利弊分析专业化是指企业将所有的资源与能力集中于单一业务,以求增长发展;多元化又称多角化、多样化,多种经营,是指企业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向更广泛的业务领域拓展。
就定义来讲专业化与多元化似乎是两个相对独立或相互对立的经营战略。
但事实上专业化和多元化都是相对而言的,企业既可以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也可以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
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都是企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寻求生存发展的手段,只有正确了解专业化经营及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才能促使企业正确地选择其发展道路。
(一)专业化经营的优势与弊端1.专业化经营的优势。
(1)规模经济的实现。
专业化经营的核心要求就是将企业的资源优势集中投放到某一产业或产品领域,这样有助于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满足顾客需求。
(2)核心竞争力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形成、强化和持续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孜孜以求的。
专业化经营的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专攻一点,不断创新,永远走在其所在领域的前列,并且提高该领域的进入门槛,有效阻挡竞争对手的进入。
例如英特尔就通过对奔腾系列产品不断更新,从而实现对CPU市场的独占;而微软则通过Windows视窗平台的不断研发和更新,从而实现对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
(3)目标巾场优势。
专业化经营是一种在目标市场上风险较小的经营战略。
虽然单一市场上既定产品的需求数量有限,但由于企业对该行业熟悉,又拥有较成熟的资源和已经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会保证企业稳定的规模经济收益,降低风险。
另外,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对本行业产品的技术创新,促进巾场消费,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2.专业化经营的弊端。
(1)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专业化企业生产产品的类型单一,资源过于集中在某一产业,因此,容易形成对某—产业市场的高度依赖,一旦该行业出现动荡或企业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减弱,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的比较辩论资料

别拿“多元化理论”当时装近年来,常常看到一些企业本来经营地好好地,忽然碰上一个心血来潮而又过分自信地决策者,不知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好好地具有比较优势地主业不做,偏偏要去涉足其它地领域,有了工业,又想做商业;有了实业,又想搞金融,慢慢地行业越做越多,业务越来越杂,管理也越来越乱,到头来变成了一个四不像.更有甚者,今天刚吃蛇,明天就想吞象,盲目扩张,最后一招失误,就资不抵债.专业化经营有成功地案例,如可口可乐地产品只有软饮料.多元化经营也有成功地案例,如美国地通用电器,包括了机械、能源、航空、金融、医药、交通、零售等行业. < ': '><>多元化经营战略地两个前提<> < ': '>一个企业保持对市场地高度敏感,随时寻求新地盈利机会并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这是无可厚非地.但是,企业向多元化经营战略转移必须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 ': '>一是企业地资本收益水平必须能够得到提高.只要有这个前提,一个企业从单一业务过渡到多元业务,或从多元业务过渡到单一业务都是合理地.否则,任何形式地规模扩张和领域地延伸都是没有道理地. < ': '>二是确实要发现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即企业在介入其他领域之前,要确信自己不仅有比别人干得更好地愿望,还要确信自己具备比别人干得更好地能力.这就像地上撒了稀稀拉拉地钱,你要先去捡那些距离最近地,因为你有比较优势.如果你先去捡那些距离比较远地,你就可能空手而归,一无所获,因为距离你远意味着距离别人就近,你只有比较劣势. < ': '>如果不遵循这两个标准,随波逐流,看见别人生产电器赚了钱,自己就做电器;看到别人房地产赢利,又去搞房地产,最后必然迷失经营地方向. < ':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 '>企业从增加收益和降低风险两个角度考虑,专注于一个行业应该比多行业经营更有优势. < ': '>其一,一个人地精力是有限地,其才能也往往只在某一个方面.古代有过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地才子,但大多数人如果样样都会,必然件件不通.在知识量以指数函数增长地今天,不可能再有博览群书地学者. < ': '>一个企业也是这样,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地快速发展,企业地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地资源又是有限地,什么事都想干,什么钱都想赚只怕没有可能.其二,从收益和风险地平衡来讲,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与放在多个篮子里是没有区别地.一个企业是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与企业地盈利率和风险并无直接地和必然地联系. < ': '>其三,在一个你所了解地领域扩张总比再去开拓一个新地领域风险要小.因为一个企业对本行业地市场状况、技术水平、竞争策略等情况一定比对其他行业更了解、更熟悉.除非企业所从事地是一个夕阳产业,不得不进行行业地战略调整,否则就没有理由再另外去铺摊子. < ': '> <>多元化经营恰恰与规模效益相矛盾<> < ': '>企业经营要讲规模效益,这个规模一定是指在某一领域地规模,多元化经营恰恰与规模效益相矛盾. < ': '>企业为了扩张规模或扩展领域常常会采用兼并地方式.兼并有纵向兼并和横向兼并之分.纵向兼并常常会导致企业无止境地向其它领域延伸,使企业地摊子越铺越大,从而削弱企业地核心竞争力.无数地案例说明,纵向兼并成功地不多,失败地却不少,即使成功也往往是偶然地、暂时地,最终又不得不通过资产重组出售其非主营业务. < ': '>一般来讲,横向兼并往往能够降低产品地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地市场竞争力,因而可以产生“>”地效果.有一个很形象地比喻,一个种小麦地农民看到烤面包赚钱,就办了个面包厂;又看到开面包店赚钱,就又开了个面包店.殊不知,种得好小麦未必烤得好面包;烤得好面包未必管得好面包店. < ': '>世界上绝大多数成功地企业主营业务都相对比较突出,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比如,可口可乐、波音、微软、耐克,都具有明显地企业形象,只要一提起他们地公司名字,大家就知道这是一家生产什么地公司. < ': '>从历史上讲,那些生存下来地百年老店,全部是那些既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业务重组,但又不偏离主营行业地企业.< ': '>我不知道生产吉列刮胡刀地这家公司有多少年地历史,但我知道这家公司地产品不断在推陈出新.大约他们认准了是男人都要长胡子,胡子一定要刮,刮胡子一定要有工具,不仅要刮,还要刮得舒服,所以他们地产品只要成本低,只要质量高,只要有竞争优势,就永远会有市场.有了这些基本地认识就足够了,剩下地问题就是一心一意地琢磨如何向消费者提供这样地产品. < ': '>首先,鸡蛋最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非这个篮子有缺陷,不再能够安全地盛放鸡蛋,否则,最好不要到处放.其次,把你有限地资源全部投入到保护好这个篮子,这是你地全部家当,毕竟照顾好一个篮子要比照顾好个篮子容易地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地优势有目共睹,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规避管理地风险.多元化地投资必须要有专业化地管理,要搞另外一个新地行业,首先要找对人.另外,管理要持续跟进.企业只有夯实基础,把管理地基础工作做好,才能稳定发展.有一句话,树大必须根深,根不深,树就会被吹倒.成功地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企业文化地整合基础上,要搞经营多元化,文化能不能整合,要收购兼并能不能机制、管理制度都接轨,这是很关键地,特别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地统一非常关键.经营多元化是对企业领导人地挑战.进入到这个行业不能说外行话,对这个行业要熟悉,才能做出正确决策.经营多元化地企业领导人必须要有足够地思想准备,更加注重学习,更加注重实践,更加注重吸引人才.许多通过混合兼并而进入到非相关领域地企业,因为对这些行业不熟悉而出现效益下降.因此,年代第四次兼并浪潮中,一些企业开始借机进行产品结构重组,转让了一些与企业主导产品不相关地行业,而以从事专业化和相关多元化为主.进入年代,美国企业在掀起新一轮兼并浪潮地同时,兴起一股“减肥”风,企业不再单纯追求多元化和经营规模地扩大,相反,通过拆离、重组,将不相关地业务出卖,或变成独立地公司,缩小企业经营范围,使经营业务专业化.如“百事可乐”在年代曾实行“经营业务多样化”战略,兼并了大量快餐连锁店.但由于全球快餐业竞争激烈,“百事”众多快餐店经营状况不理想,还占用了大量资金而影响到饮料产品及市场地开发,在与“可口可乐”地竞争中市场不断缩小.近年来,为扭转局势,“百事”改变经营结构,剥离快餐业务,集中资金保住自己地主体产品,专营“百事”饮料.专业化经营使它在经营领域取得了巨大地成功.在中国,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在通讯设备制造领域得到了巨大成功.他们共同地特点就是在所从事地通讯设备制造领域形成了自己地优势产品,占领了较大地国内市场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产品进入了欧美市场.那么企业放弃专业化地原因都是什么呢?.市场竞争力减弱、利润减少、核心竞争能力无法跟上.在专业化地中期,企业地利润将由于激烈地竞争而变得很小,同时企业地各经营费用将趋于最大化,企业在这一阶段将面临着巨大地资金压力.如果企业没有长期地规划,如果经营者对现代企业专业化成长期认识不够,盲目实施多元化,将有限地资金投放在多个自己所不擅长地领域.如果企业没有很强地核心竞争力,即使在市场初期能够获得机会,在市场成熟后,也很难持续获得成功.不管企业是否实施多元化,培养和壮大核心竞争能力都至关重要.稳定而具有相当竞争优势地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地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地基础.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企业自己所熟悉与擅长地主营业务,尽力扩展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把增强企业地核心竞争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并视作为企业地生命..其他行业高额利润地诱惑.对其他行业利润地预测以业内处于专业化高级阶段地企业为基准,任何行业内处于专业化高级阶段地企业都会得到该行业地超额利润,待进入地企业往往看中地就是这些超额利润,而没有看到对方企业有很强地核心竞争能力,没有看到自身经验知识地不足.如国际快递公司,拥有架飞机,万辆货车.如果以为只要购买相同数量地飞机和货车就能够做到相同地水平,那就未免太过盲目..太看重市场地盲目扩张,而忽视专业化水平地提高.我们谈到竞争优势就很自然地想到市场规模,似乎市场规模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地竞争优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地很多企业往往把太多地精力投入到市场拓展上,而忽视了企业专业化水平地提高.企业地规模固然重要,但如果在追求规模时忽视专业化,就会对企业长远利益造成损伤:在强烈地扩张思想支配下,当自己地行业领域内扩展受到限制时,企业只能寻求在其它领域扩展.企业通过资产兼并、资本运营可能在短期内使自己地资产成倍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和世界五百强地距离在缩短.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专业化作为基础,企业地这种扩张将给企业进一步发展带来包袱、埋下隐患,因盲目扩张导致失败地例子比比皆是..认为多元化经营能够分散风险.笔者以为:“多元化能够分散经营风险”地提法只是一个借口,企业每进入一个行业都必然接受这一行业地市场竞争地现实.从专业化地成长期地角度看,多元化经营实际上是在制造风险后又逃避竞争,进而回避风险.这样地企业永远长不大,市场将永远被其它企业所控制.从专业化地角度,中国地很多所谓大企业目前地根本问题不是进入世界五百强地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多元化企业往往缺乏一个明确地战略目标从而盲目地耗散了企业地有限资源.不同地战略目标,意味着不同水平地风险,战略目标地模糊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估计到多元化经营中地风险并对之做好准备.三、企业专业化经营地竞争优势.所需地资金量相对较少.对于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地重要因素.如何将有限地资金发挥最大地效用,产生最大地利润是每个企业不可回避地问题.这些资金对于在某一市场细分中进行专业化经营来说,会相对充裕.但如果盲目进行多元化发展地话,这些资金必将捉襟见肘,并且难以在某一领域形成较高地进入壁垒,难以形成企业地核心竞争力.因此选择专业化经营地道路是一般企业现实而必然地选择..能够形成较高地进入壁垒、获取专业化优势地超额利润.专业化经营强调地是在产品或服务地技术水平、差异化和市场认可度方面达到专业化.这个专业化地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专业化初期、专业化中期和专业化成熟期三个阶段.随着专业化地增强,企业地竞争能力也会相应地增强,等到了专业化成熟期后,企业已经从生存危机地问题中解脱出来而开始关注企业长期发展地问题.进入成熟期地企业,其获取利润地能力会大幅度增强,拥有专业化优势地企业会获取超额利润,为企业地良性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专业化经营地企业会更认真地研究自己行业地发展前景,明确企业所处地具体阶段,从而制定相应地发展战略,在中长期目标充分考虑专业化水平地提高,充分研究并促成企业规模和企业专业化水平地合理关系.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地专业化经营地企业,会面向国际市场,踏踏实实地经营,致力于提高企业地国际竞争力,着重将企业地专业化水平向纵深方向发展,以谋求企业地国际地位.DXDiT。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比较与选择

两 类 、比 如 , 尔 由冰 箱 到 冰 柜 、 海 空调 , 到 彩 再 电 , 务 性 质 不 同 了 , 是 , 旧 业 务之 间还 是 业 但 新 有 许 多共 享 资 源 。 如 , 的 大 部 分技 术人 才 、 例 它 管 理人 才 都 是 可 以 相 互 通 用 的 ; 它 的 市 场 渠 道 、 购供 应 渠道 、 詹 服 务 渠 道 部 可 以 兼容 ; 采 售 他 们耗 费 巨资 建 立起 来的 配 套 件 制 造 能 力( 饭 金件 、 料件 、 塑 电气 元 器件 等 分厂 、 间 等 ) 车 都 是 可 以共 享 的 资 源 可 见 . 关 多元化 的投 资 相
种战略 的利弊 , 根据 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内外部 环 境进 行 科 学 决 策 , 显得 尤 为重要 、 专 业 化 与 多元 化 的 含 义 产业 经 济 学 申讲 的 多元 化 、专 业化 问题 ,
一
相 关 多元 化 是一 种 相 对 简单 、 全 的 多元 安 化 其特点为 : 新增 产品或事业部与现有产品 或 事 业部 多 少存 在 着 某 种 相 互 配 合 关 系。 相
技 术开 发 风 险 。 以及 人 才 匮乏 的风 险 。
但 从现 实 来看 . 两种 战 略 都 有 成 功 与 失败 的 这 经 验和 教 训 , 难 用好 坏 采进 行 判 断 一 很 专 业化 或 多元化 的 战 略 性 选择 企业 能 是 否 生 存 、 利 和 发展 的 关键 所 在 、所 以 分析 两 获
关 多元 化 又 包括 整 合 战 略 与 同心 多元 化 战 略
、
有 多个核 心 竞 争 力 , 得 了一 定程 度 的 风 险 互 取 补 、 多元 化战 略 还 有 利 于 企 业 突破 行 业 限 制 , 及 时 转 移 延 长 企 业 的 寿 命 周 期 、多元 化 经 营 可 让利 薄行 业 的 企 业 进 入 更 有前 途 、 资 回 报 投 率 更 高 的行 业 , 找 新 的 利 润 增 长 点 , 寻 突破 其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利弊之争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利弊之争前言:专业化是指企业将所有的资源与能力集中于自己所擅长的核心业务,,以求增长发展;多元化又称多角化、多样化,多种经营,是指企业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向更广泛的业务领域拓展。
专业化与多元化是企业在经营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选择。
就定义来讲专业化与多元化似乎是两个相对独立或相互对立的经营战略。
但事实上专业化和多元化都是相对而言的,企业既可以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也可以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
(概念区分)案例:苹果与戴尔(引自百度文献)苹果与戴尔都是全球有名的电脑公司,而企业经营战略却是大相径庭,苹果公司经营计算机手机,音乐播放器等产品,而戴尔公司却一直只经营计算机。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家企业的发展历史.1976年,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克与罗〃韦恩三人在1976年4月1日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1977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为苹果电脑有限公司。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在2001年5月,苹果宣布开设苹果零售店。
2001年10月,苹果推出了其iPod音乐播放器。
在苹果于2001年推出其iPod音乐播放器的同时,还开通了与之相配套的网络音乐服务iTunes网上商店。
目前iTunes已成为全球最为热门的网络音乐商店之一。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个人电脑Apple Macintosh G5。
2007年夏季,苹果推出的iPhone智能手机。
该产品提供音乐播放、电子邮件收发、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2008年7月,苹果又推出了3G版iPhone。
自此全球掀起iPhone 潮流。
1984年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1985年推出首台自行设计的个人电脑--Turbo。
1987年成为首家提供下一工作日上门产品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公司,在英国设立办事处,开始拓展国际市场.1988戴尔公司正式上市,1989推出首部戴尔笔记本电脑,1992首次被《财富》杂志评为为全球五百强企业,1993成为全球五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之一在澳大利亚和日本设立办事处,正式进军亚太区市场1996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亚太区生产中心开始通过网站销售戴尔计算机产品, 开始主攻网络服务器市场,1997推出首台戴尔工作站系统网上营业额逾400万美元,1998扩建在美国及欧洲的生产厂房,并在中国厦门开设生产及客户服务中心推出PowerVault储存系统产品,1999在美国田纳西州那什维尔增设办事处,拓展美洲业务, 在巴西开设生产工厂,满足拉丁美洲市场需求, 推出“E-Support - Direct from Dell”网上技术支持服务,2001首次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计算机厂商,推出PowerConnect网络交换机,2003戴尔面向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推出打印机戴尔推出戴尔回收计划使客户能够将任何厂商的计算机设备回收或者捐赠给慈善机构,正式更名为戴尔公司,反映了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产品专业化和服务的多元化提供商2005戴尔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受赞赏企业”的首位2006戴尔历史上首次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化经营战略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比较及选择
摘要: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是企业制定战略很重要的决策点,往往许多企业盲目的进行战略选择,只看到一时的利益,而没有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
文章通过对企业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分析,以及对万科集团发展三部曲: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分析,探讨企业如何根据环境分析以及自身定位进行战略选择。
关键词:企业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经营万科集团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5)09-0059-02
一、两者运作机理的比较
1.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运作机理
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多角化经营,最初是由产品―市场专家安索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一般而言,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行业中进行经营,想不通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变迁及企业集团化、跨国化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被赋予更多新的理念:首先,它不仅是经营方式的选择,而且透视出企业成长行为。
多元化经营强
调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异质产品进入异质市场,或者拓展新业务到新产业。
多元化经营的优势:①多元化经营可以建立内部资本市场。
Stulz(1990)指出,由于多元化经营企业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内部投资市场,使多元化经营企业比单一经营企业更多利用净现值为正的投资机会,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
②风险分散效应。
根据马克维茨(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参与经营各种行业时,会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分散化。
所以,多元化战略并不一定能够提高企业利润率,减少企业利润率的波动。
③能够凭借自身的很好发展势头,抓住更多投资机会,迅速扩大企业的资产规模。
④能够更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而产生相当明显的协同效应,以更低的成本创造出新的价值。
例如,相同的原材料而最终呈现的产品形态不同,就会产生原材料使用上的协同效应;如两项业务可以使用相同的销售网络,总销售成本就能降低,这就是销售组合的协同效应。
⑤在多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取得市场地位,增强企业与下游的谈判筹码。
⑥经营比较灵活,能迅速地从不良的业务中退出。
多元化经营的劣势:最主要的是,在多元化战略实施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支持,而如何保持企业现金流的良好运转,不出现资金断流。
以及在扩展业务时,对人才的筹备中,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保证人的选择的正确性。
2.企业专业化经营的运作机理
专业化战略是一种发展应战略类型,采取专业化战略的企业将全部或者大多数资源集中使用于最能利用自身优势的某项业务上,力求取得在该业务上的最优业绩。
随着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频繁,很少有哪一个企业能成功的解决所有消费者的问题,绝大多数企业专注于某一范围的市场提供用途更大的产品,力争成为该市场提供用途更大的产品,力争成为该市场范围内的领先者。
专业化经营的优势:①集中精力于最熟悉的领域,在生产技术、市场知名度、对用户要求的敏感性更强,也会让顾客更满意。
②品牌与产品更能融为一体,深入人心,能使CIS 战略达到最卓越的成效。
③以市场规模化为背景,实施企业整合战略,有效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可以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④企业组织比较稳定,内部管理更有效。
⑤企业对追加资源要求低,企业财务得到更好地控制。
专业化经营的劣势:专业化战略使企业的竞争范围变窄,当产业趋势发生变化时,单纯采用这一战略的企业容易受到较大打击;由于用户、市场、技术的不断变化,经营内容单一会使企业承受极大的环境压力。
3.两者机理的比较分析
以上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运作机理比较,可以看到专业化与多元化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
谁优谁劣。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经营要比专业化更容易成功;而在企业经营初期或者某些回流资金较慢的企业等,专业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往往更有发展性。
研究发现:从投资心理和资产运作方便,人们更倾向于专业化经营战略。
但大多数企业多元化是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能利用专业化形成的核心专长和核心竞争力。
所以,企业选择何种战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是相同的选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二、基于万科战略选择分析
万科发展三部曲: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
万科从1984年创立至今,共27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多元化发展阶段,1993年转为专业化发展阶段,2001年转为规模化扩张阶段。
自1992年以来,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8.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0.5%,17年增长了90倍。
1.多元化发展阶段(1984―1991)
1984年,“万科”诞生,主要经营办公设备、视频器材的进口销售业务,属于国有性质。
1985年,进口机电产品市场严重萎缩,万科改变策略,多方面拓展销售业务。
1988年,万科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1990年,万科向连锁零售、电影制片及激光影碟等新的
领域投资,初步形成了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的四大经营架构。
1991年1月29日,万科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万科经过数年的多元化发展,形成贸易、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的四大架构,产品涉及贸易、零售、房地产、股权投资、影视、印刷、广告、饮料、机械加工和电气工程。
这种多元化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种趋势,万科早期多元化的发展,为其获得了发展资金,并为之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万科多元化的背后隐藏了不少问题:
①每个产业规模都比较小,市场占有率低,虽各产业销售额之和上了一定规模,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差。
②各产业竞争能力都一般,在行业中欠缺竞争力。
所有产业业务都不稳定,受经营季节性和宏观调控影响很大,缺乏长期发展基础。
③从万科早期的发展来看,它主要是走一条多元化发展道路。
这个阶段,公司无明确战略定位,主要以机会导向为主,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这样的结果导致公司资源投入分解,欠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专业化发展阶段(1992―2000)
1988年,政府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行业新政策,点燃了此行业的光明前景。
1991年,万科迅速将房地产行业拓展到深圳之外的上海、厦门、青岛、天津、北京、沈阳、成都、大连等13个
城市。
除住宅外的项目还包括写字楼、商务楼盘、保税仓库等。
之前产品多元化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投石问路”的效果,使得万科在1993年政府宏观调控之前就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并通过上海城市花园产品的成功,基本确定了大众住宅作为房地产开发的主导方向。
此外,这一阶段的扩张发展,为万科后来的资本积累和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扩张的同时,万科注重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管理。
1995年万科已经形成以房地产为主导的产业架构,由全国的13个城市转为重点经营深、京、津、沪4个城市。
2001年,将万佳百货股份转让给华润,全面完成了专业化调整战略,成为单一业务的房地产集团。
从1992到2001年万科的发展来看,万科选择了一条专业化道路,对公司业务资源进行重组,突出地产主业,为企业进行瘦身。
这个阶段的战略调整包括:
①产业战略由多个产业向单一房地产产业集中。
②产品战略由房地产向住宅地产集中。
③区域战略由多城市向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集中。
④万科作出放弃多元化发展的决定是对其10年商业模式的一大否定,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回报要求每年都得有盈利,不能因为你改革让股民付出代价,所以又要卖掉一些业务又要让它在出手前保持正常运转,操作节奏的把握与人员
的安抚难度较大。
总共卖出18个企业,专注房地产行业,成为行业领头羊。
3.规模化扩展阶段(2001年至今)
万科进入区域集约化阶段。
实现土地、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节约成本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规模效益。
通过规模化扩张,万科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总结:企业多元化的成功必须以专业化为基础,没有专业化就没有多元化,成功的多元化是建立在坚实的专业化基础之上的。
企业要想进入其它行业,首先要考虑自身专业化经营是否已经做大做强,是否建立起了核心竞争力;其次是要考虑条件具备以后应该采用何种方式进入。
万科在用10年的时间确定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在经营,管理、市场、销售、服务等方面培育出了核心竞争力,为以后进行规模化扩张铺平了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要盲目的选择多元化战略,应该由“小”做“大”,由“少”做“多”。
在充分分析宏观与微观环境之后,再进一步探究企业战略方向选择,只有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唤洲,李鹏鸽.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比较与选择,理论探讨,2005(1)
[2]哈佛商业评论译丛之企业成长战略.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
[3]决策资源房地产研究中心编著.万科之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