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卷考纲解读

合集下载

2018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近义成语辨析方法pptx

2018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近义成语辨析方法pptx

5、2013年(Ⅱ卷)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 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 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 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 倾倒。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 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 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 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 霸王样子。
【参考答案】B
(2013Ⅰ卷)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 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 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 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气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 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 秋色。
2、2010年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 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 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 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 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B
6、2014年(Ⅱ卷)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 ,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 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 ,抓紧技术储备 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 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docx

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docx

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专题一:函数、极限与导数的综合问题(一)不等式、函数与导数部分考查特点分析与建议类年份全国Ⅰ全国Ⅱ全国Ⅲ别2 / 883 / 88全国课标卷考查内容分析(考什么)(一)结论:考查的核心知识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象、导数的应用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分段函数);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函数的图象:包含显性与隐性;导数的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与零点;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求参数范围.4 / 88(二)试题题型结构:全国卷基本上是2道选择题或填空题、1道解答题,共3道题.分值为22分.(三)试题难度定位:全国卷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难度相对稳定,选择、填空题中,有一道为中等难度,另一道作为选择、填空的“压轴题”进行考查;解答题均放置于“压轴”位置.小题考点可总结为八类:(1)分段函数;(2)函数的性质;(3)基本函数;(4)函数图像;(5)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6)函数的最值;(7)导数及其应用;(8)定积分。

解答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处理函数、方程和5 / 88不等式等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放在解答题的后面两道题中的一个.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题,常见的考点可分为六个方面:(1)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2)证明不等式的问题;(3)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问题;(4)函数的最值与极值问题;(5)导数的几何意义问题;(6)存在性问题。

考点:题型1 函数的概念例1 有以下判断:①f(x)=|x |x与g(x)=⎩⎨⎧1 x≥0-1 x<0表示6 / 887 / 88同一函数;②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交点最多有1个;③f (x )=x 2-2x +1与g (t )=t 2-2t +1是同一函数;④若f (x )=|x -1|-|x |,则f ⎝ ⎛⎭⎪⎫f ⎝ ⎛⎭⎪⎫12=0.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___.题型2 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和零点(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第8题) 例 2、已知函数()()2112x x f x x x a e e --+=-++有唯一零点,则a = A. 12-B.13C.12D. 1C【解析】函数()f x 的零点满足()2112e e x x x x a --+-=-+,设()11eex x g x --+=+,则()()21111111e 1eeee e x x x x x x g x ---+----=-=-=',当()0g x '=时, 1x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8 / 88调递减;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增,当1x =时,函数()g x 取得最小值,为()12g =.设()22h x xx=-,当1x =时,函数()h x 取得最小值,为1-,若0a ->,函数()h x 与函数()ag x -没有交点;若0a -<,当()()11ag h -=时,函数()h x 和()ag x -有一个交点,即21a -⨯=-,解得12a =.故选C.例3、(2012理科)(10) 已知函数1()ln(1)f x x x=+-;则()y f x =的图像大致为( )B9 / 88(1)定义域 (2)奇偶性 (3)对称性 (4)单调性(求导) (5)周期性 (6)特征点 (7)变化趋势1.考查角度(1)以指、对、幂函数为载体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2)考查分段函数的求值以及指数、对数的运算;(3)函数图象的考查主要是函数图象的识别及应用;(4)高考一般不单独考查函数零点的个数以及函数零点所在区间,有时在导数中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5)函数与方程的考查既可以是结合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或函数图象判断零点的存在性,也1,ln(1)y t x x t==+-1'111x t x x -=-=++(1)0,31()034ln 44f f <-=<-10 / 88可以是利用函数零点的存在性求参数的值、范围或判断零点所在区间. 2.题型及难易度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中等或偏上.2求函数定义域常见结论:(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5)正切函数y =tan x ,x ≠k π+ (k ∈Z); (6)零次幂的底数不能为零;(7)实际问题中除要考虑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考虑实际问题本身的要求.题型3、函数、方程、不等式及导数的综合应用 例3(2013理科)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2x =-对称,则的最(1)(3)8(1)(5)15f f a f f b -=-=⎧⎧⇒⇒⎨⎨=-=⎩⎩法一:导数求最值问题大值是______. 1616)5()(,910)3(16)()3(16)34)(34()2(max 2222222==⇒-+-=+-=⇒+-=++-+-=-g t g t t t t t g x x x x x x x f 法二:知识点: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和导数的应用 数学思想:考查转化、数形结合 体现了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题型4 函数、方程、不等式及导数的综合应用例4、已知函数()f x =x ﹣1﹣alnx . (1)若()0f x ≥ ,求a 的值;(2)设m 为整数,且对于任意正整数n ,21111++1+)222n ()(1)(﹤m ,求m 的最小值.解:(1)()f x 的定义域为()0,+∞.①若0a ≤,因为11=-+2<022f a ln ⎛⎫ ⎪⎝⎭,所以不满足题意;②若>0a ,由()1a x a f 'x x x-=-=知,当()0x ,a ∈时,()<0f 'x ;当(),+x a ∈∞时,()>0f 'x ,所以()f x 在()0,a 单调递减,在(),+a ∞单调递增,故x=a 是()f x 在()0,+x ∈∞的唯一最小值点. 由于()10f =,所以当且仅当a=1时,()0f x ≥. 故a=1(2)由(1)知当()1,+x ∈∞时,1>0x ln x --令1=1+2nx 得111+<22nnln ⎛⎫ ⎪⎝⎭,从而 2211111111++1+++1+<+++=1-<12222222nn nln ln ln ⎛⎫⎛⎫⎛⎫⋅⋅⋅⋅⋅⋅ ⎪ ⎪ ⎪⎝⎭⎝⎭⎝⎭故21111+1+1+<222ne⎛⎫⎛⎫⎛⎫⋅⋅⋅ ⎪⎪ ⎪⎝⎭⎝⎭⎝⎭而231111+1+1+>2222⎛⎫⎛⎫⎛⎫⎪⎪⎪⎝⎭⎝⎭⎝⎭,所以m 的最小值为3.(6)复习重点函数作为几大主干知识之一,其主体知识包括 1个工具: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和证明不等式;1个定理:零点存在性定理; 1个关系:函数的零点是方程的根;2个变换:图象的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2大种类:基本初等代数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基本初等函数的复合函数(对勾函数、双曲函数、分段函数和其它函数);2个最值:可行域背景下的二元函数最值和均值不等式背景下的一元函数最值;2个意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定积分的几何意义;3个要素:定义域、值域、解析式;3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5个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凸凹性、对称性.关注二阶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拓展应用虽然高中数学没有涉及二阶导数的提法和应用,但将函数的导数表示为新的函数,并继续研究函数的性质的试题比比皆是.因此有必要关注二阶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拓展应用,但要注意过程性的学习,而不是定理的记忆.① 当a 1≥时,恒有()'≥h x ()00'≥h ,从而()h x 是增函数,()00h =,()0h x ≥在[)0,+∞恒成立② 当a 1时,()h x '在[)0,+∞是增函数,()00=a 10,0,使'-∃h x ()0x 0'=h ,所用当()()0x 0,0时'∈x h x ,从而()h x 是减函数,()00h =,()0≤h x ,所以()0h x ≥在[)0,+∞不恒成立 故1a ≥即为所求.全国(2)卷文设函数f(x)=(1-x 2)e x . (1)讨论f(x)的单调性;(2)当x ≥0时,f(x)≤ax +1,求a 的取值范围. (2)∵0x ≥时,()1f x ax ≤+,∴()211x x e ax -≤+ ∴210x x x e e ax -++≥,令()21x x h x x e e ax =-++, 即[)0,x ∈+∞时,()0h x ≥,而()00h =再令()()22x x x x h x x e xe e a ϕ'==+-+,()()241x x x x e ϕ'=++ 0x ≥时,()0x ϕ'>恒成立. ∴()h x '在[)0,+∞是增函数(理21)已知函数()2ln f x ax ax x x =--,且()0f x ≥。

高中语文2018高考考纲解读及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2018高考考纲解读及应对策略

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变化
• 文学类文本 • (2017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 含义 • (2018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 含义 • 从概念变成词语,可能暗示选材的变化, 需要注意散文,一般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 义比较容易出题。
写作要求的变化
• (2017年考试大纲)⑶ 有文采 •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 句有表现力。 • (2018年考试大纲)⑶ 有文采 •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 句有表现力。 • 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更体现出对学生语 言表达综合能力的要求,倾向于用语准确,表 达的得体,所以需要注意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
阅读复习要全面
•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已经成 为必考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文学类文 本”和“实用类文本”不能有偏向,两种文体都 需要熟悉,两种文体的题目都需要能够对付, 考生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专攻一种,不及其余。 为了考试的稳定性, “文学类”文本中的散文、 记叙文等文体和“实用类文本”中的传记、新闻 通讯、人物访谈、科普文等文体,保险起见都 需要进行练习。 • 另外就题型来说,可能会根据能力层级有所微 调,增加评价类和应用类题目。
几点应对策略
适当增加阅读量
适当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全国 卷阅读量增大,论述类、文学类、实用文、 古诗文……可谓量大卷满。对学生的阅读速 度、阅读方法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 应该在普通提高阅读速度和处理信息的速 度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特点,采取不同 的阅读方法,高效处理文章信息。所以考 生一定要在平时锻炼阅读方法,做到“速度” 和“信息量”的最大化平衡。
熟悉好文化常识
• 2018年考试中,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将更 加突出。有可能还会增加题目。文化常识 庞杂,考生应该根据古诗文的文体特点进材料和问题,有层次有深度 的看问题,不钻牛角尖。看到不好的不能只是一味的批 判,看的好现象也不能一味褒扬,要有理性思辨。 •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人文素养,这对强 化作文训练十分有效。我们研究近几年的作文试题,便 可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具有试题的开放性,更加关注生活, 提倡张扬个性,强调理性思辨,追求真知灼见,因此平 时的作文教学要加强审题训练,要坚持培养学生阅读书 报、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如指导学生阅读精美散文、 《读者》杂志、书屋、南方周末、人民网、新浪时评等, 并坚持写作训练。 • 做到“有练必评、有评必改、有改必有提升”,切实抓好 作文的升格训练。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大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大纲、 考试说明解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为高考命题最新定调!
•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
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
考试奋进之笔》,就教育考试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此文可
以说是对高考命题的“最新定调”,对于2018年高考命题尤其 是全国卷的命题具有非常明确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考生复 习和老师指导也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
第一,高考命题要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学习解读】增强基础性不是要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 关键能力。“基础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 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 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 力。 第二,高考命题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学习解读】不是考“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 联系的把握。综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 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 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 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三)积极“引导教学”,树好“一面旗”,大力助推素质教育
2017年高考命题在命题理念、考试内容、试题设计等方面都有所改变, 引导教学旗帜鲜明,深化改革新风扑面—— 语文学科完善试卷设计,实现“关键能力”全面考查;

语文:阅读“关键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2018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 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文学类文本将多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将全方位考查阅读的“关键能 力”。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 和思维品质,才能笑傲今后的高考考场!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思考与备考策略
• 1.论述类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2018年复习 中既要利用2016年以前的试题训练老题型,更 要注意选文内容的转变和对全文逻辑关系的解 析能力。
• 学术论文类的选文的试题遍地都是;而政论文、 时评、书评等论述类选文及其配套的新训练题 相对较少。 • 2017年选文和试题两方面的难易度相对低,这 是高考改革第一年的需要,不意味着今后就是 这个难度。
文学类阅读
注重名家名篇,鉴赏评价探究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阅读重点,注重鉴赏探究
1. 考纲的变化来源于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
2. 考试说明承载着指导思想细化着考纲的变化
3.在考纲\说明\试题的对比中看2017年高考
4.由2017年考题展望2018年高考 ※5.考查以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为主,鉴赏评 价D探究F几乎缺失
3.在考纲\说明\试题的对比中看2017年高考
2017 年考纲的变化 2017 年考试说明相应的变化 2017 年考题的变化 与 2016 年比 1.所列实用类 1.明确规定实用类文本阅读,3 题 1.由选做变为必做 文本种类相同但顺序有调 12 分。 2.由 2016 年 1 道双选题 3 整。2016 是传记、新闻、 2.题型示例:3 套传记类。第 1 套 道笔 答题 共 25 分变 为 报告、科普文章;2017 年 根据 2016 全国卷Ⅱ改编为 3 题 12 2017 年 1 道单选 1 道双选 将“新闻”排位第一位。 分;2、3 套为 4 题 25 分的老题, 和 1 道笔答题共 12 分。 2.突出“阅读实用类文本, 分别是 2007 和 2011 新课标卷。1 3.三套题均为新闻类、文 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套新闻类 3 题 12 分, 改编自 2016、 中有图表的非连续性文 (苏注:比较而言新闻阅读 2015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值得 本阅读。卷Ⅰ为纪录片频 跟符合,而传记在实用性 注意的是选文为非连续性多文本, 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 上就略显不足了) 且文中有图标。 这是几年来出题人 展的话题;卷Ⅱ为垃圾变 3.增加了“理解 B”的考查 跃跃欲试的, 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 资源的话题;卷Ⅲ为博物 机会)

2018年全国卷统一考试历史大纲说明

2018年全国卷统一考试历史大纲说明
2018年全国卷统一考试 历史大纲说明
依据与总要求
•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 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制定 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 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 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 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 本脉络。
•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 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 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 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 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 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 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 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 赴死。 •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 法制观念。(10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 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历史价值。(15分)
•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地图解读能力。从提供 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 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 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遏制社会 主义苏联。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 C项。
•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通过解读图文资 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试题提供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示意图,要求考试利用地图材料,准确获 取和深度理解图文信息,同时联系所学知 识,熟悉当时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题目 主旨,得出正确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三要分析文中的不同观点,把握作者的态度。具体分析时,要看选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概
括评价是否合乎原文内容,有没有夸大或缩小,有没有将作者认为正确的观点说成是错误的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关于中庸之道
余秋雨 中庸之道侧重于方法论,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一种制衡哲学。人类太容易走极端了。能不能在两个极端 之间找一条最恰当、最合适的路?儒家就相信这条路的存在,相信即使一时找不到,它也存在。这种信念,变成了一种信 仰,因此,方法论也就变成了目的论。
有误。 【样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从两个角度设置选项:A 项从引用的中国语 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的故事的角度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B、C、D 三项则是从作者的话语中概括总结出作 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分析此类试题,一要分析文中的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要分析作者的有关评价,把
2018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01 论述类文本
【考纲原文】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中庸之道否定了这种扮演,笑眯眯地解救了这些人,也解救了他们的所谓“仇敌”。天下的活动空间很大,人类的生 存方式很多,何必玩这种极端?极端主义认为,“离佛一尺即是魔”。这种理论看似保护了佛的纯洁性,其实是孤立佛、 限制佛,让佛失去了话语空间和行为自由,并对一尺之外的所有物象进行呵斥和打斗,那么佛也就不再是佛。中庸之 道正相反,认为“离魔一尺即是佛”,佛的世界无比广阔,一切人都能走向光明。

0阅读-2018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0阅读-2018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阅读解读《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中有关阅读的要求: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解读】阅读是我国考生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

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考生应能:1. 理解主旨和要义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

有时,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信息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具体信息有时可以直接从文章中获取,有时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和推断后才能得到。

3.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单词和短语,但许多这类词语的含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

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理解部分经常考查的一种能力。

4。

根据所读内容作出判断和推理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常常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明确提到的事实或某事件发展的趋势等。

这种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也是阅读理解部分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 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 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 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 “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 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 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 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 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 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 题型示例的对比分析
2018~2017
目录
一、考纲对比分析
二、考试说明及题型示例的变化分析 三、备考建议
目录
一、考纲对比分析
二、考试说明及题型示例的变化分析 三、备考建议

一、考纲对比分析
2018~2017
2018年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 如下。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 的见解
二、古诗文阅读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 识记A 1. 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2.理解B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之。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 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 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 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 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 思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2.发展等级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 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 境深远。 ⑶有文采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 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 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2.发展等级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 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 深远。 ⑶有文采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 法,文句有表现力。 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 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鉴赏评价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 判断
3.鉴赏评价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 判断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 的见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 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 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 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 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 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分析综合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2.分析综合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3.鉴赏评价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 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 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 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 取向 取向 4.探究F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 解读
3.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7年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 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 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 能力层级。 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 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 落等的意思。 段落等的意思。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 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 级。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 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 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 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 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 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 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 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 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 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 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 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 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 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 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 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 对 A 、 B 、 C 、 D 、 E 、 F 六个能力 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四、写作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 表达应用E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 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1.基础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 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 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 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 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 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 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 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 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 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 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 1.理解B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