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器工艺简介
扬州漆器髹饰制作流程

扬州漆器髹饰制作流程
扬州漆器在工艺上采用涂、绘、勾、刻、填、雕、镂、磨、镶、嵌等多种手法,具有平、亮、细、匀、艳、雅的艺术表现效果。
作为扬州漆艺的载体漆器,其品种由髹饰技艺(即装饰工艺,《髹饰录》中“髹”意为涂刷,“饰”意为装饰)决定。
但是,在髹饰之前,要经过制漆、制胎和髹漆制成漆胚。
用漆主要为天然大漆和腰果漆,漆胚面和髹饰还用大漆精炼的推光漆,完稿罩漆也用化学合成漆。
底胎是漆器的造型。
扬州漆器虽然材质种类繁多,有铜胎、钙塑胎以及用麻布、玻璃钢等制作需定制胎型的脱胎,但因大多为日用品,所以以木胎为主。
一、批腻子
常用猪血腻和牛漆腻,厚泥糊可把木纹密闭起来,荫干后磨平。
髹漆工序非常繁琐,却决定了能否得到一件光素的漆胚:基本少骤为“批腻子一刮灰一刷漆一推光”。
二、刮灰
漆灰按粗灰、中灰、细灰顺序均匀涂抹,每涂一遍,用日光或红外灯烘十后磨半。
不同漆器的灰地厚度迥异,刻漆、镶嵌漆器要厚,彩绘、勾刀漆器要薄,而雕漆漆器不做灰地。
三、刷漆
除雕漆漆器按需用大漆涂儿十全儿白遍,每遍窨房荫干后打磨,其余漆器都用腰果漆或推光漆按下涂、中涂、上涂的工艺顺序均匀涂刷,每遍荫干后打磨平滑,才可进行各种形式的髹饰。
不同漆器需要使用不同的髹漆步骤。
四、推光
当漆胚上的髹饰完成后,除百宝嵌、雕漆等品种基本完工,其余漆器还需罩化学漆后打磨推光,最终使漆面光亮可鉴。
中国五大著名漆器

中国五大著名漆器扬州漆器江苏扬州的传统漆器工艺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发展于盛唐,鼎盛于明清,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和地域特色,明代扬州艺人周翥首创了以金银珠宝、翡翠玛瑙、水晶玳瑁等高档材料雕成山水、人物、花卉、亭台、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上的“漆器镶嵌”工艺。
千百年来,扬州漆器艺术逐渐形成了“胎形稳固,做工精细,光泽腆润,造型别致”的独特风格,和剔红雕漆、平磨螺钿镶嵌、软螺钿镶嵌、百宝镶嵌(周制)等著名品种,扬州漆器与北京漆器、福建脱胎漆器并称为中国“三大漆器”。
成都漆器据史书记载,四川自古盛产生漆与朱砂,成都是中国漆器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2000年,从成都出土的战国船棺中发现大量做工精细、纹饰斑斓、亮丽依旧的漆器,说明战国时期蜀人的漆器已非常发达。
举世闻名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器,其中大多烙有“成市草”、“成市饱”(即成都造)等铭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那时期成都是全国漆器的制造中心。
成都漆器为手工制作,主要以木材、土漆为原料,根据设计要求将木材车制成型,再施以各色漆加工而成。
其装饰技法有:雕、嵌、描、绘、堆、贴等。
其中雕花填彩、银片丝光是成都漆器的独有风格,技艺在全国同行业绝无仅有。
北京漆器北京的漆器最迟应该是在元代产生。
在明清两代,一直是作为宫廷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北京的漆器可谓是品种繁多,除了常见的立体镶嵌、百宝镶嵌和彩绘等品种外,还有一些工艺也被应用在漆器的制作上,产生了雕填和刻灰等漆器品种。
雕填漆器是在木胎上,经过抹灰,多次上漆后进行彩绘。
随后按照纹样,勾勒出浅细的纹路,再戗以金银粉或填彩漆而成。
经过以上工序制作而成的雕填漆器在艺术表现上,要比在灰地上进行雕刻的刻灰漆器更丰富。
雕填作为漆器一个重要品种,在明清的时候,存世数量就不是很多。
流传到社会上的更很少,现在大多数被一些大的博物馆收藏,最近两年,随着收藏爱好者鉴赏能力提高,雕填漆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巧夺天工的技艺——扬州漆器

作的夹 胎漆器,现在已经成为 日 本人的国宝。 饰手法完成岂术品。 I 归纳为刻 、铲、批、 艺 宋代的扬州漆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 怍、咂 、撒等六人程序。具有 刀 占 法纯熟,线条流 的发展。雕漆的工艺由最 }的剔红发展为剔黄、 畅、色彩十功、富日堂皇的艺术风格。 J J 剔绿、剔犀 ( 剔彩 )等多种于法,技艺水平不断 3 磨螺钿工艺 、 提高。现存干故宫博物院的 “ 张成”款剔红观瀑 r 麽螺钿是具有浓 扬州地方特色的工艺产
} 当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剖作水 。扬州漆器起 ; 镶嵌 I艺具有构思巧妙、天 工偶成 、精巧富 u 卜 : 源于战同,兴旺于秦汉 ,鼎盛干明清,发展十 当 丽的画 语言。 代。 l 、点螺工艺 汉代的扬州漆器牛产觇模大 、范 广、品种 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 , 多,制作技艺也精湛、高超 。当时流行彩绘和金 选用翡掣 、玛瑙、珊瑚 、碧 、白 盖、象牙、紫
点螺漆器 有图案精致、闪烁变幻 、绚丽异常、 恢 明亮如镜的 艺术特点。点螺技艺曾失f 于晚清时 扬州漆 艺 复了传统漆器的生产。经过五十多年 々 的不断努力进取 ,现在的扬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 期,直到l7 年扬州漆器厂才恢复了这一扬州独 98 漆器仃、 规模最人,品种最多,技术力量最为雄 有的珍贵漆 器品种 ,现已被国家列为对外保密工 地位最高、影响最深的重点产区。 家频繁的交流活动传播 了技艺,对 U本、韩国、 艺 。 国家依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 06 朝鲜等东方国家的髹漆 艺术产生 rf火的影响。 J i 2 、刻漆 工 艺 年5 0 月2 只,扬州漆器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 例如现存于 日本奈 良軎招提 -的 “ 手 本尊毗卢舍那 刻漆是先要制作特殊的软质漆胎,然后运用 佛坐像”、 “ 药师如来立像”、 “ 下手 观音菩萨 各种 刀具镌刎 画血,镌刎完成还可以根据 画面要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立像”,就是鉴真的弟于扬州兴云寺和 尚义静制 求填 J 备色彩漆,乃至使用贴金箔 、撤螺帽等装 J u 参考文献 :
中华老字号-民间工艺文化-扬州漆器-传奇故事.

(三)失而复得的传统技艺——扬州漆器厂复活失 传200年点螺工艺
据《扬州大事记》记载: 1955 年2 月 14 日,扬州市漆器生产小组在 丁家湾三元宫内成立。在历史长河中,这本是个平凡的日子,但 对于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来说,却具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扬 州漆器成为全国首批恢复的传统工艺之一。 明清时期,扬州漆器处于最鼎盛时期,作坊林立,品种齐全,用漆 器工艺命名的街头巷尾就有几个,“漆货巷”、“罗钿巷”、 “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等,这些巷子里的漆器作坊较多。 清代后期,整个社会经济衰败,手工业受到摧残,扬州漆器生产 出现较长时间的萧条,不少品种逐渐沦没,如点螺、漆砂砚等技 艺相继失传.1975年后,为恢复失传200多年的点螺工艺,厂里组 织高级技艺人员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专家、研究员等共同研究, 回厂后进行 3 年多的反复试验,于 1978 年研制成功,创作了《锦 绣万年春》台屏等点螺漆器,受到中央领导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 赏,并作为国家珍品收藏。
传奇故事
(一)扬州漆器精品归国“回家”路
扬州漆器厂市场部大厅展示着一副日本回购扬州漆器珍品 《虎踞龙盘今胜昔》挂屏。该作品取材于毛泽东主席在 1949年4月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诗中的一句 诗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该漆器作品 是目前扬州现存年代最早的一件红色提出漆艺珍品,出自 梁国海大师之手。梁国海大师为建国后首批国家认定的漆 艺制作大师。加上新回归这件作品,扬州现存梁大师的作 品也仅有三件。该作品能够回家,得益于一位漆器爱好者, 在日本的一次淘货中,看到这件作品并一眼相中随后将作 品照片拿给一名业内人士,才得知这件作品出自于扬州名 大师之手。后经扬州漆器厂的证实,这件作品确实是 1965 年出自梁国海老艺人之手的精品。于是扬州漆器厂斥巨资 从日本回购了这件精品,并将其接回家乡扬州。
扬州漆器木胎上的风雅颂

文+ ■虎图自古就是中扬州漆器木胎上的风雅颂扬州地处沃壤千里的长江下游平原腹地,城中水系通达,物阜民丰, 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物产、经济和交通的发达,带动了扬州思想、文化与艺术的繁荣——这座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不仅诞生了开一代书画新风的“扬州八怪”,还为人们留下了大量自成一格的古典园林,更孕育出了一批极具风雅气质的手工艺。
其中,最能反映这座“风雅之城”地域特征和风格的手工艺,当属有着2400余年历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扬州漆器糅饰技艺:其设色彩绘之讲究,寓典雅于富丽之中;其纹饰线条之生动,自然写实与情节描绘兼具;其雕刻刀法之隽秀,或宛若游丝、飘忽自然,或奔放流美、挺健如飞。
凡此种种,皆凸显了扬州漆器绘画性极强的特征。
如今的扬州城里,有位主攻漆器创意设计的古稀老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片项目扬州漆器糅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他将扬州漆器的绘画 性表现椁‘别有风情,由其创作的漆器作品,更是成为了扬州古城的风雅名片。
指尖上的城m +0手档暫■扬州漆器,因运河而兴想了解扬州漆器,得先了解扬州的历史,而扬州的历史,又得从京杭大运河说起。
扬州文化研究者朱志泊在《扬州上下三千年》一书中谈道:"扬州是一座'先运河而城,有运河而名,因运河而盛,倚运河而新'的城市。
"可以说,京杭大运河造就了扬州昔日的繁华,孕育出了无数富有的盐商,而扬州漆器的兴起,正是建立在这些扬州盐商强大的经济实力之上。
当富有的盐商开始附庸风雅,扬州漆器就不再只是一种日常用品,而是作为一种奢侈品,一种彰显个人地位的器物登上了大雅之堂。
来到京杭大运河河畔,穿过破败的城门,行至东圈门老街,老街尽头的东关古渡,见证过世界漆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自东关古渡出发,东渡日本,其随身携带的漆盒、漆盘等几十件漆器,对日本漆器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如今名扬天 下的日本漆器就发轲于此。
点螺髹漆扬州情——扬州漆艺风貌研究

(下转第46页)一、明清时期漆艺概况中国是东方的古老国度,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为世间留下了无数瑰宝。
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最闪耀的一部分,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
精致的陶器、庄重的青铜器、华美的漆器、优雅的锦绣等,无不反映出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
在中国工艺美术中,漆艺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中国漆艺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漆器工艺,如朱漆木碗、漆绘陶器。
夏商时期,漆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范围也变得广泛,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会用于祭祀。
秦汉时期,漆器工艺开始走向繁荣,出现了大量胎体轻便、质地光泽的木胎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艺术受绘画的影响,突破了平涂的局限,尤其是描金渲染漆艺的发展尤为突出。
唐宋时期和元代出现了一些剔红、剔犀和戗金的漆器,迎来了漆艺发展史上的高峰。
明清时期,各种漆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漆器发展迎来了全盛时期。
明清时期,漆树的种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手工艺人的自由创作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漆艺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明清漆艺在整个漆艺发展历史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之前几个朝代的漆艺精华被传承和提升,历代传承保留下的漆器工艺被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出现了灿烂繁华的景象。
明清时期形成了漆艺生产新的高潮,《髹饰录》序中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今工之法,以唐为古格,以宋元为通法。
又出国朝厂工之始,制者殊多,是为新式。
于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
”王世襄也曾用一句话对明清漆艺进行了概括:“不同髹饰变化结合,迎来漆器的千文万华。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总结漆工艺技法的专著——《髹饰录》,此书由明朝隆庆年间漆工黄大成所写,他囊括了自身及前人的制漆经验,对髹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完整的叙述。
扬州漆器文化 ppt

漆面罩长约40厘米,
高约七30子厘盒米(,又宽叫约七2子5 奁厘)米为,汉是代作妇为女陪盛葬梳用妆 用品品,的罩用在具死。者一头个部大以盒 (护称安作全母的盒。),七画个面小以盒十 (分称流作畅子的盒云),但纹盒为型主不体一,: 有云方纹型中、鸟长兽方活形跃、其圆间形。、 椭该圆作形品、采马用蹄彩形绘等和,金放 在银方平盒脱中相大结小合合的契装,饰尺 寸工非艺常,准比确较。独特。
相瑚贵成饰者宝严的直明工 漆 嵌 刻 技 和 了 彩骨 为 翥 “ 制 宝 致 一 扬兴 艺 以 江 件 和 南 藏末期 映 葵 百 时传 、 材 山 木 嵌 百 到图 嵩)等法后。艺漆恢石所(屏镶书州明”大制千漆点京起着清之生宝,。周玉料水器。宝严案所到明、。亦失品、复镶创扬柜嵌记有末。起点师作里器螺、。他初,等嵌有。翥 石 的 人 上 由 嵌 嵩,控了代百八有传种堆,嵌。州,、载之扬清于,螺万江点毕作)苏的王其名工巧、质物,于也败然制清扬宝宝所的有漆品黄和《)几人:。州人明漆历千螺生品,州许国后家艺妙水感、人当仅落后,代州花镶灰兴漆:、种百春又案物“明著钱而器年里漆辛(现等多琛又辈盛利晶和花们时供后镶所梨乾著嵌、起砂剔戗堪宝草有、、周末名咏盛亦间(器劳包北地作、有出极嵌用、颜卉为周权,嵌 以隆名、 波 。 砚红 金 称镶 堂 周 纯 花 制 有漆 《于于扬字 著 , 括 京 博品百卢卢 , 一珍 玛 色 翎 它 筑 贵 百在 制时的螺 罗 自 则( 等 丰嵌 集 翥 用 鸟 之 周艺 履清此州秋 称 留 平 、 物。宝珠 瑙 , 毛 取 被 们 宝漆 作漆钿 漆 宋 得雕 工 富漆 》 , 八 颇 法 姓大 园的时著水 于 下 磨 上 馆花、 等 组 等 名 奸 享 嵌器 出器镶 、 宣 到艺 多器 中 以 ( 有 , 始师 丛扬鸟乘名) 世 数 螺 海 均珊 名 合 装 百 臣 用 工或 来纹, 说 漆 百 精 惟 创周 话州势, 。 千 钿 、 珍漆。)》 艺此才法开,始故传名入周民制间”。。
关于扬州漆器的文章

关于扬州漆器的文章扬州漆器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以其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从扬州漆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特点以及保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扬州漆器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扬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传,扬州漆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年左右的秦朝。
起初,扬州漆器主要用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用品,如盒子、屏风、笔筒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漆器逐渐流传到民间,并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
制作扬州漆器的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
首先,需要选用上等的木材作为基材,如梧桐木、楠木等。
然后,将木材经过多次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接着,需要在木材表面涂上多层漆,每一层都要等待漆干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在每一层涂漆之前,还需要进行细腻的雕刻工艺,以增添艺术感和观赏性。
最后,将漆器进行抛光和装饰,使其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图案。
扬州漆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上。
首先,扬州漆器的设计风格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山水人物图案,又有现代的抽象图案,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次,扬州漆器的工艺精湛,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使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高雅和品味。
此外,扬州漆器的色彩鲜艳,采用的是天然的植物染料,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能够保持长久的光泽。
保养扬州漆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将扬州漆器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漆面受到损坏。
其次,避免接触化学物品,如酸、碱等,以免腐蚀漆面。
此外,要定期清洁扬州漆器,可以使用干净的细毛刷轻轻刷去灰尘,然后用干净的软布擦拭。
最后,要避免扬州漆器受到碰撞或摔落,以免造成破损。
扬州漆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
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生活用品,扬州漆器都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沉淀。
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欣赏扬州漆器,将其传承下去,让这项宝贵的手工艺继续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点螺工艺漆器简介
点螺漆器,“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填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
其工艺清晚期后失传两百多年。
经三年多的调研试制,于1978年恢复了扬州独有的这一珍贵漆器品种,被国家作为重点保护的高档工艺品,有史以来购买者一直以高雅的艺术品作陈列装饰,多年来被国家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作为国家珍品收藏。
扬州雕漆嵌玉工艺漆器简介
雕漆嵌玉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其工艺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雕刻成各种国案和锦纹,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雕漆工艺创制于唐代,到了明清时期,在雕漆图案和锦纹上,又创制了百宝镶嵌,即选用翡翠、玛瑙、青金、白玉、珊瑚、碧玉、珠贝、象牙等几十种高档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工艺之上,成为扬州独创的雕漆嵌玉高档漆器,也成为当今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扬州刻漆工艺漆器简介
刻漆是扬州重要的装饰工艺品种之一,适合内外销市场需求而喜爱的大宗产品。
刻漆工艺,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根据画面要求进行填作色彩、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
产品具有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彩匀润、形象生动、金色饱满、富丽堂煌的艺术风格,既反映各类传统的题材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的各种画面,既为出口换取外汇,又为内销市场劈开各种门类的需求。
扬州平磨螺钿工艺漆器简介
扬州平磨螺钿漆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工艺产品。
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既适合家具、屏风、挂屏产品的装饰,更适合各种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装饰范围,平磨螺钿漆器具有浓厚的扬州地方风格。
扬州彩绘、雕填工艺漆器简介
彩绘工艺装饰,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扬州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
其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装饰在各类壁画、屏风、家具和各种礼品、纪念品等产品上,用笔渲染细腻,图案纹样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可反映古今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带笔勾出轮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图案线条流畅,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扬州骨石镶嵌工艺漆器简介
骨石镶嵌工艺,是明代扬州人周著所创造,为扬州漆器传统特点的主要品种。
其装饰工艺采用象牙、牛骨、云母、珍珠贝、石决明、寿山石、青田石等各种材料,运用浮雕、圆雕、镂空、色镶、镶嵌、画金等技艺制作而成,产品具有色彩丰富,雕刻精致、图案优美、立体感强、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其工艺多用于各类普、中、高档屏风、地屏、家具和各种旅游纪念品、礼品等,是我厂的重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