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器史话

合集下载

中华老字号-民间工艺文化-扬州漆器-历史文脉.

中华老字号-民间工艺文化-扬州漆器-历史文脉.

一、历史文脉
2.清代——卢葵生大师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扬州还出了著名的漆器艺人卢葵生。据 汪鋆《扬州画苑录》记载:“卢栋字葵生,江都人,世以漆玩著 名……道光庚戌年卒,年过七十矣。”道光庚戌年是1850年,如 果以 70 岁推断,卢葵生的生卒时间大约应为 1780 年 -1850 年。卢 葵生为人“醇谨谦恭,不苟言笑。少与张老疆均以画受益于沧州 张桂岩先生。张笔肆,而先生醇,万年尤谨”。
扬州漆器厂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自2004年起连续六年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7 个特等奖,在全 国工艺美术界位列翘楚。2002年起“漆花”商标被评定为江苏省 著名商标,2004年被授予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近五十年来,扬 州漆器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供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元首。 中南海紫光阁、北京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大楼和香港、澳门特别 行政公署等重要外交接待场所,都有扬州漆器厂的产品陈列。
一、历史文脉
(二)发展历程
在扬州漆器的发展史上,曾经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漆艺 大家,在技艺上勇于创新,丰富了扬州漆器的工艺品类。
1.明代 ——江千里大师
明朝万历年间,扬州出现了一位以制作软螺钿漆器著称于 世的漆艺大师江千里(字秋水)。据清《嘉庆扬州府志》中 记载:“康熙初维扬有士查二瞻,工平远山水画及米家画, 人得寸纸尺缣为重。又有江秋水者以螺钿器皿最精工巧细, 席间无不用之,时有一联云:“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 家查二瞻。”
卢葵生一生创作颇丰,他的作品涉及工艺门类之多、品类之全,为 历史上见于记述的漆器艺人中少见。而今,不仅在故宫博物院、 四川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可以见到他 的作品,在民间还有很多的私人收藏。此外,近年来,拍品市场 也涌现出了不少由卢葵生制作的漆器,通常成交价也都动辄几十 万到几百万不等,体现了较高的收藏价值。

点螺髹漆扬州情——扬州漆艺风貌研究

点螺髹漆扬州情——扬州漆艺风貌研究

(下转第46页)一、明清时期漆艺概况中国是东方的古老国度,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为世间留下了无数瑰宝。

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最闪耀的一部分,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

精致的陶器、庄重的青铜器、华美的漆器、优雅的锦绣等,无不反映出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

在中国工艺美术中,漆艺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中国漆艺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漆器工艺,如朱漆木碗、漆绘陶器。

夏商时期,漆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范围也变得广泛,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会用于祭祀。

秦汉时期,漆器工艺开始走向繁荣,出现了大量胎体轻便、质地光泽的木胎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艺术受绘画的影响,突破了平涂的局限,尤其是描金渲染漆艺的发展尤为突出。

唐宋时期和元代出现了一些剔红、剔犀和戗金的漆器,迎来了漆艺发展史上的高峰。

明清时期,各种漆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漆器发展迎来了全盛时期。

明清时期,漆树的种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手工艺人的自由创作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漆艺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明清漆艺在整个漆艺发展历史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之前几个朝代的漆艺精华被传承和提升,历代传承保留下的漆器工艺被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出现了灿烂繁华的景象。

明清时期形成了漆艺生产新的高潮,《髹饰录》序中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今工之法,以唐为古格,以宋元为通法。

又出国朝厂工之始,制者殊多,是为新式。

于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

”王世襄也曾用一句话对明清漆艺进行了概括:“不同髹饰变化结合,迎来漆器的千文万华。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总结漆工艺技法的专著——《髹饰录》,此书由明朝隆庆年间漆工黄大成所写,他囊括了自身及前人的制漆经验,对髹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完整的叙述。

扬州漆器概述

扬州漆器概述

扬州漆器概述松鹤雕漆嵌玉屏风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

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

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

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

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漆器是扬州两淮盐政的重要贡品。

以清宫档案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十六年(1771年)、五十四年(1789年)两淮盐政"进单"所记为例,扬州向清皇朝所贡漆器,就有紫檀周制、螺钿镶嵌、雕漆、彩漆、填漆、洋漆、彩勾金等各种工艺漆器。

品种器物大至御案、宝座、床榻、柜桌、香几、屏风,小至各种箱、扇、盒、碗、碟、器皿,应有尽有。

其内胎材料有紫檀、梨木、红木、黄杨等名贵木材。

鸦片战争以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梨螺钿硬嵌等名贵漆器相继失传。

同治至光绪年间,漆器生产稍有回升。

主要漆器产品有雕漆、螺钿、周制、刻漆、勾刀等。

小件有柬盒、花盆、插牌、文房用具等。

浅刻盛行一时,品种有帽筒、笔筒、砚盒等。

深刻挂屏常以"扬州八怪"书画为题材,洒螺钿屑铺地或用水色晕染,薰烟做旧,产品基本内销。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步发展。

1953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筹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向梁福盛、梁德福、钱仲纯、孙铸臣等各原作坊买得浅刻、平磨螺钿盘盒和平磨螺钿、骨石镶嵌、雕漆、雕漆嵌玉漆器屏风、漆柜及其它工艺美术品,送江苏省首界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华东民间美术工艺品观摩会,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展出。

从此扬州漆器工艺又重放异彩。

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扬州古老文明

扬州古老文明

扬州古老文明——漆器自从在南京和扬州博物馆观看了漆器展览后,我便对这古老的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被他那华丽精致的外表所震撼,更被扬州古时工匠们那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借着这次的作业我来做一次扬州漆器的鉴赏。

漆器简介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

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种。

早在秦汉时期,扬州彩绘和镶嵌漆器制作工艺就有很高的水平,扬州北郊天山汉墓,北京老山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扬州漆器的早期作品。

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且在唐代扬州器艺还被鉴真大师传播至日本。

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制作中心,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

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

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扬州漆器曾于1910年和1915年、2001年三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均获得金奖漆器种类扬州漆器现有装饰工艺“雕漆”、“雕漆嵌玉”“点螺”、“刻漆”、“骨石镶嵌”、“平磨螺钿”、“彩绘”、“雕填”、“磨漆画”、“木雕镶嵌”等十大类,生产各种屏风、地屏、橱柜、桌椅、几凳、瓶盘、台屏、茶具、餐具、烟具、文房用品,各类礼品,旅游纪念品,漆艺装饰壁画以及成套漆器家具等两千多个花式品种,产品具有欣赏性和适用性,远销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旅游城市和地区的宾馆、酒店、涉外商场、各大商店经销旅游纪念品、礼品、壁画装饰、家具、酒店用具等漆艺品,也为国内外新建、改建的重要接待、会议、餐饮、娱乐、办公等室内而承担大型装饰壁画和高档阵列品的制作,以及家居装饰品的制作,扬州漆器已成为内外销、全方位的大市场,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

扬州漆器的传承与发展

扬州漆器的传承与发展

29神州文化扬州漆器的传承与发展孙雨桐 仲淑佳江苏师范大学摘要:扬州漆器历史悠久,从战国时期到我们所熟知的大唐盛世,扬州漆器快速发展,各个时期的漆器都反应着其所属时代的工艺水平和历史变迁。

通过了解扬州漆器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扬州漆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扬州漆器;历史传承;发展扬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它被人们所熟知很大程度是因为扬州的传统工艺制品——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而且享誉中外,扬州漆器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扬州传统工艺的缩影,更是扬州的历史缩影。

一、扬州漆器的历史传承据史料和考古出土记载,扬州漆器最早可追述到战国时期,也就是距今约2300年,而扬州的最早建城时期可上溯到公元前486年。

所以说扬州的千年历史融浸在扬州漆器历史传承中,扬州漆器见证着扬州城千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据相关报道,在1967年,扬州城西北方向发掘了一片战国时期的墓葬,根据出土的漆器文物的数量来看,在战国时期扬州漆器的制造就形成一定的规模。

当年出土的漆器中有一款圆形漆器,历经千年整个漆盘仍然十分清晰,还能够看出漆盘上的的颜色,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漆盘表面已经变得斑驳,但这足以体现了扬州漆器在当时就有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

汉代的扬州漆器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这是由于汉代的分封制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并且在当时扬州作为汉朝行政规划的“天下十三州”之一。

大量的诸侯国也造就了在汉代墓葬制度走向奢侈,而精美的扬州漆器更是成为墓葬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出土的汉代扬州漆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足奁和七子盒。

在湖南的马王堆汉墓和甘肃武威的雷台汉墓中,都发现了扬州漆器的身影,这些出土的陪葬漆器不仅规模大、种类多,而且制作水平精湛,这不仅证明了扬州漆器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工艺上的巨大突破,还体现了扬州漆器的影响已经传到了我国各个地区。

恢弘的大唐盛世给扬州漆器也带来了恢弘的发展。

作为万邦来朝的时代,扬州漆器作为赏赐品频频出现出现在对朝贡国的赐赏中。

名闻遐迩的扬州漆器

名闻遐迩的扬州漆器

名闻遐迩的扬州漆器中国是漆器的发明国,漆器品种繁多,分布亦广。

总的有四大体系:北京以雕漆出名;福州重脱胎漆器;成都以填彩漆为特色;扬州则是以品类全,起源早而享名。

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从地下的考古发现来看,在距今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战国墓就发现了漆器。

战国时扬州称“广陵”,是楚文化的东界,其人文、历史、地理都与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因而,此时的漆器有楚文化的风格,器形大而规整,彩绘纹饰变幻多端,线面相间,层次丰实。

出土的漆器中较为精美的一件是“彩绘卷云纹漆盘”(图一)。

此盘高5.8cm,口径42.5cm,底径20.2cm,夹胎,方唇,斜平宽沿,斜直壁直收,平底稍凸。

内底外区朱地,余皆黑地朱彩。

盘沿用菱形、对角曲折和波浪纹组成散点状图案,菱形纹用浓、淡两种色调绘出复线菱形状图案。

内壁绘七组对称的波折纹样,内底绘三组圆卷纹和变形鸟首纹,均以浓淡两色相间描绘。

此盘从胎到彩绘都能体现出战国先民漆艺制作的较高水平。

汉代扬州漆器仍受楚文化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装饰手法多样,色彩艳丽,向精致、精美转化,呈现出华丽的风格特征。

这是有其历史因素的。

其一,当时漆器的使用非常普遍,已基本取代青铜器;其二,汉代扬州是汉王朝分封同姓诸侯王国的都城所在地,先后受封者达16人。

分封在此的诸侯王及其家族,生前生活用具尚奢侈,死后亦重厚葬。

因而推动了漆制艺术的发展,考古发掘发现:一座较大型的汉墓,随葬品中漆器都占比重很大,往往有数百件出土,足见汉代广陵漆器的盛行。

从出土漆器的记录铭文和“物勒工名”的情况分析可推断,扬州当时可能设有专门机构――漆器作坊(因许多漆耳杯的耳翼背面有针刻工匠名款,多达数十种),而且技艺较全,有彩绘、针刻、金属扣、金银贴饰、镶嵌等。

出土漆器中有些品种因制作工艺精良、精细、精致,名列全国之首,引起国内外专家瞩目。

如针刻漆器,1985年邗江甘泉乡姚庄西汉墓出土了一件“针刻云纹漆罐”(图二),罐直口,口部套一凹底形盖,鼓腹,平底,夹胎,胎薄且轻,内髹朱漆,外髹淡褐漆。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 在校生 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 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大类,以屏风、 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总量的80%以上。 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 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 扬州漆器精品迭出,曾多次在国内 外荣获大奖,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
制作技艺主要有九大工艺门类
பைடு நூலகம்
点螺工艺
雕漆工艺
雕漆嵌玉工艺
刻漆工艺
平磨螺钿工艺
彩绘(雕填)工艺
骨石镶嵌工艺
楠木雕漆砂砚工艺 磨漆画制作工艺
生 产 种 类
屏风 地屏 橱柜 桌椅 几凳 瓶盘 台屏 茶具 餐盘 烟具 文房用品 各类礼品 旅游纪念品 漆艺装饰壁画
历史渊源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 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扬州是中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漆 专任教师 器的重点产区。2006年,扬州漆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 录。 各类学校 据史书记载,扬州漆器在战国时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 的制作工艺水平。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战国时期扬州的漆器。 职工 1967年,扬州邗江西湖乡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圆盘(现陈列于扬 州博物馆),直径40公分,以木制卷胚作内胎,髹朱红漆,用黑漆 彩绘云水飞禽纹样,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很能体现当时较高的制 作工艺水平。 在校生 汉代扬州漆器的代表作:三足奁和七子盒 汉代漆器生产不仅规 模大、范围广、品种多,而且技艺精湛、水平高超。
扬州漆器的发展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步发展。1953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 筹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向梁福盛、梁德福、钱仲纯、孙铸臣 等各原作坊买得浅刻、平磨螺钿盘盒和平磨螺钿、骨石镶嵌、雕漆、 专任教师 雕漆嵌玉漆器屏风、漆柜及其它工艺美术品,送江苏省首界民间美术 工艺品展览会、华东民间美术工艺品观摩会,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 览会展出。从此扬州漆器工艺又重放异彩。 各类学校 新中国建立以来,扬州的老中青三代漆器艺人继承传统技艺并有 创新发展。今天的扬州漆器分为雕漆嵌玉、平磨螺细、骨石镶嵌、点 职工 螺、刻漆、彩绘钩刀、漆砂砚7个类别。产品有屏风、地屏、挂屏、 台屏、衣柜、酒柜、电视柜,及各式桌、椅、几、凳、瓶、盘、筒、 盒等家具和陈设用品300多种。扬州漆器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 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其装饰艺术,既具有传统工艺富 在校生 丽沉静的民族特色。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技艺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漆器的常识

扬州漆器的常识

扬州漆器的赏识2015-03-16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居然扬州漆器有着两千四百年的历史,在扬州城刚刚落成的时候,就有了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的主要工艺有“雕漆”、“雕漆嵌玉”、“点螺”、“平磨螺钿”、“骨石镶嵌”、“刻漆”、“彩绘”、“雕填”、“磨漆画”、“木雕漆砂砚”等十大类,其主要选用各种木、漆、灰、牙、玉、石、骨、金、银、贝等优材为原料,运用涂、髹、磨、绘、勾、填、雕、刻、镶、嵌等工艺手法制作成各种漆器。

雕漆嵌玉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其制作是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再雕刻成各种国案和锦纹,具有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例如创作于2008年的雕漆嵌玉《万紫千红》地屏,就很好体现了上述雕漆嵌玉的工艺特点。

该作品选用了翡翠、白玉、玛瑙、碧玉、青金、孔雀玉、芙蓉玉、紫晶、云母等名贵材料,精心雕琢成栩栩如生的浮雕图案纹样,镶嵌在髹涂有近百层中国大漆的雕漆锦文之上。

画面中牡丹、玉兰、春梅、桃花、水仙等百花怒放,仙鹤、春燕、寿带鸟、白头翁等群鸟争鸣;红太阳光芒四射,照耀着大地,显示出一派生机盎然、万紫千红的美好景象。

精美的雕花红木底座,不仅有效地衬托出主题画面,也使作品显得更加华美。

刻漆也是扬州重要的装饰工艺品种之一。

刻漆工艺,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根据画面要求进行填作色彩、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

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

刻漆制品具有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彩匀润、形象生动、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既反映各类传统的题材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的各种画面。

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刻漆银底《百花齐放》屏风就是一件刻漆工艺精品之作。

其以丰满的构图、生动的画面、精致的工艺、细腻流畅的刀法、姹紫嫣红的色彩,表现了风和日丽、百花齐放、群鸟鸣春的自然之美。

寓意人类社会繁荣昌盛、和平幸福,整个作品色彩缤纷,富丽堂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