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16章 蛋白质的合成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16章  蛋白质的合成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试题库 第16章  蛋白质的合成

第16章蛋白质的合成单元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无细胞翻译系统

2、密码子(codon)

3、摆动配对(wobblepairing)

4、核糖体循环(ribosomecycle)

5、多核糖体(polyribosome)

6、操纵子(operon)

7、顺式作用元件(cis element)

8、反式作用因子(trans factor)

9、锌指(zincfinger)

10、亮氨酸拉链(1eudnezipper)

11、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

12、跳跃翻译(jump translation)

13、蛋白质内含子

(二)填空题

1、在64个密码子中,终止密码子是、、,编码Met兼作翻译起始信号的密码子是,编码Trp 的密码子是。

2、反密码子第位碱基和密码子第碱基的配对允许有一定的摆动,称为变偶

3、在原核细胞翻译起始时,小亚基16SrRNA的3’端与mRNA5’端的之间互补配对,确定读码框架,fMet-tRNA f 占据核糖体的位置,

4、在肽链延伸时,由核糖体大亚基的酶催化核糖体P位置的与A位置的形成肽键。

5、每一次延伸循环掺入一个氨基酸的同时,消耗分子的GTP,核糖体沿的方向解读mRNA的编码序列,肽链从延伸,直到A位置出现终止密码子时,结合到核糖体上,新生的肽链被释放。

6、在真核细胞中,已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内质网膜运输时有、、和等参与了识别和运送作用。

7、内质网膜表面附着的大量核糖体是的场所,内质网膜腔内是的场所。高尔基体的重要功能是和。

8、蛋白质磷酸化是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时,需要酶,而蛋白质去磷酸化需要酶。

9、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需要起始tRNA,在原核中为,在真核中为,最后合成的蛋白质N端不含有甲硫氨酸,因为。

10、肽基转移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

11、氨酰tRNA合成酶在ATP和Mg2+存在下选择正确的氨基酸加到tRNA的3'末端,使之氨酰化的过程,取决于。

12、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内需能步骤都与水解为和无机磷有关。

13、为保证蛋白质合成的正确性,氨酰tRNA合成酶除了对特定氨基酸有很强之外,还能对“错误”氨基酸的氨酰化腺苷酸复合物进行。

14、现在普遍认为核糖体上存在个tRNA结合位点。

15、与正确和有效翻译作用相关的mRNA结构原件有,和。

16、在原核细胞中新生肽链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必须由相应的酶切除。

17、当每个肽键形成终止时,增长的肽链以肽酰-tRNA的形式留在核糖体的位。

18、在过程中水解A TP的两个高能磷酸酯键释放出的能量足以驱动肽键的合成。

19、在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是形成,而在真核细胞中是形成。

20、嘌呤霉素是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抑制的机制是。

2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新生肽链从端开始,在mRNA上阅读密码子是从到端。

22、肽键的形成是由催化,该酶在合成终止时的作用是。

23、在形成氨酰-tRNA时,由氨基酸的基与tRNA3′-末端的基形成酯键。

24、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反应是由合成酶催化进行的,此酶能识别和中的微细结构上的差别,以

高度的专一性进行连接,所产生的与mRNA相配对时,只与上的有关,而与氨基酸无关。

25、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能在、和三种细胞器中进行。

(三)选择题

1.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是():

A . 从C端到N端 B. 从N端到C端

C. 定点双向进行

D. 从5’端到3’端

2.蛋白质的糖基化是翻译后的调控之一,肽链中糖基化的氨基酸残基是:

A . 谷氨酸 B. 赖氨酸

C. 色氨酸

D. 丝氨酸

3.测定蛋白质在DNA上的结合部位常用()方法。

A . Western印迹

B. PCR

C. 限制性图谱分析

D. DNaseI保护足印分析

4.翻译是从mRNA的()方向进行的。

A . 3' 端向5' 端 B. 5' 端向3' 端

C. N端向C端

D. 非还原端向还原端

5.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A . tRNA帮助氨基酸固定在mRNA上

B. tRNA的分子数与mRNA的一样多

C. ρ因子识别启动子

D.σ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

6.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部位是():

A . 核小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细胞核

7.蛋白质所含的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两种残基是():

A . 生物合成时直接从模板中译读而来

B. 蛋白质合成以后经专一的酶经转酰胺作用形成的

C. 蛋白质合成以后经专一的酶氨解而成

D. 蛋白质合成以后经专一的酶脱羧作用形成的

8. 氨酰tRNA 合成酶的底物数为():

A . 1 B. 2 C. 3 D. 4

9. 嘌呤霉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是由于它是():

A . 核糖体失活蛋白

B. 核糖核酸酶

C. 氨酰tRNA的类似物

D. RNA聚合酶的抑制剂

10. 为核糖体上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提供能量的分子是():

A. ATP

B. GTP

C. UTP

D. CTP

11.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包括基因定点突变改造蛋白质使其符合人的要求,这种技术和学科被称为():

A. 遗传工程

B. 蛋白质工程

C. 细胞工程

D. 染色体工程

12.引起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症的病毒(HIV)是():

A. 单链DNA

B. 双链DNA

C. 链RNA

D. 双链RNA

13.用[a-32p]dA TP标记一个DNA片段需要用():

A. DNA聚合酶

B. DNA连接酶

C. 逆转录酶

D. 多核苷酸激酶

14.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下列哪一步没有mRNA参与()

A. 氨酰tRNA识别密码子

B. 翻译的模板与核糖体结合

C. 起始因子的释放

D. 催化肽键的形成

15.氨酰tRNA合成酶可以()

A. 识别密码子

B. 识别反密码子

C. 识别mRNA

D. 识别氨基酸

16.下列除哪个外都是原核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必要步骤():

A. tRNA与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

B. tRNA与核糖体的70S亚基结合

C. 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核糖体结合

D 70S的核糖体分离形成30S和50S两个亚基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RNA与氨基酸通过反密码子相互识别。

B. 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mRNA结合。

C. tRNA的作用是携带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发生在线粒体内。

18. 在哺乳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是():

A. Ite

B. Leu

C. Net

D. Pro

19. 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氨基酸随机地连接到tRNA上去

B. 新生肽链从C-端开始合成

C. 通过核糖核蛋白体的收缩,mRNA不断移动

D. 合成的肽链通过一个tRNA连接到核糖核蛋白上

20. tRNA的作用是():

A. 将一个氨基酸连接到另一个氨基酸上

B. 把氨基酸带至mRNA的特定位置上

C. 增加氨基酸的有效浓度

D. 将mRNA接到核糖体上

21. 氨基酸与tRNA的键是():

A. 糖苷键

B. 酯键

C. 氢键

D. 酰胺键

22. 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

A. 一个与链终止三联体相应的tRNA不能带氨基酸

B. 不具有与链终止三联体相应的反密码子tRNA

C. mRNA在链终止三联体处停止合成

D. 由于tRNA上出现终止密码

23.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全过程中下列不需要的物质是():

A. 有意义链

B. tRNA

C. 核糖体

D. mRNA

24. 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之后,沉降系数为():

A. 40S+60S=80S

B. 30S+50S=80S

C. 40S+60S=100S

D. 30S+50S=70S

25. 核糖体不含():

A. 起始因子结合部位

B. 脱甲酰基酶结合部位

C. 氨酰基部位(A部位)

D. 肽基部位(P部位)

26. 能够识别UAA、UAG和UGA的是():

A. 释放因子

B. 延长因子

C. 核糖体

D. 转肽

27. 下列酶不是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酶是():

A. 转肽

B. DNA聚合酶(Ⅰ)

C. 氨酰tRNA合成酶 D 甲酰化酶

28. 下列反应不属于肽链合成的后加工处理的是():

A. 肽链的部分水解

B. 磷酸酯键的形成

C. 二硫键的形成

D. 甲基化反应

29.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

A. 相应tRNA专一性

B. 相应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

C. 相应mRNA核苷酸排列顺序

D. 相应tRNA的反密码子

30. 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

A. GTP

B. A TP和GTP

C. A TP

D. CTP

31. 多肽生物合成后经化学修饰而获得的氨基酸残基有():

A. 酪氨酸

B. 丝氨酸

C. 苏氨酸

D. 羟脯氨酸

32. 下列反应形成具有起动功能的起始复合物的步骤是():

A. 30S+mRNA→30S·mRNA

B. 30S·mRNA+fMet-tRNA+GTP→30S·mRNA·fMet-tRNA·GTP

C. 30S·mRNA·fMet-tRNA·GTP+50S→70S·mRNA·fMet-tRNA+GDP+Pi

D. tRNA+Met→Met-tRNA

33. 核糖体A位点的作用是():

A. 接受新的氨酰-tRNA到位

B. 含肽基转移酶活性,催化肽键的形成

C. 可水解肽酰-tRNA释放多肽链

D. 合成多肽的起始点

34、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Blobel因提出什么学说而获得1999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A)信号肽学说(B)氧化磷酸化学说(C)第二信使学说(D)分子伴侣学说

(四)是非题

1.丝氨酸是蛋白质的磷酸化位点,因此蛋白质中含有的丝氨酸残基均能被磷酸化。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包含着翻译后加

工、分拣、转运以及折叠成天然构象所需要的信息。

2.凡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均有与DNA结合的功能。

3.在所有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既含有RNA,又含有DNA的病毒。

4.因为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都是蛋白质磷酸化的位点,因此所有蛋白质激酶均能使蛋白质中这三种氨基酸磷酸化。

5.tRNA只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作用。

6.从生物体内分离获得的蛋白质和让该蛋白质基因用遗传工程技术在细菌中表达的产物,它们的化学结构是完全相同的。

7.嘌呤霉素因其结构与氨酰tRNA3'末端的AMP残基结构十分相似,而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8.细胞中三种主要的多聚核苷酸tRNA、mRNA和rRNA都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9.一条新链合成开始时,fMet-tRNA fMet与核糖体的A位结合。

10.每一个相应的氨酰-tRNA与A位点结合,都需要一个延伸因子参加并需要消耗GTP。

11.蛋白质合成时从mRNA的5′→3′端阅读密码子,肽链的合成从氨基端开始。

12.氨酰-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相互识别,以便把它所携带的氨基酸连

接在正确位置上。

13.多肽或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取代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

14.蛋白质正确的生物合成取决于携带氨基酸的tRNA与mRNA上的密码子正确识别。

15.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只能由DNA→RNA,而不能由RNA→DNA。

16.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生物合成起始过程和原核生物相同。

17.通过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并从ATP获得能量,使氨基酸和tRNA相连接成的氨基酰-tRNA是合成蛋白质的直接

原料。

18.在核糖核蛋白体上合成蛋白质时,由于tRNA能识别mRNA的三联体密码,从而使氨基酸正确定位。

19.溶酶体无选择地降解蛋白质。

20.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糖体在大小、组成和对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敏感性等方面类似于细菌核糖体。

21.多肽连中的氨基酸序列包含着翻译后加工、分拣、转运、以及折叠所需要的信息。

(五)简答与计算

1.请说明三种t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2.为什么某种氨基酸的变化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另一种氨基酸的变化影响其活性?最容易产生突变的是哪类氨基酸? 3.在多顺反子的mRNA中,mRNA所编码的各种蛋白质常常是不等量的,请回答:

(1)一般来说,多顺反子所合成的各种蛋白质数量,从mRNA的5’端到3’端逐渐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极性。对于极性

的最好解释是什么?

(2)多顺反子所合成的各种蛋白质数量在不同的细胞中都不一样。所产生各种蛋白质的相对数量通常精确地按最经济要求

的比例,这叫做翻译控制。请问翻译控制的机制是什么?

4、解释下列诱变剂引起突变的基础:5—氟尿嘧啶;2—氨基嘌吟;亚硝酸;丫啶橙。并指出它们是换同(如:由GC对置换

A T对,或反之)、换异(如:TA对置换A T对,或其它) 还是移码突变?

5、基因内点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功能丧失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6.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组分及辅助因子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7. 蛋白质合成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8. 氨基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是怎样被活化和运载的?

9 简要说明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基因的表达调节的特点?

10 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核酸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生物功能有怎样的关系?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和它们的立体结构有

什么关系?

11. 简介信号肽及识别信号肽的信号识别体的结构特征?

12. 泛肽怎样标记选择降解的蛋白质?

六、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无细胞翻译系统是指具有蛋白质生物合成能力的细胞抽取物,比如大肠杆菌无细胞翻译系统、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系统、麦胚无细胞翻译系统等,一个无细胞系统必须包含以下成分:核糖体、各种tRNA、各种氨酰-tRNA合成酶、起始因子和延伸因子以及终止释放因子、GTP、A TP、20种基本的氨基酸。

2、mRNA上由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代表某种氨基酸或肽链合成的起始或终止信号。

3、密码子第3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第1位碱基配对时不一定完全遵循A--T、G--C的配对原则,称为不稳定配对或摆动配对。

4、是指已活化的氨基酸由tRNA转运到核蛋白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5、是指一条mRNA链上同时有多个核蛋白体与之结合,它们以不同进度进行多肽链合成。

6、是由功能相关的一组结构基因加上其上游的启动子和操纵基因等组成的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

7、.真核生物DNA的转录启动子和增强子等序列,合称顺式作用元件。

8、调控转录的各种蛋白质因子总称反式作用因子。

9、是调控转录的蛋白质因子中与DNA结合的一种基元,它由大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与锌螯合形成的指形结构,锌以4个配位键与肽链的Cys或His残基结合,指形突起的肽段含12—13个氨基酸残基,指形突起嵌入DNA的大沟中,由指形突起或其附近的某些氨基酸侧链与DNA的碱基结合而实现蛋白质与DNA的结合。

10、这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蛋白与蛋白质及与DNA结合的基元之一。两个蛋白质分子近C端肽段各自形成两性α-螺旋,α-螺旋的肽段每隔7个氨基酸残基出现一个亮氨酸残基,两个α-螺旋的疏水面互相靠拢,两排亮氨酸残基疏水侧链排列成拉链状形成疏水键使蛋白质结合成二聚体,α-螺旋的上游富含碱性氨基酸(Arg、Lys)肽段借Arg、Lys侧链基团与DNA的碱基互相结合而实现蛋白质与DNA的特异结合。

11、这种蛋白质基元由两个两性α-螺旋通过一个肽段连结形成螺旋—环—螺旋结构,两个蛋白质通过两性螺旋的疏水面互相结合,与DNA结合则依靠此基元附近的碱性氨基酸侧链与DNA碱基结合而实现。

12、跳跃翻译,也称翻译水平的内含子,是指某些蛋白质在翻译的时候,其阅读框架(ORF)中的一段核苷酸被忽略,由核糖体在转位反应中直接跳过,而接着翻译后面的核苷酸序列的现象。被跳过的这段核苷酸序列由于在翻译过程中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因此被称为翻译水平的内含子。

13、蛋白质内含子(intein)是指某些蛋白质在后加工反应中,被剪接去除的肽段。

(二)填空题

1、UAA、UAG、UGA,AUG,UGG

2、一,三

3、SD序列,P位点

4、肽酰基转移酶,肽酰基,氨酰基

5、2个,5’→3’,N端向C端,释放因子

6、(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停泊蛋白),(信号肽酶)

7、(肽链合成),(新生肽链的折叠和糖基化),(对糖蛋白的肽链进行修饰),(对肽链进行分类并运送到细胞特定部位)

8、. (蛋白激),(蛋白磷酸酯酶)

9、. (甲酰甲硫氨酸tRNA),(甲硫氨酸tRNA),(被剪切去除)

10、(形成肽键)

11、(合成酶识别正确的tRNA)

12、(GTP),(GDP)

13、(专一性),(水解)

14、(3)

15、(核糖体结合位点),(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

16、(fMet)

17、(P)

18、(氨酰tRNA形成)

19、(70S起始复合物) (80S起始复合物)

20、(干扰氨基酸与tRNA结合),

21、(氨基端) (5′) (3′)

22、(肽酰转移酶) (肽酰水解酶)

23、(羧羟)

24、(氨酰-tRNA) (氨基酸和tRNA) (氨酰-tRNA) (核糖体A位) ( 密码子)

25、(核糖体) (线粒体) (叶绿体)

(三)选择题

1. B

2. D

3. D

4. B

5. A

6. C

7. A

8. C

9. C 10. B 11. B 12. C 13. D 14. D 15. D 16.

C 17. C 18.

D 19. D 20. B 21. B 22. A 23. A 24. A 25. B 26. A 27. B 28. B 29. C 30. A 31. D

32. C 33. A 34 A

(四)是非题

1. 错。

2. 错。

3. 对。

4. 错。

5. 错。

6. 错。

7. 对。

8. 对。

9. 错。10 对。11 对。12. 对。13. 对。14. 对。15. 错。

16. 错。17. 对。18. 对。19. 对。20 对21 对

(五)问答与计算

1.m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携带遗传信息,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DNA将遗传信息转录给mRNA,带有蛋白质合成信息的mRNA在核糖体上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由于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大多数氨基酸具有两个以上个密码子,所以每个氨基酸有不止一个tRNA。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生成氨酰tRNA,到达核糖体由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 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使其所携带的氨基酸,参加蛋白质的合成。

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rRNA和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蛋白质因子结合形成核糖体,成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在许多核糖体上同时翻译一个蛋白质时,一条mRNA上结合许多核糖体形成多聚核糖体。

2.不在蛋白质或酶活性区的氨基酸改变或被取代,不影响蛋白质或酶的构象和生物活性,在蛋白质或酶活性区的氨基酸改变或被取代,特别是极性和非极性氨基酸的互换,不影响蛋白质或酶的构象和生物活性,引起这种变化的基因改变被称为突变。

3.(1)一般来说,多顺反子mRNA合成的各种蛋白质的数量是根据细胞内的需要决定的,产生极性现象是由于某种突变体产生依赖因子的转录终止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2)多顺反子mRNA上有若干个对核糖体亲和性不同的结合位点,而且,多顺反子mRNA上的若干个起始密码子起始效

率不同,它们取决于相邻的顺序。

4.5—氟尿嘧啶是取代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以与鸟嘌呤配对,引起换同。2—氨基嘌吟是取代腺嘌呤和鸟嘌吟的类似物,可以与胸腺嘧啶和胞嘧啶配对,引起换同。亚硝酸引起脱氨,使鸟嘌呤成为黄嘌呤,腺嘌呤成为次黄嘌呤,胞嘧啶成为尿嘧啶。次黄嘌呤与胞嘧啶配对,尿嘧啶与腺嘌呤配对,引起换同,黄嘌呤不能与任何碱基配对。丫啶橙嵌入DNA分子导致移码。

5.两个必要条件是:(1)变化必须在被转录的DNA分子内;(2)变化必须在变异氨基酸的密码子内。

6. 蛋白质合成的主要组分有:三种不同的RNA,其作用是: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是转运AA的工具,rRNA

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场所。蛋白质合成的辅因子及其作用有:起始因子,帮助蛋白质合成起始和起始复合物的定位;延伸因子,参与肽链延伸;释放因子,其作用是终止肽链合成并从核糖体上释放出来。

7.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内容有:①水解剪切:包括N-端Met的除去,切除信号肽,切除蛋白质前体中不必要的肽段。

②氨基酸侧链的修饰,如: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等。③二硫键的形成。④加辅基。

8. 氨基酸的活化是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AA与ATP作用生成氨基酰-AMP酶复合物,活化的氨基酸与tRNA作用,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氨酰-tRNA,由tRNA将氨基酸带到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9. 真核基因的表达在多层次和受多种因素的协同调节,包括:染色质结构的变化,转录和转录后加工,翻译和翻译后加工等过程的调节。

10.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由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总体而言是由基因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所决定的。然而,

在有相当数量的基因在转录成mRNA以后,以及在转译为肽链以后,在这两个不同的水平上都还存在着后加工,包括转录后加工和翻译后加工,因此成熟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顺序和基因中的核苷酸顺序不一定是对应的。

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氨基酸的序列所决定的,但是也不能忽略环境因素对蛋白质立体结构的影响。例如疯牛病的发生时,相同的氨基酸顺序的肽链却产生了不同的立体结构。

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和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密切相关。在通常的生理条件下,可认为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立体结构,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物功能。

11. 目前通常所说的信号肽是指翻译产物,新生肽链N端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的肽段。这种信号肽一般含有约20个氨基酸残基,从其结构看,中间集中了较多的疏水性残基,两端是一些极性的残基。识别信号的识别体,也称为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它是7SRNA和6条不同分子量的肽链组成复合物。除了和信号肽结合外,识别颗粒还可以和其它一些帮助新生肽穿越内质网膜的蛋白质(或复合物)结合,后者为停靠蛋白和核糖体受体等。

12. 泛肽标记选择降解的蛋白质分三步进行:①参与的反应中,泛肽的羧基在A TP水解的推动下,末端通过硫酯键与泛肽-活化酶(E1)偶联。②活化的泛肽随即与泛肽-携带蛋白(E2)的巯基上相连。③第三步,泛肽-蛋白连接酶(E3),将泛肽从E2转移到宣布无用的蛋白质的赖氨酸ε-氨基上。这样,形成了一个异肽键。在选择蛋白质发生降解的过程中,泛肽-蛋白连接酶起着关键的作用。

大学《生物化学》蛋白质习题参考答案复习课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五章蛋白质》习题 一、单选题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55% ,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A ) (A) 8.8% (B) 8.0% (C) 8.4% (D) 9.2% (E) 9.6% 2.属于碱性氨基酸(即R基团带正电的氨基酸)的是( C ) (A) 天冬氨酸 (B) 异亮氨酸 (C) 组氨酸 (D) 苯丙氨酸 (E) 半胱氨酸 3.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是( E ) (A) 盐键 (B) 二硫键 (C) 肽键 (D) 疏水键 (E) 氢键 4.下列有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 多肽链的空间构象 (C) 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D) 蛋白质一级结构 并不包括各原子的空间位置 5.下列有关谷胱甘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谷胱甘肽中含有胱氨酸 (B) 谷胱甘肽中谷氨酸的α- 羧基是游离的 (C) 谷胱甘肽是体内重要的氧化剂 (D) 谷胱甘肽是二肽 6.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D ) (A) 蛋白质局部或某一段肽链有规则的重复构象 (B) 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方式 (C) β-转角属二级结构范畴 (D)二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的空间位置 7.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肽键属于一级结构内容 (B) 肽键中C-N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肽键具有部分双 键性质 (D) 肽键旋转而形成了β-折叠 (E) 肽键中的C-N键长度比C-N单键短 8.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 ) (A)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 级键维系 (D) 三级结构是单链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9.正确的蛋白质四级结构叙述应该为( C ) (A)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二硫键维系 (B) 蛋白质变性时其四级结构不一定受到破坏 ( C) 蛋白质亚 基间由非共价键聚合 (D) 四级结构是蛋白质保持生物活性的必要条件 (E) 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10.蛋白质α-螺旋的特点有( C ) (A) 多为左手螺旋 (B) 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C) 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D) 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E) 靠盐键维系稳定性 11.蛋白质分子中的无规卷曲结构属于( A ) (A) 二级结构 (B) 三级结构 (C) 四级结构 (D) 结构域 12.有关蛋白质β-折叠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 主链骨架呈锯齿状 (B) 氨基酸侧链交替位于扇面上下方 (C)由氢键维持稳定,其方向与折叠的长 轴大致水平(D) β-折叠有反平行式结构,也有平行式结构 (E) 肽链几乎完全伸展 13.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E ,) (A) 脯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谷氨酸 (D) 甲硫氨酸 (E) 甘氨酸 14.在各种蛋白质中含量相近的元素是( B ) (A) 碳 (B) 氮 (C) 氧 (D) 氢 (E) 硫 15.下列氨基酸中含有羟基的是( B ) (A) 谷氨酸、天冬酰胺 (B) 丝氨酸、苏氨酸 (C) 苯丙氨酸、酪氨酸 (D) 半胱氨酸、蛋氨 酸 16.蛋白质吸收紫外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D ) (A) 含硫氨基酸的含量 (B) 肽键中的肽键 (C) 碱性氨基酸的含量 (D) 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 (E) 脂肪族氨基酸的含量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mRAN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mRNA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B、mRNA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向是3′→5′ C、mRNA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向是3′→5′ D、mRNA密码子与tRNA反密码子通过A-T,G-C配对结合 E、每分子mRNA有3个终止密码子 2.下列反密码子中能与密码子UAC配对的是() A、AUG B、AUI C、ACU D、GUA 3.下列密码子中,终止密码子是() A、UUA B、UGA C、UGU D、UAU 4.下列密码子中,属于起始密码子的是() A、AUG B、AUU C、AUC D、GAG 5.下列有关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密码子阅读是有特定起始位点的 B、密码子阅读无间断性 C、密码子都具有简并性 D、密码子对生物界具有通用性 6.密码子变偶性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密码子中的第三位碱基专一性较小,所以密码子的专一性完全由前两位决定 B、第三位碱基如果发生了突变如A G、C U,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与变 偶性特点,使之仍能翻译出正确的氨基酸来,从而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不变 C、次黄嘌呤经常出现在反密码子的第三位,使之具有更广泛的阅读能力,(I-U、I-C、I-A)从而可减少由于点突变引起的误差 D、几乎有密码子可用或表示,其意义为密码子专一性主要由头两个 碱基决定 7.关于核糖体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核糖体是由多种酶缔合而成的能够协调活动共同完成翻译工作的多酶复合体 B、核糖体中的各种酶单独存在(解聚体)时,同样具有相应的功能 C、在核糖体的大亚基上存在着肽酰基(P)位点和氨酰基(A)位点 D、在核糖体大亚基上含有肽酰转移酶及能与各种起始因子,延伸因子,释放因 子和各种酶相结合的位点 8.tRNA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恰当() A、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活化了的氨基酸 B、起始tRNA在真核原核生物中仅用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作用 C、除起始tRNA外,其余tRNA是蛋白质合成延伸中起作用,统称为延伸tRNA D、原核与真核生物中的起始tRNA均为fMet-tRNA 9.tRNA结构与功能紧密相关,下列叙述哪一项不恰当() A、tRNA的二级结构均为“三叶草形” B、tRNA3′-末端为受体臂的功能部位,均有CCA的结构末端 C、TyC环的序列比较保守,它对识别核糖体并与核糖体结合有关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 2.肽 3.肽键 4.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 6.α-螺旋 7.模序 8.次级键 9.结构域 10.亚基 11.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 15.电泳 16.透析 17.层析 18.沉降系数 19.双缩脲反应 20.谷胱甘肽 二、填空题 21.在各种蛋白质分子中,含量比较相近的元素是____,测得某蛋白质样品含氮量为15.2克,该样品白质含量应为____克。 2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们的结构均为____,它们之间靠____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物质称为____。 23.由于氨基酸既含有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因此,氨基酸是____电解质。当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氨基酸成为____离子,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____。 24.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__的排列顺序。2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____构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是以____为基础的,常见的二级结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2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它们是在肽键平面上的____和____之间形成。 27.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2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种,除____外都有旋光性。其中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 29.电泳法分离蛋白质主要根据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的净电荷____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还和蛋白质的____及____有一定关系。 30.蛋白质在pI时以____离子的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生物化学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就是( E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D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就是( B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就是( A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 B )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脱水脱氨基作用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 D ) A、产生NADH与FADH2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就是( C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就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D )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酸甘油脱氢酶

10、DNA二级结构模型就是( B ) A、α一螺旋 B、走向相反的右手双螺旋 C、三股螺旋 D、走向相反的左手双螺旋 E、走向相同的右手双螺旋 11、下列维生素中参与转氨基作用的就是( D ) A、硫胺素 B、尼克酸 C、核黄素 D、磷酸吡哆醛 E、泛酸 12、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就是( B ) A、尿素 B、尿酸 C、氨 D、β—丙氨酸 E、β—氨基异丁酸 1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信号就是( D ) A、UAG B、UAA C、UGA D、AUG E、AGU 14、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就是( D ) A、氨基酸 B、尿酸 C、肌酸 D、尿素 E、胆红素 15、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就是( B )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 D、在核苷水平上还原 16、妨碍胆道钙吸收的物质就是( E ) A、乳酸 B、氨基酸 C、抗坏血酸 D、柠檬酸 E、草酸盐 17、下列哪种途径在线粒体中进行( E ) A、糖的无氧酵介 B、糖元的分解 C、糖元的合成 D、糖的磷酸戊糖途径 E、三羧酸循环 18、关于DNA复制,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D ) A、真核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B、为半保留复制 C、亲代DNA双链都可作为模板 D、子代DNA的合成都就是连续进行的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 蛋白质 —、填空题 1. 氨基酸的等电点(pl)是指—水溶液中,氨基酸分子净电荷为0时的溶液PH值。 2.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兼性一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负/阴离子形式存在,在pH

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练习含答案

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练习卷 一、填空题 (一)基础知识填空 1. 组成蛋白质的碱性氨基酸 有、 和。酸性氨基酸有 和。 2. 在下列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氨基酸名称。 (1) 是带芳香族侧链的极性氨基酸。 (2) 和是带芳香族侧链的非极性氨基酸。 (3) 和是含硫的氨基酸。 (4) 是最小的氨基酸, 是亚氨基酸。 (5)在一些酶的活性中心起重要作用并 含有羟基的分子量较小的氨基酸 是,体内还有另两个含羟基的氨基酸分别是 和。 3.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 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在 pH > 。 2

6. 个以内的氨基酸残基所组 成的肽称为寡肽。 7. 1953年维格诺尔德(D. Vingneaud) 第一次用化学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 的肽—,因而获得诺贝尔奖。 9. 人工合成肽时常用的氨基保护基有、、、 。 10. 胰蛋白酶能水解和 的氨基酸的羧基所形成的肽键。 11. 胰凝乳蛋白酶能水解、 和的氨基酸的羧基侧所形成的肽键。 12. 溴化氰能水解羧基侧所 形成的肽键。13. 拆开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的常用的 方法有一种还原法,其常用的试剂 是。 14. 蛋白质之所以出现各种无穷的构象 主要是因为键和键 能有不同程度的转动。 15. 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模型,每圈螺旋包含 氨基酸残基,高度为 nm。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 nm。 16. 一般来说,球状蛋白质的 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 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 17. 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和。 18.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 是。 3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默认分类2010-05-15 20:53:28 阅读196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医学试题精选2010-01-01 21:46:04 阅读195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第六章生物氧化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____KJ。 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和____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氧化呼吸链或____氧化呼 吸链,可分别产生____分子ATP或____分子ATP。 12.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_和____。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____、____和____。 14.胞液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线粒体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_。 15.铁硫簇主要有____和____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和____。 17.FMN或FAD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____。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____。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21.ATP合酶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____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____、____、____可与复合体Ⅰ结合,____、____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 素c氧化酶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为____,存在于线粒体中的 SOD为____,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 ____。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____和____。 三、选择题

生物化学习题-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知识要点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主要包括mRNA 、tRNA 、rRNA、有关的酶以及几十种蛋白质因子。其中,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3ˊCCA接受氨基酸;反密码子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连接多肽链和核糖体。rRNA和几十种蛋白质组成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 遗传密码的特点:无标点性、无重叠性;通用性和例外;简并性;变偶性。 (二)蛋白质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分四个步骤:氨基酸活化、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终止和释放。 其中,氨基酸活化即氨酰tRNA的合成,反应由特异的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在胞液中进行。氨酰tRNA合成酶既能识别特异的氨基酸,又能辩认携带该氨酰基的一组同功受体tRNA分子。 肽链合成的起始对于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来说,是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它需要核糖体30S和50S亚基、带有起始密码子AUG的mRNA、fMet-tRNA f 、起始因子IF1、IF2、IF3(分子量分别为10 000、80 000和21 000的蛋白质)以及GTP和Mg2+的参加。 肽链合成的延伸需要70S起始复合物、氨酰-tRNA、三种延伸因子:一种是热不稳定的EF-Tu,另一种是热稳定的EF-Ts,第三种是依赖GTP的EF-G以及GTP和Mg2+。 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需要三个终止因子RF1、RF2、RF3蛋白的参与。 比较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原核细胞的不同。 (三)蛋白质合成后的修饰 蛋白质合成后的几种修饰方式:氨基末端的甲酰甲硫氨酸的切除、肽链的折叠、氨基酸残基的修饰、切去一段肽链。 二、习题 (一)(一)名词解释 1.密码子(codon) 2.反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3.反密码子(anticodon) 4.变偶假说(wobble hypothesis) 5.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nt) 6.氨基酸同功受体(isoacceptor) 7.反义RNA(antisense RNA) 8.信号肽(signal peptide) 9.简并密码(degenerate code) 10.核糖体(ribosome) 11.多核糖体(poly some) 12.氨酰基部位(aminoacyl site) 13.肽酰基部位(peptidy site) 14.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 15.氨酰- tRNA合成酶(amino acy-tRNA synthetase) 16.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 17.核蛋白体循环(polyribosome) 18.锌指(zine finger) 19.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 20.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21.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蛋白质

简单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由AAs和其他非蛋白质化合物所组成 球状蛋白质:多肽链能够折叠,使分子外形成为球状的蛋白质。 纤维状蛋白质:能够聚集为纤维状或细丝状的蛋白质。主要起结构蛋白的作用,其多肽链沿一个方向伸展或卷曲,其结构主要通过多肽链之间的氢键维持。 单体蛋白质:仅含有AAs 寡聚蛋白质:由两个以上、十个以下亚基或单体通过非共价连接缔合而成的蛋白质。 等电点:蛋白质或两性电解质(如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此时蛋白质或两性电解质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为零。符号为pI。 氨基酸残基: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由于其部分基团参与了肽键的形成,剩余的结构部分则称氨基酸残基。它是一个分子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分子。氨基酸的氨基上缺了一个氢,羧基上缺了一个羟基。简单的说,氨基酸残基就是指不完整的氨基酸。一个完整的氨基酸包括一个羧基(—COOH),一个氨基(—NH2),一个H,一个R基。缺少一个部分都算是氨基酸残基,并没有包括肽键的。 钛键:氨基和羧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化学键。 钛键平面:肽键所在的酰胺基成为的刚性平面。由于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使得肽基的六个原子共处一个平面,称为肽平面。 同源蛋白质:在不同有机体中实现同一功能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似的蛋白质。) 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序列。 蛋白质二级结构:指多肽链借助H键折叠盘绕成沿一维方向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 构象:分子的三维结构即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空间的位置总和。 构型: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相对取向。 α-螺旋:它是蛋白质当中最为常见、最丰富的二级结构。多肽主链沿中心轴盘绕成右手或左手螺旋;每个螺旋周期有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螺旋直径0.5nm;氨基酸残基侧链伸向外侧;同一肽链上的每个残基的酰胺氢原子和位于它后面的第4个残基上的羰基氧原子之间形成氢键,并且与螺旋轴保持大致上的平行。此外,肽键上的酰胺氢和羰基氧既能形成内部氢键,也能与水分子形成外部氢键。 β-折叠:常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之一。呈片状,肽链主链取锯齿状折叠构象;肽链走向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反平行的。两条或多条肽链之间侧向聚集在一起,相邻多肽链羰基氧和酰胺氢之间形成氢键,氢键与肽链的长轴几乎呈直角;侧链R基交替分布于片层平面两侧。 β-转角:它大多分布在球状蛋白质分子表面,以改变肽链。它是一个发夹式转折,其特点是在于多肽链中第n个残基的一CO基与第n+3个残基的-NH基形成氢键。因此,一个多肽链的走向可以得到很好的扭转。因此,β-转角在球状蛋白质中是重要的二级结构,起到连接其他二级结构的作用。 超二级结构: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以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 结构域:对于较大的蛋白质分子(或亚基),多肽链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缔合而成三级结构,这种独立的折叠单位称为结构域。 蛋白质三级结构: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进一步盘绕成具有特定肽链走向的紧密球状构象。 蛋白质四级结构:具三级结构的球状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缔合在一起,形成的聚集体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其中每个球状蛋白质称为亚基。 疏水相互作用:非极性的基团在极性溶液中相互靠近的相互作用。 别构蛋白质:是指除了具有结合底物的活性部位,还具有结合调节物别构部位的蛋白质。别构蛋白的活性部位和别构部位可以分属不同的亚基(活性亚基和调节亚基),活性部位之间以及活性部位与调节部位之间通过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而相互作用。

生物化学习题【题库】

生物化学习题集 生物化学教研室 二〇〇八年三月

生物化学习题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选择题 1、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2、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3、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5’—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4、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有反密码环和 3’—端有—CCA序列 B、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D、5’—端有—CCA序列 5、下列关于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定量关系哪个是不正确的?() A、C+A=G+T B、C=G C、A=T D、C+G=A+T 6、下面关于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两条单链的走向是反平行的 B、碱基A和G配对 C、碱基之间共价结合 D、磷酸戊糖主链位于双螺旋侧 7、具5’-CpGpGpTpAp-3’顺序的单链DNA能与下列哪种RNA杂交?() A、5’-GpCpCpAp-3’ B、5’-GpCpCpApUp-3’ C、5’-UpApCpCpGp-3’ D、5’-TpApCpCpGp-3’ 8、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9、下列关于mRNA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原核细胞的mRNA在翻译开始前需加“PolyA”尾巴。 B、真核细胞mRNA在 3’端有特殊的“尾巴”结构 C、真核细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10、tRNA的三级结构是() A、三叶草叶形结构 B、倒L形结构 C、双螺旋结构 D、发夹结构 11、维系DNA双螺旋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 D德华力 12、下列关于DNA的双螺旋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3',5'-磷酸二酯键 C、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碱基堆积力 D、磷酸基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 13、Tm是指( )的温度 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 B、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 C、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 D、双螺旋结构失去1/4时

大学生物化学》蛋白质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蛋白质》习题 一、单选题 1.某一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55% ,此溶液的蛋白质氮的百分浓度为( A ) 2.(A) % (B) % (C) % (D) % (E) % 3.属于碱性氨基酸(即R基团带正电的氨基酸)的是( C ) 4. (A) 天冬氨酸 (B) 异亮氨酸 (C) 组氨酸 (D) 苯丙氨酸 (E) 半胱氨酸 5.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是( E ) 6. (A) 盐键 (B) 二硫键 (C) 肽键 (D) 疏水键 (E) 氢键 7.下列有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8. (A)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 多肽链的空间构象 (C) 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D) 蛋白质一级结构 并不包括各原子的空间位置 9.下列有关谷胱甘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10.(A) 谷胱甘肽中含有胱氨酸 (B) 谷胱甘肽中谷氨酸的α- 羧基是游离的 11.(C) 谷胱甘肽是体内重要的氧化剂 (D) 谷胱甘肽是二肽 12.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D ) 13. (A) 蛋白质局部或某一段肽链有规则的重复构象 (B) 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方式 14.(C) β-转角属二级结构范畴 (D)二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的空间位置 15.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16. (A) 肽键属于一级结构内容 (B) 肽键中C-N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肽键具有部分双 键性质 17. (D) 肽键旋转而形成了β-折叠 (E) 肽键中的C-N键长度比C-N单键短 18.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 ) 19. (A)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 级键维系 (D) 三级结构是单链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20.正确的蛋白质四级结构叙述应该为( C ) 21. (A)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二硫键维系 (B) 蛋白质变性时其四级结构不一定受到破坏 ( C) 蛋白质亚 基间由非共价键聚合 (D) 四级结构是蛋白质保持生物活性的必要条件 (E) 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22.蛋白质α-螺旋的特点有( C ) 23. (A) 多为左手螺旋 (B) 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C) 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24. (D) 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E) 靠盐键维系稳定性 25.蛋白质分子中的无规卷曲结构属于( A ) 26. (A) 二级结构 (B) 三级结构 (C) 四级结构 (D) 结构域 27.有关蛋白质β-折叠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28. (A) 主链骨架呈锯齿状 (B) 氨基酸侧链交替位于扇面上下方 (C)由氢键维持稳定,其方向与折叠的长 轴大致水平(D) β-折叠有反平行式结构,也有平行式结构 (E) 肽链几乎完全伸展 29.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E ,) 30. (A) 脯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谷氨酸 (D) 甲硫氨酸 (E) 甘氨酸 31.在各种蛋白质中含量相近的元素是( B ) 32. (A) 碳 (B) 氮 (C) 氧 (D) 氢 (E) 硫 33.下列氨基酸中含有羟基的是( B ) 34. (A) 谷氨酸、天冬酰胺 (B) 丝氨酸、苏氨酸 (C) 苯丙氨酸、酪氨酸 (D) 半胱氨酸、蛋氨 酸 35.蛋白质吸收紫外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D ) 36. (A) 含硫氨基酸的含量 (B) 肽键中的肽键 (C) 碱性氨基酸的含量 37. (D) 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 (E) 脂肪族氨基酸的含量

生物化学测试题与答案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B(每克样品*6.25)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 .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E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 E .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D A.盐键 B .疏水键 C .肽键D.氢键E.二硫键( 三级结构)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E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C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D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 为8 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 B A.8 B.>8 C.<8 D.≤8 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E A.半胱氨酸 B .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 E .瓜氨酸题 选择 二、多项 1.含硫氨基酸包括:AD A.蛋氨酸B.苏氨酸C.组氨酸D.半胖氨酸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CD 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ABD A.苯丙氨酸 B .酪氨酸C.色氨酸D.脯氨酸 4.关于α- 螺旋正确的是:ABD A.螺旋中每3.6 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氢键)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BCD A.α- 螺旋 B .β- 片层C.β-转角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 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氢键)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BCD 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 的溶液中带正电荷?BCD(>5) A.pI 为4.5 的蛋白质B.pI 为7.4 的蛋白质 C.pI 为7 的蛋白质D.pI 为6.5 的蛋白质 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C A.中性盐沉淀蛋白 B .鞣酸沉淀蛋白 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 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BC

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

生物化学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蛋白质的重要性 ?蛋白质是机体最丰富的有机分子,占人体重量的16~20%,占干重的45%,肺组织高达80%。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生物催化作用、调节作用(激素,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免疫防御与保护作用(细胞因子、补体、抗体)、转运和储存作用(转运蛋白)、结构功能(保护和维持细胞、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形态,细胞骨架)、运动与支撑作用、信息接收 传递作用(受体蛋白)、生物膜功能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指的是基因组编码的全部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本质上指的是在机体整体水平上系统地研究蛋白质的 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 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第二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含氮量平均为16%,蛋白质的含量=含氮量x6.25。 ?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约18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余种(基本氨基酸)。 ?基本氨基酸的共同特点:①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外,其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②除甘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且天然蛋白质中基本氨基酸皆为L-型;③不同的氨基酸的R链不同,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有重要影响。 ?20种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见书P11) ?氨基酸的分类非极性R基氨基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极性不带电R基氨基酸(易溶于水):甘氨酸、丝氨酸、

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带负电的R基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带正电的R基氨基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氨基酸的物理性质:①高熔点,200℃以上,以离子状态存在;②一般均溶于水,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③氨基酸一般有味;④除甘氨酸外均有旋 光性。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①两性解离与等电点:pH高于等电点带负电,低于等电点带正电。 等电点时主要以两性离子存在,极少量以中性分子存在。中性氨基酸的pI在微酸性围,践行氨基酸的pI在碱性围,酸性氨基酸的pI在酸性围。②紫外吸收性质:色氨酸(280nm)、酪氨酸(275nm)和苯丙氨酸(257nm)含有苯环共轭双键系统,具有紫外吸收特性。③茚三酮反应:与大多数α-氨基酸加热反应产生蓝紫色物质,与脯氨酸、羟脯氨酸反应呈黄色,与天冬酰胺反应呈棕色;④α-羧基的反应:与碱、醇、硼氢化锂反应;⑤R基的反应:Million反应(Tyr-红色)、Folin反应(Tyr-蓝色)、坂口反应(Arg-红色)、Pauly反应(His、Tyr-橘红色)、乙醛酸的反应(Trp-紫红色环)。 ?氨基酸的功能:①寡肽、多肽、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②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 ③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营养素;④参与生物体的物质代和能量代。 第三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包括:①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③多肽链或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 ?体多肽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时,均是从氨基端开始,延长到羧基端终止,因此N末端被定为多肽链的头。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蛋白质是由不同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而构成的高分子有机含氮化合物。它是蛋白质作用的特异性、空间结构的差异性和生物学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 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大小分为侧链氨基酸和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 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或氨基酸。 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的颜色是;因为脯氨酸是α—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应则显示色。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键,次级键有、、 、、;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键。 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亚基的第六位 氨酸被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和。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α-螺旋往往会。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 和。 10.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11.在适当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NA酶的被破坏造成的。其中β-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键破坏。而8M脲可使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β-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1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1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氨酸和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氨酸、氨酸或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 1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1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

大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上)(复习全)

蛋白质 1、氨基酸(amino acid,aa):蛋白质多肽链的基本结构单位,或称构件分子、构造单元(building block) 2、旋光性:旋光物质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能力 3、氨基酸的等电点:当氨基酸在某一pH值时,氨基酸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 4、肽键: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之间失水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组成肽的氨基酸单元称为氨基酸残基 5、氨基酸顺序: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排列顺序 6、蛋白质:成百上千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组成的长链分子(多肽链) 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8、同源蛋白质:进化上相关的一组蛋白质,它们常在不同物种中行使着相同的功能 9、序列同源性: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称序列同源性 10、不变残基: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有许多位置的氨基酸残基对所有已经研究过的物种来说都是相同的,称为不变残基 11、可变残基:其它位置的氨基酸残基对不同物种有相当大的变化,称可变残基 12、进化树:根据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差异数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构建物种进化树,显示在进化过程中各个物种的起源和出现顺序 13、疏水相互作用:非极性分子进入水中,有聚集在一起形成最小疏水面积的趋势,保持这些非极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则称为疏水作用。对蛋白质来说,在水相溶液中,球状蛋白质的折叠总是倾向于把疏水残基埋藏在分子的内部,这种现象可称为疏水作用 14、盐键(又称离子键):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一种静电作用 15、肽平面:因为肽键不能自由旋转,所以肽键的四个原子和与之相连的两个α碳原子共处一个平面,称肽平面 1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主链的折叠产生的有规则的构象。 17、二级结构元件: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片、β-转角和无规卷曲 18、影响α-螺旋稳定性的5个因素:相连残基R基团的静电排斥或吸引 相邻R基的大小 相隔3个残基的R基的相互作用 Pro和Gly的出现 α-螺旋末端aa 残基的极性 19、超二级结构:相邻的二级结构元件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或二级结构串,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 20、结构域:多肽链在二级结构及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称为结构域 21、蛋白质三级结构:一个蛋白质中所有原子的整体排列被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中相距远的肽段之间的几何相互关系和侧链在三维空间中彼此间的相互关系 22、寡聚蛋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球状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结合成的多聚体 23、亚基:寡聚蛋白中的每个独立的球状蛋白质称为亚基(subunit),亚基一般由一条肽链构成,也称为单体(monomer) 24、原体:对称的寡聚蛋白质分子可视为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对称的相同结构成分组成,这种相同结构成分被称为原体或原聚体 2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亚基的种类、数量以及各个亚基在寡聚蛋白质中的空间排布和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