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结论: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管理的模式,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控制成本,保证护理质量。
标签: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护理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呼吸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哮喘虽然不能彻底根治,但对哮喘患者实施精心护理能够使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很好的控制。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一种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结果公布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科住院的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41~78(62.20±7.89)岁;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11例,高中以上35例。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4~76(63.28±7.35)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5例,高中以上29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1.2.1一般护理两组患者同样实施一般护理,将不同病因的患者分别安置在舒适、冷暖适宜、光线充足的病房,湿度50%~70%,温度18~22℃,保持空气流通。
室内不铺地毯、不放置花草,卧具不适宜用羽毛制品。
采取湿式清扫室内卫生,避免尘土飞扬;不使用气味强的消毒液;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多饮水,饮水量每天在1500~2000ml,避免食入过甜、过咸、冷、硬、油炸食物及导致过敏的食物,不宜食鱼类、蛋类、虾类、牛奶等,除此之外不必过分强调忌食,以免造成营养失衡。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概述,然后详细解释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基本概念,并探讨了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文章还阐述了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以及设计和实施过程。
结论部分强调了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潜在效益。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应用、优势、设计、实施、意义、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多和气道炎症。
在全球范围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抗炎和预防控制等方面,但每位患者的情况各异,治疗方案的制定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1.2 研究意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护理效率: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确每个阶段的护理措施和时间节点,使护理过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有效提高护理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
2. 优化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供最新最有效的护理指南和流程,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把握治疗方向和重点,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
3. 促进团队合作: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不同专业人员的合作,促进了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了整个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 提升患者满意度: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过程,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康复效果的达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具体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总计60例。
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n=30)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采取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而促进支气管哮喘患者康复。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支气管哮喘;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用药依从情况;肺功能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等细胞参与,导致的气道慢性炎症,患者有反复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
治疗方面,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需长时间用药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风险。
但是基于病症的顽固性特点,治疗时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属新型护理方法,符合循证医学原则,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就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研究对象均为支气管哮喘患者(n=60),时间选自2020年5月-2021年3月。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哮喘指南诊断标准;(2)病历资料完整;(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4)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1)沟通、意识、精神障碍者;(2)严重呼吸系统病变者;(3)退出治疗者;(4)妊娠、哺乳期患者。
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区间25-68岁,平均(46.60±7.50)岁;发病-入院时间2-12h,平均(5.50±3.50)h。
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区间22-70岁,平均(45.50±8.20)岁;发病-入院时间1-10h,平均(5.30±3.30)h。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实验组50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满意度、临床指标情况。
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实验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支气管哮喘;满意度支气管哮喘是非常有害的,急性发作期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控制不好,不可逆转的气流限制可能导致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这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1-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长期用药。
如果及早控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并减轻医疗负担。
临床护理路径是当前临床护理方法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病人的预后效果,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采取处理措施。
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效果理想,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择我院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护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实验组50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年龄36-67岁,平均47.11±1.84岁,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
实验组年龄37-68岁,平49.21±1.93岁,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和特点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多学科协作的护理模式,是对特定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诊疗、护理过程进行系统性管理和规范化的方法。
它以明确的诊疗、护理标准和流程为核心,以全程护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标准化的护理计划、护理操作和护理记录,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 以患者为中心:临床护理路径是围绕患者的整个诊疗、护理过程展开的,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为目标,强调患者参与和自我管理,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综合需求。
2. 多学科协作:临床护理路径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团队工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员参与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3. 标准化和系统化:临床护理路径是基于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和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制定标准的护理计划、护理操作和护理记录,实现护理过程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4. 效果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强调对护理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以确保护理计划的实施和效果的达到。
二、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和护理需求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气道高反应性增高、气道痉挛、气道狭窄和气道黏液分泌增加,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加重因素多种多样,既有遗传、过敏等内因,也受到环境、气候、感染等外因的影响。
1. 疾病监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症状、肺功能、过敏原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健康教育: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症状、治疗、自我管理等知识,学会正确使用药物和器械,预防和处理急性发作。
3. 定期复诊: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评估疾病控制情况,以降低发作风险。
4. 康复护理:在患者急性发作缓解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呼吸康复训练、身体锻炼、饮食调理等措施。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本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选取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n = 20)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n=20)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应该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支气管哮喘;应用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from July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double-blind grouping standard. The control group (n = 20)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 20)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 Results: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has a good effect, which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bronchial asthma; application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和气急等,患者的病情会反复的发作,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路径已成为现代医院中最常见的病人管理方法之一。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了多学科的知识,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指导方针来规范病人的治疗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浪费和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同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改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侧重于标准化治疗流程和规范化医疗服务,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医学知识。
通过认真遵循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证患者的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疗。
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还能有效避免病人的病情复发,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因此,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加入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地改善治疗效果。
二、提高病人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往往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临床护理路径侧重于全面、系统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适当地加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能够更为充分、全面地为病人提供服务,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优化管理效率管理效率是医院治疗工作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医疗单位优化服务的重点。
而临床护理路径恰好可以优化治疗管理流程。
它不仅可以规范病人的治疗流程和各项医疗工作流程,还能明确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范围和工作内容,建立科学、精简的管理制度。
这不仅可以减少冗余工作,还能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进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它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满意度,同时也能为医院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医疗服务。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健康水平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引起的反复阵发性气道狭窄和气流受限。
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喘息、气促和咳嗽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方式,强调开展全过程、一体化、协作性的医疗流程。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医务人员间的交流和协作,确保治疗计划达到最佳效果。
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一、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护理师应根据患者的病史、病情和治疗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
治疗计划应包括药物治疗、呼吸治疗、疾病自我管理、预防措施等方面。
制定好的治疗计划应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让患者理解治疗方案的意义,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管理能力。
二、开展系统化的临床监测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监测患者的病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师可以通过病史录入、护理评估、功能测试和医疗记录组成的系统化监测手段,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同时,系统化监测可以帮助护理师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早期迹象,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避免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以确保治疗进展符合治疗计划的预期目标。
通过全程跟踪服务,医务人员可以不断评估治疗结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提醒患者注意治疗遵从性,并及时协助患者应对治疗中出现的器械故障和不良事件。
四、提高患者治疗参与度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主动掌握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参与度。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为患者提供相关健康教育,如气喘治疗、药物储存和使用等方面,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的自理能力和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时选择临床路径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
为其中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所得数据记对照组;另外55例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模式,所得数据记研究组。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18%(54/55),明显低于对照组78.18%(43/55);同时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时间,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标签: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路径;住院;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均为慢性病症,但具有急性发作期,患病后需要经历漫长的治疗时间,并且反复发作性特征明显,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会构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即是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如下为具体研究方法和结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
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3岁,中位年龄为(43.46±3.17)岁。
研究组男:40例,女:15例,年龄中最大者72岁,最小者25岁,中位年龄为(43.32±3.2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其重组为两组,每组55例。
为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所得数据记对照组;另外一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所得数据记研究组。
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根据我国临床护理路径标准,由拥有至少5年支气管哮喘护理工作经验的高级护师和护士长共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在制定过程中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节修改,并将其放入患者病例当中。
轮值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同时对患者当前的病情状态进行评估,每完成一项护理工作,就需要在相应位置做标记,并告知交接班护理人员未完成的工作量。
1.2.2 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
在患者入院首日,应由护士长指派专职责任护士,并尤其带领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房周圍科室位置,包括护士站、主治医师办公室、药房、卫生间等,并向其宣传院内治疗注意事项。
然后循环患者当前的健康状况、病情发作次数、既往服用药物种类等基本信息,为完善临床护理路径提供数据[1]。
在入院第2天,由当职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告知患者各种治疗设备、技术以及药物的作用,并说明各种设备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应对措施等。
在入院第3天到第4天,向患者重点介绍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对其反复发作的诱因、危害等进行讲解,并指导患者如何使用便携式气雾喷剂的使用方法、药剂吸入的技巧等知识[2]。
在入院第5天到第6天时,应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护理干预,所选择的食材必须为口味清单、容易消化的类型,同时既保证热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又不能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一律不得食用,例如鱼、虾、辣椒、苦瓜、牛奶等,多提供水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在入院第7天到第8天时,应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为部分疗效不显著患者讲解原因,消除其疑虑心理,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注意力转移法调整心态,例如轻音乐、娱乐节目、书籍等,但切忌不可引发患者剧烈的心理波动。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合作,共同调整患者的心理
状态[3]。
1.3 满意度调查
采用自制调查量表,共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计划、治疗效果四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到100分为非常满意、60分到89分为较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18%(54/55),明显低于对照组78.18%(43/5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09±2.28)d,对照组则为(18.03±4.22)d,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T=9.1842,P <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本身属于典型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且临床复发率极高,其不仅导致支气管损伤,而且随着病程增加还会出现肺部、心脏等病变。
由于人们对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因此临床治疗时护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陈小丹,李惠,邹立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06):833-835.
[2] 张岩,刘晓丽.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