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专利技术热点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在汽车上的应用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在汽车上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行业正在寻求更轻、更强、更耐用的材料来制造汽车部件。
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作为一种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正逐渐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概述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简称TPU薄膜,是一种由聚酰亚胺树脂制成的透明膜材料。
它具有极佳的耐高温性能、电气绝缘性能、机械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领域。
在汽车行业中,TPU薄膜主要用于制造汽车车灯罩、天窗、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视镜等部件。
二、应用优势1. 耐高温性能:TPU薄膜具有极佳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不易变形或龟裂。
这使得TPU薄膜成为制造汽车发动机罩、排气管等高温部件的理想材料。
2. 机械强度:TPU薄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能够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
这有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刚性和耐用性。
3. 电气绝缘性能:TPU薄膜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可用于制造汽车内部的电气线路保护套和高压电缆绝缘层等。
这有助于提高汽车的电气安全性能。
4. 轻量化效果:相比传统的玻璃或金属材料,TPU薄膜具有更轻的质量,有助于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5. 易于加工:TPU薄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注塑、热压成型、热熔焊接等工艺加工成各种汽车部件的形状和结构。
这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
三、应用举例1. 汽车车灯罩:TPU薄膜用于制造车灯罩,可以有效地保护车灯免受损坏和污垢的影响,同时提高车灯的透光率和美观度。
2. 天窗:TPU薄膜用于制造汽车天窗,能够承受日晒雨淋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保持天窗的透明度和美观度。
3. 挡风玻璃:TPU薄膜用于制造挡风玻璃的顶部和侧面,可以增强挡风玻璃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同时减轻重量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4. 侧窗玻璃:TPU薄膜用于制造侧窗玻璃的顶部和侧面,可以提高侧窗玻璃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同时减轻重量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2024年聚酰亚胺薄膜(PI膜)市场发展现状

聚酰亚胺薄膜(PI膜)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聚酰亚胺薄膜(PI膜)作为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薄膜,在电子、光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聚酰亚胺薄膜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 市场概述聚酰亚胺薄膜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主要因其卓越的高温耐性、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在电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由于亚太地区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聚酰亚胺薄膜需求量持续增加。
二. 市场驱动因素聚酰亚胺薄膜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2.1 技术进步近年来,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溶液浇铸法、溶液旋涂法、热压法等多种制备方法。
多种制备方法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薄膜,可用于柔性电子、光电子、电池等领域,受到了电子行业的广泛应用。
2.3 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除了电子行业之外,聚酰亚胺薄膜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这些领域的不断发展,聚酰亚胺薄膜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三. 市场挑战聚酰亚胺薄膜市场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3.1 生产成本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取决于原材料成本和制备工艺。
目前,聚酰亚胺薄膜的原材料价格较高,这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3.2 环境友好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材料的环境友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聚酰亚胺薄膜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寻求更加环保的制备方法。
四. 市场前景聚酰亚胺薄膜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聚酰亚胺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4.2 新兴应用领域的开拓随着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聚酰亚胺薄膜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无色透明耐高温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制, 乙醇 重 结 晶 。N, - 甲基 乙 酰 胺 ( MAc , 京 N- D )北
化 学试 剂公 司 , a 处 理 , 压 蒸 馏 ,. n 分 子 筛 C H。 减 04m
无 色透 明 P 是 一 条颇 具 前 途 的路 线 。本 研 究 中详 细 I 考 察 了不对 称 二 酐 单 体 aB D 的结 构 对 P 透 明性 -P A I
能 以及 其它综 合 性 能 的影 响 , 开发 低 成本 无 色 透 明 为 P 薄膜 提供 了一条新 的研究 酸 二 酐 (— P A) 及 不 对 称 结 , ’4 4 一 s D B 以
构 的 2 3 3 , ’ 苯 四 甲酸二 酐 (— P A) , ,’ 4 一 联 aB D 与含 氟芳 香 族二胺 1 4双 ( ’氨 基一 ’三 氟 甲基 苯 氧 基 ) 苯 ,一 4 一 2一 联 ( F AB 通过 两 步 缩聚 法制 备 了 两 种聚 酰 亚胺 材 料 T D )
t e[ 、 敏 材 料 ( h t sn iv ) 及 光 电 材 料 ( — i )]光 v 5 p oo e s ie 以 t e l too t ) 。在液 晶显 示 领域 用 作 取 向膜 材料 [ , e r— pi 等 c c 6 ]
13 , 8 ℃)实验 室 自制 , 甲苯 / 酸 酐 重 结 晶 。3 3 , , 乙 , ’4 4 联 苯 四甲酸 二酐 (—P A,IP2 9 0 ℃)实 验 sB D 1. .9 —30 , T
1 引 言
无色 透 明聚 酰亚胺 ( I 薄膜广 泛 应用 于微 电子 以 P)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亚胺化法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亚胺化法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
而亚胺化法是指将聚酰亚胺中的酰胺基团进
行亚胺化反应,以改善聚酰亚胺的性能。
在亚胺化法中,常用的亚
胺化试剂包括芳香二胺、脂肪二胺等。
通过亚胺化反应,可以提高
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
从化学角度来看,聚酰亚胺是通过聚合物化学反应制备而成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团。
而亚胺化法则是在聚酰亚胺分子中引
入亚胺基团,从而改变其分子结构和性能。
这种化学改性的方法可
以改善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耐化学性能等特性。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经过亚胺化法处理后,可以在光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无色透明的
特性使其在光学透镜、光学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亚胺化后的聚酰亚胺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适用于高温、腐蚀性环境下的工程应用。
总的来说,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经过亚胺化法处理后,具有优异
的性能,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工程应用。
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可以
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推动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牛翔;贺娟;陈文求;陈伟;余洋;范和平
【期刊名称】《胶体与聚合物》
【年(卷),期】2024(42)1
【摘要】随着柔性光电器件的快速发展,对无色透明聚合物薄膜类柔性基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作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尖的聚酰亚胺(PI)因其优异的耐热性、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及介电性能成为最有力的候选者。
因此,在保持传统有色PI优势性能的基础上,如何实现PI的无色透明化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
本文分别从制备(包括制备方法和溶剂)和分子结构设计(如引入强电负性基团、脂环结构和大体积侧基等)两个方面,讨论了它们对无色透明PI(CPI)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7页(P27-33)
【作者】牛翔;贺娟;陈文求;陈伟;余洋;范和平
【作者单位】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烁电子材料(武汉)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3.7;TM215.3
【相关文献】
1.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芳香族聚酰亚胺有色的原因和无色透明化
2.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进展
3.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4.应用于柔性薄膜晶体管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研究进展
5.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酰亚胺薄膜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关系的研究

聚酰亚胺薄膜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关系的研究第一章引言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化工、军事等领域。
其中,聚酰亚胺薄膜的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关系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该领域关键点在于如何揭示聚酰亚胺薄膜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的微观机制和规律,为聚酰亚胺薄膜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章聚酰亚胺薄膜的光电性能2.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物质表面时,物质表面会发生光电子发射或者光电导,产生电子学或者光学效应。
聚酰亚胺薄膜具有广泛的光电性能,包括光电导、光电发射等。
2.2 光学性能光学性能是指聚酰亚胺薄膜受光照射下的反射、透过、吸收、散射等现象和特性。
聚酰亚胺薄膜在吸收紫外线或可见光后,可以发生光化学反应,因此在光催化反应、光电池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2.3 应用聚酰亚胺薄膜光电性能的应用涉及到很多领域,如光电通信、光电测量、光伏发电等。
其中,聚酰亚胺薄膜在光电器件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第三章聚酰亚胺薄膜的电化学性能3.1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物质在外电场激励下,单位时间内单位长度的传导电流密度。
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良的电导率,因此在电池、电容器、导电塑料等方面应用广泛。
3.2 电化学性质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可以在酸性、碱性、氧化性等恶劣工作环境下稳定工作,因此在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储能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第四章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关系的研究4.1 形貌结构对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聚酰亚胺薄膜的形貌结构对其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例如,通过控制聚酰亚胺薄膜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不同形状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而调控其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
4.2 材料成分对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聚酰亚胺的不同成分会影响聚酰亚胺薄膜的光电性能与电化学性能。
在制备聚酰亚胺薄膜时,可以通过调整质量比例、添加助剂等方法调控材料成分,进而影响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
新型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的结构设计、制备及研究

新型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的结构设计、制备及研究一、简述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精密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聚酰亚胺薄膜存在尺寸稳定性差和易损伤等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以满足日益严苛的使用要求。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和研究三个方面对新型高性能聚酰亚胺超薄薄膜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聚酰亚胺(Polyimides)的优异性能与重要性聚酰亚胺(Polyimides)是一类具有卓越性能的特种工程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都显示出极高的应用价值。
聚酰亚胺首先拥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它们具有极佳的机械性能,包括高抗张强度、高弯曲模量和优异的抗冲击性;除此之外,聚酰亚胺还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包括对各种酸碱盐类物质的耐腐蚀性以及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也十分出色,可通过各种制备方法制成薄膜、纤维、复合材料等多种形式。
2. 超薄薄膜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聚酰亚胺超薄薄膜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新材料,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超薄薄膜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在电子领域,聚酰亚胺超薄薄膜可以作为柔性导电膜、柔性触摸屏、柔性显示器等关键部件的原材料。
其独特的低蠕变特性和优异的机械强度使得聚酰亚胺超薄薄膜在柔性电子器件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电子产品带来更轻便、更便携以及更好的耐用性。
在光伏领域,聚酰亚胺超薄薄膜可用于生产高效且轻质的太阳能电池封装膜。
这种薄膜具备出色的透光性、耐候性以及良好的隔离性能,可以有效保护太阳能电池片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光伏器件的发电效率及使用寿命。
聚酰亚胺超薄薄膜还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锂电池隔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聚酰亚胺薄膜的应用

聚酰亚胺薄膜的应用
聚酰亚胺薄膜具有很多应用领域,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
1. 电子行业:聚酰亚胺薄膜在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电子产品的隔热、阻燃和保护层。
它可以作为电路板的绝缘层,提供电气绝缘和热稳定性。
2. 光学行业:聚酰亚胺薄膜在光学领域中用于制造高清晰度的光学膜和涂层。
它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抗反射性能,可以用于制造光学镜片、太阳能电池板和显示屏。
3. 航空航天工业:聚酰亚胺薄膜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性能的航天器和飞机部件。
它具有轻巧、耐高温、耐腐蚀和高强度的特性,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的隔热材料、防腐蚀涂层和结构件。
4. 医疗领域:聚酰亚胺薄膜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广泛,例如用于制造医用隔膜、人工器官和药物输送系统。
它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可以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材料。
5. 汽车工业:聚酰亚胺薄膜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性能的汽车零部件。
它具有耐热、耐化学品和耐磨损的特性,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电池、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的封装材料。
总的来说,聚酰亚胺薄膜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特点,在多个领域中都
有广泛的应用,为各种高性能产品的制造提供了关键的材料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0nm 处的光透过率大于90 %[2]。此外,使用3,3′, 4,4′ 联苯四酸二酐(BPDA)或2,2 双(3,4 二羧基 苯基)六氟丙烷二酐(6FDA)与9,9 双(3 氟 4 氨基 苯基)芴[FFDA,如式(3)所示],也可以获得无色透明 性优异的 CPI薄 膜[3]。Lee等 报 道 了 先 使 6FDA 与 2,2′ TFMB反应生成第一聚酰胺酸嵌段,然后再加入 1,2,4,5 环己烷四酸二酐(HPMDA)和4,4′ DPE继 续反应得到 双 嵌 段 聚 酰 胺 酸,由 此 可 以 获 得 无 色 透 明
第33卷 第4期 2019年4月
中 国 塑 料
犆犎犐犖犃犘犔犃犛犜犐犆犛
Vol.33,No.4 Apr.,2019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专利技术热点
冯 刚,郑 凯,李燕芳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086)
摘 要:介绍了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在无色透明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柔韧性等方面的专利技术热点,为国内相 关企业准确把握产业技术动态、尽快掌握核心专利,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 键 词:聚酰亚胺薄膜;无色透明;专利技术 中图分类号:TQ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78(2019)04012006 犇犗犐:10.19491/j.issn.10019278.2019.04.021
0 前言
近 年 来 ,光 电 器 件 小 型 化 、轻 薄 化 、柔 性 化 趋 势 日 益明显,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简称 CPI薄膜)由于 兼具良好的 无 色 透 明 性、耐 热 性 和 绝 缘 性 ,已 广 泛 应 用于柔性印刷线路板、柔性太阳能电池、柔性显示器、 触 摸 屏 等 光 电 器 件 的 制 造 。 由 于 产 品 附 加 值 高 、市 场 潜力巨大,目前全球 CPI薄膜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生 产企业众多,主要有美国的杜邦,日本的宇部兴产、三 菱瓦斯、三井化学、东洋纺,韩国的 SKC 可隆以及中 国的长春高琦等[1]。美日韩三国企业 由 于 掌 握 大 量 核心专利,能够提供高品质 CPI薄膜产品,从而攫取 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消 费品生产 和 消 费 市 场,对 CPI薄 膜 持 续 保 持 旺 盛 需 求,但我国相关企业缺乏核心专利,高品质 CPI薄膜 产品稀缺,难 以 支 撑 国 内 庞 大 的 市 场 需 求 。 因 此 ,有 必要对 CPI薄膜专利技术热点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
犚犲狏犻犲狑狅狀犓犲狔犘犪狋犲狀狋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犻犲狊狅犳犆狅犾狅狉犾犲狊狊犪狀犱犜狉犪狀狊狆犪狉犲狀狋犘狅犾狔犻犿犻犱犲犉犻犾犿狊
FENGGang,ZHENG Kai,LIYanfang
(PatentExaminationCooperationCenter,SIPO,Beijing100086,China)
在单体有效 配 合 方 面,配 合 使 用 特 定 的 二 酐 或 二 胺单体,如具有脂环族结构、具有强电负性 可切断 π 共 轭体系的氟 代 烃 基,或 者 具 有 诸 如 双 三 氟 甲 基 联 苯 基
2019年4月
中 国 塑 料
·121·
之类芳环不 在 同 一 平 面 上 的 扭 曲 结 构,可 以 抑 制 或 降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ispaperoverviewedthekeypatenttechnologiesofcolorlessandtransparentpolyimide filmsintheircolorlessandtransparentproperty,heatresistance,dimensionalstability,flexibility andsoon.Thesereviewsalsoprovidedsomeusefulreferencesfortherelevantdomesticenterprises toseizethetechnicaldevelopmenttrendsoastoholdsomekeypatentsrapidly.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polyimidefilm;colorlessandtransparent;patenttechnology
无色透明性是 CPI薄膜区别于传统聚酰亚胺薄膜 的最显著特 征。 一 直 以 来,通 过 分 子 设 计 获 得 新 的 二 酐或二胺单体是赋予聚酰亚胺薄膜无色透明性的主要 手段,但随着新单体的开发越来越困难,目前对于无色 透明性的改进已经逐渐从新单体开发转向已有单体的 有效 配 合、功 能 性 助 剂 的 选 用、成 膜 工 艺 的 改 进 等 方面。
低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从而明显改善 CPI薄膜的 无色透 明 性。 例 如,Lee等 报 道 了 使 用 由 2,3,3′,4′ 联苯四酸二酐[αBPDA,如式(1)所示]和双酚 A 二醚 二酐[BPADA,如式(2)所示]组成的混合二酐单体,与 选自2,2′ 双(三氟甲基) 4,4′ 二氨基联苯(2,2′ TFMB)、3,3′ 双 (三 氟 甲 基) 4,4′ 二 氨 基 联 苯 (3,3′ TFMB)、4,4′ 二氨基二苯醚(4,4′ DPE)、对 苯二胺(PPD)的 芳 香 族 二 胺 反 应,可 以 制 得 无 色 透 明 性优异的 CPI薄膜,其黄度指数(YI)值低于 2.0,在
收稿日期:20181116 联系人,45095066@qq.com
相关企业 准 确 把 握 产 业 技 术 动 态、尽 快 掌 握 核 心 专 利,提供有益借鉴。
1 专利技术热点
诸如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对 CPI薄膜提出了诸 多新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改进 CPI薄膜的无色透明性、 耐热性、尺寸稳定性、柔韧性、双折射和延迟性、力学强 度、介电性、表面特性、溶解性和储存稳定性,已成为业 界最为关注的专利技术热点。 1.1 无色透明性
性优异的 CPI薄膜,其在550nm 处的光透过率大于 90 %,YI值低于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