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纪念白求恩》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12 纪念白求恩》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12 纪念白求恩》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12 纪念白求恩》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12 纪念白求恩》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的课文,本课主要介绍了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的援助。

课文通过讲述白求恩大夫的医疗工作,展示了他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历史人物的认知和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了解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和精神,从而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和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的援助。

2.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白求恩大夫事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写作练习:以白求恩大夫为题材,写一篇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图片:用于展示和加深学生对白求恩大夫的印象。

3.相关资料:包括白求恩大夫的著作、生平和事例,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
2009年5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 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09年,被我国网友选为“中国缘·十 大国际友人”之一。白求恩以4694484 张投票名列榜首。
为何中国人如此爱戴白求恩?



任务一:讲述·感人故事
任务二:朗诵·声情并茂
任务三:研读·主席语录
任务四:弘扬·利人精神
任务一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 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 性。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你知道我国卫生系统 最高行政荣誉是什么奖吗?
“白求恩奖章”是1991年我国卫
生部设置的荣誉称号,由人事部、卫 生部共同颁发。
它以著名国际人道主义医生白求 恩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在医疗卫生战 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卫生工作者。
白求恩是谁?
1990年, 被评为对中国贡献大、受爱 戴的“十大国际友人”之一。
1938年3月底的一天,一位高鼻梁、蓝眼 睛的外国人出现在延安凤凰山麓的窑洞前,他 就是加拿大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这 年一月,白求恩从加拿大温哥华出发,坐船穿 越太平洋,又辗转香港、武汉等地,经过80多 天的跋涉,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到达延安的第二天,白求恩就见到了他在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读到的传奇人物—— 毛泽东。白求恩说,如果救治及时,重伤员的 救活率能达到75%,这个数字让毛泽东很是惊 喜。他们的谈话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白求恩一 再恳切地向毛泽东表示,他要到战斗的最前线。
在齐会战斗过程中,连续69个小时,白求恩 就没有休息,做了115例手术,而且成功率是 80%以上,这是奇迹啊。白求恩是怎么坚持下来 三天三夜不睡觉呢?白求恩的勤务兵何自新介绍 说,白求恩在特别疲倦难以支持的时候,他总是 在喊,小鬼,拎冰水来,何自新就给他提着一桶 冰冷的水过来,他把脑袋猛地扎进去,在里边待 上片刻,拔出头来,继续上去做手术。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段落间的关联。 3、 掌 握 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 比的作用。 4 、 理解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 精神的内涵,并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共 产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 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 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 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 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 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 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 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合作探究
第3自然段哪些句子是“叙”,哪些句 子是“议”?作者是怎么写的?
第①句是记叙,第②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 钻研和医术的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 “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合作探究
第1自然段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 话的作用是什么?
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 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 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 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 的国际主义战士。
合作探究 把第2段10句话划分三层,说说哪些是记
叙,哪些是议论。
第一层(第1,2句) : 正面介绍白求恩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两个表现,然后表明作 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号召每个共产党 员都不行?为什么?
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 就没有了事实依据。
合作探究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 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 答。

12《纪念白求恩》解读

12《纪念白求恩》解读

12《纪念白求恩》解读《纪念白求恩》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938年3月,加拿大共产党党员、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抵达延安。

同年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

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

1939年冬天,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中毒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

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文章。

2.文题诠释《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3.文章主旨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4.内容解读本文的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这一论点有三个分论点:1.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本文主要采用对比论证:1.以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相对比;2.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人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3.以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相对比。

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示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文叙事简洁,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悼念文章,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这既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第12课《纪念白求恩》(优秀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2课《纪念白求恩》(优秀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强。迁,改变。 (A )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贬义词。
多用引伸义。形Βιβλιοθήκη 对外界的事 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A.见异思迁 B.漠不关心 C.麻木不仁 D.精益求精
以人或事物为对象,不可用于形容“漫不经心的态度”。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白求恩同志 的哪些品质,是用什么写法来突出这些品质 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1.本文是议论文,运用了叙议结 合的写法。文中哪些是叙述,哪 些是议论?
第一段: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 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 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 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 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 极端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 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 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概括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 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 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 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 要点。
冷清 与手相关,故 纯粹( cuì ) 高明 左边为“扌” 鄙薄( bǐbó )
佩服 出路
拈轻怕重( niān )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多音字
( bó )鄙薄 薄 ( báo)薄饼
( bò )薄荷
仅在“薄荷”中读“bò”。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 精益求精。”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理清思路
思考: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试着概括层意。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四: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
精读文章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浑厚地表达了一种 沉痛哀悼的心情。
精读文章
(4)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情势, 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高尚”指人格,“纯洁”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 “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有如赞美诗一般。
创作背景
12月1日,延安各界为白求恩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 东同志送了花圈,并题写挽联:“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 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 日,毛泽东在延安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白求恩这 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语言学习
以身殉( xùn )职
拈( niān )轻怕重
派遣(qiǎn )
(2)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 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应证明自己 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精读文章
(3)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 三个方面是什么?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精读文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纪念白求恩教案人教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2)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纪念白求恩的意义;背诵、理解名句含义2、难点: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老师诵读跳皮筋的儿歌,初步感知人物。

学生讨论,听老师读儿歌时有什么感悟?教师导语:一名医生,一个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本着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远涉重洋,帮助与他毫无关系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为之牺牲。

他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么?毛泽东的这篇《纪念白求恩》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2、介绍白求恩生平事迹(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第一步,听读课文,感受文中感情,解决字词。

之后,教师通过大屏幕检测强调本文的重点字词,主要是四字语。

这一部分体现双基教学。

第二步,自读课文,勾画出重要的语句,归纳各段要点。

同时,教师提示问题: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纪念么?找到文中标明目的或观点的语句。

(三)讨论交流,问题探究。

问题1、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由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引出议论文的概念及三要素:(学生自学教材75页,了解议论文常识)问题2、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呢?(教师举例让学生初步感受)问题3、品味语言:要求学生找到文中最精彩的句子,并说出其精彩之处。

(教师提示赏析方法:含义、修辞、传神词语、美妙的字等)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由教师提炼出重点句子在全班赏析:先指导诵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并解释理由,该句套用“就是一个……的人”的排比句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句式由短而长,语意丰满,气势磅礴,如同赞美诗一般,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

《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

《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时政性很强的悼念文章,文中情理相融,事理统一;同时也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

文章叙议结合,叙而简约,议而精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及相关内容,供大家欣赏。

《纪念白求恩》原文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读课文 学习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本课写作手法 一、对比论证 二、夹叙夹议 三、巧用句式
第二、三部分,思考:
•课文通过对比手法,赞美白求恩高贵品质。 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体会对比的 表达效果。完成下表:
文章如何运用对比的?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对工作 极端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 怕重,喜欢自吹
•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 (事实论据:具体的事例。道理论据: 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规律等)
• 论证方法: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方 式。
三、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 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地论证了……的观点,使文 章更具有说服力。
•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使文章更 具有说服力。
议论文常识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
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
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议论文三要素 • 论点:文章所要议论和阐述的观点, 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要注 意论点和论题的区别)
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对技术 精益求精
冷冷清清,漠不 关心,麻木不仁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 不足道,以为无出 路,见异思迁
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 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 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 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高明_g__ā__o__m___í_ng 鄙薄___b__ǐ__b__ó__ 出路__c_h__ū__l_ù___ 拈轻怕重__n_i_ā__n__q__ī_n_g__p àzh òng 漠不关心__m__ò____b__ù___g_u_ ān x īn 麻木不仁__m___á___m___ù_ b ù r én 精益求精__j_ī_n_g___y__ì__q_i__ú__ j īng 见异思迁__j_i _à_n___y__ì__s__ī__q_i__ā_n_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轻怕重 ②课文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麻木不仁 ③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课文指不安心工作,事业 心不强。见异思迁 ④好了还追求更好。 精益求精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⑤为公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以身殉职 ⑥微小的不值得一提。微不足道 ⑦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同敌人斗争的思想。国际主义 ⑧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共产主义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 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 端的热忱。”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 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 力。
• 对比论证: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四、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 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 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议论中的抒情, 作用: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第四段重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 之心的精神。
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中心论点:
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分论点:
国际主义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对技 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
讲授新课
新课导入
他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1938年到中国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曾经说过,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他就是——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白求恩生平和 写作背景。
2、通过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全面感知文章 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学习 白求恩先生的共产主义精神。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 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走近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 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 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 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人物介绍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 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 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 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 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939年10月 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 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 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 唐县逝世。
讲授新课
解题(背景)
本文标题为“纪念白求恩”,作者写作此文的目 的仅仅是“纪念“吗?
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号召大 家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
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整体通读一遍
2.试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 并用“这一节赞扬了‘ 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横线划出, 的精神’”
第一段重点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 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 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 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预习 冀____j_ì__ 派遣_P__à__i_q_i_ǎ_ n 检测
殉职_x__ù__n__z_h__í 动机_D__ò__n_g___j _ī
狭隘__x__i _á_à__i___极端__J__í__d_u__ā__n
热忱_r__è___c_h__é_n 冷清_l_ě__n_g__q__ī _ng 纯粹c_h__ú__n__c__ù_ i 佩服_p__è__i __f _ú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