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完整版)
上海 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一)发展成效 (4)(二)主要问题 (7)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 (8)(一)“十二五”发展环境 (8)(二)“十二五”发展趋势 (8)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8)(一)“十二五”指导思想 (8)(二)“十二五”发展原则 (9)(三)“十二五”发展目标 (10)四、“十二五”发展主要任务 (11)(一)强化节能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能效对标达标 (12)(二)扎实推进能源审计,切实挖掘节能潜力 (12)(三)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节能低碳技术产品 (12)(四)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组织实施节能技改专项 (12)(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落实重点行业节能减排 (13)(六)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工业再制造 (13)(七)协调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促进重点区域综合整治 (13)(八)开展“两型”企业创建,推进低碳示范工业区建设 (14)(九)积极营造社会节能氛围,组织节能宣传展示培训 (14)五、“十二五”发展政策措施 (14)(一)建立健全能效监控体系 (14)(二)深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15)(三)推进落实“批项目、核能耗”制度 (15)(四)强化节能监察执法 (15)(五)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15)(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16)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现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探索建立节能、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形成能效提升、监管有效、低碳发展的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新格局的关键时期。
科学制定上海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对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完成本市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6.30•【文号】工信部规〔2016〕225号•【施行日期】2016.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2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我部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6月30日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工业领域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逐步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工业能效和水效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实现节能量6.9亿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工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大范围示范推广,开展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进机制初步建立。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约70亿吨、再生资源12亿吨。
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4万亿元。
我国《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引言 • 我国电力工业现状 • “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目标 • 重点任务和措施 • 保障措施
01
引言
规划背景
01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 要基础产业,也是国家能源安 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撑 产业。
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 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能源结 构转型和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电力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需求,确保电力供
需总体平衡。
区域性供需平衡
02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分布情况,优化电源布局和电网
结构,实现区域性电力供需平衡。
应对突发事件
03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
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电源结构优化目标
优化火电结构
加大火电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高效、清洁、大容量火电机组 ,逐步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
“十二五”期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37亿千瓦,年均增长约8.5% 。其中,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核电装 机容量将达到3800万千瓦。
电力供需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 但同时也存在区域性、季节性、时段 性的供需矛盾。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快速 增长,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约 6.5%。
电源结构
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 的约70%。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 能源,优化电源结构,预计到201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 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将达到35%左右。
工信部发布石化化工“十二五”规划

・
第2 8卷
第 1 、2期 ( ) 11 下
HENAN CH EM I CAL NDUs I TRY
・4 ・ 9
简讯 与市 场 ・
《 化肥工业 “ 十二五” 发展 规划 》 解析
引导 化 肥 行业 适 应 现 代 工业 、 现代 农业 发 展 的
《 划》 出, 组 织结构 上 , 21 规 提 在 到 0 5年 , 化 石 化工 行 业销 售 收入过 千亿 元 的企业 达 到 l 0个 以上 。 原料 结 构上 , 烃 原 料 多 元 化 率 达 到 2 % , 用 先 烯 0 采
据 悉 , 是 国家 能 源 局 成 立 后 发 布 的 第 一 部 规 这 划, 也是 我 国第 一部 能 源科 技 规 划 。
点 解决 的 问题 之一 。强 化安 全发展 也 是化 肥企 业 面
构 不断 优化 , 浓 度 化 肥 比重 日益 提 高 , 体 已达 高 整
8% ; 0 企业 大 型化 进 程 加 快 , 已形 成 2 4家 百 万 吨 级 大 型化 肥生 产企 业 ; 产业 布局 逐步合理 , 原料 本地 化 合 成氨 产能 占 比达 到 5 % ; 环 经 济初 见 成 效 ; 3 循 技 术 装备 取得 突破 , 万 吨钾 肥工 艺 技 术达 到 国际 先 百
净 化 技术 等 。 在发 电与 输 配 电技 术 领 域 , 现 大 容 量 高 电压 实 输 电关键 技术 和 装 备 的 完 全 自主 化 , 高 电 网输 电 提 能力 和抵 御 自然 灾 害能 力 , 在智 能 电网 、 间歇 式 电源
的接 人 和大 规模 储 能等 方 面取 得 突破 。
化 农业 生产 经 营模式 相差 甚远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2.06.16•【文号】国发[2012]19号•【施行日期】2012.06.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环境保护综合规定,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
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知组织申报“十二五”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节能技术装备

产 品目录 ( 第六批) 、 《 》 电力变压器 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贝 、
厦风机 能源效
率标识实施规则》 和 《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标识 实施规则》 ( 订) 修 。 《 电力变压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 和 《 通风机能源效率标识 实施规则》
自2 1年 I月 i 00 1 日起 实 施 ,2 1年 I月 1 00 1 日前 出厂 或 进 口的 产 品 ,可 延 迟 至 2 1 0i 年 1月 1 1 日前 加 施 能 效 标 识 : 《 间 空 气 调 节 器 能 源 效 率 标 识 实 施 规 则》 ( 房 修 订 ) 自2 1 年 6 1 0 0 月 日起 实 施 , 国 家 发 展 改 革 委 、 国 家 质 榆 总 局 和 国 家 认 监 委
下 简称 《 知》 。 《 通 ) 通知》 指 出 ,为促 进节 能技术装备 产业 发展 ,拟提 出一批
国 家鼓 励 发 展 的重 大 节 能 技 术 装 备 ,请 按 照 《 于 组 织 申报 “ 二 五 ” 国 家鼓 关 十 励 发 展 的重 大 环 保 技 术 装 备 的 通 知》 要 求 ,组 织 本 地 区 节 能 装 备 研 发 和 制 造 单 位 进 行 申报 。
本 次 申报 的节能 装备 ,是指 满 足
“ 二 五 ”期 间节 能 需 要 ,急需 开发 、应 十 用 和 推广 的重 大 技 术装 备 。
版) 》,自发布之 日起施行 。 《 当前 国家鼓励发展 的环保 产业 设备 ( 产品) 目录
(0 7 20 年修订) 同时废止。 》
工 业 和 信息 化 部 发 出 《 关 于编制高耗能落后机 电设 备 产 品淘 汰 目录 的通 知》
20 年7 号公告中 《 04 I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贝》 同时废止 。 U
工业节能扼“十二五”节能目标命脉

发 、 序生 产 、 效 利用 、 术先 进 、 有 高 技
集 约 发展 的 稀土行 业 持续 健 康发 展格 局 。同 时 将 完 善 落 后 产 能 退 出 机 制 , 鼓 励 各 地 区制 定 更 严 格 的 能 耗 和 排 放 标 准 , 大 淘汰 落后产 能力度 。 加
期 间 每 发 1 瓦 时 电 就 下 降 了 3 克 标 干 7
准 煤 , “ 二 五 ”的 下 降 目标 值 仅 为 而 十
8 标 准 煤 ; 钢 综 合能 耗 “ 一五 ” 克 吨 十
期 间 下 降 了7 千 克 标 准 煤 ,“ 二 五 ” 5 十 的 目标 是 下 降 2 千 克 标 准 煤 ;乙 烯 综 5
业 3 0 瓦 以 上 火 电 机 组 占火 电装 机 0 兆
容量比重由5 0%上 升 [ 7 r 3%, 铁 行 j 钢
“ 一 五 ”期 间 实 施 的 “ 家 企 业 节 能 十 千
行 动 ”累 计 节 能 15 吨 标 准 煤 , 大 .亿 大
业 1 00 方 米 以 上 大 型 高 炉 产 能 比 0 立 重 由 4 %上 升 到 6 % , 材 行 业 新 型 8 1 建
的关 系 , 能 减 排 工 作 还 存 在 思 想 认 节
识 不 深 入 、政 策 措 施 不 落 实 、 督 检 监 查 不 力 、 励 约 束 不 强 等 问 题 。这 为 激 “ 二 五 ”的 节 能 减 排 , 别 是 工 业 节 十 特 能 设 置了很 大 的障碍 。
其 次 , “ 一 五 ”期 间 我 国 工 业 十 的优 化 升 级 已经 释 放了 巨大 的 节能 潜
实 现 节 能 量 67 吨 标 准 煤 。 .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工信部节【2017】110号)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工业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充分发挥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促进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加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是依法规范工业企业用能行为、推动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推动出台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联节〔2016〕304号)、《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结合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需求,印发了《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工信厅节〔2014〕149号),不断加大标准的制定、宣贯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在标准制修定方面,制修订了400多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再生资源利用等标准,初步形成工业节能和绿色标准基础。
在标准实施监督方面,通过加强标准宣贯,落实强制性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推动企业淘汰低效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节水技术工艺产品,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树立节水标杆企业,规范再生资源利用,不断提升工业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
在标准宣贯工作基础上,通过加大工业节能监察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支撑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等重大政策落实;通过实施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倒逼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转型,为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标准覆盖面不够、更新不及时、制定与实施脱节、实施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信部发布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全文)时间:2012-02-28 09:40来源:工信部作者:工信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编制并实施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1 前言“十二五”(2011–2015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编制并实施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规划(2011–2015 年)》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作为“十二五”全国工业节能的指导性文件。
2一、现状与形势(一)现状“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 年的15.95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 年的24 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70.9%上升到2010 年的73%左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71.3%上升到2010 年的77%左右。
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2005 年的41.8%降至2010 年的40.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 年的32.7%下降至2010 年的30.3%。
“十一五”期间,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节约能源法》要求以及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狠抓工业节能降耗,工业节能取得显著成效。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
全国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 年的2.59 吨标准煤下降至2010 年的1.91 吨标准煤,5 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 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4.9%的工业增长。
重点行业和主要用能产品单耗持续降低。
2010 年同2005 年相比,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3.4%、15.1%、35.8%、37.9%,吨钢、铜冶炼、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2.1%、35.9%、28.6%。
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
5年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为12000万吨、7200 万吨、10700 万吨、37000 万吨和1130 万吨,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
工业节能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一是节能标准不断完善。
发布了一批能耗限额标准、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通信设备节能标准。
二是落实节能目标责任。
分解下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评价考核,建立了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
三是积极推动节能技术进步。
围绕重大节能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实施一批重大工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编制了重点行业节能技术目录与指南,推广干熄焦、高炉压差发电(TRT)等一大批先进适用节能技术。
四是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
发布重点用能行业13种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支持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项目建设;五是加强绿色信息通信技术应用。
推广移动办公、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等绿色节能新业务,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传统产业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工业节能降耗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工业能源消耗增速过高;二是行业间和企业间发展不平衡,先进生产能力和落后生产能力并存,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参差不齐;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无法支撑节能发展需求;四是市场化节能机制尚待完善,企业节能内生动力不足;五是工业节能管理基础薄弱,节能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发展不相适应。
(二)形势从国内看,“十二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仍不断增加,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严峻。
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继续增加,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同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也将对工业发展形成硬约束。
另外,传统的能源资源高消耗的粗放型工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工业转型升级为节能降耗提供良好契机。
加大节能降耗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生产率,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破解能源资源环境制约,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看,竞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工业节能降耗构成严峻挑战。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碳足迹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出口将面临巨大压力。
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新趋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核心价值观。
从现实情况看,重工业发展增速快于轻工业,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单位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节能潜力仍然很大,要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出路在于能源节约。
从长远战略看,节能减排是解决能源安全和保障供应的优先举措,只有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挖掘工业节能潜力,才能确保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是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引入期,视频、图像等新业务新应用带来数据业务快速增长,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得集成度高、能耗大的数据单架设备大量增加,能源消耗呈指数增长,通信业节能将面临更大挑战。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绿色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工业节能降耗提供有力支撑。
从长远发展看,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而“十二五”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30 多年工业发展历程表明,发展方式粗放是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消耗支撑,重外延、轻内涵现象仍较普遍,尤其是支撑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工业发展靠投资、出口拉动和资源能源支撑是不可持续的。
必须注重内涵式增长,把工业节能降耗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要切入点之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面对国家战略任务和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任务更重、压力更大、要求更高。
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工业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工业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工艺、装备、产品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快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培育和发展节能产品装备制造业和节能服务产业,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提高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抓好重点行业节能的同时,逐步将节能推向工业全行业,实施重点节能工程;落实目标责任,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积极开展节能服务进万家活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主动节能意识。
坚持过程节能与产品节能相结合。
加强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力度,不断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设计,实施绿色制造,强化节能汽车、节能家电等机电产品推广力度,逐步降低用能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坚持优化存量和控制增量相结合。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程、加强节能挖潜改造和技术改造力度,持续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过快增长,努力提高新增项目的能效水平。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政府在节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技术;鼓励有条件的重点用能企业到国外建设工厂和工业园区,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出口。
(三)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到2015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 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 亿吨标准煤。
2.主要行业目标到2015 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 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
3.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目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表1:“十二五”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目标序号指标单位2010 年2015 年下降目标(%)1 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605 580 4.12 铜冶炼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350 300 14.33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千瓦时/吨14013 13300 5.14 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15 112 2.65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重箱17 15 11.86 乙烯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886 857 3.37 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402 1350 3.74.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加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酸蓄电池等工业行业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具体淘汰任务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确定的“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执行。
序号指标单位2010 年2015 年下降目标(%)8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30%)千克标准煤/吨351 330 69 电石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105 1050 510 造纸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130 900 2011 日用玻璃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437 380 1312 发酵产品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900 820 8.913 日用陶瓷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190 1110 6.714 万米印染布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万米2298 2114 815 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368 339 816 万米布混合数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万米1817 1672 817 粘胶纤维综合能耗(长丝)千克标准煤/吨4713 4477 518 铸件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合格铸件600 480 2019 多晶硅工艺能耗(高温氢化)千克标准煤/吨39000 33000 15.420 多晶硅工艺能耗(低温氢化)千克标准煤/吨36000 30000 16.7三、重点行业节能途径与措施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大力推进结构节能,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向上下游一体化、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方向集中,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装备;大力提升行业能源利用水平,继续加强重大节能技术创新和示范,加大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推广力度,加快重大节能标准制定,确保实现“十二五”行业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