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扁形动物门2015

合集下载

《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质:
它是一种合胞体(syncytium)结构。由实质细胞的分 枝相互联结成疏松的网,网间充满液体及游离的变 形细胞,实质填充在皮肌囊内器官系统之间,担任 着体内:
1.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输送 2.动物的再生 3.组织损伤的修复 4.生殖方面
7
h
4 消化系统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及肠等部分,没有肛
13
h
14
h
原肾管主要功能:调节渗 透压
真正的排泄物如含氮废物 通过体表排出
15
h
6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细胞向身体前方集中形成了“脑”的雏形 脑---纵神经索—--横神经相连 --------梯型神经系统 原始的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眼点:感光 耳突:化学刺激 平衡囊:平衡 纤毛窝:嗅觉
10
h
自由生活的扁虫具有很强的耐饥能力,有的种可以 数月甚至一年不取食而不致饿死,但虫体的体积可 减少到原来体积的1/300。
在饥饿过程中,间质、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相继 逐渐减小,以致消失。而神经系统却很少受到影响, 当动物重新获得食物之后,失去的器官又很快地相 继得到恢复,虫体也逐渐恢复正常体积。
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27
h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梯型神经系统:脑神经节(1对)+腹神经索(1对)+横神经 眼点(能辨光线明暗,不能看物象)和耳突(味觉和嗅觉), 体表有触觉细胞。
28
h
6、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无性 生殖为横分裂。
门——不完全的消化系统(im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 生活方式的不同,消化系统结构不同。
咽 肠: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8
h
1.自由生活:口、咽、肠。涡虫:简单,有的复杂。 咽:是体壁内陷形成的一种管道,用以吞食或抽吸食物、并

动物生物学07 扁形动物门

动物生物学07 扁形动物门
体扁平;透明 具树枝状睾丸2个 1、固着器 具口吸盘和腹吸盘
中 华 枝 睾 吸 虫
(Clonorchis sinensis)
2、体壁(保护,物质交胞换饮)小囊
线粒体
小刺
合胞体
皮层 (syncytium) 基膜
基膜
环肌
肌肉层
纵肌
实质细胞
线粒体

肝片吸虫体壁纵切面
体表面
2、体壁(保护,物质交胞换饮)小囊
首次形成中胚层,并分化成两种组织:
1、实质组织:为合胞体结构的柔软结缔组织(间质)
分布:充满在各组织器官之间,使体内无明显的空隙,扁形动物 也称为无体腔动物
功能: (1)贮存水分和养料,抗干旱和耐饥饿 (2)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3)保护内脏器官 (4)分化和再生新器官
2、肌肉组织:首次出现肌肉组织,使扁形动物的结 构和机能产生变化
行厌氧性(anaerobic)呼吸方式
5、排泄系统
为分支的原肾管:焰细胞-分支小管-排泄管- S形 排泄囊-排泄孔
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不发达,为梯形神经 感觉器官退化
7、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 同体或异体受精
子宫 成卵腔
梅氏腺
雄性:精巢1对-输精小管2条
卵巢
-输精管1条-储精囊1-雄生殖孔
(腹吸盘附近)
更换宿主
多具口吸盘和腹吸盘卵黄管
输精管
(2)常见种类
A、肝片吸虫(羊肝蛭)牛 卵黄腺
羊等食草动物或人的肝胆管

肝片吸虫
咽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成卵腔 梅氏腺
前精巢
后精巢
肝 片 吸 虫
(Fasciola hepatica)
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07扁形动物门

07扁形动物门
2 外部形态 长约15mm,宽2~3mm,厚0.5~1.5mm。 薄而扁,两侧对称,具前、后、背、腹的区分。后端稍尖, 背部稍隆,腹面距后端约2/5处具口(翻咽或吻可由口中伸 出)、口后具生殖孔。 耳突(auricle) 眼点
第一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3 体壁(皮肤肌肉囊)与运动 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外胚层的表皮和中胚层的肌肉
贮精囊(seminal vesicle):左右输 精管膨大的最后汇合部
阴茎(penis):富肌肉、外具单细胞 腺体
生殖腔(genital atrium, chamber):
生殖孔(genital pore)
第一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 2 ) 雌 性 生 殖 系 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2. 中胚层出现 端细胞法 中胚层主要形成肌肉、间质和生殖腺
3. 出现皮肤肌肉囊
4. 具不完全消化管,寄生者退化 5. 无专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6. 原肾排泄 7. 梯形神经系统,出现原始的中枢神经 8. 雌雄同体,生殖系统发达,体内受精 9. 间接发育,寄生者常具复杂的生活史 10. 自由或寄生生活,自由者多海生
层紧贴形成的体壁,包裹全体,兼具保护、运动等功能。 (1)表皮epidermis:上皮组织epithelium构成
单层柱状纤毛上皮细胞 杆状体rhabdite:入水成黏液包围虫体,保护和摄食 感觉细胞
第一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腺细胞:单细胞腺和成杆状体腺细胞,细胞本体下沉到肌肉层 下间质中,以细颈开口 (2)基膜basement membrane:结缔组织层,多无细胞结构 (3)肌肉层:平滑肌(环肌层+斜肌层+纵肌层) (4)运动(locomotion): 纤毛在润滑的粘液表面上鞭打而滑行 肌肉由前至后的波状收缩 – 转向、曲体或扭转

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2.中胚层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 中胚层出现的意义:
促进身体结构的发展和机能的完善,促进了消化、呼吸、排泄、循环等器官 系统形成与发展; 中胚层分化的实质组织(parenchyma)能储存水分和养料,使动物体在一定 程度能耐干旱、饥渴,还能输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再生新器官; 综上,为动物进入陆地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食道

(3)复殖亚纲 (Digenea)
生殖孔
腹吸盘
体内寄生,1或2个吸盘; 1个排泄孔,在身体后端; 生活史复杂,一般需要2个 以上宿主;幼虫多寄生软 体动物体内,成虫的宿主 为脊椎动物和人; 重要的如华枝睾吸虫、肝 片吸虫、日本血吸虫等;
卵黄腺 卵黄管
输精管
子宫
卵巢 输卵管 卵模 梅氏腺 卵黄囊 睾丸 输精管 贮精囊
体表无纤毛,角质层覆盖,保护免除宿主消化酶伤害,通过体表吸收营 养;



吸盘、钩等附着器官,附着于宿主,适应肠道的剧烈蠕动;

肾孔
排泄管
原肾管纵行在实质组 织中,有1或2条主管, 主管分出许多分支小 管;
焰细胞位于小管末端,焰细 胞的纤毛不断摆动,吸收实 质组织内多余水分和废物, 由排泄孔排出体外;


(4)神经系统和感官
神经元组织成感觉、传输和连接类型,这是神经系统一个重要进化, 神经组织向前集中于一对脑神经中枢,叫原始的脑; 一些涡虫,如多肠目,有具 眼点由色素细胞和感光细胞组成,黑色素排 有脑神经节的更加集中的神 列于杯状凹窝中,光接受神经末梢连接眼点 经网; 与脑神经节,避开强光,趋向弱光; 最原始的类型 是扁虫神经系 统,无肠目, 真皮下的神经 网状组织,类 似多孔动物的 神经网络;前 端的平衡器, 是检测相对于 重力方向涡虫 身体位臵的机 械感受器; 真涡虫的神经系统由真皮下神经网好若干对长神经索组成; 横神经将神经索连接起来,组成了梯状的涡虫神经系统; 外耳, 位于头 部外侧, 具有丰 富化学 感受器, 帮助定 位食物, 具有味 觉好嗅 觉作用;

《扁形动物门》课件

《扁形动物门》课件

生活习性
栖息地与分布区域
扁形动物门可以在各种栖息地中 找到,例如海洋、淡水和湿地。 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食性
这些动物以腐殖质、小型无脊椎 动物和其他微小生物为食。
生存状况
扁形动物门中的一些物种对环境 的变化非常敏感,受到污染和栖 息地破坏的威胁。
与人类关系
1
经济价值
扁形动物门中的一些物种对水质的监测以及医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消化系统
扁形动物门具有简单的消化系统,包括一个口和一个腹腔,用于摄取和消化食物。
呼吸系统
这些动物没有真正的呼吸系统。它们通过皮肤和身体表面的扁平面来进行气体交换。
分类
按照运动方式分类
扁形动物门可以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包 括自由游泳和依附于其他生物体表。
按照生殖方式分类
这些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殖方式进行分类,包括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
疾病传播
某些扁形动物可能成为寄生虫,会传播疾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
结论
通过本课件,我们总结了扁形动物门的特征和分类,并探讨了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继续研究扁形动物门,有助 于深入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扁形动物门》PPT课件
扁形动物门是一个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生物门。本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一 神秘的生物群体。
介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扁形动物门是一类扁平形态的动物,主要由线虫和类线虫组成。这个门的生 物多样性极高,可以在海洋、淡水和土壤中找到。
解剖学特征
扁身形态
扁形动物门以其扁平的身体结构而闻名。这种形状有助于它们在水中自由移动。

动物学7-扁形动物

动物学7-扁形动物

Zoology :\ 扁形动物门 \ 绦虫纲
45
本纲分类
单节亚纲
旋缘绦虫
主要寄生鱼类消化 道和体腔,中间寄 主为无脊椎动物幼
虫或甲壳类。
Zoology :\ 扁形动物门 \ 绦虫纲
多节亚纲
猪带绦虫
成虫全部寄生于人 或脊椎动物的消化
道内。
46
本纲分类 多节亚纲
对人危害最大的绦虫,多儿 童感染,20-40岁发病。
11
三角涡虫
柔软,扁平叶状,前端头部呈三角形,多褐色。 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
耳突:触觉和嗅觉
眼点:感觉光线明暗
身体腹面密生纤毛:与运动有关
Zoology :\ 扁形动物门 \ 涡虫纲
12
三角涡虫 结构与机能
• 体壁
遇水有毒,捕
– 皮肌囊(肌肉三层) 食和防御
– 成杆状体细胞
• 实质组织
– 表皮取代细胞
)或完全消失(如绦虫)
Zoology :\ 扁形动物门 \ 主要特征
7
形态结构 原肾管排泄系统
• 所有类群均有(除无肠目)
• 组成:由体两侧外胚层内陷形成 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 孔通体外。
• 焰细胞:小分支最末端盲管,为
帽细胞+管细胞。
主要代谢废物仍 由体表排出
• 功能:主要维持水盐平衡。
– 固定实质细胞(构成细 胞间隙连接,便于细胞 间运输)
– 成新细胞(全能细胞)
– 色素细胞(体色深浅变 化)
Zoology :\ 扁形动物门 \ 涡虫纲
13
三角涡虫 结构与机能
胃循环系(实质辅助)
体表呼吸
原肾管排泄系统
Zoology :\ 扁形动物门 \ 涡虫纲

第7章扁形动物门布氏姜片吸虫

第7章扁形动物门布氏姜片吸虫
第2篇 医学蠕虫
第7章 扁形动物门(布氏姜片吸虫吸虫)
概述:
布氏姜片吸虫吸虫,简称姜片虫,也称亚 洲大型肠吸虫。它是寄生人体最大的吸虫, 其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也可寄生在猪 小肠内,可引起姜片虫病。
我国早在1600多年前就有该虫记载。祖 国医书中称之为“赤虫”、“肉虫”。
一、形态
布氏姜片吸虫
➢ 成虫
体内,不超过2年。
➢ 生活史类型 属世代交替型。
四、 致病
➢带虫者 轻度感染可无症状。
➢消化道功能紊乱 中度感染
原因:虫体硕大,吸盘发达,吸附强。被吸附的粘膜可发
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脓肿。
症状: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排便量多,粪稀而臭,交
替便泻及便秘。
➢合并症 重度感染、肝硬变,腹水。
六 流行
1. 分布 亚洲东部、东南亚。我国20多省市流行。安徽省也 是重病区。
2. 流行原因 (1)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啃菱角的外皮而生食。
➢ 有人在一个菱的外皮上检到688个囊蚴。 ➢ 猪的感染率高(青饲料喂猪)。 ➢ 囊蚴可浮在水面,饮用生水也可能感染。
(2)中间宿主(扁卷螺)及媒介植物广泛存在。 (3)粪便污染水源:新鲜人粪,猪粪施肥于水塘和水田。 (4)传染源:带虫者、病人、猪。
七 防治
关键抓住经口感染这个环节。 • 饮食卫生:不生吃水生植物。 • 加强粪便管理。 • 治疗药物:吡喹酮、硫双二氯酚、六
氯对二甲苯。
新 鲜 标 本 肉 红 色, 虫体 扁平,长圆形,甚肥厚.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肠支分二 支 ,在虫体两 侧呈波浪状弯曲,
生殖系统 中 睾丸 两个 , 高度分支,位于虫体后半 部,卵巢分支。
口吸盘 腹吸盘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的上皮组织和由中胚层形成的各种肌肉所组成的囊状物
表皮:由外胚层来的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上皮中有大量腺细胞、 杆状体(防御和辅助捕食)和感觉细胞。
杆状体是由上皮的一种腺细胞(成杆状体细胞)分泌的,成杆状 体细胞体沉入表皮下的实质中,仅“颈部”留在表皮,分泌黏液 有多种功能(保护虫体免于干燥,利于气体交换,有助于运动等)
腔肠动物是辐射对称!
无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二. 中胚层(mesoderm)形成(三胚层)
内胚层 中胚层 ★
外胚层
扁形动物是最早具有中胚层的动物!
中胚层形成的多层肌肉及实质组织
实质组织:扁形动物的部分中胚层形成的,葡萄状, 填充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之间,具有储存水分养料、 保护内部器官、提高机体抗旱和耐饥饿的能力、再 分化的功能。
三、吸虫纲分类:
(一)
(三)
(二)
(1)单殖亚纲
特征 体外寄生,不更换宿主 固着器在体后端,为锚或小钩 常见种类 •三代虫(淡水鱼类、两栖类),卵胎生 •指环虫(淡水鱼鳃)
三代虫
指环虫
(2)盾腹亚纲
特征 ➢体内或体外寄生; ➢多无寄主的专一性 ➢吸盘结构特殊 常见种类 盾腹吸虫(鱼类、爬行类、软 体动物体内外)
原肾管的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及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而含氮废物则由体表排出。
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典型的梯形神经系统 头部一对脑神经节向后伸出两条
粗大的腹神经索,中间有许多横神 经相连。
感觉器官 眼点:一对,不能成像,只能感光。
特点:避强光,趋弱光
耳突:一对,富有感觉细胞, 能感受味觉和嗅觉
(二)生殖与发育
盾腹吸虫
(3)复殖亚纲
特征
➢体内寄生 ➢更换宿主 ➢多具口吸盘和腹吸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学
7.1.4 不完全的消化管
7.1.5 原肾管式的排泄器官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7.1.6 梯状神经系统
光线 探测到前面的光线
感 觉 器 官
光受体 视色素 单眼 背面的光线由 遮护色素屏蔽 到脑的神经 遮护色素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7.1.7 形成了生殖系统
生活方式:自由生活(涡虫纲) 或 寄生(吸虫纲、绦虫纲) 寄生*:生物相互关系的一种,共同生活的双方, 一方获利,一方受害。 获利者称为寄生虫, 受害者为宿主(寄主)。 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繁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终末宿主:成虫或有性繁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转续宿主:非正常宿主,幼虫存活不发育,但可传。 保虫宿主:除人外的正常宿主,流行的重要因素。
2015年秋
A B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涡虫纲的特征
①体壁为皮肤肌肉囊、有杆状体及纤毛; ②不完全消化系统:无肠、单肠、三肠、多肠目; ③呼吸:靠体表; ④排泄:多用原肾管; ⑤神经和感官:梯式及网状神经系统;眼点、耳突、平 衡囊、触角、纤毛窝等.
2015年秋
吸虫纲的特征
①外形与体壁:皮层+肌肉—皮肌囊 ②消化系统:趋于退化 ③感官:幼虫有眼点,成体退化。
中间宿主:椎实螺
④生殖:多雌雄同体,同体或异体受精。 ⑤发育:生活史复杂,多更换宿主,可行幼体生殖;间 接发育。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3)吸虫纲的分类
① 单殖亚纲(Monogenea): ② 盾腹亚纲(Aspidogastrea): ③ 复殖亚纲(Digenea):
7.1.1 体形与两侧对称的体制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7.1.2 出现了中胚层,但无体腔
7.1.3 体壁为皮肤肌肉囊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Copyright ©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Permission required for reproduction or display.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人囊尾蚴(虫)病 皮下囊虫病:
皮肌型囊虫病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眼囊虫病:
眼囊虫病 脑囊虫病:癫痫样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牛带绦虫
(3)细粒棘球绦虫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附:纽形动物门(Nemertinea)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多海生,少数生活于淡水或潮湿的土壤中,个别 营共栖或寄生。约1000种。体长从几mm到几m不 等,大多数种类小于20cm。三胚层、两侧对称、 无体腔,体形长、不分节、常呈扁平状。消化管 背方有位于吻腔的吻。带有纤毛的表皮覆盖体表 和消化管内表面。消化管完全。排泄用原肾管。 雌雄异体。在动物演化中,纽形动物最先出现了 简单的闭管式循环系统,无心脏。
2015年秋
思 考 题
①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比腔肠动物高等表现 在哪些方面? ②为什么说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是动物演化的一个新阶 段? ③扁形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各列 举一例代表动物。 ④试总结扁形动物中的寄生种类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 性特征。 ⑤理解华枝睾吸虫的结构与生活史特点。 ⑥简述血吸虫生活史的特点、危害及其防治原则。
7.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7.2 扁形动物的分类
7.2.1 涡虫纲(Turbellaria) 7.2.2 吸虫纲(Trematoda) 7.2.3 绦虫纲(Cestoidea)
7.3 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7.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7.2.2 吸虫纲(Trematoda)
⑥生殖:有性: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无性:出芽或横裂 ⑦发育:螺旋式卵裂——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 (牟勒氏幼虫) ⑧再生:断可生, 饿可消。 ⑨生态:多自由生活于海水、淡水、潮湿土址中, 少数过渡到寄生。 代表动物: 华枝睾吸虫 肝片吸虫 血吸虫等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粪便中的绦虫节片
猪带绦虫孕节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猪囊尾蚴病:
蛋白膜
囊尾蚴如黄豆粒 大小或米粒大小,为 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 囊内充满囊液及一内 翻的头节,头节形态 结构与成虫一样。 “米猪肉”
小钩 六钩蚴 胚膜
猪带绦虫虫卵
2015年秋
“豆猪肉”:
7.2.3 绦虫纲(Cestoidea)
2015年秋
图7-15 绦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图:A、虫体整体形态示意图;B、成节;C、皮层结构示意图
(引自Hickman等2008)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1)猪带绦虫(有钩带绦虫)
头节与皮层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scolex 生殖孔 卵 巢 精 巢 卵黄腺 猪带绦虫成节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小 结
扁形动物为器官系统水平上的后生动物。两侧对称,三 胚层,无体腔,具有较完善的器官或系统,器官之间填 充着实质组织;不完全的消化管或退化消失;排泄器官 一般为原肾管型,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神经和感觉 器官头端集中化,出现典型的梯状神经系统;雌雄同体 或异体,多异体受精,直接或间接发育;营自由生活或 寄生。分为自由生活为主的涡虫纲,内、外寄生的吸虫 纲和内寄生的绦虫纲。许多种类是人类寄生蠕虫病的病 原体,与人类关系密切。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1)华枝睾吸虫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日本血吸虫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肝片吸虫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就到这里了!
本章
2015年秋
2015年秋
肝包虫病 (内有许多子囊,似葡萄状)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包虫病的CT检查
脑包虫病
椎管包虫病
2015年秋
包虫病的世界地理分布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015年秋
腹腔包虫手术前后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绦虫纲的主要特征
①外形: 头节、颈节、节片(未成节、成节、孕节; ②内部构造:无消化系;皮肌囊,排泄、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等类同于吸虫; ③生活史:间接发育为主。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7.2 扁形动物的分类
7.2.1 涡虫纲:
体表腹面有纤毛,营自由生活,多有消化系统。
7.2.1 涡虫纲(Turbellaria)
7.2.2 吸虫纲:
成虫体表不具纤毛,营体内、外寄生,有消化系统, 但退化。
7.2.3 绦虫纲:
成虫体表不具纤毛,营体内寄生生活,无消化系统, 大多具节片。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动物学》教材组 2015年06月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第7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目的:
①掌握门的主要特征。 ②掌握寄生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 ③了解扁形动物门的分纲及各纲之间的主要区别点。 ④了解常见种类(涡虫、华枝睾吸虫、猪带绦 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主要的适应表现
7.3 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病原体; ②研究再生的好材料; ③研究发育的好材料。
①杆状体、体表纤毛消失,代之以皮层; ②消化系统趋于退化或消失; ③附着器官出现(吸盘、钩等); ④生殖系统特别发达、生活史复杂化、一般都有中间 及终末宿主。等
动物学
肝棘球蚴病(包虫病)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双 肺 多 发 性 棘 球 蚴 病 腹腔多发包虫病(棘球蚴病) 腹腔多发包虫病(棘球蚴病)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肝包虫和眼包虫病人 骨包虫病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脑包虫病
包虫病的CT检查
肝包虫病 (肝右叶2个包虫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