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1概论
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观经济学笔记CHAP1 概论专一,微观经济学的框架kaoyangj微观经济学说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问题。
主要是说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1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还是计划),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价格方式,既市场配置资源;2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包括如何使得市场配置有效率的原则,以及原则不可控制之后的:市场失灵。
研这样一来,整个微观经济学为看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2到9章,说的是价格如果配置资源,这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第二部分,则是后面的3章。
共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1,均衡:一般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均衡条件写出方程式,求的所要求的值. kaoyantj2,边际分析法:边际利益=边际代价655423 17共济概论的内容考试一般不会涉及,但是作为在整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这对以后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是有帮助的.共共济网CHAP2 均衡价格理论(D,S,P之间定性,定量的关系)kaoyantj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同济1,注意需求与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线动还是点动)共济2, 均衡条件:Qs=Qd (注意图解)济二.弹性理论同济1理解弹性的定义,不用死记共XX XX 弹性:前面的是因变量,后面的是自变量。
业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注意联系实际)471弄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kaoyangj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021-4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同样要联系实际)5收入弹性由于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下的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自己看书理解吧,由于没办法画图,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无论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都是不改变需求和供给水平,只改变需求量和供求量,即线不动点动。
CHAP3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一,消费者均衡条件1, 代数分析—-基数论——边际效用分析MU递减规律均衡条件:两个等式,一个是收入限制,一个是性价比2.几何分析——序数论-—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完备性,传递性,单调性。
chap01 概述 第2部分

1.7.3 协议的设计
协议必须将各种不利的条件事先都估计到,而不 能假定一切情况都是很理想和很顺利的。 必须非常仔细地检查所设计协议能否应付所有的 不利情况。 应当注意:事实上难免有极个别的不利情况在 设计协议时并没有预计到。在出现这种情况时, 协议就会失败。因此实际上协议往往只能应付 绝大多数的不利情况。
1.7.2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5 4 3 2 1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在OSI中用的术语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服务数据单元SDU: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 协议控制信息PCI:每层所加的头部或尾部;
SDU PCI
第n层
PDU PCI
第n层
SDU
1.7.2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只要遵循 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 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在市场化方面 OSI 却失败了,TCP/IP成了事实的标准; OSI 的专家们在完成 OSI 标准时没有商业驱动力; OSI 的协议实现起来过分复杂,且运行效率很低; OSI 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因而使得按 OSI 标准生产 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 OSI 的层次划分并也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个层次 中重复出现。
物理层
1.7.2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各层的功能定义
chap1-基础概念

第一章基础概念本章主要介绍流体力学的基础概念及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
前言:几个问题地球生命的三要素(阳光,空气,水)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其中的两个都是具有流动性质的物质,它们属于流体。
(看fig-chaptone 中的图1,2)(1)何谓流体:液体和气体,例如空气、水等,它们是生命的三要素(阳光,空气,水)中的两个。
(2)何谓流体力学:研究流体这样一个连续介质的宏观运动规律以及流体与其它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3)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流体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研究内容:(如流体如何运动、运动时有无规律可循、遵循何种规律等),流体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如流体如何影响固体的运动-飞机,同时流体发生何种变化,又如流体对某些固体产生的作用-海浪对海岸的冲击),流体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如海与气。
(4)流体力学与力学的关系力学————研究机械运动以及它与其它运动形态相互作用的科学。
力学包括:①理论力学:质点、质点组(刚体)的运动规律。
②连续介质力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质点和质点间可以有相对运动)。
可见,流体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分支。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试验、数值计算三大类方法:理论、试验、数值计算,它们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彼此影响。
1、理论研究通常在科学抽象(近似)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求出理论结果。
步骤:(1)对实际运动作分析研究,找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对运动作简化和近似,形成科学的抽象。
(2)在(1)的基础上设计出理论模型。
(3)根据已有的理论定律以及由表示流体性质的试验公式,形成闭合方程组。
(4)利用数学工具(如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对方程组进行数学近似计算,求解。
(5)分析求解出来的结果所揭示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并与实验或观察的结果作比较。
特点:揭示物质运动的内在规律。
目前,只限于较简单的理论模型,因此不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2、实验研究风洞、水洞、水槽、水电比拟等实验设备中进行模型或实物试验。
chap_1

第一章概论§1 C语言简介1.C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分类①发展历史:形成阶段:C语言的是在1967年形成的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基础上发展出来的.1970年,美国Ken Thompson为了开发UNIX操作系统基础部分(约1500句语句)需要,对BCPL作了重大改进,发展成俗称B语言的一种语言,他混合了B语言和汇编语言,写成了UNIX操作系统的基础部分.1972年,Bell研究所的Dennis Ritchie和Brian Kernighan对B语言又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推出一种新型的程序设计语言,这就是C语言的最初版本.发展阶段:由于C语言具有的很多优点,自1972年以来,在Dennis Ritchie和Brian Kernighan 基础上,在语言结构、编译方法、数据类型种类、编译环境、与硬件和机种适配、与不同操作系统适配及与其它语言接口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改进和完善工作,发展出几十种不同版本的C 语言.定型阶段: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A merican N ational S tandard I nstitute)对不同版本的C 语言作了适当的补充和修订,推出一个标准的C语言草案,称为ANSI_83标准C;1987年正式定型,这就是ANSI_87标准C.②分类:尽管有了ANSI_87标准C,但目前仍有若干中不同版本的C语言流行于世,最主要有两种:Turbo_C:1980年由美国Borland公司推出,以后又发展出V1.0,V1.5,V2.0等不同的升级版本,其编译环境又有集成环境(The I ntegrated D evelopment E nvironment) 和命令行方式之分.它把源程序编译成非Windows可执行文件.MS_C:是MicroSoft_C的简称.1980年由美国Microsoft公司推出,之后又有V3.0 V6.0 等升级版本.编译环境以命令行方式为主,虽有集成环境但功能不全,较少被人使用,只有在推出V5.0版的同时,提供出一套完善的快速集成环境,它常被独立地称为Quick_C.它也把源程序编译成非Windows可执行文件.比较:Turbo_C和MS_C的源程序几乎可以互相通用,即它们的关键字和语法除了极个别的地方外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编译模式,但仍各有所长:Turbo_C的编译速度快,具有很好的编译环境和工作环境,调试手段较优越;MS_C的编译速度较慢,编译环境和工作环境略逊,但代码优化很好,编成的可执行文件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些计算机编程人员,常喜欢先用Turbo_C编译调试,到全部调试完成后,最后再在MS_C 中编译一遍,得到最终的应用软件.③当前情况:在PC机以Windows视窗技术为主流的90年代,只能编译成非Windows文件的C语言,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因此在九十年代初和中期,先后推出了更为先进的Borland_C++和Visual_C++.它们编译成的应用文件都是Windows文件;在C语言所具有的数据类型的基础上,又一改数据、程序分流的传统软件观念,以“任务”作为处理对象,引进了集数据、程序于一身的数据类型“类”,这样使程序更为简洁高效;引进了类似于伪语言的表示语句识别系统,使编程更接近口语化;且与Windows之间具有良好的接口,能充分利用Windows资源,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一般应用软件编程的主流语言.据统计,目前应用软件有%60是用C++编制的.但C++的基础仍然是C语言,没有坚实的C语言基础,要想顺利掌握C++难度很大,因此目前高校计算机语言教育中,仍然以C语言为主.可以说,有了较好的C语言功底,稍加努力,掌握C++已不是难事.本课程主要学习Turbo_C V2.0,且以集成环境为主要编程、调试手段.④课程目的:C和C++是熟练的“编程人员使用的语言”,它主要用于开发编制软件系统而非一般应用程序,例如曾经风行一时的Dbase、Foxbase等都是用C语言编制的.但就目前同学的水平而言,我们的目标还是希望通过C语言的学习,能建立并掌握程序概念,学会编制应用程序,能为同学们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贡献一点力量。
chap1

程序aI/O完成 完成 程序
程序a再被调用 程序 再被调用 a完成 完成
程序bI/O请求 请求 程序 程序b 程序 程序c 程序 程序dI/O请求 请求 程序 程序d 程序 程序bI/O完成 完成 程序 程序cI/O请求 程序cI/O完成 程序c再被调用 程序 请求 程序 完成 程序 再被调用
程序b 程序 程序c 程序 程序d 程序 调度程序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图(b) 四道程序运行情况 Fig 1-4 单道和多道程序运行情况
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 在OS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有: 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有 (1)提高 提高CPU的利用率. 的利用率. 提高 的利用率 (2)提高内存和 设备利用率. 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 提高内存和 设备利用率. (3)增加系统吞吐量. 增加系统吞吐量. 增加系统吞吐量
1.3.2 共享
共享是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 共享是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 程使用. 程使用. 共享的分类: 共享的分类 1. 互斥共享方式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2. 同时访问方式 允许在一段时间内由多个进程"同时" 允许在一段时间内由多个进程"同时"对它进 行访问的资源. 行访问的资源.
(4)交互性 交互性
用户可通过终端与系统进行广泛的人机对话. 用户可通过终端与系统进行广泛的人机对话.
1.2.5 实时系统
实时系统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 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 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 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运行. 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运行.
Chap1_线性规划及其单纯形方法概论

其一般形式为
max ( min ) z c1 x1 c2 x2
cn xn
a11 x1 a12 x2 ... a1n xn ( ) b1
a21 x1 a22 x2
a2n xn ( ) b2
am1 x1 am2 x2 x1 , x2 , x... n 0 bj ≥0, j=1,2,...,m
剩余宽 0 0.3 0.1 0 0.3 0.1 0.1 0.4 0.2
1米 0.7 0.3 X12 2米 0.5 0.5 0.7 0.3 X22
Operations Research
1.1.1 线性规划问题的提出
设S1、S2、S3分别是把标准卷纸切成0.5米、
0.7米、0.9米宽的纸,去掉客户所需要的长度
4
3
这个目标函数是非线性的,但可以通
过适当的变换把它化为线性的。设:
y min 7x1 6x 2 8x3 , 5x1 9x2 4x3
4
3
因为不知道哪一个比较小,固上式等价于:
7x1 6x 2 8x3 y 和 5x1 9x 2 4x3 y
4
3
由于在最后装配数y达到最大的时候, 它的上限是由上面两个不等式中左边较小 的一个来确定的,所以这个问题是求X1, X2,X3。
甲(X1)
8
乙(X2)
5
丙(X3)
3
6
7
5
9
6
9
8
8
4
现有量 100
200
问这三个车间各应开多少班才能 使这种产品的配套数达到最大?
解:设X1、X2、X3是甲、乙、丙 三个车间所开的生产班数。
由于原材料的限制,故约束条件 是:
8X1+5X2+3X3<=100
化学分析习题库(含答案解析)

Chap 1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被测物质量分数高于__1__%为常量分析;称取试样质量高于__0.1__g为常量分析。
2试液体积在1mL~10mL的分析称为半微量 _分析。
3试样用量在0.1mg~10mg的分析称为_ 微量_分析。
4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C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5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B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6若每1000g水中含有50 mg Pb2+, 则可将Pb2+的质量浓度表示为__50_μg/g。
7已知某溶液含71 μg/g Cl-,其密度为1.0 g/mL,则该溶液中Cl-的浓度为__2.0×10-3__ mol/L。
[A r(Cl)=35.5] (71/35.5)×1.0×10-38某水样中含有0.0025 mol/L Ca2+, 其密度为1.002 g/mL, 则该水样中Ca 为__100__μg/g。
[A r(Ca)=40.08] 0.0025×40.08×1000/1.0029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μg/mL)为 ( C )(A) 0.5 (B) 2.5 (C) 5.0 (D) 25注意:稀释至500 mL,计算时必乘2,答案只能是A C10海水平均含 1.08×103μg/g Na+和270 μg/g SO42-,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则海水中Na+和SO42-浓度(mol/L)为-( D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A) 4.79×10-5, 2.87×10-6 (B) 1.10×10-3, 2.75×10-4(C) 4.60×10-2, 2.76×10-3 (D) 4.79×10-2, 2.87×10-3Na:1.08×103/1000/23.0/1.0211 海水平均含 1.08×103 μg/g Na+和 270 μg/g SO42-, 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chap1-焊接CAE概论

焊接温度场模拟结果
焊接CAE技术
焊接CAE的应用
焊接温度场的模拟
温度场的模拟是对焊接应力、应变场及焊接过程其他 现象进行模拟的基础,通过温度场的模拟我们可以判 断固相和液相的分界,能够得出焊接熔池形状。 焊接温度场准确模拟的关键在于提供准确的材料属性 ,热源模型与实际热源的拟合程度,热源移动路径的 准确定义,边界条件是否设置恰当等。
CAE技术
CAE技术的作用
增强设计功能,借助计算机分析计算,确保产品设计的 合理性,减少设计成本; 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 CAE分析起到的“虚拟样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 传统设计中资源消耗极大的“物理样机验证设计”过程, 虚拟样机作用能预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 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采用优化设计,找出产品设计最佳方案,降低材料的消耗 或成本; 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 进行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焊接CAE技术
焊接CAE的应用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仿真
对于焊接局部模型,存在非常强烈的非线性特征,材 料经过高温,相变,冷却后会有残余应力,因此对焊 接附近需要进行详细模拟。 而作为整体结构而言,可能又体现为弹性变形,所以 线弹性分析就够了。 因此对于多道焊接的问题,采用先局部,再整体,将 局部模型的内力映射到总体模型上的方法具有很大优 势,能够快速得到整体模型的应力和变形结果。对应 整体模型完全按照局部模型的细节进行仿真,可能计 算量会大的无法承受,事实上也没有必要。
焊接CAE技术
焊接CAE的应用
焊接温度场的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尔茨将销售对象重点放在收入和教育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 平、年龄在35-45的中年人身上。其中女性较男性又更多 地受到重视。并且努力争取这一市场。
• 本章重点:
•
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心理的概念;
•
消费者心理研究的历史和意义;
•
学习消费者心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消费者心理的基本概念
消费者 consumer
有三个层次的消费主体,我们主要研究家庭和个人 消费者。他们的主要特点是: ¾ 他们是自然人,而不是单位、法人 ¾ 他们是利用各种来源的个人收入进行独立、自主的消费。 ¾ 他们是为了满足各种直接的生活需要而进行消费。
1968年,第一部消费者心理学教材《消费者心理学》由俄亥俄州立 大学的恩格尔、科拉特和布莱克维尔合作出版
1969年,美国的消费者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正式成立
¾ 国外研究消费者心理学简况
1895年,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盖尔,研究 态度;
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研究范围扩展、质量提高、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学 科地位开始得到承认。
3
萌芽时期 美社会学家凡勃伦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涵义
(1930年以前) 心理学家斯各特指出心理学可以在销售和广告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兰提出将消费物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和专门品的分类方法
应用时期 (1930-1960
表情与姿态的变化、语调声音的变化、身体各部位的 反映。
消费心理过程
4.情绪的特性 感染性、两极性(肯定与否定的对立性质、积极与消极的
对立性质——增力情绪与减力情绪) 5.情绪发展过程
初试阶段---激情阶段---评价阶段---形成购买意向阶段 6.影响情绪变化的外界因素
商品、个人情感、购物现场的作用等。
企业营销因素
1.产品 2.价格与促销 3.营销者
5
消费者决策
1.认知与信息搜集 2.购买过程和消费决策 3.购后行为 4.习惯和品牌忠诚
¾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
¾ 实验法:实地实验 自然实验
¾ 调查法:问卷法 访问法
¾ 个案研究/个案历史研究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原则
¾全面性原则 ¾发展性原则 ¾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消费者心理现象
消费心理 活动过程
消费心 理现象
个性消费 心理特征
认识过程 感情过程 意志过程
兴趣 气质 性格 能力
4
消费心理过程
消费心理过程
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围绕购买和消费行为所发 生的心理活动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认识、情绪和意 志三个阶段。
一、认识阶段
是消费者对客观事物表面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 程,它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第一阶段。
消费者 心理学
Consumer Psychology
/wwj_unicorn599
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30分
平时作业:12分 讨 论:8分 出 勤:10分
2.期末考试:70分 3.加分原则(课程学习期间)
公开发表论文: 10分 团队合作表现突出:5分
课程要求
¾ 上课带心、笔、作业本 ¾ 积极参与课内、课外小组讨论 ¾ 课堂迟到要求表演节目 ¾ 考试诚实
2.研究方法
¾观察法 ¾实验法 ¾调查法 ¾模型法
心理学研究领域
实验心理学 |
自然科学
生理心理学 |
生物基础
人格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人类行为的发展
心理学
经济领域-工业及组织心理学、 人类工效学
行为矫正与治疗 |
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救育相关 |
教育/教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研究领域
学习参考资料
[1](美)德尔·I·霍金斯,罗格·J·贝斯特,肯尼 思·A·科尼著,符国群等译,消费者心理学,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3
[2](美)J·保罗·彼德,杰里·C·奥尔森著,韩德昌主 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消费者心理与营销战略,2000
[3](美)迈克儿·R·所罗门著,张莹,傅强等译,经济科学 出版社,消费者心理,1999
学习网站
[1]栖息谷: / [2]中国管理传播网: / [3]中国管理顾问 : [4]企业教练世界 : [5]消费者心理学网络教学: [6]致信网: [7]PLC学习网: [8]博客在线:/wwj_unicorn599
市场营销战略
政府的营销管制
消费心理学 成熟的消费者
社会市场营销
案例分析
•
美国星巴克咖啡店
• 最初是由三个大学生创建于1971年。
• 在美国加州的伯克利,这三个年轻人遇到过一个叫阿佛莱特。
• 皮特的荷兰人。皮特经营的一家咖啡店在当地颇有名气。
• 这三个年轻人后来移居
• 西雅图,并在派克市场
• 开设一家咖啡店。
消费者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¾ 消费者心理学概述 ¾ 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原则与方法 ¾ 消费者的个体心理与行为 ¾ 消费者的群体心理与行为 ¾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¾ 外部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 个体
环境 影响
营销 因素
消费者 决策
消费者 反应
消费者个体心理的内容
1.心理活动过程 2.消费者需求与动机 3.消费者知觉 4.消费者态度 5.消费者学习 6.消费者个性
¾ 消费者(广义):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 或组织。
¾ 消费者(狭义):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 人与住户(household)。
消费者心理总体模型
2
消费者心理的含义
消费者心理
是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 各种行动及心理过程,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 程。
Tip: 消费者心理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良好的口碑,始终如一的产品质量,有限但有效的广告宣 传,最终带来了公司在西雅图的成功。
思考
• 星巴克是如何吸引消费者的? • 到星巴克去的消费者有何特征?
消费的意义
• “我(安德鲁·汉克)在某个餐馆工作八小时,然后再驱车到另一家餐馆干 八小时。一天,当我回到家里,发现我的女友和我们仅6岁的小孩不辞而 别了。自从她们出走后,我感到似乎一切都完了。我停止了工作,整日坐 卧不安,无所事是,人就像疯了一样⋯⋯他们把我送进医院,我在大喊大叫 之后才能入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个精神病室里。
认识 形成 阶段
感觉 知觉
认识 发展 阶段
学习与记忆 思维与想象
消费心理过程
二、情绪阶段
是消费者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的关系的反应过程的总 称,包括态度、情绪和情感三方面的心理活动。 1.情绪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 主观体验。 2.广义的情绪
狭义的情绪(危及生命的恐惧感、饮食要求引起的满 意与否)、情感(交际需要、精神文化的需要等)、心境。 3.情绪的外部表现
消费者心理的特点
• 多样性 • 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以及选择产品的方式等各方面各
有侧重,互不相同,同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 境、不同产品的选择上,其行为也呈很大的差异性。
• 复杂性 • 受各种因素影响。
• 可引导 •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产品和传递合适的信息来激发或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二、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意义
1900年,广告心理学,研究注意和兴趣;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华生,研究促销;
1908年,《广告心理学》出版,沃尔特,研究注意; 二战期间,勒温,个体与团体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1953年,美国广告研究基金会,研究动机; 1960年,专业性消费者心理研究组织形成; 1969年,阿尔·里斯和杰·特劳特,提出“定位”概念; 20世纪80-90年代,顾客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研究走向成熟; 20世纪末,网络加入营销,产生深远影响;
1.是研究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2.为制定消费政策,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依据; 3.帮助消费者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4.提供关于消费者心理的知识与信息。
三、消费者心理研究的历史
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
狭窄范围的理论层面研究。
应用时期(1930~1960年):
广告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动机研究、品牌忠诚研 究、参照群体研究。
[4] 恭振,荣晓华,刘志超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消费 者心理学,2002
[5] J. Paul Peter, Jerry C. Olson,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Strategy, 4e, McGraw-Hill
[6] 符国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消费者心理学,2001
• 原料为皮特使用的高质
• 量的新鲜咖啡豆。他们
• 将该咖啡店起名为“星巴克”。
6
1982年,霍华德 舒尔茨加入星巴克,并担任市场和零售方 面的主管。
1983年,当他在意大利访问时被那里大量的咖啡店吸引了。 意大利人在咖啡店开始新的一天,晚上还聚在那里闲聊。 舒尔茨说:“看到这种情景,我就认定我们也应该这样 做。”舒尔茨的这一决定改变星巴克。
什么是心理学
• 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 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 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 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 字。
•
--墨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Psychology: psyche + lo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