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文化的调查报告人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而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又孕育一方建筑,像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等等,可以说,建筑是研究一个地方风俗文化的不可忽视的着手点。根据老师要求,我选择对古徽州地区的徽派建筑文化展开调查研究活动。

一:调查背景及动机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而这里所说的古徽州地区主要包括现今的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等等,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居民建筑总计7000栋,明清古村落大致有100多处。可以说,只要一提起关于古徽州的风俗文化则其极具有特色的徽派建筑则是不得不提的。

说到徽派建筑则就不得不溯本逐源了。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虽然山奇水秀,气候湿润温暖,物产丰富,但土地有限,村落密集度大,农民生活困难。而古徽州又盛产木材、茶叶、蚕丝。因此,生活逼迫得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求衣食于四方”,到外边去发展。一些人从经营木材、茶叶、蚕丝、米发展到经营盐,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这些徽商致富以后,为光宗耀祖,显赫一方,于是大兴土木,扩建庄园。也就是这些著名的徽商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居,进而逐渐发展直至成为一极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

二:问题的提出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在徽州地区现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是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在这里我主要从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徽州三雕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三:调查结果

1、历史渊源

聚族而居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据《寄园寄所寄》载:“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

黟县南屏全村共有30多座祠堂,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的祠堂群。村前横店街,200米长就有八座祠堂。“序秩堂”、“程氏宗祠”为两大宗祠,另有三座支祠和三座家祠,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封建宗法势力的博物馆。古徽州名门望族修祠扩宇、营建支祠,规模胜似琼楼玉宇,以显示家族的昌盛。

这些大祠堂,用料硕大厚实,有的竟采用整块长达6.7米、高1米多,宽80公分的大木料作月梁;用整根圆周2.3米、高7.8米的大木料作厅柱;开凿出整块10米多长、5米多宽的大

石板作台阶。祠堂的“享堂”、“寝堂”采用一色的名贵木材,如银杏等,称“白果厅”;也有重梁叠架,称“百梁厅”。祠堂大门多作“五凤楼”,高墙翘角。整座祠堂庄严肃穆,体现出族法族规的神圣威严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罗东舒祠融“古、雅、美、大”于一体,共四进四院,后寝宝纶阁高达13.6米,面阔11开间。著名的祠堂还有龙川胡氏宗祠、黟县敬爱堂、棠樾清懿堂(罕见的女祠)等。

山地特征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宏村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木雕精品,每每令旅游者惊叹不已。徽州民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黟县宏村,背靠古木参天的雷岗山,前临风光旖旎的南湖,傍依碧水萦回的浥溪河,整个村落设计成牛形,景色极为秀丽,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称。徽州古民居,多为三间、四合等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平面有口、凹、H、日等几种类型。

两层多进,各进皆开天井,充分发挥通风、透光、排水作用。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经过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较柔和,给人以静谧之感。雨水通过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民居楼上极为开阔,俗称“跑马楼”。

天井周沿,还设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和“美人靠”。一些大的家族,随着子孙繁衍,房子就一进一进地套建,形成“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槛窗”的豪门深宅,似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黟闲关麓的“八大家”就是由八个兄弟的20幢民居屋舍相贯、院庭联幢。徽州居民走进徽州,人们可以从众多鳞次栉比的古民居中看到“东方文化的缩影”,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模、南屏、呈坎、昌溪等等。

2:建筑特色

综述

歙县明清民居、祠堂随处可见,牌坊存有八十四座。还有不少古桥、古寺、古塔。使人步入歙县仿佛走进了一座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完整的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神韵。

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主体构件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装饰艺术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

3:徽州三雕

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绩溪、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四:后记

在2000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深,许多古建筑面临着或拆或改的命运,古建筑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以上就是我关于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文化调查研究的相关结果。

黄山市呈坎镇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于黄山市呈坎镇整体村容村貌整治的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于黄山市呈坎镇整体村容村貌整治的调研报告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和省委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近期,我们就黄山市呈坎镇的呈坎村和灵山村进行了深入调查,现据调查情况,写如下报告。

一、呈坎镇基本现状 呈坎镇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的南麓(东经59°55′,北纬118°15′;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东与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许村镇毗邻,南与潜口镇接壤,西与西溪南镇、洽舍乡相连,北与富溪乡相依,属徽州区的畈、山结合部。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至今仍保留着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 呈坎镇人民政府驻地--呈坎村,1996年五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现有两个国宝单位(22处),并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的中心。行政区域面积82.4平方公里,辖10村111个村民组,3954户13598人。交通十分使捷,205国道横贯境内,由南向北直抵黄山风景区。 灵山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东郊,离黄山风景区50公里,距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30公里,徽州区府所在地岩寺15公里,距呈坎镇政府驻地呈坎4公里。灵山村系山区,农业资源较为丰富,是宜农、宜林的综合发展地区。全村2005年底总户数537户,总人口1832人,农村劳动力1200人,其中外出务工520人。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第二产业主要为手工编制竹制品,第三产业为旅游及其相关的服务业。 (一)人口结构现状 我们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呈坎镇的人口结构进行了总结,根据下表可以看出呈坎镇人口总数小,男女人口比例协调。平均每户3.2口人。65岁以上人口占到8.7%,所以老年人口比例偏大,有老龄化现象。外来人口不多,主要还是本地居民居住。 [1] 总人口12353 男6446 女5907 家庭户户3865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篇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通过走访及信访相关建筑企业、行业、同类院校,掌握及了解其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并征求行业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最终形成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需求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素质要求、岗位技能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 三、调研方式与对象 (一)行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莱芜市建筑业协会、莱芜市人才市场、山东省及外省住莱芜部分知名建筑企业和建筑业管理企业进行调研。 (二)企业调研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走访、电话访问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南通四建莱芜分公司、山东泰安建筑集团.限公司、济南四建建设

集团.限公司、莱芜市建设集团、山东莱芜广厦集团、莱城建工集团、莱芜市金辉煌建设.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了解了未来五至十年建筑人才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三)同类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通过电话、络方式对以下院校进行本年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情况的调研:济南工程职业学院、山东城建职业学院。 四、调研数据分析 (一)行业调研分析 山东省是一个建筑业大省,到2011年,山东省建筑企业共.11933家,从业人员达到370万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列全国第三,建筑业是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要实现从建筑大省到建筑强省的战略目标,山东建筑业既面临加快发展的全新战略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战略转型任务和各种严峻竞争考验。当前,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与管理人员不足,劳动者素质偏低和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与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不适应,是制约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的重要因素。 目前,莱芜现.建筑施工企业204家,从业人员约6.5万人,现.建筑技术与管理人员不足5%,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从业时间较长的工人晋升上来的,传统施工经验丰富,但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宏村徽派建筑考察报告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与借鉴。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在从古到今扮演着重要角色。古建筑作为古代文明史中的完美篇章,它的保护和修缮是现代建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是人人都应尽的责任。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古建筑特色以及其周边环境,开阔视野,深刻感受生态文化和文明在古建筑中的体现。5月18号下午,我们坐上了去往安徽宏村的大巴车,经过了5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宏村,这个拥有清新空气和美丽环境的仙境。一、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概况宏村古建筑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安徽南部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它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313年),现存明清时期建筑共137幢,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二、安徽宏村古建筑资源存在的问题随着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知名度逐渐的提高,使宏村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这一现象导致这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所以,如何减少这一现象?保护宏村古建筑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如何在不伤害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修补古建筑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将会失去这一宝贵的遗产。当前,古建筑资源的保护工作蛀牙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古建筑的墙面剥落情况严重。(二)、旅游业过度的开发使古建筑所处环境存在问题。(三)、古建筑建成历史悠久,保护工作存在难度。(四)、预计古建筑修复的周期长。(五)、古建筑修复对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六)、古建筑修复经费来源存在一定问题。三、关于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建议(一)、希望尽早制订《宏村古建筑资源保护办法》,并对这一现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此对古建筑

探究徽州古建筑门楼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与建筑考察实习报告实习题目徽州古牌坊、门楼的演变

学生姓名:黄琪钶学号:201403325 班级:建学142 专业:建筑学指导教师:郝赤彪许从宝解旭东程然耿雪川日期:2016.9.4

徽州古牌坊、门楼的演变 摘要 徽州古民居建筑博大精深,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位于显眼的入口出的造型多变、雕工繁复精妙的门楼部分。门楼作为徽派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装饰物,而是成为了包括徽州特有的艺术、文化、审美意味、哲学思想在内的综合体,所以门楼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徽州的文化、艺术的发展。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宏村等徽州古建筑村落以及书籍收集并基于徽州地区的 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和人文思想,结合了徽州地区的习俗、经济条件、艺术特征、文化脉络和徽商的影响,对门楼的装饰特色、由简到繁的艺术风格的演变以及功能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 关键词 徽州建筑;门楼;砖雕;渊源 一、序言——徽州建筑序幕 我在徽州大地实习的时候,见到一座座村落,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如果将徽州建筑比作一曲凝固的音乐,耳畔就好像听到了音乐的回声,历史的交响乐章,在思想荧光屏上浮现出来,觉得徽州建筑的宏观体系都十分契合音乐的旋律,感到徽州建筑的结构都激扬着音乐的和声。

当在黟县西递、宏村等村落探古寻幽时,见到的路亭、牌坊,好似音乐的前奏曲(序幕、开端);驻足观赏的廊桥,仿佛音乐的协奏曲(衬托);精心考察的居室,恍如音乐的主体歌(发展、过程);凝视的宗祠,像是音乐的主题歌(高潮);悠然闲步的庭院,可比作音乐的终场曲(尾声)。你的耳畔,仿佛奏响由无数砖瓦木石组合而成的交响乐。这便是建筑的音乐性,也是徽派建筑音乐性。 当然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泛指,是广义的,是针对建筑的音乐物质而言。作为徽派建筑而言,它那凝固的音乐性还别具一种特指的意义。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突出一个“徽”字。“徽”字,是它的个性特征。它那凝固的音乐性,不能离开徽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古雅淳朴,凝重深厚,隐僻幽邃,清淡简洁。 在宏村等古民居实习的时候,常常会在进村之前首先会看到的是牌坊——作为门楼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它仿佛是乐章的序幕,开场时就以昂扬的声调,激越的情调,去扣动观众的心弦,给我造成强烈的印象,使得我怀着憧憬的心理,经过牌坊,跨进村口,并期待着下面的场景的到来。这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点:开头要吸引观众,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所以,牌坊以及门楼作为建筑群的入口和各个建筑门口的精彩装饰值得深入研究。 二、门楼的实用功能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门楼?”这里的门楼不是指“古代供瞭望、射敌之用的城楼。”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为一户人家起到围护、分隔内外空间及交通疏散,并兼有采光、通风和装饰等作用之物;它还是住宅规模的标识、

黄山市旅游文化纪念品调查报告

黄山市旅游 文化纪念品 调研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引言 (3) 2.黄山旅游文化 (3) 3.前期调研 (7) 4.对黄山市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分析 (14) 5.对黄山市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 (15) 6.设计定位 (15)

1.引言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礼品,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有人比喻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一方面,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购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经济形式。另一方面,旅游纪念品也是一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旅游地形象的提升和文化的交流,以及增加经济收入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缓慢,旅游购物始终是旅游产业的薄弱环节,就国际的一般水平来说达到30%,而我国多年以来始终在20%上下徘徊。单从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产品的开发设计与生产销售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黄山旅游文化 2.1黄山 黄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

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著名的迎客松是安徽省的标志,也是中国对外的符号,黄山享誉有"松树之都"之美誉。1984年元月歙县黄山乡(含黄山风景区)划予太平县成立县级黄山市(今黄山区)。 2.2徽派建筑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doc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现在建筑企业招聘人才的起点一般为大专,对中职生的需求相对下降,对大专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需求急剧上升。这主要是他们比本科生动手能力强,且拥有施工员等岗位证书,毕业即可上岗,缩短或省去了企业对他们进行的再培训的时间,节约了人才培养的费用;其次,此类人员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往往能获得诸如“建造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国家级执业资格证书,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他们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主力军。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变迁分析 调查表明,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主要就业岗位有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测量员、预算员、技术员等。这些岗位一般要求具有熟练地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般学生毕业后经过3~5年工作经验积累,可以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此类人员由于受到学历、职称所限不会频繁跳槽(相对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工程人员),有个别人员毕业若干年后转向房地产行业进行工作。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分析 调查显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岗位群是基层技术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要求如下表所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及工作职责分析

4.企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分析 通过分析建筑行业企业调研内容及结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基本素质要求 ①政治思想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②文化素质:具有学习专业和从事专业工作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身体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能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和协调突发问题。 ④业务素质: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 篇二:公共建筑调研报告(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食堂调研) 调研对象: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食堂 调研目的:通过对建筑的实地调研,参观。对公共建筑

徽州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

徽州古建筑概述 ——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 目录: 建筑结构类型 一、建筑结构 混合式体系特征 大木作 二、建筑构造小木作 瓦作 室内材料 三、建筑材料 室外材料 四、总结

一、建筑结构: (一)、抬梁式构架 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后在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通过枋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lǐn)。檩(lǐn)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还可以形成美观的造型和宏伟的气势。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结构复杂。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大型、富丽的住宅,用抬梁式梁架。

(二)、穿斗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lǐn),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枋(fāng)承托挑檐。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牵子、斗枋(fāng)和檩(lǐn)作横向连接。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局促。小型住宅多使用穿斗式梁架,或者是局部使用双步梁架。 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三)混合式 徽州建筑多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即在中部厅堂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

徽派古建造价

https://www.360docs.net/doc/625215154.html, 徽派建筑有8大符号:马头墙、天井,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那么,它的造价是多少呢?下面就让歙县建国徽派古建材料厂为您简单讲解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主体构件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

https://www.360docs.net/doc/625215154.html, 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徽派古建建造的具体价格,建议您电话咨询歙县建国徽派古建材料厂。

https://www.360docs.net/doc/625215154.html, 歙县建国徽派古建材料厂,承接国内外:古建施工,四合院施工,古建门头,古建牌坊,寺庙道观,古建凉亭,油漆彩绘、古建园林工程。 公司拥有各类古建筑、园林工程的专家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承建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古建园林和古建筑工程项目。歙县建国徽派古建材料厂由高水平的能工巧匠组成,管理和施工人员长期在工地,对古建筑施工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领悟,营造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施工队伍。我们坚持“在竞争中保持生存,在挑战中保持实力,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管理理念,始终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人民创造美丽的居住环境”为宗旨。真诚期待与您合作,我们会履行承诺,以真诚的服务,优异的质量,合理的造价,精湛的技术为用户奉上满意的作品。

景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景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__旅游资源开发初步呈现“四色”。 一是绿色,代表景区有“物种宝库,岭南明珠”美誉的车八岭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岭南小九寨沟”之称的生态__深渡水、铜钟 寨和中古坑等自然风光;二是蓝色,代表景区有刘张家山温泉、 司前温泉及开发中的总甫温泉等地热资源以及清化河、花山平湖 等青山碧水风光;三是红色,代表景区有沈所红围(省委旧址、抗战指挥部、《战时省委》的拍摄基地);四是古色,代表景区有“岭南第一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围屋里的女人》拍摄基地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汉代古城堡、秦汉烽火台遗址、张九龄故居、文献公祠及桂山书院等。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荣 获“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称号、“东湖坪——满堂围——车八岭”旅游线路被评为“广东十佳自驾游线路”、东湖坪、石下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此外我县还先后荣获“国家 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绿色名县”、 “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千年古县”、“国家特色景观旅游 名镇沈所”。这些荣誉称号为我县旅游资源贴上了金字招牌。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县围绕“旅游__” 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县旅游景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旅游经 济效益距离经济支柱地位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分析__县旅游景区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我们认为,今后我县 景区建设的发展应围绕“旅游__”总目标,确定生态休闲度假旅 游定位,依托四色资源,打好名人牌、客家牌、生态牌、文化牌,积极发展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完善旅游功能要素,引进资 金开发利用资源,通过3-5年的努力,推动__旅游景区建设上新 台阶。为此,抓好我县景区建设,我们建议应“围绕一个目标, 完善两个机构,出台三项政策,打好四张牌,重点开发五个特色 景区,抓好六项工作”。 1.景区一:“华南虎啸”----寻找华南虎足迹,感受山大王 英姿。 景区特色:该景区以__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 利用良好地生态资源,籍及华南虎保护区的独特优势,加以景观 生态学的雕琢后,呈现给游客的是“自然保护”的“人与自然” 和谐共存主题生态景观。 开发思路:充分利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和学 术上的影响力,以“寻找华南虎足迹”为营销卖点,在车八岭至 刘张家山开设一条人行绿道,绿道设计步行约2小时。沿途设计 华南虎塑像、虎印、挂爪、毛发、粪便、动物遗骸等,通过科技 手段,从电、声、光、影等再现华南虎英姿威武的山中之王形象。景区中集中展示各种动物、植物资源,开辟数个夏、冬令营活动 基地,开辟原始森林探险、露天泉浴、钓鱼、烧烤、露营、漂流、瀑布观赏、瑶寨风情等旅游互动项目,吸引青少年为主的“背包

关于徽州古桥的调研报告

关于徽州古桥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0-12-08 浏览次数: 一. 项目背景,保护思路 在古徽州的秀美山川、锦绣田野上,古徽州先民聚族而居,精心营构了数千个如诗如画的古村落,随着这些古村落的兴盛繁荣,这些古村镇出现了一条条充满徽风徽韵、代表着这些古村落历史辉煌的徽州古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古徽州地域保存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在全国实属少有。这些古桥随产生的年代有所不同,但其行程和主体结构大体相同,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苦创业、挣钱回乡后所建,结构上都由桥墩、石拱、分水垛和桥栏组成,材料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耐腐茶园石,也有少数红砂岩。其中许多徽州古桥堪称徽派建筑的杰作,同时又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这次调研项目我们就选择了这么多桥中的三座具有代表性的作了调研分析。齐云山脚下的登封桥和歙县练江上的万年桥,还有屯溪的老大桥。 由于我国古代大部分的建筑为木构形式,加上石质建筑存在年限和保护比木构建筑相对容易一些。 这些反映到徽州地区,目前大家的目光往往注重到徽州古建筑,对徽派建筑的研究`保护和利用的很多。而对同样构成徽州文化的徽州古桥,我们研究的文章则相对较少。对于宣传,保护徽州古桥的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对徽州古桥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对上面提到的三座进行了实地测量。希望借此总结一些徽州古桥的共同点,它们存在的意义,并宣传保护徽州古桥的重要性。 二. 项目的内容: 1. 古桥调查 (1). A.通往齐云山的横溪两岸的登封桥。是座8 孔9 墩岩脚古桥,原名

“桥东桥”,系明朝万历时徽州知府古之贤率先兴建,是古代通往齐云山的惟一通道。齐云山自明朝嘉靖皇帝敕建宫殿并赐山额以后,四面八方的朝拜者和香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其中既有来自京城的朝廷命官,也有平民百姓,古人记载“冠盖相望”、“毂击肩摩”。登封桥建成后,由于来此朝拜的人太多,加之山洪的频繁暴发,不久,古桥就不堪重负,出现了损坏。于是,仅在万历年间,就曾有休宁两任知县相继修复。清朝康熙年间,在大水冲决后,又曾重建过一次。今天的登封桥,是清乾隆时期修建的。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88 年,登封桥再次遭到洪水的冲击而倾圮了,黟县富绅胡学梓单独捐资重建。为了使登封桥更加坚固,避免重蹈被洪水冲垮的厄运,胡学梓延请能工巧匠,采购上等石材,父子相继,终于建成,并在桥南、桥北各建石坊一座,上书“登封桥”三字。随后,徽州知府为保护古桥免受破坏,还专门颁发了一道禁令,该禁令被勒石镌刻于石碑,至今依然耸立在登封桥的北侧。碑文全文如下: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暴污秽;栏石不许磨刀,桥角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 B. 歙县的万年桥,位于扬之、布射、富资三水汇合处,在从前的日子,它是通往太平,抵达省府安庆的交通要道,如今仍是往来于歙县北乡的必由之路。桥东端原来有一块石碑坊,上面就刻着“北钥云龙”、“道岸津梁”的题额,可惜毁于清乾隆年间。当年取名万年桥,大概就是希望这座桥万年巩固的意思。桥建成于明万历元年(1573),桥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桥落成时,明代兵部左侍郎、歙县人汪道昆,曾赋诗一首:“使君遗泽五溪东,驱石桥成利涉功,地踞金汤三辅郡,天回砥柱万年同。参差石势疑乌鹊,缥缈江流见白虹。亭上至今留醉处,莲花面面似山公。”大桥全部采用大青石建成,石质优良,工艺考究,至今保存完好。 C.在横江和率水汇合的屯溪,古老的屯溪大桥,固若金汤,桥下河水汤汤,这也是徽州有名的一景。屯溪大桥,又叫老大桥、镇海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了。大桥为六墩七孔石拱桥,长133米,宽6米,高10米,桥孔跨度13米~15米不等,大桥旧时为进出屯溪的门户,现为通往机场、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屯溪大桥边有一面石壁,上面镌刻着节选的朱彝尊的《屯溪桥记》,这篇文章记述了古桥的由来。在水边的台基上,立有一块碑,上面镌刻着1934年郁达夫来屯溪时所写的一首诗:“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2).三座桥的桥墩都为梭型,以减小桥梁对水的阻力,增强桥的稳固性。但梭型的大小也有所不同,靠近桥头的较小,中间的较大,这也与水流大小有关。三座桥上都有散水口,而且都设在栏杆下部,不似现在的桥梁设在桥面上,一般每个2~3米就设一个大的落水口。三座桥的栏杆都不高,但万年桥的最矮,只有 780 高.以现代的设计规范来说,这样是违背规定的,但在古代人的平均身高较低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3).摄影记录

徽州古建筑和古村落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建筑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本县现存的古村落雄村、江村、许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徽派建筑调研报告 一、概述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 (一)枕山环水 (二)讲求美学意蕴 (三)内部构造别有洞天 (四)细部构造特点 三、古祠堂特点 四、古牌坊特点 五、结束语 前言 1、报告目的 全面了解徽式建筑的风格和细部特点。 2、编制时间2014年5月23日-2014年5月26日 编制人:学号:班级: 3、资料来源 1) 特色建筑网站2) 相关建筑书籍3)实地考察 一、概述 徽式建筑是徽州的一大标志,至今还 保存着数量惊人的古建筑,蔚为壮观;民居精致,祠堂高矗,牌坊肃穆,……在经历了许多人为破坏和岁月打磨后,幸存的徽州古建筑淡定地矗立着,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沧桑和精神意蕴的恒久。 徽式建筑主要流布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如现在的黄山市黄山区、宣城市的旌德县、池州市的石台县、附近的泾县、青阳等地,另外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江的杭州,金华,江西的婺源、景德镇等地也受古徽州建筑之风吹拂。如今留存下来的徽式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相对而言,在装饰上,明代的古建筑崇尚简洁明快,而清代的讲究精细繁复。古老的徽州建筑,不仅具有使用功能、旅游开发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研究价值,以及审美和收藏价值。 徽式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宗祠、牌坊等建筑实物中。徽式建筑不论是在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二、徽式古民居特点

徽派古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

徽派古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 徽州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被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徽州古建筑本身就是生活在黄山市的大部分地域和江西婺源及宣城地区的绩溪在内的多少代人民所写下的另外一种文字形式与文化符号的大块文章。歌德赞誉“建筑为凝固的音乐”。它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其本身即具有形体组合的和谐与韵律美,又同时具有可因体现技艺的创新性而产生的新奇美。这就足以说明作为“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能使设汁思想、技术于段和艺术形象结合为—个整体,并为其实用的设施功能服务。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有的地方特色,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恒,从布局到色彩都给人一种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 徽派古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 到中叶以后,随着徽州商帮和官绅的势力日益增强,徽派建筑也逐渐形成自己特殊风格的建筑体系,数百年来—直为当地人们所安居乐住,并且也为外来人所交口称赞,还跨川本土,在大让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徽派建筑在今天仍然充满生机,作为一个传统建筑体系,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开发使用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工艺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乃至旅游观赏价值。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上要体现在村落的民居建筑上,从设汁、选址、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十地反映了徽州的土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所谓民居是指古时遗存的、相对于“官式做法”的民间居住房屋,它与宫殿、府邮、坛庙、陵园建筑不同,一般都采用较经济的手段,囚地制宜,因材致用,以满足生活及生产上的需要,其功能、形式、构造和用材相互适应,巧妙结合,各地民居又带有不同的人文特征,风格迥异,丰富多样而又淳朴自然。徽州建筑之所以为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特色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 首先,徽州村落民居建筑的选址和设计,体现出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的格局,即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以使房屋群落都达到与环境巧妙结合的意境。由于徽州丘陵山地结构特殊,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岩谷数倍于土田.正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因此,徽州村落视野都富有这种特殊的山水意境,宛如一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和一曲中华民间音乐,正如有识之士所认定的那样,兼有山之静态与水之动态的交汇、山之封闭与水之开放的互补。这就使得徽州民居村落,大都以天然山水为依托,重视地理环境的选择,充分认识自然,服从:厂自然以至利用自然,而后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及改造自然。徽州丘陵地带,万山丛立,山就必然成了村落选址的主要构成要素;民俗认为“山厚人肥,山清人秀,山驻人宁”,所以,山之厚、清、驻等也就成了民居选址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现状评价报告 1.黄山风景区介绍 1.1黄山风景区区位分析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安徽黄山地图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1-1 黄山区位图 1.2地质地貌及形成历史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

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1.3黄山地区气候生态 1.3.1气候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1.3.2生态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黄山上属国家一

安义古村建筑调研

安义古村调研报告 ——章麟、刘晋豪、陈东 安义古村,一个具有千年古色古香的村落。经过千年的历史洗礼,仍旧挺立着,就像一位轻轻踱步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老人,静静的守护者历史的沧桑,等待着无数的游客解读那厚厚的千年历史。走进古村,仿佛踏入了历史的走廊…… 古村简介:安义古村落群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郊西山梅岭脚下,县城距南昌市区60公里,距昌北机场30公里,距九江市120公里。安义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西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安义千年古村落群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距今有480余年历史,主要旅游有八大景观、六大遗迹。其古建筑群主要分布于罗田、水南和京台三大自然村,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融古郡风韵与田园风光于一体,是古代意向文化和意向商文化的完美结合。千年古村群位于南昌市郊,梅岭脚下,安义境内,有罗田、水南、京台三大自然村。安义千年古村来到这里就象踏入历史的门坎。一条五里多长的古石板路,越野连村,穿街串巷,曲曲弯弯地牵引你探寻着那昔日古集镇的繁华、古建民居的艺术宝库、田园古村的风韵。古街道上商铺林立、私宅犹如迷宫、墨庄书香四溢、戏台古韵犹存、古樟遮天蔽日、古井、古家俱、古农俱。 我们这次调研的方向是安义古村建筑的外部设计:屋檐、外墙、入口平台、窗户以及窗雕花等。 马头墙——特色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安义古村中的马头墙,赣派民居中的山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这在徽派民居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 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 发生时,火势容易顺 房蔓延。而在居宅的 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 出屋面的马头墙,则 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 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现在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

黄山资源调查报告

市场调研作业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作业名称: 组员:

黄山旅游资源调查 按学院的惯例,我们专业到了大二下学期都要去一些景点进行实地资源考察,我们班选择了去黄山。针对此次资源考察,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对黄山的认知、情感、满意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小组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研对象:主要在09旅游管理本科班,另外还有去过黄山的专业以外的同学 共收取有效问卷70份, 调研时间:2011年5月11到5月20日 调研人员:组长: 组员: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来自哪里()

A、北京 B、江西 C、广东D其他-------(填写地名)3 A D、不了解E、非常不了解 4、此去黄山您最注重的是什么() E、交通 5、您对此次黄山考察的整体感觉如何()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 6 A、很大 B、一般 C、比较小 D、几乎没差距 7、以下黄山旅游资源最吸引您的是()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E、其他 8、您认为黄山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如何()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差 E、非常差 9、在黄山旅游资源中您认为以下哪项开发得较好()

A、自然景观 B、人文景观 10、在考察及游览的过程中让你头痛或不满的是() A、游客太多造成的拥挤 B、景区环境卫生差 C、景区工作人员素质欠缺 D、景区配套设施不足 E、其他 11、此次游览之后您还会有重游黄山的计划吗() 12、您会向您的亲朋好友推荐去黄山旅游吗() A、会 B、不会 13、除黄山之外,您有游览周围其他哪些旅游资源的意愿() A、宏村 B、西递 C、婺源 D、其他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您对黄山旅游资源的总体印象 -----------------------------------------------------------------------------------------15、您认为黄山景区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请您提出改进措施。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 苏州火车站位于新老城交界的位置上。苏 州站总建筑面积85700平方米。其中地下 一层为 31200平方米,地上2层建筑为54000平方 米, 主体站房由南、北站房与高架候车厅组成。 一、总体环境分析 1.区位因素:苏州火车站地区位于苏州古城区北侧,与古城区仅一河之隔。而北寺塔、平门、桃花坞也近在咫尺。 2.交通状况:该处位于我国最繁忙的交通走廊——沪宁交通走道的重要客源点,汇集铁路,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交通繁忙。 苏州火车站周边交通 等级分析图

3.周边:周边充满了浓郁的苏州特色风情 1.古城墙: 2.北寺塔 3.桃花坞: 4.平门 二、公共建筑技术图纸

1.总平面图 2.一层平面图

3.地下一层平面图 4.剖面图 5.立面图

6.透视图 三、空间构成: 1.功能分区 1.1功能格局简图:

1.2内部功能分区: 火车站以一个大厅为主要的集散空间,把主要的功能联系在一起,而且汽车站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南北进口分别靠近高铁售票点和普通车次售票点。座站台分别供城际和普速列车停靠。 1.3各层基本空间分隔: 首层布置基本站台侯车、售票厅和贵宾候车室等。南站房进站广厅结合广场设计成半室外开放空间。候车室、售票厅、贵宾室、行包房等结合庭院分列两侧, 秩序井然。车站内部高达15米的高架候车大厅把南、北站房连为一体普速、城际旅客候车区实现空间共享, 室内小桥流水、环境宜人。通道、商业服务、辅助用房分隔出不同功能的候车区地下2层是地铁2号线站台层和4号线站厅层地下3层分别是2、4号线的站台层和设备及管理用房。 1.4候车室: 高铁进站口在大厅中部,保证了交通的流畅,方便人流的疏导。 (候车室空间分析:候车室分为两层楼,一层主要功能是一个集散空间的作用。 上去二楼有两排自动楼梯,分担了人流量。饮水处与厕所分布在候车室的两侧 的中部位置,保证了人们使用的方便。) 1.5南北广场: 在这个建筑体块南北两侧分别有南北两个广 场,担负着交通流线的重责的同时也是景观设 计优异的休息空间. 火车站南广场的公交车由北环辅路进出, 在 广场西侧设置首末站。社会车、出租车落客区、 贵宾车位于广场东侧。地下出站厅两侧的停车 场, 与北环辅路共用出人口。火车站北广场公 交车场集中设置在广场东侧地面, 大型社会 车、长途车和旅游车在广场西侧进出。社会车 和出租车由高架车道驶人高架平台落客, 停 车场和出站厅布置在广场地下层。南北站房贵 宾车经贵宾专用通道进人基本站台或贵宾候 车室。 2.流线组织: 2.1.不同形式出入口 2.1.1进站旅客流线 步行和乘公交车及乘小轿车的旅客经南广场 进人高架候车区去北站房乘轿车的旅客可直 达高架平台进人候车区进站地铁旅客乘扶梯 上至高架平台贵宾辟有专用通道。 2.1.2出站旅客流线 出站旅客经地下出站通道可到达出租车载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