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三年级奥数《植树问题》

(完整)三年级奥数《植树问题》
(完整)三年级奥数《植树问题》

第七讲:植树问题

【知识要点】:

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栽树、种花的棵数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植树问题”。还有许多应用题可以化为“植树问题”来解,或借助解“植树问题”的思考方法来解。

先介绍四类最简单、最基本的植树问题。

为使其更直观,我们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显然,只有下面四种情形:

①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有“点”时,“点数”=“段数”+1。

②非封闭线只有一端有“点”时,“点数”=“段数”。

③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没有“点”时,“点数”=“段数”-1。

④封闭线上,“点数”=“段数”。

【例1】在一段路边每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包括这段路两端埋设的路灯杆,共埋设了10根。这段路长多少米?

【思路导航】这是【知识要点】中的第______种情形,所以“段数=______ ”,这段路长为:______

【课堂反馈1】

1、在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道路有多长?

2、在学校走廊两边,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18盆。这条走廊长多少米?【例2】在一条20米长的绳子上挂气球,从一端起,每隔5米挂一个气球,一共可以挂多

少个气球?

【思路导航】这是【知识要点】中的第______种情形,每隔______米挂一个气球,则一共有[ ]÷[ ]=[ ]段,因为两端都有“点”,所以“点数=______ ”,一共可以挂气球数为:______

答:一共可挂气球______个。

【课堂反馈2】

1、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

2、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

【例3】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思路导航】根据“在路的两侧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______把椅子”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先求出一侧放了[ ]÷[ ]=[ ]把椅子,那么从第______把椅子到第______把椅子之间

有[ ]-[ ]=[ ]个间隔。______米长的路平均分成______段,每段是[ ]÷[ ]=[ ]米。

答: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______米

【课堂反馈3】

1、街心公园一条路长200米,在路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长50米的跑道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多少面彩旗?

【例4】在一条长36米的走廊一侧摆上花盆,每隔4米摆一盆,若走廊两端都不摆,共需多少盆花?

【思路导航】这是【知识要点】中的第______种情形,每隔______米摆一盆花,则一共有[ ]÷[ ]=[ ]段,因为两端都没有“点”,所以“点数=______ ”,一共需要花盆数为:______

答:一共要______盆花。

【课堂反馈4】

1、学校的教学楼和图书馆相距60米,现在要在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种一排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几棵树?

2、一条公路上每隔6米架设一根电线杆,不算路的两端共用电线杆15根,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例5】小明要到高层建筑的11层,他走到5层用了100秒,照此速度计算,他还需走多少秒?

【思路导航】因为1层不用走楼梯,从1层走到5层走了[ ]-[ ]=[ ]段楼梯,由此可求出走每段楼梯用[ ]÷[ ]=[ ] (秒)。

从5层走到11层还要走[ ]-[ ]=[ ]段楼梯。

所以还需[ ]-[ ]=[ ] (秒)。

答:还需______秒。

【课堂反馈5】

1、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小明从一楼到四楼共要走多少时间?

2、一根竹竿长25米,要全部截成5米长的小段,共要锯开几处?

【课后作业】

1、为了迎接教师节,学校在长为63米的走廊一侧插彩旗,每隔7米插一面,两端都要插,一共要插几面彩旗?

2、婷婷上楼,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需要走24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走到第五层需要走几级台阶?

3、有一根木头,要锯成8段,每锯开一段需要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年龄问题(上)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年龄问题(上) 1.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33岁,甲比乙大3岁,那么甲()岁,乙()岁. 2.父亲今年47岁,儿子21岁,()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3.今年叔叔21岁,小强5岁,()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 4.小明今年9岁,妈妈今年39岁,再过()年妈妈年龄正好是小明年龄的3倍. 5.明明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明明今年()岁,爸爸今年()岁.

6.爸爸比小强大30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今年小强()岁. 7.父亲比儿子大27岁,4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那么儿子今年()岁. 8.现在母女年龄和是48岁,3年后母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那么母亲今年()岁,女儿今年()岁. 9.叔叔比红红大19岁,叔叔的年龄比红红的年龄的3倍多1岁,叔叔()岁,红红()岁. 10.弟弟今年8岁,哥哥今年14岁,当二人年龄之和是50岁时,弟弟()岁,哥哥()岁. 答案 1.从年龄和中减去3岁就是2个乙的年龄.

乙的年龄:(33-3) 2=15(岁) 甲的年龄:15+3=18(岁) 2.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差是(47-21)岁,几年前两人的倍数差为(3-1)倍,可求出儿子几年前的年龄. 儿子几年前年龄:(47-21) 2=13(岁) 几年前:21-13=8(年) 3.先求出叔叔与小强年龄差,几年后的倍数差,算出几年后小强的年龄.

小强几年后的年龄:(21-5) (3-1)=8(岁) 几年后:8-5=3(年) 4.可先计算出二人的年龄差,再过几年折倍数差,由此可算出几年后小明的年龄. 小明几年后的年龄:(39-9) (3-1)=15(岁) 再过几年:15-9=6(年) 5.由题意可知爸爸与明明的倍数差是(5-1)倍,而二人年龄差是28岁,由此可算出明明与爸爸的年龄. 明明年龄:28 (5-1)=7(岁)

三年级数学奥数(爬楼梯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上册) 第三讲上楼梯问题 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每上一层楼梯需要1分钟,那么从一层上到四层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你的答案是4分钟,那么你就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3分钟。为什么是3分钟而不是4分钟呢?原来从一层上到四层,只要上三层楼梯,而不是四层楼梯。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类似的问题。 例1 裁缝有一段16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 分析如果呢子有2米,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如果呢子有6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如果呢子有8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再剪2米,还剩4米,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里有4个2米,用3天,……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1.因此,只要看16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解:16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16÷2=8(个) 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8-1=7(天) 答:第七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 例2 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需要多少秒?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切的次数总比切的段数少1.因此,在24秒内切了4段,实际只切了3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切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实际上切了4次,这样切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切一次所用的时间:24÷(4-1)=8(秒) 切5段所用的时间:8×(5-1)=32(秒) 答: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要用32秒。 例3 三年级同学120人排成4路纵队,也就是4个人一排,排成了许多排,现在知道每相邻两排之间相隔1米,这支队伍长多少米? 解:因为每4人一排,所以共有:120÷4=30(排) 30排中间共有29个间隔,所以队伍长:1×29=29(米) 答:这支队伍长29米。 例4 时钟4点钟敲4下,12秒钟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

三年级奥数差倍问题

第四讲差倍问题 知识要点:前面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和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如果知道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要求这两个数,这一类题我们则把它称为“差倍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与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类似,要先找出差所对应的倍数,求出一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数量关系表示为: 两数差÷(倍数-1)=较小数(一倍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典例精析 1、小明到市场买水果,他买的苹果的个数是买的梨的个数的3倍,买的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了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试一试 学校合唱团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多42人。合唱团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2、甲筐苹果的质量是乙筐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60kg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的质量就相等。原来两筐各有多少千克苹果? 试一试 有两筐橘子,第一筐的个数是第二筐的3倍,如果从二筐中拿出20个,则两筐橘子的个数相等。原来两筐橘子各多少个?

3、两个书架所存的书的本书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上取出20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上书的3倍。两个书架原来各存数多少本? 试一试 两个仓库里所存的粮食的质量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仓库里取出2400kg 粮食,那么第二个仓库里粮食的质量是第一个仓库里质量的7倍。两个仓库里原来各存粮食多少千克? 4、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试一试 被除数比除数小212,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5、被除数比除数大98.商是4,余数是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试一试 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1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基础训练 1、一件皮衣的价格是一件羽绒服的5倍,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服贵960元。一件皮衣与一件羽绒服各多少钱? 2、文亮小学三年级图书的本数是四年级图书本数的4倍,如果从三年级借48本书给四年级,则两个班的图书本数相等。原来三、四年级各多少本书? 3、书店里有数量相等的英语书和算数书,如果英语书再添160本,那么英语书的本书就是算数书的3倍。两种书原来各多少本? 4、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商各是多少? 5、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能力提升 1、甲、乙两车所载乘客人数相等。如果甲车下来34人,乙车上来52人,则乙车所载客人数是甲车载客人数的3倍。原来甲车载乘客多少人?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有答案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型例题 例[1] 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例[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例[3]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 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小学数学三年级奥数:上楼梯问题 实例解析

上楼梯问题三年级奥数知识点 例1: 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 解答: 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 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 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 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例2: 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解答: 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 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例3:

裁缝有一段16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 分析: 如果呢子有2米,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 如果呢子有6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 如果呢子有8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再剪2米,还剩4米,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里有4个2米,用3天,……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1.因此,只要看16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解答: 16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16÷2=8(个) 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8-1=7(天) 答:第七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 练习题 1.有一幢楼房高17层,相邻两层之间都有17级台阶,某人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多少级台阶?

解:从1层走到11层共走:11-1=10(个) 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走:17×10=170(级) 答: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170级台阶。 2.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解: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 48÷(4-1)=16(级) 从1楼到6楼共走:6-1=5(个)楼梯 从1楼到6楼共走:16×5=80(级)台阶 答:从1楼到6楼共走80级台阶。 3.一座楼房每上1层要走16级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级台阶,小英家住在几楼? 解:到小英家共经过的楼梯层数为:64÷16=4(层), 小英家住在:4+1=5(楼) 答:小英家住在楼的第5层。 4.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 解:火车的总长度为: 5×20+1×(20-1)=119(米), 火车所行的总路程:119+81=200(米),所需要的时间:200÷20=10(分钟)

2021年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型例题 例[1] 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例[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例[3]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上楼梯问题练习及答案

习题三 1.一根木料截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 么截7段要几分钟? 2.有一幢楼房高17层,相邻两层之间都有17级台阶,某人从 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多少级台阶? 3.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 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4.一座楼房每上1层要走16级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级台阶,小英家住在几楼? 5.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 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 钟? 6.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12点钟敲12下,几秒钟敲完? 7.某人到高层建筑的10层去,他从1层走到5层用了100秒, 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走到10层,还需要多少秒? 8.A、B 二人比赛爬楼梯,A 跑到4层楼时,B 恰好跑到3层楼,照这样计算,A 跑到16层楼时,B 跑到几层楼? 9.铁路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某旅客为了计算火车的速度,测量出从第一根电线杆起到经过第37根电线杆共用了2 分钟,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习题三解答 1.解:每截一次需要:6÷(3-1)=3(分钟),截成7段要3×(7-1)=18(分钟) 答:截成7段要18分钟。 2.解:从1层走到11层共走:11-1=10(个)楼梯,从1层走 到11层一共要走:17×10=170(级)台阶。 答: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170级台阶。 3.解: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48÷(4-1)=16(级),从1 楼到6楼共走:6-1=5(个)楼梯,从1楼到6楼共走:16×5=80 (级)台阶。 答:从1楼到6楼共走80级台阶。 4.解:到小英家共经过的楼梯层数为:64÷16=4(层),小 英家住在:4+1=5(楼)答:小英家住在楼的第5层。 5.解:火车的总长度为:5×20+1×(20-1)=119(米),火车所行的总路程:119+81=200(米),所需要的时间: 200÷20=10(分钟) 答:需要10分钟。 6.解:每个间隔需要:6÷(3-1)=3(秒),12点钟敲12下,需要3×(12-1)=33(秒) 答:33秒钟敲完。 7.解:每上一层楼梯需要:100÷(5-1)=25(秒),还需要的时间:25×(10-5)=125(秒) 答:从5楼再走到10楼还需要125秒。 8.由A 上到4层楼时,B 上到3层楼知,A 上3层楼梯,B 上2 层楼梯。那么,A 上到16层时共上了15层楼梯,因此B 上 2×5=10个楼梯,所以B 上到10+1=11(层)。 答:A 上到第16层时,B 上到第11层楼。 9.解:火车2分钟共行:50×(37-1)=1800(米) 2分钟=120秒 火车的速度:1800÷120=15(米/秒) 答:火车每秒行15米。

奥数题—年龄问题

奥数题——年龄问题 (要点:年龄差不变,但相关的年龄倍数在改变。) 例1:小华今年12岁,他妈妈今年48岁,多少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多少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解:首先,不管是今年或今年前、今年后的若干年,小华和他妈妈年龄的差都是相同的,妈妈的年龄比小华大48-12=36(岁)。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5份,比小华多5-1=4(份),所以那时小华是:36÷4=9(岁),是在今年前12-9=3(年)。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时,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妈妈的年龄是这样的3份,比小华3-1=2(份),所以那时小华是:36÷2=18(岁),是在今年后18-12=6(年)。 答:3年以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6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例2:小芬家由小芬和她的父母组成,小芬的父亲比母亲大4岁,今年全家年龄的和是72岁,10年前这一家全家年龄的和是44岁。今年三人各是多少岁? 解:一家人年龄的和今年与10年前比较增加了72-44=28(岁),而如果按照三人计算10年后应增加3×10=30(岁),只能是小芬少了2岁,即小芬8年前出生,今年是8岁,今年父亲是(72-8+4)÷2=34(岁),今年母亲是34-4=30(岁)。 答:今年父亲34岁,母亲30岁,小芬8岁。 例3:父亲今年38岁,母亲今年36岁,儿子今年11岁,多少年后,父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 解:今年父母年龄之和为38+36=74(岁),儿子年龄的4倍是44岁,今年父母年龄之和比儿子年龄的4倍多74-44=30(岁),而每过一年父母年龄增加2岁,过一年儿子年龄增加数的4倍为4岁,就是说每过一年父母年龄的增加比儿子年龄增加数的4倍少4-2=2(岁),当父母年龄之和为儿子年龄的4倍时,要过30÷2=15(年)。 答:15年后,父母亲的年龄之和是儿子的年龄的4倍。 例4: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5倍,过8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3倍,小华今年多少岁? 解: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5倍,是把今年小华年龄的作为1份,今年张老师的年龄是这样的5份,张老师今年的年龄比小华多5-1=4(份),过8年,张老师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3倍,是把那时小华的年龄作为1份,张老师那时的年龄是这样的3份,张老师那时的年龄比小华多3-1=2(份)。今年和过8年后张老师与小华年龄差的岁数是相同的,因此过8年的1份是今年的4÷2=2(份),那么,今年的1份的岁数是8÷(2-1)=8(岁),就是今年小华8岁。 答:今年小华8岁。

三年级奥数:上楼梯问题

第三讲上楼梯问题 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每上一层楼梯需要1分钟,那么从一层上到四层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你的答案是4分钟,那么你就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3分钟。 为什么是3分钟而不是4分钟呢?原来从一层上到四层,只要上三层楼梯,而不是四层楼梯。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类似的问题。 例1裁缝有一段16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 分析如果呢子有2米,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如果呢子有6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如果呢子有8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再剪2米,还剩4米,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里有4个2米,用3天,……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1.因此,只要看16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解:16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16÷2=8(个) 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8-1=7(天) 答:第七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 例2 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需要多少秒? 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切的次数总比切的段数少1.因此,在24秒内切了4段,实际只切了3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切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实际上切了4次,这样切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切一次所用的时间:24÷(4-1)=8(秒) 切5段所用的时间:8×(5-1)=32(秒) 答: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要用32秒。 例3 三年级同学120人排成4路纵队,也就是4个人一排,排成了许多排,现在知道每相邻两排之间相隔1米,这支队伍长多少米? 解:因为每4人一排,所以共有:120÷4=30(排) 30排中间共有29个间隔,所以队伍长:1×29=29(米)

小学奥数题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题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题年龄问题 1.父亲今年32岁,儿子今年5岁,再过几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2.黄坤今年12岁,丁老师今年38岁。再过多少年,黄坤的年龄是丁老师年龄的3/5? 3.星星今年5岁,她妈妈今年32岁,再过多少年星星与妈妈年龄之比为2:5? 4.甲乙两人的年龄和是63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的一半时,乙那时的年龄正好是甲现在的年龄。那么,甲是多少岁? 5.父亲比儿子大28岁,母亲比儿子大23岁,父亲与母亲的年龄和是73岁。儿子的年龄是多少岁? 6.甲乙利润年龄的和是45岁,当甲是乙现在年龄的3/5时,乙当时的年龄恰好是甲现在的年龄,那么,乙比甲大多少岁? 7.今年,孙老师和曾校长的年龄和恰好是100岁,当孙老师年龄是曾校长现在年龄的4/7时,曾校长那时刚好是孙老师校长这么大。孙老师比曾校长小几岁? 8.今年王叔的年龄恰好是金老师年龄的4/7。12年后,王叔的年龄又正好是金老师的2/3,今年金老师多少岁? 9.王大伯今年46岁,小洁今年7岁。几年后,王大伯的年龄恰好是小洁的4倍? 10.父亲和儿子今年共60岁,又知4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儿子今年是多少岁? 小学奥数培优题年龄问题应用题:

1、小刚说:去年爸爸比妈妈大4岁,我比妈妈小26岁。请你算一算,今年小刚的爸爸比小刚大几岁? 2、老张、阿明和小红三人共91岁,已知阿明22岁,是小红年龄的2倍。问老张几岁? 3、儿子的年龄是爸爸的1/4,三年前父子年龄之和是49岁。求父子现在年龄各是几岁? 4、妈妈今年35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7倍。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恰好是女儿的3倍? 5、小明今年8岁,他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1岁,多少年后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4岁?这时小明几岁? 6、小冬今年12岁,五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冬年龄的9倍,爷爷今年多少岁? 7、妈妈今年40岁,恰好是小红年龄的4倍,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 8、一家三口人,三人的年龄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9、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5倍。又过了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4倍,求祖父今年多少岁? 10、三年前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小刚年龄的6倍,今年父子年龄和是55岁,小刚今年多少岁? 11、爸爸15年前的年龄相当于儿子12年后的年龄,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时,爸爸多少岁? 12、甲的年龄数字颠倒过来恰好是乙的年龄,两人年龄和为99岁,甲比乙大9岁,求甲的年龄。

三年级奥数 第6讲 植树问题例题练习及答案

第6讲植树问题例题练习及答案 (1)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1; (2)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3)在一段距离中,一端不植树,棵数=段数. 3.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棵数=段数. 例题精讲: 例1 有一条长10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5米栽一棵树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分析:先将全长1000米的公路每25米分成一段,一共分成多少段?种树的总棵树和分成的段数的关系是棵数=段数+1. 解1000÷25+1=41(棵).

答:一共需要准备41棵树苗. 例2 公路的一旁每隔40米有木电杆一根(两端都有).共121根.现改为水泥电杆51根(包括两端),求两根相邻水泥电杆之间的距离. 分析:公路全长为40×(121-1) 解40×(121-1)÷(51-1)=40×120÷50=96(米). 答:两根相邻水泥杆之间的距离是96米. 例3 两幢大楼相隔115米,在其间以等距离的要求埋设22根电杆,从第1根到第15根电杆之间相隔多少米? 分析:在相距115米的两幢大楼之间埋设电杆,是两端都不埋电杆的情况,115米应该分成22+1=23段,那么每段长是115÷23=5米,而第1根到第15根电杆间有15-1=14段,所以第1根到第15根电杆之间相隔(5×14)米. 解115÷(22+1)×(15-1)=115÷23×14=70(米) 答:从第1根到第15根之间相隔70米. 例4 工程队打算在长96米,宽36米的长方形工地的四周打水泥桩,要求四角各打一根,并且每相邻两根的距离是4米,共要打水泥桩多少根? 分析:先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是(96+36)×2=264米,每4米打一根桩,因为是沿着长方形四周打桩,所以段数和根数相等,可用264÷4来计算. 解 (96+36)×2÷4=132×2÷4=66(根). 答:共要打水泥桩66根. 例 5 一个圆形水库,周长是2430米,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又在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每3米种杨树1棵,要种杨树多少棵? 分析:沿着封闭的圆形水库四周植树,段数与棵数相等,沿着2430米的四周,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共可种2430÷9=270棵,也就是把水库四周平分成270段.又在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每隔3米种杨树一棵,每段可种9÷3-1=2棵,总共可种杨树2×270=540棵. 解 (9÷3-1)×(2430÷9)=2×270=540(棵) 答:水库四周要种杨树540棵. 例 6 红星小学有125人参加运动会的入场式,他们每5人为一行,前后两行的距离为2米,主席台长32米.他们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通过主席台,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是一道与植树问题有关的应用题.利用"有125人,每5人为一行"可求出一共有125÷5=25行,行数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棵数,"前后两行距离是2米"相当于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这样可求出队伍的长度是2×(25-1)米.再加上主席台的长度,就是队伍所要走的距离.用队伍所要走的距离,除以队伍行走的速度,可求出所需行走的时间了. 解 [2×(125÷5-1)+32]÷40=[2×24+32]÷40=80÷40=2(分钟). 答:队伍通过主席台要2分钟. 水平测试 4 A 卷 一、填空题 1.学校有一条长80米的走道,计划在走道的一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栽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棵树. (2)如果两端栽柳树,中间栽杨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杨树. (3)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棵树. 2.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是60米,如果在水池的四周每隔3米放一盆花,那么一共能放______盆花.

小学三年级奥数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2) 1、有甲乙两桶油,如果把甲桶油向乙桶倒入35千克,则乙桶就比甲桶多10千克问原来甲桶比乙桶多多少千克? 2、小明和小玲都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明给小玲18颗,则小明比小玲还多4颗。 问原来小明比小玲多几颗玻璃球? 3、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乙筐苹果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43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的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4、小猫的糖数是小狗的3倍,如果小猫给小狗36颗,那么小猫还比小狗多8颗。 小狗和小猫原来各有多少颗糖? 5、甲筐苹果的数量是乙筐的4倍,如果把甲筐苹果给乙筐放15个,则甲筐苹果的数量比乙筐少6个,甲乙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 6、甲乙两个仓库各有一批水泥,甲仓库的袋数是乙仓库的3倍,如果从甲仓库取出180袋放入乙仓库,那么两个仓库的袋数相等。原来两个仓库各有水泥多少袋? 7、苹果的数量是桃子的7倍,如果苹果给桃子30个,苹果的数量还比桃子多12个,苹果和桃子各有多少个? 8、小明的邮票数是小红的4倍,如果小明给小红15张,那么就比小红少了3张,原来小明、小红各有多少张邮票? 9、小华的糖数是小亮的6倍,小华给小亮35块后,两人同样多。小华和小亮原来各有多少块糖? 10、红花的数量是兰花的5倍,如果红花给兰花44朵,还比兰花多8朵。红花和兰花原各有多少朵? 第1页共8页

11、甲书架的存书量是乙书架的4倍,从甲书架上取出32本书放在乙书架上,那么,甲书架就比乙书架少了4本。甲乙两个书架原各有图书多少本?12、甲乙两车上的人数相同。如果甲车上的35人上到乙车上,这时乙车的人数是甲车的6倍。甲乙两车原来各有多少人? 13、哥哥的钱数是弟弟的5倍。如果哥哥给弟弟24元钱,哥哥和弟弟的钱数就同样多。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钱? 14、两个车间的人数原本同样多。如果从第一车间抽调120人到第二车间,第二车间的人数就是第一车间的7倍。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15、小明的邮票和小红的邮票原本同样多。后来小明送给别人25张邮票,小红又收集了45张邮票,现在小红的邮票数量是小明的8倍。小明和小红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第2页共8页 综合练习 1、笑笑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4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2、有一根木头,要锯成5小段,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 3、笑笑家和淘气家之间有一条长90米的小路,如果在小路一旁每隔3米栽一棵树,需要栽多少棵树? 4、某学校分宿舍,如果每间宿舍住8人,则少2间宿舍,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则多出2间宿舍。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 5、公园的道路两边要放一些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计50把,每相邻两把椅子之间都相距5米。问这条路长多少米? 6、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如果每天卖出3千克的梨和5千克的苹果,那么若干天后梨卖完了而苹果还剩40千克。原来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7、一个花圃周长84米,在它的周围每隔4米种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又要种两棵桃树。花圃一周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小学奥数教程:年龄问题(三)计算题

1. 掌握用线段图法来分析题中的年龄关系. 2. 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题. 知识点说明: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 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 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 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个人的年龄增加量是不变的; 3.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年龄与和差倍分问题综合 【例 1】 王刚、李强和小莉、小芳是两对夫妻,四人的年龄和为132,丈夫都比妻子大5岁,李强比小芳大6 岁.小莉( )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3年级,初赛 【解析】 通过丈夫都比妻子大5岁,李强比小芳大6岁.知道李强和小莉才是夫妻,那么小莉比李强小5岁, 王刚和小芳是夫妻,小芳比李强小6岁,小芳又比王刚小5岁,可见王刚比李强小1岁,画图如下: 我们可以先求出李强的年龄:(132+1+6+5)÷4=36(岁),那么小莉的年龄是:36-5=31(岁)。 【答案】小莉31岁。 【例 2】 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例题精讲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6-1-8.年龄问题(三)

三年级奥数上楼梯问题

三年级奥数上楼梯问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三讲上楼梯问题 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每上一层楼梯需要1分钟,那么从一层上到四层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你的答案是4分钟,那么你就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3分钟。 为什么是3分钟而不是4分钟呢原来从一层上到四层,只要上三层楼梯,而不是四层楼梯。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类似的问题。 例1裁缝有一段16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 分析如果呢子有2米,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如果呢子有6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如果呢子有8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再剪2米,还剩4米,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里有4个2米,用3天,……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1.因此,只要看16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解:16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16÷2=8(个) 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8-1=7(天) 答:第七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 例2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需要多少秒 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切的次数总比切的段数少1.因此,在24秒内切了4段,实际只切了3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切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实际上切了4次,这样切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切一次所用的时间:24÷(4-1)=8(秒) 切5段所用的时间:8×(5-1)=32(秒)

三年级奥数专题:差倍问题习题及答案.docx

九、差倍问题( A 卷) 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小明、小红两人集邮 , 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 15 张, 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 4 倍 , 小明集邮张,小红集邮张. 2. 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 岁, 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 3 倍, 今年妈妈岁, 小刚岁. 3.学农基地种的花生是白薯的 16 倍, 现在已经知道种的花生比白薯多 105 棵 , 种花生棵, 白薯棵. 4.小利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 16 本 , 故事书是科技书的 3 倍 , 小利有科技书 本, 故事书本. 5.甲、乙两个数 , 如果甲数加上 50, 就等于乙数 , 如果乙数加上 350 就等于甲数的 3 倍 , 问甲,乙. 6.小明、小丽做题 , 如果小明再做 4 道就和小丽做的一样多 , 如果小丽再做 6 道就是小明的 3 倍, 小明做道题,小丽做道题. 7.仓库存有面粉和大米 , 已知面粉比大米多 4500 千克 , 面粉的斤数比大米的 3 倍多 700 千克 , 大米千克,面粉千克. 8.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 , 从甲筐取出 7 千克 , 乙筐加上 19 千克 , 这时乙筐的重量是甲筐重量的 3 倍, 原来两筐各有苹果千克、千克. 两人所存的钱数相等 , A 要买一件商品 , 向 B 借了 120 元, 这时 A 的钱数正好是 B 的 4 倍, A有元, B有元. 10.某班原有男生比女生多 10 人, 如果女生转走 5 人, 那么男生人数正好是女 生人数的 2 倍, 原有男生人. 二、解答题 11.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 55 人, 如果调走男工 5 人, 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 3 倍 , 原有男工多少人 12.某校有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 50 个, 如果再买 40 个排球 , 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 3 倍, 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13.小明和小丽数学作业本上的红花 , 小丽比小明多 7 朵, 如果小明少得 2 朵,小丽再得 3 朵, 小丽的红花数就是小明的 3 倍, 小明小丽各得多少朵 14.甲有 36 本课外书 , 乙有 24 本课外书 , 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 , 甲剩下的数是乙剩下本数的 3 倍, 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完整版)小学奥数年龄问题题库学生版

年龄问题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例 1】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巩固】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 【巩固】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巩固】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

【巩固】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例 2】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6倍,那么小航的妈妈今年多少岁? 【巩固】学而思学校张老师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个学生,现在张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和;9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张飞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张飞、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 【巩固】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为84岁,12年后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两个儿子的年龄和,父亲现在多少岁? 【例 3】小明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3岁,小明年龄的4倍比爸爸的年龄多2岁,小明与爸爸的年龄相差几岁? 【巩固】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无答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还原问题 1.工程问题??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还要种400棵,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 2.还原问题 ?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楼梯问题 1上楼梯问题 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 2.楼梯问题??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页码问题 1.黑白棋子 ?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 2.找规律??有一列由三个数组成的数组,它们依次是(1 ,5 ,10 );(2 ,10 ,20 );( 3,15,30 );……。问第个数组内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3.页码问题??一本书的页码从1至62 ,即共有62页.在把这本书的各页的页码累加起来时,有一个页码被错误地多加了一次.结果,得到的和数为2000.问:这个被多加了一次的页码是几?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平均重量 1.平均重量??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 2.平均数? 有六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25 ,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1 ,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2,那么第三个数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盈亏问题 1.盈亏问题 三年级的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位同学分4颗,发现多了3颗,如果每位同学分5颗,发现少了2颗。问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颗糖????

5.三年级奥数上册 差倍问题

三年级秋季培优 第五讲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与差相对应的倍数。先求1倍数,再求几倍数,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用数量关系表示就是: 小数(1倍数)=两数差÷(倍数-1) 大数(几倍数)=小数(1倍数)×倍数 或大数(几倍数)=小数(1倍数)+两数差 典型例题 例1白兔与灰兔一起采蘑菇,白兔比灰兔多采198个蘑菇,并且白兔采的蘑菇是灰兔的3倍。白兔和灰兔各采蘑菇多少个? 【思路点拔】这道题中有“差”(白兔比灰兔多采198个)有“倍数”(白兔采的蘑菇是灰兔的3倍),这类就是差倍应用题。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灰兔采的蘑菇是1倍量,白兔采的蘑菇是灰兔的3倍,白兔比灰兔多采的198个,正好相当于白兔比灰兔多采的3-1=2(倍),由此可先求出1倍量,即灰兔采的蘑菇数198÷(3-1)=99(个),从而再求出白兔采蘑菇的个数。 【详细解答】 达标训练 1、小鸡比小鸭多12只,又知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3倍。小鸡、小鸭各有多少只?

2、师傅和小陈加工一批机器零件,小陈比师傅多加工279个,小陈加工的零件数是师傅的4倍。师傅和小陈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3、学校美术小组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3倍,女同学比男同学多78人。男同学和女同学共有多少人? 4、爸爸比小明大24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爸爸和小明的年龄各多少岁? 5、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多少棵? 6、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个数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7、一件皮衣的价钱是一件羽绒服价钱的5倍,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服贵960元。皮衣与羽绒服各多少元? 8、大、小两筐苹果,大筐苹果比小筐多36个,大筐苹果是小筐的3倍。大、小两筐各多少个苹果? 9、大桶油是小油质量的6倍,大桶油比小桶油多60千克。大、小两桶各装多少千克油?

三年级奥数差倍问题

第12讲 差倍问题 知识要点 前面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和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如果知道了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要求两个数各是多少,这一类题我们则把它称为“差倍问题”。解答“差倍问题”与解答“和倍问题”的方法类似,要先找到差所对应的倍数,求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精典例题 例1: 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个数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几个? 模仿练习 小明到超市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4倍,苹果比梨多18个,小明买了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 精典例题 例2: 甲乙两校教师的人数相等,由于工作需要,从甲校调20 人到乙校, 这是属于“基础型”的差倍问题,先画线段图表示出苹果和梨的倍数关系,再把它们的差标上去,看能否找到解决方法。

这时乙校教师人数正好是甲校的3倍。甲、乙两校原各有教师多少人? 模仿练习 三(1)班花盆是三(2)班花盆的8倍,如果从(1)班搬出35盆到(2)班,则两个班的花盆一样多。原来两个班各有多少花盆? 精典例题 例3:商店数学本的本数是作文本本数的4倍,如果再买进250本作业本,卖出50本数学本,两种本子就同样多了。该商店原有数学本和作文本各多少本? 模仿练习 有甲、乙两框橘子,甲框的千克数是乙框的2倍,如果甲框卖出20千克橘子,乙框增加36千克橘子,两框的橘子就同样重了。甲、乙两框橘子原来 这是属于“暗差型”的差倍问题,画线段图表示出甲乙两校的倍数关系,并弄清楚它们的差,再列式解决。 这也是属于“暗差型”的差倍问题,画线段图表示出它们倍数关系,并根据“再买进250本作业本,卖出50本数学本,两种本子就同样多”,弄清楚它们的差,再列式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