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纯粘胶纤维纺织生产工艺的探讨
对纯粘胶纤维纺织生产工艺

对纯粘胶纤维纺织生产工艺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纯粘胶纤维纺织生产工艺的优化,最终达到提高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粘胶纺织工艺浆纱强力伸长中图分类号:ts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094-02随着人们对衣着服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面料的生态、环保、美观、安全及健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粘胶纤维为纤维素纤维,具有环保优势和良好的亲肤性,光泽良好,吸湿性强,抗微生物。
用纯粘胶纤维织造的织物特点是细洁、光滑、平整、白净、柔软,透气性好,不沾身,穿着舒适,其优良的染色性能,使其花色鲜艳美观,近几年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为此我公司对r9.8t/98t 360/340.5 165cm平纹织物进行了试织,对各工序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原料性能粘胶纤维断裂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特别是湿强特低,只有干强的60%,对纺织生产有特别要求我们选取13 3dtex x 38mm纯粘胶短纤维纺制r9.8tex 纱,织制平布织物。
实测纤维性能指标为:细度1.33dtex,长度38.11mm,断裂强度2.35 cn/dtex,断裂伸长率17.7%,含油率0.22%。
2 纺织工艺流程aooza抓花机——ao06c混棉机——a036c梳针开棉机——a092a给棉机——ao76c成卷机——a186d梳棉机——fa3o6并条机(两道)——fa458a粗纱机——jf15o6细纱机——utoconer238络筒机3 纺纱工艺优选与调整3.1 清棉工序开清棉工序执行“多松、轻梳、少打”的工艺原则,降低各打手的速度,防止速度过快将纤维打成束丝,增加棉结。
适当放大各开清点打手与尘棒的隔距,a036c采用全梳针滚筒打手,a076c把三翼综合打手取掉三个刀片改为梳针打手,提高粘胶纤维的开松度。
开清棉机组要求气流畅通,通道光洁,减少因纤维损伤和搓滚成团而形成的棉结。
黏胶纤维工艺流程

粘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1、粘胶纤维生产的基本过程粘胶纤维的原料和成品,其化学组成都是纤维素纤维,仅是形态、结构以及物理机械性质发生了变化。
粘胶纤维生产的任务,就是通过化学和机械的方法,将浆粕中很短的纤维制成各种形态,并具有所要求的品质,适合各种用途的纤维成品。
各种粘胶纤维,不论采用何种浆粕原料和生产设备,其生产的基本过程都是相同的,都必须经过下列四个过程,⑴粘胶的制备⑵粘胶在纺丝前的准备⑶纤维的成形⑷纤维的后处理生产粘胶短纤维的主要过程也和这个相同,其中前两个工序在本厂叫制胶工序,后两个叫纺丝工序。
2、制胶工序2.1粘胶的制备的工艺流程把浆粕制成粘胶,要经过两个化学过程。
首先将浆粕与碱液作用,生成碱纤维素,然后再使碱纤维素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纤维素黄酸酯。
通过这两个反应,在不能直接溶于希碱液中的纤维素分子上,引入极性很强的磺酸基团,从而使它溶解而制得粘胶。
这时粘胶为粗制粘胶,还要经过精制过程才能进行纺丝。
图如下:碱)浆粕加入NAOH(碱) 纤维素磺酸酯CS22.2粘胶的制备过程⑴浆粕的准备粘胶纤维厂必须贮存一定数量的浆粕,各批浆粕在使用前还需要进行混合,以使各批粘胶的原料性能基本上一致。
⑵碱纤维素的制备浆粕浸渍于一定浓度的碱中,生成碱纤维素。
反应方程式如下:C6H9O4-OH+NaOH→C6H9O4-Na+H2O碱纤维素经过压榨,除去多余的碱液,然后进行粉碎。
粉碎后的碱纤维素成为松散的絮状。
⑶纤维素的老成把粉碎后的碱纤维素,在空气中暴露适当的时间,由于空气中氧的作用,纤维素分子链发生断裂,平均聚合度下降,使制成的粘胶的粘度得到适当调整,避免因粘胶粘度过高而使工艺过程发生困难。
碱纤维素的老成程度,根据纤维品种的特性而不同,有些品种没有专门的老成过程。
⑷纤维素磺酸酯的制备碱纤维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纤维素磺酸酯。
其反应如下:S//C6H9O4-Na+CS2→C6H9O4-O-C-SNa各种粘胶纤维对纤维素磺酸酯的品质要求是不同的。
粘胶纤维工艺学

1
熟成时间:熟成时间主要取决于熟成温度,熟成度的高低,过滤脱泡所需要的时间。提高脱泡速度,可缩短熟成时间;升高熟成温度和降低粘胶中的含碱量,也可以加快熟成速度,但粘胶稳定性差,不利于纺丝。
2
熟成温度:升温可以缩短熟成时间,每升高1℃,在达到相同熟成度下,时间可缩短8~10h,但温度过高,会加速黄酸酯分解,一般熟成温度控制在15~20℃。
影响黄化因素
(1)颜色判断法:纯粹的纤维素黄酸酯应是纯白色,但黄化副反应生成的Na2CS3带有桔黄色。而在正常情况下,副反应速度与纤维素的酯化反应速度大致相等,因此黄化机内物料逐渐由白色变成黄色、桔黄色时,即可认为黄化到达终点。 (2)时间温度结合判断:黄化时间、温度达工艺要求 (3)机内气压判断法:在黄化前,先抽真空(-0.9bar),机内呈负压状态。当CS2注入黄化机内后,由于CS2挥发使压力上升。反应开始后,CS2逐步被消耗掉,压力又回复到负压状态,表明CS2已消耗完毕,黄化到达终点。一般若设备密封性好,可用此法作参考。 (4)电动机负荷(电流值)判断法:随着黄酸酯的逐步生成,物料开始发粘,使电动机负荷逐步增大。若在负荷达到峰值时,加入中途水,负荷即迅速下降,随着物料的搅拌,开始形成团状,负荷又有所回升,黄化到达终点。 我们生产线判断不便于用颜色来判断终点,需根据酯化度的测定来确定合适的黄化温度和时间,再参照机内气压变化或电动机负荷法来判断终点。
干法黄化、湿法黄化,我们采用干法黄化。
黄化方法:
温度;2)时间;3)CS2加入量;4)碱纤维素组成(甲纤和含碱);5)真空度(加CS2前抽真空利于CS2在规定时间内安全加入,又能使CS2加入机台后成为气态,有利于渗透到碱纤维素中,同时也减少了副反应,使黄化反应完全);6)搅拌速度(高,有利于反应进行。干法黄化速度太快易使物料成粒或结团,易使磺酸脂酯化度不均匀)7)半纤含量
粘胶纤维制作过程

粘胶纤维制作过程
粘胶纤维是一种常用的制作纺织品的材料,其制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材料准备:粘胶纤维的原料主要是聚酯、尼龙等合成纤维,这些原料需要经过加工处理,如熔融、拉丝和卷绕等,形成适合制作粘胶纤维的纱线或丝线。
2. 粘胶纤维的生产:将原料纱线或丝线通过喷丝、纺丝等工艺制成粘胶纤维。
其中,喷丝是将原料通过高压喷嘴喷出,形成微细的纤维,通过气流或静电力使其成为网状结构;纺丝则是将原料通过旋转的方式拉丝成细丝,再通过加热使其凝固成为纤维。
3. 粘胶纤维的加工:将生产好的粘胶纤维进行加工处理,如拉伸、切断、染色等,制成适合各种用途的产品,如衣物、织物、地毯等。
4. 质量检验:对制成的粘胶纤维和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检查纤维的细度、强度、拉伸率、耐热性等指标,以及制品的外观、功能等性能。
以上就是粘胶纤维的制作过程,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 1 -。
粘胶纤维研究报告

粘胶纤维研究报告介绍粘胶纤维是一种纺织原料,在纺织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报告将对粘胶纤维的性质、制备工艺和应用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纺织原料。
粘胶纤维的性质粘胶纤维是由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人造纤维,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
下面列举了粘胶纤维的主要性质:1.高拉伸强度2.柔软舒适3.吸湿性强4.透气性好5.易染色6.耐磨性好粘胶纤维的制备工艺粘胶纤维的制备过程包括纺丝、固化和后处理等关键步骤。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纺丝纺丝是将粘胶纤维液通过纺丝装置形成连续纤维的过程。
主要步骤包括:1.溶液配制:将纤维素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热搅拌使其溶解。
2.过滤:将溶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和大颗粒物。
3.纺丝:将溶液注入纺丝装置,通过旋转和拉伸使溶液成为纤维。
固化固化是将纺丝形成的纤维进行化学反应,使其固化成为可用纤维的过程。
主要步骤包括:1.沉降:将纺丝后的纤维通过沉降,使其成为一层纤维网状结构。
2.固化剂处理:将固化剂涂布到纤维上,使纤维固化成为可用的纺织材料。
3.干燥:通过烘干使纤维中的溶剂挥发,以增加纤维的强度和稳定性。
后处理后处理是对固化后的粘胶纤维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提高其性能和外观。
主要步骤包括:1.漂洗:将固化处理后的纤维进行漂洗,以去除多余的固化剂和溶剂。
2.干燥和定型:通过干燥和定型处理,使纤维具有所需的形状和性能。
3.涂覆和涂膜:可以对纤维进行涂覆或涂膜,增加其功能性和应用领域。
粘胶纤维的应用粘胶纤维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粘胶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1.纺织行业:用于制作衣物、床上用品等纺织品,具有柔软舒适的特点。
2.医疗保健:用于制作医用纺织品,如医用绷带、手术衣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3.汽车工业: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如座椅套、内饰板等,具有耐磨性和高强度。
4.体育用品:用于制作运动服装、运动鞋等,具有高拉伸强度和舒适性。
浅析纤维生产工艺或粘胶短纤维

通过实验与试生产分析,我们首先确定了影响超短纤维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其针对关键因素制定解决方案。粘胶超短纤维对纤维的长度与精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1)普通粘胶短纤维水流式切断机造成纤维长短不一。
(2)粘胶超短纤维的分散性品质达不到要求。
五、根据关键因素制定工艺
1、切断机选型
一、粘胶纤维概述
粘胶纤维又称粘纤,是一种以棉或其他天然纤维为原料调配生产而成的纤维素纤维。在我国现阶段粘胶纤维可以分为普通、改性、高湿模量、强力纤维4种。但近几年来,粘纤又出现了一种名为天丝,竹纤维的比较高档的新品种。但不管怎么变化,粘纤都还是以棉或者其他的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纤维素纤维。一般地,粘胶纤维具有与棉十分相似的吸湿性能,经常与棉、毛或各种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随着生产生活的各类需要,粘胶纤维更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纤维。
3、降低乱丝缠绕丝
影响超短纤维分散性的另一要素是乱丝缠绕丝所形成的打结丝,丝团,在切断后造成超短纤维中的单双眼丝,在应用时会导致纸面不美观。因此必须降低纺丝与后处理过程中的乱丝与缠绕丝。乱丝缠绕丝的成因主要是牵伸在成形过程中因各种外在原因将单丝拉断在水流或蒸汽流的作用下打散发生缠绕造成的。因此从纺丝部位开始与丝条接触部位,所经过的水流和蒸汽流都要考虑进去。首先纺丝及机内二浴部分、后处水洗槽内,塑化浴槽内的导丝部件,由于采用的陶瓷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受磨损影响,表面釉质脱落,露出里层,表面光洁度不够,与丝接触时易粘丝,导致单线断裂。之后受所接触水流蒸汽流后,断丝从丝束内游离到表面形成乱丝。因此,需要对这些导丝件的材质进行研究考察,选用耐磨耐酸碱的导丝件,经过对比,选用高品质的三氧化二铝制作的导丝件,在与丝条接触,发生磨损后,由于内外部材质一致,光洁度不发生变化,可满足粘胶超短纤维的使用需求。缺点是价格昂贵。但由于延了使用周期,总体成本仅略有增加。其次调整纺丝工艺,主要是降低盘间牵伸比和塑化浴牵伸比,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单丝拉断现象。
粘胶纱生产工艺

粘胶纱生产工艺粘胶纱是一种常用于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它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抗皱性能,在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粘胶纱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得到最终的成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粘胶纱的生产工艺。
粘胶纱的生产始于原料的选择。
生产粘胶纱的主要原料是粘胶纤维,这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柔软性。
在选取原料时,需要考虑纤维的质量和纯度,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
原料选取好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艺流程。
第二步是纺丝工艺。
在纺丝过程中,将粘胶纤维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设备拉伸、旋转,最终形成纱线。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纤维的拉伸程度和旋转速度,以确保纱线的均匀度和强度。
纺丝是粘胶纱生产中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着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第三步是捻制工艺。
捻制是将纱线通过捻合机进行旋转,使纱线更加紧密,增加其强度和弹性。
在捻制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纱线的捻度和细度,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
捻制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染色和整理工艺。
第四步是染色和整理工艺。
在染色过程中,将白色的纱线通过染色机进行染色处理,使其获得丰富多彩的颜色。
染色需要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配色,并严格控制染料的浓度和温度,以确保染色效果的一致性。
整理是将染色后的纱线进行整理、烘干、定型等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手感和外观。
最后一步是包装和质检。
在包装过程中,将经过整理的粘胶纱按照规格、颜色等要求进行包装,以方便运输和销售。
同时,还需要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质检,检查其外观、强度、柔软度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总的来说,粘胶纱的生产工艺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工艺流程,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粘胶纱,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粘胶纱生产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在纺织品行业中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化工企业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分析

化工企业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分析粘胶短纤维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化学纤维。
因其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吸湿性好和能够进行化学改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中。
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化工企业粘胶短纤维生产的特点及影响生产质量的不利因素,重点阐述了粘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
标签: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粘胶制备粘胶短纤维在化工企业生产中是以浆粕为最基本的原材料经过纤维素黄酸酯溶液纺制形成。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等性能的不断改变,粘胶短纤维需求量和品种日益增大,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1 粘胶短纤维生产特点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粘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一般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分别是稳定性、适应性、合理性。
所谓的稳定性是相对于生产工艺的稳定与否来说的,生产中稳定是设备运行的基础,随着原材料、产量等外界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现在企业在追求质量至上的理念上就要确保有稳定的生产工艺。
在适应性方面,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特质、生产企业等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样就会导致生产工序有变化,但是对于这种工艺来说适应性比较强,没有任何的变化。
2 影响粘胶短纤维生产的条件在粘胶短纤维生产中影响生产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原材料、工艺设计、操作水平方面。
原材料作为生产粘胶短纤维的基本材料,对质量要求比较严格。
不稳定的原材料用于生产中无法保障产品的质量。
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很多企业在浆粕质量和品种稳定性方面做得都不够。
工艺设计方面在现在的企业中普遍存在不足,不仅不能保障产品质量,在消耗指标方面也无法实现,进一步加剧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
3 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一般来说,粘胶短纤维的生产是以浆粕为原材料,通过碱浸、压榨、老成、黄化、混合、过滤、脱泡等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最后通过完善的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形成需要的成品。
最为主要的生产工艺要经过四个过程,分别是粘胶的制备、粘胶在纺丝前的准备、纤维的成形及纤维的后处理。
粘胶的制备工艺。
在粘胶的制备环节中要经过两个化学反应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纯粘胶纤维纺织生产工艺的探讨
作者:商燕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3期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纯粘胶纤维纺织生产工艺的优化,最终达到提高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粘胶纺织工艺浆纱强力伸长
中图分类号:TS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094-02
随着人们对衣着服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面料的生态、环保、美观、安全及健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粘胶纤维为纤维素纤维,具有环保优势和良好的亲肤性,光泽良好,吸湿性强,抗微生物。
用纯粘胶纤维织造的织物特点是细洁、光滑、平整、白净、柔软,透气性好,不沾身,穿着舒适,其优良的染色性能,使其花色鲜艳美观,近几年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为此我公司对R9.8t/98t 360/340.5 165cm平纹织物进行了试织,对各工序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原料性能
粘胶纤维断裂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特别是湿强特低,只有干强的60%,对纺织生产有特别要求我们选取13 3dtex X 38mm纯粘胶短纤维纺制R9.8tex 纱,织制平布织物。
实测纤维性能指标为:细度1.33dtex,长度38.11mm,断裂强度2.35 CN/dtex,断裂伸长率17.7%,含油率0.22%。
2 纺织工艺流程
AOOZA抓花机——AO06C混棉机——A036C梳针开棉机——A092A给棉机——AO76C 成卷机——A186D梳棉机——FA3O6并条机(两道)——FA458A粗纱机——JF15O6细纱机——UTOCONER238络筒机
3 纺纱工艺优选与调整
3.1 清棉工序
开清棉工序执行“多松、轻梳、少打”的工艺原则,降低各打手的速度,防止速度过快将纤维打成束丝,增加棉结。
适当放大各开清点打手与尘棒的隔距,A036C采用全梳针滚筒打手,A076C把三翼综合打手取掉三个刀片改为梳针打手,提高粘胶纤维的开松度。
开清棉机组要求气流畅通,通道光洁,减少因纤维损伤和搓滚成团而形成的棉结。
粘胶纤维粘卷较严重,成卷时加防粘粗纱后能改善粘卷现象。
采用棉卷重定量为4259/m,否则成卷困难。
开清棉主要工
艺参数为:A036C豪猪打手速度:475r/min,A076C打手速度:92r/min,风扇速度:
1355r/min,棉卷罗拉速度:10.3r/min。
3.2 梳棉工序
以减少纤维损伤和棉结为原则,增大锡林与刺辊线速比为1:2以提高转移率,从而减少纤维损伤和刺辊返花现象。
锡林与盖板间的隔距适当偏小,采用盖板高速工艺;锡林使用
AC2525x1550针布型号,道夫使用AD4O30x1890针布型号,保持针布状态良好,以提高棉网清晰度,减少棉结的产生。
粘胶纤维表
面光滑,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差,梳棉棉网不易成形,为解决棉网成形问题,我们将道夫速度由18.6r/min降至16.1r/min。
由于大漏底人口处易挂花,分析由于车间回潮率偏小,生条回潮仅为9.3%,大漏底人口和前下围板下口隔距大,棉网起伏后不能顺利转移,后将大漏底人口隔距由3/32时调为1/16时,前下围板下口隔距由17‰时变为14‰时,生产正常。
经优化试验,梳棉主要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297r/min,刺辊速度:793r/min,道夫速度:
16.1r/min,盖板速度:149mm/min,锡林一盖板隔距:0.20mm、0.18mm、0.15mm、0.15mm、0.18mm,刺辊一锡林隔距:0.18mm,生条定量:17.2g/5m。
3.3 并条工序
头道并条采用较大牵伸倍数,1.75倍的后区牵伸倍数,提高纤维的伸直度.末道配置1.29倍的后区牵伸倍数,以利于提高条干均匀度。
因纤维易缠绕罗拉、胶辊,头末道均采用较低前罗拉线速度。
并条主要工艺参数见下表1
表1 并条主要工艺参数
3.4 粗纱工序
粗纱机采用“重加压、大隔距、小后区牵伸、大捻系数”的工艺原则,以提高纤维伸直度,改善纱条的条干均匀度。
在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粗纱捻系数,有利于减少粗纱退绕时的意外牵伸。
粗纱捻系数经试验后确定为70,罗拉中心距:
35mmX5.5mmX56.5mm,后区牵伸倍数1.2倍,锭翼速度618r/min,粗纱定量4.059/10m。
3.5 细纱工序
3.5.1 粘胶纤维强力较低,为提高纱的断裂强度,满足后工序的强力需求,我们首先对设计捻度进行了优选试验,当细纱捻系数为397时,纱线强力较高,不同捻系数时的强力、强力CV值见表2
表2 不同捻系数强力对比
3.5.2 我们对牵伸分配、前胶辊硬度进行正交试验,改善成纱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案及结果见表3。
表3 后区牵伸与前胶辊硬度优选试验结果
选用较小的1.25倍后区牵伸倍数和63度铝衬套胶辊对成纱条干有利,但在实际生产中,63度胶辊缠绕后易拉伤胶层而形成中间起槽,胶辊损伤特别严重,故改用68度胶辊生产。
3.5.3 钢领选用PGI/2一4254型,钢丝圈选用055一7/O型,条干、细节、毛羽都较其它型号好。
钢领使用周期为9个月,钢丝圈6一7天进行更换,防止钢丝圈磨损而产生的棉结和毛羽。
3.5.4 为减少断头和皮辊损伤,采用较低的锭速,锭速为12580r/min,前罗拉速度
125r/min。
细纱机罗拉中心距选用42.5mm x 70mm。
3.6 成纱质量指标
经过工艺优选调整,其成纱质量指标见表4。
表4 R9.8t成纱质量指标
4 织部工艺研究与调整
4.1 络筒工序
采用AUTOCONER—238 型自动络筒机,通过小张力、低车速,减小纱线磨损。
由于粘胶强力较棉小,其模量比棉低,在小负荷下容易变形,弹性恢复性能差,所以应确保筒纱较小的硬度,以减少络筒时的磨断和运输过程中的碰断,提高经轴质量。
其筒纱硬度以肖氏硬度50—55度为宜。
主要工艺参数为:槽筒速度:90Or/min,引纱张力:1.5g。
4.2 整经工序
采用CGGAll4 型高速整经机。
采取小张力、低车速工艺,以减少开车过程中的断头,主要工艺参数:地经张力3g,边经张力5g,车速300m/min。
4.3 浆纱工序
4.3.1 浆料配方的选择
由于粘胶纤维亲水力大、吸浆性强且无棉蜡,所以我们选用对合成纤维亲和力好的变性淀粉浆料,再辅之以丙烯酸类浆料,以增加其被覆效果。
同时添加适量的平滑剂,用以减少干分绞时造成的二次毛羽,以利于织机开口清晰,提高布机效率。
表5 浆料配方
4.3.2 浆纱工艺
根据粘胶纤维吸湿强、湿伸长大、强力低、弹性差、塑性变形大及纤维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取低车速、小张力、中上浆、小伸长、低温度的上浆工艺路线。
由于粘胶纤维的吸湿性非常好,在常温20℃时,相对湿度为65%时,标准回潮率可达12%—14%。
其强度较低,断裂强度在1.6—2.7CN/dtex之间,断裂伸长为16%一20%,湿态下强力明显下降为干强的60%,在高温湿态下,其物理性能变化明显,加热至10℃时强度显著下降,湿伸长率大,上浆后弹性损失大。
因此,浆纱时我们采用小张力、小伸长、低温度、低车速、中上浆短路线的工艺。
其工艺参数见表6。
表6 浆纱工艺参数
4.4 织造工序
选用经纬纺机GA710—190 型喷气织机生产,力,减少经向断头和断边疵点。
布机工艺见表7。
表7 布机工艺
于粘胶纤维本身刚性差表面毛茸多,虽经过浆纱后明显改观,但在织造时,停经架处仍易聚集花毛。
在调节停经架时应使停经架前倾,以利于减少积花,保证断经关车状态良好。
5 结束语
①粘胶纤维强度低、伸长大、回潮率大、不膨松的特点,使其在纺纱生产时必须以重定量、低速度、少打击、轻分梳为原则,针对粘胶的特性确定相应的工艺参数,确保生产顺利。
②由于粘胶纤维刚性差,在清梳工序要防止加工棉结的过量产生。
细纱工序优化钢领和钢丝圈配合,降低棉结和毛羽,确保布面风格。
③细纱工序要优化捻度,改善条干,降低细节,减少强力弱环,确保成纱强力,为织造和良好的布面风格打好基础。
④严格控制好各工序的温湿度,梳并粗相对湿度在50%一60%,细纱在58%一65%,使各工序回潮率控制在9%一12%以内。
回潮率过低,静电现象严重,半制品松烂,条干差,毛羽多,易产生纱疵;回潮率过大,纤维易结块生成棉结,粘卷,粘缠罗拉胶辊,生产难做。
⑤络筒工序应采用小张力、低车速,严格控制引纱张力和筒架压力,确保筒纱硬度在工艺要求范围。
⑥纯粘胶产品的生产关键在于浆纱质量的控制。
浆纱应采取小张力、低车速、中上浆、小伸长的工艺路线,确保浆纱质量,提高织造效率。
一是要严格控制浆槽和烘筒的温度,浆槽温度不超过90℃,烘筒温度不宜超过110℃。
浆槽、烘筒温度过高会造成大量倒断头,粘并,绞头。
二是要减少伸长,特别是湿区伸长,以免产生大量断头。
⑦织机张力应较同规格的棉织物低,车速不宜太高。
由于粘胶纤维本身表面毛茸多,停经架处易积花毛,应及时清理,并适当的减少接经次数。
参考文献
[1] 赵瑞芝,张玲鸽.R19.5tex赛络针织纱的生产.棉纺织技术.2007,35(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