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事件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3·15特别节目的曝光,河南孟州等地使用瘦肉精喂猪,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当地的动物检疫机构形同虚设。

“毒肉”不仅进了南京的菜场,还被顺利地卖到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公司。

而双汇所宣称的“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的检测。

双汇,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上了黑名单,不啻一场行业地震。

“瘦肉精”“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如果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瘦肉精”9年前已被禁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规定表明,只要生产或者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即使没有造成人身损害后果,也可要求10倍赔偿。

之前的“瘦肉精”事件2001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九个省市的23家养殖场被发现违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

2002年,广州某饲料生产公司违规添加“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

涉案饲料公司经理林清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

同年,江西有12人因制售使用“瘦肉精”被刑事拘留。

2009年,广东商贩从湖南买入的问题猪肉导致70余人出现中毒症状……存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层出不穷,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力度不可谓不大,投入精力不可谓不大,可为什么还总是有那么多耸人听闻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我想主要有一下几方面原因:(一)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缺乏,有违规使用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存在无知消费、模糊消费、便宜消费三种消费理念;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执法部门存在“有利”就管,“无利”不管的倾向;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浓,对发现的假冒伪劣食品或侵权事件,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完整版)内控案例分析题

(完整版)内控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双汇)1.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曝光,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

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

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及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回应说,原料在入厂前都会经过官方检验,央视所曝的“瘦肉精”事件,公司正在进行调查核实。

与此同时,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农业部还表示,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

受此影响,15日下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跌停,并宣布停牌。

17日晚间,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

据了解,截至3月17日,已经控制涉案人员14人,其中养猪场负责人7人、生猪经纪人6人、济源双汇采购员1人。

对于双汇发展的投资者来说,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复盘后的双汇发展更是连续两天跌停。

瞬时间,双汇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肉制品企业,“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声誉大受影响。

继三鹿之后,又一国内重量级公司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要求:请结合该案例,试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阐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案例分析题1答案(双汇)1.分析提示:(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

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双汇质量门事件-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浅谈双汇质量门事件案例:8月24日《京华时报》报道,家住顺义区杨镇高各庄村的林女士下班回家后,吃了两根还在保质期内的双汇香肠,当晚林女士上吐下泻不止,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引发急性肠炎。

双汇公司已经回应,确实是自己的香肠出现问题,并愿意赔偿相应损失。

这个事件并非个案,类似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屡被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后曾向消费者承诺将会严把质量关,承诺的声音言犹在耳,其火腿肠系列产品便屡陷“质量门”,双汇要怎样兑现其对消费者的承诺?自2011年5月至今,双汇产品被曝出各种质量安全问题。

5月据西部网报道,魏女士发现其在超市购买到的双汇王中王火腿肠发臭,究竟是哪个环节导致产品出现问题却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2011年8月2日《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市民谭先生的侄儿攀攀,在吃下一根双汇“Q趣儿”火腿肠后,上吐下泻,送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而火腿肠还有20多天才到期。

双汇供货商称可以赔付2万元但是不能在媒体曝光。

2011年8月22日据东南网报道,福州小伙子小李在吃双汇王中王火腿肠时,在密封的肠体内吃出“U”形铅扣,记者数次拨打全国服务热线均无法接通。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情,每当食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的时候,厂家总希望就事论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因为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中国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与此同时,监督部门也没有督促生产企业及时整改,只用“罚款”创收的办法去处理,长此下去,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

问题:1、该公司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何在?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

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0000人,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具有如此规模的大厂家居然在最基本的产品质量上屡屡出问题,不禁让人质疑其管理体制。

双汇的案例分析[范文模版]

双汇的案例分析[范文模版]

双汇的案例分析[范文模版]第一篇:双汇的案例分析[范文模版]双汇——供应链管理带来高速发展在加拿大一所居住区附近有两家超市,一家是沃尔玛(Wal-Mart),一家是凯玛特(Kmart),家住在附近的刘小兵经常光顾这两家超市,后来他和其他顾客一样发现沃尔玛超市的价格越来越低廉,而凯玛特超市的价格却依旧。

据说后来凯玛特超市曾经想起诉沃尔玛超市恶性竞争,以低于进货价的价格销售商品,但是最后沃尔玛超市拿出自己的进货单据却令凯玛特非常吃惊,由于沃尔玛超市采用了供应链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因此其零售价竟然比凯玛特的进货价低。

当然,最后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就是沃尔玛最大的竞争对手凯玛特终于在2002年初宣告破产,而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连锁集团沃尔玛制胜的秘诀之一就是快速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从旅居加拿大的技术专家到双汇软件总裁的刘小兵说他当初亲眼看着这两家超市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残酷结果也就使他更深刻的意识到,对于一些大型传统的微利行业来说,供应链的竞争有时就是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

2003年一月,双汇第一批连锁店将在北京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双汇正式进入北京鲜肉市场,而一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早已经在店面之后的市场展开。

1.双汇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双汇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特大型食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资产总值40亿元,员工2万多人,拥有40多家国内外子公司,100多个办事处,产值达100个亿,在全国食品行业中是排名第一的大型企业集团。

随着企业规模逐渐扩大,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

根据刘小兵的介绍,2001年之前,在整个双汇集团,已达到了集团内各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共享,但是在各个企业之间,尤其是上游的供货商、生产厂商、仓储、运输下游的专卖店和销售分公司之间却还没有实现信息实时交换,信息传递仍然依靠电话、email和传真,然后再人工整理。

虽然在外人看来,双汇集团即使不搞信息化,也照样能正常发展,而且仍然能够以每年数亿元的速度盈利。

双汇七大浪费改善案例

双汇七大浪费改善案例

双汇七大浪费改善案例
嘿,你知道吗,咱双汇可有不少七大浪费改善的精彩案例呢!就说那生产线上,本来有些原料啊那简直就是被白白浪费掉,就像那些精华液从指缝间溜走一样可惜!可是咱双汇人能甘心吗?当然不!
有一次啊,大家发现包装材料用得太多太浪费了,这可不行!于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商量,这就好比大家一起开作战会议一样。

甲说:“咱得想办法让每一份包装材料都用在刀刃上啊!”乙马上附和:“对呀对呀,不能这么无休止地浪费下去了。

”然后大家就开动脑筋,想各种点子。

接着呢,他们就开始行动起来啦,调整设备参数,优化操作流程,嘿,你还别说,效果立竿见影!那省下来的包装材料可不少呢,这就像挤海绵,使劲一挤,哇,挤出好多水来。

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嘛!
还有一次啊,生产过程中有些时间被无端浪费掉了,大家觉得这时间就像流水啊,哗哗地流走太可惜啦!于是乎,又是一群人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些时间给抓回来。

他们重新规划工序,合理安排人员,就像排兵布阵一样。

等到实施之后,生产效率蹭蹭往上涨!这难道不厉害吗?
通过这些改善案例,难道还不能看出咱双汇人的智慧和努力吗?双汇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跟那七大浪费较劲儿,非要把它们都给解决掉不可!我觉得啊,咱双汇就是靠这样一步步变得更好,更强大的,你觉得呢?这就是双汇七大浪费改善案例的魅力啊!。

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案例分析xxxxx一、案例情况据央视新闻频道今日播出的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中指出,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

节目中曝光济源双汇存在“瘦肉精”猪肉问题。

河南孟州、沁阳、温县等地一些添加“瘦肉精”养殖的生猪(俗称“健美猪”),也都卖到了济源双汇。

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继新华社播出《“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后,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3月21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实地督促案件查办,查看生猪养殖和屠宰环节,调查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履职情况,指导责任追究工作。

二、企业基本概况及运行状况华北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现有资产1.7亿元,拥有职工1000多人,主要生产经营火腿肠产品系列、速冻产品系列、牛羊肉产品系列,年工业总产值达3.7亿元。

目前,公司拥有铁路专线4条,5000吨级冷库两座,活牛、羊屠宰线2条,现有高温火腿肠生产线,水饺生产线,肉串生产线、肉片生产线和汤圆生产线45条,年产火腿肠系列产品、牛羊肉系列产品、速冻系列产品达4万吨。

公司依托双汇集团在质量、品牌、管理、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在乌兰察布市和集宁区政府以及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来取得较大的发展,已确立了在科研开发、产品认证、环境保护、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地位。

目前已投资300多万元建立拥有20人的食研所一个,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出口质量认证、QS 安全食品认证,产品质量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地区金奖。

现在公司产品已经覆盖华北市场及全国各地市场,有些产品并出口到了东南亚、中亚、港澳地区产销率达100%。

近年来,该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方针,发扬“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依托集团公司强大的发展势头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以求实创新工作为基础,狠抓产品质量,强化内部管理,挖潜改造锐意进取,以高温产品为龙头,以速冻产品为特色,做大做强牛、羊肉产业,充分发挥产品优势,市场优势,信息网络优势,并且加大技术改投资力度,近几年投资达1.4亿元,改造厂房、更新设备,使公司的生产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运行呈直线上升趋势,产值、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迅速提高,名列同行业发展速度前茅,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类加工、速冻食品加工、清真食品加工综合生产基地。

双汇内控案例分析

双汇内控案例分析

双汇内控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二、双汇发展概况 (4)2.1 双汇发展简介 (5)2.2 双汇发展经营状况 (6)三、双汇内控现状及问题 (7)3.1 内控体系概述 (9)3.2 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10)四、双汇内控案例分析 (11)4.1 案例一 (12)4.1.1 案例描述 (14)4.1.2 案例分析 (15)4.1.3 改进建议 (16)4.2 案例二 (18)4.2.1 案例描述 (19)4.2.2 案例分析 (20)4.2.3 改进建议 (22)4.3 案例三 (23)4.3.1 案例描述 (25)4.3.2 案例分析 (26)4.3.3 改进建议 (27)五、双汇内控改进措施 (28)5.1 完善内控体系 (30)5.2 加强风险管理 (30)5.3 提高员工内控意识 (31)六、结论与建议 (33)6.1 研究结论 (34)6.2 对双汇内控的建议 (35)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分析双汇集团的内部控制案例,以揭示其内部控制体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双汇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策略,从而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本文档首先介绍了双汇集团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业务范围、组织结构和股权结构等。

我们详细分析了双汇集团在财务、人力资源、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双汇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我们对双汇集团内部控制案例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企业发展提出了展望。

双汇集团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双汇集团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一) 双汇集团简介双汇集团(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2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

双汇集团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海外市场,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

此次涉事企业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8日,由双汇集团独资设立,注册资本9000万元。

2009年6月,双汇集团对其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为2亿元。

涉及年屠宰生猪150万头,年低温肉制品3.3万吨。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1、“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它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类似药物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将这一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

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早在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中添加“瘦肉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S406四人组:崔俊超 张宇浩 孙梦帅 丁 勇
双汇集团的国际并购
------汇集团简介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 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2010年总 资产达到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 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 地,在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28 位。2013“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中 ,双汇集团位列第13位。 1998年12月 “双汇实业”5000万A股股 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4. 良好的盈利能力
O(Opportunity):机会
1.中国企业正值“走出去”浪潮
2.世界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包括美国 等国际猪肉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并购的背景---菲尔德公司SWOT分析
S(Strengths):优势 1. 品牌优良,实力雄厚 2. 优质的管理团队和经营理念 3. 拥有高质高产的猪肉 O(Opportunity):机会 W(Weakness):劣势 1. 对方业务略偏重于生猪产业链前端 的养殖和屠宰环节,资产回报率不高 2. 美国猪肉消费连年下滑,且近年有 较大负债 T(Threats):威胁
步履维艰的并购
Starboard第二次提出质疑的三天后,CFIUS(美国外 资投资委员会)的漫长审查期结束,结果姗姗来迟,表明 该收购案没有涉及到国家安全风险的部分。这一审查原本 被外界认为是双汇此次收购的最大障碍。同时美国反垄断 机构也早在7月给该收购案亮出绿灯。此后,史密斯菲尔 德方面连续发出两封致股东函,表明两家独立的股东顾问 公司——机构股东服务(ISS)与格拉斯(Glass Lewis) 分别公开表示,建议股东对该收购案投赞成票。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Starboard最终放弃投反对票的决 定。
流动比率=7800224747.80/3650148546.66=2.137 总资产周转率=36559189631.96/16471688885.13=2.22 净资产收益率=5872552785.73/16471688885.13=6.225
双汇集团的筹资管理
2.各大国内银行和国际银行鼎力相助
双汇国际表示,此次签订的银团贷款包括一笔25亿美 元的三年期贷款,和一笔15亿美元的五年期贷款。专业进 行食品和农业行业贷款的荷兰合作银行首先承诺承销10亿 美元债务,法国外贸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标准渣打 银行也随后给出了10亿美元的融资承诺。另有法国农业银 行CIB、新加坡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荷兰国际集 团这四家银行在尽力确保信贷审批以加入对交易的融资。
并购的背景---双汇集团SWOT分析
S(Strengths):优势
1. 双汇国际背后有各大银行支持,拥有雄 厚的经济实力
W(Weakness):劣势
1.双汇集团品牌效应不好,质量问题频发 2.双汇产业链存在缺口,缺乏养殖环节
2.中国猪肉市场巨大的需求 3. 完善的销售渠道
3.双汇集团在跨国管理上经验缺乏 4. 产品结构单一,主打的高温肉制品 在中国市场难以突破 T(Threats):威胁 1.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因食品安 全、国家安全等问题进行阻挠 2.对方股东大会投票中有股东因对定价 不满而进行阻挠 3. 正大集团等其他竞争者可能参与竞购
1. 中国猪肉市场的巨大需求缺口,供 给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2. 双汇给出优厚收购条件,有利于进 一步增强企业的实力
1. 因达成不当协议致使企业甚至国家 利益受损
2. 中国政府对瘦肉精的禁止
步履维艰的并购
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最大股东是对冲基金starboard Value,拥有公司5.7%的股份。它认为公司价值90到108个 亿,远远超出双汇70亿的报价,也因此曾一直是反对收购 的主力军。 Starboard表示,如果将业务分拆为三部分, 即美国猪肉加工、生猪养殖以及鲜肉和包装肉的国际销售 ,然后再行出售,史密斯菲尔德将具备更高价值。该加总 后的估值我们估计可以达到税后90亿到108亿美元,或者 每股价值可以接近于44到55美元,这也意味着相较于双汇 每股34美元的报价,双汇的收益率可以达到29%~62%。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于1936年成立于美国弗吉尼亚 州,20世纪80年代获得较快发展,到1998年成为美国排 名第一的猪肉生产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 肉供应商。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有 4个生猪场、85万头种猪、40家猪肉加工厂、1580万头猪 的产量,产品不仅供应美国国内,还出口中国、日本、墨 西哥等市场。 公司营收来源主要分三块:猪肉、生猪和国际业务。 财报显示,史密斯菲尔德2012年财年(截止到2012年4月 29日)销售额为131亿美元,净收入为3.6亿美元,在 2012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8位。在营收中 ,猪肉部门贡献111亿美元、生猪生产部门贡献30.5亿美 元,国际业务部门贡献14.7亿美元。截至2012年,该公司 债务为16.4亿美元,资产负债率33%。
双汇集团董事长 -----万隆
万隆
(1940年-),男,汉族,河南漯河人,1984年 7月,万隆当选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双汇前身)厂长 ,被称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是中国肉类品牌创始人。是 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现 任双汇集团董事长,世界肉类协会理事,中国肉类协会常 务理事、高级顾问,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先后荣 获漯河市特等功臣、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 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食品 工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商业企业家、中国肉类十大功勋 企业家等荣誉。2013年11月,美国《时代》选出全球十 三食神,双汇掌门万隆成唯一上榜华裔。
并购对斯密斯菲尔德的影响
1.有利于迅速打开中国市场,拓宽了菲尔德公司的交 易市场。 2.双汇集团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优惠条件,为此双汇 支付了47亿美元,加上承担史密斯菲尔德的债务,这笔交 易涉及总金额约为71亿美元,并且承诺保持其公司运营模 式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
双汇集团的筹资管理
1.双汇集团营运状况良好,自身资金实力雄厚。
双汇集团简介
双汇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 肉类加工上项目,实施产业化经营。以屠宰和肉 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 向下游发展包装业、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 形成了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推动了企 业持续快速发展:80年代中期,企业年销售收入 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13年达到 4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以上。
双汇国际
Rotary Vortex Limited(罗特克斯公司)
双汇集团 双汇发展
双汇国际/双汇集团/双汇发展股权架构及关系
双汇集团简易组织架构图
双汇发展 双汇集团
Rotary Vortex Limited (罗特克斯公司)
社会公众
双汇国际
2013年双汇成为河南首个市值超千亿企业
2013年双汇成为河 南首个市值超千亿 企业,河南证监局 发来贺电。
并购对双汇的影响
1. 提升双汇品牌在国内、国际的形象及知名度,有助 于降低“瘦肉精”事件对其品牌公信力的负面影响,进一 步拓展国际猪肉加工市场。 2.双汇缺乏附价值较高的中高端肉制品,而史密斯菲 尔德在这方面拥有丰富技术和经验。 3.利用史密斯菲尔德的经验和技术,缩短双汇在生鲜 品及屠宰业务上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建立规模优势,帮 助双汇开发新产品。
步履维艰的并购
政府审查 之后美国密苏里州长否决两项包含允许把 密苏里农田出售给外国人条款的议案,造成双汇并购案的 法律障碍;7月23日,17个美国民间团体联名写信给美国 外国投资委员会,要求其否决双汇并购案;7月底,史密 斯菲尔德又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这一并购交易将展 开第二阶段审查,审查期被延长至45天。 9月6日,这起几经波折的巨资并购案终于获得了美国 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意味着该并购案已经扫清了政策 障碍。史密斯菲尔德公司于9月24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投票通过了该项交易,9月26日,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及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宣布本次跨国交易完成。
“瘦肉精”-----双汇的噩梦
受瘦肉精事件影响,企业损失惨重。继“瘦肉精”事 件之后,质量事件密集爆发,股票 跌宕起伏 。双汇发展 连续8个交易日下跌,排在下跌榜首位。双汇集团多次召 开万人道歉会,以消除该事件对双汇的影响,但即便如此 公司2011年净利润同比降51.3%,营业额损失了近200亿 元。2011年“3·15”报道的“瘦肉精”事件引发了消费者 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双汇产品面临消费者质疑;导致市场 销量下滑,双汇品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瘦肉精”-----双汇的噩梦
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中央电视台曝光了河南知名企业 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河南孟州等地使用瘦肉精喂猪,几 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当地的动物检疫机构形同虚设。“毒肉” 不仅进了南京的菜场,还被顺利地卖到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 汇公司。而双汇所宣称的“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的 检测。双汇,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上了黑名单,不亚于 一场行业地震。 把 “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促进动物生长,使 肉品提早上市、提高瘦肉率,降低成本。但研究表明,食用含 有 “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 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 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近几年,各地 “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