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临证处方用药相关数据分析

合集下载

南阳滋养堂中医馆:颜德馨性功能减退临证心法

南阳滋养堂中医馆:颜德馨性功能减退临证心法

南阳滋养堂中医馆:颜德馨性功能减退临证心法南阳滋养堂中医馆老中医高志明介绍说,颜德馨教授(国医大师,江苏省丹阳市人,1920 年11 月生,终身教授)诊治男性性欲减退,立了“化瘀赞育汤方。

”化瘀赞育方的组成包括:熟地黄、紫石英,柴胡、红花桃仁、赤芍、川芦、当归,枳壳、桔梗、牛膝各。

本方具有疏肝益肾,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男性性功能减退及阳痿、早泄、不排精等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2 次,服后稍卧片刻。

颜氏性功能障碍临证心法:南阳滋养堂中医馆老中医高志明介绍说,颜氏认为,性功能低下,世医多从肾精不足或肾阳不振论治,实不尽然。

《灵枢·经脉篇》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循阴股,入毛中。

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

”说明肝经对上述疾病的重要性。

况且本病患者多缘气滞血瘀,瘀结伤肾。

肾之封蛰必赖肝之疏泄,故立化瘀赞育汤。

南阳滋养堂中医馆老中医高志明介绍说,组方以柴胡、积壳疏理肝气,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改生地黄为熟地黄以滋补肾精,寓固本清源主义;加桔梗、牛膝提上利下,贯通血脉,疏肝气之有余,化血府之瘀结,俾肾气得以振奋,且符合“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意。

用治多验,对久服补肾药,实其所实者尤宜。

南阳滋养堂中医馆老中医高志明介绍说,颜氏加减运用:遗尿加韭菜子,白茧壳,阳痿加蛇床子,闭加炮穿山甲、王不留行、升麻。

南阳滋养堂中医馆老中医高志明介绍说,病例李某,38 岁,工人。

自述婚后11 年未生育。

平素体健患性功能缺陷,无性欲要求,偶尔为之,亦不排精。

检查精子数量.形态正常。

初诊:壮年体健,寡言,少笑,脉沉涩,舌紫,苔薄腻。

为肝郁形之于神,气结血瘀,影响性功能,颜氏以益肾活血汤主之。

方药:紫石英、生地黄,韭菜子、蛇床子、红花、桃仁、赤芍,当归,枳壳、桔梗,柴胡、牛膝。

7剂。

二诊:药后性情活跃,再服原方7 剂,即能排精。

续服原方30剂停药,次年得一子。

南阳滋养堂中医馆老中医高志明介绍说,颜氏认为,本例肾藏精,生髓。

国医大师颜德馨治疗雷诺病

国医大师颜德馨治疗雷诺病

国医大师颜德馨治疗雷诺病6.雷诺病例1:苏某女32岁初诊:年初寒潮来临,两侧对称性手指青紫,手脚麻木和针刺样疼痛,月经量少,腹痛不爽,四肢畏寒,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

经络阻滞所致。

治以温养血脉,通利络道。

处方:麻黄6g,熟附片6g,桂枝6g,全当归12g,北细辛6g,赤芍10g,熟地12g,红花9g,桃仁9g,鸡血藤30g,炙甘草5g。

3付二诊:药来症减,受寒仍有冷感,脉沉细,舌淡苔薄。

加味益气,以利血脉之畅通。

处方:上方加黄芪30g,党参15g。

15帖随访数年,未再复发。

例2:谈某男35岁病史:原患下肢关节炎,后因不慎扭伤足部,酸痛更甚,曾进行局部封闭治疗,酸痛好转。

但此后两脚出现麻木不仁,不能行走,稍受寒冷,即出现雷诺证候。

初诊:两上下肢苍白青紫,自觉麻木胀痛,手足不用,脉弦细,苔薄白。

脾肾不足,寒凝气血,瘀滞经络。

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

处方:熟附片10g,淡干姜6g,川桂枝15g,生黄芪24g,潞党参18g,焦白术12g,全当归15g,赤芍10g,川牛膝15g,红花9g,炙甘草5g。

二诊:药后逐步好转,服30帖后症状次第消失。

改汤为丸,嘱每日进服河车大造丸6g,一日2次,巩固疗效。

本病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中医名为“双手青紫症”,或称之为“四肢厥寒”。

其多因肝郁血虚,脾肾阳气不足外御寒冷而发。

治以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温阳祛寒,扩张血管而改善症状,促使机体恢复。

曾试以通窍活血汤观察一些患者,将方内麝香改为另吞,尚有近期疗效,停用麝香即差,因货源较少,往往浅尝即止,未能系统观察。

《颜德馨医案医话集》。

冠心病,名医颜德馨的验方“益心汤”

冠心病,名医颜德馨的验方“益心汤”

冠心病,名医颜德馨的验方“益心汤”益心汤,颜德馨老中医创制的冠心病方剂,实际应用比较普遍,效果不错。

颜德馨,全国著名老中医,历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目前多采用活血化瘀法、宣痹通阳法、豁痰散结法。

颜教授认为冠心病是本虚标实,心气虚为本,瘀血为标,用益气化瘀治疗,自创“益心汤”,临床很有效,现在应用得很广。

益心汤丹参、党参、黄芪各15克,葛根、赤芍、川芎各9克,山楂、决明子各30克,菖蒲4.5克,降香3克。

方中重用党参、黄芪养心益气为君;辅以葛根、川芎、丹参、赤芍、降香、山楂活血通脉为臣;君臣相配旨在益气活血。

脾气足则助血行,血行则瘀血除。

佐以决明子疏通上下气机,以增活血之力;以菖蒲引诸药入心,开窍通络。

诸药同用,共奏益气养心,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用治胸闷心痛,神疲气短,劳则易发,神疲汗出,形寒喜暖,舌淡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等症。

用法:熬煎浓缩成100毫升,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因冠心病临床表现复杂,故使用本方要了解一下颜教授辨证加减方法。

1,瘀阻心脉,胸痛剧烈者,加参三七粉、血竭粉等量和匀,每服1.5克,或加失笑散、乳香、没药各4.5克;症状剧烈者,可加麝香0.03克(另吞服),开导经脉,活血定痛;2,胸部窒闷者,加枳壳、牛膝各4.5克,一升一降调畅气机,以开通胸阳;3,痰壅气滞,胸痛及背后,加瓜蒌15克,薤白9克,以宣痹化饮;4,气虚及阳,面青唇紫,汗出肢冷者,加人参9克,附子6克,以温阳通脉;5,气阴两亏,口干苔少者,加麦冬、玉竹各12克,五味子5克,或配生脉饮、天王补心丹,以益气养阴,复脉安神。

6,气虚及阳,脉迟肢冷者,加附子6g、桂枝6g;7,阳虚欲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者,加别直参9g、附子6g、龙骨15g (先煎)、牡蛎15g(先煎)病案:周某,男,68岁,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多次发作而入院。

颜德馨临床经验

颜德馨临床经验

(一)四时感留余治四时感冒,首辨寒热虚实,总不忘乎时气疫气,故喜用清热解毒,但常灵活变通。

若风寒遏表,症见高热无汗,形寒,头痛,鼻塞流涕等,则用宣肺开泄腠理,倡以寒温并用,如羌英汤(羌活、大青叶、蒲公英)发汗退热,亦可用于风热不著者,投之辄效;若风热袭肺,症见高热面赤,汗出气粗,咽痛等症,投银翘散、抗毒饮常效,银翘散可日服2一3剂,抗毒饮为经验方,由羌活、大青叶、黄芩、白芷、苦参、蛇床子等组成,具有抗病毒作用,尤其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发汗用药首推羌活、清水豆卷,加柴胡可促使发汗退热;若高热久而不衰,上病下取,釜底抽薪亦为良策,外邪闭肺,热不得泄,出现高热,气粗,张口抬肩等症,用泻腑之法,常能使邪从下走,以达到退热祛邪之目的。

然老人感冒,又当别论。

盖老人肺虚,外感时邪,易伤肺阴,且常反复不愈。

古方人参败毒散、参苏饮虽治虚人感冒,但药性偏于温燥,仍非所宜。

而陈士铎《辨证录》中加味补中汤一方,临证用之多验。

该方由黄芪、白术、麦冬、当归、党参、柴胡、花粉、陈皮、茯苓、升麻组成,主治虚人感冒,持续不愈,或易于感冒,时作时辍,头痛鼻塞,畏寒倦怠,午后低热,咳嗽胸满。

若表邪重者可酌加荆芥、防风、苏叶。

(二)咳嗽咳嗽上气虽为肺系疾患,但历代医家均认为与五脏病变有关。

窃以为咳嗽上气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为六淫邪气侵袭,内伤为肺脏虚弱或其他脏腑累及于肺,此皆言其常,而往往有停食所致者被忽视。

故临证治疗咳嗽上气,在宣肺祛邪同时,则注重辨别是否为痰浊停食所致。

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不耐寒热,称为娇脏,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为病;病若从热而灼津为痰则肺气逆,咳嗽痰黄;病若从寒而凝浊为饮则咳嗽痰白如泡沫。

故治咳化痰首辨寒热。

根据具体病情,常采用以下治则。

1,肃肺祛疾肺气逆而上,此时火动痰升,风痰上壅,气机闭塞,宜降不宜升,以肃肺祛痰为最重要,常用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

葶苈子辛、苦、大寒而人肺经,功能祛痰止咳,下气行水,主治痰热壅肺之咳嗽,奉为圣药,故临证凡见痰热所致咳嗽上气,处方中辄加葶苈子一味,泻肺泄热,症状随解。

国医大师颜德馨:肝硬化、肝硬化腹水

国医大师颜德馨:肝硬化、肝硬化腹水

国医大师颜德馨: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治疗肝硬化:青陈皮各6g、制香附6g、木香9g、槟榔9g、桃仁9g、当归12g、红花6g、潞党参12g、白茯苓12g、苍术12g、三棱、莪术各9g。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臌胀范畴,为风、劳、臌、膈四大难治症之一。

臌胀论治,虽有气臌、水臌、虫臌、血臌之分,然病变总以肝脾为中心,初病在气滞血瘀,湿热内蕴,久则耗伤正气,上下交损,治疗颇为棘手。

桃仁、当归、红花活血化瘀,青陈皮、槟榔、木香、制香附、三棱、莪术有木香槟榔丸攻积导滞之意,党参、茯苓、苍术补中,运脾行湿。

治疗肝硬化腹水:人参鳖甲丸9g(吞)、赤白芍各9g、当归12g、泽泻20g、益母草30g、小茴香2.4g、莪术9g、车前子10g、带皮槟榔12g、木香6g、陈皮6g、猪苓、茯苓各12g、白术9g、桃仁9g、泽兰叶9g、桑白皮9g。

白术对慢性肝炎的肝细胞恢复作业甚大,剂量宜重,与鳖甲相伍,能明显提高血浆蛋白。

治疗肝腹水常用药对:小茴香配泽泻、琥珀配沉香、益母草配泽兰叶。

肝腹水经药物、手术治疗,俱不为功,大肉日削,腹水膨隆,脉沉细,舌光少苔。

经言膀胱藏津液,气化则能出,所谓气化者,即命门之真火,火衰则不能蒸发,肾者,胃之关门,不利而水聚也。

附桂八味固本清源,附桂蒸动其关,积水始下,治水治胀,其要在于通阳。

淡附片4.5g、熟地18g、山萸肉9g、茯苓12g、桂枝4.5g、山药9g、丹皮4.5g、泽泻6g。

此方双补肾中真阴、真阳,阴盛可以治外来阳水有余之肿胀,阳盛可以治阴水内发过盛之肿胀。

复以肉桂化脏气,茯苓、泽泻行水道,肾气充沛,阴阳得其和平,肿胀自消,所以称此方为治疗肿胀之正治。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颜德馨用药特色析要

颜德馨用药特色析要

之 象。 处 方 : 炙麻 黄 6 g , 生石 膏 3 0 g , 杏仁 9 g , 生 甘
草3 g , 葶苈子( 包煎) 1 5 g , 枇杷叶9 g , 南天烛9 g , 炙百 部9 g , 车前草9 g , 射干4 . 5 g 。5 帖。 二诊 : 咳 已 大减 , 咯黄黏 痰 , 咽痒不著 , 咽干 。 脉 小数 , 舌质红 , 苔薄。风燥初解 , 痰 热未除 , 仍需
2 0 1 3 年第 1 期

名 医经验 ・
颜德馨 用药特色析要
上 海 市 中医文献馆 ( 上海, 2 0 0 0 2 0 ) 杨悦娅
摘要: 国医大师颜德 馨临床 数十年积 累了许 多随试随效 的用药经验 。现选择《 餐 芝轩 医集 ・ 颜 氏三代 医人耕耘 录》 所载几则病案 , 以介绍颜老运用葶苈子 、 马钱 子、 川芎三味 药物的临证 经验 , 以期裨益后 学。
平凡 小 方奇 效在 药— — 葶苈 子 常说“ 咳 嗽 咳嗽 , 医家对头 ” 。 临床 有 各 种 缠
按: 上案许 女士 , 被 咳嗽 所 苦 三 月 未 已 , 颜 老

诊 药仅十 味 , 服 用 5帖 , 咳 已大 减 , 后 方 稍 事 出 此 风 燥 咳嗽 , 前 医论 治 不 过 桑 菊饮 、 泻 白散 之
痛 的全 蝎 、 善 于走 窜 的地 龙 , 定名为“ 龙 马 定 痛 丹” , 具 有 活血 脉 、 化瘀 血 、 祛 风湿 、 止 痹 痛 的 功
效 。颜 老应用 了4 0 余年, 经治痹证 2 0 0 0 余例, 效
果 满 意 。对 风 湿 性关 节炎 、 类 风 湿 性关 节 炎 、 痛 风
数细, 舌质红 , 舌苔薄。再 以清肃余邪 。处方 : 薄

国医大师颜德馨临床经验之四

国医大师颜德馨临床经验之四

国医大师颜德馨临床经验之四案二十四、神经官能症张××,女,54岁,退休工人。

1973年因精神上遭受刺激,引起全身气胀,发作时腹胀大如抱瓮,伴有全身作痛与两耳蠕痒,十余年来时时发作,经他院作有关检查属阴性,因久治不愈,近发作频繁而来门诊。

医案:腹胀如瓮,每于性情忧郁即作,四肢亦有胀感,伴有全身作痛,两耳蠕痒,三者交替出现,十三年来时时发作,脉细涩,舌紫苔薄,肝郁气滞,失于宣畅,久病入络为瘀,气血乖违,主以衡法。

柴胡4.5g 枳壳4.5g 桔梗4.5g 桃仁9g 红花9g 川芎9g 赤芍9g 生地9g 当归9g 牛膝9g清炙甘草3g 虎杖15g 7贴注:药后三证均退,因情绪不欢,曾小发一次,其势大减,仍以上方巩固,病竟未作。

按:活血化瘀疗法,对官能性疾病有较好疗效,因此类疾病主要缘气血不和所引起。

本例患者病发则腹部突然胀大如臌,四肢皆胀,不可思议。

虽经他医用利气、降气、调气、顺所诸法,皆不之应,泥于“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前方投之立应,病人惊呼“神医”,实非作者之神,乃中医之证治有所发展而已也!案二十五、肝厥周××,女,46岁,会计。

患者76年作乳房癌手术,77年又作双侧卵巢摘除术,78年作甲状腺瘤切除术,术后五、六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呛咳,憋气窒息,声如鸡鸣,神情紧张,恐惧欲死,取水饮之而渐缓,此后不定期发作,每作则饮水自救,或按合谷,亦能暂缓所苦,日久已致声哑失音,历时已达四年。

初诊:屡经手术,术后留瘀,气郁不达,时时肝厥,胸痞气憋,约三五月一作,饮水自解,今春起发作频繁,脉细缓,舌红苔薄,姑从疏肝化瘀。

柴胡6g 赤芍10g 丹参15g 川芎9g 生香附9g 郁金9g 生地12g 枳壳6g 桔梗4.5g 牛膝9g 当归9g 生甘草3g 7贴二诊:药来证减,术后必有瘀,偶而有征也。

上方去当归加赤芍至15g 水红花子9g。

7贴三诊:经衡法治疗后,憋气先除,发音已朗,能讲述普通话,具有音调反应,此皆以往未有之象,脉缓亦振,舌红苔薄,再守原法,肃其余气。

名老中医颜德馨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颜德馨临床经验

名老中医颜德馨临床经验.txt26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

名老中医颜德馨临床经验.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

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

颜德馨倡久病怪病必有瘀说的颜德馨颜乾麟整理编者按颜德馨教授,江苏丹阳人,幼承家学,得先严颜亦鲁先生之薪传,后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造,又得名师指点,崇奉“广读书可以变化气质,闻异说可以撷其精英”,上下求索,造诣殊深。

颜氏从医50余载,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治疗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病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倡“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说,创立“衡法”理论,提出“气虚血瘀是导致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的论点,其所主持的抗衰老科研课题曾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学术著作有《餐芝轩医集》、《活血化瘀法临床实践》、《医方囊秘》、《颜德馨医艺荟萃》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论著曾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科技进步奖、上海铁路局及铁道部科技奖等。

本文介绍颜氏“气血病变是临床辨证之本”的临床医疗观点和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白塞氏病、男科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痴呆以及瘀血辨证的经验,很有特色;名案三则均属于危重症和疑难病例,其治疗效果卓著,充分反映了颜氏的学术经验和临证胆识,值得后学者认真学习和借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

———《素问·调经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所伤者,无非气血。

———王清任《医林改错》颜德馨,男,江苏丹阳人,1920年生,现任上海铁道医学院教授、中医研究室主任,上海铁路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历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铁道部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选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选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临床组长,上海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顾问等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 仁 甘 草 川 芎 红 花 牛 膝
国 医大 师 颜 德 馨 教 授 从 事 中 医 临 床 工 作 七 十 余 年, 学 术 上推 崇气 血 学 说 , 创立“ 衡法” 治则 , 善 于运 用 调气 活 血 法使 气 血 平衡 , 阴平 阳秘 , 发挥 固本 清 源 、 扶 正祛 邪 的作用 。 从 而治疗 各 种疾病 。 颜 老极 大 扩展 了活
3 . 9 7 3 . 0 5
2 . 9 0 2 . 8 8 2 . 8 1 2 . 5 7 2 . 2 4 2 . 1 3 1 . 9 3 1 . 7 8
5 0 . 1 4 白 术 3 8 . 5 0 枳 壳
3 6 . 5 7 柴 胡 3 6 . 2 9 蒲 黄 3 5 . 4 6 拮 梗 3 2 . 4 1 黄 芪 2 8 . 2 5 白 芍 2 6 . 8 7 桂 枝 2 4 . 3 8 半 夏
【 关键词 】 活血化瘀 国医大学
颜德馨
数据分析
表 1 常 用 药物 、 频数 、 所 占比例 和 使 用频 率 药 品 名频 数 ( 次 ) 所占 比 例 ( % ) 使 用 频 率 ( % ] 药 品 名频 数 ( 次 ) 所 占 比 例 ( % ) 使 用 频 率 ( % ) 赤 芍 当 归
中图 分 类 号 : R 2 4 9 . 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4 ) 0 3 — 0 4 5 5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0 4- 0 7 4 5 X. 2 0 1 4 . 0 3 . 0 3 2
血化 瘀法 的 内涵 ,没有 局 限在现 代 医学对 淤血 的认 识 上 ,亦没 有局 限在 前人 对 活血化 瘀法 的运 用上 。颜 老 提 出“ 久 病必有 瘀 、 怪病 必有 瘀 ” 的病 机认识 , 通 过调 畅
1 8 1 1 3 9
1 3 2 1 3 1 1 2 8 1 1 7 l 0 2
8 0 7 9
7 6 7 6 6 6 印 5 8 5 6 5 5
1 . 7 6 1 . 7 3
1 . 6 . 7 1 . 6 7 1 . 4 5 1 . 3 2 I . 2 7 1 . 2 3 1 . 2 1 1 . 1 2
疾 病 和所 谓 “ 无 证 可辨 ” 的奇 难之病 。颜 老 提 出了瘀 血 实 邪乃 人体 衰 老主 因的 观点 ,将调 畅气 血法 应用 到 了
生 地 黄 9 7 丹 参 茯 苓 8 8 8 1
治疗 老 年病 和抗 衰 老等领 域 。
1 资 料与 方法
2 2 . 4 4 牡 丹 皮 5 l
2 . 2 常 用 中药药类 频数 分析
见表 2 。 为 方便 统 计 ,
中药进 行 聚类分 析 , 采用 S P S S 1 7 . 0软件 R型 系统 聚类 方法、 类问平均链 锁法 ( B e t w e e n — g r o u p s l i n k a g e ) 及 相
选 取频 数在 l O次 以上 的药 物 。 参照 全 国统编 第 7版教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0 1 4年 3月第 2 3卷 第 3期 J E T C M. Ma r . 2 0 1 4. V o 1 . 2 3 。 N o . 3

4 5 5— —

专 家 经 验 ・
国医大 师颜 德馨 教 授 临证处 方 用药 相关 天雄 ( 1 . 同济 大 学 中医研 究 所 , 上海 2 0 0 0 9 2 ; 2 . 同济大 学 附属 第十人 民 医院 , 上海 2 0 0 0 7 2 )
1 . 1 病例 选择
选 择 同济大 学 中 医研究 所 、 同济 大学
表 2 药 物频 数 统 计
附 属第 十人 民医 院中医科 保存 的 1 9 7 2年 至 1 9 9 5年 的 病 案 资料 。 已出版 书籍 中的病 案 [ 1 - 3 3 。纳 入标 准 为原 始 资料 完 整 ,分析 有据 的病 例纳 入本研 究 ,共 收集病 例 3 6 1 例, 全 部为初 诊 记录 。 数 据库 建设 将 3 6 1 例 病例 的
1 . 2 统 计 学 处理 应 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 学软 件 对 3 6 1
例 病 例 的药物 组成 进行 频数 分析 和 聚类分 析 。
2 结 果
2 . 1 中药频 数分 析
见表 1 。
2 . 3 聚 类 分析
本 研究 对 频 数 在 1 5次 以上 的 7 5味
2 2 . 1 6 2 1 . 8 8
2 1 . 5 0 2 1 . o 5 1 8 . 2 8 1 6 . 6 2 l 6 . 0 7 1 5 . 5 1 l 5 . 2 4 l 4 . 1 3
气 血 法 的运用 。 屡起 沉疴 , 治 疗 了很多 久治 不愈 的慢 性
材《 中药学》 内容 , 按照功效对其分类 。
关 系数测量技 术 ( P e a r s o n c o r r e l a t i o n ) , 首 先 计 算 出变
病名 、 临 床症 状 、 舌象、 脉象 、 病机 、 治则 、 药 物组 成等 录
药 物 类 别 药 物 频 数( 次 ) 药 物 所 占 比 例 ( % ) 药 物 类 别药 物 频 效 ( 次 ) 药 物 所占 比 例 ( % )
入 E XC E L。 建立“ 颜 德 馨 典 型 病 例示 范数 据 库 ” , 形 成 可分 析 的数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