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学院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规划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本专业教学工作,规范课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本专业课程建设作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现场工程师”的指导思想下,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向,贯彻落实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学院的《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十二五”规划》,树立21世纪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和科学发展观,秉承西南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传统,以“加快发展、提高素质、办出特色”为基本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构建与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3~5年的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按照“综合交叉,趋向实践,突出精品,注重实效”的课程建设原则,融知识传授、素质教育、业务能力培养于一体,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公共选修课等模块构成,涉及到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法学等的交叉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结合我院“塑造品牌,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交运系“工程型,实践型,广适应”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本专业最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课程占总学时的26.37%;根据本专业在实验室建

设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的特色:综合性+仿真性+团队式。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遴选了18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本点,重点课程建设为龙头,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课程建设。

1、合格课程

开课两轮以上的课程全部完成合格评估,确保合格率超过85%。

2、重点课程

建设3门校级重点课程,每两年申请建设1门左右。力争1门进入省级重点课程行列。

(二)课程建设任务

1、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需要,合理引进人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鼓励实践知识丰富、教学经验足、引导性教学手段好、指导水平较高的教师主持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职称。同时,每门课程建设均要有培养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计划和措施。

本专业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加速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2)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3)组织系内听课,相互学习提升;(4)推行教学改革,开展自主培训;(5)鼓励学历提升,拓展职称结构;(6)利用企业平台,创新辅助教学;(7)营造科研氛围,提升学术水平。

2、教材建设

积极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实践应用性较强以及创新思维导向较强的教材。尽量选用近几年出版的高质量的、数据更新的新教材。使用近年出版的高水平优秀教材占培养计划课程的比例达60%以上。

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大力支持教师编写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质量较高、特色鲜明自编教材。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省级统编教材。鼓励合格课程、重点课程的教材向多媒体立体教材方向发展,使教材建设达到较高水平。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逐步完善实验中心的建设。要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实验教学手段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通过1~2年的建设,实验中心要能开出本科教学要求的全部实验,并能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对学生开放,实验开出率要达到90%以上,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在实验环节中的占比要超过70%。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上要突出“综合性+仿真性+竞技性+团队式”的特点,专业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实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在完善实验中心建设的同时,专业至少要建立十几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4、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删除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不断去掉课程内容之间不必要的重复。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实时性和实用性,将当今科技发展和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处理普通课程与重点课程建设的关系,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的优化方向应与本专业的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建立相对稳定与动态更新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有完整和更新的课程教学大纲,要加强试题库建设,推进教考分离,完善课程考核环节,改进考核方式,增加课程考核的科学性、推广性。

5、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各门课程教学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不断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鼓励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重点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三、课程建设标准

(一)合格课程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