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2017.10.16
2017年高考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4
(3)从整件事的角度 ①善行与善报。材料中漆船工的小小善举赢 得了船主的感激与回报,漆船工和船主的行为都值 得肯定和赞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危不救和恩 将仇报的事例时有发生,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而只有保护善行和感恩善行,行善的人才会越来 越多,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满。
②修补人生的小洞。小到一件物品,一个人,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 洞”,我们要及时将“洞”补上。只有这样,才能 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 构 成:材料﹢要求 文字类:叙事类、议论类、寓言类
材料分类:
诗歌类、多材料类
图画类:漫画类
二、审题立意的“六类六法”
(一)叙事类( 主 旨﹦中心论点 )
这类材料包括新闻事件、热点、现象, 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 的。 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 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
29
考场佳句: 没有束手束尾的壮士,没有患得患失的赢家。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是 主宰自己的人生,还是成为他人的奴隶,就看我们有无 勇气打破这层壳。 逐鹿的猎人是看不到山的,捕鱼的渔人是看不到水的, 他的眼中只有目标,其余的全在视线之外。要成功,就 要排除杂念。 曼德拉说,真正的辉煌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 次升起。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 辜负,让我们舞动勇气的翅膀,自由飞翔。 张爱玲说:“等着小雨,是伞一生的宿命。”这正是一 种坚守,一种对功利之心抛却的抉择,专心眼前事的承 诺。 30
9
1.整体把握:从材料中心意思出发立意,不能 简单照搬材料,要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 系,析清含义。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 保持一致。 2.合理筛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角度。材料为 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可能,但写作只能选取某一 方面或角度。选取最适合你的,即能够从道理上 深入阐述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的、有别于 众生俗论吸引阅卷老师的。 3.联系变通:纵横联系、化大为小、变生为熟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原因
99个铁链环扣都好只有一个坏了
立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 想不到的后果;祸患常积于忽微;千里 之堤,溃于蚁穴。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 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 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 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 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 “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 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 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 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 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海龟的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出来 了解情况,由于人为的干预,获得的是 错误的信息,结果遭受损失; 从好心人的角度看,他自认为是做了 好事,帮助了小海龟,结果给海龟家族 带来巨大的伤害;
从老鹰的角度看,它被人赶走没有达 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并没有放弃目标, 而是伺机再度出击。
多则文字材料的审题
1.求同法
新材料作文所给材料的分类
单则 文字 多则 材 单幅 料 图画(表) 多幅
新材料作文来源及形式:
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事实 新闻事件
来源 漫画
古代诗句、现代歌词 格言、谚语
单则材料
形式
多则材料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
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
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
什么叫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件

练习四:明确褒贬法应用练习
总结词
明确褒贬法是通过分析材料中的情感色彩,明确作者 的态度和立场,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详细描述
明确褒贬法需要仔细阅读材料,分析其中的情感色彩 ,如褒扬、批评等,并明确作者的态度和立场。在应 用练习中,可以提供多篇新材料作文,让学生通过明 确褒贬法来审题,并比较不同材料的情感色彩,加深 对明确褒贬法的理解。
对抓关键句法的理解。
练习三:由果溯因法应用练习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由果溯因法是通过分析材料中的结果,逆向推导其原因, 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由果溯因法需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结果和原因,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应用练习中,可以提供多篇新 材料作文,让学生通过由果溯因法来审题,并比较不同材 料的结果和原因,加深对由果溯因法的理解。
维能力和观察力,以便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
THANKS。
总结词
忽视材料的隐性要求是新材料作文审题中的另一个常见误区 ,考生往往只关注了材料的表面信息,忽视了题目中的隐含 条件。
详细描述
考生在审题时没有注意到材料中的隐含要求,例如情感态度 、价值观念等,导致文章在这些方面存在缺陷。这可能是因 为考生对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题目的隐性要求不够 敏感。
对策:加强审题训练,提高审题能力
抓关键句法
总结词
关键句在材料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抓住关键句,可以快速把握材料的 重点和主题。
详细描述
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找到那些具有概括性、总结性的句子。然后,对这些句 子进行分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最后,根据关键句的含义和作用,确定写作 的主题和思路。
由果溯因法
总结词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1. 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的材料——方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
怎样找到关键词句?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③人物之间的对话。
例⑴:(材料)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
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审题)关键词:吸收——索取给予——奉献关键句:“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立意)讨论索取和奉献的关系。
练⑴: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关键句:下一个(审题)(立意)提示:(审题)关键句:下一个。
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第二次“下一个”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立意)要勇于进取,奋斗拼搏。
2. 并列相关类材料——方法求同存异,辩证分析。
需要做到两个“同时”:①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
②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
例⑵:(材料)①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②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审题)相同点:怎样活着才有价值?为别人?还是为自己?不同点:材料①“不为别人而活”强调不能被别人左右,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②“为别人而活”是强调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升华。
辩证分析: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
(立意)既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要有奉献精神,实现价值的升华。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多则材料
▪ 1.夜莺正唱得欢的时候,一只鹫猛扑下来,说道: “鸣叫得这样悦耳动听的鸟儿,吃起来味道一定 好极了。”
▪ 2.听说某地有一个大和尚,曾同友人一起登楼观 江景。友人问:“江上的船究竟有多少?”和尚 闭目答道:“只有两条,一条装着名,一条装着 利。”
▪ 3.有些青年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就心灰意冷, 消极埋怨;碰上不顺心的事,便对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动辄说道:“我算看透了。”
作业布置
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人说,我 喜欢喝果汁,味道是甜的;另一个人说, 我喜欢喝咖啡,苦中带甜;还有一个人说, 我喜欢矿泉水,味道是淡的。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水无常形器有形 文无定式思有式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
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
(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 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 立意、文体、标题 ”为特征的命题形式。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 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 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 作文形式。
①要有独特的美
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③残缺也是一种美
④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追求完 美”“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就不切 题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卷1
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 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 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docx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文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早。
心理学家罗伯特在地铁车站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台阶中间,而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有看见他一样,匆匆走过,个别人甚至从男子身上跨过。
罗伯特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他停下来之后,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旁聚集了一小圈关心他的人,有人给他买了食物,有人给他送来了水,有人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
为什么人们对这个男子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罗伯特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改变。
一个人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世界就可能会改变。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选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作文题型相关知识1、明确题型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
与其他作文题型相比较,材料作文的特点是难度更大, 同时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
2、材料作文的形式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三、审题立意指导1、审题指导从“一个人改变了”到“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再到“世界就可能会改变”,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然,不能因为文字的特殊性而将主题仅仅局限于好人好事和社会风气的改变,无论个人的努力,国家的变革,还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都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2017高中语文专题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PPT课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解题:“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也称命意作文或题意作文。
就其本质来说,题意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
比较而言,题意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有时隐性材料也增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
形式:话题作文——体现开放本质:材料作文——讲究审题严格的限制性:“三不”高度的开放性:“四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自定立意给材料给话题一个材料一个话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给材料不给话题一个材料多个话题新材料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1.整体性原则2.多向性原则3.筛选性原则1.理清对象2.分清主次3.辨清关系4.析清含义审题的原则审题的要点材料来源寓言故事、历史事实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材料形式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四、审题方法讲解:1、抓关键词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1、有一句名言说:“朋友快快走,拟不要为眼前的美丽风景而驻足。
”它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因一时迷恋美丽风光而延误了前进的路程,从而影响尽快到达真正远大的目标。
例2《荆棘鸟》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
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张晓耕:新材料作文审题

审题的原则
审题的要点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 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 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 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 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 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 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⑤审要求。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纯描述型材料
特点:这类材料只对现象、事物、场景等作客 观描述,不给观点。 例1:作文材料: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 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 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 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 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 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 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 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 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 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 “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例题分析及其立意
材料中的师生是分别从比赛胜利原因、项目垄 断之弊、捍卫体育精神、所受启示感悟四个角度来 评论鹿特丹世乒赛的。结论各有侧重,大体上是: 1、体育运动,实力决定尊严; 2、体育运动要打破垄断,不断超越; 3、体育运动要公平竞争,彰显体育精神; 4、以上道理还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学 习、工作、为人处世……)。 这些角度不同的结论可以选择其中一条单独作 为文章立意,也可以整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 的立意,只要加以合理取舍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堂上练习
•
阅读下面的材料,要求选好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写出立意)
•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 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 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
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 立意指导:
• ①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
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或一刀切。多
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
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讽。
• ②环境造就人。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战斗
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经历风雨和挑战。
•
• 立意指导: • ①利他不只是一种道德境界,更是一种
处世的智慧
• ②利己之路通向死胡同
• 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④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 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 之情,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 性,富于哲理。 • 对此,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你有新 的感受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 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 核心词语:贪念与适合
•• • • •源自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有贪 念,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或者能力总是有限 的,太多的想法往往会妨碍我们前行的脚 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实际水平或状况 的目标才是明智之举。 1、驱除贪念,超越自我 2、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3、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4、选择目标不要贪多求大
• 核心词语: 学生与社会实践 • 三、学生同意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更好地服务社会 2.全面锻炼自己,参与社会实践 3.参加社会实践,从小培养责任感 4.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价值 5.融入社会前的必修课 6.拒绝做书呆子 四、学生选择性地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理性认识实践与学习的关系,均衡调配 2.服务社会是一种美德,更需要证明 3.在学生与公民的角度间转换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一 个 好 中 心
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
高考作文鉴于评卷速度太快,有时立意过深了,太难于理解了, 反而容易导致误判失分。所以,高考作文的主题,不宜玩深沉 —— 不必太复杂,不可太超前,不要太逆向。
一 个 好 中 心
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基础 等级明确要求“思想健康”,据内部 有关人员透露:“作文只要思想不健 康就不及格。”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越雷池一步, 思想要保证绝对健康。不能反党反社 会主义,不能反科学反道德,不能反 中学生守则,不能意志消沉、思想颓 废。
叙事无关键句(中心句) (一个人物)依据故事由果溯因
• 就下面一则寓言故事,联系实际,写篇叙议结合 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800以上。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作客,受到了朋友的热情 款待。为他的到来主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特别 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红烧鲤鱼和鲜美可口的鲍鱼汤。 客人吃得十分满意,临别时主人盛情相让,让客 人喝了一大碗鲍鱼汤,之后还嫌接待不周,于是 又送上了一大碗,还十分热情地说:“再喝一碗 鲜鱼汤吧!”于是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下去, 没想到主人又端来一碗,又说:“再来一碗吧!” 最后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以后再也不能 到这里来做客了……。”
(惠州一调20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 文。 星期六放假,高二学生小华准备和父母去 郊游。出门前,小华看到阳光金灿灿的,望望 天色,不像有雨的样子,就想把久未见阳光的 衣物拿到露天阳台去曝晒。妈妈说,天气预报 说今天有阵雨。阳光真好,阵雨又似乎悬在头 顶。小华犹豫了。 • 每个人面对机会、选择,需要作出决定时,恐 怕都难免犹豫。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 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 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
• 核心词语: 学生与社会实践
• 内容包括两方面:①学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 合理性、方式等;②学生是否应该参加社会实践 一、学校提供社会实践的角度 1.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教育的内涵 2.平衡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3.社会实践不要形式主义,要重内容 4.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二、学生不同意参加社会实践的角度 1.只有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2.目前,社会实践不是考试内容,说明它不是对学生 的主要要求 3.社会实践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只是搞形式,不能 持久
• 以下立意均要在面对机会、选择,需要作出决 定的前提下展开论证,否则有跑题之嫌。
• 1、从批判的角度,反向立意: • 1)要相信(坚持)自己的判断。 • 2)要有自己的主见。 • 3)要当机立断。(果断) • 2、从肯定的角度,正向立意: • 1)三思而后行。 • 2)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 事例+多个议论
由果溯因
• 不来做客 “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 (果)→十分热情“再来一碗”
•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好 事也要有分寸地去做,如果做过了火, 就会走向反面。立论作文时可就这方面 问题联系实际。 1、好事也不能过头 • 2、分寸是十分重要的。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多个人物)1、由果求因2、多角度立意 3、分清主次4、情感态度
• 06全国卷: •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 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 拼命练习。 •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 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 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 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 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 对话中有议论的,注意情感态度
抓中心话题与提示角度
• 围绕中心话题,联系不同的观点,可多角度立意
•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 生们的热议。 • 有学生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才能 更好地服务社会。 • 有学生说,社会实践很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才 能尽早融入社会。 • 有学生说,我的精力有限,学习时间很紧张,对我有帮 助的社会实践我才参加。 •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 • • • • •
核心词语:报刊亭与城市管理、经营者、文化生态 〖立意参考〗 拆除报刊亭,有利于城市管理; 报刊亭的存在和城市管理之间并不冲突; 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 关心弱势群体,提供生存空间; 小报亭,大情怀; 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人文关怀; 不能因个人的私利而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报刊亭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城市需要报刊亭的存在,生活需要文化的滋养; 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也需要小小的报刊亭; 给文化以生存的空间 拆的是报亭,毁的是文化
• • • • • • • • • • • • •
核心词语:报刊亭与城市管理、经营者、文化生态 〖材料的内容〗 郑州拆除全市的报刊亭; 拆除报刊亭,有利于城市管理; 拆除了报刊亭,原来的经营者生活难以为继; 拆除了报刊亭,破坏了城市的文化生态。 〖材料的含意〗 拆除报刊亭,是否恰当? 报刊亭的存在是否影响了城市的管理? 报刊亭存在的现实需要; 要给弱势群体生存的空间; 个人利益和城市发展的冲突; 报刊亭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
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的断臂就
如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
没有任何设计能获得普遍的赞赏。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
是非型材料一般说这类作文不求结论的一致 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有些 材料将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 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辨 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 否正确。这则材料的倾向性非常强。材料称想接 上断臂的人为“好事之徒”,称他们的行为是 “趋之若鹜”。这足以将褒贬之情溢于言表,也 就是说材料中对接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好事 之徒”的做法实质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据 此,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a要有独特的美;残缺也是一种美(从维纳斯 的角度) b要顺其自然,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从好事者的角度)。
• ③目标影响成长。认识自己,明确目标定位。是
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 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让 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然,猎狗咬伤了好几只 羊羔。 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 “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 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 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 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 猎狗伤害到儿子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 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叙事性材料。叙事有关键句(中心句),事例+评 论 抓关键句(词)而立意。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奇怪的男子,他的鞋子总是比脚大好多。有一次,一 位老人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穿这么大的鞋?”他说: “大鞋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花同样多的钱,我为什么要买小的 呢?”老人问:“你的脚应该穿多大的鞋?”男子吐吐舌头说: “很久没穿过合脚的鞋,不知道脚的尺码。”老人语重心长地说: “驱除心中的贪念吧,年轻人。很多时候,人们昂首追求的并不 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找到合脚的鞋,才能把人生之路走好;鞋太 大,反而会妨碍自己前进。”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及感悟,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