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三性原则、四清方法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一、审题的原则----“三性”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1)服从材料的整体;(2)观点可能比较新颖;(3)自己有话可说。
二、审题的方法----“四清”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三、高考真题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也来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也来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新材料作文是高考、中考等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题型,因为需要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同时还要展开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如何审题并合理地展开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谈谈关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审题要认真。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审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包括探讨的主题、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等。
而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更需要着重关注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内容,这是我们后续写作的基础。
要仔细阅读提供的材料,理解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和观点。
可以通过标注关键词、画重点等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材料内容。
审题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系。
在审题时,我们不仅要对每一份提供的材料进行理解,还需要注意这些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关联。
通过分析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可以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角度。
比如可以通过对比、对照等方法来解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矛盾,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信息。
审题要注重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材料是作文的出发点和依据,对于提供的材料内容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和理论,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可能的解决途径。
在审题时,可以针对提供的材料进行要点摘录、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理清材料的逻辑结构和思路。
审题要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观点。
审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后续的写作,审题时要明确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观点。
要围绕题目要求,联系提供的材料,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确立写作的思路和逻辑。
在审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构思提纲、设定写作重点等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展开写作。
审题是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更是如此。
通过认真审题,理解材料,分析材料,明确写作思路和观点,可以在后续的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以上关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六法

法二: 法二:借用提示话语法
• 例四: 例四: 节日里, 节日里,都市里的我们纷纷去向往已久 的水乡海滨、名山大川旅行,放松心情; 的水乡海滨、名山大川旅行,放松心情; 而那些长期生活在“景区” 而那些长期生活在“景区”的人们却可能 并不觉得本地有多少值得流连的,相反, 并不觉得本地有多少值得流连的,相反, 他们格外羡慕都市生活的丰富与便捷。 他们格外羡慕都市生活的丰富与便捷。 由此看来,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 由此看来,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 其实,世间万象,又何止旅行如此呢? 其实,世间万象,又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 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为了弄清 个中奥秘,记者前去采访。 个中奥秘,记者前去采访。没料到兄弟 二人的答案竟然是完全相同的:“有这 二人的答案竟然是完全相同的: 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有那样的老子,的确是一种不幸。 有那样的老子,的确是一种不幸。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但人对环境的适应并非被动的。 但人对环境的适应并非被动的。同一块 土地,既长稻谷也长稗子, 土地,既长稻谷也长稗子,是成为稻谷 还是成为稗子,关键还在于你自己。 还是成为稗子,关键还在于你自己。 一块石头,你若把它背在背上, 一块石头,你若把它背在背上,它 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你若把它垫在脚 它就会成为你进步的台阶。 下,它就会成为你进步的台阶。
• 如何立意: 如何立意:
可探究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深层次原因( 可探究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深层次原因(有些人沉 湎物质享受,以各种娱乐取代读书;有些人被工 湎物质享受,以各种娱乐取代读书; 作应酬所困,丧失了读书的时间; 作应酬所困,丧失了读书的时间;有些人对读书 缺乏兴趣,难以养成或保持读书习惯; 缺乏兴趣,难以养成或保持读书习惯;图书质量 下降、价格偏高也是影响国民阅读的原因等等)。 下降、价格偏高也是影响国民阅读的原因等等)。 还可以联系社会现实, 还可以联系社会现实,指出图书的本质表现为内 容的深刻性和文化积累的丰富性, 容的深刻性和文化积累的丰富性,而这一点对提 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 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当然也可以比较传统阅读 和网络阅读的区别(阅读方式、 和网络阅读的区别(阅读方式、阅读内容不同 ),从而强调网络阅读不能替代图书阅读 从而强调网络阅读不能替代图书阅读, 等),从而强调网络阅读不能替代图书阅读,因 为备受青年人推崇的网络阅读实际上是种“ 为备受青年人推崇的网络阅读实际上是种“浅阅 快餐式阅读” 当然, 读”、“快餐式阅读”;当然,还可以就如何引 导网络阅读(比如提倡网络深层阅读, 导网络阅读(比如提倡网络深层阅读,又如把一 些经典著作完整、 些经典著作完整、准确地放到网上以方便网民阅 ),如何激发国人读书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国人读书的积极性( 读),如何激发国人读书的积极性(比如举办读 书节,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等提出自己的建议。 书节,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等提出自己的建议。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一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关键是准确审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同时注意关键字词,把这些关键字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还要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当中。
考场上,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构思作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
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
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
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
新材料作文常见的五种审题方法

这么一联系,我们也就把握了作文材料,也就有了立意:
1.想到自己拥有的,从而拥有自信;2.想到自己拥有的,从而做到知足常乐;3.想到自己没有的,从而去不断进取。
五、归纳法。也就是看材料说的是什么,归纳其大意或中心思想,从而确定我们所写文章的主旨。如安徽卷,我们读完材料,归纳一下材料的大意,便可知道,条幅由对经过车间的人员说的“注意安全”,到对使用梯子的人说的“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说明解决问题要一步到位,牵牛要牵牛鼻子,做事用心才会到位。这些都可作为这篇作文的立意。
新材料作文常见的五种审题方法
材料作文该如何审题呢?这是大家关心的。我们介绍五种实用而又具有操作性的方法,供大家使用。
一、不同角度切入法。一则材料,往往是立体的,用宋朝诗人苏轼的诗来说,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这则材料,我们不妨横看、侧看,也就是从不同角度切入来看,这样,自然会得出多个立意。如全国新课标卷,我们从修船工这个角度分析,可以将立意确定为: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船主这个角度,可以将立意确定为:学会感恩。
上海卷、四川卷也可以使用置换法审题立意。
四、联系实际法。很多情况下,将所给的作文题和现实生活一联系,也就明白了作文题的意思,写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江西卷,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比如不要老想着自己在物质方面的短缺,要想到自己在精神方面的富足,这样,便可拥有自信,便可知足常乐。
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方法

5、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 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 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 ,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 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 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 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 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 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 走过的路了。
原因: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井里 捞鱼 结果:两条大鲤鱼 三条鲫鱼 几只米虾 空白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就能较快速 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 丰硕的收获。
2、《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 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 “无怖 ,第只要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 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 地,何久自苦耶”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你要到那裏去 ?”猫头鹰说:“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为甚 麽缘故呢?”猫头鹰说:“村里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 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 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要是不能改 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 音的。”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立意:
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园中显方面对人生的障碍成功的入口要学会变通学会改变自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
浅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技巧

浅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技巧浅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技巧在写作文之前,我们需要对题目进行审题,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
而在写作过程中,题目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新材料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文形式,其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需要我们学生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科学素养。
那么,在写新材料作文时,我们应该如何审题呢?一、题目的理解在写新材料作文时,首先需要对题目进行具体的理解。
这需要我们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涉及到的领域和要求。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题目所涉及到的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等。
而要求则包括对新材料的组成、性能、应用等方面的描述。
二、题目的解析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题目进行解析。
这主要涉及到题目所涉及到的关键字的理解。
例如,题目中出现的新材料、性能、应用等关键字,都需要我们深入了解。
只有理解了这些关键词的含义,才能够准确描述新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从而写出一篇优秀的新材料作文。
三、科技知识的积累在写新材料作文时,科技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技知识,才能够对新材料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描述。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相关的科技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科技杂志、参加科技讲座等方式,获取最新的科技知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等方式,加深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理解。
四、科学素养的提升在写新材料作文时,科学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素养。
我们需要具备质疑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深入研究新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
范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已经成为了当下热门的领域之一。
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那么,在写新材料作文时,我们应该如何审题呢?首先,我们需要对题目进行具体的理解。
例如,一篇关于新材料的作文,题目可能是“新材料的应用前景”。
在阅读题目时,我们需要明确题目所涉及到的领域和要求。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高考新材料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写出一篇文章。
而选材料、审题、立意是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高考新材料作文通常由两篇短文组成,每篇短文都是由若干篇段落组成的,考生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两篇短文,抓住关键信息。
文章中的主题、中心思想、立意、情感色彩等都是考生在审题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要求在阅读完材料后,考生要明确文章的写作要求。
文章是要求叙述、议论、说明还是应用文,这将直接影响到考生在审题时所需要抓住的重点和立意角度。
三、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在审题之后,考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
对于高考新材料作文来说,立意是决定文章是否成功的关键。
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要求和自己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四、结合材料展开想象和联想在审题立意时,考生还可以结合材料展开想象和联想。
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想象和联想要符合事实和逻辑,不能脱离文本而空想。
五、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审题立意之后,考生要清楚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审题过程中确定了立意角度,就要明确文章主题和内容该如何展开,如何组织。
反复思考、构思,确保文章主旨无误。
六、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审题立意后,考生在写作时要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这意味着要在文中合理地安排材料的展开,使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表达得体。
七、注意语言的表达审题立意完成后,考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合适的词语和短语选用,正确的语法和句式结构是文章得以成功的保障。
在写作时要尽量避免语言的不准确、含混和模糊,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八、把握文章的基本要求高考新材料作文中,文章的基本要求包括要写透题意、言之有理、语言得体、文字通顺、结构完整等。
在审题立意时,考生要把握这些基本要求,确保文章符合标准,避免犯低级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 有明显体现题意的关键词句的材料——方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
怎样找到关键词句?
①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词句
②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③人物之间的对话。
例⑴:
(材料)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
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审题)关键词:吸收——索取给予——奉献
关键句:“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
”
(立意)讨论索取和奉献的关系。
练⑴: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关键句:下一个
(审题)
(立意)
提示:(审题)关键句:下一个。
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第二次“下一个”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立意)要勇于进取,奋斗拼搏。
2. 并列相关类材料——方法求同存异,辩证分析。
需要做到两个“同时”:
①找出多则材料内涵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之间的差别。
②辩证分析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对立等,同时又要有侧重点。
例⑵:
(材料)①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②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
(审题)相同点:怎样活着才有价值?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不同点:材料①“不为别人而活”强调不能被别人左右,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②“为别人而活”是强调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实现价值的升华。
辩证分析: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
(立意)
既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要有奉献精神,实现价值的升华。
练⑵: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审题)
(立意)
提示:(审题)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立意)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
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 人物叙事类材料——方法概括情节,以果推因。
需要做到两点:①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情节。
②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
例⑶:
(材料)
古时候有个很有才能的人在朝里做官。
一天,他接到皇帝旨意,安排他去放牛。
这个
人并不觉得委屈,而是一心一意地放养牛群。
他早起晚睡,把牛喂得个个体格健硕,毛色
顺亮。
皇帝见他不计得失,不图名利,把养牛这样的小事都做得如此好,于是便委以大任,让他担任宰相。
一下子从一个放牛的变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重臣,这个人依然全心为公,为人谦逊,一点架子也没有。
他还常常深入民众中,了解民间疾苦,深得百姓爱戴,
政绩非凡。
(审题)
主要情节:皇帝安排官员去放牛,官员认真放养牛群,做得很好,后来皇帝就任命官
员担任了宰相。
结果:皇帝任命官员为宰相。
原因:官员放牛做得很好。
放牛和作宰相分别对应小事和大事。
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但是
却对一些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于去做。
(立意)
①先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②以成就大事的心态去做每一件小事。
③不管事情大小,都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④不管处于什么岗位,都要爱岗敬业,做好自己我分内的事。
练⑶:
(材料)
莫泊桑曾投在福楼拜的门下,福楼拜对他十分严格,教导他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
才气,……才气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青年人,你努力奋斗吧!”莫泊桑十分认真地听从
福楼拜的教导,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一直苦练了十年,才写出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羊脂球》。
(审题)
(立意)
提示:
(审题)
材料是一则名人故事,故事的情节是莫泊桑听从福楼拜的教导,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结果是莫泊桑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写出了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原因何在?阅读材料,可以找到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老师福楼拜严格教导;二是莫泊桑坚持不懈地
练习写作。
(立意)①严师出高徒。
②成功源自坚持不懈。
4. 寓意象征类——方法透过表象,联想到人。
透过材料的表象,理解寓意。
进行“由物及人”、“由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
的物联想到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
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例⑷:
(材料)
三个人走进商店。
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
”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
矿泉水。
”
(审题)
各个意象的寓意。
①买:选择。
②买的原因:喜欢。
③果汁、咖啡、矿泉水饮料:兴
趣爱好、人生道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
④甜的、又苦又甜的、淡淡的口味:特点、
风格各不相同。
(立意)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不要跟随别人的脚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练⑷:
(材料)
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审题)
(立意)
提示:
(分析)
分析意象的寓意。
由蚂蟥、香烟联想到人类社会,我们很容易想起“口蜜腹剑” 这个成语,这一组合材料的主旨也就容易把握了。
(立意)
警惕“表里不一”“口蜜腹剑”之人。
☆温馨提示☆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①整体理解材料,不能局限于只言片语。
②深入理解材料,不能停留于表面现象。
③综合运用方法,不要孤立于一种类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