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鉴定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鉴定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鉴定报告管理程序

1. 工作目的

为保证本站检测/鉴定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能够真实地反映检测/鉴定结果及全部相关信息。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站出具的检测/鉴定报告的编制、审批、更改、发送、存档和保密管理。

3. 工作职责

3.1 检测/鉴定人员负责编制检测/鉴定报告,并履行保密职责。

3.2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负责审核各自检测/鉴定领域的检测/鉴定报告。

3.3 授权签字人负责授权范围内检测/鉴定报告的批准。

3.4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鉴定报告的盖章、发送及归档保存,分站综合办公室负责分站检测/鉴定报告的盖章、发送及归档保存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鉴定报告的要求

4.1.1 检测/鉴定报告的封面及内容格式必须采用本站统一制定并经批准的格式,要求做到编写规范,内容完整。

4.1.2 检测/鉴定报告的内容必须完整,格式应根据承检产品/项目标准的要求设计,其内容应满足质量手册的所有要求,特别注意给出解释的情况。

4.1.3 检测/鉴定报告采用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的方式。

4.1.4 报告编制人按《质量手册》结果报告中的规定要求,依据原始记录编制报告;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4.1.4.1 检测/鉴定报告必须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计算无误、内容真实、结果客观明确。

4.1.4.2 检测/鉴定报告内容必须涵盖必要的检测/鉴定信息,符合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及《质量手册》相应章节的要求,且与相应的原始记录保持一致。

4.1.4.3检测/鉴定报告的所有数据,均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和规定的技术术语。当检出

结果低于检出限,应在检测/鉴定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

4.1.4.4 当解释检测/鉴定结果需要或客户有要求时,或检测/鉴定方法要求时,应报告质量控制结果。

4.1.5检测/鉴定报告编号为委托编号

XXXX—XXXXX

年号序号

4.2 检测/鉴定报告的编制、审核及批准

4.2.1 检测/鉴定报告的编制

4.2.1.1 检测/鉴定人员负责编制检测/鉴定报告。

4.2.1.2 在编制检测/鉴定报告过程中,编制人员应根据原始记录的信息采用受控的标准格式的检测/鉴定报告。

4.2.1.3 编制人应对检测/鉴定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检查,与原始记录进行比对,确认无误后在规定位置签署个人名字。

4.2.1.4 检测/鉴定报告的份数按照委托或合同的要求编制,如无特殊要求出具4份检测/鉴定报告。本站留存检测/鉴定报告的正本。

4.2.2 检测/鉴定报告的审核

4.2.2.1 检测/鉴定报告审核人员需满足手册中审核人员的要求。

4.2.2.2 编制人将签字后的检测/鉴定报告交具有资格的审核人员审核。

4.2.2.3 审核人员应仔细审核检测/鉴定人员编制的检测/鉴定报告,核对原始记录、报告中数据转移和计算的准确性,方法采用的正确性及结果表述的准确性,检测/鉴定工作和样品处理的有效性;检测/鉴定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有效性,环境条件的符合性,检测/鉴定报告、原始记录和抽样单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2.2.4审核人员确认无误后在规定位置签署个人名字,如对检测/鉴定报告和原始记录等有疑问时,应向检测/鉴定人员进行问询。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交编制人重新出具检测/鉴定报告,审核人不得自行修改。

4.2.3 检测/鉴定报告的批准

4.2.3.1 所有检测/鉴定报告必须由相应的授权签字人批准签发,非授权签字人或非其授权范围内签发的检测/鉴定报告无效。

4.2.3.2 编制人将审核人员签字后的检测/鉴定报告交授权签字人批准。

4.2.3.3 授权签字人对检测/鉴定报告的最终准确性进行检查,确认检测/鉴定报告的规范性、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必要时对关键数据进行复核。

4.2.3.4 检查通过的检测/鉴定报告,授权签字人在规定位置签署个人名字。

4.2.3.5 在审核批准过程中发现错误,应由编制人修改,授权签字人不得自行修改。

4.2.4 检测/鉴定报告的生效

4.2.4.1 通过审批的检测/鉴定报告,技术质量管理部、分站综合办公室确认报告审批手续的完整性,确认无误后在检测/鉴定报告的规定位置加盖检测/鉴定报告专用章。

4.2.4.2 对通过实验室认可的项目,在检测/鉴定报告封面的左上方加盖认可专用标识。

4.2.4.3 对于检测/鉴定报告超过3页时应加盖骑缝章。

4.3 检测/鉴定报告的存档和发放

4.3.1 技术质量管理部、分站综合办公室将正式的检测/鉴定报告正本一份存档,存档应包括检测/鉴定报告正本、检测/鉴定委托单、检测/鉴定原始记录等相关文件或记录。检测/鉴定报告的借阅、复印及销毁等按照《记录管理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执行。

4.3.2 归档的检测/鉴定报告副本应按照分类和时限的要求整理,确保易于查找和管理。

4.3.3 技术质量管理部、分站综合办公室负责通知客户领取或寄发检测/鉴定报告并进行登记,检测/鉴定报告的发放应注意保密要求。

4.3.4 一般情况下客户持委托单或合同到本站领取检测/鉴定报告并在《报告领取签发表》上签字确认。

4.3.5 当客户要求以邮件或传真方式发放报告时,技术质量管理部、分站综合办公室应详细记录客户的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等信息,核实对方身份,确认无误后,经技术质量管理部部长或分站站长批准,方可按客户要求传送,以确保所传递的数据或结果的保密要求。

4.4检测/鉴定报告的保密要求

4.4.1 检测/鉴定结果应严格为客户保密,未经客户方允许,检测/鉴定报告不得给其他人查阅。需要查阅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4.4.2 本站的任何员工在未经批准的前提下,不准发布、公布、评价检测/鉴定结果,

也不准通过任何通讯方式向任何人透露任何数据和结果。

4.4.3 除非客户要求,禁止使用图文传真和电子网络发布或传送检测/鉴定报告。

4.4.4 委托代理人应凭有效的委托单领取检测/鉴定报告。

4.4.5 检测/鉴定报告的保密要求应遵守《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的相关要求。

4.5 检测/鉴定报告的更改

4.5.1 当客户对已经发出的检测/鉴定报告的结果或相关信息提出疑问时,由客户填写《检测/鉴定报告更改申请》,报技术质量管理部批准,分站由站长批准《检测/鉴定报告更改申请》。

4.5.2 当本站内部检查过程中对已经发出的检测/鉴定报告的结果或相关信息提出疑问时,由责任人填写《检测/鉴定报告更改申请》,报技术质量管理部批准并及时通知客户,分站由站长批准《检测/鉴定报告更改申请》。

4.5.3 技术质量管理部、分站综合办公室对问题进行确认,当认为检测/鉴定报告无误时应及时通知当事人。当确认需要更改检测/鉴定报告时,可按照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更改:

4.5.3.1 对于简单的文字错误,由原检测/鉴定报告的编制人填写《检测/鉴定报告的补充更正说明》后按照原审批手续签字确认后发放,或按4.5.3.2处理。

4.5.3.2 对于数据或结果错误,按照要求由原检测/鉴定报告编制人编制新的检测/鉴定报告,审批和签章后发放,并回收已发出的原报告,原检测报告副本注明“作废”后存档。

4.5.4 更改后的检测/鉴定报告的编号应在原报告编号后加“G”进行区别,如系补充的报告,应在备注中说明是对“XXX的补充件”字样。

4.5.5如客户对报告检测数据、检测结论及事故原因分析等有异议,由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按《处理客户申诉和投诉程序》处理。

4.5.6 由技术质量管理部、分站综合办公室建立《检测报告更改登记表》。

5. 相关文件

5.1 xx-02-2018《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5.2 xx-32-2018《文件控制程序》

5.4 xx-24-2018《处理客户投诉程序》

5.3 xx-19-2018《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 QR(P)23-001《报告领取签发表》

6.2 QR(P)23-002《检测报告更改通知书》

6.4 QR(P)23-003《检测报告更改申请表》

6.5 QR(P)23-004《检测报告的补充更正说明》

6.6 QR(P)23-005《检测报告更改登记表》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文件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编写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批准人:日期:

1.目的: 对检测报告的容、格式、编制、修改、签发、存档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和客观而有效的检测报告。 2.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管理。 3.权责: 3.1…负责检测数据的记录、汇总、分析和检测报告的编制。 3.2…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 3.3…批准检测报告的签发。 3.4…负责检测报告盖章、发放、副本(或拷贝)存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对完成的每一次或每一系列检测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检测报告, 在为部客户进行检测或与客户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简化的方式报告结果,但有关信息可从本检测中心随时调用。 5.2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容 5.2.1检测报告由封面、检测容、检测结果、检测结论及检验、审核、批准人签名等 组成。报告的格式、容应满足客户或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所进行 的各种检测类型,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并且提供足够的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是以下要求的容: 5.2.1.1标题:检测报告; 5.2.1.2本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址; 5.2.1.3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在报告上编制编号和页码、以确保能够识别 证书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并打印“以下空白”作为报告的结束语; 5.2.1.4客户的名称或地址:标明委托方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5.2.1.5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检测所依据的文件名和编号; 5.2.1.6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标识; 5.2.1.7日期:检测日期、有效日期,有必要时,给出抽样日期或委托/接收日 期; 5.2.1.8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的说明; 5.2.1.9检测结果: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结果(适用时,带有法定测量单 位); 5.2.1.10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的、职务、签字或等效标识;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训报告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训报告 1、系统描述及数据流图 系统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这样的一种管理软件,它能够快速、方便地显示结果,还可以对有关工资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财务部门及公司主要管理者。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集中、整合各种信息,有利于降底管理成本,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变革。本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 系统界面设计美观、友好; ? 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方便; ? 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 反应快速、计算准确; ? 实现新员工入职登记、查询修改及入职合同的录入、; ? 登记并可以浏览日常考勤信息; ? 记录公司定期的员工考核成绩; ? 实现部门用人申请的登记; ? 实现应聘者信息备档; ? 实现工资单自动录入及缺勤原因的扣资计算。

2、思考 1、项目开发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 首先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该项目是否值得去解决,然后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工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 2、你认为该软件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 能够满足用户某方面的需求,便于使用,方便扩展。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运行。 3、你认为怎样分工是最合理的? 给任务分配取决于项目的规模、人员的专长和经验。把不同的责任分配给不同的几组人。1970年,Sackman对12名程序员用两个不同的程序进行试验,结论是:程序排错、调试时间差别为18:1;程序编制时间差别为15:1;程序长度庆功别为6:1;程序运行时间差别为13:1。理想的情况是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担任。树的结点是程序员小组,为了减少系统的复杂性、便于项目管理,树的结点每层不要超过7个,在此基础上尽量降低树的层数。程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编写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1.目的: 对检测报告的内容、格式、编制、修改、签发、存档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为客户

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和客观而有效的检测报告。 2.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管理。 3.权责: 3.1…负责检测数据的记录、汇总、分析和检测报告的编制。 3.2…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 3.3…批准检测报告的签发。 3.4…负责检测报告盖章、发放、副本(或拷贝)存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对完成的每一次或每一系列检测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检测报告, 在为内部客户进行检测或与客户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简化的方式报告结果,但有关信息可从本检测中心随时调用。 5.2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5.2.1检测报告由封面、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结论及检验、审核、批准人签名 等组成。报告的格式、内容应满足客户或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所 进行的各种检测类型,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并且提供足够的 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是以下要求的内容: 5.2.1.1标题:检测报告; 5.2.1.2本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址; 5.2.1.3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在报告上编制编号和页码、以确保能够识别 证书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并打印“以下空白”作为报告的结束语; 5.2.1.4客户的名称或地址:标明委托方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5.2.1.5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检测所依据的文件名和编号; 5.2.1.6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标识; 5.2.1.7日期:检测日期、有效日期,有必要时,给出抽样日期或委托/接收日 期; 5.2.1.8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的说明; 5.2.1.9检测结果: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结果(适用时,带有法定测量单 位); 5.2.1.10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标识; 5.2.1.11需要时应注明检测结果仅对样品或批次有效及不得部分复印报告的 声明。 5.2.2当需要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信息: 5.2.2.1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说明,如环境 条件; 5.2.2.2根据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给出符合或不符合的声明;

人事管理系统程序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人事管理系统 学院:理学院 专业:计算机 班级: 101 班 姓名:张博博李耀彩曹兆亮韩晴 学号: 1881100128 2012.5.2

目录 1 课题综述 (1) 1.1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来源 (1) 1.2人事管理系统的意义 (1) 1.3预期目标 (1) 1.4面对的问题 (2) 1.5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等 (2) 2 人事管理系统分析 (2) 2.1涉及的基础知识 (2) 2.2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1) 2.3总体方案 (11) 2.4功能模块框图 (11) 3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11) 3.1算法描述 (12) 3.2详细流程图 (13) 4 代码编写 (14) 5 运行与测试 (14) 总结 (18)

1 课题综述 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员工的所有信息都是保存在数据库中。本系统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增加记录功能、修改记录功能、删除记录功能以及刷新记录功能等等。作为人事管理系统,我们将它作为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来进行开发制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前提是首先开发数据库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数据库和数据表是数据库应用系统中进行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切的开发工作都是围绕数据库和数据表的操作进行的,数据表可被VC++的数据工程和其他工程进行引用。 1.1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来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1.2人事管理系统的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为MIS),是一个将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并有序地存储,以用于管理和决策,是企业增效的信息系统。它能够使企业更加及时、准确、全面、详实的了解所需的信息数据。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信息数据的进一步加工,能使企业领导层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依据更加充分,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能够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 1.3预期目标 我们的设计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

BYCX-29-2015 B0《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BY/CX-29-2015 B/0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第B版) 程序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受控章: 发放编号: 总页数: 6 页(含封面)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上海XXXX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3年9月20日修改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2013年9月20日

修改记录表

1.目的 确保本公司客观、准确、清晰、完整地出具检测报告,对报告的规范性、编制、应涵盖的信息、签发、存档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出具的各类检测报告的编制、核验、签发、修改等活动。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 3.1.1 负责组织对报告的定期检查。 3.2 授权签字人 3.2.1 负责终审和批准检测报告。 3.3 项目负责人 3.3.1 负责报告的二审。 3.4 另一名报告编制人 3.4.1 负责报告的一审。 3.5 报告编制人 3.5.1 负责报告的录入编制。 3.6 主要检测人员 3.6.1 负责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原始检测记录和其他相关信息。 3.7 各检测项目随同检测人员 3.7.1 负责校核原始数据。 3.8 实验室管理员 3.8.1 负责报告的发放、存档。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报告的信息内容 4.1.1 具体执行《质量手册》 5.10的要求。 4.2 检测报告输入信息(原始记录)审核 4.2.1 检测室设专人负责检测原始记录的审核工作,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4.2.1.1 检测工作是否按有关标准规范、方法等完成; 4.2.1.2 仪器设备使用是否匹配; 4.2.1.3 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2.1.4 所得数据是否合理; 4.2.1.5 检测结论是否正确; 4.2.2 审核无误后签字确认。 4.3 报告的编制 4.3.1 报告编制人根据检测活动项目以及标准规范的规定及客户的要求确定适合的报告格式; 4.3.2 报告编制人依据原始记录编制报告;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4.3.2.1 检测报告必须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计算无误、内容真实、结果客观明确。 4.3.2.2 报告内容必须涵盖必要的检测信息,符合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及《质量手册》相应章节的要求,且与相应的原始记录保持一致。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结果符合性的判定时,报告中还需要包括不确定度的信息; 4.3.2.3 报告编写必须严格按规定格式、专业术语、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编制。 4.3.2.4 报告格式必须包含规定的封面、首页、内页、结尾页。必须有唯一性标识,包括唯一的报告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页数/总页数。 4.3.3 若客户有要求特殊,可不出具检测报告,只提供检测结果汇总。 4.4 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 4.4.1 打印好的报告由报告审核人员审核整个报告的内容及原始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最后由授权签字人批准。试验、计算、审核、签字人签字应在其授权领域范围内依次进行,不得越级、越权或代人签字。 4.4.2 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的报告一式二份,一份由资料员存档,另外一份由样品管理员保存发放,并加盖检测专用章,报告发放需填写《报告发放回收登记表》。 4.4.3 若客户有特殊要求,可在检测结果汇总中加盖检测专用章。 4.4.4 若需以电话、传真或其它方式传送检测结果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传送并做好登

人事管理系统概要设计报告

人事管理系统概要设计报告 1、系统结构设计 1.1系统功能概述 用户管理模块: 能够对不同的用户给出不同的权限(根据角色按模块进行权限分 配),从而为系统提供一定的安全性。所有用户都可以修改自己的用户密码, 系统管理员可以修改其他用户的密码。 系统要求能够对企业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如输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员工的信息。员工的信息除了本身的基本信息,还包括员工的学习、工作经 历信息、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等。在删除员工信息同时,需要把该员工的考勤 信息、考评信息和工资信息删除。 用户管理模块处理流程 考勤管理模块: 系统要求能够输入和查询员工每天上下班时间记录(这些信息一般由考勤机自动读入,不使用考勤机的也可以在该功能模块中人工录入),内容包括每天的考勤信息。 允许考勤管理人员在添加或删除考勤信息,允许另外还要求提供“月考勤统计”功能,用于统计员工指定月份的出勤信息。 1.2系统总体结构和模块外部特性设计

2、接口设计 2.1外部接口 2.1.1用户界面 在用户界面部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用户需要一个用户友善界面。在界面设计上, 应做到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并且要注意到界面的布局,应突出的显示重要以及出错信息。 外观上也要做到合理化,考虑到用户多对WINDOW 风格较熟悉,应尽量向这一方向靠拢。 在设计上采用窗口对话框方式,在出错显示上可调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库中的错误提示 函数。 总的来说,系统的用户界面应作到可靠性、简单性、易学习和使用 2.1.2软件接口 服务器程序可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提供的对SQL SERVER的接口,进行对数据库的所有访问。 服务器程序上可使用SQL SERVER的对数据库的备分命令,以做到对数据的保存。 2.1.3硬件接口 在输入方面,对于键盘、鼠标的输入,可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标准输入/输出,对 输入进行处理。 在输出方面,打印机的连接及使用,也可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标准输入/输出对其进行处理。 2.2内部接口 内部接口方面,各模块之间采用函数调用以及对数据表的存取操作的方式进行信息传 递。具体参数的结构将在下面数据结构设计的内容中说明。接口传递的信息将是以数据结构

ISO17025:2017报告管理程序(食品检测实验室)

1.目的 通过对检测报告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测或一系列的检测的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报告的管理控制。 3.职责 质量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 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编制; 报告签发人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和修改; 档案管理员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和副本的存档,以及报告的日常监督管理。 4.控制程序 4.1检测报告要求 对公司外部签发的检验报告的要求: 一般要求:本实验室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客户需求的、为说明检测结果所需以及检测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特殊要求: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还应有特殊要求。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且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还应另有特殊要求。在客户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 对公司内部签发的细菌检验报告的控制要求: 本实验室细菌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公司需求的、为说明检测结果所需的全部信息,可适当简化。 4.2检测人员负责制定检测报告,每份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a.标题(例如“检测报告”); b.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

址不同); c.检测报告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 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 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d.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e.所用方法的识别; f.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 g.对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和进 行检测的日期; h.如与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实验室或其他机构所用的 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i.检测的结果,适用时,带有测量单位; j.检测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k.相关之处,结果仅与被检测物品有关的声明。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 4.3解释和说明 4.3.1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除4.1中所列的要求之外,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此项内容要符合《测试方法确认程序》。 b.需要时,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规范的声明; c.适用时,按《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要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d.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e.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是我所的“产品”,检验报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所的前途和命运。影响检验报告质量的因素有抽样、检验、审核、批准各个环节。为了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为了提高抽样人员、检验人员、校核人员、报告录入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上报人员、批准人员的责任心,也为了在检验报告出现问题后能及时查到出问题的环节和相关责任人,特制定抽样人员、检验人员、校核人员、报告录入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上报人员、批准人员责任制度。 一、抽样人员责任制:抽样人员必须对抽样全过程负责,具体要求如下: 1.抽样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认真学习所抽取样品的产品标准及其抽样规则,否则不能进行抽样工作。 2.首先确定被抽样品批量(对记数抽样的产品,要保证被抽产品为同一批次),严格按照产品标准中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对产品标准中无抽样方法的,要根据抽样标准(GB2828、GB2829)制定抽样细则,交由质保科备案后执行;所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3.认真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中的产品名称必须是产品标准中的名称,不许使用简称、习惯用名称等。抽样单中的每一条信息(如:委托单位、受检单位、生产单位[是否确认]、检验依据、检验类别、产品规格/型号、产品等级、商标、抽样基数、抽样数量、生产日期、抽样日期等)必须认真填写,无信息的用“/”或“*****”表示,不允许空项。 4.对于送样检验的产品,由承检方代理人验明样品状态(检验样

品是否完好),然后按照检验合同书认真填写:产品名称必须是产品标准中的名称,不许使用简称、习惯用名称等。抽样单中的每一条信息(如:检验依据、检验类别等)必须认真填写,无信息的用“/”或“*****”表示,不允许空项,尤其对检验合同书中选择性条款必须实事求是的进行选择,并取得委托方的同意,委托方及承检方代理人签字。 二、检验人员责任制:检验人员必须对检验的全过程负责,同时对其出具的检验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1.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产品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 2.根据产品标准确定检验项目。对于未全项认证的产品,不允许超项检验;若委托方有要求,应在委托方同意的情况下,委托给有能力的检验单位检验,在检验报告附页中的此检验项目要用“*”表示,同时填写偏离申请。 3.样品制备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不得随意。 4.检验过程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中的检验方法或产品标准中索引的检验方法标准进行,并对检验原始数据负责。 5.根据产品标准中的检验项目标准要求和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正确的给出单项结论。 6.认真填写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记录,未检定的仪器设备不允许使用。 7.原始记录要反映原始性,原始记录有错误时,要进行杠改,然后加盖检验员名章。 8.对于监检数据或利用企业设备所出具的检验数据,检验科室要对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系部:二系 学生姓名:韦敏 班级:10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号:20100202111 成绩: 指导教师:陈林 开课时间:2012-2013 学年 1 学期一.设计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二.主要内容: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单位内部组织结构和员工信息的管理,本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员工信息管理,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故我们需要实现如下功能的建设: 1)员工信息管理:每个部门的员工各种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职称等信息,以及查看符合各种条件的员工部分与总体信息; 2)部门信息管理:查看部门信息,包括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部门简介等信息;具有更新部门的功能。 3)系统用户管理:查看系统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和用户类型(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等信息; 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的内容独立自主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排版整 洁美观; 2.后台数据库采用MS SQL SERVER 2005,前台界面语言不限,编写的程序代 码,须有较详细的注释说明; 四.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安排: 16周 星期一讲解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每一天的具体任务,分配并熟悉题目; 星期二需求分析:给出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并绘制DFD和DD; 星期三概念结构设计:绘制实体属性图(可选),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 星期四逻辑结构设计:转换、优化; 星期五逻辑结构设计:外模式设计 17周 星期一物理结构设计及数据库实施; 星期二应用程序编制调试、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星期三应用程序编制调试、整理课程设计报告,并检查;

9服务报告管理程序

浙江安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和IT服务管理体系文件 服务报告管理程序 AX-0009-2018 受控状态受控 分发号 版本A/0 持有人

目录 1 适用 (2) 2 目的 (2) 3 职责 (2) 4 相关文件 (2) 5 程序 (3) 5.1方针 (3) 5.2服务报告的目的和质量检查 (3) 5.3服务报告 (4) 5.3.1总则 (4) 5.3.2服务报告的规划、变更与总结 (4) 6 附录:服务报告列表 (5) 7 记录 (5)

服务报告管理程序 1适用 本程序适用于项目管理部向内提供的所有服务,覆盖体系的所有流程,包括客户和供方报告,内部管理报告。 服务报告方针对项目管理部所有报告和参与报告的流程、人员都适用。 2目的 为有效沟通和制定决策而及时编制的可靠的、准确的并达成一致的报告。 3职责 服务报告流程经理负责评审和批准所有的正常情况下的服务报告,并批准对其模板的变更。在合适时,服务报告流程经理可以委派此责任给IT支持人员。 服务报告流程经理或其代表负责此流程的符合性。 编号角色职责 1 服务报告流程经理评审所有的正常情况下的服务报告,并批准对其模板的变更; 负责定期对服务报告的总结; 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服务报告总结的评审; 3 评审组负责评审服务服务报告总结; 4相关文件 1、《信息安全和IT服务管理手册》

5程序 5.1方针 应约定并记录顾客和内部管理者对服务报告的要求。 服务监视和报告包含了服务的所有可测量的方面,提供当前和历史的分析。 组织提供的服务所涉及供方、关键供方、合同分包方之间如存在密切的需要体现的关联性,在相应的合同(或协议、服务承诺)中对服务报告的内容进行专门的定义,组织仅按照与之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服务承诺书)提供相应的服务报告。 对于服务报告,方针决定了目标和方向,内容如下: 1、服务报告是核心流程:服务报告是保持组织与客户沟通的一致性与服务结果与客户要求的 符合性的核心过程; 2、服务报告应量化:服务监视和报告包含服务的所有可测量方面,并提供当前和历史的分析; 3、服务报告评审:服务报告(含模板)评审平均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可并入内审、管理评审 过程); 4、服务报告总结:服务报告总结平均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服务报告总结的成果(报告)作为 内审、管理评审的输入,用于服务报告流程的持续改进。 5.2服务报告的目的和质量检查 服务报告分类:反应性报告、前置性报告、预先计划报告 1、反应性报告,即报告己经发生了的; 2、前置性报告,即对重要事故进行预警,由此保障可以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如即将发生的 违反SLA的行为); 3、预先计划报告,即报告计划的活动。 服务报告应及时、清晰、可靠、简练并易于理解;服务报告应与接受者的需求相适宜,并且是正确的,可以为决策提供支持。(具体样式和规定参见相应服务报告的模板) 1、如与客户定义的SLA无明确规定,服务报告平均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2、如与客户定义的SLA有明确规定,服务报告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提交;

c人事管理系统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0年12月20日-12月31日

成绩评定 电气与信息学院

人事管理系统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使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过去,一支笔和一张绘图桌,可能就是进行办公的全部工具。今天,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等,已基本取代了旧的办公用具。如今,人事管理己完全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并在计算机辅助下准确快速地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这些都大大地缩短管理的时间。而今天,人事管理的内容己经转变为对更为广泛的系统价值的追求。信息管理,如今已是一个热门话题,它已为许多企业所采用。我认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引入现代管理的思想,建立一套可面向企事业单位人事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要求了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理解信息系统课程相关的概念,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包括:登陆的两个用户:管理员、职工 管理员:可以对职工信息进行添加信息、删除信息、查询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浏览员工信息。 用户: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浏览、修改、查询;还可以对别人的信息进行查询,浏览。 开发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话。根据这个系统最终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系统部分:主要完成本系统的维护工作。 员工基本信息部分:主要完成员工基本信息的管理。 本系统是个简单的程序,由于时间和技术有限,功能不是多完整,多具体,还请包涵。 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下: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1目的 为规范检测报告的管理,保证检测报告的公正性、科学性、及时性,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及归档。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报告格式的评审及批准使用。 3.2 授权签字人批准授权范围内报告的发放。 3.3 审核人员负责审核检测报告。 3.4 报告审核人员负责审核报告的内容与原始记录,工程信息的一致性。 3.5 检测项目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或检测报告的编写。 4 工作流程 4.1 检测报告的格式 4.1.1 检测部门应根据项目内容制订统一的报告格式和内容,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批。检测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 ①标题:东莞市建康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XX(项目)检验报告; ②报告编号(报告多页时应有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③委托单位、工程名称; ④检测日期、报告发放日期; ⑤检测依据的标准(如无标准依据,须明确所用方法及协议情况); ⑥抽样时,应注明抽样日期、抽样地点、抽样依据、抽样方法、抽样人员等。 ⑦对检测方法的任何偏离、增加或减少以及其他任何与特定的检测有关的信息,如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及编号 ⑧对估算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说明(当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或当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对满足国家标准某规范极限有影响时); ⑨试测数据、导出结果和依据相应标准所作出的结果评定(必要时,应辅以图表、照片表示); ⑩检测人员、审核人员及批准人员的签名 ○11盖本公司“检测报告专用章”和“CMA”章; ○12“部分复制检验报告需经本公司书面批准(完整复制除外)”的声明; ○13公司地址、邮编、联系电话。 4.2报告的编制 4.2.1检测工作完成后,电脑自动采集数据或检测人员记录原始数据。4.2.2报告编写人确认原始数据符合要求后,在检测管理系统中输入检测数据,形成报告。 4.3 报告的审核 4.3.1报告的审核由指定的审核人员进行,主要审核内容有: ①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与正确性; ②检测工作是否按要求完成以及所用参数的合理性; ③检测结论是否正确;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管理,防止原始数据记录与检验报告损坏、变质和丢失,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质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 三职责 1 检验人员应按规定正确规范书写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2 资料员应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四管理规定 1 原始记录 ①原始记录应由检测员如实填写并盖章,不得由他人代笔; ②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表格在现场填写,不得事后补填; ③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晰,数据正确,内容完整,不得随意涂改; ④原始记录需要修改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a)用两条横线划去需要修改的部分; b)若是原始内容有误,应将正确的内容填写在横线的上方; c)若是要填写复测结果,应将新的结果填写在横线的下文; d)在修改处加盖更改人印章; ⑤原始记录有技术人员复核,签署意见后作为编写检测报告的依据; ⑥原始记录应由专人整理,随同检测报告按时装订成册,交由资料员存档备查,食品原始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

2 检测报告 ①检测报告单应采用规定表格,以原始记录为准,如实填写,不得随意更改或涂写; ②检测报告单应打印清晰,内容完整;结论确切,全部数据单位均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③检测报告单应与原始记录一同交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加盖单位印章后方可生效; ④对有异议的检测报告单,应按有关规定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处理; ⑤审核后的检测报告单一式三份,一份交受检单位(个人),一份交由抽样科室存档备查,一份随同原始记录按时装订成册,交由资料员存档备查,食品检验报告应保存至少5年。 五附则 1 本制度有本所管理层负责解释。 2 未明确事宜由本所管理层研究决定。 3 本制度如有与上级文件精神相抵触的,由本所管理层适时调整。

ISO17025:2017检测报告管理程序-英文版

QP-15: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OF THE CERTIFICATE 1OVERVIEW Responsibilities Activities Related Documents 1.1 Laboratory staff ?OWO ?Calibration record, certificate and associated files ? 1.2 Head of Group Head of Group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other relevant data on the certificates and sends back to the responsible Laboratory staff. ?OWO ?Calibration record, certificate and associated files ? 1.3 Laboratory staff The Laboratory staff prints out the certificate. Additionally, prepare the calibration label and then send the online verified work order and submit all paper documents to the Head of Department. ?OWO ?Printed certificate ?Calibration label ? 1.4 Head of Department ?OWO ?Printed certificate ?Calibration label ? Edition: 09 Prepared by: QSWG Section Page Number: 1 Revision: 01 Issued on: 8 December 2017 Section Number of Pages: 6 QP-15:Procedure for Preparing of the Certificate

检验报告管理程序

X X X 妇幼保健院 2020 年最新ISO15189:2012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管理体系文件

程序文件更改履历表

检验报告管理程序 1. 目的: 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2. 适用范围: 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的审核,发放,管理,查询和意见的反馈。3.工作程序: 3.1.检测结果的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和及时,杜绝虚假报告。 3.2.测定时其数据要经分析,避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或者其它不符合的结果。根据质控品判断有效性,只有当质控品结果符合项目 SOP 有关条件时,才可发出报告,否则应重新测定。 3.3.定性测定的检测项目其结果以“阴性”或“阳性”报告;定量测定的,结果报告为单位按实际情况而定,因不同检测项目的单位可能不同,如结果高于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上限,则应根据需要对样本稀释后再测,结果乘上稀释倍数。 3.4.检验报告单由实验操作人员完成实验后,将结果录入,打印出报告单。检测结果报告结果进入数据库,在服务器保存,并满足临

床随时查询。查询结果时直接进入数据库。 3.5.每份报告均应使用科内统一的打印报告专用纸打印;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实验室的标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测定项目、结果、参考范围(按照国际单位)以及标本号、标本类型、标本接收日期和检测日期、实验操作者和审核者的签名、报告日期等。否则视为无效或虚假报告单。 3.6.如果所收到的原始样品不适于检验,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3.7.对于实验结果有异常的,需在检验报告单提示栏标示出。 3.8.对于检验结果对病人的病情有警示的,应即时电话通知该病人主管医生。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电话通知时间,以备查询。如出现以下情况,需电话通知: 3.8.1.2.0*109/L 20*109/L 3.8.2.HB<50g/L 3.8.2.6.0 mmol/L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课题:人事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同组成员:

需求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软件需求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二、实验任务与实验要求 导出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这里用数据流图来表示。 三、实验内容 (1)功能分析 经过初步分析“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职员个人信息资料的增加、修改和删除; 2、职员的考勤录入和查询; 3、职员工资结算和查询; 4、人事管理人员的变化和操作授权; 由于是使用计算机管理,就带来了新的功能:用户登陆、操作人员的管理、基本数据的维护、由数据安全产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 (2)、关系模式 在满足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基础上,使数据的设计更加合理。在本系统中只有3个实体,那就是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他们权限的不听通过角色来区分。在整个系统中超级管理员只有一人,管理员二人。一个人只可以在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中处于一个角色,而不可以兼任。其具体的关系模式如下: 普通员工(员工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管理员(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工资(员工号,时间,基本工资,提成,奖金)

考勤(员工号,时间,迟到,早退,管理员号) 注意:“”表示主码,“”表示既是主码又是外码。E-R图如下所示

数据字典设计: 为了方便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只设计一个数据库workers.mdb,其中包含worker(员工信息表)、manager(考勤信息表)、booklist(工资信息表) 表1-1 worker(员工信息表)各字段设计

检验报告管理程序-检验科程序文件

检验报告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报告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提供准确、合法有效的检验报告。2范围 适用于检验报告的编制、审核、发放和修改管理。 3职责 3.1检验人员负责提供检验报告所需的数据,录入检验报告。 3.2授权签字人审核检验报告。 3.3报告发放人发放检验报告。 4工作程序 4.1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检验报告格式由技术负责人设计,科主任批准后使用。如要修改,须重新报批。每份检验报告内容至少包含下列内容。 清晰明确的检验标识,适当时还包括测量方法; 发布报告的实验室的标识; 患者的唯一性标识和地点,如可能,注明报告的送达地; 检验申请者的姓名或其它唯一性标识和申请者的地址; 原始样品采集的日期和时间,当可行并与患者医疗护理有关时,还应注明实验室接收样品的时间; 报告发布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没有在报告中注明,也应保证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查到; 原始样品的来源和系统(或原始样品的类型);

以SI单位或可以溯源至SI单位的单位报告的结果(见ISO指南31)(如适用); 生物参考区间(如适用); 结果的解释(如需要); 其它注释(例如,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始样品的质或量;委托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解释;新方法的使用);报告中应区别出作为开发新方法的、其测量性能还没有完全确定的那部分检验,需要时,应有检出限和测量不确定度资料供查询; 报告授权发布人的标识; 相关时,应提供原始结果和修正后的结果; 如可能,应有审核并发布报告的授权人的签名。 4.2检验报告的编制、审核、签发 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申请单、检验记录、计算方法等资料编制报告,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发。当检验中包含分包检验项目时,在报告中应标明分包项目和分包检验单位的名称。 4.3检验报告的发放 检验报告发放处负责发放,门诊客户凭回执取报告;住院部检验报告由报告发放人发送,并由对方签收。 4.4检验结果处于“警告”或“危急”区间的处理程序 (1)由检验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形式通知医师或临床医护人员,作好电话记录。 (2)“警告/危急”范围由技术负责人、科主任与医务科讨论后确定。 4.5检验报告的更改和记录保存

服务报告管理程序.doc

四川普思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阶文件 文件名称:服务报告管理程序

1目的: 系统集成部为有效沟通和制定决策编制可靠的、准确的并达成一致的报告。确保已经取得的服务级别协议能够得以评价和计量,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持续改进。 2过程定义 2.1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系统集成部。 1)约定并记录用户和内部管理者对服务报告的要求; 2)服务报告包含了服务中所有可测量的方面,提供当前和历史的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2过程负责人 服务报告负责人 2.3主要输入 2.4主要输出 2.5职责权限 服务报告负责人: 1)负责报告管理流程; 2)编写《服务报告》,并发给部门经理; 3)人员组成:由部门经理指定。 4)监控各流程的测量指标; 5)审核《服务报告》。

收集、分析服务报告数据,数据来自各管理流程中产生。这可以借助报表汇总和表单记录

《服务报告》的及时性和符合性3术语

4流程 图1、服务报告管理流程 5过程描述 5.1识别报告要素 根据服务级别协议上的要求, 指标。 5.2收集分析报告数据 性、持续性等数据分析。 5.3编写服务报告 服务报告负责人把经过分析的数据,按照固定的格式和形式,编写出《服务报告》 5.4服务报告评审 服务报告负责人完成《服务报告》后,将报告提交到部门经理评审,遇特别情况,需提交给 公司主管领导审核。 5.5提交服务报告 经系统集成部经理批准后,提交主管领导 序号 1 2 3 4 5 6 输入 服务承诺 事件管理 问题管理 丿 变更管理 J ______ 丿 配置管理 J 丿 发布管理 J ______ 丿 可用性管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持续性管理 <_ 丿 能力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 _______ ) 过程步骤 识别报告 要素 收集分析报 告数据 提交服务报告 服务报告归档 输出 服务报告 审核后的 服务报告 负责人/部门 服务报告负责 人 部门经理、服 务报告负责人 服务报告负责人在服务中及时收集其他服务流程中的数据和指标, 并进行相关的趋势、 可用 服务报告负责人要识别出在服务报告中需要提供的数据和度量

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检测报告管理制度 一、检验报告的格式依据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和技术条件制定。 二、检验报告应逐栏填写,空白栏应划斜线占空。 三、检验数据填写要标准,结论要明确,字迹要清晰工整。 四、检测报告必须由检测人、校核人、签发人逐级签认。审查无误后加盖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CMA章发出。 五、检测报告一律采用与原始记录相同的编号。 六、存档检测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起,交由资料员登记存档,要查阅检测资料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七、已发出的检验报告需要更改时,应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进行更改。 检测原始数据管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格式依据标准、规范、规程办法和技术条件制定。 二、填写原始记录,不得用铅笔书写,字迹必须清楚,纸面整洁。 三、原始记录应按表格内容逐栏填写,做到真实完整,空白栏应划斜线占空。 四、试验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五、原始记录填写完并由记录人签字后,交由校核人员进行校核并签字。 六、原始记录不准涂改、刮改,只准划改,划改处由划改人盖上红印私章。 七、原始记录与试验报告一起,交由资料员存档。 八、原始记录的查阅应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检测仪器管理,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设备管理应按照制度进行。 二、保持检测中心测试手段保持处于最佳状态,使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频率达100%,在用仪器设备的合格率达100%,确保试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和科学。 三、检测设备仪器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周期检定、自检及故障维修事宜,设备使用人负责日常清洁、维护工作。 四、试验检测仪器自验收之日起,进行分类编号、上帐、建档。

五、设备档案资料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借阅,必要时,可用复印件。 六、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使用人负责,其检查考核由设备管理员进行。 试验检测安全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电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经检查确认后方可使用。 二、仪器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 三、加强仪器设备检测维修,确保其性能稳定、示值准确,严禁“带病”使用。 四、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使用、处理应符合国家安全规程的规定。 五、配备满足安全需要的消防器材。 六、试验检测人员应熟悉设备仪具的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七、操作中如发现设备仪具运转异常,或有异味,或遇停电、停水,漏油、漏水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水源。属于故障应及时排除故障。 八、预制构件检验或现场结构试验,必须采取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 九、试验完毕和下班时,应切断不用仪器的电源、水源,关好门窗。 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一、技术档案管理由检测中心资料员负责。 二、技术档案保管期限: 1、试验方法标准,试验规程,检测规范,检测方法(国外的、国内的、自编的)长期存放。 2、设备仪器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验收、维修、使用、报废记录,长期保存。 3、试验仪器、设备汇总表,台帐、长期保存。 4、各类检测原始记录,委托单和检测报告、保存至该项目结束后一年。 三、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1、技术档案是检测公司的技术机密,应妥善存放。 2、技术档案的借阅、复制,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检测中心计量管理制度 一、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计量管理工作。 二、所有出据测试数据的仪器设备的量值传递,必须有正确的溯源。 三、所有计量设备、计量仪具,必须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周期检定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