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代谢评价
中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235例结石成分及代谢分析

r a y tn a d mea oi d su b n e i r So e n n tb l c i ra c . t
M eh d:Anay i o Co tt nt Urn r to lss n nsiue s i ay S o s c ry o t 23 u i a so e tne wa a r u 5 rn r t n pa y — te t1 3 f t e i n 5 o h m h d 2 ie m ea o i a 4h urn tb lc d su b n e a ay i.Re u t h mo t o — it r a c n lss s l:te s c m
谢异常在各组结 石间所 占 比例差 异无统
计 学 意 义 。见 表 2 。
讨 论
( 5 1 ) 其 次为 含 尿 酸 结 石 (9 ) 且 8.% , 1% ; 多数 结石 患 者合 并各 种 尿 液代谢 异 常。 结 论 : 路 结 石 成 分及 代 谢 分 析 , 了 解 尿 对 结 石 病 因与 预 防 有 重要 指 导 意 义 。
中 山地 区尿 路 结 石 以含 草 酸 盐 结 石 为 主
(67 , 者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 1. %) 两 P
0 0 )②低枸橼 酸 尿症 : .5 ; 尿酸 组 2 4例 中
有l 4例 (7 8 , 7 . %) 与感染结 石组相 比有
统计 学差 异 ( P<00 ) ③ 高胱 氨 酸尿 .5 ; 症: 胱氨酸组 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其余代
⑦钙结石 : 加盐 酸试 剂 0 5 l 加 热溶 .m 后
Abtat O jcv :i ft ss d a s cs b t e am o i t yw s r ei h u
尿结石成分分析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尿结石成分分析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谱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尿结石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方法:对113例术后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红外线谱法分析尿路结石成分,并根据成分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113例患者了解自身尿石症的组成,掌握了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结论:红外线谱法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外线谱法;结石成分分析;健康教育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治疗方法多样,治疗效果确切,但病症复发率高。
碎石术一直是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但治疗后的效果并没有降低结石复发率。
因此,它不能替代治疗性治疗。
结石成分特征是尿石症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结石分析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其中物理分析法包括:原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偏光显微镜等。
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各有优缺点,化学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比较方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成本较低,且可以分析结石主要成分的基本信息。
但是,化学分析需要大量的标本支持,而且对标本的本身也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并且容易出现检测结果的错误。
无法识别复杂复杂的混合型结石,因此化学分析法在国外已逐渐放弃使用,从而转向结果更为准确的物理分析。
而物理分析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更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但对结石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准确性。
其中,红外光谱分析法是现在国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
红外光谱又称红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红外光谱检测和研究分子红外吸收光谱的方法,是对结石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的理想方法。
2019年7月~ 2020年10月,在我院共采集尿路结石患者113例,其中肾结石63例,输尿管结石44例,膀胱结石6例,男65例,女48例,年龄10~80岁。
平均年龄为 50.3 岁。
结石标本通过开放式碎石术、腔内碎石术后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碎石术获得。
上尿路尿酸结石的成分和代谢的分析

路 尿酸结石提供新 的依据 。方法: 2 5 2 例上尿路结石患者 中 8 3 例尿酸结石 ,其 中 6 4 例完整血生化及 2 4 h 尿分析结果 。结果 :纯尿酸成分结 石占 尿 酸结石 总数 的 3 4 . 9 %( 2 9 / 8 3 ) , 混合 成分结 石 占 6 5 . 1 %( 5 4 / 8 3 ) c 6 4 例有完整血生化及 2 4 h 尿分 析结果患者 中代谢异常 5 2 例( 8 1 - 3 %) , 两种以上代谢异 常所 占比例为 4 3 . 8 %( 2 8 / 6 4 ) 。5 6 例 随访 1 O 4 2 个月 ,平均 2 0 个月 。无泌尿 系结石复发 3 2 例 ,复发 2 4 例,无复发组代谢 无异常 9例,复发组 1 例 ( P < O . 0 5 ) 。结论 :确定尿酸结石成分及患者的代谢评价对上尿路尿酸结 石的成 因、治疗和预 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p e n t i r e b l o o d b i o c h e mi s t r y 2 4 - h u r i n e a n l a y s i s . Re s u l t : P u r e u i r c a c i d c a l c u l u s a c c o u n t f o r 3 4 . 9 % ( 2 9 / 8 3 )a n d m i x c o mp o n e n t c a l c u l u s a c c o u n t or f 6 5 . 1 %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意义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意义发表时间:2017-11-08T16:54:55.9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作者:李瑞宝李碧君林伟明农毅陈奇彪黄华聪[导读] 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患者的日常饮食饮水、用药及生活习惯提供指导,积极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3【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结石的成分,并对防治泌尿结石的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标本的成分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泌尿结石成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混合结石最为常见,其中含一水草酸钙及二水草酸钙306例(95.63%),含碳酸磷灰石195例(60.94%),磷酸铵镁90例(28.13%),尿酸类结石14例(4.38%);上尿路结石各成分所占比明显高于下尿路结石(P<0.05)。
结论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患者的日常饮食饮水、用药及生活习惯提供指导,积极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防治意义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路结石,主要包括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住院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的疾病。
据调查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5%,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1-2]。
因此,了解泌尿系结石的具体成分并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积极防治,是降低疾病复发率的关键。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泌尿结石的成分,并对防治泌尿结石的意义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0例,女性患者90例;年龄区间为14~78岁,平均年龄为(38.59±3.56);上尿路结石267例,包括肾结石165例,输尿管结石102例;下尿路结石53例,包括膀胱结石34例,尿道结石19例。
泌尿系结石论文:312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泌尿系结石论文:312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中文摘要】了解太原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构成,结合临床资料比较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的特点及城市居住人群与农村居住人群的尿路结石成分的异同,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太原地区各医院2010年l月-2012年1月门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和住院患者手术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312例,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尿路结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67:1,发病年龄在16~84岁之间,老年泌尿系结石有增加趋势。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成分也不相同;各种成分中胱氨酸结石占1.9%(6/312),草酸钙结石占38.1%(119/312),草酸钙+磷酸铵镁+碳酸磷灰石结石占6.4%(20/312),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42.0%(131/312),黄嘌呤结石占1.0%(3/312),磷酸铵镁结石占2.2%(7/312),碳酸磷灰石结石占3.8%(12/312),无水尿酸结石占1.6%(5/312),无水尿酸+草酸钙结石占2.9%(9/312)。
上尿路结石占76.6%(239/312),下尿路结石占23.4%(73/312),比例为3.2:1。
城市患者180例,农村患者132例,比例为1.36:1。
结论:了解本地区尿路结石化学成分构成及分布状况,为预防结石的形成和复发、指导结石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in Taiyuan area and toprovide reference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olithiasis combining the age and sexstructu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ions of upper and lower urinary tract stones, and the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between the urbanpopulation and the rural population.Methods: 312 samples of urinary tract stone discharged after the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lithotripsy or removed from the inpatients through surgery in different hospitals of Taiyuan area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2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comparatively combiningrelevant clinicaldata.Results: Of the 312 cases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calcium oxalate + carbonate apatite stonesaccounted for 42.0%, calcium oxalate + hexahydrate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carbonate apatite stones 6.4%, calcium oxalate stones 38.1%, xanthine calculi 1.0%, hexahydrate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stones 2.2%, carbonate apatite stones 3.8%, cystine stones1.9% and anhydrous uric acid stones 1.6%.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stones was higher inmale than in female, with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2.67:1. The ages of sampled patients werebetween 16-84 years old. The upper urinary tract stone accounted for 76.6% and the lowerurinary tract stone 23.4%, with the upper to lowerratio of 3.2:1. 180 cases were urban patientsand 132 rural, with the urban to rural ratio of 1.36:1.Conclusion: Understand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urinary tractstones in local area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one formation andrecurrence and for the guidance of stone treatment.【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红外光谱分析结石成分分析太原地区【英文关键词】Urinary tract stone 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stone Taiyuanarea【目录】312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摘要5-6Abstract6英文名称缩略词7-8前言8-9材料与方法9-11结果11-18讨论18-21结论21-22参考文献22-24附图24-29综述29-36参考文献34-36个人简介36-37致谢37。
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对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的疗效评价

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对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的疗效评价发布时间:2022-12-12T01:18:42.11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邹虹靖彭雪艳肖焱[导读] 目的:探讨基于结石成分分析的饮食干预对于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的效果影响邹虹靖彭雪艳肖焱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结石成分分析的饮食干预对于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的效果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收集观察组2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结石成分分析。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给予饮食指导。
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低,复发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全国结果类似,依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对尿路结石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饮食干预,不仅可以降低结石复发率、增加患者对结石预防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结石成分分析;尿路结石;饮食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 based on stone composition analysis on the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stone recurrence. Methods: A total of 500 patients with urinary calculi admitted to the Urology Department of Chengdu Fifth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250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250 cases). Infrared spectroscopy automatic analysis system was used for stone composition analy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ietary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tone composition analysis. The recurrence of stone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currence rate of ston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 and the recurrence time was short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 Conclusion: Similar to the national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tone composition analysis, implementing different personalized dietary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stone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stones, increase patients' knowledge of stone prevention, but also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medical treatment. degree and quality of life,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one composition analysis; urinary tract stones; dietary intervention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我国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1],有研究显示,尿石症的终身复发风险50%,1年复发率约为10%,5年复发率即可达 35-50%,10年以后大于50%的病例出现复发[2]。
45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临床意义

45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临床意义发布时间:2021-11-11T06:04:29.60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9期作者:玉芳莉[导读] 通过分析广西横州市450例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玉芳莉广西横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横州 530300【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广西横州市450例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方法收集泌尿外科2020年4月~2021年3月住院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50例,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成分分析。
结果 450例结石标本中,单一成分结石以草酸钙和无水尿酸为主,草酸钙(包括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高占37.33%,无水尿酸结石占28.89%;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21.11%,草酸钙+无水尿酸结石占7.56%,草酸钙+尿酸铵结石占1.78%,碳酸磷灰石十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1.33%,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1.11%,草酸钙+二水磷酸氢钙结石占0.44%,碳酸磷灰石+尿酸胺结石占0.22%,尿酸铵+无水尿酸结石占0.22%。
男女比例为1.88:1,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比例为2.69:1。
结论以草酸钙和无水尿酸为主要成分的尿路结石是广西横州市尿路结石的主要类型,其原因可能与饮食结构有关,根据结石成分指导病人调整饮食结构对防止尿路结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红外光谱分析法;结石成分;临床意义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1%~5%,呈上升趋势[1],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
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对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2],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和特性。
本研究对450例广西横州市患者的尿石标本进行了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为预防泌尿系结石提供合理的线索和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横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术后排石得到的结石标本共450例,其中男性294例,女性156例,男女比例为1.88:1,年龄23~93岁,平均年龄59.8岁,其中≤30岁12人,占2.7%,31~50岁128人,占28.4%,51~70岁237人,占52.7%,≥71岁73人,占16.2%。
结石分析报告

结石分析报告1. 引言结石是指在人体内形成的固态结构,通常由不溶解于体液的物质聚集而成,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器官中,如肾脏、胆囊和尿道等。
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和代谢异常等。
了解结石的成分和分析结果对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结石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成分和建议。
2. 结石成分分析根据检测结果,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
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占据了结石病例的大部分。
草酸钙结石的形成与高草酸钙饮食、尿液酸度降低和尿液中草酸钙超饱和度增加等因素有关。
草酸钙结石的形成还可能与肠道吸收减少、肾小管对草酸钙的重吸收增加有关。
3. 结石治疗建议3.1 饮食控制饮食对结石的形成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结石成分的分析结果,我们建议您进行以下饮食调控:•减少高草酸钙食物的摄入,如乳制品、酒类等。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提供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避免高盐饮食,以减少尿液中钠离子的排泄,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饮水量要足够,保持尿液的稀释,有助于减少结石的形成。
3.2 药物治疗除了饮食调控,药物治疗也是防治结石的重要手段。
根据医生的建议,您可以考虑以下药物治疗:•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溶石剂:在一部分结石形成过程尚未发生完全的情况下,溶石剂可以帮助溶解结石。
请记住,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3.3 生活习惯改变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对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尿液的排泄和新陈代谢。
•戒烟限酒,尽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和烟草的使用。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代谢异常和其他潜在的结石风险因素。
4. 结论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因此在饮食、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改变方面,我们建议您注意减少高草酸钙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
此外,您还可以尝试药物治疗,并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如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代谢评价
发表时间:2019-03-15T12:47:30.30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作者:唐富明[导读] 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并评价其代谢。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内收治的3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湖南省岳阳县人民医院 414100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并评价其代谢。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内收治的3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结石成分,并评价其代谢水平。
结果:①31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占68.1%,其次是感染性结石,占14.5%,尿酸为主的结石(13.2%)、磷酸盐结石(2.3%)和胱氨酸结石(1.9%)所占比例较少;②310例病人中,274例代谢异常,占
88.3%(274/310),且主要表现为低枸缘酸尿症。
结论:代谢异常与结石复发存在一定关系,准确分析结石的成分和代谢情况,对分析泌尿系结石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在结石疾病防治中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代谢评价
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高,对病人身心健康存在一定影响,需引起重视。
通过检查,分析结石类型,了解结石成分,对制定治疗方案、病程观察、防止复发以及预后判断等都有一定帮助,且了解结石构成、分布与流行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意义重大【1】。
在此,为了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和代谢情况,本文选择3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内收治的3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9例男性,151例女性,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1.38±5.83)岁,病程最短4d,最长17年,平均(41.93±5.84)个月。
其中,310例患者中,125例单侧输尿管结石,89例单侧肾结石,44例膀胱结石,23例单侧肾结石并发输尿管结石,15例双肾结石,9例双侧输尿管结石,5例双肾结石并发单侧输尿管结石。
1.2方法
1.2.1成分分析
取得结石标本后,去污、干燥处理,并研碎,取1-2mg结石粉末共4份分别放在磁滴板孔中,按照以下顺序检测:①尿酸:添加尿酸试剂Ⅰ与Ⅱ,各2滴,显示蓝色则呈阳性;②磷酸盐:添加3滴磷酸试剂,可见黄色沉淀,附着在凹孔壁上,则呈阳性;③铵盐:添加2滴铵试剂,可见橘黄色沉淀则呈阳性;④胱氨酸:添加2ml试剂Ⅰ,试剂Ⅱ与Ⅲ各2滴,渐渐出现蓝色,则呈阳性;⑤碳酸盐:小试管内放置结石粉末,沿着管壁添加0.5ml盐酸,可见气泡则呈阳性,振动后放置;⑥草酸盐:还用上一试管,添加些许草酸试剂粉末,可见气泡,则呈阳性;⑦钙:小试管中放置结石粉末,加入0.5ml盐酸,加热溶解,冷却后,添加等量20%氢氧化钠,可见白色沉淀,表示存在钙或者镁;⑧镁:仍用⑦中的试管,混匀试管溶液,添加2滴镁试剂,液面可见蓝色环则呈阳性。
1.2.2代谢评价
采用生化仪器,检测空腹血液生化,收集当日晨起6点到次日早晨6点的尿液,混合均匀,取20ml尿液标本送检。
采用化学显色法、光电比色法对尿钙、草酸、枸缘酸、镁、磷酸、尿酸、胱氨酸进行检测。
24h尿液分析,代谢异常标准如下:(1)24h尿钙超过7.5mmol,判定为高尿钙症;②尿磷超过24.8mmol,判定为高磷尿症;③尿尿酸,>4.425mmol,表示高尿酸尿症;④尿镁低于2.46mmol,判定低镁尿症;⑤鸟草酸超过0.57mmol,诊断高草酸尿症;⑥枸缘酸小于1.66mmol,判定低枸缘酸尿症;⑦尿胱氨酸,大于2.49mmol,表示高胱氨酸尿症;⑧24h尿量不足2000ml,判定低尿量【2】。
2结果
2.1结石成分分析
本组31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分析结石成分发现,主要为草酸钙,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分析观察本组310例病人的结石成分【n,%】
3讨论
泌尿系结石,发病突然,伴有剧烈疼痛,且疼痛多呈持续性或者间歇性,沿着输尿管,放射至阴囊、会阴及髂窝等位置,部分病人可出现血尿(或脓尿)、尿流中断(或排尿困难)等症状【3】。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结石多位于输尿管、肾、膀胱以及尿道。
泌尿系结石,多发生在25-40岁年龄段,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
因此,积极对症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重要意义,而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和代谢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显示,31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结石成分主要为草酸钙,其中,274例代谢异常,占88.3%(274/310)。
这次研究发现,泌尿系结石,存在多种成分的现象,且可见代谢异常重叠。
对此,临床上,一旦确诊泌尿系结石,需积极分析结石成分,配合分析代谢异常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病情,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滕志武.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代谢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6.
[2]梁荣杰,陈增谋,胡春勇,陈芬波,吕顺保. 桂东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23(05):366-368+372.
[3]杜伟,李东,宋小松,范召应,余强国. 泌尿系结石成分与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J].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2018,4(01):35-39.
[4]胡正委,曹全富,王洛夫,兰卫华,刘高磊,聂志林,杨俊杰,万江华,冯庆兴. 超重肥胖泌尿系结石患者133例结石成分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7,22(01):25-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