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计划—列车开行方案

图3-10 跨站停车示意图
(2)影响列车停站方案的因素
影响列车 停站方案 的因素
站间OD客流特征 乘客服务水平 列车越行问题 运营经济性
运营组织复杂性等
4.列车开行方案选优
列车开行方案选优
首先是列车编组、列车交路与列车停站方案的 初步选优,然后是开行方案的综合选优。
评价指标:乘务服务水平、车辆运用、通过能 力适应性、运营组织复杂性、运输成本。
列车编组
(一)列车编组方案
大编组方案。大编组是指在运营时间内列 车编组辆数固定且相对较多,如地铁列车 采用6辆或8辆编组的情形。
1、列车 编组种类
小编组方案。小编组是指在运营时间内列 车编组辆数固定且相对较少,如地铁列车 采用3辆或4辆编组的情形。
大小编组方案。大小编组是指在运营时间 内列车编组辆数不固定。
A.站前折返方式 站前折返方式是指列车在中间站或终点站利用站前渡
线进行的折返作业(如图3-5所示)。
图3-5 站前折返
B.站后折返方式 站后折返方式是指列车在中间站、终点站利用站后渡
线进行折返作业(如图3-6所示)。
图3-6 站后折返
图3-6 站后折返
C.环形折返方式 环形折返方式是一种特殊的站后折返方式(如图3-7所
图3-3列车短交路
3、长短交路
长短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运行中结合了长、短交路两种情况的运行模 式(如图3-4所示)。长短交路的行车组织方式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 运行方案,特别是在区段客流不均衡程度高,造成某一区段运能不能满 足运量的需要时,长短交路运营组织力式尤为适用;同样,当高峰期间 客流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均匀,而低谷期间客流在空间上分布相差悬殊时, 也可以在低谷时间采用长短交路列车运行方案,组织开行部分在中间站 折返的短交路列车。但这种行车组织方式相对较为复杂,同时对客运组 织水平要求也较高。
(2)影响列车停站方案的因素
影响列车 停站方案 的因素
站间OD客流特征 乘客服务水平 列车越行问题 运营经济性
运营组织复杂性等
4.列车开行方案选优
列车开行方案选优
首先是列车编组、列车交路与列车停站方案的 初步选优,然后是开行方案的综合选优。
评价指标:乘务服务水平、车辆运用、通过能 力适应性、运营组织复杂性、运输成本。
列车编组
(一)列车编组方案
大编组方案。大编组是指在运营时间内列 车编组辆数固定且相对较多,如地铁列车 采用6辆或8辆编组的情形。
1、列车 编组种类
小编组方案。小编组是指在运营时间内列 车编组辆数固定且相对较少,如地铁列车 采用3辆或4辆编组的情形。
大小编组方案。大小编组是指在运营时间 内列车编组辆数不固定。
A.站前折返方式 站前折返方式是指列车在中间站或终点站利用站前渡
线进行的折返作业(如图3-5所示)。
图3-5 站前折返
B.站后折返方式 站后折返方式是指列车在中间站、终点站利用站后渡
线进行折返作业(如图3-6所示)。
图3-6 站后折返
图3-6 站后折返
C.环形折返方式 环形折返方式是一种特殊的站后折返方式(如图3-7所
图3-3列车短交路
3、长短交路
长短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运行中结合了长、短交路两种情况的运行模 式(如图3-4所示)。长短交路的行车组织方式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 运行方案,特别是在区段客流不均衡程度高,造成某一区段运能不能满 足运量的需要时,长短交路运营组织力式尤为适用;同样,当高峰期间 客流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均匀,而低谷期间客流在空间上分布相差悬殊时, 也可以在低谷时间采用长短交路列车运行方案,组织开行部分在中间站 折返的短交路列车。但这种行车组织方式相对较为复杂,同时对客运组 织水平要求也较高。
项目二-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划r

A
2 314 1 887 2 575 1 556 3 100 4 191 3 560
B 2 341
524 1 376 1 253 2 337 3 109 2 918
C 2 033 575
199 322 662 816 1 569
D 2 518 1 540 187
158 691 956 1 728
E 1 626 1 320 281 153
始运年份 1863 1868 1892 1896 1900 1902 1927
运营时间 /h 20 24 24 19 20 21 19.5
城市 莫斯科 华盛顿
香港 北京 上海 广州
始运年份 1935 1976 1979 1969 1993 1997
运营时间 /h 19 18 19 18 18 17.5
早高峰小时各区间断面客流量
上行 18 099 27 190 28 357 27 508 25 737 21 957 14 215
区间 A—B B—C C—D D—E E—F F—G G—H
下行 19 183 28 386 29 543 28 926 27 214 22 402 13 165
三、全日行车计划
——线路断面满载率。
三、全日行车计划
(二)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程序
(3)计算行车间隔时间。计算公式为
式中:
t间隔
=
3
600 ni
t间隔 ——行车间隔时间,单位为s;
ni ——小时开行列车数,单位为对。
(4)对各行车间隔进行微调。
(5)最终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三、全日行车计划
(三)全日行车计划编制实例
162 448 967
单位:人
列车开行计划PPT课件

区段运能的浪费。
⑵短交路
短交路能适应不同客流区段的运输需求,运营
较经济,但要求中间折返站具有两个方向的折返设
备以及具有方便换乘条件。但从长距离出行乘客的
角度来看,服务水平有所降低。
⑶长短交路
长短交路混跑的组织方案,可兼顾不同出行距离乘 客的需求,又能提高运营效益。
.
12
2 列车交路计划的确定 ⑴首先是进行区段客流分析,也就是根据客流在
优点:列车走行距离较站后折返短,在进行折返作 业时,乘客同时上下车从而缩短停站时间;列车正 线以及站线长度缩短,有利于车站造价的节省。
缺点:出发列车豫到达列车存在敌对进路;因1列5车 进站或出站侧向通过道岔,列车速度受到限制、影
响乘坐的舒适感;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站台秩序会
.
受到影响。
⑶混合交叉
在客流高峰时段编组辆数相对较多;
②在全日运营时间内采用大小编组。
.
9
2影响列车编组方案比选的因素 影响列车编组方案选用的主要因素是客流、通过能
力及车辆选型。 在进行列车编组方案比选时,通常还应考虑乘客服
务水平、车辆运用经济性和运营组织复杂性等影响 因素。
二 列车运行交路
10
列车交路计划规定运行区段、折返车站以
.
及按不同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
1 列车交路的种类
常见的列车交路有长交路、短交路和长短交路3种。 3种交路的图解形式如下图所示。
长交路列车交路 短交路列车交路 混合列车交路
⑴长交路
11
从行车组织的角度,长交路要较短交路列车
.
运行组织简单,对中间站设备要求也不高,但在各
区段客流量不均衡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部分
.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讲课稿

车辆运用计划
3、确定对应各出段顺序的车辆(客车车底)
根据车辆的运用情况和技术状态,在每日傍晚 具体规定次日车辆的出段顺序和担当交路。在具体规 定车辆的运用时,应注意使各客车车底的走行公里数 能在一定时期内大体均衡。 4、配备司机
为提高车辆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轨道交通系 统的乘务制度通常是采用轮乘制。由于司机值乘的列 车不固定,在编制车辆运用计划时,应对司机的出退 勤时间、地点和值乘列车车次,以及工间休息和吃饭 等同步做出安排。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
小结: 掌握全日行车计划 掌握列车开行方案 掌握车辆运用计划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1、排定车辆出入段顺序和时间 在新列车运行图下达后,车辆段有关部门应根据
列车运行图的要求,及时排定运用车辆的出段顺序、 时间和担当车次,回段顺序、时间和返回方向。
车辆运用计划
2、铺画车辆周转图
列车正线运行通常采用循环交路,根据列车运行 图和车辆出段顺序,车辆运用计划以车辆周转图的形 式规定了全日对应各出段顺序的车辆在线路上往返运 行的交路,车辆在两端折返站到达和出发时间,以及 车辆出入段时间和顺序。
车站按相邻分布原则确定,C类车站按每隔若干个车 站(图中是每隔4个)选择一站原则确定。所有列车均 应在C类车站停车作业,但在A、B二类车站则分别停 车作业 。
列车开行方案
二、列车停站设计
2、分段停车列车运行方案 该方案在长短列车交路的基础上,规定长交路运
行列车在短交路区段外每站停车作业,在短交路区段 内不停车通过;而短交路运行列车则在短交路区段内 每站停车作业;短交路列车的中间折返点作为换乘站。
2、计算营业时间内各小时应开行列车数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

列车交路有长交路、短交路和长短交路三种。
列车开行方案
二、列车停站设计
1、跨站停车列车运行方案 该方案将全线车站分成 A 、 B、 C三类。 A、B 两类 车站按相邻分布原则确定, C 类车站按每隔若干个车 站(图中是每隔 4个 )选择一站原则确定。所有列车均 应在C类车站停车作业,但在 A、 B二类车站则分别停 车作业 。
N组 T列 / t间隔
车辆运用计划
2、检修车 检修车是指处于定期检修状态的车辆。 车辆的定期检修分成月检、定修、架修和大修 (又称厂修)等,也有安排双周检与双月检的情形。 不同的检修级别有不同的检修周期,车辆检修周 期是一个与车辆段建设规模和车辆段作业组织关系密 切的技术指标,它也是推算检修车数的基础资料之一。
N
n高峰列m 3600
列 t运 t站 t折停
车辆运用计划
列车周转时间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所消耗 的全部时间。它包括了列车在区间运行,列车在中间 站停车供乘客乘降,以及列车在折返站进行折返作业 的全过程。
列 t运 t站 t折停
当列车在折返站的出发间隔时间大于高峰小时 的行车间隔时间时,须在折返线上预置一个列车进行 周转,此时运用车数需相应增加。 运用车数也可按下式计算:
列车开行方案
二、列车停站设计
2、分段停车列车运行方案 该方案在长短列车交路的基础上,规定长交路运 行列车在短交路区段外每站停车作业,在短交路区段 内不停车通过;而短交路运行列车则在短交路区段内 每站停车作业;短交路列车的中间折返点作为换乘站。
车辆运用计划
一、车辆运用分类
车辆按运用上的区别,分为运用车、检修车和备 用车三类。 1、运用车 运用车是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而配备的技术状 态良好的车辆,运用车的需要数与高峰小时开行列车 对数、列车旅行速度及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各项因素有 关,按下式计算:
列车开行方案
二、列车停站设计
1、跨站停车列车运行方案 该方案将全线车站分成 A 、 B、 C三类。 A、B 两类 车站按相邻分布原则确定, C 类车站按每隔若干个车 站(图中是每隔 4个 )选择一站原则确定。所有列车均 应在C类车站停车作业,但在 A、 B二类车站则分别停 车作业 。
N组 T列 / t间隔
车辆运用计划
2、检修车 检修车是指处于定期检修状态的车辆。 车辆的定期检修分成月检、定修、架修和大修 (又称厂修)等,也有安排双周检与双月检的情形。 不同的检修级别有不同的检修周期,车辆检修周 期是一个与车辆段建设规模和车辆段作业组织关系密 切的技术指标,它也是推算检修车数的基础资料之一。
N
n高峰列m 3600
列 t运 t站 t折停
车辆运用计划
列车周转时间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所消耗 的全部时间。它包括了列车在区间运行,列车在中间 站停车供乘客乘降,以及列车在折返站进行折返作业 的全过程。
列 t运 t站 t折停
当列车在折返站的出发间隔时间大于高峰小时 的行车间隔时间时,须在折返线上预置一个列车进行 周转,此时运用车数需相应增加。 运用车数也可按下式计算:
列车开行方案
二、列车停站设计
2、分段停车列车运行方案 该方案在长短列车交路的基础上,规定长交路运 行列车在短交路区段外每站停车作业,在短交路区段 内不停车通过;而短交路运行列车则在短交路区段内 每站停车作业;短交路列车的中间折返点作为换乘站。
车辆运用计划
一、车辆运用分类
车辆按运用上的区别,分为运用车、检修车和备 用车三类。 1、运用车 运用车是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而配备的技术状 态良好的车辆,运用车的需要数与高峰小时开行列车 对数、列车旅行速度及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各项因素有 关,按下式计算: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

(2)按技术不同对产品的包装可以分为,防水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虫包装、 防腐防霉包装、防震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二、包装材料
常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有: 1、纸及纸制品:牛皮纸、玻璃纸、植物羊皮纸、沥青纸、板纸、瓦楞纸板。 2、塑料及塑料制品: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钙塑材料。 3、木材及木制品。 4、金属:镀锡薄板、涂料铁、铝合金。 5、玻璃、陶瓷。 6、复合材料。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2)塑料桶与钢桶相比较,自重轻,纵向强度高而 横向强度低,所以只能竖直码垛;防水、防潮能力 较差,不能室外存放,更忌雨水淋;密封性差,如 有需要,可在桶内加塑料袋密封。
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 2.保险业法 • 保险业法又被称为保险公法,是调整保险监管关
系、规范保险人经营行为的法律规范。
• 3.保险特别法 • 保险特别法是相对于保险合同法而言,是指保险
合同法之外,民商法中有关保险关系的规定。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 包 装 概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1)钢桶由薄钢板制成,刚度、强度均较好,其缺 点是造价高,自重大,易腐蚀。广泛用于石油、油 脂、食用油及化工产品的储运;由于钢板的导热性 好,不宜包装对温度敏感的物品。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二、包装材料
常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有: 1、纸及纸制品:牛皮纸、玻璃纸、植物羊皮纸、沥青纸、板纸、瓦楞纸板。 2、塑料及塑料制品: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钙塑材料。 3、木材及木制品。 4、金属:镀锡薄板、涂料铁、铝合金。 5、玻璃、陶瓷。 6、复合材料。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2)塑料桶与钢桶相比较,自重轻,纵向强度高而 横向强度低,所以只能竖直码垛;防水、防潮能力 较差,不能室外存放,更忌雨水淋;密封性差,如 有需要,可在桶内加塑料袋密封。
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 2.保险业法 • 保险业法又被称为保险公法,是调整保险监管关
系、规范保险人经营行为的法律规范。
• 3.保险特别法 • 保险特别法是相对于保险合同法而言,是指保险
合同法之外,民商法中有关保险关系的规定。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 包 装 概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1)钢桶由薄钢板制成,刚度、强度均较好,其缺 点是造价高,自重大,易腐蚀。广泛用于石油、油 脂、食用油及化工产品的储运;由于钢板的导热性 好,不宜包装对温度敏感的物品。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计划

5.1 列车开行的基本概念
因为在高峰小时内,线路上个别车站的乘客集散量可 能特别大,导致列车在该站的上、下车时间较长。一般来 说,在最长停站时间控制在30 s左右时,该线最小行车间 隔时间可定为2 min,据此可计算出线路的最大运输能力, 编制列车运营时刻表。当然,在列车运行秩序稍有紊乱时, 信号系统和列车折返系统应有能力进一步缩短行车间隔时 间,使列车运行秩序尽快恢复正常。
5.1 列车开行的基本概念
5.1.3 行车间隔时间
行车间隔时间是指同方向两列载客列车的间隔时间。缩短 行车间隔时间可以减少乘客在站候车时间,有利于提高服务 质量,增大对乘客的吸引力,也有利于减少列车编组辆数,节省 工程投资。但是,缩短行车间隔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行车间隔时间的极小值通常取决于信号系统、车辆性能、折 返能力、停站时间等诸多因素,在有先进技术设备和足够工 程投资做保证的前提下,停站时间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5.1 列车开行的基本概念
5.1.5 折返方式与折返时间
列车到达终点站后,如果不入段整备,就 需要改变运行方向,进入另一个运行方向继续 在正线上运送乘客。将列车由一条线路转换至 另一条线路的方式称为列车折返,凡是具有列 车折返能力的车站均称为折返站。
5.1 列车开行的基本概念
列车的折返方式首先涉及一个是否所有的列车都在线路上 全线运行的问题,由于各区间断面客流量一般是不均衡的,个 别线路甚至相差较大,如果按照最大断面客流量开行一种列车, 将使车辆客位利用率不高,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所以,应视 线路的具体情况采用长短交路相结合的组织方法,这样不仅可 以提高列车和车辆运送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运能损耗, 同时还可以给乘客带来极大的方便。
模块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计划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项目二 列车运输计划及运行图

时间间隔
走行里程数/km
检修停时
日检
双周检
双月检
定修
架修
厂(大)修
1d
14d
60d
1a
5a
10a
一
4000
20 000
100 000
500 000
1 000 000
一
4h
48h
10d
25d
40d
(3)备用车 一般说来,这部分车辆可控制在10%左右。
车辆配备与运用计划
2.车辆运用计划
车辆运用计划是在列车运行图和车辆检修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车辆
967
1752
671
-
客流计划
根据表2-1可以统计各站上下车人数。规定斜线右上方为上行数据,斜线左
下方为下行数据,按每行之和为上车人数,每列之和为下车人数,计算分方向
的上下车人数。
上行
上车
18099
下车
0
11432
车站
下行
A
上车
19183
下车
0
2341
B
11517
2314
3775
2608
C
3568
二是满足轨道交通系统各项设备检修养护的需要。较长的运营时间,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提高服务水平的体现。
(2)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通常在高峰小时断面客
流量的基础上,根据全日客流分布比例图计算确定。
(3)列车定员数 列车定员数是车辆定员和列车编组辆数的乘积。
全日行车计划
(4)线路断面满载率 线路断面满载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特定断面上的车辆载
2411
33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开行方案
二、列车停站设计
2、分段停车列车运行方案 该方案在长短列车交路的基础上,规定长交路运
行列车在短交路区段外每站停车作业,在短交路区段 内不停车通过;而短交路运行列车则在短交路区段内 每站停车作业;短交路列车的中间折返点作为换乘站。
车辆运用计划
一、车辆运用分类
车辆按运用上的区别,分为运用车、检修车和备 用车三类。
列 t 运 t 站 t 折 停
当列车在折返站的出发间隔时间大于高峰小时 的行车间隔时间时,须在折返线上预置一个列车进行 周转,此时运用车数需相应增加。
运用车数也可按下式计算:
N组T列/t间隔
车辆运用计划
2、检修车 检修车是指处于定期检修状态的车辆。 车辆的定期检修分成月检、定修、架修和大修
全日行车计划
一、全日行车计划编制资料:
1、 营业时间;
2、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通常是在高峰小时 断面客流量的基础上,根据全日客流分布模拟图来计 算确定 ;
3、列车定员数:是列车编组辆数和车辆定员数的 乘积;
全日行车计划
一、全日行车计划编制资料:
4、线路断面满载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特定断 面上的车辆载客能力利用率 。在实际工作中,线路 断面满载率通常是指早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流断面 的车辆载客能力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1、运用车 运用车是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而配备的技术状
态良好的车辆,运用车的需要数与高峰小时开行列车 对数、列车旅行速度及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各项因素有 关,按下式计算:
N n高峰列m
3600
列 t运 t站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所消耗 的全部时间。它包括了列车在区间运行,列车在中间 站停车供乘客乘降,以及列车在折返站进行折返作业 的全过程。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
主要内容: 学习全日行车计划 学习列车开行方案 学习车辆运用计划
全日行车计划
全日行车计划是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开 行的列车对数计划,它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的日常运输任务,是编制列车运行图、 计算运输工作量和确定车辆运用的基础资料。
pmax 100% cmax
为提高车辆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轨道交通系 统的乘务制度通常是采用轮乘制。由于司机值乘的列 车不固定,在编制车辆运用计划时,应对司机的出退 勤时间、地点和值乘列车车次,以及工间休息和吃饭 等同步做出安排。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
小结: 掌握全日行车计划 掌握列车开行方案 掌握车辆运用计划
列车正线运行通常采用循环交路,根据列车运行 图和车辆出段顺序,车辆运用计划以车辆周转图的形 式规定了全日对应各出段顺序的车辆在线路上往返运 行的交路,车辆在两端折返站到达和出发时间,以及 车辆出入段时间和顺序。
车辆运用计划
3、确定对应各出段顺序的车辆(客车车底)
根据车辆的运用情况和技术状态,在每日傍晚 具体规定次日车辆的出段顺序和担当交路。在具体规 定车辆的运用时,应注意使各客车车底的走行公里数 能在一定时期内大体均衡。 4、配备司机
pmax 100%
cmax
全日行车计划
二、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程序
1、计算营业时间内各小时应开行列车数
ni
p m ax
p列
2、计算营业时间内各小时应开行列车数
t间 隔
3600 ni
3、最终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列车开行方案
一、列车运行交路
在列车开行计划中,列车交路规定了列车的运行 区段、折返车站和按不同列车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
列车交路有长交路、短交路和长短交路三种。
列车开行方案
二、列车停站设计
1、跨站停车列车运行方案 该方案将全线车站分成A、B、C三类。A、B两类
车站按相邻分布原则确定,C类车站按每隔若干个车 站(图中是每隔4个)选择一站原则确定。所有列车均 应在C类车站停车作业,但在A、B二类车站则分别停 车作业 。
车辆运用计划
一、车辆运用计划
车辆运用计划在列车运行图和车辆检修计划的基 础上进行编制。车辆运用计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排定车辆出入段顺序和时间 在新列车运行图下达后,车辆段有关部门应根据
列车运行图的要求,及时排定运用车辆的出段顺序、 时间和担当车次,回段顺序、时间和返回方向。
车辆运用计划
2、铺画车辆周转图
(又称厂修)等,也有安排双周检与双月检的情形。 不同的检修级别有不同的检修周期,车辆检修周
期是一个与车辆段建设规模和车辆段作业组织关系密 切的技术指标,它也是推算检修车数的基础资料之一。
车辆运用计划
3、备用车
为了适应客流变化,确保完成临时紧急的运输任 务,以及预防运用车发生故障,必须保有若干技术状 态良好的备用车辆。备用车的数量一般控制在运用车 数的10%左右。备用车原则上停放在线路两端终点 站或车辆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