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中轴线运用
北京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的思考

北京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的思考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是北京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规划和建设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和人口等因素,并综合各方面的利益,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轴线是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北京的城市形象的象征。
中轴线包括从南到北的三个核心区域,即南池子、天安门广场和北海公园。
在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充分保护和修复中轴线沿线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注重与现代城市功能的结合。
可以在中轴线沿线设置公园、广场、博物馆等公共空间,与历史建筑相融合,提供人们休闲、游览的场所。
中轴线也是北京市政府的办公和文化设施的集中区域,需要在规划中考虑到相关的配套设施和交通的便利性。
南北延长线是连接北京市中心与郊区的主要交通线路,对于城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北延长线需要考虑到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定线路和站点的设置。
可以考虑在南北延长线上设置地铁、快速公交等交通方式,以满足城市人口的出行需求,并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在规划和建设中,还需要考虑到南北延长线周边的社区和商业设施的配套建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和消费需求。
除了交通和城市形象的考虑,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的规划和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在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注重保护和修复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周边的自然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碳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的质量。
可以在规划中考虑到植被的布局和绿地的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生态功能。
还可以在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沿线设置各种环保设施和设备,如太阳能发电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利益和需求。
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的规划和建设应该与市民的生活紧密相关,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服务。
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摘要:轴线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核心,是进行后续建筑建设的基础,也代表了该建筑是否具有视觉重心,从而保证了建筑的设计感。
轴线设计手法对建筑设计有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充分对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环境进行考虑,将轴线设计手法的精髓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使得建筑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轴线设计手法;应用建筑设计中的轴线设计方法,是使建筑物的建设使用效果更趋科学合理性的关键,研究人员应从问题角度出发,即在明确工程项目建筑设计所处环境以及景观特征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
事实证明,从环境角度出发,建筑设计人员就能在明确建筑内容之间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出最具功能效果的轴线设计作用。
1建筑设计中建筑轴线的特征1.1连续性特征轴线的连续性是指在建筑的形态构成中,由于要素的反复与强化、重叠与交织变化构成的连续图形具有变化的态势。
轴线的这种形式特征是由它的连接构成的方式中得出的:由于轴线最终还是一种线性基准,而连续性是线性基准的共同特征。
“对于轴来说,连续性是轴的视觉特征形成的基本要求。
这是因为从视觉心理出发,连续的线形具有‘格式塔’完形效应的较佳的形式。
轴所具有的强烈的形式感、秩序感以及动人的轴向空间美感都源于这种连续性。
”如果轴线的连续性很差,缺乏必要的延伸长度所构成的连续感,甚至多次被打断,则轴线所形成的秩序感与轴向美感等必将逊色甚至完全消失。
1.2控制性特征轴线的控制性是指建筑中的轴线系统具有“控制当前形态要素的整体化和形态的演化方向和趋势”的作用,即具有对建筑整体的控制能力。
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中,轴线在控制建筑形态秩序上,具有大多数汉字里有的主心骨笔划那样的作用,起到对建筑形态构成的“间架”效应,控制形态生成。
轴线为图形创建了人为的脉络系统,控制平面格局的生成与发展,实现布局的秩序化和条理性。
借助于书法中的“间架”可以很好的理解:书法中有一条著名的原则“间架”:“在一个字的众多笔划之中。
北京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的思考

北京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的思考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规划理念的体现。
它贯穿了北京城的中心地带,连接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迹,是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北京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北京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进行思考,探讨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北京中轴线的建设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规划的核心,不仅连接了诸多文化和历史遗迹,还承载了北京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而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对城市规划进行深入拓展,将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可以提升北京城市的历史价值。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这些历史遗产是北京城市的骨干力量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重点保护和传承的对象。
通过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可以让更多的历史遗产得到保护和发展,提升北京城市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可以促进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不仅需要关注城市的现状,更需要考虑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加入更为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将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对北京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需要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可以在城市规划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城市发展更加有序和协调,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更为良好的基础。
北京中轴线及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可以丰富北京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北京城市的历史价值,促进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引领北京城市的发展方向。
中轴线南北延长线规划建设将在未来北京城市规划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北京城市规划的一大亮点。
浅谈城市设计中轴的运用

浅谈城市设计中轴的运用(学生论文)朗读本贴提要:轴——是贯通地区的发展方向,是有的放矢,是人们在生理、心理上从空间中度量,目的是组织空间群体。
城市的轴从基底面开始,可以是对称的,层层相套,是概念性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是一种空间轴向关系。
轴要求通达方向和方位的组织。
轴可以转折、转换,但必须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紧密相联。
轴向对景可以有虚的,它通向自然虚无,可以具有某种对景,可以顺着地形向上,也可俯视向下,又是一种视觉上的对景,是组织群体空间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最终轴是一种结构关系的组织,线形活动的组织,带有想象特征、层次空间的组织。
在城市设计中有着很多的手法,但从古罗马时期城镇的十字轴线,到中国古代依据《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城市布局论述而规划修建的城市,再到近现代城市建设中世界公认的巴黎传统轴线、华盛顿轴线等等。
轴的运用一直贯穿古今中外。
它是我们组织空间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法。
关键词:城市设计轴方法实例反思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空间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城市设计中至今还在被运用。
轴有助于城市及其局部区域结构、形态形成和良性发展,而且在历史上也创造出了很多严谨、有序、优美动人的城市空间环境与建筑形象。
自古以来对于轴的论述有许多,或论述其形式美,或分析其空间序列,或研究其视知觉与审美心理等。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立足于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
从轴的产生到轴在设计中的运用实例,层层的进行论述,只希望能够对“轴”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有所认识。
一、轴的产生当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其所具有的平衡的本能赋予了人类均衡的审美概念,并且启示人类有关轴与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客观事物的外在刺激,如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对称形象的物体。
如树叶、昆虫等。
原始人类的大量模仿,使人类认识并掌握了轴所具有的简单的形态组织作用;而人们对于神灵和皇权的虔诚的崇拜,譬如宗教的“朝圣”,朝见天子等,这样一种向着一定目标的有序运动,使人们主观心理的内省力量则最早赋予轴线以序列的内涵。
中轴线的空间设计理念 -回复

中轴线的空间设计理念-回复中轴线的空间设计理念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概念,它在建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中轴线是指一条从建筑物的前部到后部或从前院到后院的直线,它在空间布局、比例、形式和装饰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回答关于中轴线的空间设计理念。
中轴线的空间设计理念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宫殿建筑。
古代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宫殿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的设计,中轴线被用来创造有序、和谐和统一的空间布局。
它是一种“一切从中心”或“一切从中心对称”思维方式的体现。
首先,中轴线在空间布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空间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中轴线通常分为主轴线和次轴线,它们通过建筑物的中心点连接起来。
在建筑物的布局中,主轴线通常用于定义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区域,而次轴线则用于连接和平衡不同的功能区域。
通过中轴线的应用,建筑物的空间布局更加清晰和有序。
其次,中轴线在比例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比例是指物体或空间元素之间的尺寸和关系。
通过中轴线的应用,我们可以根据空间的尺寸和比例来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和装饰物。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中轴线来确定家具和装饰物的尺寸和放置位置,以创造出舒适和和谐的空间。
此外,中轴线在形式和装饰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轴线通常被用来定义建筑物的正面和重要的空间元素。
在建筑物的正面,我们可以通过对称和平衡的设计来突出中轴线的重要性。
例如,在古典建筑中,中轴线通常被用来定义主入口和主要的立面装饰。
此外,在室内设计中,我们也可以使用中轴线来定义视觉焦点和装饰元素的放置位置。
最后,中轴线的空间设计理念还涉及到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尊重和融合。
中轴线通常被用来连接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并在整个设计中引入自然元素和景观。
通过使用中轴线,我们可以将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设计融为一体,创造出和谐和宜人的空间环境。
总之,中轴线的空间设计理念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概念,它在建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浅谈城市中轴线的功能与意义

浅谈城市中轴线的功能与意义城市中轴线既是城市精神的象征,也是城市靓丽的景观带和重要的休闲空间,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
通过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和建设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意义重大。
标签:城市中轴线城市规划生活品质休闲空间一、城市中轴线是城市靓丽的景观带中国的城镇化是人类城市建设史上空前绝后的人口和城市化运动。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高速的发展,现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基本上停止了,而中国还需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的生存、竞争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如想在世界城市网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城市的经营、地域化的营销,通过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的改造,提升城市质量。
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建设有一个目标就是健康休闲,以休闲文化为代表的休闲城区作为提升城市发展的目标。
中轴线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的文化。
一个城市有自己的个性和文化,但要通过物质空间载体将它体现出来。
对于现代城市,人们谈得最多的是宜居、生态和市民的幸福指数。
通过中轴线的建设,不仅仅是让人看到城市宏大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展现适于生存和幸福的城市。
城市中轴线是城市客厅,重要的建筑一般会放在中轴线上,城市的公园、绿地等都会集中在这些地方,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沉淀后,将会成为城市最有文化价值、最有历史价值的地方。
说一个城市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竞争的最高标准就是城市的艺术品位。
我们在评价城市中轴线标准的时候有两个标准,一个是量化标准,通过各种各样的指标,确定绿地率、密度等;更重要的是非量化标准,看它建好了以后是不是充满活力的、舒适的空间。
城市中轴线的规划设计管理往往是特殊控制区,也就是说不能用城市一般的管理思路、标准和方法进行管理所有的指标和间距都要特殊的设计和处理。
每一个城市的中轴线区域往往既是一个城市最宜居片区,又是极具竞争力的中央商务区。
中轴线不但可以提升城市品质,体现城市的个性与文化,也反映在沿线物业的升值预期上。
二、城市中轴线是城市重要的休闲空间当今社會五彩缤纷,一个城市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要有巨大的创新力量和文化实力。
北京中轴线空间设计原则

北京中轴线空间设计原则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规划的核心,其空间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对称性原则:中轴线的设计强调对称性,即两侧空间在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上要保持平衡一致。
这种对称性使整个中轴线看起来整洁、庄重,并且能够彰显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2. 空间序列原则:中轴线上的空间应该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布局,从南往北逐渐展开。
这种序列可以通过景观、建筑物和街道等元素的不同组合来实现,使人们在沿着中轴线行走时能够感受到空间的转变和连贯性。
3. 高低错落原则: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应该根据功能和重要性的不同,进行高低错落的布局。
例如,皇城、天安门广场等重要建筑位于中轴线的高点,而一些次要建筑则位于低点。
这种布局能够形成层次感,使整个中轴线更加丰富和有趣。
4. 视觉延伸原则:中轴线的设计应该注重视觉延伸,使人们在站在某一点时能够看到远处的景观或建筑物。
这种延伸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空间序列来实现,增强中轴线的景观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5. 文化传承原则: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重要代表,设计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现有的建筑和景观资源,并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这些空间设计原则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中轴线,使其成为北京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游客的热门景点。
中轴线的设计理念

中轴线的设计理念中轴线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元素,通常被用来体现秩序、对称、平衡和连贯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中轴线的设计理念。
1.对称布局中轴线在对称布局中起着核心作用。
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组织空间,将建筑或城市划分为左右两个相等的部分。
这种布局方式传达出一种庄重、稳重和严谨的美学感受,同时也强调了平衡和对称的美学原则。
2.线性空间中轴线可以作为一种线性空间,将城市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它不仅是一条连接点与点之间的路径,还是一个能够将城市空间组织得更加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元素。
通过中轴线,城市的不同区域可以以一种有机的、线性的方式相互连接,形成一种连续的城市景观。
3.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中轴线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组织和划分城市空间。
它不仅可以用来确定城市的中心位置,还可以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
通过中轴线,城市的发展可以更加有序、平衡和连贯。
4.文化传承中轴线在文化传承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故宫的中轴线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代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轴线不仅是一种设计元素,还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历史和传统的延续。
5.景观塑造中轴线还可以用来塑造城市景观。
通过确定中轴线的位置和方向,可以强调城市的某个特定区域或地标,从而增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可识别性。
例如,巴黎的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构成了城市的中轴线,使人们一提到巴黎就能立即联想到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
总之,中轴线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秩序、对称、平衡和连贯性,同时也可以在对称布局、线性空间、城市规划、文化传承和景观塑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理解并运用中轴线的设计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加优美、和谐且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居住区规划中的轴线运用
轴线手法是城市空间设计的一种手法,也是丰富空间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经典设计手法,轴线在居住区的运用更是普遍。
文章通过大量居住区规划的实例分析,使轴线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类型得以展示,展示了灵活运用轴线进行居住区规划创作的丰富手段。
居住区中轴线的类型主要包括:绿化轴、景观轴、心理轴、行为轴、交通轴,还有主次轴和综合轴。
下面分别根据每个类型的轴线来举例说明:
1、绿化轴的运用----山东省泗水县西城区小区规划
小区位于山东省泗水县开发区内,地块四周被四条城市道路围合。
根据地块的特点及周边环境,小区的总体布局为“两轴、一带、半周边式布局”的整体功能结构。
纵向的绿化轴、横向的步行景观轴、中央花园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区有机的生态绿化系统。
南北纵向的绿化轴表达出了休闲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在绿轴上设有花园、步道等,这条绿轴改善空间环境,加强绿化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建设都市空间的作用。
2、景观轴的运用——山东省济宁市同济绿园详细规划
同济绿苑位于山东省泗水县西城区的商业中心地段。
根据基地的特点及周边环境,小区总体布局为小区中央大型公共绿地自北向
南贯穿小区,并且有小花园,使小区绿化与外围道路绿带,北侧小区入口有一小广场,并与城市公园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小区南侧有小广场,三个景观节点结合绿带构成了小区的景观轴。
这个小区景观轴线成为视觉的焦点、构图的重心,使构轴线上元素建筑物、构筑物、花园、广场具有特殊的职能意义,成为小区的景观标志,制约着周围环境,使节点元素成为小区的景观特征和视觉中心。
3、心理轴的运用——鄂州市万佳凯旋城小区规划
万佳凯旋城座拥洋澜湖畔,拥有600米长的湖岸景观示范带,区内还有一条长达6000米的优美内河,环境优美,品质高尚,旨在打造一个法式典雅生活的高档居住区。
本小区设计特点在于住宅滨水一侧有一广场,而每一个住宅都指向它,人们走在宅间有一种向心的心理感受,都会走到广场休息,这就是心理轴的特点。
心理轴是存在于心理意象上的轴线,它可以是心理上的感应线,也可以是思维上的逻辑线,并没有实形延伸,只是思维连贯线索将其联系起来,居者向心思维的物化空间。
4、行为轴的运用——滨洲湖居住区详细规划
住宅布局:本住区住宅布置采用低层、多层、高层相结合的形式。
临近滨洲湖一侧布置低层的town house、中部布置以低高层相
结合住宅、外部布置高层住宅,强调环境的均好性和景观的共享。
由于外围道路的走向和住区内部结合的划分,使住区内部住宅均具有良好的朝向。
小区中央南北侧有一斜向轴线,它在空间组合上与行为一致,通过秩序化的交通流线引导人的活动,暗示着目的性和直接性即人们会通过步行路走向滨水广场,轴线同时控制人的视觉程序,传达特殊的视觉效图果,引发人的空间向心感。
5、交通轴的运用——威海市黄家夼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方案概念构思:“新型都市协奏曲”——大提琴造型的演绎以大提琴造型进行演绎,用琴体形式构筑小区的规划结构,演奏新型的都市居住协奏曲,创造富有生机、韵律的现代居住小区景观。
以琴体结构、波浪式路网及建筑形态创造出动感流畅的韵律来隐喻威海海洋文化。
小区东西向的主干道寨田路及其两侧的小区公建带构成“提琴”的骨架;
小区弧形的环状道路系统构成“琴体”的边缘;
小区东西两区的两个公建中心分别构成“琴体”的中心空洞;
小区南北步行主轴线构成“提琴”的横向“琴弦”;
以“音阶”的概念来演绎阶梯状建筑形式,由北至南因地形
原因建筑所处台地逐渐递增,以最南部的山体为背景,形成丰富的居住小区景观意向。
小区特点是“一横向交通轴”指横贯基地中部的寨田路;“两纵向交通轴”指基地南北走向的两条现状道路,分别为潍坊路和新寨路。
“曲环轴”指环绕连接小区的环状路网。
这一句概括了本规划对于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具体设计。
在协调好现有保留机动车道路“一横两纵”的同时,用弧形的波浪式路网结构将整个小区联系起来,真正做到顺而不畅;同时,将此环状结构与现状地形相结合,与小区步行系统一起,共同构成小区琴体结构的轮廓,从而在保证基地交通顺畅的同时,加入景观塑造的元素,并局部考虑人车分流,保证居住环境的安全和宁静。
此外还有东西两侧南北向的景观步行路轴线使小区更丰富。
6、主次轴的运用——宿豫新区九龙花园居住区规划
九龙花园位于宿豫新区最西端,与老城区一桥之隔,毗邻运河休闲风光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景观设置别致,环境幽雅。
小区设计特点是它运用了多个轴线并且主次轴明显区分。
长轴为主,形成纵向序列,短轴为辅,形成空间的支脉,长短轴相结合,能够在交点上形成较大的主体空间。
纵向的主轴是步行景观轴和横向的多个绿带结合景观轴,这样可以在多轴相接处形成较大的主体空间,使小区设计更丰富更有气势。
7、综合轴的运用——上海浦东联洋新社区引导性规划设计
上海浦东联洋新社区引导性规划设计赢得建设部“新世纪人居经典住宅小区方案竞赛”规划环境金奖,联洋新社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上海首座中央生活区。
引导性规划设计作为全新理念引入整体社区开发实施过程,综合规划了社区形象、绿化、交通、文化等多方面开发内容,保障了整体社区开发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规划总体布局以带形绿地构成核心骨架,以三条横向的主轴以及若干纵向的分支贯穿整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轴系列,将步行绿色景观轴线与具有不同用地特点和使用功能的住宅群形态结合,通过绿化,交通系统组织空间,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形式多样的整体结构和空间效果。
可见,设计中含有多种轴线,包括:景观轴、绿化轴和交通轴。
多轴并置强调了多条轴线的和谐、默契的关联,使小区设计丰富多彩。
结论
轴线设计手法运用不仅是对某一阶段有重要性,而且对整个规划历史具有永久性,现代城市规划正是在继承又自我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借鉴轴线传统、结合实践需要,探索出新的规律和方法,使其更好运用于居住区规划中,让城市居民更好的生活在美的舒适的住区中。
从居住区轴线的类型、特征出发,结合优秀案例分析说明,使抽象的轴线设计手法更具现实可用性,把轴线丰富的应用规律和方法运用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中,理论实践相结合,使轴线应用具有实际的立足点。
总之,轴线的运用永远不能放弃,要不断更新其设计理念,使之更完美地运用与城市规划之中,使居民处在舒适的居住区和城市中。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