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动物纹样鹿纹形式语言探析

合集下载

与鹿有关的祈福纹样

与鹿有关的祈福纹样

与鹿有关的祈福纹样鹿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和象征。

它被赋予了长寿、福气、财运、仁爱等美好的寓意,故而与之相关的祈福纹样也因其神秘的意象而备受关注。

一、鹿角纹鹿角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祈福纹样之一。

其图案是一排排相互交叉、盘旋并伸展的鹿角形,给人以豪迈、挺拔的感觉。

在中国历史上,鹿角纹曾经是皇家的专属图案,皇帝、官员、贵族等人都可以在服饰、器物等方面使用它。

此外,鹿角纹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织物、雕刻、画作等艺术领域,传承至今。

鹿角纹寓意着勇敢、坚毅、有力量和顽强的意义,是汉族文化中的一种传承和象征,一般被视作为好运征兆。

它也代表着豪放奔放的所有品德境界,有神仙捧杖之意,寓意着寿眉挂果、福禄双收的吉祥寓意。

鹿角从不断的往上升,象征着事业不断的成功发展,寓意着追求更高、更远、更完美的生活目标。

二、鹿文纹鹿文纹是一种复杂多样、富有变化的纹样,以鹿为主题,将鹿的形态、动静、追逐、嬉戏等内容通过线条、图案等手法呈现出来。

鹿文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祈求顺遂、平安、吉祥等符号。

在汉族文化中,有许多的祝福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憧憬,鹿文纹正是其中的一种。

鹿文纹寓意着美好、吉祥、幸福、长寿和成功等意义,代表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幸福美好的向往。

它把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类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们感觉到了一种和谐和美好。

三、鹿蹄纹鹿蹄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是一种神秘而神圣的符号,鹿的蹄子是纹样的主要表现形式,鹿蹄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财富、吉祥等寓意。

鹿蹄纹意味着踏实稳定,射出田园的生机和活力,寓意着平安幸福,奔赴未来的向往,还代表了福气、吉祥和好运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利图案之一。

总之,与鹿有关的祈福纹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而美好的历史,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织物、雕刻、画作等领域。

它们代表着中国人对生命、自然、幸福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鹿”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浅析“鹿”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鹿是 阿尔 泰语 系萨满 的重要 神偶 和 标 志。蒙 古 西部 达 尔 旱 地方 的巫 师 以及 内蒙古 巴尔虎 、察 哈尔 、科尔 沁 地方 的一些 巫 师 的 帽子 会 用鹿 角作 为标 志 ,使 用 的青 铜 镜 和 火镰 上也 会 刻 有 鹿 的形 象 , 且鹿 角 的枝数 越多 萨满 的身份 就越 高 。不仅 仅 是 巫 师帽 ,萨 满 的神 衣 、单面鼓 、面具等 一般 也以鹿 皮制 作 。萨 满 巫师 在跳 神 做 法 时还 会模 仿鹿 的走 姿和神 态 ,赫哲 萨满就 有专 门的 “ 跳 鹿 神” 仪式 。 3 鹿 在不 同文化 中的寓意
图腾一 词本 源 于印第 安语 ,但是 在英 国人龙 格 所著 的 《 一个 印 第安译 员兼 商人 的航 海探 险》 一 书 中首次 提 到而 且提 出图腾 广 泛存 在 于世 界各 地 ,在最 古老 文明 的人类 群 体 中都 有 出现 ,是 人 类 历史 上最 早 的一种 文化现 象 。在原始 人类 的认 知 中 ,认 为族 群 都 是来 自 某种 物种 ,且 大多数 与动 物有关 。 图腾就 是 原始 人 迷信 自然 植 物或 动 物同本 宗族 有种神 秘 的联系 而作 为本 族 的符 号 或标 志 。而 运 用 图 腾解 释神话 、古典 和记载 民俗 民风 ,是人 类 历史 上 最早 的一 种 文化 现象 。 由于游 牧民获 取生 活 中所 需 的生 活资 料及 食 物供 给都 是从 狩 猎 中而来 ,先 民们希 望狩 猎成 功 ,就 创 造 了专 管 狩猎 的 神 。鹿 因擅 长 奔跑 以及 拥 有对抗 强敌 的鹿 角而 成为 先 民崇 拜 的对 象 ,成 为 狩猎 神 的首选 ,因此 现今 发现 以鹿 为形象 的 图形 或 器物 也较 多 的 出 现于

浅析中国传统纹样形式美

浅析中国传统纹样形式美
样形式美
文/ 丽梅 杨 强 郭宇峰 杨
摘 要 :我 国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传统纹样更是丰 富多彩,璀璨夺 目。纹样作 为平 面设计 中的装 饰元素被 大 量 运 用 ,发 掘 和 总结 传统 纹 样 中的 形 式 美 ,色 彩 美 ,妥 善 运 用 ,能 有 助 于 我 们 将 其运 用在 现 代 平 面设 计 中 ,使 其 锦 上添 花 。 关 键 词 :传 统 纹 样 ; 形式 美 中图分类号 :J 1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0 - 1 6( 0 0 2() 0 8— 1 0 9 96 2 1 )o6c一 05 0 纹样 作为 中 国传 统文 化的 重要组 成部 分 ,一直贯 式有均衡式 和对称式 两种 。瓦 当纹 中 ,此两种 形式 均 穿于 中国历史发展 的整个流程 ,贯穿于人 们生活 的始 有体现 。对 比 ,是强调 视觉要素 的变化和 反差 ,它能 终 ,反 映 出 不 同时 期 的 风 俗 习惯 。 从 原 始 社 会 简 单 的 使 主 题 更 加 鲜 明 ,视 觉 效 果 更 加 活 跃 。 传 统 纹 样 中 , 纹 样 到 奴 隶 社 会 简 洁 、 粗 犷 的 青 铜 器 纹 饰 ,再 到 封 建 以 龙 凤 为 例 ,视 为 对 比法 则 的 一 种 运 用 。 形 态 上 有 虚 社 会 精 美 繁 复 的 花 鸟 虫 鱼 、 飞 鸟 走 兽 、 吉 祥 图 案 纹 实 、轻 重 的 对 比 ,通 常是 龙 凤 首 尾 相 接 ,位 置 和 层 次 样 ,都 凝 聚 着相 应 时 期 独 特 的 艺 术 审 美 观 。 上 变 化 丰 富 。 回 形 纹 样 则 是 在 凹 凸 上 体 现 了对 比 的 形 我 国古代 传统 图案纹样 来 源大致 可分 三个部 分 。 式 美 法 则 。 “ 头 富 贵 ” 中 描 绘 的 是 三 朵 盛 开 的牡 丹 白 其一 ,来 自民 间工 艺 :陶 瓷 、刺 绣 、窗 花 、蓝 印花 与 白头 鸟 组 成 ,是 以 在 数 量 、动 静 上 有 所 对 比 了 。对 布 ,蜡 染、剪纸 、雕 刻 、编织等 ,这是劳 动人民按 照 比在平面设计 中的效果就是变化。 自己的意 志发挥创造 的 ,一般 比较朴实 、粗 犷 、乡土 节 奏本 是指音 乐 中音响 节拍轻 重缓 急的 变化和 重 气 息 浓 郁 。 其 二 ,来 自宗 教 艺 术 ,如 宗 教 传 说 和 神 话 复。传统纹样 中的二方连 续和四方连续 在韵律美上 得 传说 ,庙 宇 、石窟 中 的壁 画 、藻 井 、龛 楣 、塑 像服 以很好的体现 。二方连续 纹样 由于具 有重复 、条理 、 饰 、基 座 、 建 筑 、雕 刻 以 及 各 种 供 器 装 饰 。 最 典 型 的 节奏 等 形 式 ,应 用 最 多 : 原 始 社 会 的 彩 陶 器 上 ,二 方 敦 煌 图案 ,是 佛 教 传 统 图 案 的 精 华 部 分 。 它 是 我 国的 连 续 纹 样 装 饰 已 有 了很 高 的 成 就 商 周 时 青 铜 器 上 二 方 能 工 巧 匠 吸 收 外 来 文 化 所 发 挥 创 造 的 一 种 独特 的 艺 术 连 续 纹 样 风 格 厚 重 、古 朴 变 化 极 多 汉 代 漆 器 上 面 的 二 风 格 。这 些 图 案 构 图严 谨 ,富 于 理 想 。其 三是 来 源 于 方连 续纹 样 装饰 达 到 了很高 水 平唐 代唐 草 纹结 构 严 封建帝 王、王公贵族 、富豪商 贾等所 占用 的陈设 品、 谨 ,风格典雅 、富丽 。我 国是一个 多民族的大家庭 , 日用 品 、服 饰 、首 饰 、 建 筑 … … 这 些 工 艺 品 图 案 是 为 各兄 弟 民族 在服 饰和 用具 的美 化上 多用 二 方连 续纹 了满 足 奢 侈 者 的 物 质生 活 和 空 虚 的 精 神 生 活 而 精 心 设 样 ,并 有 其 各 自的 传 统 特 色 。 计 的 ,并 没 有 专 门 的 作 坊 由专 人 监 督 制 作 的 ,所 以 图 传 统纹 样 另一 大特 点则 是形生 “ 意象 ,华夏文 案 非 常 精 细 ,色 彩 富 丽 豪 华 。除 了 如 前 所 说 的 那 些 传 化 博大精神就体 现在这里 了 ,望 “ ”生意 ,表示吉 纹 统 图案外 ,相 当一部分 是福 、寿 、禄及文 人字画 、诗 祥 、祝福的 不在 少数 。平 面设计 中,无论是具象的 、 歌为题材 的装饰 图案 。多数采用 了 “ 米” 字格和 “ 九 抽象 的 ,传情 表 意 的都 离不 开 纹样 或者 字 符作 为 载 宫”格等格 律形式 。以上三部分 纹样 ,组 成了我 国传 体 ,而 图案 则更为生动 ,美观 ,造型更加 多变 ,体态 统图案的主流。 更加 优美 单就 鱼 、龙等 动物 纹样来说 ,在传统纹样 纹样 装饰 与人们 的生 活息 息相关 ,任 何纹 样的起 中的运用就不在 少数 。龙 的形象起源很 早 ,但作为 青 源 和 发 展 ,无 不 是 来 源 于 人 们 对 日常 生 活 的 体 验 、对 铜 器纹饰 ,最早 见于商代 二里 冈期 ,以后商代晚期 、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纹 样 的 选 题 、表 现 西 周 、 春 秋 直 至 战 国 ,都 有 不 同 形 式 的 龙 纹 出 现 。 显 手 法 和 艺 术 风 格 上 又 有 不 同 的 特 点 ,新 石 器 时 代 ,纹 而易见的 ,飞 龙在天 ,龙 代表 着至高 无上的权利和尊 样 主 要 被 人 用 来 描 绘 在 各 种 陶制 器 皿 器 物 上 ,纹 样 独 贵 , 至 尊 至 胜 , 让 人 顶 礼 膜 拜 。 鱼 ,鱼 纹 常 饰 于 盘 特 ,实 用美观 。主要纹 样有 :鱼 纹、鹿纹 、狗纹 、人 内 ,反 映 器 物 装 饰 和 器物 的 造 型 是 密 切 结 合 的 。鱼 纹 面 纹 、花 卉 纹 、 网纹 、 水 纹 、海 贝 纹 、编 织 纹 等 。战 也常 见于 汉 代 的 铜 洗 和 宋 、 元 的 铜镜 上 。 国 、秦 汉时 期 ,铁 器 兴起 ,金 银 错和 漆 器等 新 展起 人们喜欢这些意蕴深刻 ,形态生动的美好隐喻,这 来 ,营 造 业 大 兴 ,砖 石 雕 刻 随 之 兴 旺 起 来 。 隋 、唐 五 和中华文化 的积 淀 、含蓄 不张扬是有十 分关系的 。所 代时期 ,国富民 昌,对 外交流文 化增 多,工艺美术 的 谓看 山是 山 ,看 山不是 山 ,向来是 国人强调和揣摩 的 门 类 也 空 前 发 展 。唐 三 彩 、宋 瓷 、 丝 绸 、 金 银 制 品上 几 个 境 界 , 由表 及 里 , 由 外 而 内 , 自是 一 种 文 化 的揣 的装饰 图案 繁花似锦 。唐代装饰 纹样以饱 满丰盛 ,豪 摩 和推敲 。往往 这种妙想 和美好意愿 的镶嵌 ,比平铺 华 富 丽 为代 表 ,宋 代 则以 纹样 秀 丽 、灵 巧为 特 点 。 直 叙 ,明 明 白 白 交 代 的 死 板要 有 活 气有 灵性 。 意 蕴 深 元 、明 、清 封建 社 会 末期 图案 在 保 留民 族特 点 的 同 刻饱 满 ,不 入 俗 套 ,经 久 不 衰 。 平 面 设 计 虽 然 只 有 二 时 ,吸 取 了 外 国 工 艺 之 长 ,花 色 品种 装 饰 风 格 上 均 有 维 的 空 间 ,却 可 以 运 用 平 衡 和 谐 、对 比统 一 、 节 奏 韵 变革 。装 饰 图案 常 见的 有 狮子 、孔雀 、 蝙蝠 、鹿 、 律这 些形式美 的原则和规律去 经营和拓 展 ,通过平面 羊 、鹤 神 奇 的 麒 蝼 。花 卉 果 实 的 题 材 有 梅 花 、 荷 花 、 的经营构造让人 们思绪飞舞 ,达词表意 ,托物于行 , 菊花 、牡丹 花、兰花 、牵牛花 、竹子 、松树 、灵芝 、 这些 还得多从传统纹 样 中去借 鉴 ,从前人 的智慧 中去 汲 取 养 分 ,继 承 文 化 ,传承 经典 。 桃 、石 榴 、枇 杷 、梨 、杏 等 。 平衡 ,在 美学 中平 衡 是 由形 象 的 大 小 、轻 重 、色 彩 作 者 单位 :徐 州 空 军学 院 及 其 他 视 觉 要 素 的 分 布 作 用 于 视 觉 判 断 的 平 衡 ,主 要 参考文献 : 【 郝三平 . 平面构成 [ . 1 】 J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0 7 月版 . 】 2o 年9 是 指 空 间 构 图 中 各 要 素 之 间 的 相 对 平 衡 关 系 。 平 衡 方

在古人的装饰艺术上,为啥“鹿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上?

在古人的装饰艺术上,为啥“鹿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上?

在古人的装饰艺术上,为啥“鹿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上?在古人的心目中,鹿是一种瑞兽,是祥瑞的象征,如《符瑞志》:“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

”可以说从人类的童年开始,人类对鹿就有了独特的钟爱之情。

在那个时候,鹿就与人们的传统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结合在了一起,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鹿文化。

以鹿形象为题材的应用非常广泛,造型可谓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如河南洛阳西汉壁画墓隔墙上:在一对称的三角形雕砖上,各刻有白鹿纹;如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漆棺上,画有仙人骑鹿。

在出土的陶器、玉器、漆器上,也能见到各种各样的鹿形象。

那么古人为啥这么喜欢描绘“鹿”形象呢?鹿纹图像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呢?一、关于传统鹿纹图案的由来在原始游牧狩猎时期,鹿是当时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和人类的进化发展关系密切,在全国各地发现的近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部分都遗留有鹿科动物的化石。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狩猎和采集活动是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由于先民们希望狩猎成功,就创造了专管狩猎的神。

而鹿不仅拥有非凡的奔跑能力,还能逃脱捕杀,并且还拥有对抗强敌的强大武器——鹿角,久而久之,原始人类就对鹿产生了崇拜,并把它作为部落的图腾,希望能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庇佑。

因而鹿成为先民的崇拜对象,成为狩猎神的首选。

比如至今流传的苍狼与白鹿的神话传说,以及《蒙古秘史》中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传说,所反映的就是蒙古族先民的图腾观念。

图腾观念就是指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者无生物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者保护神,并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还能保护自己,并能给给予自己超人的力量和技能。

在人类与鹿的接触过程中,人们逐渐对鹿的体态、外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于是人们开始在岩壁上刻画鹿的形象,如在仰韶文化时期,鹿图像就已经与鸟图像、鱼图像、蛙图像并列,成为四大图腾形象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不仅将鹿骨用作穿戴上的装饰,还在陶器上绘制鹿图像的装饰花纹,如在青海地区卡约文化中,彩陶上的动物造型大多都是鹿图像。

鹿纹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式婚服设计中的应用

鹿纹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式婚服设计中的应用

第33卷 第1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V ol.33 No.1 2020年02月 J O U R N A L O F W U H A N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Y F e b. 2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作者:梁惠娥(1967-),女,教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7BH170).鹿纹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式婚服设计中的应用侯雨薇1,梁惠娥2*(1.湖南理工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2.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名师工作室,江苏 无锡 214206)摘 要:鹿纹发展历史悠久,作为装饰纹样常被运用在中国传统服饰品中,其外在丰富的造型色彩与内在蕴含的吉祥含义,传达出鹿纹的历史演变轨迹,具有美学意义与艺术价值。

本文分析解读传统服饰品中鹿纹的美学特征及创新应用可行性等应用原则和优势,以鹿纹在中式婚服中的具体设计为例,通过提取鹿纹内在爱情美满的吉祥寓意和对鹿纹变形解构的设计方法,探析中式婚服纹样设计语言,完善传统服饰品中鹿纹在现代服饰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体系。

关键词:传统服饰品;鹿纹;中式婚礼服;创新应用中图分类号:TS 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4X(2020)01-0037-06中国作为“衣冠之邦”,从古至今对服饰品的款式寓意、造型色彩都十分看重讲究。

随着东西方文化碰撞,款式简洁、图案新颖的西式婚服进入人们视野,相比之下,中式婚服存在着穿着繁琐、款式单一、纹样时尚感不足等许多问题。

目前国内对中式婚礼服装饰纹样设计方法、制作工艺、创新开发进行了分类研究,多集中在运用现代元素进行装饰,缺乏对传统服饰纹样创新应用的具体实例设计方案,为了加强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归属感,将传统纹样进行创新并融入婚服中显得极为重要。

因此,本文以传统服饰品中鹿纹纹样为研究载体,将鹿纹纹样结合中式婚礼服的发展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鹿纹纹样设计现代应用的实践适用性,归纳正确有效的设计运用方法,从而将传统服饰品中的鹿纹进行创新设计,应用在现代中式婚礼服中,为今后在其他品类服饰中进行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动物纹样鹿纹形式语言探析

中国传统动物纹样鹿纹形式语言探析

内容摘要:鹿纹是源远流长的艺术母题,文章先阐述了鹿纹的基本概念,分析鹿纹的形式元素,鹿角是神性象征之线,鹿头是灵气传神之点,鹿身是生动活泼之面;接着论述鹿纹的组合形式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

最后探讨了鹿纹具有简练夸张、温和优美和轻盈灵动的三种艺术特征;鹿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动物装饰纹样,它所体现的更多是古代先民的人文信仰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鹿纹;对称;发射;简练;优美;灵动1 何谓鹿纹所谓鹿纹是—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形式,鹿纹缘起于人们最初对鹿的图腾崇拜,经过不断的艺术探索和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说文》中有“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鹿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祥瑞之兽,南朝梁沈约(441~513)的《宋书》卷28《符瑞志中》说:“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宋书》卷29《符瑞志下》说:“天鹿者,纯灵之兽也。

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

”在中原的神话中白鹿象征长寿和善良,“白鹿宝车”注1更是唯有神仙才可使用。

中国人历来对鹿就有钟爱之情,鹿具有善良、温和的品性,是祥和、权力、俸禄、富有和爵位的象征。

它美丽的外形,轻盈的体态,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人类童年开始,鹿就和人们的传统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鹿文化。

[1](P.66)鹿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中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文化类型的不同载体上也会有所差异,鹿纹的每一个吉祥题材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鹿纹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先民们为抵御灾难、征服自然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功名利禄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2 鹿纹造型元素分析鹿纹除了创作者把鹿的真实形象变成装饰性的图案之外,还相应地注入人们所赋予的祥瑞思想。

创作者对鹿纹的创造十分注重纹样造型的艺术形式感,鹿纹是以面作为主要造型元素,加入点和线元素,将鹿纹变成由点、线、面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图形。

乳源瑶族刺绣“鹿纹”图案的象征文化意蕴

乳源瑶族刺绣“鹿纹”图案的象征文化意蕴
谢 琳
( 韶 关 学 院 美 术 与设 计 学 院 , 广东 韶关 5 1 2 0 0 5 )
[ 摘 要] 乳源瑶族刺绣中一个重要的走兽形纹装饰纹样“ 鹿纹” 的来源及象征意义一直模糊难释, 究其
原因在于乳源瑶族刺绣传承主体在传承中只关注 了工艺与技艺, 而忽视了纹样赋予的内容与意义。结合乳 源瑶族民间文化观念, 对“ 鹿纹” 象征意蕴和视觉造型进行比对分析, 可发现“ 鹿纹” 是一个综合互渗的平面艺 术创造, 也是乳源瑶族独一无二的重要视觉艺术符号, 从中可理解其在乳源瑶族传统服饰中通过视觉传达的
V0 1 . 5 1 No . 4
A ugu s t , 201 5
d o i : 1 0 . 1 6 o 8 8 / i . i s s n . 1 0 0 1 — 6 5 9 7 。 2 0 1 5 . 0 4 . 0 1 4
乳源瑶族刺绣“ 鹿纹" 图案 的象 征 文 化 意 蕴
第5 1 卷 第4 期
2 0 1 5年 8月
广 西师 范大 学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Gu a n g x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收 稿 日期]2 o 1 5 — 0 3 — 0 6
[ 基 金 项 目]韶 关 学 院 2 0 1 2年 度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类 课 题 “ 非遗 保 护 视 域 下 粤 北 乳 源 瑶 绣 的视 觉 艺 术 符 号 研 究 ” ; 广 东 省 哲 学
社会科学“ 十二五” 规划 2 0 1 4年 度 一 般 项 目( G D1 4 C YS O 2 ) [ 作 者简介] 谢琳 ( 1 9 7 5 一) , 女, 湖南长沙人 , 韶关学院副教授 , 研究 方向 : 民间 美 术 、 艺术设计 。

由鹿的意象表达探究鹿纹对禄文化的传承

由鹿的意象表达探究鹿纹对禄文化的传承

由鹿的意象表达探究鹿纹对禄文化的传承摘要:鹿在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多种意向表达,如与儒道、女性、图腾文化的融合。

鹿作为禄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意向表达上为禄文化传承提供了图像表达的元素资源与史料支撑。

笔者希望通过对鹿之儒道意象与仕途生生不息、鹿之女性崇拜与人丁兴旺、鹿图腾与官职禄位三方面的阐述,可以寻找到禄文化传承上的图纹创新。

关键词:鹿鹿意象禄文化鹿形象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彩陶上,常以卧姿、立姿或奔姿展现,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在后来的艺术塑造上多呈对鹿纹、三鹿纹、团鹿纹造型,其中两鹿相对,做跪伏状回首相望居多。

唐宋以后,谐音寓意吉祥蔚然成风,古人借鹿与禄谐音,更加扩大了鹿纹的应用范围,多见于书斋、文具等装饰之中,用以表达读书祈禄之意。

实际上鹿与禄的联系不仅在于谐音,关于鹿的意象表达也是传承禄文化的点睛之笔。

笔者结合历史积淀与自身理解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在禄文化传承上做出突破。

一、鹿之儒道家意象与仕途生生不息鹿由《诗经·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开始成为儒家文化的形象代言。

一方面鹿恬静、和善、少斗,很符合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另一方面儒家本是学的代表,且鹿又与读书之禄谐音,可以说儒家尚鹿自是情理所在。

自古以来儒家都重视民以食为天,“鹿”的形象便也潜移默化的渗透于食物的基础来源——农耕文化。

就目前来说,多数学者认为鹿形象的渗透是与龙相联系的。

首先龙图腾形成于农业文明,其作为一种人造意象,融合了多种文化,是众多吉祥的综合体。

商周青铜器中的龙作蛇身、兽首、牛角爬行状。

至民族大融合走向统一的隋唐盛世,龙头上竖起的牛角则分开枝叉成为鹿角,此后从未改变。

再者,从古至今,龙在人们心目中都是帝位的象征,鹿作为官禄的象征,自然是与龙相辅并置的,可以说二者的结合便是几千年来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主要手段,“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读”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智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鹿纹是源远流长的艺术母题,文章先阐述了鹿纹的基本概念,分析鹿纹的形式元素,鹿角是神性象征之线,鹿头是灵气传神之点,鹿身是生动活泼之面;接着论述鹿纹的组合形式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

最后探讨了鹿纹具有简练夸张、温和优美和轻盈灵动的三种艺术特征;鹿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动物装饰纹样,它所体现的更多是古代先民的人文信仰和审美观念。

关键词:鹿纹;对称;发射;简练;优美;灵动1 何谓鹿纹所谓鹿纹是—种以自然界中的雄鹿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成为一种动物纹样的图案形式,鹿纹缘起于人们最初对鹿的图腾崇拜,经过不断的艺术探索和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说文》中有“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鹿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祥瑞之兽,南朝梁沈约(441~513)的《宋书》卷28《符瑞志中》说:“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宋书》卷29《符瑞志下》说:“天鹿者,纯灵之兽也。

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

”在中原的神话中白鹿象征长寿和善良,“白鹿宝车”注1更是唯有神仙才可使用。

中国人历来对鹿就有钟爱之情,鹿具有善良、温和的品性,是祥和、权力、俸禄、富有和爵位的象征。

它美丽的外形,轻盈的体态,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人类童年开始,鹿就和人们的传统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鹿文化。

[1](P.66)鹿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中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文化类型的不同载体上也会有所差异,鹿纹的每一个吉祥题材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鹿纹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先民们为抵御灾难、征服自然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功名利禄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2 鹿纹造型元素分析鹿纹除了创作者把鹿的真实形象变成装饰性的图案之外,还相应地注入人们所赋予的祥瑞思想。

创作者对鹿纹的创造十分注重纹样造型的艺术形式感,鹿纹是以面作为主要造型元素,加入点和线元素,将鹿纹变成由点、线、面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图形。

从雄性鹿纹的造型元素来看,分为鹿角、鹿头、鹿身几个部分,可用点、线和面三种构成元素来对应表现。

下面对鹿纹的基本造型元素鹿角(线)、鹿头(点)、鹿身(面)逐一分析如下:2.1 鹿角——神性象征之线雄性鹿角作为鹿群唯一的防御工具,是鹿最具神性的部位。

古代先民抓住了鹿角的这一主要特征,对鹿角的造型进行夸张处理,通常使用树枝形状的线来表现鹿角的走向和张力,形成神性象征之线。

自然界中的鹿角在生理上较为奇异,能够逢春脱换,且能周而复始,犹如“重生”,被先人视为神物,而被人膜拜。

鹿角这种与众不同的生长特性、较强的防御功能,以及其奇特的造型本身所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神秘感,都使先人对鹿角产生敬畏之情。

因此,人们常将鹿角作为占卜、记录的载体媒介,赋予了其特殊的神性,并视为一种可使人与天地沟通的渠道。

[2]在鄂伦春人的信仰中,鹿角是能够通天的桥梁。

鹿角通天这种说法,可能是从鹿角形似树杈能让人攀援而上的联想中产生的。

[3]鹿的神性还源于对鹿角之药效功能的认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叙述用鹿角、鹿角胶治疗蛇咬伤和肿疮的相关内容。

[3]鹿角是鹿最具特色的部位,创造者对鹿角造型的塑造通常会采用夸张的手法,越早期的鹿纹,鹿角的造型越夸张,如原始时期岩画上的鹿纹(图1),创作者没有对鹿的外形做过多的润色处理,粗犷质朴的表现手法让鹿纹更具神秘性。

此纹样夸张强调了鹿角的形象,鹿角的大小甚至超过了鹿身,将鹿角描绘成很多分叉的树枝,向上的树枝给人一种生命无限延续之感,使得整个鹿纹更具艺术生命力。

对鹿角造型的夸张放大,体现了古人对鹿角“神性”的崇拜。

图1 原始时期岩画上的鹿纹/图2 鹿纹2.2 鹿头——灵气传神之点点是一切物象和形体的根本,点可以起到定位、集中、主引等作用,定位既定出其方位,集中即起到内向的作用,主引即可以作为主体的核心。

[4]我们可把鹿头看做一个点,它是鹿形象的核心部位,也是整个鹿纹的传神之点,起到引导观者视点的导向作用。

由于鹿侧面的特点比较鲜明,绝大多数鹿纹对鹿头的刻画主要是左侧面或者右侧面。

从鹿纹的姿态来看鹿头分为往前凝视、往后回首、抬头高昂和低头寻觅四种。

如图2中的鹿纹虽然造型简洁,但表现得极为生动。

鹿体态丰满,欲行又止,鹿头做回首状,头部不求形似,用笔简练,鹿眼微睁,鹿嘴唏张,线条流畅,图中鹿纹头部的描绘给观者以温馨祥和之感,显示了创作者较高的捕捉鹿瞬间动态特点的审美品位。

2.3 鹿身——生动活泼之面鹿身作为鹿纹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体现鹿纹造型的主要画面。

大多数鹿身都是由闭合的曲线形成的曲面,曲面给人以柔和之感,营造出鹿生动活泼的形象。

从鹿身的造型来看,有站鹿、卧鹿、行鹿、奔鹿等,其中以奔鹿居多。

如汉代画像砖上的鹿纹(图3),画面中的鹿形象古朴优美、粗放朴实,用笔简练,潇洒自如。

鹿夸张的四肢和奔跑的姿态有很强的艺术美感,一只飞速奔跑的小鹿,惊慌失措的回首观望好像在躲避猎人的捕捉,随时准备应付要降临的灾难,这样危机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人狩猎时的紧张气氛。

创作者对鹿身的生动描绘形成了生动活泼之面,给人以生机蓬勃之感。

特别是在这个鹿身面中,往往还加入一些标志鹿纹理特征的圈点,充实了画面,丰满了身躯,很好且有效地区分了画像砖上的图地关系。

图3 汉代画像砖上的鹿纹3 鹿纹组合形式分析在鹿纹图案形式的处理上,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等多种构成形式,并能随器物形状的不同而相应地进行创作组合变化,达到器物与装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

鹿纹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对鹿纹”、“三鹿纹”和“团鹿纹”等。

“对鹿纹”具有均衡稳定感,“三鹿纹”具有节奏韵律感,“团鹿纹”具有吸引视线感。

3.1 对鹿纹对鹿纹是鹿纹的组合方式之一,对鹿纹即两只等量且等形的单元形做“线对称”构成,“线对称”也称为“轴对称”或“镜像对称”,左右两边完全相同,当我们把一个图形围绕一条竖向轴线旋转180°,就得到了左右完全相同的图形,即“线对称”。

[5](P.105)对鹿纹在对称的布局中取得平衡,这能给观者视觉感受上以平稳和谐之美。

人们在视觉心理上需要一种平衡与安定的感受,任何倾斜或者非均衡的视觉形式都会造成一种不舒适的感受。

如图4所示,用图地的表现手法,在黑色的背景衬托下凸显白色的鹿形,使得两只小鹿形象更加的生动,抬头对目相望,神情静谧安详,身上都有圆点装饰,部分鹿角还被夸张成卷草纹,四足前后错落,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左右两只小鹿完全对称,以中轴线为基线呈左右对称分布状态,给人以稳定和平衡之感。

两只鹿一起出现寓意“路(鹿)路(鹿)顺利”,此纹样反映出了古代先民希望生活吉祥美好的心理渴求图4 对鹿纹3.2 三鹿纹三鹿纹是鹿纹艺术构成形式的一种特殊方式,如鲜卑族饰牌的纹样中就经常出现这类样式。

鲜卑族是典型的崇尚鹿图腾的民族,在鲜卑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三鹿纹金饰牌、铜牌和饰有鹿图案的艺术品,[6]这些出土的“三鹿纹饰牌”艺术造型具有图案构成的韵律美感。

关于“三鹿纹饰牌”中“三”字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这是鲜卑氏族部落中三个胞族的联姻,或是一个鲜卑族家庭必须有至少三只驯鹿才能维持生计。

[7]在内蒙古出土的东汉晚期“三鹿纹金饰牌”(图5),其外框呈圆角长方形,饰牌因为需要贴身携带,所以制作成圆角的形式才不易刮伤到人。

图案中三只相同的雄鹿,均回首站立,只有眼睛的形状稍有不同,图中的鹿被高度地抽象概括并图案化,主要是以镂空的形式来表现,三只鹿的鹿角被夸张成连在一起的网状树枝,仿佛鹿头是和树木长在一起似的,暗示着鹿是森林的精灵这一寓言。

而鹿身和鹿脚则被抽象成了椭圆形和圆柱体,组成二方连续图案,产生了优美的韵律感。

图5 三鹿纹金饰牌3.3 团鹿纹团鹿纹即三个以上的由鹿纹组合而成的纹样,在文中特指民间类似平面构成中发射样式的团花类鹿纹。

所谓“团”就是圆形的意思,民间把这类纹样通称为“花”。

在鹿纹的组合中有很多类似团花的发射样式的纹样实例,在很多金银器上的装饰鹿纹都采用这种团鹿纹。

这种发射式的团鹿纹构成纹样,其外部轮廓一般为圆形,由中心点向圆周发射形成。

发射构成的中心点是最重要的动力源,由中心点产生的发射给人以强有力的吸引力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5](P.128)如图6所示,由一个“禄”字、五只鹿和五朵祥云组成,纹样好像鹿在围绕着“禄”字腾云驾雾一般,能够给人在视觉感受上形成了一种旋转动感。

此纹样是以“禄”字为圆心向外发射形成的,发射的鹿纹能很好地吸引到观者的视点,让人的视觉焦点从中心的“禄”字慢慢转向四周的鹿形。

为了让五只鹿适合于圆形,鹿形态偏长,纹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图6 团花鹿纹4 鹿纹造型艺术特征4.1 简练又夸张在对鹿这一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运用了简练又夸张的表现手法。

先民们对鹿纹的造型处理不是对鹿生活原形的忠实模拟,而是对鹿进行大胆地提炼加工,并保留住鹿最主要的特征创造而得来的。

例如图7所示,纹样以鹿的正侧面为主,其造型十分简洁,因为鹿的侧面形象比较鲜明,所以选用了表现力较强的正侧面的角度来进行艺术创作,鹿头部高昂,头上有两只树枝状的角,颈部高扬,做奔跑状,一条小尾巴向上翘着。

创作者抓住了雄鹿原形的主要特征,将鹿的主要部位进行概括简练描绘,对鹿角、鹿头、鹿身以及鹿脚以简洁的曲线加以勾勒。

同时省略其次要部位,一般都会省去鹿身的毛发与蹄趾细节部位的描绘,不作过多的修饰,显示出淳朴天然的趣味,这种鹿纹的创造是突异原形之后的艺术升华。

图7 瓦当鹿纹4.2 温和且优美鹿是温和的动物,其优美的外形深得人们的喜爱。

鹿虽然身形矫健,但是头偏小、腿纤细。

鹿不是一种凶猛的动物,身体最具攻击性的部位就是鹿角,所以没有王者的霸气之风,反而多了几分女性阴柔之美,给人一种温顺、柔美和内敛的视觉感受。

鹿不仅外表具有女性的特征,在古代萨满教与岩画的联系研究中,民族学材料中鹿亦是以“阴”、“女性”出现的,认为鹿是人类的母性祖先。

[8]鹿的那种温和优美的气质,对于富有想象力的古人来说,有无穷的吸引力。

我们的祖先凭借他们的想象,创造了许多与鹿相关的纹样,对鹿纹的塑造不在于鹿形象的还原性而在于鹿形态的温和与优美理念的体现上。

4.3 轻盈而灵动古代鹿纹图案较多,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它们或卧,或立,或奔跑于山间绿野,或漫步于林间树下,皆秀美生动、典雅可爱。

[9]例如图8所示,图中的奔鹿纹被刻画得细腻传神、栩栩如生,面画了中飞奔疾驰的小鹿前蹄踏在花叶上,后蹄腾空,鹿身上的斑点也因为运动而被夸张成了压扁的水滴状,纹饰简洁且饶有生气,洗练的线条充分地表现了鹿轻盈灵动的艺术形象。

创作者以他们敏锐的视角,质朴凝练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反映出了他们自己的视觉感受,从而创作出了这样艺术感很强的装饰纹样。

尽管图像描绘的只是小鹿的外轮廓,却能把鹿轻盈灵动的瞬间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