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推荐专家共识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营养干预专家共识(2023)解读 (1)

三、适当多进食有促进睡眠作用的富含色氨酸等的食物
•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小肠吸收,是血清素(5-羟色胺)和褪黑素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前体,参 与情绪、睡眠和生物节律的调节,并用于治疗失眠、睡眠暂停和抑郁症。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来源包括牛 奶、鸡、鱼、鸡蛋、豆类和绿叶蔬菜等。
• 该共识建议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人适当进食富含色氨酸等促进睡眠的食物;不建议单独大剂量补充色氨 酸制剂。《更年期妇女睡眠紊乱的营养管理实践指南》推荐每日色氨酸摄入量250 mg~425 mg,相当于 3.5 mg/(kg·d)~6.0 mg/(kg·d)。
五、补充益生菌
• 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通过脑肠轴或脑肠菌轴双向应答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途径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参与睡眠觉醒机制的调节。研究表明,含有不同菌株的短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可以改善睡眠质 量和情绪及睡眠持续时间。
Thanks
2024.03.03
作者:医学解读
• 采用普通维生素D2或D3制剂,不推荐使用活性维生素年人,建议补充剂量为1600 IU/d~2000 IU/d,不建议单次超大剂量补充,长
期补充维生素D的老年人宜监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其为反映机体维生素D水平的较为合理指标) 水平。 • 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增加日照的方法来补充维生素D,建议老年人每周日照3次~4次,每次20 min~30 min。
四、限制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 常见含咖啡因的饮料包括可乐、茶水、能量饮料、咖啡等。该共识指出,目前成人每日摄入含200 mg咖 啡因的饮料是可以的。
• 适量饮用含咖啡因(50 mg/d~200 mg/d)饮料可能有改善情绪和认知、糖代谢等益处,而大量摄入咖 啡因(>400 mg/d)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焦虑、紧张、失眠、心动过速和颤抖)。存在睡眠障碍的 老年人可以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意愿合理选择用量,避免过量饮用和在睡前饮用。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2020)》要点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2020)》要点Parkinson'XXX (2020)" Highlights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a common XXX。
tremors。
and muscle rigidity。
as well as non-motor symptoms (NMS)。
Common XXX (n。
anxiety。
mental symptoms。
cognitive impairment/dementia。
apathy。
impulse control and related disorders)。
XXX。
n。
drooling。
urinary n。
sexual n。
drug-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fort。
excessive sweating。
etc.)。
sleep-wake disorders (insomnia or fragmented sleep。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and sleep attacks。
XXX disorder)。
pain。
fatigue。
olfactory and visual impairments。
etc。
NMS have a wide rangeof involvement。
significa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ymptom overlap with PD itself or other comorbidities。
XXX clinicians.XXX1.n and Anxietyn is a common NMS in PD。
with an incidence of 2.7% to 90.0%。
and can occur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urse of PD。
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障碍和非运动症状,其中包括睡
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
量。
百乐眠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评估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选取了60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另外3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百乐眠胶囊治疗。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
本信息无统计学差异。
通过睡眠自评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并通过UPDRS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
功能。
观察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睡眠自评量表和UPDRS量表分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睡眠自评量表和UPDRS量表分数无显著差异。
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自评量表和UPDRS量表分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改善幅度显
著高于对照组。
进一步分析发现,观察组中有65%的患者睡眠障碍得到了明显缓解,同时运动功能也
有所改善。
而对照组中只有30%的患者睡眠障碍有所改善,运动功能改善的比例也较低。
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
运动功能。
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等局限性。
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
对百乐眠胶囊的治疗机制和副作用也需要进行深
入研究。
最新《肿瘤生存者管理专家共识》(2023)【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肿瘤生存者管理专家共识》(2023)摘要:伴随我国肿瘤防控措施的完善及抗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升,肿瘤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生存率逐年提高,肿瘤生存者这一逐渐壮大的群体也越来越被重视。
因此,肿瘤生存者的全程管理包括及时发现生存者存在的潜在不良影响,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基于上述因素,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撰写本共识,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注重生存者个体化的差异,强调生存者管理的理念以及操作流程,加强社会各界对于生存者的关注,完善生存者的全程管理制度,为广大医护人员、生存者及家庭成员提供相关问题的管理规范,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法,从而推动肿瘤生存者的全程、全方位管理的有效实施。
1 概述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统计中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457万例,死亡病例300万例,均位居世界第一。
尽管如此,我国恶性肿瘤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据国家肿瘤中心数据估计,我国总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在10年内从30.9%提高到40.5%。
另外,多种治疗方法的进步和疗效的提升,使曾经罹患肿瘤且已脱离治疗的人群不断壮大,这类人群在治疗后依然受肿瘤所导致的短期和/或长期的潜在影响,包括对身心健康、健康行为、职业和个人身份认同等的影响。
对这部分人群的关注与管理,也是全程、全方位管理肿瘤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肿瘤诊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实施内容。
2 共识制定基本信息3 肿瘤生存者的管理3.1 生活方式干预3.1.1 体育活动肿瘤生存者体育活动建议专家共识推荐:(1)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均应进行评估,评估生存者是否存在中高强度运动不良事件。
(证据分级:C;推荐强度:Ⅰ)(2)肿瘤生存者的体育活动建议:每周的运动总量应达到150~300min的中等强度活动或75~150min的较高强度活动,或两种运动等量组合;每人每周应进行2~3次的涉及主要肌群的力量训练(抗阻和力量训练);每周至少2d对主要肌群进行拉伸,推荐进行包括多关节(如胸部推举、肩上推、下蹲、弓步、俯卧撑)而非单一关节的锻炼,阻力训练计划应包含所有的主要肌群(胸、肩、手臂、背部、腹部、腿和足)。
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

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西医结合诊断一、帕金森病抑郁的西医诊断1.诊断标准目前尚无帕金森病抑郁的专用诊断标准。
共识主要参照《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和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上述两项标准即可诊断为帕金森病抑郁。
其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为:(1)连续2周内有5项或以上下述症状,且为原有功能的改变,其中至少包括1项为(1)或(2),不包括明显因一般躯体症状或者与心境协调的妄想或幻觉所致症状。
(1)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心境抑郁,主观感到悲伤或空虚或他人观察到流泪,儿童和青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
(2)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愉快感明显降低(主观体验或他人观察)。
(3)未节食但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明显增加(1个月内体重变化>5%),或者几乎每天有食欲减退或增加,儿童应考虑体重未达到预期的增加。
(4)几乎每天有失眠或睡眠增多。
(5)几乎每天有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者迟滞(主观感到并他人观察到坐立不安或迟滞)。
(6)几乎每天感到疲倦乏力。
(7)几乎每天自感无用,或者有不恰当或过分的内疚(可达罪恶妄想程度,不仅仅是因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8)几乎每天有思维能力或注意集中能力减退,或者犹豫不决(主观体验或他人观察)(9)反复有死亡想法(不仅仅是怕死),反复出现自杀意念但无特定计划或自杀未遂或有特定的自杀计划。
(2)症状不符合双相情感障碍标准。
(3)症状可以引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者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障碍。
(4)症状并非由物质(如成瘾药物、处方药物)或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5)症状不可以丧恸反应(失去亲人的反应)进行解释,症状持续>2个月,或症状特征为明显的功能障碍、病态沉浸于自身无用感、自杀意念、精神病症状或精神运动性迟滞。
其中,条目(1)为症状标准,条目(2)和(4)为排除标准,条目(3)为痛苦或功能障碍标准,条目(5)为严重程度标准。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药物重整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药物重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1.(单选题)在进行药物重整时,使用的美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工具是(C)A.STOPP标准B.START标准C.Beers标准D.HAS-BLED量表2.(单选题)在进行药物重整时,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的工具是(E)A.STOPP标准B.START标准C.Beers标准D.HAS-BLED量表E.MMAS-8量表3.(单选题)患者男,70岁,诊断: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痛风,不宜使用的改善脑功能的药物是(A)A.尼麦角林B.胞磷胆碱C.丁苯酞D.普拉克索4.(单选题)有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药物重整工作由()主导开展,更有利于改善血压、血脂控制效果(A)A.药师B.护士C.医生D.志愿者5.(多选题)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下列哪些疾病(ABCDE)A.高血压B.高脂血症C.糖尿病D.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E.房颤6.(多选题)帕金森病患者常常共患疾病较多,可能出现的非运动症状包括(ABCD)A.嗅觉减退B.便秘C.抑郁D.睡眠障碍7.(多选题)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特点包括(ABCDE)A.合并疾病多B.用药种类多C.用药复杂D.老年人群占比例大E.患者依从性差8.(多选题)药师开展药物重整工作,可在住院患者的哪些诊疗环节中实施(ABC)A.患者入院B.转科C.出院D.手术9.(多选题)药物重整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ABCDE)A.核查用药适应证及禁忌证B.核查是否存在重复用药C.核查用法用量D.关注潜在药物相互作业E.关注特殊人群用药10.(多选题)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可能导致下列哪些情况更容易出现(ABCDE)A.漏服药B.药物不良反应增加C.擅自调整剂量D.用错药E.重复用药。
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肌张力增加、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除了这些主要症状之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常常伴随着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佳、易醒、睡眠不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百乐眠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其在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百乐眠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一、百乐眠胶囊的药理作用百乐眠胶囊是一种含有多种草本成分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地铃、丹参、茯苓、川芎等。
这些草本成分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百乐眠胶囊还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缓解焦虑、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有显著的疗效。
1. 提高睡眠质量百乐眠胶囊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在服用百乐眠胶囊后,通常能够缓解入睡困难、减少夜间易醒和睡眠不深的情况,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2. 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会加重睡眠障碍。
百乐眠胶囊具有明显的镇静和安神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 改善运动功能百乐眠胶囊中的草本成分还具有一定的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改善运动功能有助于减少患者夜间的运动不安和肌肉痉挛等情况,进而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百乐眠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草本成分组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临床研究表明,百乐眠胶囊在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时,很少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头晕等轻微的不适症状,但通常是可以耐受的。
百乐眠胶囊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服用。
四、百乐眠胶囊在临床中的应用建议在临床上,百乐眠胶囊常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专科中心 建设方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专科中心建设方案(2020.01.05 质控专家组北京会议修改版)一、三级中心总体目标1.依据“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全程管理”的指导原则, 全面启动全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高级中心建设2.以点带面构建“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全程化分级管理”体系与格局,重点落实分级全程管理制度3.注重专科及运动障碍亚专业人才培养,推进诊疗规范化操作流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二、各级中心的配置、人员及服务内容1.高级中心1.1 科室一般条件(1)独立设置专科门诊,至少设诊断室3 个,另需评估及治疗室等。
专科门诊应具备量表评估室、量表评估软件及电脑(建议使用PAD,方便患者自评),打印机(打印量表评估结果)、身高体重检测仪、血压计检测立卧位血压、疾病相关宣传手册;上传数据专用电脑(全国统一的路径上传,每个中心一个上传账号,便于资料管理)。
(2)诊疗专病中心应将患者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及集中在一个固定空间,创建帕金森病的“一站式、标准化、多学科”诊疗模式。
1.2 人员高级中心负责人应为专委会或学组委员或著名的运动障碍病专家,具有运动障碍病专业团队,包括神经内外科专科医师(包括程控医师)、康复医学、影像医学、心理或精神医学、营养及护理专业人员。
(1)专科医师:神经内科高年资主治医师(任职5 年以上)及以上职称,拥有“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培训认证单位为中国医师协会)。
(2)康复治疗师:具备帕金森病康复治疗技能,能指导患者运动康复、语言康复等相关综合治疗。
(3)专职护士(技师):具备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量表评估、病例登记能力。
拥有“帕金森病量表评估培训合格证书”(培训认证单位为中国医师协会)。
1.3 设备(1)常规诊疗设备、急救设备、信息化设备等,按三级医院规定配备。
(2)基本配置:CT/MR(3.0T)、嗅觉检测设备、经颅超声、睡眠多导分析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首个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推荐专家共识蒲公英医站发布时间:2019-3-08Liu CF,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18 Dec 20;131(24):2976-2985.前言背景知识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影响全球约40 - 98%的PD 患者。
睡眠障碍通常会对PD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尽管近期发表了3篇关于PD患者睡眠障碍的综述,但是对于PD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尚无一致的建议。
基于现有的证据、临床经验和专家意见,为PD患者睡眠障碍的管理(失眠、日间过度嗜睡、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和睡眠呼吸障碍)提供建议1失眠PD患者的总体失眠患病率为27-80%(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中国PD患者的失眠患病率为30.0-86.8%( Huang J, et al. Parkinsons Dis2017;2017:4267353.)。
与PD患者失眠相关的关键因素包括女性、PD病程、抑郁、焦虑等,这些可能与睡眠片段化有关。
导致睡眠片段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夜间运动功能障碍和夜尿(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 2017;133:719-42.);此外部分PD治疗药物(如司来吉兰)可能会增加失眠的风险(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
可通过采集临床病史、问卷调查、多导睡眠图(PSG)和体动记录仪对PD患者的失眠问题进行诊断(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 2017;133:719:42.)。
若PD患者的失眠既非医源性失眠,也非PD运动并发症所致,则应考虑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觉醒卫生行为、刺激控制疗法、限眠疗法、放松疗法、认知技术等(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
PD患者失眠症状的治疗推荐如表1。
表1. PD患者失眠症状的治疗推荐结论总结专家推荐◆在治疗前,需对PD患者失眠的病因和亚型进行仔细评估。
需根据明确的病因对PD伴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如运动不能和药物)。
若失眠与夜间运动症状有关,应首选多巴胺能治疗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替高汀贴片)、长效左旋多巴制剂(如信尼麦)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专家意见)◆无论病因如何,认知行为疗法均为PD伴失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级推荐)◆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替高汀/普拉克索/罗匹尼罗)、艾司佐匹克隆、褪黑素、雷沙吉兰、多塞平等均可用于PD患者失眠症状的治疗(基于循证证据)◆PD患者失眠症状的药物治疗包括针对失眠本身的治疗和PD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继发性失眠的治疗。
针对PD患者失眠本身的治疗可参照获FDA批准的失眠治疗药物。
若PD患者的夜间运动症状经优化治疗后失眠症状仍未获改善,可考虑使用治疗失眠的经典药物,如褪黑素等。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也可能改善PD 患者的失眠(专家意见)2日间过度嗜睡(EDS)PD患者的总体EDS患病率为21-76%(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 2017;133:719:42. 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
中国PD患者的EDS患病率为13.2-46.9%( Lou F, et al. Chin J Clin 2011;5:5567:72.)。
PD患者EDS的病因包括睡眠-觉醒周期改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的不良反应、夜间睡眠质量差、遗传因素、男性、病程、疾病分期、下视丘分泌素水平、苯二氮卓类药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抑郁等(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2017;133:719:42.)。
可通过采集临床病史、Epworth嗜睡评估量表(ESS)、体动记录仪、PSG、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测试对PD患者的EDS进行诊断。
PD 患者EDS的治疗推荐如表2。
表2. PD患者EDS的治疗推荐结论总结专家推荐◆在治疗前,需根据病史判断EDS是否与药物、手术、夜间睡眠或其他继发性睡眠障碍有关(专家意见)◆若EDS与药物治疗有关,需降低剂量或停用相关治疗药物,包括具有抗组胺活性的安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其他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调整多巴胺能治疗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可能改善EDS。
左旋多巴联用司来吉兰可能减少EDS(专家意见)◆托莫西汀可用于伴EDS且同时合并抑郁症状PD患者的治疗。
莫达非尼、腺苷受体拮抗剂(如咖啡因/伊曲茶碱)、羟丁酸钠、哌甲酯和pitolisant可能改善PD 患者的EDS症状,但仍需大型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进一步证实(基于循证)◆认知行为疗法、光线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脑深部电刺激可能对PD患者的EDS有效(专家意见)3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PD患者的总体RBD患病率为19-70%(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 2017;133:719:42.),中国PD患者的RBD患病率为22.2-60.0%(Lou F, et al. Chin J Clin 2011;5:5567:72.)。
在PD中,RBD通常发生在运动症状之前。
PD中RBD的发病机制包括侧嗅被盖核的退行性病变(其与抑制REM睡眠中的运动发生以及大细胞网状结构/足突核/脑桥网状结构的形成有关)、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数量减少(Falup-Pecurariu C, et al. Int Rev Neurobiol 2017;133:719:42.)。
可通过视频PSG、RBD-SQ、RBD-SS对PD患者的RBD进行诊断。
PD患者RBD的治疗推荐如表3。
表3. PD患者RBD的治疗推荐结论总结专家推荐◆对有可能诱发或加重RBD的药物,应尽可能减量、停用或换用其他替代药物(专家意见)◆对伴有伤害行为或潜在伤害行为的RBD患者,建立安全的睡眠环境是首要选择(专家意见)◆褪黑素可考虑作为伴RBD PD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替高汀贴片和普拉克索)对PD患者的RBD症状可能有效(基于循证)◆氯硝西泮是治疗特发性RBD最有效的药物,但对伴RBD PD患者的疗效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鉴于氯硝西泮可增加PD患者的跌倒风险,可考虑将氯硝西泮作为其他药物无效时的替代治疗药物(专家意见)4不宁腿综合征(RLS)PD患者的总体RLS患病率约为15%(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中国PD患者的RLS患病率为8.41-34.85%(Lou F, et al. Chin J Clin 2011;5:5567:72.)。
研究显示多巴胺能功能障碍可能与RLS存在非线性关系(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 Moccia M, et al. Sleep 2016;39:405-12.)。
此外,缺铁和营养不良可能与PD患者的RLS有关(Fereshtehnejad SM, et al. Acta Neurol Scand2015;131:211:8.)。
可通过视频PSG对PD患者的RLS进行诊断。
对于伴RLS的PD患者,应注意监测其血浆铁蛋白水平:若血浆铁蛋白水平<50-75μ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20%,建议口服补充铁剂;若口服铁剂无法耐受或存在禁忌,可考虑静脉注射铁剂。
此外应尽可能停用可能加重RLS的药物,如抗多巴胺能药物、抗组胺药和抗抑郁药等(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2017;8:42.)。
PD患者RLS的治疗推荐如表4。
表4. PD患者RLS的治疗推荐结论总结专家推荐◆RLS的治疗目标是采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以缓解RLS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尽可能停用可能诱发或加重RLS症状的治疗药物(如抗多巴胺能药物)。
对于PD合并RLS且同时存在继发性RLS病因的患者,如代谢性疾病、尿毒症、糖尿病、妊娠、三环类抗抑郁药、缺铁性贫血等,针对铁缺乏的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案(专家意见)◆对于伴轻度RLS的PD患者,建议调整生活方式。
为防止RLS症状加重,建议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多巴胺能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首选长效DAs(专家意见)◆强烈推荐伴RLS的PD患者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如罗替高汀贴片)(基于循证)◆α2δ钙通道配体可考虑用于伴RLS PD患者的治疗,其导致症状恶化的风险较小,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专家意见)5睡眠呼吸障碍(SDB)单一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PD患者中很少见(Loddo G, et al. Front Neurol 2017;8:42.)。
PD患者的总体OSA患病率为20-60%。
PD疾病本身可能参与了OSA的病理生理机制:PD患者的非自主性运动症状可能影响上呼吸道的肌肉结构,从而出现与上呼吸道系统梗阻相一致的肺活量异常;而且PD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可能对呼吸控制有影响;此外近期发表的研究表明OSA 与PD患者的嗜睡和认知障碍有关、多巴胺激动剂可能增加PD患者的OSA风险(Mery VP, et al. Neurology 2017;88:1120:8. Harmell AL, et al. Sleep Med2016;21:28:34. Valko PO, et al. PLoS One 2014;9:e100828.)。
OSA患者的典型症状为频繁打鼾、突然觉醒和睡眠呼吸暂停等。
PSG是OSA诊断的金标准。
专家推荐◆PD患者SDB的治疗目标是减少发病频率和缓解SDB症状,从而改善SDB诱发的EDS、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专家意见)◆PD患者SDB的一般治疗措施包括减肥、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锻炼、停止或减少喝酒和吸烟、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和其他诱发或加重SDB的药物(如氯硝西泮)、侧卧位睡眠、抬高床头、避免日间过度劳累等(专家意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PD患者SDB的首选治疗方案(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