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Tumors

合集下载

牙源性腺样瘤汇总

牙源性腺样瘤汇总
完全一致,多数报告为PAS和粘液卡红 均为阳性,甲苯胺蓝呈异色性,Alcian 蓝染色为阳性,说明它是间质成分,含 酸性粘多糖,其中偶间牙本质小管结构, 可能为结缔组织产生的发育不良的前期 牙本质。此外还有釉基质和牙骨质样物。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肿瘤内间质很少,在病变的周边部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临床特点:
此瘤发病率较低,约占牙源性肿瘤的4.21 %。女性比男性多见。国外资料:女性占64 %,男性占36%。女∶男=2∶1。多发于10 -20岁青少年,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 上颌骨受累约两倍于下颌骨。上颌65%, 下颌35%。上颌尖牙区为好发部位。
3. 由多边形嗜伊红鳞状细胞组成的 小结节。小结节内鳞状细胞胞核轻度多 形性,细胞间有细胞间桥和钙化团块以 及淀粉样物质沉着。这些结构于牙源性 钙化上皮瘤相似,称为“牙源性钙化上 皮瘤样区”(CEOT-like area)。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牙源性腺样瘤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AOT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为一不多见的牙源性肿瘤。1907年首例
报告,以前称腺样成釉细胞瘤,认为它是 成釉细胞瘤的变异型,其特点是牙源性上 皮形成腺管样结构,结缔组织中有不同程 度的诱导性改变。由于其临床特点、组织 学结构及预后都与成釉细胞瘤不同,1968 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bert M. Abrams教授提出牙源性腺样瘤这一名称, 并将其做为一个独立肿瘤。1971年WHO 正式采用这一名称。

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肿瘤
(二)恶性 1 牙源性癌 2 牙源性肉瘤 3 牙源性癌肉瘤
3
1992年WHO牙源性肿odon瘤toge的nic tu分mors 类
牙源性上皮源性肿瘤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
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外胚间充质来源的肿 瘤 牙源性腺样瘤 牙源性钙化囊肿
牙源性外胚间叶来源的肿瘤
牙源性角化囊肿和腺牙源性囊肿归为牙源 性囊肿
20
odontogenic tumors
WHO Classification of Head and Neck Tumors in 2005
实性/多囊型(solid/multicystic type)

骨外/外周型(extraosseous/peripheral type)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odontogenic tumors
tumors)
学习要求: 掌握: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
腺样瘤、牙源性钙化囊肿的病理(肉眼及镜下) 及生物学特性。 熟悉: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组织发 生。牙瘤、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病理表现。 了解: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和牙源性钙化 囊肿的临床表现。
4
2005年WHO牙源性肿瘤odo的ntog分enic t类umors
(一)恶性肿瘤 1 牙源性癌
转移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癌-原发型 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骨内性 成釉细胞癌-继发型(去分化),外周性 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来自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来自牙源性囊性肿恶变的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牙源性影细胞癌
16
odontogenic tumors
属牙源性错构瘤的有: 1. 混合性和组合性牙瘤 2. (牙源性腺样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

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第十八章牙源性肿瘤

是由成⽛组织(dentalformativetissue)即⽛源性上⽪、⽛源性间充质或⽛源性上⽪和间充质共同发⽣的⼀组肿瘤。

包括真性肿瘤和发育异常。

⽛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据我国六院校⼝腔组织病理教研室统计资料,并参考WHO关于⽛源性肿瘤1992年的组织学分类 ⼀、⽛源性真性和⾮真性肿瘤 (⼀)良性 1.⽛源性上⽪性肿瘤 (1)成釉细胞瘤 (2)⽛源性鳞状细胞瘤 (3)⽛源性钙化上⽪瘤(Pindborg瘤) (4)⽛源性透明细胞瘤 2.⽛源性上⽪和外间充质性肿瘤,伴有或不伴有⽛齿硬组织形成 (1)成釉细胞纤维瘤 (2)成釉细胞纤维-⽛本质瘤(⽛本质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瘤 (3)⽛成釉细胞瘤 (4)⽛源性腺样瘤 (5)⽛源性钙化囊肿 (6)混合性⽛瘤 (7)组合性⽛瘤 3.⽛源性外间充质性肿瘤,含或不含⾮活跃性⽛源性上⽪ (1)⽛源性纤维瘤 (2)粘液瘤(⽛源性粘液瘤,粘液纤维瘤) (3)良性成⽛⾻质细胞瘤(成⽛⾻质细胞瘤,真性⽛⾻质瘤) (⼆)恶性 1.⽛源性癌 (1)恶性成釉细胞瘤 (2)原发性⾻内癌 (3)其他⽛源性上⽪性肿瘤的恶性型 (4)⽛源性囊肿恶变 2.⽛源性⾁瘤 (1)成釉细胞纤维⾁瘤(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纤维⽛本质⾁瘤和成釉细胞纤维-⽛⾁瘤 3.⽛源性癌⾁瘤 ⼆、与⾻相关的真性肿瘤和病损 (⼀)⾻源性真性肿瘤 ⽛⾻质-⾻化纤维瘤(⽛⾻质化纤维瘤,⾻化纤维瘤) (⼆)⾮肿瘤性⾻病 1.颌⾻纤维异常增殖征 2.⽛⾻质-⾻纤维异常增殖症 (1)根尖周⽛⾻质纤维异常增殖症 (2)巨⼤型⽛⾻质瘤(家族性多发性⽛⾻质瘤) (3)其他⽛⾻质-⾻异常增殖症 3.家族性颌⾻多囊病[⼩天使脸样病(cherubism)] 4.中⼼性巨细胞⾁芽肿 5.动脉瘤性⾻囊肿 6.孤⽴性⾻囊肿(创伤性,单纯性,出⾎性⾻囊肿) (三)其他肿瘤 婴⼉⿊⾊素神经外胚瘤(⾊素性突变瘤)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是良性⽛源性上⽪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是常见的⽛源性肿瘤,据国内六院校⼝腔病理教研室的统计资料,占⽛源性肿瘤的59.3%,1979年Falkson⾸先报道,1927年Churchill正式命名。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汇总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汇总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生物学特性:
本病为良性肿瘤。有些病例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组织学上,牙源性鳞状细胞瘤与成釉细 胞瘤相似,其主要特点是:肿瘤性上皮团块 周边部的柱状细胞不呈栅栏状排列并且其胞 核不远离基底膜(即缺乏核极性倒置);细 胞团块中央区缺乏星网状改变;有的上皮团 块中心见角化珠;有的角化细胞变性脱落, 形成微小囊肿;某些病变中可见角化珠似洋 葱样成层钙化。 肿瘤间质为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有中 等量的成纤维细胞。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的患者年龄分布较 广,好发于20—40岁,平均年龄37.4岁。 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肿瘤发生部位,以 上颌切牙—尖牙区和下颌前磨牙区多见, 上下颌的发病几乎相等。临床上无明显症 状,颌骨出现无痛性肿胀。有时受累牙出 现松动,疼痛,触诊如橡皮样硬。偶见多 发性病损。X 线片表现为三角形或半圆形 放射透光区,边界清楚。上颌肿瘤可侵犯 上颌窦。偶见颌骨多发病变。
具有局部浸润生长能力,但术后 很少复发。
牙源性鳞状细胞 瘤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squamous odontogenic tumor)是一种少见的 良性牙源性肿瘤。1975年Pullon等首 先报告此瘤。肿瘤累及牙槽骨,故 人们相信此瘤来自Ma1assez上皮剩 余,也可来自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囊 壁。

牙源性肿瘤课件

牙源性肿瘤课件
第十六章 牙源性肿瘤
Chapter 18 Odontogenic tumor
间叶性牙源性肿瘤
牙源性粘液瘤
odontogenic myxoma
牙源性粘液瘤
odontogenic myxoma
粘液瘤或粘液纤维瘤。良性但有局部浸润。 【临床特点】 (图) 1、多发于青壮年人,性别无明显差异。 2、下颌比上颌多见。 3、肿瘤生长缓慢,但某些病例中生长较快。 4、X线:大小不等的蜂窝状或囊状阴影,相互之间有薄的骨隔
4、纤维成分多者,称为纤维粘液瘤。
牙源性粘液瘤
odontogenic myxoma
【生物学特性】生长缓慢,但可浸润骨组织,甚至穿 破骨皮质进入邻近软组织。
局部浸润性生长,加之本身质脆呈胶冻状,手术不易 完全切除,术后易复发但无转移。
【组织来源】来源于牙源性间叶组织。
成牙骨质细胞瘤
(benign cementoblastoma)
成牙骨质细胞瘤 (benign cementoblastoma)
以形成牙骨质样组织为特征的肿瘤,常与一颗牙的 牙根相连。 【临床特点】 (图)
一般资料:10-29岁,男性,下颌前磨牙或磨牙区多 见,颌骨膨胀,疼痛。 X-线:致密钙化团块,其周围有一带状放透射光区 环绕
成牙骨质细胞瘤 (benign cementoblastoma)
恶性成釉细胞瘤
malignant ameloblastoma
1、指颌骨原发性肿瘤和/或转移瘤中既具有成釉细胞瘤的组 织学特点又具有恶性细胞学特点。 (生物学行为,非组 织学特点)
2、可以是成釉细胞瘤恶变,也可能是原发性恶性成釉细胞 瘤。
3、不包括普通釉细胞瘤直接扩展累及生命结构(如上颌 肿瘤直接扩展至颅底)而危及生命者。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Tumors

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Tumors
35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clear cell odontogenic tumor )
肉眼:实性 镜下:透明细胞为主,也见基底样细胞 淋巴结转移 生物学行为
36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7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8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39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40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病理
病理
43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4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5
成釉细胞纤维瘤/纤维牙瘤
46
p16
p16 mRNA
p53
20
nm32
说明 AB的发生及侵袭是 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
21
p27KIP1 p16
p21WAF1
22
成釉细胞瘤/组织发生和行为
组织发生 成釉器 上皮剩余(上皮根鞘、牙
板) 缩余釉上皮 牙源性囊肿上皮 口腔粘膜上皮(外周性)
生物学行为 良性肿瘤 无被膜、局部侵袭性 复发
2
3
4
7
8
成釉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
外周性成釉细胞瘤
9
10
基底膜溶解
基底膜断裂
突 破 基 地
膜 11
侵袭间质
原发成釉细胞瘤基底膜完整
复发恶性成釉细胞瘤细胞基底膜缺失,断裂
12
E-钙黏附素
CD44V6
β连环素
E-钙黏附素
13
β连环素
CD44V6
CD44V6
ICAM-1
14
ICAM-1
29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病理
30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病理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和透明细胞癌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和透明细胞癌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和透明细胞癌近年来,一种原发于领骨的透明细胞性肿瘤引起了人们关注。

Ha nsen等1955年首先报道了3例原发于领骨的上皮源性透明细胞瘤,并命名为牙源性透明细胞瘤(Clear Cell Odontogenic Tumor简称CCOT)。

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这种罕见的肿瘤。

1979年Hansen曾以“不典型上皮性牙源性肿瘤”(AtyPicalepithelial Odontogent tumo r)诊断这种不适用于任何已知分类的牙源性肿瘤。

1981年Rick川在全美病理专家讨论会上报告了一例原发于领骨,术后又复发、组织学具有牙源恶性肿瘤特征的病例。

Ricr提出诊断为牙源性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简称CCOC),1985年Waldron等仁3〕曾报告了2例透明细胞型造釉细胞瘤。

1986年Muller等川也报道了一例造釉细胞瘤中见透明细胞分化。

1989年和1992年Bang及Fan等分别报告了3例和1例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迄今为止仅约10例,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

虽然文献认为CCOT或CCOC属罕见肿瘤,但其发生率很低的原因可能与对该肿瘤的认识不足,且易与其它来源的透明细胞瘤混淆有关。

一、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CCOT文献上报道骨缓慢肿大,无明显症状。

CCOC则生长较快,伴疼痛,肿瘤可破坏领骨并侵犯局部软组织。

X线表现与造釉细胞瘤相似。

故临床常误诊为造釉细胞瘤。

CCOT术后复发少,预后良好。

CCOC则可发生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术后可多次复发,生物学行为与造釉细胞瘤或恶性造釉细胞瘤相似。

二、病理特征肉眼观察肿瘤位于领骨,呈结节状,直径1.5~10cm不等。

膨胀性生长。

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或为假包膜。

CCOT与领骨边界较清。

CCOC则侵犯领骨,边界不清。

肿瘤可为实性或带有囊性变。

光镜下见肿瘤组织排列成片状或岛状,有一界限清楚的基底膜及少量成熟的纤维血管基质分隔。

河北医大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指导20牙源性肿瘤

河北医大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指导20牙源性肿瘤

实验二十牙源性肿瘤(odotogenic tumor ) [目的和要求]掌握常见的牙源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及其临床特点。

任选一张绘切片图。

[内容](一)观察大体标本1.成釉细胞瘤2.牙源性黏液瘤。

(二)观察切片:1.切片号:1701临床所见:患者女,34岁,自觉右下颌膨隆,伴间断性疼痛一个月。

72年和76年曾二次因右下颌骨肿胀行“含牙囊肿”搔刮术。

手术所见:下颌骨体部多处骨皮质破坏,扪之乒乓球感。

临床诊断:成釉细胞瘤病理所见:①肿瘤由上皮和结缔组织间质组成。

②肿瘤上皮排成滤泡状。

③上皮团块周围为柱状细胞,中央为星网状层细胞。

④上皮团中央发生囊性变或鳞状化生。

病理诊断:滤泡型成釉细胞瘤1701切片部分为丛状型成釉细胞瘤,它与上者的区别如下:①肿瘤上皮排列成条索状。

②星网状层细胞的量较上者少。

③囊性变发生在间质内。

2.切片号:1702临床所见:左侧上颌部肿胀三个月,1-4颊侧及移行部膨隆。

X线见圆形透影区,其中有散在密度增高区,手术所见:肿物为实性,胞膜较厚,完整摘除。

病理所见:①肿瘤由实性上皮团块组成,间质较少。

②玫瑰花瓣样结构:由梭形或立方状上皮组成。

③腺管状结构:由立方或柱状细胞组成,胞核远离腔面。

④小结节:由多边形鳞状细胞组成。

⑤筛状或梁状结构:由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位于肿瘤周边部或实性胞巢之间。

⑥肿瘤内许多釉基质样物质(紫红色)。

病理诊断:牙源性腺样瘤3.切片号:1703病理所见:①肿瘤由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桥明显。

②在纤维间质中,上皮细胞排列呈片状或岛状。

③瘤细胞边界清楚,胞浆微嗜伊红,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

④细胞间有粉红色的淀粉样物和钙化团块。

4.切片号:1704病理所见:①囊壁由上皮和纤维组织组成,上皮细胞似成釉器细胞。

基底细胞栅栏状,其上方细胞排列疏松,似星网状细胞②上皮和纤维囊壁内可见影细胞及其团块。

③基底细胞附近有牙本质样物质(粉红样团块)。

病理诊断:牙源性钙化囊肿5.切片号:1706 HE切片6.切片号:1707 磨片本内容列为参考,请同学自己观察,辨别组织结构,并作出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周边性牙源性纤维瘤(peripheral odontogenic fibroma)
5. 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odontogenic gingival epithelial
hamartoma)
25
牙源性纤维瘤/病理
WHO型牙源性纤维瘤
26
牙源性纤维瘤/病理
WHO型牙源性纤维瘤
27
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
9
牙源性腺样瘤/病理
10
牙源性腺样瘤
❖ 性质:发育异常,不属于真性肿瘤 ❖ 行为:摘除不复发
11
牙源性钙化囊肿/一般特点
❖ 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为具囊肿及肿瘤特点的特殊性肿瘤
❖ 10-20岁多见 ❖ 上颌多于下颌 ❖ 多为颌骨无痛性肿物,也见外周性 ❖ X线为单囊或多囊阴影,内见阻射团块
❖ 恶性成釉细胞瘤不包括普通成釉细胞瘤直接扩展累 及生命结构(如上颌肿瘤直接扩展至颅底)性部分
33
34
牙瘤(odontoma)/病理
❖ 混合性牙瘤(complex odontoma) ❖ 组合性牙瘤(compound odontoma)
1
牙瘤(odontoma)/病理
2
牙瘤(odontoma)/病理
3
牙源性腺样瘤/一般特点
❖ 概念: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为有导管样结构的牙源 性上皮性肿瘤,结缔组织中有不同程度诱导 性变化,肿瘤可部分呈囊性
28
牙源性粘液瘤(odontogenic myxoma)
29
30
31
恶性成釉细胞瘤(malignant ameloblastoma)
❖ 恶性成釉细胞瘤是指颌骨原发性肿瘤和/或转移瘤中 既具有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又具有恶性细胞学 特点。符合这一标准的肿瘤可以是成釉细胞瘤恶变, 也可能是原发性恶性成釉细胞瘤
18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19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20
21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22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23
牙源性纤维瘤(odontogenic fibroma)
❖ 是一种成纤维细胞性肿瘤,其中含有数量不 等的非活跃性牙源性上皮。此瘤少见,对其 概念及定义上都存在有不同观点。
❖ 外周性:发生在牙龈
12
13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 囊肿型:上皮、影细胞、钙化、牙组织 ❖ 肿瘤型:
牙源性影细胞瘤:成釉细胞瘤样结构、影细胞及牙本质 样物质
牙源性影细胞癌:原发恶性或牙源性影细胞瘤恶变
❖ 行为和组织发生
14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15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16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17
牙源性钙化囊肿/病理
❖ 临床特点:年龄、性别、部位 ❖ X线:透光区,可含阻射颗粒
4
牙源性腺样瘤/一般特点
5
牙源性腺样瘤/病理
肉眼: 镜下: ❖ 团块状排列的上皮细胞,诱导作用 ❖ 腺管样结构: ❖ 鳞状细胞结节: ❖ 上皮细胞条索 ❖ 间质:钙化、发育不良牙体组织
6
牙源性腺样瘤/病理
7
牙源性腺样瘤/病理
8
牙源性腺样瘤/病理
24
牙源性纤维瘤(odontogenic fibroma)
1. 非肿瘤性牙滤泡增生(non-neoplastic thickened follicle)
2. WHO型牙源性纤维瘤(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ype)
3. 牙源性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odontogenic tumou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