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

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

一、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5个属性:整体性,相互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二、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三、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安全问题的理由,为何能够防患于未然?

1、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识别出存在于系统各个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的危险性。

2、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可以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各要素由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危险性;

3、系统工程采用的一些方法手段都能用于解决安全问题;

四、系统工程在解决安全问题中常采用以下方法:工程逻辑,工程分析,概率论与统计理论,运筹学,现代管理学理论与原则

五、安全系统工程:

1、定义: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评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的工程技术。

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器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控制危险、消除事故

对环境子系统主要考虑:环境的理化因素和社会因素

3、研究内容或主要技术手段: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系统安全评价的任务:以系统安全分析为基础,了解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价系统的事故风险大小,与安全指标比较,如果超出指标,则应对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降至安全指标以下。

4、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

①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

②本质安全方法;

③人—机匹配法;

④安全经济方法;

⑤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5、安全系统工程的优点:

①通过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所在及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条件;

②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分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大幅度地减少伤亡事故;

③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而且适用于管理,现已形成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两个分支。

④可以促进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有关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⑤可以迅速提高劳动保护安全工作人员的水平;

6、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法与传统分析方法区别:

安全系统工程分析法是事故预防型,在问题出现前,就通过分析和评价找到问题,避免事故发生。传统分析方法是问题出发型,在问题发生后,采取措施弥补损失;

六、安全: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1、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安全的经济性安全的复杂性

安去的社会性

安全的潜隐性

2、如何理解安全的相对性?

①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②安全标准是相对的

③人的认识是随着时间和技术进步的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

①人,安全人体,安全的主题和核心是研究一切安全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既是保护对象,又可能是保障条件或者危害因素,没有人的

存在也就根本不存在安全问题。

②物,安全物质,可能是安全的保障条件,也可能是危害的根源。能够保障或危害人的物质存在的领域极其广泛,形式也很复杂。甚至可以说它散布于人类身心之外的所有客观事物之中。

③人与物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以及人与物,安全人与物的关系。广义上讲是人安全与否的纽带。

即包括人与物(含人与人、物与物)的存在空间和时间,又包括能量与信息的相互联系。因此,把“安全人与物”的时间、空间与能量联系称为“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的信息与能量联系称为“安全系统”。

这样就有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若再加上安全的整体性因素——安全系统,构成安全整体的四类不同性质的组成成份,即“安全四因素”。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包含三个内容:①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②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③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安全与本质安全区别:

按照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分析,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这是一种比较泛泛的说法,它要求在生产系统中人员和设备及环境要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而本质安全则是强调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内在的预防事故的功能,不考虑人和环境因素在维持安全状态下的影响。不管操作者是否有操作失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失,都能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并能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

第一节事故及影响因素

一、事故: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事故的特征: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二、事故的特征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

(1)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而发生的,因果性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因此掌握因果关系,切断事故链,可避免事故发生;

(2)事故的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即便掌握了事故原因也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发生,从偶然性找出必然性,深入了解事故原因,掌握规律性,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依据,并采取措施,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预防为主;

(3)不注意事故隐患,一旦条件成熟就酿成事故。完全相同的事故不会重复出现,但如不能了解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出现类似的事故,应努力消除事故的再现性;

(4)根据积累的经验,运用科学手段,可以对事故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避免事故发生。

三、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四、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1)风险(危险度):指危险的程度。是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

(2)危险源: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虑,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了临界量的单元。

(4)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5)煤矿作业中常发生的事故种类有哪些?

冒顶、火灾、放炮、运输事故等。

五、生产事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三种: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工伤事故),险肇事故

六、工伤事故

(1)定义: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称为工伤事故。

(2)工伤事故由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三要素构成。

我国的伤害程度分类:死亡,重伤,轻伤

死亡—损失工作日≥6000日

重伤—105日≤损失工作日≤6000

轻伤—1日≤损失工作日≤104日

(3)影响事故发生5因素: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置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恶劣是事故的状态直接原因。

管理上的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缺乏指导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使用不当。

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模式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

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它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及事故预防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事故因果类型:连锁型,多因致果型,复合型

二、事故致因理论如下几个:

1、多米诺骨牌理论:基本观点:它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这些事件犹如五块平行摆放的骨牌,第一块倒下后,后面的骨牌就连锁式的倒下。这五个骨牌依次是:m—人体本身,p—人为过失,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危险性,d—发生事故,a—受到伤害

1)多米诺骨牌理论确立了正确分析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简单明了、直接形象地显示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指明了分析事故应该从事故现象逐步分析,深入到各层次的原因。

2)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导意义:按这一理论,只要抽去五块骨牌中的任何一块(如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链就被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发生;

3)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4)多米诺骨牌理论不足:把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过于绝对化了,事实上各块骨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机的。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仅有某些事故引起伤害,且仅有某些不安

张景林版安全系统工程总结

有关法系统: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系统就是由互相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有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之分。系统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可靠性: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不可靠度: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题。 安全系统及其特点:系统性、开放性、确定与非确定性、安全系统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突变和畸变性。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人子系统、机械子系统、环境子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 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系统整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本质安全法、人机匹配法、安全经济方法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工程的应用特点:系统性、预测性、层序性、择优性、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 第二章 12、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分析。(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者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分析。(5)对不可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分析。(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为防止伤害和损害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调查分析。 13、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 14、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分析的目的、资料的影响、系统的特点、系统的危险性。 15、安全检查:运用常规、例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及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16、安全检查的性质:普遍性、专业性和季节性检查。 17、安全检查的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8、安全检查表的类型:审查设计的安全检查表(三同时)、厂级的安全检查表、车间的安全检查表、工段及岗位的安全检查表、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19、安全检查表的特点:(1)通过预先对检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所制定出来的安全检查表比较系统、完整,能包括控制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可避免检查过程中的走过程中的走过场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2)安全检查表是根据规、安全规程和标准制定的,因此检查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易于实现安全要求。(3)对所拟定的检查项目进行逐渐检查的过程,也是对系统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和制定出措施的过程,既能准确地查出隐患,又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从而保证了有关法规的全面落实。(4)检查表是与有关责任人紧密相联系的,所以已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后能做到事故清、责任明、整改措施落实快。(5)安全检查表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检查的过程,所以使用起来简单易行,易于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掌握和接受,可经常自我检查。总之,安全检查表不仅可以用于系统安全设计的审查,也可以用于安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以及用于行业标准作业和安全教育等方面,是一项进行科学管理、简单易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20、预先危险性分析主要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阶段,在人们还没有掌握该系统详细资料的时候,用来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 21、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特点在于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可以识 别、控制危险因素,用最小的代价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 素,从而为制定整个系统寿命期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提出依据 2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准备、审查和结果汇总。 2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是对系统各组成部件。元件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 24、故障发生: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劣而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则称为故障发生。 25、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四方面(1)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2)对系统元件的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3)故障类型对系统很元件的影响(4)汇总结果和提出改正措施 26、故障类型的影响可以从下面三种情况来分析(1)元素故障类型对相邻元素的影响,该元素可能是其他元素故障的原因(2)元素故障类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该元素可能是导致重大故障或事故的原因。(3)元素故障类型对子系统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27、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程序: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对系统元素的故障类型进行分析、故障类型的影响、列出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表。 28、故障类型的影响是指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详细的分析一个元素各种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 29、故障类型的确认可以从以下方面确定:(1)若分析对象是已有元素,则可根据以往运行经验或实验情况确定元素的故障类型(2)若分析对象是设计中的新元素,则可以参考其他类似元素的故障类型,或者对元素进行可靠性分析来确定元素的故障类型。 30、对故障类型的影响分析之前,确定对象系统的边界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1)了解作为分析对象的系统、装置或设备(2)确定分析系统的物理边界,划清对象系统、装置、设备与子系统、设备的界限,圈定所属的元素(3)确定系统的边界,应明确两方面的问题①分析时不考虑的故障类型、运行结果、原因或防护装置等②最初的运行条件或元素状态等。(4)收集元素最新资料,包括其功能、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功能之间的功能关系等 31 故障类型的影响、危险度分析包括如下方面①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②危险度分析 32、危险度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每种故障类型的危险程度。通常采用概率—严重度来评价故障类型的危险度。概率是指故障类型发生的概率,严重度是指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 33、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它应用系统的审查方法来审查新设计或已有工厂的生产工艺和工程总图,以评价因装置、设备的个别部分的误操作或机械故障引起的潜在危险,并评价其对整个工厂的影响。 33、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步骤(1)、研究准备①研究目的、对象和范围②建立研究小组③资料收集④确定研究计划(2)进行审查 33、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常用术语如下 (1)意图:工艺某一部分完成的功能,一般情况下用流程图表示(2)偏离:与设计意图的情况不一致,在分析中运用引导词系统的审查工艺参数来发现偏离(3)原因:产生偏离的原因,通常是物的故障。人的失误、意外的工艺参数或外界破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3×10=30) 1.系统 2.安全性 3.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5.严重度 6.系统故障事件 7.最小割集 8.重要度 9.安全评价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 二、填空:(1×20=20) 1.一个系统应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等。2.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和。 3.安全评价分为和。 4.安全措施主要有两上方面:一是的措施,二是的措施。 5.化学模式通常有三种情况:(1);(2);(3)。 6.安全检查表应依据以下三方面进行编制:(1);(2);(3)。 7.安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为:(1);(2);(3)。

三、判断:(1×5=5) 1.即使每个元素都是良好,但如果只是简单叠加,而未经过良好组合,则构成整体后并不一定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 2.危害是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危险,它是在人的直接控制之内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 3.人的可靠性比机械、电器或电子原件要低很多,特别是情绪紧张时容易受作业环境影响,失误的可能性更大。 4.所谓冗余,是指完成该设备应完成的基本功能所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多而无用的意思。 5.并联系统可靠度大于或至少等于各并联单元可靠度的最大值。 四、简答: (10×3=30) 1.系统的特点: 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 3.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 五、综合题:(15)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建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3×10=30) 1.系统工程 2.危险性预先分析 3.可靠度 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5.故障 6.事故树分析 7.结构重要度 8.评价目标的衡量尺度 9.风险率 10.事故频率 二、填空:(1×20=20) 1.系统按形式划分为:、、和。按结构复杂程度划分为:、。 2.安全措施可分为三类:C1——; C2—; C3—。 3.直接损失包括:(医疗、丧葬、抚恤费、补助及救济费、歇工工资)、(处理事故的开支、现场抢救与清理费、事故罚款与赔偿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4.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为:(1);(2);(3);(4)。

2018中国计量大学824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系统工程 2. 安全系统工程 3. 安全评价 4. 最小径集 5. 可靠度 6. 关键重要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是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 A.没有危险的状态 B.安全只是系统运行阶段要考虑的工作 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达到可接受的伤亡和损失的状态 2. 事故致因理论中,是人们所共知的。它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 A.因果连锁理论B.多米诺骨牌理论 C.轨迹交叉模型理论D.事故模式理论 3. 在危险因素等级中,Ⅲ级表示的含义是。 A.危险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B.灾难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 C.安全的,暂时不能发生事故,可以忽略 D.临界的,有导致事故的可能,事故处于临界状态,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4. 主要用于猜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B.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C.事件树分析法D.作业安全分析法 5. 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的基本数值。 A.工艺B.设备C.物质D.单元 6. 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A.系统安全分析B.系统安全预测 C.系统安全评价D.安全管理措施 7. 以下各种评价方法中不属于定量评价方法的有。 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B.事故树分析 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危险指数评价法 8. 安全预测的基本原理不包括。 A.系统原则B.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 C.惯性原理D.相关性原理 9. 某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 l={X l,X2},P2={X3,X4},P3={X1,X4},那么,如果Xl,X3不发生,其它事件发生,则保证顶上事件不发生;如Xl,X4不发生,其它事件发生,保证顶上事件不发生。 A.能、不能B.不能、能 C.不一定能、不能D.不可能、能 10. 某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P1={X l,X3},P2={X l,X4},P3={X2,X3,X5},P4={X2,X4,X6},则基本事件X1,X2,X3的结构重要程度按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I(1)>I(3)>I(2) B.I(1)=I(2)=I(3) C.I(1)<I(2)<I(3) D.I(2)>I(1)>I(3)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 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 2、4M 因素指 人 、 物 、 管理 、 环境 。 3、事故树作图时,常用的图形符号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事件 符号、 逻辑门 符号和 转移 符号。 4、最小割集代表系统的 危险性 ,最小割集数越多,系统的 危险性越大 ,最小径集代表系统的 安全性 ,最小径集数越多,系统的 安全性越高 。 5.在管理失误和风险树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管理工作失误和差错,从而导致事故的因素属于 特殊控制(S 分支) 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安全系统工程(4分) 答: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里,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数学方法,识别、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优化安全状态。 2、事故(4分) 单位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 ……………………………………密……………………………封………………………………线…………………………..

答: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3、安全检查表(4分) 答:安全检查表是用于查明某一特定作业活动或设备的安全状况,以表格的形式预先拟定好的问题清单,做为实施时的蓝本。 4、鱼刺图分析法(4分) 答:系统中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 5、预先危险性分析(4分) 答:所谓预先危险性分析是指,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作宏观的概略的分析。 三、选择题(4*5=20分) 1、A 2、B 3、A 4、A 5、D 四、简答题(5*8=40分) 1、我国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那几种(8分) 答:有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安全检查表、因果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事故控制图、主次图等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真题

1.简述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哪些 问题 (1)分析的目的系统安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辨识危险源; (2)资料的影响资料收集的多少、详细程度、内容的新旧、都会对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系统的特点针对分析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规模、工艺类型、工艺过程中的操作类型等影响来选择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4)系统的危险性当系统的危险性较高时,通常采用系统、预测性的方法,如事故树事件树分析等,当系统的危险性较低时,一般采用经验型的分析方法,如安全检查表等。 2. 简述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 ①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割集中的基本事件越少,系统越危险) ②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 ③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④利用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种基本事件的结购重要度并方便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3. 简述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事故严重度是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①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 ②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③加强缓冲能量的装置 ④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4.简述事件树分析基本程序 1)确定系统及其构成因素,也就是明确所要分析的对象和范围,找出系统的组成要素,以便展开分析。2)分析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及成功与失败的两种状态。3)从系统的起始状态或诱发事件开始,按照系统构成要素的排列次序,从左向右逐步编制与展开事件树。 4)根据需要,可表示出各节点的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值,进行定量计算,求出失败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概率”。 5.风险型决策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②存在着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抉择方案 ④不同的抉择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 可以计算出来 ⑤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可以估算出来 6.简述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安全评价的依据 ①国家的法令法规②企业及有关部门的标准 ③所评价项目或工程所需的材料 (2)安全评价的原则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 2006年简答题 1.简述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的特点 (1)系统性、无论是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的理论,还企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和 方法的应用都表现了系统性的特点. (2)预测性。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技术与评价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都是为了预测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水平。 (3)层序性。安全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动态过程”研究特点。 (4)择优性。择优性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系统风险控制方案的综合与比较,从各种 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 (5)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性。解决安全问题还必须把技术与管理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2. 确定型决策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确定型决策是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 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 案。 一般应具备4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②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决策者可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抉择方案 ④不同的决策方案在确定的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 3. 安全评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理 (1)安全评价是系统工程,因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全局的观点、更大的范围、更 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层次来年虑系统安全评价问题,并把系统中影响安全的因 素用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协调起来。 (2)类推和概率推断原则。如果已经知道两个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或共同的 有联系的规律,则可利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规律来评价迟发事件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所谓的 类推评价。可以看出,这实际是一种预测技术。 根据小概率事件推断准则,若某系统评价结果是其发牛事故的概率为小概率事件,则 推断该系统是安全的;反之.若其概率很大,则认为系统是不安全的。 (3)惯性原理。对于同一个事物,可以根据事物的发展都带有一定的延续性即所谓惯 性,来推断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注意的是,应用此原理进行安全评价是有条件的,它是以系统的稳定性为前提。

信息安全三级知识点

信息安全三级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基础1:信息安全大致发展经历3 个主要阶段:通信保密阶段,计算机安全阶段和信息安全保障阶段2:现代信息安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1)运行系统的安全(2)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制性,不可否认性。 3:信息安全产生的根源(1)内因: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包括组成网络通信和信息系统的自身缺陷,互联网的开放性(2)外因: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原因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1)生命周期:规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废弃(2)安全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3)保障要素:技术,管理,工程,人员5: P2DR 安全模型 Pt Dt+Rt Pt表示系统为了保护安全气目标设置各种保护后的防护时间,或者理解为在这样的保护方式下,黑客攻击安全目标所花费的时间; Dt代表从入侵者开始发动入侵开始,到系统能够检测到入侵行为所花费的时间 Rt代表从发现入侵行为开始,到系统能够做出足够的响应,讲系统调整到正常状态的时间 Et=Dt+Rt ( Pt =0) Dt 和 Rt的和安全目标系统的暴露时间Et, Et越小系统越安全6:信息安全技术框架( IATF):核心思想是纵深防御战略,即采用多层次的,纵深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核心因素是人员,技术,操作。 7: IATF4 个技术框架焦点域:本地计算环境,区域边界,网络及基础设施,支撑性基础设施。 8: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的内容包括:确保安全需求,设计和实施安全方案,进行信息安全评测和实施信息安全监控与维护。 第二章: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1:数据加密标准 DES;高级加密标准AES;数字签名标准 DSS;2:对称密钥的优点:加密解密处理速度快,保密度高,缺点:密钥管理和分发复杂,代价高,数字签名困难3:对称密钥体制: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常见的分组密码算法: DES,IDEA,AES 公开的序列算法主要有 RC4, SEAL4:攻击密码体制方法(1)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库教学总结

系统安全工程 一、选择题 1.事故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从到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 A.结果、原因B.原因、结果 C.初始、最终D.下、上 答案:A 2.事故树分析时要确定顶事件。所谓顶事件,是指事故树中唯一的、位于顶层的、只是逻辑门的的事件。 A.中间B.输入C.输出D.无关 答案:C 3.在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时,要将待分析的事故对象作为事件。 A.基本B.顶C.中间D.特殊 答案:B 4.在事故树中,导致其他事故发生、只是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而不是任何逻辑门的输出事件的事件,称为。 A.基本事件B.中间事件C.顶事件D.底事件 答案:A 5.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1和B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事件A的发生,反之,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非门B.或门C.与或门D.与门 答案:D 6.在绘制事故树时,事件Bl和B2中有一个发生,事件A就会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非门B.或门C.与或门D.与门 答案:B 7.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导致顶事件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A.径集B.割集C.最小割集D.最小径集 答案:B 8.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则导致顶事件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A.径集B.割集C.最小割集D.最小径集 答案:A 9.在事故树分析中,已知事故树的某个径集,在此径集中去掉任意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再是径集(即剩余的基本事件不发生不一定导致顶事件不发生),则这个径集被称为。 A.径集B.割集C.最小割集D.最小径集 答案:D 10.在应用道化学公司(DOW)的火灾爆炸指数法进行安全评价时,系数是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及其他危险分析数据的基本数值。 A.工艺B.设备C.物质D.单元 答案:C 11.在火灾爆炸指数法中,物质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中其潜在能量释放速率的度量,被称为。 A.物质系数B.爆炸指数C.工艺系数D.物质危险 答案:A 12.火灾爆炸指数法是用火灾爆炸指数(F&EI)作为评价化工工艺过程、生产装置及储罐等的危险程度的指标,对工艺设备中潜在的火灾、爆炸和活化反应的危险性进行有步骤的评

最新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附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题型 一、简答题,共40分(其中包括5个小题,每个小题8分);二、基本知识(包括计算、分析 题),一般为35分;三、综合应用,一般为25分。 一、简答题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可靠度: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4)安全标准:约定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安全标准。 (5)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就是对系统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 (6)径集:在事故树中,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也称通集或路集。 (7)安全系统:安全系统是由与生产安全问题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若干个因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风险率:风险发生的概率与事故后果之间的乘积。 (9)权重:权重是表征子准则或因素对总准则或总目标影响或作用大小的量化值。 (10)稀少事件:稀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的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对它们很难用直接观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因为它们不但“百年不遇”,而且“不重复”。 (11)最小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换言之,如果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基本事件后就不是割集,那么这样的割集就是最小割集。(12)故障:故障就是指元件、子系统或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规定的功能。 2. FMECA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1)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安全系统工程考研真题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A卷□B卷)科目代码:806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安全系统工程: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分析、评价和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2.预先危险性分析: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的事故后果、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等进行初步的分析。 3.可靠性:系统、设备或元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功能的能力。 4.冗余设计: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功能的重复结构并行工作,确保在局部发生故障时整机不致丧失功能的设计。 5.割集:事件树中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当这些基本事件都发生时,顶上事件必然发生。 6.安全评价: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40分) 1.现代工业有两个特点,其中之一是“四新”。“四新”指的是(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 2.安全检查表按其检查结果的量化程度可分为(定性化的安全检查表、半定量化的安全检查表和定量化的安全检查表)。 3.预先危险性分析所用的工作表一般包含(危险或事故、原因、后果、危险等级、对策措施)等项目。 4.在事故树分析中常用的重要度有(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三种。 5.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中,工艺危险系数F3的取值范围为(1~8);易燃危险系数N F的取值范围为(0~4)。 6.在“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中,物质指数M等于(物质火灾爆炸性指数F与物质毒性指数P)之和,工厂实际危险等级分为(5)级。 7.原因-后果分析是(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方法。 8.按照逻辑推理过程,事故树分析属于(演绎法),事件树分析属于(归纳法)。 9.按照分析结果的量化程度,可靠性分析属于(定量分析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属于(定性分析方法)。 10.安全评价按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①系统安全分析;②系统安全预测;③系统安全评价; ④安全管理措施。 2.什么是可靠度?可靠度包含了哪五要素? 答: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期的使用期内,完成其功能的概率。可靠度包含的五要素包括:具体的对象、规定的功能及失效现象、规定的条件、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及答案3

河南理工大学义马函授站 第二期紧缺人才班通安专业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单位、专业、序号。 2.在试题后答题,可不写题目,但要注明题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6分) 1、 安全系统工程,是从 的方法研究解决 过程中的 问题,预防 ,事故 和 损失发生的一门新技术学科。 2、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 问题,系统工程几乎使用了各种学科的知识, 但其中最重要的有 , , 。 3、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其前提条件就是 发现可能存在的 因素。 全面掌握基本 ,明确其对 安全性影响的程度。 4、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 手段和 ,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基本条件结构重要度 ,它对 事件的影响度就越大,反之 6、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 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回的,从 到 地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 措施开展 的组织, 指导, 和 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24分) 1、安全人机工程。 2、本质安全。 3、随机变量 4、频率。 5、事故事件 6、结果事件 7、最小割集 8、最小径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现代管理学理论为( ) A 系统原理 B.整分合原理 C. 反馈原理 D. 弹性原理 E. 封闭原理 F.能级原理 G. 动力原理 H. 激励原理 2、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为( ) A. 地壳 B. 机器 C. 人子系统 D. 机器子系统 E. 人的意识 F. 环境 G. 环境子系统 H. 理化因素 3、利用最小割集确定基本事件重要系数精度最大的公式为( ) A : I ∑=?=k j j n k i 111)(φ B :∑ ∈-=j i k x nj i I 121)(φ C :∏∈---=j i k x nj i I )211(1)(1φ D :∏ ==n i i q T 1)(φ 4、安全检查的内容为( ) A 普遍检查 B 查思想 C 专业行检查 D 查管理 E 查隐患 F 查事故处理 5、人在工作中难免发生差错,这些差错,归纳起来为( ) A 自以为事 B 未履行职能 C 错误地履行职能 D 执行未赋予的分外职能 E 按错误程序执行职能 F 执行职能时间不对 四、 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2、怎样才能真正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 专业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密……………………………封………………………………线…………………………..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 弟一早 1、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基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 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通接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经济损失大。事故时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 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可举例说明) ②社会影响大。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 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 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 ③影响周期长。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 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可举例说明) 3、“职业安全卫生”的英文全称?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4、safety 和security 的区别? 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是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 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 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区别: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可能不会造成损失。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联系:失效与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发生灾难性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了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 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的 同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安全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 6、什么是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期间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7、什么是管理?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8、现代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的因素,具体包括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9、什么是系统原理?什么是整分合原理?什么是人本原理?什么是弹性原理?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电力系统安全工作总结

电力系统安全工作总结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电力系统安全工作总结》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电力安全工作总结篇一:电力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一、上半年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 未发生农电职工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 未发生一次两座及以上变电所全停事故。 未发生有人员责任的主设备事故。 未发生火灾事故和同责及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 未发生误调度事故、及以上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及以上误操作事故。 未发生输变电考核事故。 未发生变电一类障碍,但发生输电线路事故次,输电线路一类障碍次;农配事故次。 上半年执行变电第一种工作票张,第二种工作票张,合格率%;执行第一种线路工作票(调度许可)张,第二种线路工作票张,合格率%。 全公司上半年未发生考核事故,至月日,全公司安全天数为天,实现了今年第一个百日安全无事故记录。 、到月份发生农配事故起,去年同期共发生次农配事故。 及以上线路发生一类障碍次,去年同期次;输电线路事故次。 、输电线路事故次:月日:,新桥变:新郑线接地距离保护动作跳

闸,重合不成;故障为相,测距离新桥变公里;郑陆变全所失电。 青龙变、柳墅变全所失电。 郑中变全所失电,河口变自投清河线成功。 :新郑线试送成功。 经线路巡查,发现新郑线号塔跳线、主角钢有烧伤痕迹,地面有塑料金属丝残留物,核实是龙卷风将物体吹上线路所致。 、百度输电线路一类障碍:、月日武南变武南线开关另序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重合不成原因是常州市神州花木园林有限公司施工汽吊吊臂碰及导线。 、月日,鬲湖变鬲运线开关另序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重合成功。 故障原因为滆运线#杆相合成绝缘子雷击闪络。 、月日时分,运村变运寨线开关另序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重合成功。 故障原因为运寨线#杆相合成绝缘子雷击闪络。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制订严防死守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年安全工作意见》,为全年安全工作理清了思路。 今年以来,公司生产、基建任务面广量大,为了继续保持良好的安全形势,完成职代会提出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把严防死守的措施落实到位,各部门针对本部门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安全生产严防死守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系统与安全有关的影响因素构成了安全系统。因为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纷繁交错,所以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很难找到一个因素数及其相关性如此复杂的能与之相比的系统。由于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多数有一定灰度,所以安全系统是灰色系统。安全系统是通过客体的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入一流出的非线性变化趋势,确认安全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2.径集:在事故树中, 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 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 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 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也称通集或路集。在同一事故树中, 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径集称为最小径集。 3.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4.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5.决策: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决策通常有广义、一般和狭义的三种解释。决策的广义解释包括抉择准备、方案优选和方案实施等全过程。一般含义的决策解释是人们按照某个(些) 准则在若干备选方案中的选择,它只包括准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狭义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就指抉择。 6.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 7.最小径集 8.最小割集 9.故障和故障类型 10.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综合题 1.道化学指数评价法的原理。(简答题,11分)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是以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潜在危险性为基础,结合工艺条件、物料量等因素求取火灾、爆炸指数,进而可求经济损失的大小,以经济损失评价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评价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2.安全决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简答题,11分)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非确定型决策: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自然状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非确

安全系统理论复习要点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安全: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 系统具备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运筹学等方法使系统总体达到最优的组织管理技术。具体地说,就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系统安全(System Safaty),是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安全系统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分析:就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寻求消除和控制危险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 (1)安全检查表(SCL); (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5)事件树分析(ETA); (6)事故树分析(FTA); (7)系统可靠性分析(SRA) (8)因果分析(CCA)。 第二节安全检查和安全检查表 1、安全检查的目的和作用 ◆目的: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工作环境、人员操作等存在的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