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1-第3单元-第1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1-第1单元-第1课时.pptx

●教学地位
结构决定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是研究 物质性质的基础,并且在高考题中均有涉及。
●新课导入建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蜜蜂在某一朵花附近 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行路径,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 蜜蜂在一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似乎没有什么规 律。但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蜜蜂在花朵附近出现的次数 总比在远离花朵的地方出现的次数多。与此类似,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也是有规律的,该规律是怎样的呢?答案就在本 课时的学习中。
高中化学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课标解读 1.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表示方法。 2.理解元素周期律和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
【答案】 B
2.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 确的是( )
【解析】 A项,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应先排满K层 再排L层;B项,不符合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的 原则,K层最多排2个电子;D项,不符合最外层最多只能容 纳8个电子的原则。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结构示意图
1.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原子构成有什么差异?
【提示】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相 同。
元素周期律
1.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 小 到 大 的顺序给元素编 号,这种编号就叫做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 数) B.同一原子核外的M层上的电子数一定比L层上的电 子数多 C.如果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不超 过2 D.1~18号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足2n2个电子的元素 只有2种
结构决定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是研究 物质性质的基础,并且在高考题中均有涉及。
●新课导入建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蜜蜂在某一朵花附近 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行路径,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 蜜蜂在一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似乎没有什么规 律。但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蜜蜂在花朵附近出现的次数 总比在远离花朵的地方出现的次数多。与此类似,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也是有规律的,该规律是怎样的呢?答案就在本 课时的学习中。
高中化学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课标解读 1.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表示方法。 2.理解元素周期律和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
【答案】 B
2.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 确的是( )
【解析】 A项,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应先排满K层 再排L层;B项,不符合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的 原则,K层最多排2个电子;D项,不符合最外层最多只能容 纳8个电子的原则。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结构示意图
1.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原子构成有什么差异?
【提示】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相 同。
元素周期律
1.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 小 到 大 的顺序给元素编 号,这种编号就叫做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 数) B.同一原子核外的M层上的电子数一定比L层上的电 子数多 C.如果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不超 过2 D.1~18号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足2n2个电子的元素 只有2种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课件2

C.电解法D.都不属于
4.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
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
此观点,下列粒子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B )
①H2O
②CO32-
③Al3+
④CH3COO-
⑤NH4+
⑥H2PO4-
A.②③ B.①⑥
C.④⑥ D.⑤⑥
改良品种
20世纪70年代初, 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 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 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 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 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 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你的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化学?联系生活
中的实例,谈谈你的想法。
生活与化学
纺织品
材料与化学
直径6cm的尼龙绳 能吊起2t的汽车
隔热材料
第一颗人造心脏
冶炼的难易有什么联系?
可见,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人们使用得越晚
人类对金属的使用 纯金属——金银首饰、铜芯电线…… 合金——青铜、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
(二)化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物质世界
(1)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冶金、陶瓷、酿造、 火药、造纸、医药
原子-分子论
(2)微观结构观测仪器。
光学显微镜
酸 给出质子(H+)
物
两性
质
接受质子(H+) 碱
二、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想一想】
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
问题1: 两极的产物分别是什么?用化学 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表示出来。
提示:阴极:2H+ + 2e- ==== H2↑ 阳极:2Cl- - 2e- ==== Cl2↑
问题2:在U形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哪 一极出现红色?
4.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
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
此观点,下列粒子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B )
①H2O
②CO32-
③Al3+
④CH3COO-
⑤NH4+
⑥H2PO4-
A.②③ B.①⑥
C.④⑥ D.⑤⑥
改良品种
20世纪70年代初, 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 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 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 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 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 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你的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化学?联系生活
中的实例,谈谈你的想法。
生活与化学
纺织品
材料与化学
直径6cm的尼龙绳 能吊起2t的汽车
隔热材料
第一颗人造心脏
冶炼的难易有什么联系?
可见,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人们使用得越晚
人类对金属的使用 纯金属——金银首饰、铜芯电线…… 合金——青铜、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
(二)化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物质世界
(1)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冶金、陶瓷、酿造、 火药、造纸、医药
原子-分子论
(2)微观结构观测仪器。
光学显微镜
酸 给出质子(H+)
物
两性
质
接受质子(H+) 碱
二、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想一想】
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
问题1: 两极的产物分别是什么?用化学 方程式及电极反应式表示出来。
提示:阴极:2H+ + 2e- ==== H2↑ 阳极:2Cl- - 2e- ==== Cl2↑
问题2:在U形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哪 一极出现红色?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312 石油炼制 乙烯第一课时 课件共15张

HH
(乙烷)
HH
H
催化剂
H C C H + H-Cl
HC
3、乙烯与水反应
H
HH
H
催化剂
H C C H + H-OH
HC
4、乙烯与氯气反应
H
HH
H
催化剂
H C C H + Cl-Cl
HC
H
CH (一氯乙烷)
Cl H
CH (乙醇)
OH
H C H (1,2-二氯乙烷)
(3)加聚反应
探究准备
三、乙烯的用途
A.C2H4 、C3H8 B.C2H6 、C3H8
C.CH4 、H2
D.C2H6 、CH4O
导入新课 目前已知的有机物超过 3000万种,为什么用乙烯衡 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是如何获得的?
合作探究
讨论完成课本P67“科学与探究”——石蜡油分解实验
1、填表
实验
现象
结论
将气体通入 KMnO4(H+)
拓展:烯烃的概念和组碳成碳:双键
(1) 概念: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的烃
(2) 分子通式:_C_n_H__2_n____,最简单的烯烃为_乙__烯__
探究准备
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分子式: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2.展示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 在 (填“在”或“不在”)
将气体通入溴的 CCl4溶液
将气体点燃
溶液紫色褪去 溶液黄色褪去
气体可能被 KMnO4(H+) 氧化
气体可以和四氯化 碳中的溴反应
火焰明亮 有黑烟 气体的含碳量高
合作探究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件【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单元 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 氢能的利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附录I 相对原子质量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57页 0107页 0177页 0253页 0304页 0348页 0400页 0411页 0440页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 微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元素周期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 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 物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 质的科学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 多样性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单元 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 氢能的利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附录I 相对原子质量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57页 0107页 0177页 0253页 0304页 0348页 0400页 0411页 0440页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 微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元素周期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 用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 物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 质的科学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 多样性
最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课 件【完整版】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2 专题1 第1单元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课件PPT

(2)第 2、3 周期相差 1,第 4、5 周期相差 11,第 6、7 周期相差 25。
栏目导航
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1)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相同 减小
减弱
增多 增强
栏目导航
(2)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相同
增大
增强
增强
增多 减弱
栏目导航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化学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特点,我们可以根 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__置__,推测元素的原__子__结___构_,预测其_主__要__性__质_。
栏目导航
2.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 (1) 在 金 属 和 非 金 属 的 分 界 线 附 近 寻 找 半 导 体 材 料 , 如 锗__、__硒__、__硅__等。 (2)在过渡元素(_副__族__和__Ⅷ__族_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_催__化__剂_和耐 高温、耐腐蚀的合__金__材料。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栏目导航
目标与素养: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宏观辨识)2.会比较同 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知道元素周期 表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划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体会 元素周期表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科学 态度与社会责任)
栏目导航
自主预 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编排原则 (1)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每个纵行称为一个族(第 8、9、10 纵行除外)。
栏目导航
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1)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相同 减小
减弱
增多 增强
栏目导航
(2)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相同
增大
增强
增强
增多 减弱
栏目导航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化学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特点,我们可以根 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__置__,推测元素的原__子__结___构_,预测其_主__要__性__质_。
栏目导航
2.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 (1) 在 金 属 和 非 金 属 的 分 界 线 附 近 寻 找 半 导 体 材 料 , 如 锗__、__硒__、__硅__等。 (2)在过渡元素(_副__族__和__Ⅷ__族_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_催__化__剂_和耐 高温、耐腐蚀的合__金__材料。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栏目导航
目标与素养: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宏观辨识)2.会比较同 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知道元素周期 表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划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体会 元素周期表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科学 态度与社会责任)
栏目导航
自主预 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编排原则 (1)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每个纵行称为一个族(第 8、9、10 纵行除外)。
高中化学 专题一 第二单元 第1课时《离子键》课件(苏教版必修2)

(3)由于离子键较强,故离子化合物一般具有较大的硬度和 较高的熔点。 (4)大多数离子化合物能溶于水,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
能导电。
5.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的关系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中
却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H4NO3、Na2O2 是离子化合物,
但在 NH4NO3、Na2O2 中除了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
4.(双选)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BD)。
解析:Na2S 的电子式为
· · 子的电子式为· · 错误。 O ,C · ·
,A 错误;O 原
5.下列关于离子及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的说法,正确 的是( C )。
A.离子的电子式中元素符号周围都有表示 8 个电子的小
黑点
B.离子的电子式无须标明所带电荷
C.熔融状态能导电
D.可以溶于水 解析: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 合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熔融状态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共价化 合物液态(纯物质)本身不能电离,在水溶液中可能电离。
1.(2010 年广东深圳检测)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 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 C )。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最外层电子 ____________。如:Mg 表示为_______;F—表示为__________; ×Mg× NaCl 表示为______________。
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的实质
离子键的实质是一种静电作用。静电作用既包括阴、阳离 子间的静电吸引,又包括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静 电排斥。
三、离子化合物
1.概念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 由__________通过________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 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3.类别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第1课时 配合物的形成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第1课时 配合物的形成
1 考点一 配合物的形成 2 考点二 配位键与共价键
1.认识简单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能正确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 素养 成,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目标 2.学会简单配合物的实验制备;能联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解释相关的实验
现象,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01 考点一 配合物的形成
知新
1.探究铜氨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1)实验操作步骤
(2)实验现象 三支试管中先生成_蓝__色__沉__淀___,之后随浓氨水的滴入,沉淀逐渐_溶__解___,最后变为 _深__蓝__色__溶__液___。
2.配合物 (1)定义:由_提__供__孤__电__子__对___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与_接__受__孤__电__子__对___的原 子或离子(称为中心原子)以_配__位__键___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
4
平面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八面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
致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请推断出三种配合物的内界,并简单说明理由。
(2)写出三种配合物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 八面体
B
D
(3)形成条件 孤电子对 空轨道
3.配合物异构现象 (1)产生异构现象的原因 ①含有_两__种___或_两__种__以__上___配位体。 ②配位体_空__间__排__列__方__式___不同。
相邻 对角
(3)异构体的性质 顺、反异构体在颜色、极性、溶解性、活性等方面都有差异。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第1课时 配合物的形成
1 考点一 配合物的形成 2 考点二 配位键与共价键
1.认识简单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能正确运用化学符号描述配合物的组 素养 成,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目标 2.学会简单配合物的实验制备;能联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解释相关的实验
现象,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01 考点一 配合物的形成
知新
1.探究铜氨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1)实验操作步骤
(2)实验现象 三支试管中先生成_蓝__色__沉__淀___,之后随浓氨水的滴入,沉淀逐渐_溶__解___,最后变为 _深__蓝__色__溶__液___。
2.配合物 (1)定义:由_提__供__孤__电__子__对___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与_接__受__孤__电__子__对___的原 子或离子(称为中心原子)以_配__位__键___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
4
平面四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八面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
致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请推断出三种配合物的内界,并简单说明理由。
(2)写出三种配合物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 八面体
B
D
(3)形成条件 孤电子对 空轨道
3.配合物异构现象 (1)产生异构现象的原因 ①含有_两__种___或_两__种__以__上___配位体。 ②配位体_空__间__排__列__方__式___不同。
相邻 对角
(3)异构体的性质 顺、反异构体在颜色、极性、溶解性、活性等方面都有差异。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件:3专题整合

整合构建
概括总结
归纳整理
最简式为CH2O,设其分子式为(CH2O)n,由30n=60,得n=2,则该有 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4O2。 解法2:燃烧方程式法 设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xHyOz。
CxHyOz+(x+ − )O2 1 mol
3.26 g
-1
������ 4
������ 2
xCO2 +
主要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裂 化反应、燃烧 反应 加成反应、氧 化反应、加聚 反应
烷 CnH2n+2 — 烃
烯 CnH2n 烃 (n≥2)
CH2 CH2
-10-
专题整合
专题1 专题2 专题3 专题4
整合构建
概括总结
归纳整理
类 通式 别 炔 CnH2n-2 烃 (n≥2)
官能团 代表物
结构特点 三键碳及其所 连 2 个原子共 直线,C≡ C 键中 有 2 个键易断 裂
-3-
专题整合
专题1 专题2 专题3 专题4
整合构建
概括总结
归纳整理
2.确定分子式的方法 (1)实验式法: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 (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2)物质的量关系式法:由密度或其他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摩尔质量→求1 mol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求分子式。 (3)化学方程式法: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分子式。 (4)燃烧通式法:利用通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7-
专题整合
专题1 专题2 专题3 专题4
整合构建
概括总结
归纳整理
解得:x=2,y=4 由12×2+1×4+16z=60,得z=2 则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4O2。 答案:C2H4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CH2CH2CH2OH(丁醇) ⑥CH3CH2CH3和CH3CH2OH
【解析】 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的不同原子,属于同位素;②是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单 质,属于同素异形体;③与②相同;④⑥是分子式不同的 化合物,属于不同种分子;⑤是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 同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3和
两种分子结构,上
述这些物质之间关系是什么?结构和性质有什么差异,本课 时将探讨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标解读
重点难点
1.了解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 1.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的
形体。
判断。(重点)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 2.O3的性质和金刚石、石
A.同一种物质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D.同素异形体 【解析】 纳米泡沫碳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 【答案】 D
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SO3互为同分异构体 B.碘晶体、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C.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解析】 均为I2。
【解析】 先将比较容易找到的找出:①与④为同一物 质,⑨和⑩互为同位素,③和⑩互为同素异形体;然后对有 机物先找同一物质,②与⑦同碳原子数,且结构相同,为同 一种物质;再找同分异构体:⑤⑧⑫同碳原子数,而⑤与⑫ 为同一物质,因此,⑤和⑧或⑧和⑫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⑤与⑧或⑧与⑫ ③与⑩ ⑨与⑪ ①与 ④、②与⑦、⑤与⑫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形成多种核素的现象的原因,同素异 形体是同一元素形成多种单质的现象的原因,同分异构体是 同分子式形成多种结构的现象的原因,这些事实是形成物质 多样性的原因,同时高考命题也常有涉及。
●新课导入建议 我们已经知道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氧元素可 形成O2和O3,碳元素可形成金刚石和石墨,C4H10可有
对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物质的辨别要仔细分析有关原子或 基团的连接是否相同。
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 g
【解析】 N4和N2都是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故A正确; B项中N4和N2很显然组成分子的原子的个数不同,故不可能 是“同分子式”;C项中相同质量的N4和N2中所含原子个数 比应是:总质量除以氮原子的摩尔质量之比,因总质量相 同、摩尔质量相同,故应是1∶1;D项中摩尔质量的单位应 是g·mol-1。
(4)引起臭氧层破坏的物质有氟利昂和NOx等。
1.氕、氘、氚形成的氢气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吗? 【提示】 不是。因为形成的H2结构相同性质相同。
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分子式 ,不同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 (1)概念 分子式相同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C3H8有同分异构体吗? 【提示】 没有。
【答案】
A项,SO2与SO3分子式不同;B项,二者 CD
3.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作用, 合成出新型氧分子O4,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2O2氧=正==离==子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4与O2、O3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B.合成O4属于物理变化 C.O4与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D.O4的密度比O2大
构体。
墨、C60的微观结构。(难点)
同素异形现象
1.概念 同一种元素 能够形成几种不同 单质 的现象。
2.同素异形体 (1)概念: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2)碳的同素异形体 ①碳的同素异形体有 金刚石 、石墨、富勒烯(包括C60、 C70和纳米碳管)
②结构的差异
a.金刚石、石墨性质的差别,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 同,即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 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晶体中每 个碳原子与相邻的 4 个碳原子以 共价 键结合,形 成 空间网状 结构。而石墨为 层状 结构,层内碳原子间 以 共价 键结合,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平面六边形 ,一个 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层间碳原子间存在分子间作 用力 。
“三同”的比较
【问题导思】 ①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 【提示】 同位素研究核素而同素异形体研究单质。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 体,对吗? 【提示】 不对,如H3PO4与H2SO4相对分子质量相 同,但分子式不同。
(1)由于同素异形体是单质,单质的化合价是零,所 以,同素异形体的转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说,有单质 参加也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教师备课资源】
同分异构体的认识 (1)同分异构体中的“同分”指的是分子式相同,而不 是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式相同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 一定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其分子式不一定相 同,如H2SO4与H3PO4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98,显然,二者 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中的“异构”指的是结构不同,即分子 中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一类物质,也 可以是不同类物质。当为同一类物质时,化学性质相似,而 物理性质不同;当为不同类物质时,化学性质不同,物理性 质也不同。
b.C60是由60个碳原子形成的 封闭笼状 分子,形似足 球,人们称它为“足球烯”。
(3)氧的同素异形体 ① O2、O3 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②在放电或紫外线照射时O2能转化为O3,化学方程式 为:3O2=放==电==2O3。
③O3在通常状况下是 淡蓝色 气体,有鱼腥味,氧化 性 极强 ,可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
二甲醚;D可能是正丁烷、异丁烷。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
B项。
【答案】 B
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 是________。
①35Cl和37Cl ②C60和金刚石 ③O3和O2 ④CCl4和
CHCl3
⑤ CH3—CH2—O—CH2—CH3( 乙 醚 ) 和
(3)同分异构体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但 并不意味着只有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无机物与无机物 之间以及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也有同分异构现象,比如:雷 酸银(AgOCN)和氰酸银(AgCNO)、氰酸铵(NH4CNO)与尿素 [CO(NH2)2]。
1.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 固体碳——纳米泡沫碳,它的外形类似海绵,密度极小, 并具有磁性。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
【解析】 同素异形体是不同种物质,二者之间的转 化为化学变化,B项不正确。
【答案】 B
4.在化学中,每种物质都有自己对应的化学式,但 往往同一化学式可能表示不同的物质。下列化学式中,只
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C
B.CH4
C.C2H6可能是金刚石、石墨;C可能是乙醇、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第1课时 同素异形体与同分异构体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涵义。
●课标解读 1.会判断或书写同分异构体。 2.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比较与判断。 ●教学地位
(2)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如正丁烷的沸点比异 丁烷的高,是由于正丁烷呈锯齿状,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 作用力大,沸点高。异丁烷趋于球形,分子间距离大,分子 间作用力小,沸点低。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 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是 同一物质的有________。
【答案】 ⑤ ②③ ①
课时作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