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大东区204区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调研与分析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是中航集团沈阳黎明肮空公司的附属地区,这里形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都是黎明工厂的职工宿舍,与三台子,工人村号称沈阳的骄傲。至今,204地区依旧保留着许多老建筑,许多现存老职工宿舍楼都有四五十年的房龄了,且基本都是三层的“苏式”小楼,共有上百栋之多。1.街区布局与景观

二零四地区位于沈阳大东和睦路地区,东至北运河,西至滂江街,南至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北至北运河。区内有和睦路和黎明街等主要道路,其中和睦路以北有和睦北一马路,和睦北二马路,和睦北三马路。以南分为和睦南一马路,和睦南二马路。同时黎明一至五街贯穿其中。地铁一号线从区域内部穿过。从地图上来看,和睦北三马路与和睦南二马路并不是十分成熟的马路系统,位属于小区建筑楼之间,人行道,车辆不易通过。(图1)

图1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示意图

从南北方向上来看,北边多是废弃的居住区,工厂与正在开发楼盘的地区,环境相对较差与南边的经济繁荣有很大差距。且路宽相对于来说较小,只能通过双排车辆。道路两旁商铺稀少,居住人员较少。(图2a)但是在环境旅植方面表现较好:在新开河附近有这一片最大的绿化地带,且因为经济条件发展一般,并没有较大的车流流动,使得这里代入乡村城市之感。但同时也造成了这里上学的不方便,处在这里的中学,小学的附近并没有什么辅助性商铺,造成这里的教育水平落后。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代附近被万科承包,进行建设性改造,相信这一带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在和睦路以北这段地区,居住房屋大多都是红楼,是很浓的俄罗斯风格,尖屋顶,红五星,外阳台,但现在已是百病缠身,看上去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图2b)这些红楼都不是独立建立的,一般会有四个拐角形状的楼合围成一个区域,然后东西方向各有一栋厢楼。中间合围成公共空间,供居民活动。

a

b

图2a、b 和睦路北工人住宅

在和睦路南边,更多的是生活居住带。在南边的南一马路,,是一个小型市场集,道路很宽,即使两边布满搭起的蓬帐,中间也很宽敞。退至市集后面则是居住区,这里的建筑也是苏式建筑,采用坡屋顶的形式,与之前类似,每一个小的单元区都会形成四个拐角,但不同的是东西南北方向各插入一条小道与外面的市集相通,方便了这里的居民生活。这一带街区的布臵增添了许多商铺,饭店,

相对于北边更热闹,但相似的是大量古老居民楼形式的保留造成了本地规划的障碍及当地居民住房的难处。(图3)

图3 和睦路南工人住宅

在景观方面,都是以植树为主,鲜少有花朵作为装饰。总体来说,景观的布臵都是沿着街道设臵。最基本的是在旧厂房,建筑工地旁,种植简单的绿色树木,隔离污染与噪音。其次是居住区内部的布臵,在中间的活动区域设有栽培的花草。相对于来说有特色的是邻近新开河的沿河公园,邻河的小型绿地场所,如果再加上细心的栽培,会成为一个较为优秀的特色一角。

据可靠资料证实,二零四地区是根据地区功能定位及该区域的发展形成“三点,三带,三区的空间结构”三点:历史保护街区,黎明广场站,滂江街站节点;三带:艺术景观带,林荫商业带,科技普及带;三区:服务设施综合区,滨水景观型住区,紧凑型花园住区。

2.建筑风格与特点

204地区的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尚未拆迁保留下来的建筑为当时的职工住房,为典型的苏式风格。

概括的来讲。首先,从建筑单体上,204地区的老苏式建筑有四大特点。第一: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第二: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是指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第三是都楼层都为三层(不包括后来在内院中加盖的较新的楼房);第四:房屋结构和装饰在手法上统一,如房顶都是斜顶,且门洞上面和四周多少带有石刻浮雕花纹,有的窗冬上会配装饰石刻浮雕花纹,或加阳台。其次,从整理排布上来讲,204地区的苏式建筑都是以八座或者六座为一个组,围城一个环形,内部是人行道和绿地。其中八座为一组的每座都是直线型楼,而六座为一组的包含四座直角型楼。

详细的分析。在历史建筑的调研过程中,在大体统一的建筑样式中,一共发现了五种类型的建筑。

第一种,主要分布在和睦路及和睦北一路之间的街区,其主要特点是外墙颜色为粉色或蓝色,但同一街区颜色统一,其门洞四圈个上方有独特的石刻,类似于花环丝带,以及有铁艺装饰,且门楹上有左右对称的四个匾额,上的字迹大都模糊不清,有一个门洞上的勉强可以辩认出是“破私立公”四个字。(图4a)其部分窗洞上也有石刻装饰,屋檐也同样是。靠近两侧的三楼窗口有对称分布的铁艺阳台,架在两个垂直于墙面伸出的雕刻石柱子上。(图4b)

a b

图4a、b 工人住宅门窗细节

第二种与第一种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二种外墙是红砖,其主要分布在和睦北二路和和睦北三路之间的街区中,其他特征皆与第一种相同(图5a)。

第三种出现在和睦北二路和和睦北三路之间的街区,位臵在204地区偏西的部分,其外墙整体为白色,门洞四周装饰与前两种相同但没有铁艺装饰,顶部有石刻浮雕,内容为白鸽环绕黄色的五角星麦穗,左右分布有云状图案,十分精致好看。(图5b)且其部分阳台是石质镂空装饰的,造型较前两种更加精致。

a b

图5a、b 不同的外墙立面

第四种与第五种的差异在于门洞。其共同特点是外墙为灰色,,并不像前几种那样色彩明艳,且只分布在和睦路以南的部分。不同的是第四种的门洞四周有简单的石刻装饰(图6),相较前三种可谓是十分简略,只是简单的缠绕花纹,

而第五种干脆没有任何装饰。

图6 简单的石刻装饰

其他建筑。204地区除了老的苏式建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旧楼房以及新建高层楼房。旧楼房有的穿插在苏式建筑围成的方形街区内,有的独立组合成街区,其外以灰色为主,有的在阳台部分加了黄色三角的装饰,层高不一,形状厚重,与原有苏式建筑较为和谐。新建高层主要地区东边界附近以及和睦路西,包括在建的和已经建设完成的,其建筑分格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高层无异,不再赘述,但与此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不太和谐。在和睦南二路南侧,在建的109中学采用苏式风格,与周围老建筑群相一致(图7)。

图7 109中学

3.历史遗产保存状况

沈阳市不仅是历史名城,也是建国初期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素有“东方鲁尔”和“共和国长子”之称,因此,沈阳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旧工业区建筑。沈阳市的工人村是共和国最早的工人居住宅楼群,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是在沈阳市展示曾经的工人村景观风貌的重要建筑群。根据《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欲复兴规划》中的规划要求,工人村被列入“展示工业文化”工作任务范畴。沈

阳市大东区的204地区的和睦路工人村也是其中之一。

和睦路工人村位于大东区黎明二街和黎明四街之间,工人村规划整齐,有着较为明显的苏式风格,通常是三层或是四层的外墙粉刷建筑,部分则水洗石贴式和红砖裸露式,屋顶是两坡式,有尖屋檐和窄窗,单元入口门和尖顶下外墙有饰纹,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沈阳市大东区黎明机械厂的工人及其家属生活住宅。从整体上来说工人村的建筑虽然已陈旧破损,但大部分结构保存完好。和睦路附近的工人住宅主要功能依旧是住宅小区,而和睦南一路的工人村则演变成为市场。

沈阳市对历史工人村的保护十分重视,目前正在实施对工人村的保护与更新,和睦路工人村暂时还没有改造完成。但是从沈阳市对铁西工人村的保护与建筑改造可以看出,对工人村的建筑的形象和功能都有所更新,并建设了工人村生活展示馆以展现不同年代工人村居民的居住生活。因此,和睦路工人村的改造也应该是这样的形式。工人村的周围则是和工人村住宅相近的老式建筑。

在工人村附近不远处的地坛街30—3号,则是二战时期,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当时主要关押的是太平洋战争中的受俘盟军。又称“奉天俘虏收容所”。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近5万平方米,如今保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是1号战俘营房及其附属用房。建筑都是是红砖裸露结构,其中日军用房是一层,战俘营房是两层,屋顶同样是两坡式。沈阳市在旧址边新建了一座陈列馆和一面“死难者碑墙”。碑墙上刻满了200多名在战俘营中死去的盟军战士姓名。经过多年的维修建设,纪念馆于2013年5月18日开始对外开放。

总结:通过对大东区204地区街区总体布局分析,建筑风格特点,历史遗迹

保护情况的等方面的具体调研,我们得知204地区有如下特点:工业保护恰当,街区热闹,绿地保护好。

大东区15亿元打造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

大东区15亿元打造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 总投资15亿元的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由香港地利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参股成立的沈阳地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共同兴建。该项目将于2011年5月在大东区东贸路28号,原八家子地区沈阳果品中心批发市场开始动工兴建,预计2013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已列入省财政厅财源建设部门对农产品深加工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并将获得省、市财源建设部门财政补助资金人民币1.5亿元这是我区首次获得农产品项目政府补助资金。 该项目总占地50万平方米,将建成:占地20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展示、交易区;占地10万平方米的农产品物流加工区; 占地5万平方米,拥有12万吨冷库的国际冷链物流作业区;占地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信息与检测中心;占地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研发培训中心;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经营区;占地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国际冷链物流管理中心;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涉农产品配套交易区;占地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商务大厦(管理中心大楼);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生活服务配套中心。 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将建成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并打造出一个以农副产品物流为支撑,集物流、商务、生活、研发培训、信息与检测、农副产品加工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形成跨省际的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基地。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可为广大客商提供一个规模大、环境好、档次高、服务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的交易平台。同时,对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特色街区凝聚了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展示形象的“金名片”、城市休闲的“新载体”,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满足人们多层次、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XX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城市建设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理念思路,在“品质”和“特色”上下更多功夫,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建设特色街区,以更高标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一、特色街区发展现状 我市历来重视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从20XX年3月启动大建设以来,经过近十年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市特色街区规划建设管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特色街区发展,市、县(市、区)两级出台政策支持特色街区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创新发展、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整体上看,我市特色街区建设有如下一些特点。 1、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各县(市、区)特色街区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进步伐不断加快,特色街区数量增长迅速。从调查摸底的情况看,全市共有建成、在建和具备发展潜力的特色街区72条,其中获得市级以上称号的各类特色商业街24条,省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区9条,国家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1条。城隍庙、裕丰花鸟鱼虫市场等一些老牌特色街区,虽然没有入选市级以上示范特色街区,但其

影响已深入人心。一些特色街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其中,肥西三河古镇跻身国家5A级景区;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集故居、寺庙、广场、步行街四位一体,日均人流量30余万人次,年销售额200多亿元;包河罍街已完成两期开发,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成功入选“中国特色美食名街”和“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形成“北京有簋街,XX有罍街”的局面。 2、建管模式越来越新。各县(市、区)、开发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建设管理、环境优化、服务提供、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效提高了特色街区建设管理水平。据统计,72条特色街区中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建设或管理的有33条,占全部的45.8%。中隐于市、金大地1912、巢湖耳街等街区由企业投资建设,并且由企业负责企划、招商、运营,道路断面、街具、建筑、广告店招、公共区域等都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有效保证了特色街区有序发展、规范运行。罍街等特色街区建成后只租不售,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管理更加统一,效果比较突出。 3、政策环境越来越优。为鼓励特色街区发展,我市近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X年市政府出台了《XX市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商业街区称号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各县(市、区)、企业开展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与改造,被认定为市级以上特色商业街区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201X年,我市调整原有扶持政策,形成“1+3+5+N”的政策体系框架,在“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中,采取“借转补”的方式,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及企业在特色商业街区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所给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a+2<b+2B.a﹣2<b﹣2C.>D.﹣2a>﹣2b 3.下面式子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2﹣x﹣2=x(x﹣1)﹣2B.x2﹣4x+4=(x﹣2)2 C.(x+1)(x﹣1)=x2﹣1D.x﹣1=x(1﹣)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0°,则顶角为() A.40°B.70°C.55°D.45° 5.在分式(a,b为正数)中,字母a,b值分别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A.不变B.缩小为原来的 C.扩大为原来的3倍D.不确定 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的点,∠BAD=15°,△ABD经旋转后到达△ACE 的位置,那么旋转了() A.75°B.60°C.45°D.15° 7.如图所示,在△ABC中,其中BC⊥AC,∠A=30°,AB=8m,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C 的中点,则DE的长为()

A.5B.4C.3D.2 8.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边相等B.对边平行 C.对角互补D.内角和为360° 9.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已知BD=6,AC=8,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40B.20C.10D.5 10.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AF,则∠AFC的度数() A.80°B.70°C.60°D.5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分解因式:x2y﹣y3=. 12.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13.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5,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是. 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35°,则它的边数为. 15.如图,在△ABC中,∠BAC=60°,点D在BC上,AD=10,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则DE的长为. 16.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的长为,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AC与B′C′相交于点D,则图中阴影△ADC′的面积等于.

历史街区保护的调研报告

历史街区保护的调研报告 保护历史街区是人们痛定思痛的选择。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城市中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善了建筑,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而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所以,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的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中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在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

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举措,从此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的保护体系。2011年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一,武汉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1,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主要是两部分: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上世纪50年代的

现代风貌建筑。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 XX年4月1日,实施了《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

2019沈阳市大东区物理一模

2019年九年级质量监测(一) 理综合物理试题理综合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物理试题满分85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需声明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第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舞台表演常会用白雾渲染气氛,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经调研发现,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水电站B.风电站C.核电站D.太阳能电站3.为了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增强国民体质,相关部门在居民区里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下列器材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漫步机背部按摩器划船器腿部按摩器A.漫步机上的脚踏滚动圆柱B.背部按摩器上的凸起圆点 C.划船器座椅上的凸起圆点D.腿部按摩器上的楞条形花纹 4.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手拔插头 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C.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5.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有用功为120J C.拉力F的功率为9.6W 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第5题图第6题图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让湘楚文化重现学院街—关于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工作组下到社区后,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走访,深刻感受到此地文化资源蕴藏之丰富,意识到保护好此片地区文化资源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天心的重要意义,于是结合下基层活动,对学院街地区进行深入调查,对街道区域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形成简要调研报告如下: 一、原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概貌: 学院街地区南接城南路,东靠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北至解放西路,西临湘江风光带。辖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占地0.45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9000余人,街巷76条。 据街志记载,学院街地区的历史开始于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学院街也因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在此设提督学院而得名。历朝借设官在此征钦。历经七个朝代多年风雨沧桑,逐步繁衍成商贾云集、居民集居之所,成为古城长沙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也造就了学

院街地区璀璨的历史文明。原学院街地区文化资源主要有四个特点:[那一世范文网文章-http://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 1、庙宇众多。据历史记载,此地区曾为城南风水之地,由于历代封建王朝迷信风水,商贾市民祈求平安富庶,遂大兴土木,建设庙宇。各朝均有增加,至民国初期,此不足0.45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建成各种规模庙宇达5处之多,分别有建于秦时的娘娘庙,建于宋朝的西文庙,建于清初的天妃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屈子祠,华光庙等,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有3处,当时香火极盛,成为学院街地区一大盛况。目前,这些庙宇或毁于“文夕”大火,或被拆除,或已迁往别处,当年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2、古井密集。学院街紧邻湘江,井水水质甜美如饴。学院街的古井,培育了当地的市井文化,也养育了许多名人。随着历朝人口的增长,古井越来越多。但后来由于自来水的普及,至九十年代初期,街道范围仅保留古井10余口,但在长沙相当面积的地区来说,已非常鲜见了。其中,有遐龄井、白鹤井、古石井、文星井、泉嘶井、金砂井、陈家井、华光庙前古井、娘娘庙内古井等,不少古井都有优美的故事流传,至今仍有3口古井在使用。 3、街巷凝香。旧时作为提督学院所在地的学院街,在这片并不算宽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精典的名称,形成独特的老街文化。街道范围共有街巷76条,60%以上还沿用旧时的名称,如凤栖园巷、墙畔祠巷、、百花村巷等,这些街道名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古代长沙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民俗等状

2016-2017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七年级上期末(答案不全)

2016—2017学年度(上)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英语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听力测试(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A)听录音,选图画听下面四个句子,每个句子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幅图画中选出与所读句子内容最为贴切的图画。听完每个句子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个句子读一遍。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B)短对话理解听下面四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问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一遍。 5. When does the dialogue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6. Who went to the Computer Club last week? A. Bob. B. Luc. C. Jane. 7. Which skirt does the woman like better?

A. The purple one. B. The red one. C. The white one. 8.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collecting postcards? A. Important. B. Interesting. C. Useful. C)长对话理解听下面两段対话,每段对话所有三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11题。 9. Where is the woman working? A. In the Palace Museum. B. In Beijing TV Station. C. In China Travel. 10. What is the man telephoning about? A. The tour to Beijing. B. The visit to the Summer Palace. C. The ticket for the concert. 11. How long will the trip last? A. Two days. B. Three days. C. Four day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14题。 12. When will Kate hold her birthday party? A. Next Sunday. B. Next Saturday. C. Next Monday. 13. How many people has Kate invited to her birthday party? A. Three. B. Four. C. Five. 14. Why can’t Jim get to the party on time? A. Because he must do his homework first. B. Because he must go to buy a book first. C. Because he must practise playing the guitar first. D)短文理解听下面两段独白,每段独白后面有三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段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5-17题。 15. What did Linda and Leo do last month? A. They went to a new school. B. They went to the Club Fair. C. They visited the science museum. 16. How did they feel when they saw the rocket disappear into the sky? A. Happy. B. Surprised. C. Excited. 17. How many clubs did they want to join? A. Three clubs. B. Four clubs. C. All the club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8-20题。 18. What season does the speaker like best?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19. When is winter in Australia? A. From March to May. B. From June to August. C.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usually do in winter? A. She usually goes to the beach.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docx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 XXX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来的街区面貌,但其多少也存在一些问题。商业味道盖过了历史文化,市井民气息严重缺失,这些都让改造的成果打了折扣,所以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此类历史街区改造的总结与思考。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及改造的意义 历史建筑集中成块,更加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特征,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是:受法律保护的地区在学术上被称为“历史位置”。从历史和文化街区的定义,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历史和文化街区的重要价值,这不仅是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当代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商业价值等诸多价值,对研究城市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历史和文化街区因其历史原因,包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古老的建筑,旧的店面,和建筑中保存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作品都是十分宝贵的遗产,是需要去加以保护的,但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历史原因,建筑可能存在损坏,规划可能相对较乱,各种基础设施可能也达不到当代生活的要求,这样以来是存在的极大风险的,当发生火灾等时,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历史文化街区其中有个重要的关键

词就是“街区”,作为街区说明其与商业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曾经的商业聚集地必然有其独特的商业特征,这在我看来是十分值得发掘与保护的,商业建筑自然是不同于住宅,那它的布局与规划自然也有别于住宅建筑,而且各种商业之间是否在位置分布上也存在某种联系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所以在对其保护的同时必须去发掘这些内在的文化特色。 二、XXX老门东改造和变迁 旧门东地区旧居住区的建筑密度高达60%,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6平方米,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人均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典型位置。无论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如何,如此高的建筑密度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更不用说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了。旧门东历史街区建筑纹理的整体轴向为南北方向,具有一定的偏角,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南方。其形成的原因与旧门东区和整个旧城南的整体空间组织布局密不可分。对应明城墙,秦淮外河,中华路,建业路和白下路,郑南正北和郑东没有分布趋势。而是附带一定角度。目前,旧城门旧街道的街道布局延续了街道和车道的历史布局,整体性很高。它为研究XXX古城南部的城市格局提供了历史基础,也可以作为回忆XXX古城的现实尺度。因此,老门洞的传统居住区属于高密度住宅区,街道规模小,房屋布置密集。通过现场测量和研究,发现传统南部城市的街道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狭窄的街道变得更加广阔。通过调查和相关访谈,我们了解到街景空间尺度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于商业的大量引入。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变化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有答案)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8的立方根是() A.4 B.2 C.±2 D.﹣2 2.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5,﹣3)B.(5,3)C.(﹣5,3)D.(5,﹣3) 4.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a4?a2=a8B.(a5)2=a7C.(a﹣b)2=a2﹣b2D.(ab)2=a2b2 5.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 B.6 C.12 D.16 6.平行四边形ABCD与等边△AEF如图放置,如果∠B=45°,则∠BAE的大小是() A.75° B.70° C.65° D.60° 7.不等式的解集是() A.x≥3 B.x≥2 C.2≤x≤3 D.空集 8.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45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查了其中15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45000名学生是总体 B.1500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是全面调查 9.炎炎夏日,甲安装队为A小区安装60台空调,乙安装队为B小区安装50台空调,两队同时开工且恰好同时完工,甲队比乙队每天多安装2台.设乙队每天安装x台,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B.C.D. 10.体积V(dm3)一定的长方体,则它的底面积y(dm2)与高x(m)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B.C.D. 二、填空题 11.因式分解:x3﹣4x= . 12.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4.如图,一人乘雪橇沿坡比1:的斜坡笔直滑下72米,那么他下降的高度为米. 15.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A1B1C1,使它与△ABC的相似比为2,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 16.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MNC,连接BM,则BM的长是. 三、(6分、8分、8分) 17.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 18.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BDE≌△CDF.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街商业街区是县城的商业集聚带,是市民居家购物休闲首选的商业街区,也是重要的对外窗口。街的形象代表着的城市形象,街的现在和未来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街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据清光绪八年《县志》记载,溧邑自隋唐以来,街衢繁盛,物阜民康,唐时,城外街为县城之中心,县衙署和城隍庙就设在街道之中。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徐必达修治城内街道,皆铺以石。古往今来,街始终店家林立,商贾云集,生意兴旺,人流如潮,是我县一条传统的商业街,也是我县商业文化的聚集地。 街长450米,位于护城河北岸,珍珠路与中大街之间,居于商业核心区的中心位置。建国后,我县国有和集体商业公司的零售店面大都设在这条街上。1984年的县城总体规划,就把街确定为商业步行街。1995年初,县委、县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对街南街区域进行全面拆旧建新,北面商铺也装修出新,路面进行了简易铺装,并于1996年1月8日举行了街商业步行街落成典礼,成为当时郊县旧城商业街区改造的样板工程。此后,街北街陆续进行了局部出新改造。XX年开始,以街为轴心,对珍珠路、交通路、中大街、大东门街围合地带进行“两场一街”(商贸文化广场、街商业广场、大东门

美食街)拆旧建新改造,XX年陆续建成投入运营。XX年街西北区域地块开工建设“名仕阁”商住楼,XX年底前将建成投入运行。至此,街商业街区的改造建设初步完毕,街已由原来的一条老商业街,演变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街区。整个街区占地面积约40万平米,其中商用建筑面积约20万平米,街面广场、停车、空闲面积约5万多平米。街商业街区内拥有大小商户500多家,汇集了我县大型超市、电器卖场、星级酒店、休闲娱乐、时尚饮食和大部分知名品牌店。经过近几年的打造,街区内的商娱功能放大,时尚业态增多,门类逐步齐全,已经成为县城地区不可替代的商业中心区和人流物流聚集区,也是我县商业文化和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 目前,对商业街区实施管理的单位有5家:一是“两场一街办公室”,原在“县三产办”名下,XX年1月以后移交给永阳镇三产办,从事带有一定政府综合协调性质的管理职能;二是“两场一街”的物业管理公司,共有3家,分别是:管理街商业广场的瑞祥物业公司,管理商贸文化广场的秦环物业公司和管理大东门美食街的青河物业公司,均由原开发建设“两场一街”的3家开发商分别聘用,从事区域内的日常物业管理;三是由市容局承担街包括南区及“两场一街”以外的街巷河沿的市容环卫管理。 二、街商业街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街商业街区虽然经过几次改造,但限于当时的财力、规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8年九年级一模(物理)

沈阳市大东区2018年九年级一模(物理) 一、选择题(共21分,注意1-6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7-9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 分) 1、如图1所示,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B.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图1 2、如图2所示的四个,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图2 A在轴承装有滚珠B自行车把上刻有条纹C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 D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3、如图3是从滑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加速过程中动能增大 B运动员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员穿上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图3 图4 4、如图4所示,未的,放置在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放置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 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确的是() A p1<p2F1<F2 B p1>p2F1>F2 C p1<p2F1>F2 D p1>p2F1<F2 5、如图5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B.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图5 图6 6、小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2.5V0.3A”、“3.8V0.3A”,将L1和L2分别采用如图6甲、乙所示的方式连接,闭合开关S 后,L1和L2都能发光,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 B. 甲图中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C. 乙图中L1、L2两端的实际电压相等 D. 甲、乙两图中L1的实际功率均小于L2的实际功率 注意:7-9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7、如图7所示,热水壶放在燃气灶上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气燃烧的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烧水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C. 在烧水的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变多 D. 壶口附近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图7图8图9 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分别竖直悬浮在水中和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 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 C. 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力大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力 D. 水对甲下表面的压强小于水对乙下表面的压强 9、参观中国科技馆时,到上层去通常要乘坐电梯,下来时也要乘坐电梯(如图所示).当电梯匀速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梯工作时,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随电梯下行的观众,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C. 使电梯工作的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 D. 上行的乘客相对于下行的乘客是运动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如图10所示,,小明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且管内无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0T14:45:26.4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作者:王兆辉盖星羽赵美霖[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转型原则;生活氛围;核心价值观 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来的街区面貌,但其多少也存在一些问题。商业味道盖过了历史文化,市井民气息严重缺失,这些都让改造的成果打了折扣,所以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也是对此类历史街区改造的总结与思考。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及改造的意义 历史建筑集中成块,更加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特征,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是:受法律保护的地区在学术上被称为“历史位置”。从历史和文化街区的定义,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历史和文化街区的重要价值,这不仅是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当代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商业价值等诸多价值,对研究城市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就面临着一个是去是留的问题,在前文提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但如何在保留其价值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历史和文化街区因其历史原因,包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古老的建筑,旧的店面,和建筑中保存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作品都是十分宝贵的遗产,是需要去加以保护的,但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历史原因,建筑可能存在损坏,规划可能相对较乱,各种基础设施可能也达不到当代生活的要求,这样以来是存在的极大风险的,当发生火灾等时,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 二、南京老门东改造和变迁 旧门东地区旧居住区的建筑密度高达60%,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6平方米,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人均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典型位置。无论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如何,如此高的建筑密度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更不用说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了。旧门东历史街区建筑纹理的整体轴向为南北方向,具有一定的偏角,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南方。其形成的原因与旧门东区和整个旧城南的整体空间组织布局密不可分。对应明城墙,秦淮外河,中华路,建业路和白下路,郑南正北和郑东没有分布趋势。而是附带一定角度。目前,旧城门旧街道的街道布局延续了街道和车道的历史布局,整体性很高。它为研究南京古城南部的城市格局提供了历史基础,也可以作为回忆南京古城的现实尺度。因此,老门洞的传统居住区属于高密度住宅区,街道规模小,房屋布置密集。通过现场测量和研究,发现传统南部城市的街道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狭窄的街道变得更加广阔。通过调查和相关访谈,我们了解到街景空间尺度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于商业的大量引入。 三、南京老门东改造后的问题 南京老门东的改造在很多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但在改造中也难免出现一些考虑不周的方面,一下我将就老门东改造后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己见。首先的问题便是民俗文化内涵的缺失,“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是其中重大众文艺要的组成部分,而基于街区的历史文化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下,我们先来说街区,街区是什么?街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的人们从事商业活动而围绕一个或多个街道组成的一个区域,我们可以联想到我国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也可以联想到母亲常去买菜的菜场周围的场景。这种文化可能是传统的叫卖声,可能是一种传统的小吃,也可能是街区的一个集会等等。它一定是基于人们最生活最平常的东西,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老门东地区改造后另一个问题是市井气息的缺失,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就是人民居住聚集所形成的区域,而老门东改造迁出了所有的居民,其生活气息几乎被删除,当游客离开,老门东可以说是一条条空街,这和一般的商场晚上关门熄灯似乎没有了本质的区别。在我看来,几个邻居一起吃着豆浆油条闲聊家常,孩子在街上嬉戏玩耍,早上的叫卖声都是街区最灵魂的文化,这种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也最能让一个人感受到一个地方的特色,当今人们面对很多开发过度的文化旅游地,游客更多的希望见到一个地方最传统最原始的一面,所以过度的商业而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最本质的市井气息无疑是买椟还珠,为了商业放弃了其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这在长期发展看来是很不利的。 四、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原则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可避免会涉及修复和规划重建,所以前期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和准确定位,否则,结果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障碍的保护,而且是对其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必须准确定位其核心价值所在,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是我们最应该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而街区又是商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所以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和城市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经济、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首先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布局是必须保护的,因为只有在当时的尺度范围下我们才能感受到当时街区的氛围,当然为适应现今要求也可以做相应变化,但必须划出保护红线。老门东改造后街道宽度严重脱离了历史,所以丧失了很多对老南京的体验感。建筑也是保护的核心,它很大程度上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我们是否可以将街区划分为不同的主题,美食街,文庄街,工艺街……一方面划分可以让街区的主题性更明确,同时也可以让游客更有针对性的游玩,同时把性质类似的商店规划在一起也方便了后期的管理维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对其保护的必然选择,是时代所决定的,但改造必须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其深入的分析,否则将会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如何改造,为了什么而改造等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在保护的同时又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参考文献 [1]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学,2005,(5):48-50. [2]张水清.商业业态及其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J].人文地理学,2002,17(5):36-40. [3]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学,2005,(5):48-50.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

浅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 摘要: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及开发运作等问题。并结合孔城老街的实例,提出保护设想,希望找到既有利于文化保护和延续,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造方式。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 1引言 一座城市的特色,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还要有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同时,作为城市文化遗产保存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历史文化街区被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倾注着很多复杂的情感。 2002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首次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 2.2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 2.3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现实意义。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得以证实。作为城市发展独特见证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在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如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保存文化多样性。这就要维护社区传统,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活力。 3.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孔城老街为例 3.1历史沿革 孔城镇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东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中期(公元前770-481年),即为桐国南部门户,扼大别山东南区域通往长江水运通道之要冲,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距今2500多年。三国(公元220-280年)时期,吴将吕蒙曾屯兵于此,建筑堡垒。距今1700多年。南宋时,孔城是民间抗金要塞,著名的抗金战场。元代为大别山东侧,江淮分水岭至长江大别山边缘地区的九大商镇之一。到明代有居民600余家,清代中、后期本镇发展为旧桐城县内“枞、汤、孔、练”四大名镇之首,达到古镇发展的高峰。现存约2公里长的石板古街和古建筑群就是晚清和民初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3.2老街概况 孔城老街是以南北向中大街为主轴,大街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有主街一条,横街两条,另有七巷十三弄。连同两侧各甲之间(一甲到九甲)的巷道,形成鱼刺状的外部空间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街巷弄均为麻石所铺,店铺房舍皆青砖灰瓦,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著名的《桐乡书院四议》,戴钧衡即作于此,它为全国书院所奉崇,并载入《皇朝政典类纂》。镇东大沙河,平沙浩瀚,极目无垠,夕阳照射,宛如白雪,故有“孔城暮雪”之称。镇西南界荻埠河,碧波粼粼,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5

历史街区调研内容 一、概况 1. 史料 1.1 名称 1.2 概要 1.3 保存人 1.4 存放地 2. 位置 2.1 所在城市(村镇) 2.2 周边 2.3 区域交通 3. 规模 3.1 人口规模 3.2 占地规模 3.3 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比例(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建筑总用地) 3.4 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建筑面积规模/人口规模) 3.5 经济与产业 (1)组成情况 (2)效益 (3)分布状况 (4)从业人员 二、地段整体 1. 历史渊源 1.1 历史沿革 1.2 宗族 1.3 名人名事 1.4 老字号 1.5 街区及道路名称(历史与现状) 2. 民俗 2.1 生产劳动民俗 2.2 日常生活民俗 2.3 社会组织民俗 2.4 岁时节日民俗 2.5 人生礼仪 2.6 游艺民俗

2.7 民间观念 2.8 民间文学 3. 自然地理 3.1 概况 (1)地貌 (2)气候 (3)水文 (4)土壤 (5)动植物 3.2 选址 4. 街区空间 4.1 空间结构 4.2 空间肌理 4.3 空间尺度 三、建筑物(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保护建筑) 1. 概况 1.1 名称地址 1.2 建造年代 1.3 历史沿革 1.4 使用功能(历史与现状) 1.5 建筑产权 1.6 使用与空置情况 1.7 保存完好程度 2. 技术经济指标 2.1 建筑层数 2.2 建筑类型 2.3 建筑面积 2.4 用地面积 2.5 结构形式 2.6 平面形式 2.7 立面形式 2.8 构件及细部 (1)屋顶(含披檐、雨棚) (2)门窗 (3)细部 (4)家具陈设 2.9 色彩与材料 (1)门 (2)窗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大东区204区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调研与分析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是中航集团沈阳黎明肮空公司的附属地区,这里形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都是黎明工厂的职工宿舍,与三台子,工人村号称沈阳的骄傲。至今,204地区依旧保留着许多老建筑,许多现存老职工宿舍楼都有四五十年的房龄了,且基本都是三层的“苏式”小楼,共有上百栋之多。1.街区布局与景观 二零四地区位于沈阳大东和睦路地区,东至北运河,西至滂江街,南至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北至北运河。区内有和睦路和黎明街等主要道路,其中和睦路以北有和睦北一马路,和睦北二马路,和睦北三马路。以南分为和睦南一马路,和睦南二马路。同时黎明一至五街贯穿其中。地铁一号线从区域内部穿过。从地图上来看,和睦北三马路与和睦南二马路并不是十分成熟的马路系统,位属于小区建筑楼之间,人行道,车辆不易通过。(图1)

图1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示意图 从南北方向上来看,北边多是废弃的居住区,工厂与正在开发楼盘的地区,环境相对较差与南边的经济繁荣有很大差距。且路宽相对于来说较小,只能通过双排车辆。道路两旁商铺稀少,居住人员较少。(图2a)但是在环境旅植方面表现较好:在新开河附近有这一片最大的绿化地带,且因为经济条件发展一般,并没有较大的车流流动,使得这里代入乡村城市之感。但同时也造成了这里上学的不方便,处在这里的中学,小学的附近并没有什么辅助性商铺,造成这里的教育水平落后。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代附近被万科承包,进行建设性改造,相信这一带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在和睦路以北这段地区,居住房屋大多都是红楼,是很浓的俄罗斯风格,尖屋顶,红五星,外阳台,但现在已是百病缠身,看上去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图2b)这些红楼都不是独立建立的,一般会有四个拐角形状的楼合围成一个区域,然后东西方向各有一栋厢楼。中间合围成公共空间,供居民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