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独立性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决定着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保持客观公正,其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就差,而相关当事人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其利益也将会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同时,也可能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正常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1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概念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三章第十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保持独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

刘春玲(2005)指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任务、行使审计职权时,有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而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其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两个方面。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态度。

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人的身份。

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共同构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内涵,两者缺一不可。

Thomas G. Higgins(1962)对独立性的概念进行了概括,成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看法。

他认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的独立性,实际上有两种,实质上的独立性与形式上的独立性。

”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

如不得拥有被审单位股权或担任其高职务,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

否则,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公正地执行业务。

形式上的独立性又可进一步分为组织上独立性、经济上独立性和人员上的独立性。

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为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依赖和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

De Angelo(1981)从社会公众如何半段审计独立性的角度定义了审计独立性,认为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师在发展审计客户财务报告无比后予以报告的概率,审计独立性反映了审计人员地址客户选择性披露压力的能力。

审计独立性研究论文(全文)

审计独立性研究论文(全文)

审计独立性研究论文[[ 根据审计主体的性质分类,社会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形式。

社会审计独立性是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三个核心价值之一,是社会审计产生和进展的基石,是社会审计的生命力所在。

因此,研究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进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方面现存问题就目前我国社会审计进展的过程来看,不论是社会审计独立性环境、社会审计的外部监管和自律监管,还是社会审计组织建设及社会审计人员的素养,都在逐年提高。

但就社会审计独立性的程度还远没有达到能够满足社会审计持续、健康进展的要求。

为保持这种好的进展势头,根据个人的见解对目前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进展程度不够,致使我国社会审计客体进展不够,这便造成了社会审计独立性急需提高与社会审计客体进展不足之间的矛盾。

同时在现实的社会审计中,又存在着社会审计需求不足与社会审计客体不完整的矛盾。

2.从公司治理结构上看,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着由“所有者缺位、经理层越位”产生的失衡的托付代理关系。

在我国,就上市公司而言,其审计关系的失衡表现得较为突出。

这既是世界较为普遍的问题,又是一个带有我国现阶段进展特性的问题。

3.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市场竞争问题。

这是一个由各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综合问题。

其中既有市场经济进展的因素,社会审计客体方面的因素,公司治理结构的因素,还有外部监管的因素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因素,等等。

据湖南省在20XX的所做的一次对社会审计市场整顿的情况可窥视我国社会审计市场竞争的全貌。

全省有关部门和系统共废止违规协议66份,收取或变相收取的回扣50.72万元。

从中暴露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利用职权干预注册会计师执业,搞部门垄断,指定业务,不合理干预收费标准,并收受回扣,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既扰乱了行业执业秩序,也滋生了腐败现象。

4.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结构治理问题。

独立审计收费理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独立审计收费理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产 规模 和 子 公 司 的 个 数 是 影 响审 计 收 费的 两 大 重要 因素 。
㈢ “ 价揽客”(o — a ig 对 审计 收 费影响 的研 究 低 1w b 1 ) 1n

十 世 纪 七 十 年 代 末 、 十 年 代 初 美 国经 济 陷入 “ 胀 ”表 现 之 一 八 滞 ,
务所 的审计收费较其他事务所高,证明了八大事务所的收费高
于 其 他 事 务所 ; 对 于规 模大 的上 市 公 司, 但 八大 事 务所 的 审计 收 费 与 其 他事 务所 的收 费 并 没 有 显 著 的差 异 , 即 事务 所 规 模 对 审 计 收 费 不 具有 重 要 影 响 。 Adro n e sn和 Z ga (9 4 通 过 构 建 一 个 涉 及 变 量 更 多 的 e h l 19 )
甘肃农业
2 1 年第 0 期 ( 2 0 00 9 总 9 期)
独 立 审计 费理论 研 究: 收 一个 文 献 综述
吕联 盟
( 商洛学院城 乡发展 与管理工程 系, 陕西 商洛 760 ) 2 00

要 :由于研究和规 范审计收 费是控制 审计质量 的重要
S m n c的研 究发现 , iu i 公司规模是审计收费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国外 从 2 世 纪 7 年 代 末 就 开 始 了审 计 收 费 问题 的 实 证 研 O 0 究 。 过 长 期研 究 , 国 学者 对 影 响 审 计 收 费 的各 种 因素 进 行 了 通 各
深入 的探讨 , 随着研究的深入, 并 从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主流
研 究 中逐 渐 分 化 出 了专 门对“ 价 揽 客 ” 低 问题 的研 究 。
探求现 阶段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审计收 费的 因素 ,为进一步完善

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

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

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涉及了许多相关主题,包括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审计流程、审计质量、审计报告、审计风险等。

以下是一些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相关主题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

1. 审计理论- 审计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这方面的综述可以回顾审计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审计理论的主要趋势和前沿。

- 审计理论的理论框架: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整理和总结不同的审计理论框架,包括信号检测理论、代理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等。

2. 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的综述: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不同类型企业的审计程序,以及不同类型审计的程序特点,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

- 数据分析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这方面的综述可以介绍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3. 审计流程- 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这方面的综述可以介绍审计计划的编制过程,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审计证据的不同来源和收集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4. 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的评估指标: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审计质量的评估指标,如审计报告的标准符合程度、审计结果的重要性等指标。

-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整理和总结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包括审计师的专业素质、审计机构的制度设计等。

5.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不同国家或地区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以及国际审计准则对审计报告的要求。

- 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这方面的综述可以研究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对用户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

以上仅是一些审计方面文献综述的主题示例,具体的文献综述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关注点来确定。

可通过学术数据库、审计期刊和研究机构的网站等渠道搜索相关文献,以获取更详细和最新的研究综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即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的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被审计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

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注册会计师、委托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各自独立,三者没有任何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联系。

近十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审计失败的案例,美国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帕玛拉特审计案例、南海公司的财务舞弊以及银广夏的审计失败都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倍受质疑,尤其是针对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扮演的角色问题,在安然公司轰然倒塌的信息一传出后,在美国资本市场立刻引起巨大的争议,据美国《经济周刊》报道,安达信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咨询服务,影响了其独立性。

人们纷纷指责安达信是由于丧失了审计独立性所以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因此,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课题。

通过系统地整理国外研究成果和国内2007-2010年间发表于《会计之友》、《时代经济》、《理论与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财会通讯》、《财贸研究》、《经济周刊》、《财经界》等学术杂志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财务环境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独立性的概念、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等的观点都不尽一致,尤其是对于影响独立性的主要因素,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主题部分(一)国外研究综述对于独立性,较早给出权威解释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47年发布的《审计暂行标准》中指出:“独立性的含义相当于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客观认识事实、不偏袒”。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在《职业行为准则》中要求:“在公共业务领域中的会员(职业会计师),在提供审计和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与形式上的独立。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论文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论文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受托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者在经济上受托或受命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并向委托者负有定期报告履行职责状况和结果的责任。

在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分离时,客观上存在着委托者对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

“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奠定了内部审计独立地位的客观基础。

因此,内部审计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权力,才能保证其职能的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

可见,按照国际内部审计的惯例,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进行经常、及时、有效的经济监督。

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经验教训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一)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由于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得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有些单位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而不信任或限制使用坚持原则的审计人员,对一些依法办事的审计人员实施高压制、冷处理、穿小鞋等方式,迫使审计人员听其指挥或与其同流合污。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

(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它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

非审计效劳与审计独立性的文献综述

非审计效劳与审计独立性的文献综述

非审计效劳与审计独立性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的日趋猛烈,非审计效劳有慢慢成为业务体系中主角的趋势。

而非审计效劳对审计独立性的阻碍,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核心,且有增进型和损害型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

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非审计效劳与审计独立性相关的国外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兼顾其他分类方式,进而评述国内的相关文献,最后再进行总结和展望。

主题辞:非审计效劳审计独立性文献研究一、引言审计是社会经济进展到一按时期的产物,起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代理问题。

一般而言,非审计效劳是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必然费用的审计之外的多种效劳,内容要紧有:纳税效劳(如纳税申报单的编制等)、治理咨询效劳、财务咨询效劳、与会计有关的效劳(如系统设计操纵、数据处置、清算和本钱会计方面的咨询效劳、营销计划)、与会计无关的其他效劳(如市场调查、领导人员招聘和工厂布局研究)等。

相关于传统的审计业务,非审计效劳业务盈利能力强、风险小,更受客户欢迎,但也引发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长期关注。

事实上,在非审计效劳进展史上的 100 连年来,关于其是不是会阻碍到审计独立性的争辩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 2001 年安然事件暴发后,愈来愈多的人疑心非审计效劳损害审计独立性,美国国会乃至禁止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客户提供大部份类型的非审计效劳。

目前,对审计独立性的概念大体认可为:审计工作的实质独立与形式独立的统一。

其中实质独立是无形的,是审计人员的一种超然的精神状态,与客户和其他机构没有任何利害关系,要求审计人员在执业进程中始终维持公正无成见的态度,但外界相关利益者很难观看或评估。

而形式独立是有形的,外界相关利益者能够通过观看审计人员的行为,利用把握的信息,做出合理推断和评判。

研究人员曾对审计独立性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不管是Seok Woo Jeong等人(2005)、刘星等人(2006)、郑春树(2020)所做的理论研究,仍是Gul(1989)、lindsay(1990)、Barlett(1993)、Beattie, Brandt & Fearnley(1999)、曹玉俊(2000)的实证研究,非审计效劳都是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

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文献综述——基于实证研究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的,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除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之外的多种专业服务的统称。

一直以来,审计独立性都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价值核心,而如今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非审计服务有逐步成为业务体系中主角的趋势,关于非审计服务是否会影响审计独立性随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事实上,在非审计服务发展史上的100 多年来,关于其是否会影响到审计独立性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 2001 年安然事件爆发后,越来越多的人怀疑非审计服务损害审计独立性,美国国会甚至禁止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客户提供大部分类型的非审计服务。

为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部分学者的观点,对此问题已存在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1.国外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影响的文献综述在实证研究方面,最初有关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第三者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评价作为替代变量,研究多为非审计服务对形式上独立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借助建立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检验研究非审计服务对于实质性独立性的影响。

下文将对国外学者的3类不同观点进行归纳。

1.1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有正面影响Simunic(1954)首次从知识溢出效应的视角研究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他认为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能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也可能会由于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间的知识溢出效应而提升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舞弊或错误的能力。

Hsihui Chang等人在2013年从非审计费用的强制披露这一角度对非审计服务于审计独立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强制披露非审计服务费用可以提升审计独立性。

1.2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有负面影响Schulte(1965)调查了美国前130家最大的金融机构并且随机抽取了剩余395家金融机构。

调查结果显示:33%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审计服务有损审计独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毕业论文题目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探析》。

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到现在已经30年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公司弄虚作假,会计核算不实的现象相当普遍,扰乱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要从根本上解决和纠正我国企业的违法违规问题,仅靠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远远不够,还应依靠公司自身建立起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内部审计是这一机制重要的一环。

但因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关系,其信息及管理状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当前国内外部分企业造假案大白天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具有的客观性、权威性,并能对审计对象作出公正判断和评价的必备条件,是企业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正文
1.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上也还不够完善,因此,国内在相关研究上还处在反思与初级探索的阶段。

王光远指出,我国早期的内部审计是一种会计导向型审计,它主要检查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有无疏忽引发的错误,有无营私舞弊,资产是否安全完整,公司所制定的程序与政策是否遵守,内部审计部门通常附属于财务或会计部门之下,内部审计师通常是外部独立审计师的影子。

从1940年内部管理审计发展至今,伴随着委托财务责任向受托管理责任的发展,内部审计逐渐地脱离会计导向,进入管理导向时代。

内部审计可以视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进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等较高层级。

李明辉指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内部审计人员因而能够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自由地开展审计工作,依照相关的职业准则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依据自己的专业的判断做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结论,在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时主管态度(精神)上的超然独立是本质要求,而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是外在的客观保证。

肖章大、张孝兰指出,内部审计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企业进行监督,能够弥补
外部审计监督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在减少信息不对称、确保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同时,对被监督人形成威慑力,帮董事会加强对高管层的监督。

石峰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满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运营层这三个不同层次需要,以实现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应该定位于作为董事会的伙伴,一个特殊而且实力强劲的合伙人,它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改进企业的管理,优化企业的目标,成为风险管理的能手和审计委员会的延伸,服务于企业各个层次,也即广大的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成员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情况进行鉴证与咨询。

杨小波,杨俊才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形式的设计一定要结合公司本身的规模,管理层次,股权结构等状况,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师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独立性的要求居于首位。

一般认为,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

2. 国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国外在内部审计相关领域的研究上一直是处于领先的地位.
K•H•Spencer·Picot认为是独立性是包含在内部审计定义中的定义,它是指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和签发的报告具有可靠性,而不受其他利益的左右。

审计委员会是一个为投资者利益服务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确保注册公司以及其会计人员在遵守证券法规的前提下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职责中也提到了确保审计委员会的成员遵守独立性原则。

其重点也是侧重于对审计机构的研究,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机构,人员独立性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Moeller指出,内部审计已经不再是管理层的耳目,而是组织中独立的耳目,其对内部控制等事项的评估有利于审计委员会履行其对董事会全体、股东、公众的责任,具有独立性。

Wallace和Kreutzfedlt依据1983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组织专门小组对260家美国公司进行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强弱对于有效减少财务报告的错误十分关键,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的公司财务报告出错的可能性更大。

Hermanson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应该采用隶属于董事会,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种结构,才最有利于改善治理,才能使内部审计成为治理结构的一部分。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08 年对全球内部审计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达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也就是内部审计不再是仅仅满足管理层管理的需求,
而是要满足广大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Ahlawat 和Lawrence认为,如果内部审计由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话,他们在作决策时,一般会考虑维护管理层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由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熟悉,便于查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也认为,一个专业的、经过培训的内部审计机构比承包内部审计业务的外部机构更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益。

结论
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内外在研究上有着很多的相似和不同,由于国外在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上起步比中国较早,在法律、法规建设上也比中国更加的完善和健全,所以从国外的资料来看其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研究。

而国内由于当前的管理体制、法律环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在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上的重点与国外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内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不但但侧重于对机构和人员的研究,还包括了对内部审计环境的研究。

相信随着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及诸多学者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深入研究,内部审计必将促进我国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指导教师评分(百分制):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