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文献综述

审计专业文献综述
审计专业文献综述

2008 级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审计班级: 08A

学生姓名:谷欣星学号: 2113808A07 完成日期: 2011年8月20日

2011 年 8 月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正文:1内部控制的概述

实施内部控制是新时代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其经营效率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巩固基础、完善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内部控制整个体系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1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预期的经营目标,是资产得以完整、安全,是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确,使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备,使经营方针得以贯彻落实,使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能够高效、经济而在企业内部开展并且实施一系列的自我评价、约束、控制、规划、调整等措施、手续、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其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伴随着强化经济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的,并且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其发展并且日益完善。

1.2 内部控制的作用

1.2.1内部控制的根本作用是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活动,以保证使事态的发展符合计划的要求,它要求按照目标和计划对工作人员业绩进行评价,找出消极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防止损失,一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保证企业预订目标的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能合理地保证董事会及管理阶层了解该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过程和对外公开的财务报告真实,复核相关的法律规定。

但是,目前我国在内部控制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好像内部控制的作用仅仅在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上。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兴利与防弊两个方面,兴利是最主要的.

1.2.2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第一,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将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和分析过程准确无误,及时发现和纠正错弊,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第二,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会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地加强对企业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把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第三,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保管和盘点等各个环节,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效纠正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2 会计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

会计控制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互联系并受企业性质,管理机制及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实际运行中的低效率、低效益等。

李阿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与大型企业相比较,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机制上具有规模小、动力大、内部改革成本低、机制灵活且有效率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资金少,人才缺、信息封闭,应对风险能力差。

程晓峰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以及员工之间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其程序的总称,它不是规章制度,也是内部管理,更不是组织计划。内部控制要以有效为前提,其关键是作为内部控制主体的经理和员工。

笔者结合上述观点,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

司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目前围绕内部控制的概念有很多,美国职业会计委员会所属的审计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对公司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过程进行检查、约束和调节的自律系统,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

李阿勇认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方面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有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很一致的意见。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而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我国内部控制的定位主要还是局限于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防错纠弊,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与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方面。另外,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低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普遍薄弱。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执行我国市场经济建立时间短,很长时间国家对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没有法定要求,内部控制一直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事务,结果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础的薄弱。第一,有些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之所以不明显,仅仅把其归结为是因惩罚的力度不够,即:内部控制=惩罚;第二,误以为企业的内部资产控制,就是内部控制;第三,更多的人认为,内部控制只不过是一堆供查阅的手册而已。

李军训秦静李少莉认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严重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独立的特有文化,即使规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来,也没能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不少企业没有根据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发展需要,建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更没有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很好的结合起来。

(二)缺乏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小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虽然我国已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特殊市场环境来设臵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而是照搬一些大公司的内控模式,适应性较差。

三、管理者风险意识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相应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管理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对经营环境的认识不充分,盲目乐观自信以致盲目扩张,当风险来临时,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地预防风险、化解风险。

徐晓雯认为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财务制度不健全。有时, 中小企业会不惜代价建立第二套对内会计系统( 内部账系统),帐外设账增加了企业自身和社会的控制成本。内部审计不足。中小企业由于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一般不设臵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不需要内部审计, 相反, 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薄弱, 其内部审计的监督和保证作用更为重要。应该说,中小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田莉杰认为,中小企业一般有较少的业务范围,并且每一项业务内只有较少的产品;其销售渠道、拓宽的地域和市场销售量相对集中;管理层集权管理色彩比较浓厚,在重大项目的决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存在长官意志办事;管理的层级、控制的环节相对较少;有相对简单的交易处理系统和规程;因经营规模小,人员配臵上有时往往一人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臵缺乏牵制性;现有的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且很少或没有员工正式培训;具有控制职能的相关部门设臵较少。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突出的诸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基本的内控建设薄弱、控制职能的相关部门设臵较少甚至不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对中小企业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意味着许多企业正在或即将支出一定的成本,尤其是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主要表现为:1、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由财务部门完成,别的部门几乎不参与;2、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由于中小企业人员较少,一人兼任多个不相容的职务,不能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3、实物接触频繁,中小企业管理人员随意接触发票、印章等,财物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4、几乎不设臵内审部门。

3.规范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李阿勇认为,实施内控的范围要恰当。中小企业因组织简单,人员有限,所以内部控制的选取范围要恰当,不必求全,而是区分出可控与不可控因素,重点与非重点控制范围与对象,可先在小范围内开始实施并推广。1、要能够在较短时间见到一定成效。尤其在小企业中,内部控制在短期内能够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会给经营者带来较大的信心和积极性,加大对内控的支持力度。

2、内部控制的建立与运行的成本要低。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实施成本负担能力有限,因此需要的是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更实惠、更适合的个性化的体系设计,而不必过于追求理想化的设计。一些理想的内部控制如果成本过高将不会被采用,比如希望一个小公司为稍微地提高会计数据的可靠性而多雇用几名会计人员就不合实际。

3、可引入外部顾问服务。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高,缺乏有效的职业经理人,不易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体系、文化的沉淀,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的项目服务,更需要“外脑伙伴式”的长期顾问服务。

吴斌尧认为,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企业制度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设计等方面。一是要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改变中小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通过规范的人才选拔方式聘用真正的专业人才负责企业的财务工作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要合理设计薪酬、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以及晋升管理办法来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并提供晋升机会以激励

其工作积极性。完善组织机构设计,建立有效内部治理机制。建立独立性较高的内审制度。

柯媛媛雷震特别强调人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主张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实施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人与制度完美的结合起来。企业在设计、实施和完善内部控制时应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员工的激励。企业应该定期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养,并通过一定的考核办法,对培养结果进行考查。培养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方式,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取得更大的进步。企业在建立激励的措施中,其目标要有层次,包括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

李军训秦静李少莉认为,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资产安全完整维护体系,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管理控制为次。将作为核心和重点的内部会计控制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此外,应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以了解制度的执行程度和执行效果,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采取措施进行修正。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与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是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独立审计事业的逐步发展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逐步规范,独立审计服务中小企业管理已成为可能。

高勇认为,强化财务管理手段,落实内部控制体系一是要做好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和实施实际上是对预期财务经营状况的一个全面估价,但这样的一种预期毕竟是一种静态的过程。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达到控制的目的,则需要对预算执行实际状况不断地同原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监督预算执行状况。企业可以依靠先进的软件与硬件系统进行辅助工作。对于有条件的企业,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要考虑财务管理手段和内部控制方法的可操作性。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也是有成本的,也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任何控制行为均会产生成本,控制成本包括控制自身的有形成本、由于实施控制而造成的机会和时间的丧失以及员工对控制的反感和不满所造成的损失。

徐晓雯认为关注柔性控制评价。柔性控制, 即企业的控制环境或控制氛围、控制文化、企业的管理哲学、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效的沟通等, 这意味着内部审计更关注人的诚信、价值观及信念等控制环境问题。。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推进, 企业员工的自主权越来越大, 许多传统控制方法和条条框框已难以进行,

体现人本管理的柔性控制将越来越有加强的必要, 通过柔性控制及其评价使企

业员工在拥有更多权限时, 其责任心等方面也得到相应加强。

孟会明认为要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要以人为本,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一直是中小企业内控建设的瓶颈所在。在强化内控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应严格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的标准,明确要求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员工须具备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

徐益坤周隽认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1)会计系统控制。(2)授权控制。(3)预算控制。(4)监督及考核制度。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1、吸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质;2、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3、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二)完善会计系统。1、规范预算系统;

2、完善记录控制系统;

3、提高反馈系统。(三)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1、根据需要设臵内部审计机构;2、充分发挥的职能。

综上所述,只有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才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解决之道。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必要时引进ERP系统,让中小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阿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论文

[2]高勇.略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现代经济信息. 2010年10期

[3]田莉杰,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经济研究刊.2010.27

[4]吴斌尧,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思考.会计师2010.10

[5]孟会明.关于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刊.2010.14

[6]徐益坤周隽.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6

[7]柯媛媛,雷震.基于“以人为本”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技术与市场.2010年8

[8]王静.风险管理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讨.财会通讯.2010年10期(中)

[9]宋蔚蔚.内部控制探析.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 年第2 期

[10]徐晓雯.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现代商贸工业.2010,7

审计学专业硕士开题报告模板

江西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硕士生姓名欧阳筱青 学号 81220908 论文题目D电网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学院(所)会计学院 专业审计学硕士 指导教师张蕊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论文题目D电网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开题时间2014.05 1选题的实践意义、学术价值 1.1 实践意义 (1)有利于丰富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方式与内容,增强其取证的可信度。全过程跟踪审计,强调建立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监控体系,参与可研、设计、监理、施工、供应等各个环节,监督各经济责任承担者,而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环节,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投资控制,降低后期审计风险,防止从源头上腐败,满足公司管理层的需求,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2)有利于优化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及相关的项目管理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建立丰富了工程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与审计手段,完善了管理标准和岗位标准,细化了岗位职责与权限、制了定绩效评价与考核等内容,为完善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依据,明确控制标准,既对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有强制性要求,又使其工作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高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效率,增强审计成果报告权威性。 (3)有利于促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监督、控制、服务方面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及其文化建设,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并快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为提高工程内部审计力量,拓宽审计工作范围,提高内部审计地位,确保公司各部门间有效配合提供说服性依据,有效促使工程项目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及审计成果的运用。 1.2 学术价值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内部审计做了大量探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方法规范,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但具体对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研究并不多。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强调的是针对工程项目为主题的内部审计,其审计内容包含了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全过程的情况,以实现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对此,本文通过对电网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研究,将全过程跟踪审计运用到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当中,有助于丰富内部审计对工程项目的理论研究内容、方式及手段;将审计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渗透到电网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中,有助于丰富电网公司中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新理念,促进其内部审计设计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审计专业文献综述

2008 级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审计班级: 08A 学生姓名:谷欣星学号: 2113808A07 完成日期: 2011年8月20日 2011 年 8 月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正文:1内部控制的概述 实施内部控制是新时代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其经营效率的必然要求。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巩固基础、完善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内部控制整个体系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1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预期的经营目标,是资产得以完整、安全,是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确,使会计资料能够保持可靠、准备,使经营方针得以贯彻落实,使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能够高效、经济而在企业内部开展并且实施一系列的自我评价、约束、控制、规划、调整等措施、手续、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其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伴随着强化经济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的,并且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其发展并且日益完善。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摘要】从世界审计历史看,绩效审计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绩效审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均衡性。总体来看,实施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处于世界经济领先领域,比如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西欧的英国和北欧的瑞典等。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还总结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审计制度建立后不久,我国审计理论界就开始探讨经济效益审计(或称绩效审计)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80年代后期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后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换经营机制审计研究。2000年加入WTO以后,审计界开始思考:中国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如何与国际接轨,并如何付诸实践。直到21世纪初的效益审计研究,也即开始了绩效审计研究。我国的绩效审计因为包含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内容,与英美等国的那种纯粹独立类型的绩效审计存在一定一定区别,却接近于加拿大的综合型绩效审计。我国专家学者们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作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创新性地引导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开展。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认可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务操作指南,只是经验上总结和创新。本文在两个方面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其含义和目标进行阐述

和分析。

关键词:绩效审计含义目标 一、政府绩效审计含义 (一)国外绩效审计含义 “绩效审计”这一概念首见于1948年3月阿瑟?肯特在美国《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1953年公布的《英国国家审计法》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为:“检查某一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情况”。 1986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一文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 1994年,美国会计总署修订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认为:“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标,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为采用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以便实施监督提供信息”。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认为,“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向用户提供独立的业绩信息和系统的认定保证”。 (二)我国绩效审计含义

审计论文题目参考

审计论文题目参考 ·浅谈如何加强与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 ·试论新时期我国审计模式的战略性思路 ·简析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的体制性矛盾 ·试论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方法 ·浅谈注重预决算编审,减少工程承包报价风险 ·浅谈医院内部审计战略转型发展内容及对策 ·试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审计措施 ·浅谈南涧县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试论证券公司管理中的合规管理与内部审计 ·浅谈制度环境“审计意见与银行贷款 ·浅谈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索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发展 ·试论中美会计准则比较: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验流程整合设计 ·试论风险导向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试论构建我国电力行业监管会计制度必要性 ·试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上市公司审计中应重点关注的“表外”事项 ·浅谈韩国农村审计及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启示 ·试论工程造价全过程的工程咨询服务管理 ·试论《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的石油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浅谈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 ·浅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 ·浅谈风险管理审计实务 ·试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合同审计要点 ·浅谈利用Excel自动生成询证函方法 ·浅谈提高消防部队经济效益审计质量的途径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 ·浅谈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试论碳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试论往来账管理与审计方法 ·试论完善社保审计的有效途径 ·试论加强烟草行业审计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审计行业低价竞争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试论民间审计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浅谈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的文献综述与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实施与控制 ·试论我国法务会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当前科研院所实施的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侯俊志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 内外主要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目标、实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对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要求,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等方面对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一、引言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存在这样的需求,一种以内部审计主体组织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治理在内的、以组织整体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主要集中于如何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于如何在具体审计项目中贯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的实践性资料并不多见。而要将这种新型审计模式贯彻到内部审计全过程,就必须在如何以风险为导向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方面有所突破。 二、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内外运用情况研究 目前内部审计领域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目前还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即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选择审计项目时采用这一方法,而在微观层面,即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还非常有限,如Marco Allegrini,Giuseppe D'Onza(2003)对在意大利上市的前100家大型企业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25%的企业未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67%的企业只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有8%的企业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并未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研究 理论界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李曼(2010)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风险为中心出具审计报告,协助企业风险管理。这里的“风险”不仅是指“审计风险”,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期目录抢鲜看

《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期目录抢鲜看 产业经济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张学芬章家清1 我国低碳经济耦合性发展研究4高锦杰4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空间联系分析6史文慧权晓燕翟红英等6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8杜婉音8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分析10牛玲张玲1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探析12武一娜李云鹏12 江苏省七家上市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14张婷婷邱家学14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核心竞争力研究17尤瑞17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20刘运林20 区域发展 促进湖北服务贸易发展路径研究22田俊芳黄辉22 职业教育促进河南省产业升级机制对策探讨24梅士宏24 淮南市乡村旅游开发RMP分析25韩瑞丽25 沈阳市“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28张婷婷邹亮28 西安秦岭北麓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探讨31田蜜31 陕西省土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2邢波简爱王袁媛32 江苏省居民对节能建筑认知现状及支付意愿测度34周然魏佳34 电动汽车智能电桩系统商业化研究与探讨36龚聪36 新农村建设中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研究38刘芬38

现代物流与采购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港国际海铁联运发展对策39杨伟峰39 基于“互联网+”小微物流企业智能信息平台构建42吴霞刘翠翠42 基于QFD的B2C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44杨淑霞崔丹44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利润分配模型研究46陈力程娄月46 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分析48向钇樾48 石化企业中现代仓储技术可行性应用研究49杨纯秋49 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模式探讨50张一50 国际商贸 大连电子商务快递问题及发展对策51王莹51 吉林省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53张云飞田鹏53 区域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环境效应55胡飞5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索57胡炜57 在邕东南亚留学生餐饮消费行为特征分析59曲畅59 中国银行出国留学金融服务营销策略研究61赵瑾61 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 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63李秋萍杨忠智63 基于ERP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66姜玲杰66 传统媒体结合自身优势与新媒体融合模式研究68陆洋68 我国第三方理财发展探讨70丁林峰70 车险营销渠道影响因素分析73瞿娟娟73 机动车保险风险影响因素探析76杨镇泽76

审计需求理论文献综述

审计需求理论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审计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加强。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商品形式同样具有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于研究审计需求的理论也越来越多,我从审计需求的作用,产生审计需求的原因,审计需求的变化,审计需求与审计独立性,审计需求的不足及改进,和审计的新需求这六个方面对审计需求进行文献综述。 一、审计需求的作用 潘克勤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发表的《公司内部治理、外部审计需求与财务报告质量》一文中指出审计需求的理论解释有信号传递、降低代理成本、保险功能,等等。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由于内外信息不对称及市场评价的重要性,优质公司或内部治理较好的公司会聘请具有品牌声誉的审计师来传递信息,使得市场不低估企业价值; 降低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内部治理越好的公司外部审计需求越低,因 为内部治理已经解决了对管理层或大股东的监督;保险理论认为,独 立审计的作用在于让审计师分担风险,如果被审计公司出现财务舞弊,损害了相关方面利益,则在审计失败情况下审计师要承担部分民事赔偿责任。信号传递理论是建立在市场有效基础上的,中国证券市场评价效率较低,公司向市场传递内部信息的动机不足;保险理论是建立 在独立审计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和实施机制健全的基础上的,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该条件。所以,降低代理成本需求或监督需求是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需求的最合理解释。再者,大型审计师一般会索取品牌溢价,如果信号传递动机不足,聘请大型审计师并为之支付品牌溢

价就是一种不经济的支出。 单吉荣在审计广角中发表的《强制性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研究》一文中指出强制性审计需求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他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时期,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当市场失灵时通常会寻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干预,其实国家干预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广泛存在的,政府干预可以推动审计业务的发展,同样,政府干预也可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消除管理层压力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强制性审计需求与自愿性审计需求并不冲突,强制性需求同样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审计质量。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自愿性审计需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又受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制约,直接从自愿性审计需求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影响我国审计质量的原因还在于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的共谋行为,而政府参与审计活动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有限避免这种共谋行为,因此可以说来自于政府的强制性审计需求对提高审计质量是有效的。 《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问题研究》课题组在会计研究中发表的一篇题为《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供给与需求的视角》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方面分析了审计需求的作用。需求环境是指影响审计服务需求数量和质量的环境因素。需求环境可分为微观的公司环境以及宏观的政府与公众期望环境。公司环境直接影响审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内部审计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定义相比传统内部审计得到了延伸,并且大数据对于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通过分析大数据对内部审计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国家政策;公司管理;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 一、引言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会计行业信息化的出现,传统的内部审计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大数据内部审计应运而生。2008年制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对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做出了具体规范,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及大数据一词并强调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表明大数据内部审计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最新产物。 二、内部审计新理念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内部审计的定义已无法适应大数据的复杂环境,内部审计定义需要创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新理念进行了总结。国外对于信息化审计研究较早,对于信息化审计的定义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美国Annbarry教授(1989)曾预测未来审计工作的重心将转变为对数据库的审计。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1995)从信息化审计的过程出发,认为信息化审计就是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评估。可见国外学者对于审计信息化已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国内学者对于信息化审计的研究进行的较晚,并且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为内部审计具有评价并改善风险水平、控制并治理审计过程的作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学者发展了内部审计理念,不仅拓宽了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同时也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汤靖(2016)提出大数据内部审计是新时期审计事业发展的方向,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规章为准绳,并且能够推动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管理流程方面的变革。在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方面,刘荣(2015)认为大数据内部审计是对数字、文字、视频、音频等一切有用信息进行的全面审计。李若文(2016)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以数据信息为核心,同时以数据的流向为关注点,对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有效的审计信息。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摘要】从世界审计历史看,绩效审计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绩效审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均衡性。总体来看,实施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处于世界经济领先领域,比如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西欧的英国和北欧的瑞典等。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还总结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审计制度建立后不久,我国审计理论界就开始探讨经济效益审计(或称绩效审计)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80年代后期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审计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后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换经营机制审计研究。2000年加入WTO以后,审计界开始思考:中国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如何与国际接轨,并如何付诸实践。直到21世纪初的效益审计研究,也即开始了绩效审计研究。我国的绩效审计因为包含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内容,与英美等国的那种纯粹独立类型的绩效审计存在一定一定区别,却接近于加拿大的综合型绩效审计。我国专家学者们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作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创新性地引导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开展。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认可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务操作指南,只是经验上总结和创新。本文在两个方面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其含义和目标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绩效审计含义目标

一、政府绩效审计含义 (一)国外绩效审计含义 “绩效审计”这一概念首见于1948年3月阿瑟?肯特在美国《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1953年公布的《英国国家审计法》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为:“检查某一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使用所掌握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情况”。 1986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一文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 1994年,美国会计总署修订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认为:“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标,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为采用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以便实施监督提供信息”。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认为,“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向用户提供独立的业绩信息和系统的认定保证”。 (二)我国绩效审计含义 我国学者大都将政府审计机关从事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绩效审计”,对企业进行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经济效益审计”或者“效益审计”,而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从事的非财务审计称为“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或“经济效益审计”。 王光远在《管理审计理论》(1996)一书中指出:管理审计是评判受托人对受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建立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互

《审计学》教学大纲(1)

《审计学》 课程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编制单位:会计学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5年03月06日 经济管理系制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面向会计学院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以及财政金融专业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观点 1、审计起源于会计 2、审计起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3、审计起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与条件 1、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 2、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审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三、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3、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及本质 二、审计的本质 1、独立性 2、 第三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1、经济监督 2 3 三、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 3、证明性作用 第二章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形式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内部审计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定义相比传统内部审计得到了延伸,并且大数据对于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通过分析大数据对内部审计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家政策;公司管理;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内部审计 一、引言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会计行业信息化的出现,传统的内部审计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大数据内部审计应运而生。2008年制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对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做出了具体规范,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及大数据一词并强调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表明大数据内部审计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最新产物。 二、内部审计新理念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内部审计的定义已无法适应大数据的复杂环境,内部审计定义需要创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新理念进行了总结。国外对于信息化审计研究较早,

对于信息化审计的定义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美国Ann?barry教授(1989)曾预测未来审计工作的重心将转变为对数据库的审计。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1995)从信息化审计的过程出发,认为信息化审计就是在审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评估。可见国外学者对于审计信息化已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国内学者对于信息化审计的研究进行的较晚,并且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为内部审计具有评价并改善风险水平、控制并治理审计过程的作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学者发展了内部审计理念,不仅拓宽了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同时也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汤靖(2016)提出大数据内部审计是新时期审计事业发展的方向,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规章为准绳,并且能够推动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管理流程方面的变革。在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方面,刘荣(2015)认为大数据内部审计是对数字、文字、视频、音频等一切有用信息进行的全面审计。李若文(2016)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以数据信息为核心,同时以数据的流向为关注点,对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有效的审计信息。 三、大数据对内部审计产生的积极影响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内部审计面临的数据量的规模不断扩大,常规的内部审计无法再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获取和整理,大数据的应用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大数据的搜集、整合、

(目标管理)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目标管理)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关于绩效审计含义和目标的文献综述 【摘要】从世界审计历史见,绩效审计ft现于 20 世纪40 年代中期, 于20 世纪70 至80 年代得到较快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完成了传统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绩效审计于发展过程中,存于着不均衡性。总体来见,实施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壹般处于世界经济领先领域,比如北美的加拿大、美国,西欧的英国和北欧的瑞典 等。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绩效审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仍总结ft壹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国审计制度建立后不久,我国审计理论界就开始探讨经济效益审计(或称绩效审计)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研究,80 年代后期开始承包运营责任制审计研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后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换运营机制审计研究。2000 年加入 WTO 以后,审计界开始思考:中国如何开展绩效审计,如何和国际接轨,且如何付诸实践。直到 21 世纪初的效益审计研究,也即开始了绩效审计研究。我国的绩效审计因为包含有壹定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内容,和英美等国的那种纯粹独立类型的绩效审计存于壹定壹定区别,却接近于加拿大的综合型绩效审计。我国专家学者们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且结合我国国情作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创新性地引导了政府绩效审计于我国的开展。可是,我国目前仍没有认可的理论体系,也仍没有壹套行之有效的实务操作指南,只是经验上总结和创新。本文于俩个方面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其含义和目标进行阐述和分析。

审计需求理论文献综述

审计需求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加快,审计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加强。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商品形式同样具有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于研究审计需求的理论也越来越多,我从审计需求的作用,产生审计需求的原因,审计需求的变化,审计需求与审计独立性,审计需求的不足及改进,和审计的新需求这六个方面对审计需求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字: 审计审计需求 一、审计需求的作用 潘克勤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发表的《公司内部治理、外部审计需求与财务报告质量》一文中指出审计需求的理论解释有信号传递、降低代理成本、保险功能,等等。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由于内外信息不对称及市场评价的重要性,优质公司或内部治理较好的公司会聘请具有品牌声誉的审计师来传递信息,使得市场不低估企业价值;降低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内部治理越好的公司外部审计需求越低,因为内部治理已经解决了对管理层或大股东的监督;保险理论认为,独立审计的作用在于让审计师分担风险,如果被审计公司出现财务舞弊,损害了相关方面利益,则在审计失败情况下审计师要承担部分民事赔偿责任。信号传递理论是建立在市场有效基础上的,中国证券市场评价效率较低,公司向市场传递内部信息的动机不足;保险理论是建立在独立审计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和实施机制健全的基础上的,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该条件。所以,降低代理成本需求或监督需求是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需求的最合理解释。再者,大型审计师一般会索取品

牌溢价,如果信号传递动机不足,聘请大型审计师并为之支付品牌溢价就是一种不经济的支出。 单吉荣在审计广角中发表的《强制性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研究》一文中指出强制性审计需求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他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特殊的经济时期,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当市场失灵时通常会寻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干预,其实国家干预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是广泛存在的,政府干预可以推动审计业务的发展,同样,政府干预也可以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消除管理层压力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消除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强制性审计需求与自愿性审计需求并不冲突,强制性需求同样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审计质量。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自愿性审计需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又受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制约,直接从自愿性审计需求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影响我国审计质量的原因还在于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的共谋行为,而政府参与审计活动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有限避免这种共谋行为,因此可以说来自于政府的强制性审计需求对提高审计质量是有效的。 《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问题研究》课题组在会计研究中发表的一篇题为《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供给与需求的视角》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方面分析了审计需求的作用。需求环境是指影响审计服务需求数量和质量的环境因素。需求环境可分为微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doc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2020年4月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本文关键词:综述,内部审计,文献,国内外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本文简介:本篇论文快速导航:题目: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改进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第三章:民营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第四章:长春市A房企内部审计运行中问题及成因剖析第五章:长春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对策第六章: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优 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本文内容: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题目: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改进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国内外内部审计文献综述第三章:民营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第四章:长春市A 房企内部审计运行中问题及成因剖析第五章:长春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对策第六章:长春市A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房地产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优化研究第 1 章引言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之一,民营房地产企业借着这个机遇也迅速崛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我国大型知名民营房地产企业在关注市场政策环境、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设。尤其是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自身管理架构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民营房地产企业,已经将内部审计归入其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中。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995 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越来越火热,借着这股东风民营房地产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到如今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许多民营房地产企业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有些民营房地产企业也在当地发展的较为成熟,长春市 A 房地产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很有代表性的区域型民营房地产企业。 经过二十年的跳跃式增长,A 公司的资产数额急剧上升,开发建设项目等经济业务日趋多元化,内部组织机构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1)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探讨与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大问题: (1)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具体内容的合理性的探讨与研究; (2)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制定与实施之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 案的探讨与研究;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的探讨与研究。 理论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对于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用,对审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有很大的推动力,而且对实务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美国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为世界范围内的内控审计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1) 2002年,《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发布。PCAOB (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 管委员会)据此成立了。SOX302和404条款则首次提出了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2) 2004年,PCAOB发布了AS2。该准则主要对注册会计师怎样进行内控自评 报告的审计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规定。 (3) 2007年,PCAOB发布了AS5,取代了AS2。AS5侧重于让注册会计师尽量 减少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将审计资源分配到高风险领域,尽早地发现内控重大缺陷。与AS2相比,AS5的审计方法进步了许多。而且,它还增加了对舞弊控制的评价。 除了美国,韩国和日本也对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展开了研究,并出台了相关的 规范。可见,世界各国对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都非常的重视。 1.2.2国内文献综述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我国有关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 较为零散。

谢晓燕认为,内部控制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 效性自评发表审计意见。文章分析了整合审计,明确了内控审计目标。文章指出内部控制审计是有效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则是合法性和公允性审计。但它们都致力于提高报表的质量和可信赖度。2 张龙平等探讨了内控审计的目标,他们是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责任的角度来 探讨的。内部控制审计出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实质上是财务报表审计的延伸和补充,最开始的内部控制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的内部控制都要进行审计,这其实是不合理的,明显超出了注册会计师能够承担的责任范畴和专业能力。3 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畴,有不少学者认为是只包括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 陈小林和陈作习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也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吴益兵等分析了美国的内部控制审计相关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如何进行相应 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4 就目前来看,我国对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审计已形成了一些相关的规范和指引: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该基本规范于2008年出台,标准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它要 求企业要对自身的内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出具自评报告。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是,按照规定对公司的内控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报告。 (2)《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2010年,在经历了两年的制定与修改之后,《配套指引》终于出台。该指引由三个 部分组成:“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这三个指引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联网审计在公共政策审计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3906852.html, 联网审计在公共政策审计中的应用 作者:梁之琳 来源:《对外经贸》2019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公共政策审计实践的展开,审计计划不合理、审计资源不足以及整改不到位等问题逐步显现。公共政策审计能否满足“全覆盖”的要求,能否起到“免疫系统”的作用,是目前审计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审计方法的角度研究联网审计在公共政策审计中的应用,包括对联网审计技术的需求、实现联网审计的条件以及实现联网审计的技术路径的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联网审计;公共政策审计;审计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policy audit practice,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audit plans, insufficient audit resources, and inadequate rectification have gradually emerged. Whether the public policy audit can achieve the “full coverage” requirement and whether it can play the role of “immune system”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audito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ed auditing in public policy aud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ting methods, includ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networked auditing technology, the conditions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ed auditing,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path for networked auditing. To provide a new idea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Keywords: Networked Audit;Public Policy Audit;Audit Method 2014 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审计机关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文件强调,要发挥审计促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推动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实现“审钱、审人、审政策”全覆盖。由于公共政策审计内容的特殊性,在未来审计工作中,公共政策审计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经济责任审计之中。公共政策审计的这种特殊性使其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审计计划不合理、审计资源不足以及整改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在审计方法上有所突破。 从世界范围看,英、美、德等许多国家的审计部门凭借政府办公信息化的支持,大力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财政、金融等重要领域实施了联网审计监督,已经显现出明显的效益。近年来,国内审计机关相继展开了联网审计的实践探索,联网审计对象涉及财政、金融和国有企业等专业领域。联网审计正在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联网审计在公共政策审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推动公共政策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一、文献综述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六个重点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具体的政策选择和实施。不论是财税政策、民生政策还是环境保护政策都是公共政策审计关注的重点。政策只有被有效执

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nal Audit 王荣兰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通过本篇,我首先想让大家了解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审计法规的指定特点,以及各位专家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利弊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我国的内部审计事业献言献策,以便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internal audit;审计信息auditing information;文献综述article reiew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及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山东经济学院会计系董连德[2002.04财会周刊(会计)]对审计责任下了定义,指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中所应履行的职责,以及因工作失误造成公众损失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审计责任不仅仅是审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如何界定审计责任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审计责任作为审计理论体系中一个要素,应放在审计理论体系中来分析,从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界定审计责任的依据。 王光远[2002.05财会月刊(会计)]回顾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内部审计是一种会计导向型审计,它主要检查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有无疏忽引发的错误,有无营私舞弊,资产是否安全完整,公司所制定的程序与政策是否遵守。内部审计部门通常附属与财务成会计部门之下,内部审计师通常是外部独立审计师的“影子”。 从1940年内部管理审计发轫至今,伴随着委托财务责任向受托管理责任的发展,内部审计逐渐地脱离会计导向,进入管理导向时代。 二、关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副主任王光远[2003.A8财会月刊?光远论坛?(会计)]论述了制定内部审计准则要达到的四个目标:①贯彻落

审计风险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

审计风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但近年来随着审计诉讼案件的增加,审计风险日趋增大,审计风险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机构及广大审计人员必须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风险的研究,对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审计工作起步较晚,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风险成为我国审计实务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完善我国的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系统地回顾了审计风险研究的文献,并按审计风险研究的不同层面和视角进行了评述,最后在归纳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和社会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强化审计风险管理和意识,有效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一个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发生了轰动全球的安然事件,位居世界前五位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在财务审计中未能尽其职责;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美国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败露;为其连续多年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普华永道对黄山旅游股份公司的重大造假;被财政部查出并勒令普华永道整改;德勤对科龙的会计造假案等等。审计失败的案例影响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这些重大舞弊案等都提醒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 二.审计风险含义,类别及特征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由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可知,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察觉)风险三个类别构成。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潜在性,控制性三个特征。 三.国外审计风险研究 (一)关于审计风险涵义的研究 K.stringer 在 1961 年指出,“精确度和可靠度”与“注册会计师可能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可能是有据可查的关于审计风险研究的开端。 1973 年,美国会计协会( AAA )发表“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也使用“可靠度”一词,并对“可靠度”进行解释:“某一认定或声明是真实或有效的可能性”。随后,国外审计职业团体对审计风险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探索,并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审计准则( 1983 )第47 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 2004 )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20 世纪 70 年代,审计风险控制模型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 D.H. 罗伯兹( 1978 )提出了审计终极风险模型:终极审计风险 =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样风险 + 非抽样风险)。在归纳、总结实务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审计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