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减法[上学期]--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理数的减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之后进行的。
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这一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代数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2.教材内容结构教材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减法,让学生感受到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关系,从而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接着,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教材特点(1)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自主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例题和练习的设置有层次,逐步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有理数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3)在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和统一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2)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熟练进行。
2.教学难点(1)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2)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PPT(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 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重点、难点) 2.通过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 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
讲授新课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5℃比
-5℃高多少摄氏度吗?用式子如何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号转 化为加号,同时要注意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这样就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减法问题
解:因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8
8 9
=
7 8
8 9
63 72
64 72
1 72
0,
所以 7 8 . 89
总结
两分数大小非常接近时,常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有: (1)a-b>0⇔a>b; (2)a-b=0⇔a=b; (3)a-b<0⇔a<b.
当堂练习
5.求出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及 这两数的差:
由表中数据分析 :本周内气温最高是多少? 气温最低是多少?哪天的温差最大?温差最大是多少?
当堂练习
导引:温差最大即温度差的绝对值最大. 解:本周内气温最高是11 ℃, 气温最低是-13 ℃,周日的温差最大, 温差最大是11-(-1)=12(℃).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a -b = a +(-b)
思考: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
讲授新课
通过上面的探究可得结论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减号变加号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利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填空:(1) 十6=20; (2)20十 =17;(3) 十(一2)=-8;(4)(一20)十 =一6。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借助于已有知识,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从而引出有理数的减法。
(1)14(2)-3(3)-6(4)14[师]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就是减法。
如:(1) 十6=20,就是求20一6=?[师]你还能够计算6一10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问题1:天气预报某地的气温是一3℃~4℃,那么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7℃问题2:讨论: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计算:(1)9一8,9十(一8);9-8=1,9+(-8)=1,9-8=9+(-8).(2)15一7,15十(一7)15一7=8,15十(一7)=8,15一7=15十(一7).师生总结出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 )(b a b a -+=-在此过程中有两个转化必须同时进行,即当把减号变为加号时,减数必须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巩固提高:例1. 计算:(1)一3一(一5); (2)0一7;(3)7.2一(一4.8); (4) 415)213(--解:(1)一3一(一5)=-3+5=2; (2)0一7=0+(-7)=-7;(3)7.2一(一4.8)=7.2+4.8=12; (4)111172135--5=-+-5= -+= -2424244(3)(3)()().跟踪练习计算:(1)6一9;(2)十4一(一7);(3)一5一(一8);(4)0一(一5);(5)一2.5一(一5.9);(6)1.9一(一0.6).(1)-3(2)11(3)3(4)5(5)3.4(6)2.52.计算:(1)比2℃低8℃的温度;(2)比一3℃低6℃的温度;(1)-6℃(2)-9℃探究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2. 计算:(一20)十(十3)一(一5)一(十7).解:(一20)十(十3)一(一5)一(十7)=一20十3十(十5)十(一7)=一27十8=一(27一8)=一19.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注意:初学时,第一个数前面的“一”常用括号括起来,但熟练后,第一个数带负号时,通常可以不用括号括起来。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1 新人教版

0– (– 3) = -5 – ( – 3 ) = 4 – (– 3) =
你能用已经学过的加法运算验证你的结论吗?
观察这些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4 – (– 3) = 7 -1 – (– 3) = 2 0– (– 3) =3
-5 – (– 3) =-2
4 – (– 3) =7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 等于 加上 这个数的相反数.
1+2+3+…+99+100
=(1+100)+(2+99)+…+(50+51) = 101×50 = 5050
计算: -1-2-3-…-99-100
思考
解: -1-2-3-…-99-100
=( -1)+(-2)+(-3)+…+(-99)+(-100)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老师说,你有什么疑惑?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温馨提示?
人教版 1.3.2
据气象台预报:某日A县的最高气温是4 °C,最低气温 是–3 °C, 请问这天温差是多少?你能用算式表示吗?Leabharlann 4 – (– 3) = 7
据气象台预报:某日A县的最高气温是-1 °C,最低气 温是–3 °C, 请问这天温差是多少?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1 – (– 3) = 2
仿照上面的问题情境,你能计算下列问题的结果吗?
例1 计算:
(1)(-32)-(+5); (2)7.3-(-6.8);
(3)(-2)-(-25); (4)12-21 .
解:
(1) (- 32) -(+5)
减号变加号
= (-32)
减数变相反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1.3.2 有理数的减法(1)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1.3.2 有理数的减法(1)教案及教学反思1.3.2有理数的减法(1)毛集试验初级中学朱苗苗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控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㈡过程与方法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同学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那么的推导,进展同学的规律思维技能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育同学的运算技能㈢情感立场与价值感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那么,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尽量引导同学分析、归纳总结,以同学为主体,师生共同参加教学活动。
2.同学学法:探究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三、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那么和运算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那么的推导3.关键: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老师提出实际问题,同学积极参加探究新知,老师出示练习题,同学以多种方式争论解决。
五、教学过程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计算〔口答〕⑴;⑵-3+〔-7〕⑶-10+3;⑷10+〔-3〕2、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21页中的画面,假设这是淮南冬季里的某个周六,白天的最高气温是3℃,夜晚的最低气温是-3℃,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引导同学观测:生:3℃比-3℃高6℃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生:3-〔-3〕师:如何计算呢?总结: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㈡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师:大家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3-〔-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χ,使χ与-3的和等于3,那什么数与-3的和等于3呢?生:6+(-3)=3师:很好!由此可知3-〔-3〕=6师:计算:3+〔+3〕得多少呢?生:3+〔+3〕=6师:让同学观测两式结果,由此得到3-〔-3〕=3+〔+3〕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测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师:是如何转化的呢?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2、换几个数再试一试,计算以下各式:⑴0-〔-3〕=0+〔+3〕=⑵-5-〔-3〕=-5+〔+3〕=⑶9-8=9+〔-8〕=引导同学完成答题,并提问:通过上述的争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归纳得出: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相反数“是转化的桥梁。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解:原式=(-20)+(+3)+(+5)+(-7)
=[(-20)+(-7)]+[(+3)+(+5)]
=(-27)+(+8) =-19
这里使用了 哪些运算
律???
归纳
❖“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如:a+b-c=a+b+(-c).
(-20)+(+3)十(+5)+(-7)
1.减法转化成加法;a+b-c=a+b+(-c)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
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作业
❖课本P 25 : 5题、 6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减法
转化
加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 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①减法转化为加法
a --b = a++ (-b)
②减数改变为它的相反数
一、计算:
1、(-3)-(-6) 2、(-3)-6
3、(-5)-(-5) 4、0-(-7)
5、(-9)-6
=-20-7+3+5 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随堂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 形式
(1)(-5)+(+7)-(-3) -(+1);
(2)10+(-8)-(+18)- (-5)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 读法.
本课小结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题步骤为:
6、2-7
7、(+3.59)-(-0.41)
二、新课讲授 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例5:计算 (-20)+(+3)一(-5)一(+7)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2.1.2有理数的减法(同步课件)

B.6-5-9-12
C.6-5+9-12
D.6+5-9-12
4.在数轴上表示数-1和2023的两点分别为A和B,则A和B两点
间的距离为(
C )
A.2022
B.2023
C.2024
D.2025
随堂检测
5.小怡家的冰箱冷藏室温度是5℃,冷冻室温度是-12℃,
则她家冰箱冷藏室温度比冷冻室温度高( C )
少摄氏度吗?
如,本章引言中,北京某天的气温是-3℃〜3℃,
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
是3–(-3).这里遇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
新知探究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计算3-(-3),就是要求出一个
数x,使得x与-3相加得3.
因为6与-3相加得3,所以x应该是6,即
3-(-3)=6
①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
(2)0-7;
(3)2-5;
(5) 3 1 5 1 .
2
4
解:(1)(-3)-(-5)=(-3)+5=2;
(2)0-7=0+(-7)=-7;
(3)2-5=2+(-5)=-3;
(4)7.2-(-4.8)=7.2+4.8=12;
(5) 3 1 5 1 = 3 1 + 5 1 = 8 3 .
a - b = a +( - b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
(2)省略加号和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课后作业
1.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板书设计:
1.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如:
“- ” 变 “ +”
a-b=a+(-b)
减数变为相反数
2.有理数的减法和加法的关系: 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
3.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应用题时注意规范格式.
自学指点2(1分钟)
自学课本P22例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理解例4的计算过程,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 。
(1)(-3)-(-5) 解:原式=(-3)+5
=2 (2)0-7 解:原式=0+(-7)
=-7
注意规范格式!
(3)7.2-(-4.8)
解:原式=7.2+4.8
=12
(4)(-
3
1 2
)-
5
1 4
解:原式=(-
3
1 2
)+(-5
14)
=- 8 3
4
学生自学,教师巡查(4分钟)
自学检测2(5分钟)
1.计算:(1)25-(-7);
解:原式=25+7 =32
(2)(-30)-(-1.6);
解:原式=(-30)+1.6 =-28.4.
(3)(-4.38)-8.53;
解:原式=(-4.38)+(-8.53) =-12.91.
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3.理解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的化归思想. 中考考点: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自学指点1(5分钟) 计算下列各式(P22的探究)
0-(-3)=_3____
0+3=__3____
(-1)-(-3)=__2___ (-1)+3=__2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