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探讨和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空气分离技术及发展研究

空气分离技术及发展研究

空气分离技术及发展研究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这需要一定程度的空气分离技术。

随着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发展趋势变得更大。

因此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需求越来越高,清洁需求也越来越严格。

面对这一现象,我国应积极推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优化设备,并在大量分空气设备的基础上提高空气分离的效率。

关键词:空气分离;工艺技术;发展目前,空气分离技术相当先进,在工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铁、石化工业、化肥和其他工业正在不断发展。

因此,对空气分离设备的需求也在上升。

大型空气分离设备行业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中国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的市场需求正在上升,从创造到现在,在许多重大事件之后,空气分离设备不断向前推进,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从而发展了现代成熟。

一、慨述众所周知,氮、氧、氩和少量的杂质会产生人们生活所需的空气,而空气成分的不同物理特性使氮、氧、氩等工业气体与空气分离。

传统空气分离方法,特别是分离膜、化学分离变量的高压下,吸附空气分离等,然而这些方法具有固有的缺点,即为满足需求,现有开发国内市场,低温空气分离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成为主要技术创造更多空间。

低温重新分类为低温分离空气的主要方法,其空气分离由下列空过程组成:通过空气过滤器除尘;第二,在压缩机中,提高气体的温度,然后进入冷却塔冷却和液化;最终,根据每一种气体的物理沸点,液化气体进入重新配置柱以实现气体分离的目标。

这项技术获得了高水平的天然气纯度,以及国内大型航空公司采用的大量生产天然气。

二、空气分离技术的现状目前,我们对空气分离技术的研究相当成熟。

通过在国外引进先进的太空技术,经过研究,空中分离得到了相对快速的发展。

然而,空气分离装置和空气分离技术的问题仍然存在,其重点是在没有普遍优化和创新的情况下实现某些改进。

1、全精馏无氢制氩。

在获得氩的过程中,传统的低温调节技术通常通过氢化来中和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工业能够获得所需的氩,然后根据氩和氮气的物理温度将其从氩中移除,从而产生准备好的氩。

2023年空气分离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空气分离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空气分离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空气分离设备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空气分离设备是一种利用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异,通过物理分离技术将混合气体中的不同气体分离出来的装置。

目前,空气分离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电子、医疗、食品等工业和民生领域。

未来市场预测:
1.国内空气分离设备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国际化。

目前国际市场上,空气分离设备市场主要由日本、德国等国家占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的空气分离设备行业正逐渐走向国际化,未来市场份额将继续提升。

2.新兴领域将成为空气分离设备行业的重要市场。

新能源、航空航天、食品、医疗等新兴市场的兴起,将成为空气分离设备行业的重要市场。

未来这些新兴市场将会继续迅猛发展,促进空气分离设备行业的进一步增长。

3.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将促进空气分离设备的需求。

随着中国政府不断推进节能减排政策,环保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空气分离设备在可持续节能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成为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支柱和关键技术之一。

环保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空气分离设备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空气分离设备行业拥有光明的未来前景,预计未来在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空气低温分离技术发展的历程一份非常好的专业资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空气低温分离技术发展的历程一份非常好的专业资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空气低温分离技术发展的历程内容摘要:自人们发现空气以来,通过人们的努力探讨和科学实践已达到最新的现代技术,现将主要历程作一回顾,展示现代空分技术的核心,为今后发展再努力。

关键词:空气成分、制冷、液化、精馏,中国空分发展,现代空分核心技术。

一、空气成分的发现1、1756年我国唐朝炼丹家马和最早提出空气主要有“阳气”(氧气)组成。

1769年瑞士科学家杜勒称它为“火空气”。

177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议命名为“氧”。

2、1772年,英国天科学家拉瑟福特发现氮。

3、1868年,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在允测日全食黄色谱线时发现氮。

4、1894年,英国物理学家莱列和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发现氩。

5、1898年,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发现氖、氪、氙气。

二、制冷和气体液化1、182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用加压和冷却的方法得到液氯、液氨、液态二氧化碳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冲破低温禁区的人。

2、1852年,英国科学家焦耳和汤姆逊在科学实验中发现气体节流后温度降低,产生了著名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奠定了气体液化的重要基础,人们称之谓低温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3、1877年,法国凯利代特和瑞士皮克代特用压缩与预冷单级绝热膨胀液化了氧。

4、1880年,德国卡尔·林德博士开发了世界第一套林德技术的制冷装置。

5、1885年,波兰罗勃莱金和奥斯捷尔斯基液化了空气和氮气。

6、1895年,德国卡尔·林德博士利用“焦耳”—汤姆逊效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3t/d空气液化装置,建立了“林德节流液化循环”。

7、1920年,法国工程师克劳特发明了活塞式膨胀机,建立了“克劳特液化循环”改善了林德的高压节流液化循环。

人们称之一谓低温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并建立了“法国液化空气公司。

8、1928年,德国工程师法兰克尔发明了蓄冷器,并在中型制氧机中应用为大规模气体液化和分离打下基础。

9、1939年,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发明高效率径向流向心反击式透平膨胀机是近代各国膨胀机发展的基础,也是卡皮查低压液化循环“空分设备”发展的基础,人们称之谓低温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空气分离装置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阮超

空气分离装置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阮超

空气分离装置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阮超摘要:空气分离技术是工业生产稀有气体的重要技术,是一种通过深度冷冻、吸附、膜分离等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或从气体中提取氦气、氩气等稀有气体的技术。

空气分离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产技术,对于工业制备各种稀有气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目前,我国在空气分离技术体系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空气分离装置的研发与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我国在空气分离装置方面的应用水平,就需要我们对空气分离装置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空气分离装置;新技术;发展趋势一、空气分离技术方法概述目前,根据技术特点来进行划分,常见的空气分离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低温空气分离技术,另一种是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

其中,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主要有变压吸附空气分离技术、膜分离空气分离技术、化学分离技术等,虽然这一类型的技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发展得较为迅速,在一些特定的工业制备稀有气体的生产活动中已经能够取代低温法空气分离技术,但是目前在应用中,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还是存在以下几点的局限,(1)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在生产规模以及产成品的纯度方面都相较于低温空气分离技术有一定的差距;(2)在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中常用的变压吸附法与薄膜分离法在生产中都只能够用于一种气体的制备,但是常见的低温空气分离技在应用中能够实现对于多种稀有气体的分离生产;(3)根据目前这两种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来看,非低温空气分离技术在投资成本上与低温分离技术相比并不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

因此,虽然非低温空气分离在水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低温空气分离技术才是最主要的生产技术。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在制备规模以及产品程度上都表现出来了较为突出的优势,在我国空气分离工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二、空气分离装置新技术发展现状2.1空气分离装置预冷、净化系统的改进空气分离装置中对于预冷、净化系统的技术改进是这一类型装置的重要技术提升。

气体分离的现状与前景

气体分离的现状与前景

气体分离的现状与前景气体分离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一种将混合气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开来的技术。

目前,气体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钢铁、电力、医疗等领域。

然而,在面对气体行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日益增加的复杂应用场景时,气体分离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用户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气体分离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气体分离技术的现状1.传统分离技术的缺陷在传统气体分离技术中,压缩、冷却、吸附等方法常被采用。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1)能耗高。

由于需要高压、低温条件,因此气体分离所需的能源很高;(2)成本高。

传统气体分离技术需要使用昂贵的纯化剂或吸附剂,加之分离系统的设备成本昂贵,因此总成本较高;(3)不能高效地分离气体。

由于混合气体中不同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差异较小,因此对于其中某些成分的分离,传统技术效率较低。

2.新型气体分离技术的应用为了克服传统气体分离技术的缺陷,新型气体分离技术应运而生。

例如,膜分离技术、微孔材料分离技术、离子交换分离技术等。

这些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能耗低。

新型气体分离技术多为室温操作,因此能耗较低;(2)成本低。

相对于传统技术,新型气体分离技术使用的纯化剂或吸附剂成本较低,而且基于成本考虑的设计可以降低设备成本;(3)能够高效地分离气体。

新型气体分离技术大大提高了气体的纯度和回收率,并且在分离效率上表现出色。

二、气体分离技术的前景1.新型物质的应用膜分离材料、微孔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在气体分离领域是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二氧化碳的分离,现有的技术几乎是采用吸附材料或化学吸收液进行分离。

而利用纳米孔材料对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则是一种新的方法。

2.多气体变压吸附技术的发展由于传统的压力摩擦法的效率较低,使气体分离过程缓慢,所以提高方法的机械过程能够提高技术的效率。

截至目前为止,多气体变压吸附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更为广泛采用的技术。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探讨和发展趋势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探讨和发展趋势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探讨和发展趋势摘要:空气分离技术是通过对空气进行液化、精馏等操作,将氧、氮等气体分离出来的技术,是我国工业气体生产的重要技术。

在现阶段空气分离行业发展中,低温空气分离技术是多种空气分离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类别,本文将以当下行业发展作为背景,分析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运用,罗列空气分离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六次空气分离技术变革的发展历程,对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空气分离技术、低温空气分离、发展趋势、历史回顾引言空气作为人类的生命气体,它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无色无味,对人类的生活、生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自从人类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并对其有所认识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空气在人们的认知里,都只是单一的气体存在。

而打破这一传统想法的人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他通过大量的实验,终于证实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但是这一认知也不是非常的全面。

真正让人类全面了解空气的组成是19世纪末,科研人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大量的实验终于发现空气中除了包含氧气、氮气外,还包含着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经过科研人员长期坚持不懈的探寻和实验,现在人们对于空气的认识已经非常的丰富了。

同样,随着对空气的认识不断加深,也带动了空气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空气分离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全面了,这八十年的历程,全面展现了当代空气分离技术的核心。

一、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早期人们意识到空气的存在时,认为空气成分单一,没有其他成分组成,直到法国科学家通过定量试验的方法,发现空气中除了包含氧气外,还有另一种气体—氮气,但是这一时期的人们,也仅仅是认识到了空气中成分有氧气和氮气,对于是否包含其他气体一无所知,在1892年,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共同合作,才发现了空气中的其他气体成分。

而在低温液化气体领域,要比对空气的认知早了几十年。

(一)第一个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属于世界低温领域的探索时期,最先发现液化氨、液化氯和液化二氧化碳的科学家是来自英国的法拉第博士。

天然气低温分离工艺研究

天然气低温分离工艺研究

天然气低温分离工艺研究引言: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它在工业、家庭和交通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天然气从地下储层采出后,含有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会降低天然气的纯度和燃烧热值。

因此,对天然气进行分离与净化是非常必要的。

低温分离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气处理方法。

该工艺利用低温将天然气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从而提高天然气的纯度和燃烧热值。

本文将就天然气低温分离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一、低温分离工艺原理低温分离工艺主要基于天然气中成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利用低温将其中的液态和固态组分分离出来。

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降温:将天然气通过冷却器逐渐降温,使其中的低沸点成分开始液化。

2.分离:通过分离塔或分离器,将液态成分从气态成分中分离出来。

3.净化:对分离出的液态成分进行进一步净化,去除其中残留的杂质。

二、低温分离工艺的分类低温分离工艺可以根据工艺条件和设备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低温分离工艺:1.常压减压法:该方法主要通过降低分离塔内的压力来降低液态成分的沸点,从而实现分离。

常见的设备包括常压冷度室、膨胀机和减压分离塔。

该方法适用于天然气中低沸点成分较多的情况。

2.冷冻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制冷剂冷却天然气来实现分离,比如采用液氮、液氩等制冷剂。

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便利,适用于天然气中高沸点成分较多的情况。

三、低温分离工艺的发展前景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温分离工艺将更加精细、高效。

新的分离介质和设备将不断涌现,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分离的效率和纯度。

2.节能减排:低温分离工艺相对于传统的热力学分离方法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小的环境污染。

未来随着低温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工艺将成为天然气处理中的主流方法。

3.多组分分离:随着对能源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温分离工艺将逐渐向多组分分离领域拓展。

新的低温分离工艺将能够同时分离天然气中的多个成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的质量。

结论:。

浅谈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浅谈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E…S 6 iL 0 -lY i m m: 2 :GJ . a Ic …r  ̄
Ke o d :ar s p r t n;c o e i ;d v lp n n t ts y W r s i e a a o i y r g n c e eo me t d sau a
1 引言
随着气 体工业 的迅 速发展 及我 国市场经 济 的建 立, 对气体 生产设 备 的要 求越来 越高 , 同时也 推动 了 空 分设备 技术 的发展 , 特别是 近 2 空分技 术 的发 O年
陆 山
( 白银有 色集 团 股 份有 限公 司 铜 业 公 司制 氧 车 间 , 甘肃 白银 7 00 ) 3 90

要: 根据 国内空气 分离制造行业的产品情况 , 介绍 了国内低温空气 分离技术 的几种方法 , 析了 国内低 温 简要 分
空 气 分 离技 术 的 发展 及 现 状 。
使用条 件 下 已 成 了低 温法 空 气 分 离 装 置 的强 劲 对 手, 但是 , 由于这 几种 方 法 的 固有 缺点 , 它 们在 很 使
多应用领域是无法与低温法 空气分离装 置相匹敌 的。这些 缺点是 : ) 品规模 和产 品纯度受 到限制 ; (产 1 () 论是 P A法还是 薄膜 法 , 只能制 取 单一 气 体 2 无 S 都 产品, 而低 温法 可 以同时生产 氧 、 、 , 至还 可 以 氮 氩 甚 同时生产氪、 氙等稀有气体 ; ) 国内情况来看 , (从 3 中 小型变压吸附制氧、 制氮设备 的投资并不 比低温法
第3 3卷第 3期
21 0 1年 6月
甘3 No 6 I3 .
GANS U METAL LURCY
J n ,0 1 u . 2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8自从人们发现并认识空气以来,通过科学家和化学家的探寻和试验,当今的空气分离的工艺技术已经达到了最新的现代技术程度,本文将近80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大中型的空分流程技术发展的经历做一个回顾,展现了当代空分技术的核心内容,并同时对7次空分流程的优胜劣汰的变化做了阐述,最后在文末阐述了实现我国大中型空分流程再次变化的目标应当是进一步地提高单元设备技术水平、控制水平和节能和智能型的大型内压机缩流程。

 1 制冷技术的历史回顾第一阶段:1823年,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方法-加压和冷却,产生液氨、液氯、液二氧化碳等,是世界上第一位涉足低温领域的人第二阶段:1852年,英国的科学家汤姆孙、焦耳在科学实验中发现气体在节流后,温度会降低,这就是著名的“焦耳汤姆孙效应”,这个著名理论的发现是气体液化低温冷冻技术里程碑。

第三阶段:1902年,法国的工程师克拉特研究发明出活塞式膨胀机,建立了“克拉特液化循环”,“法国液化空气公司”由此诞生。

第四阶段:1939年,前苏联的科学家卡皮察发明了高效的径向流向心反击式透平膨胀机,这就是著名的卡皮察低压液化循环“空分设备”。

2 深冷法空气分离的发展历程鉴于第三阶段的回顾,我们知道了“克拉特液化循环”,在1902年,德国卡尔.林德博士采用这个循环理论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10m 3/h单级精馏的制氧机,并1903年试车成功,开辟了工业化制取液氧的工艺先河。

在1905年320m 3/h双级精馏的制氧机又研制成功,1910年法液空公司在制氧机技术方面也去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世界第一台中压活塞式膨胀机研制成功,此制氧机也是采用“克拉特液化循环”工艺。

在1932年,“拉赫曼原理”诞生,这个是前苏联科学家拉赫曼提出了得近点理论,就是将一部分的膨胀空气直接送入高低压塔的上塔参与精馏。

气体工艺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切换式板翅式换热器在美国发明。

60年代,新型的空气净化流程被德国的林德公司开发,使用分子筛吸附净化空气,此流程延长了板翅式换热器的寿命;再到70年代林德公司再次开发了液氧泵内压缩的流程;时间换到80年代,林德公司又加紧开发了分子筛净化附带增压透平膨胀机的新空分流程;最后来到90年代,全精馏制氩技术在林德公司诞生。

3 中国的空气分离行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空分从1958年试制成功第一套3350m 3/h 空分设备开始至今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中国空分最早是在1953年底的哈尔滨第一机械厂试制成功2套30m 3/h制氧机开始的,截止到目前,中国已累计生产空分设备10000多套。

其中,1000m 3/h以上大中型空分设备也有900多套。

4 空气分离行业流程的发展变革我国的空分流程主要经历了6次大的变革。

以下简述了各个流程的特点:4.1 第1代空分:铝带蓄冷器冻结高低压空分流程流程组织较为复杂,主要由空气过滤压缩、高压空气压缩、C02碱洗、氨预冷、膨胀制冷、换热、精馏等系统组成。

这个流程复杂,膨胀机效率低,而且氧气的提取率低,能耗高。

 4.2 第2代空分:石头蓄冷器冻结全低压空分流程相对于第一代空分流程大为简化,主要由空气过滤压缩、空气预冷、膨胀制冷、换热、精馏等系统组成。

此流程相比较于第一代空分能耗有明显的下降,但使冷箱内的设备和管道 变得复杂,工程费用高。

4.3 第3代空分:切换式换热器冻结全低压空分流程空分流程水平在这个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流程主要是由空气过滤压缩、空气预冷、膨胀制冷、换热、精馏(含提氩设备)等系统组成。

此流程采用了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板翅式换热器 ,提高了空分设备的技术经济性 ,温度分布较为稳定,膨胀机的效率提高了,所以能耗大大降低而且氧气的提取率提高了。

4.4 第4代空分:常温分子筛净化全低压空分流程随着分子筛净化技术在空分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空风也衍变到第四代,加紧了分子筛净化空气冷箱外“前端净化”技术。

第四代空分的流程采用常温分子筛,虽然操作维护方便,但是为了保证在再生时污氮气有足够的压力,空压机的排压要提高,导致能耗增加。

 4.5 第5代空分:常温分子筛净化增压膨胀空分流程为了体现节能这个主题,第五代空分主要在降低能耗上下功夫,所以在运用常温分子筛的流程中引入了增加膨胀机,使氧提取率进一步提高,能耗进一步下降。

4.6 第6代空分:常温分子筛净化填料型上塔全精馏制氩流程空分流程不断细化,精化,包括填料 技术的应用,诞生了第六代空分,它主要由空气过滤压缩、高效空气预冷、分子筛双层床净化、增压膨胀制冷、换热、精馏及全精馏制氩等系统组成。

 5 现代空分设备(第6代空分)的核心技术详述低温空气分离技术的探讨和发展趋势刘大勇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3摘要:以当今空气化工分离行业的发展为背景,探讨了如何运用低温空气分离技术,阐述了空气分离行业的整体发展经历,以及我们空分产业历经的六次技术变革发展,总结了行业发展趋势和奋斗目标。

关键词:低温 空气分离 安全可靠 发展需求 (下转第185页)185冷却器、干燥净化器、空分塔和膨胀机等主要设备(1)空气粗滤器:是空分装置的最前端设备,主要是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其他杂质,减少杂质对压缩机内部转动部件的摩擦,确保高质量的空气经入压缩机。

(2)压缩机:就是将过滤好干净的空气进行压缩。

目前大规模的空分装置均采用的是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并需要蒸汽透平机进行驱动。

(3)空气冷却器:主要是由水冷却塔和空气冷却塔组成,用于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从而离析出压缩空气中的水分。

(4)空气干燥净化器:内部装填分子筛,利用变温吸附或变压吸附的工艺原理,去除压缩空气中没有过滤器过滤掉的水分、二氧化碳、乙炔和其他碳氢化合物。

防止碳氢化合物积聚,保证空分装置长期安全运行。

 (5)空分塔:是空分装置的“心脏”设备,集中了所有空分装置的核心设备,包括主换热器、液化器、精馏塔和冷凝蒸发器,塔里的主换热器、冷凝蒸发器主要采用的是全铝材料的板翘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优点是平均温差很小,换热效率可以达到98%~99%。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是 采用精馏的方法,使各组份经过塔内的筛孔板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各种气体。

(6)膨胀机:是一种用于低温的透平膨胀机。

它的原理是使气体在内部膨胀而产生冷量,为系统补充必要的冷源。

深冷空分法虽然有不少的缺点: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安装要求高建造周期长,但是深冷空分法可以适宜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而且产出的气体纯度高,品种多。

所以在空分领域里仍然被广泛使用,并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3 我国空分设备产业的市场需求和趋势中国的工业气体市场的发展与其下游行业如钢铁及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煤化工行业在近年来将持续长足发展,并且得益于政府利好环境的支持,所以工业气体的需求必将持续增长。

 现今的工业生产中,大型空分设备是冶金、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内空分设备产业也将步入“繁荣时期”。

未来的几年,我国大型空分设备的需求量正在持续看涨,市场需求也会随之逐步增大。

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必将推进以深冷工艺占据主导工艺的国内空分设备技术向大型化、高自动化、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方向飞速发展。

空分设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对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开拓国际市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先钢,沈维楞,陈允恺,等.中国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工业发展史[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2] 吴卫,石绍军.变压吸附制氮技术及其设备选型[M].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3] 毛绍融,朱朔元,周智勇.现代空分设备技术与操作原理.杭州出版社,2005.目前空气分离设备主要采用的是第6代的技术,它继承了第五代的全部优点,包括流程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碳氢环合物清除彻底,能耗低,同时还兼具大型化、自动化、长周期等显著优点。

近年来低温法空分技术有了很大的持续进步,变压吸附技术也有良好的发展。

2007年空气化工公司和中海石油合资,在福建的莆田市建立了大型的空分工厂,依靠LNG提供的冷能来生产液氮和液氧。

规整填料和全馏制氩是第六代空分的两大核心技术。

5.1 规整填料塔采用,现整填料塔与筛板塔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采用规整填型上塔代替筛板型上塔,塔阻力小,只有筛板塔的1/4~1/61)由于它阻力小,上塔压力降低,操作弹性大,使得氧提取率进一步提高,可以达到97%~99% 3)操作安全性高,可以连续长期运行:4)塔径是筛板塔的60%左右,运输条件好。

5.2 无氢制氩,即全精馏制氩气全精馏的制氩就是从高低压塔的上塔提取氩馏分进入氩塔精馏,在塔底获得液氩。

这样工艺流程简化;而且能耗低。

5.3 采用类环状流(膜式)冷凝蒸发器。

高低压上下塔之间的纽带设备也是空分的关键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周围的液氧温度低于气氮,使气氮冷凝而成液氮,作为下塔的回流液,同时液氧蒸发作为上塔的上升蒸气。

采用膜式结构的优点是传热温差小、传热效率高,而且操作变工况适应性强,投资也可大大降低。

6 结束语2010年我国的工业气体的市场规模比2005年增长了67%,在全球市场的占比率也迅速提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预计未来大型空分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大。

从空分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历次的空气分离流程的变革,都是围绕着节能和安全这2个主题展开的。

能耗低和安全长期运行时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

 随着煤化工的利好政策作为工程配套的空分设备也将趋于大型化。

近年来煤化工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热点,煤化工必将是特大空分的巨大市场,特大型超大型的空气分离装置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加速开发特大型内压缩流程,提高特大型空分设备各配套单元设备和部机技术水平,提高自动控制和变负荷跟踪技术水平,是我国大型空分设备流程再次变革和前进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刘勃安.空分技术读本[M]. 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9.[2] 黄进旗 王凤喜等.空分设备维修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上接第17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