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的作用

绩效考核的作用
绩效考核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在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新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成为时下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关注的重心。绩效考核是员工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定期的考核,使员工了解自己在哪方面有提高,在哪方面还有不足之处。绩效考核为企业的各类人员提供机会,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所以对我国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可行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1引言

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绩效考核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最佳。

绩效考核主要服务于管理和发展两个方面,目的是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最终使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另外,绩效考核是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连的,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把员工的行为统一到战略目标上来。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还对组织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不准确或不符合实际的绩效考核不会起到积极的激励效果,反而会给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带来重重障碍,使员工关系紧张、团队精神遭到损害。因此,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看到绩效考核的意义所在。

企业制定了战略发展的目标,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企业绩效考核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制度,营造绩效考核的社会环境,为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制度、资源及服务的保证。

2效绩考核的相关理论

2.1效绩考核的概念

所谓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

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2.2效绩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也称绩效评价,对员工现任职务状况的工作绩效,以及担任更高一级职务的潜力,进行有组织的、定期的并且是尽可能客观的评价,不管企业针对员工采取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3效绩考核的一般程序

在企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对员工的考核标准的制订首先对岗位职责进行划分、目标、任务的完成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实现。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岗位工资是进行绩效考核。一套完整的考核程序,首先要对岗位职责做出分析。通过观察和研究,确定关于某种特定工作性质的定量考核标准,也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掌握该职务的固定性质和组织内部职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点,从而确定该职务的工作规范,并确定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上应具备的技术、知识、能力与责任。最终实现事业单位岗位职责———定量考核———岗位工资制度。做好岗位分析。根据企业单位的经营目标和岗位职责特点,确定量化的考核指标。根据不同岗位工作的特点,对各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合理设置考核要素,明确规定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以避免一些人为的评价因素,对难以进行定量考核的岗位,要建立定期述职报告制度,根据职责特点和工作实绩并参考民主评议的办法进行严格考评。

3效绩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1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依据

人员任用标准是德才兼备,人员任用原则是因事用人,用人所长,容人之短。要想判断人员的德才状况、长处短处、优点缺点,近而分析其适合何种职位,必须经过绩效考核。对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知识素质、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在次基础上对员工的能力和专长进行判断。而事实上员工能否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能否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优良的绩效,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具备新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尚需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绩效考核来进行评价。也就是说,绩效考核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用人”的主要前提和依据。

3.2绩效考核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手段

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主要内容,奖惩分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要做到奖罚分明,就必须科学、严格、公正地进行绩效考核,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决定奖或罚的对象以及奖或罚的等级。例如,员工年度绩效考核为良好及以上者,才能入选年度评先评优,方可参与高岗级岗位的竟聘,否则不能;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者或直接归为不合格者,应退出工作岗位进行转岗培训。

绩效考核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因素,通过考核,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指出长处,鼓舞斗志,坚定信心;通过考核,指出存在的不足,纠正过失和寻找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鞭策后进,促进进步。只有这样,先进的斗志更昂扬,后进的变压力为动力,使员工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出色的完成工作目标。

3.3绩效考核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

企业在人员调配前,必须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岗位分析和人岗匹配程度的调查,而进行这些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是绩效考核。人员职务的晋升和降职也必须有足够的依据,必须有客观且公正的绩效考核,而不能只凭企业决策人的好恶轻易的决定。通过全面、严格的绩效考核,如发现一些人的素质和能力已经超过所在职位的要求,而适合担任更具有挑战性的职务,则可晋升其职位;如发现一些人的素质和能力已经已不能达到现在职位的要求,则应低其职位,调整到与其能力和素质相匹配的职位上去;如发现一些人用非所长,或其素质和能力发生跨岗位的变化,就可进行横向交流,调整到适合其所长的岗位上。

3.4绩效考核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

通过绩效考核能侧面反映员工了解知识的程度寄员工能力结构、优势和劣势、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也就能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为员工定制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所以必须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培训才能有针对性,对员工短处进行补充学习和训练。

3.5绩效考核是薪酬分配的依据

按劳分配是公认的企业员工分配原则,不言而喻,准确地衡量“劳”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目前,很多企业是采用浮动的岗位薪点工资制,也就说在员工的工资中,有一部分是浮动工资,这部分工资与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和岗位直接挂钩,年度绩效考核为优秀或考核积分达到一分者,可以晋升一薪岗位薪级工资;年度绩效考核为不合格者,则降低岗位薪点工资;员工岗位的变动也直接与其岗位工资挂钩。因此,没有绩效考核,报酬就没有依据。没有

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的报酬,就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就提高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3.6绩效考核——平等竞争的前提

在企业内部,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存在高岗低能或者低岗高能的现象;而且同一职位的不同员工之间的绩效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而且越是在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上,这种差别越明显。为使员工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竞争,实现内部人才合理流动以及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提高各自的绩效。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只有进行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才能为员工搭建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平台,让员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4人力资源管理在效绩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4.1我国企业效绩考核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最近些年一些企业发展度非常迅速,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却未能跟得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尤其是企业不注重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缺少对员工的监督和激励措施,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第一类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和国际接轨,而且已经走向规范化。这类企业由于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他们已经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了,在我国,只有像海尔这样的少数国际化企业可以归结到此类型。这类企业严格的来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二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我国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力求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来提高企业绩效,完善企业管理。但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科学,考核方法不当,没有沟通和反馈和结果利用不当等。此种情况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存在,因此它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4.2当前效绩考核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事位在绩效考核工作的实践中进行了的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的考核制度,向科学化、规范化方面发展,特别是工的奖惩、任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以下不少值得注意和不视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4.2.1考核标准不够清晰

在一些企业存在绩效考核的标准过于模糊,表述不清晰,标准不齐全、以主观代替客观等现象。不难想象,将不完善甚至是不相关的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全面、缺乏客观公正的,其考核结果往往不会得到被考核者的认同的。

4.2.2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结果不科学。有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是单向的考核,即上司对下属的审查式考核。如果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曾有过私人感情或冲突、存在偏见等许多非客观的因素将势必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而且由于考核人员也有自己的职责分工,有的时候考核者也很难了解被考核者在上司不在场时的工作表现,这样造成形成信息不全面,绩效考核结果产生偏差。

4.2.3考核认识不到位

主要表现是企业领导层把主要精力放在务工作上,缺乏对考核工作重要性认识,没有树立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很多职工把所写的总结存在电脑里,每年年终考核时改改总结时间,很难起到总结提高的作用,被考核者在述职时,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对缺点不足泛泛而谈,员工不了解考核的重要性。

4.2.4考核找中出现平均主义

有的企业为了避免出现考核中的矛盾现象,年度考核采取平均主义的优秀指标分配方式。第一,本企业优秀名额确定后,进一步按照比例下发名额,层层划分,层层下达,层层定额;第二,本企业内部在使用优秀指标时搞平衡安排和轮流坐庄。这样谁也难以提出异议,大家都能也只能接受这种既量化又平均的分配方式。

4.2.5考核反馈不当

考核工作结束后,各式各样的表格填写完成后即束之高阁,有面对面的沟通,没有找出被考核者在绩效完成过程中的问题,被考核者得不到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使考核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样被考核着绩效永远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考核的公正性需要进行检验,进行有效的沟通会发现考核中的误差,并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对考核的不良抵触情况的出现。反馈不当的存在,一会影响考核工作的严肃性,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企业领导难以摸清职工队伍的真实情况,容易造成用人决策失误;二会影响考核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难以形成职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局面,不利于职工明确发展的导向。

5绩效考核的有效措施

5.1效绩考核的原则

公开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常规性原则、差别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2有效进行效绩考核的措施

绩效考核是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重要依据。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构建绩效考核科学化规范化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针对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应对对策如下:

5.2.1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组织环境中分配资源

为了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企业需要发掘高绩效的员工或团队,以便将更好的组织资源倾斜分配,才能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出。若是将资源平均分配,势必造成资源浪费或低效益回报。

5.2.2激励和奖励员工

这是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之一。当资源是可见时,容易监控;人力资源及智力是不可控的,管理的难度增加,激励变得尤其重要;只有通过考核,才有激励和奖励员工的依据,通过一个增强的环路回馈,使高绩效员工保持高绩效,令后进者向往和主动改善绩效。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5.2.3提高考核认识

要提高对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考核工作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及促进作用。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员和团队的发展与成长,而不是惩罚。在吸取过去考核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分析、总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事业单位考核,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意识指导工作。

5.2.4进一步规范考核体系

将考核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成为常规性管理工作。科学设置指标。考核指标应满足3个条件:一,对不同层级或不别的考核对象,考核指标体系应有同;二,在对不同层级或不同类考核对象进行考核时,考核指标应予不同的权重;三,要定性分析量分析相结合,强化考核指标的可。此外,对每个考核指标,还应有具细的说明,便于考核者、被考核者准把握内涵,减少因对考核指标理解而导致的偏差。因此,针对企业单位不同层级或不同类别的考核对象,应分具体的考核指标,并且把“绩”的指标分解为“个性指标”和“共性指标”采用定性指标与定

量指标相结合的,克服原有考核指标过于机械化、缺对性的不足。同时,可采用层次分析定不同层级的考核对象的指标权重,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既增加了同员的可比性,又减少了因考核对象层务不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

5.2.5给予员工有关考核情况的反馈

进一步使用好考核结果考核是手段,使用是目的。因此,要认真做好考核工作总结,加强绩效考核的反馈工作。首先,考核工作结束后,应认真及时地总结经验、不足,以利于今后考核工作的改进。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分析职工队伍现状,分类排队,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其次,加强绩效考核的反馈工作,使被考核者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给被考核者申辩说明或改进的机会,从而通过考核对被考核者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案例分析:康宏公司的绩效改善方法

康宏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处理绩效问题的全新办法:非惩罚性处分,其核心思想是倡导责任和尊重的处分,认为每个员工都是成熟、负责、可堪信任的成年人。如果企业像成年人那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表现得像个成年人。这种新的绩效改善方法强调不使用惩罚,取消了警告、训斥、无薪停职,着眼于要求个人承担责任和决策。最后,公司管理层还进行非常大胆而令人吃惊的改革——取消传统的最后处分步骤——无薪解雇,代之以大胆的新方法,带薪停职处分。新绩效改善的最后处分是通知员工第二天将被停职;他必须在停职日结束时回来做出决定,要么解决当前问题并完全承诺在各方面工作中达到令人满意的表现,要么就另谋高就。公司负担那天的工资,以表示希望看到员工改正并留下来的诚意。但是,如果员工再次犯错就会遭到解雇。何去何从,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员工自己手里。非惩罚性处分法先从非正式会谈开始。如果这些会谈未能产生结果,就会采取进一步的处分措施。

当非正式的会谈过程和绩效改进讨论不能成功地解决员工的绩效或行为问题时,主管所采取的第一级正式处分措施是“首次提醒”,也就是讨论员工存在的问题,提醒员工注意自己有责任达到组织的标准,并争取员工同意重返令人满意的表现。

如果问题继续存在,主管就进而给予“二次提醒”。主管将再次跟员工会谈,争取他同意解决问题。会谈后,主管将讨论内容正式编写成备忘录,交给该员工。“提醒”一词不同于“警告”或“训斥”,而是提请员工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提醒他注意现在有绩效和期望绩效之间的具体差距;其次,提醒他注意,他有责任拿出合格的表现,做好他该做的工作。

如果正式处分措施的初始步骤不能成功地说服某人解决绩效问题,就需要果断采取行动——带薪停职。有权威力的最后步骤是离职一天做决定。通过这种新的绩效改善方法,公司紧张的气氛才得到缓解。员工消极怠工等现象得到了遏制。

6总结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而且能营造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组织氛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薪酬不仅仅是劳动的报酬,在一个团队中更是个人价值的认可,为了避免员工羽毛丰满就跳槽离职的现象,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绩效考核,关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规划企业的宏伟前景,让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与企业共同发展,为有远大志向的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广阔空间。

最后需要强点的是绩效评价仅仅是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评价工作要想真正有效,还需要其他工作的共同配合,例如激励、培训的手段等。只有管理人员既具有绩效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具有绩效管理的动力,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绩效考核的负面作用

绩效考核的负面作用 未来真正拥有竞争优势的,将是那些能够激发组织成员超越自利性追求的企业。 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最近很郁闷,前段时间根据销售人员月度考核体系模糊的缺点,人力资源部牵头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没想到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新体系实施后事与愿违,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公司的传统做法是,由部门自主确定销售目标,月底按销量的一定比例提取奖金到部门,由部门主管进行分配。按照流行的绩效考核观点,这种基于部门主管主观判断的奖金分配方式,对员工的激励性不足。为了促进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人力资源部将销售人员销售目标达成率与奖金系数挂钩,设置了阶梯式的奖励机制: 没想到,政策实施后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由于销售目标比较有挑战性,部分销售人员不再把注意力完全放在销售上,而是将自己每月的达成率“精确”地控制在80%-81%,以保证每个月的达成率都能超过80%. 更令人头疼的是,新政策实施后,公司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之前,虽然没有奖励机制的牵引,但各部门除销量目标外,还会在重点产品销售等方面主动确定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确定挑战目标,公司积极向上的氛围非常浓厚。实施目标绩效考核之后,很多人开始把精力放在就销售目标与公司讨价还价上,反而失去了之前的进取精神,公司氛围的变化令人担忧。 硬币的另一面上述的尴尬情形在很多实施绩效考核的中国企业当中屡见不鲜,但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执着地导入目标绩效考核。在目标绩效考核的拥趸们看来,员工是自利的,并且缺乏内在的努力动机。组织绩效提升的关键,就在于利用员工的自利性,设计相应的激励制度和惩罚措施,让员工认识到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符合自身的利益,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工作。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理念乍看起来简单实用,而且中国向来就不缺乏“合理奖惩、论功行赏”的意识,所以企业热衷于目标绩效考核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解决绩效考核的难题,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但不幸的是,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往往事与愿违。 很多企业先是将希望寄托在强制分布上,但由于将有差别的奖金视为唯一的激励手段,强制分布则视为实现差别的技术,最终的结果是为强制分布而强制分布,完全背离了激励的原则和初衷。据说某咨询公司在推销强制分布的同时也“身体力行”,要求项目组也进行强制分布,最终项目经理硬着头皮把有待改进的名额给了刚进项目组的助理,搞的助理哭哭啼啼,被评为优秀的人也不干了,闹着要把自己的名额让出去。 很多人对活力曲线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实践当中往往被“强制分布是否科学”的问题所困惑。事实上在韦尔奇执掌GE期间,强制分布与数一数二

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绩效考核(performanceexamine),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然而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各是什么?绩效考核的原则又 是什么?小编为你带来了“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欢迎阅读! 什么是绩效考核 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 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 结果对员工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 和方法。 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企业

在制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 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 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注意绩效考核的时效关系,绩效考核是对被考核主体过去进行评价并对其来产生影响。 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及其影响 一、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的表现 1.以考核作为评薪定级的依据 不少企业的高层领导在谈到绩效考核时,都认为考核即 是管理,管理即是考核,把考核摆在了很高的位置。的确, 不考核怎么知道员工的工作情况,不考核员工怎么会重视这 些工作,考核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引着员工按照企业的要求 去工作,为了增强考核的牵引力,就必须加大考核使用的力度,在众多的考核结果使用中,诸如末位淘汰、培训、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和发奖金定薪酬等级,众多企业高层都 偏爱把薪酬和绩效结合起来。据调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 目的,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 起来(75.9%);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培养员工的能力

(54.5%)。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应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 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管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作用的重要 手段,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但是从这一调查结 果可以发现75.9%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 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2.评价员工工作情况,防止员工“偷懒” 这个考核目的是基于对员工愿意主动做好工作的怀疑, 在管理理念上,这样的企业持“x”理论,认为员工是懒惰的、不愿意负责任的、只看重物质激励、必须在监督下才能 完成工作。但是过于强调这一点,直接导致在实际的绩效考 核操作过程中,管理者认为要时刻监督员工,防止其偷懒, 员工绩效高低的结果胜于绩效的形成过程,热衷于判断、收 集员工绩效好坏的信息,作为年终考核公平、公正的依据, 对于员工为什么绩效高和业绩低下,则没有探究和观察的兴 趣,更谈不上还要针对问题所在帮助员工改进。

浅谈企业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

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 牧场绩效管理是牧场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牧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而绩效反馈可以说是绩效管理的最后环节,又是新的绩效计划制订的重要依据,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是做好牧场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牧场实际,从绩效面谈的目的、绩效反馈面谈的原则、绩效面谈前的准备工作、绩效反馈面谈中的技巧、绩效结果应用等几方面,对做好牧场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完善牧场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的建议。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牧场针对员工采取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为牧场创造更大的价值,因而绩效被认为是员工通过努力所达成的对牧场有价值的结果,或者员工所作出的有利于牧场战略目标实现的行为。 一、绩效面谈的目的 绩效考核结束后,主管人员需要与员工进行一次甚至多次面对面的交谈。通过反馈面谈,使员工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同时员工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完成绩效目标中遇到的困难,请求上级给予指导和帮助。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被考核者的表现达成双方一致的看法。对同样的行为表现,往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管理者对员工的考核结

果代表的是管理者的看法,而员工可能会对自己的绩效有另外的看法,因此,必须进行沟通以达成一致的看法,这样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绩效改进计划。 2、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认可的需要,当一个人做出成绩时,他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承认和肯定。因此,绩效反馈面谈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3、指出员工有待改进的方面。员工的绩效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者员工目前的绩效表现比较优秀,但如果今后想要做得更好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些都是在绩效反馈面谈的过程中应该指出的。通常来说,员工想要听到的不只是肯定和表扬的话,他们也需要有人中肯地指出其有待改进的方面。 4、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在双方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员工和管理者可以在绩效反馈面谈的过程中一同制订绩效改进计划。通过绩效反馈面谈,双方可以充分地沟通关于改进绩效计划的方法和制订相应的具体计划。 5、协商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目标与绩效标准。一个绩效周期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绩效周期的开始。因此上一个绩效周期的绩效反馈面谈可以与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绩效计划面谈合并在一起进行。 二、绩效反馈面谈的原则 在与下属进行绩效面谈时,应注意不同面谈对象、场合

绩效考核的意义

摘要:很多企业都经历或正在经历这样的现象:优秀员工不顾我们的挽留,翩然而去;潜力员工不顾我们的期待,悄然远去;甚至重点培养的员工,也不顾我们的重托,撒手而去,留给企业无尽的懊恼和叹息。更让企业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似乎总是该走的没有走,不该走的却走了;平凡的没有走,优秀的却走了。于是,也总能听到HR管理人员一遍又一遍无奈的歌谣:我拿什么来留住你?我的员工! 在快速多变与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何吸引、激励、奖励、发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岗位分析、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 关键词:效绩考核,存在问题,对策,现状

Summary:Many enterprises have experienced or are undergoing the same kind of phenomenon: excellent employee despite our detain, fly away; Potential employees despite our expectations, quietly so far away; Even the key develops employees, also regardless of our great trust, give them away, for enterprise endless annoyed and sigh. More let enterprise scratching their heads, always seems to be the go has not gone, shouldn't go but walked; Ordinary no go, good but go. So, always hear HR management personnel again and again but song: I take what to keep you? My staff! In the fast changing and competitive society, how to attract, motivation, and rewards, development and retaining qualified employees face enormous challenge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factor is enterprise of position analysis,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Keywords:the effect achievement assessm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status quo

(管理知识)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实施绩效考核效果分析 对企业而言,绩效考核可以说是致关重要的,应用得当,会促进目标的达成。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使企业原本和谐、稳定的氛围受到破坏,制约企业发展。 (一)由绩效考核带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绩效考核带来的问题 一个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绩效考核管理采取了如下方式:不论是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还是监事会主席、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系列人员,全部在人力资源部组织的由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部分职工代表作为评委的绩效考评会上做述职报告,然后由每位评委对每一位高管人员的述职报告,按照人力资源部制定的统一考核标准进行测评打分。由于每一位高管或者高级政工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同,有些高管人员的工作可量化,有些则不好量化。虽然工作职责及分工均不一样,但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测评标准,考评结果差别很大。得分低者极为不满,认为不应把自己放在这样一群对自己工作不太了解的评委中进行考评,而且工作职责目标也和那些得分高者明显不同,使用同一标准考核有失公平。又由于公司并没有将测评结果与奖惩兑现,只是作为一种形式,过后便不再提及,得分高者的热情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感到干好干坏没有区别。由此测评之后高管层不论成绩好坏与否,不满情绪均较大,怨气较多,一些意见也扩散到中层,一时间工作效率下降,管理层原本很协调的工作关系变得生硬。 据笔者了解,企业因实施绩效考核而引起负面效果的例子还很多,有些企业责任人对考核结果不服,管理人员间关系紧张,上下级管理人员相互间不信任,工作士气下降。甚至有的企业人才流失,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未能得以体现,原本良好的企业运行状态受到了影响,阻碍了公司发展。 2、绩效考核引发问题的原因分析

绩效考核推行的意义

推行“员工绩效考核”的意义及要求 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企业全体员工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及工作效果做出科学、公正的评判。 通过推行“员工绩效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鞭策员工不断上进、使员工能高效率的工作,也只有通过考核,才能作出公平、合理的奖罚决策。志高集团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都亟待变革,开展“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推行绩效考核的意义 1、通过绩效管理可实现公司目标 绩效管理是连接员工个人行为和公司目标完成的最直接桥梁。通过不断的督导、检查来为管理把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问题发生前进行事前控制,从而提高工作绩效。以绩效为导向,使每个人就公司管理目标达成共识,不断自觉调整团队的行动。各单位步调协调一致,将促进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确保公司目标实现。 2、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公司整体运营管理 对于公司整体而言,绩效考核可以作为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改善的基础。通过“员工绩效考核”逐步过渡并实现公司整体目标考核,从而保证集团发展战略的实现。 3、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对于个人而言,考核可以让被考核者了解自己工作的真正价值,分析出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通过针对性的培养和规划,以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对公司而言,绩效管理有助于明晰员工长期的绩效表现,为公司对员工、

部门的阶段工作做出客观公正评价提供了标尺,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效率部门和员工继续努力。绩效管理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了解员工的潜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不断吸引外部人才,为管理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二、推行绩效考核的要求 1、各单位内部应认真学习考核制度,把考核制度贯彻到全体员工工作中,树立考核意识,明确考核思路,将“员工绩效考核”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在考核中杜绝人情因素,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确保考核结果反映员工真实水平。

浅谈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

浅谈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为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日趋深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实行聘任制和招聘制,绩效考核工作为这一制度的实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管辖范围和长江其它河段相比,更具有通航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和畅通的敏感性、通航管理的综合性等特点。要管好居于全国乃至全世界首位的两座大型船闸,促进三峡通航管理事业的发展,设计制定出一套具有先進性、有效性、针对性和良好操作性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事业单位绩效考核 1 概述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为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日趋深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实行聘任制和招聘制,绩效考核工作为这一制度的实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绩效考核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客观的标准,对职工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工作态度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的综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基础性工作。有效的绩效考核,变人力资源为人才开发,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职工提高素质,保证事业单位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一套适应事业单位特点的职工激励与绩效考核机制至关重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高效地为社会服务才是发展的硬道理。从大的方面而言,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各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是交通部整合长航在宜船闸、调度、海事、航道、通信等专业力量的基础上组建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统一负责海事、航道、船舶调度、通信、三峡锚地等行政管理,负责葛洲坝船闸和三峡五级船闸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属国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管辖范围是长江干线庙河至中水门,全长59km,和长江其它河段相比,更具有通航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和畅通的敏感性、通航管理的综合性等特点。要管好居于全国乃至全世界首位的两座大型船闸,促进三峡通航管理事业的发展,设计制定出一套具有先进性、有效性、针对性和良好操作性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2 绩效考核的理论分析 2.1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地处三峡这一特殊区域,肩负着三峡智能通航系统、水上监控系统,船闸监测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建设项目的建成、使用和管理工作,是交通部重点投入的事业单位。目前全局人力资源总量虽然规模比较大,但质量不够高,能级结构和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各专业之间发展不够平衡,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人力资源的专业结构和分布结构亟待改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常见问题

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常见问题 为了提高公司内部的潜力和保证公司达到的经营目标,很多企业都会先从绩效考核制度中下手,但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一定要避免以下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常见问题。 绩效考核是每个企业的日常功课,公平、公开和公正的考核,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和员工都获得发展。但是,绩效考核始终是手段,实际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会阻碍其激励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负激励。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对症下药,让绩效考核真正发挥良好的效果呢?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逐一探索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籍此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力图让企业的绩效考核更有成效。 一、绩效考核“大锅饭” 绩效考核“大锅饭”是指企业员工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考核结果相差不大。究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或者是某些领导为了平衡做好人,这样,往往在考核中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即无论是主要责任人还是毫不相干的人员共同受罚,实际上形成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大锅饭”。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其共同的后果都是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和战斗力的发挥,企业的总体利益也会因此受损,考核不仅不能激励员工,反而产生了不易消除的负面作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绩效考核“大锅饭”的问题,可以采取按照岗位职责结合工作完成情况来进行考核,不搞“一刀切”。有差别才有激励,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也有需要其做好的工作,如果他的工作未能达到岗位职责的要求,或者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考核时理所当然应该有所体现,而一旦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即使本部门或本公司其他人员未能完成工作,该成员理应不受牵连。 与此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我们的企业好比一个“团队”,团队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而出现并不断强化的。提到竞争,往往很自然地被人们理解为外部竞争,事实上,团队内部同样也需要竞争。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打破“大锅饭”。如果一个团队内部没有竞争,在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也许会凭着一股子热情努力工作,但时间一长,发现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结果都是一个样,每一个成员享受同样的待遇,那么他的热情就会减退,在失望、消沉后最终也会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式来混日子。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赏勤罚懒、赏优罚劣,并将绩效考核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打破考核“大锅饭”的格局,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通过竞争的筛选,可以发现哪些人更能适应某项工作,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最优配置,

关于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关于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 1、对广大职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 (我们的绩效考核是从业绩、能力、态度三个部分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各方面好与不好都有可量化或可区分的 标准,通过与个人的实际表现相对照,评价结果就比 较客观公正了。) 2、对广大职工的提薪、晋升和奖励提供客观的依据; (广大职工的提薪、晋升和奖励需要客观的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如何奖励、奖多少,以后将以绩效考核结果 作为参考。) 3、公司对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各方面,指出了明确的要求; (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好好工作,怎么样才是好好做,从哪些方面好好做,现在有了明确的标准。) 4、通过对照相关标准的评核,让职工认识到自己哪些方 面存在不足; (通过考核,我们哪些方面不符合“优秀”标准,就是我们的不足,就应该积极去改善和提高,这就为我们提 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绩效考核的意义: 1、对广大职工的评价更公平和理,避免了主观偏见或以

点概面(因一个方面不好,而整个人被否定); 2、让表现优秀的职工得到适当的提薪、晋升和奖励; 3、使广大职工能清楚的知道公司是如何要求自己的; 4、通过评核统计,可以使公司了解广大职工需要哪些方 面的培训和辅导; 员工绩效考核简介 所谓绩效考核,是公司对员工的工作成绩或结果以及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考察和评价。并通过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和对表现懒散低效者给予惩罚,来激励广大员工干部积极努力工作,同时也为后进员工提出了明确的改善方向。 本公司所推行的绩效考核,是针对每一个人的考核,分为业绩、能力、态度等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联系密切,业绩是广大员工干部实际工作结果的表现,能力和态度则是制约这一结果的关键要素,因为良好的业绩,取决于充分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同时,能力和态度又是一个德与才的关系。是德才兼备,还是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这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的考察因素。企业需要优秀的员工,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要有让人满意的业绩,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从业心态。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客观评价,能发现我们存在哪些不足,再通过适当的培训指导,可以使我们不足的地方得到改善和满足,并逐渐成为合格而优秀的员工。 本公司的绩效考核,对主管和员工的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区

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的意义 员工的工作绩效,是指他们那些经过考评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企业通过对其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获得反馈信息,便可据此制定相应的人事决策与措施,调整和改进其技能。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其中前两项属于员工自身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后两项则是客观性影响因素。可用公式表如下:P=F(SOME) 式中P为绩效,S是技能,O是机会,M是激励,E是环境。此式说明,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与环境四变量的函数(参见余凯成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出版社)。 绩效考核的目的 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是行政管理性的,如制定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但其目的也有培训开发性的,如绩效考核结果对被考评者的反馈,以及据此结果制定与实施培训计划等。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包括: 1、绩效考核本身首先是一种绩效控制的手段,但因为它也是对员工业绩的评定与认可,因此它具有激励功能,使员工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工作满意感。另一方面,绩效考核也是执行惩戒的依据之一,而惩戒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绩效不可缺少的措施。 2、按照社会主义的按劳付酬原则,绩效考核之后使应论功行赏;所以绩效考核结果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工具。薪酬与物质奖励仍是激励员工的重要工具。 3、绩效考核结果也是员工调迁、升降、淘汰的重要标准,因为通过绩效考核可以评估员工对现任职位的胜任程度及其发展潜力。 4、绩效考核对于员工的培训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绩效考核能发现员工的长处与不足,对他们的长处应注意保护、发扬,对其不足则需施行辅导与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浅析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浅析 摘要: 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它在企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公司处理得当,你就可以抓住机会对员工的未来给予积极影响。反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绩效考核中,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经过上级的考察与测试,可通过访谈或其他渠道,将其结果向被评员工反馈,并听取其说明和申诉。因此,绩效考核具有促进上、下级间的沟通,了解彼此对对方期望的作用。绩效考核结果是员工调迁、升降、淘汰的重要参考,管理者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对员工现任职位的胜任程度及其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一、绪论 (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它在企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公司处理得当,你就可以抓住机会对员工的未来给予积极影响。反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小型企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是强调专业理论与中小型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人员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揭示目前中小型企业在高层管理考核上的不足,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层管理方案和改进建议,以有效评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业绩和能力。《绩效考核》是人材管理制胜的法宝,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作为其核心概念的绩效考核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中遭遇了瓶颈,造成该现象的根源之一就是当前国内外中小型企业在绩效考绩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许多组织进行绩效考核的一个环节是,经理和员工一起开会,经理向大家介绍考核过程和评判标准。如果该过程涉及到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利益,经理和员工会在一起进行讨论为了取得一致意见并制定一套形式化的方案。对

值得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进行讨论的重要行为作出文件记录。 现在有许多中小型企业还没有看到绩效考核在本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大部分公司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简单的在公司制定一份考核制度,大部分管理人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制定一些太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根本就不关心这种制度是否按要求在实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人来决定的,许多成功企业的CEO都意识到:“企业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的人材,要想让企业的员工都成为企业的人材,绩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所有成功企业都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拥有一套优秀的绩效考核制度,达到预期目标并不至产生负面作用”。 通过绩效管理的方法引导开发员工为公司市场目标的达成而努力这样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在一个公司中很好的运用绩效考核能够充分了解高层管理人员和低层工作人员的特点,对被考核对象提供了较准确评价及指导意见。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培训,对调动个人及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对绩效进行研究,尤其是在美国。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考核之间存在统计上的正相关。有的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例如蒋春燕和赵曙明通过对248家香港企业的调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行业性质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是,蒋春燕和赵曙明发现,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系统的培训与员工相关的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蒋春燕和赵曙明则指出指出,不相关和负相关的原因可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滞后的和互为因果的。这就值得我们去好好的思考,绩效与业绩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各种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的基础上,收集各种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做系统的整理,修改,对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用了比

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绩效考核运用不当,会使得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对于企业制度反感,导致人才流失,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等;反之则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加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也就决定了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套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增加竞争优势、取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工具。 1.绩效考核是辅助员工更好发展的工具。 绩效考核是员工工作调动和职务升降的依据。人员任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任用的原则是因事用人,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因此想要评价一个人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地考核认定,并依据此考核情况进行工作调动。 2.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高效的基础。 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依据。“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放错位置的人。”只有充分了解员工,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更好地明确每个职位对于员工的要求,从知识技能到精神面貌再到职业素质等,通过这些判断员工与该职位的契合程度。通过考核还可以了解到其工作动机、性格气质特点等与职业发展的匹配度,以此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绩效考核是增加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保障。 现代很多企业和员工已不再是以前的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合作模式。企业将员工放在合伙人的位置,为的就是要将员工的内在资源发挥到最大化,将其全部运用在企业的效益当中,以达到企业效益的最优准则。绩效考核方式可以是这种最大化的测试者,它会对这种结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同时,也能够科学合理地预估未来的价值趋向,并根据这些基础数据分析出下一步的战略。 4.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薪酬分配遵守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这就必然要求对每一个员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评定和计量,实行按劳分配。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都采用浮动的薪资政策,即有一部分是浮动的工资,这部分工资由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所决定的。绩效考核越高,所得报酬就越多;绩效考核越低,所得报酬就越少,甚至可能对自身岗位也会有相应的影响。因此,没有绩效考核,就没有报酬的依据,也就无法做到按劳分配。

绩效考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的意义 一、绩效考核的涵义 考核是指对所属员工在业务和服务方面进行考查和审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术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实际贡献等。 考核是以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实现组织目标为目的,对员工的表现和实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也要考核员工的能力和工作适应性等方面的情况。 二、绩效考核的意义 1、绩效考核的目标 绩效考核的目标是改善员工的组织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以求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 2、绩效考核的功能 (1)管理功能。绩效考核的管理功能首先表现在考什么,就是要明确组织、部门及个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其次,表现为怎么考,即具体操作时应当体现沟通、学习、改进、评价等功能。第三,表现为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考核结果是晋升、奖惩、培训等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2)激励功能。绩效考核要奖优罚劣,改善调整员工的行为,激发其积极性,促使组织成员更加积极、主动、规范地去完成组织目标。 (3)学习功能。绩效考核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通过考核使组织成员

更好地认识组织目标,改善自身行为,不断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和实力。 (4)导向功能。绩效考核标准是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期望,是职工努力的方向,有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5)监控功能。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对组织而言,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对下属工作状况的评价。通过对其员工工作绩效的考评,获得反馈信息,便可据此制定相应的人事决策与措施,调整和改进其效能。 三、绩效考核的原则 1、客观、公正、科学、简便的原则 客观即实事求是,公正即不偏不倚,按照考核标准,一视同仁地进行考核,科学、简便即要求考核从标准确定到考核结果的运用,整个过程设计要符合客观规律,正确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准确地评价员工的行为表现。同时,考核的具体操作要简便,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达到尽可能好的考核效果。 2、注重实绩的原则 实绩即指员工通过主观努力,为企业做出并得到承认的劳动成果、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在考核过程中,坚持注重实绩原则即要求在对员工做考核结论和决定升降奖励时,以其工作实绩为根本依据。 3、多途径分能级的原则 在绩效考核中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能级的人员应有不同的考核标

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案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姓名:守法 号: 所在省市:省市 所在单位:华润雪花啤酒()

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以华润雪花啤酒()为个案 单位:华润雪花啤酒() :守法 摘要:简述了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简要分析公司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设置考核指标、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加强绩效考核监督和检查、做好绩效反馈工作等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问题;解决措施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否相称。其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另外,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在评价、激励员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绩效考核,需要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才能避免绩考核中问题的产生。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啤酒的全国性的专业啤酒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其股东是华润创业和SABMiller。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23%的份额。2013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达到1172万千升,公司总产销量连续八年遥遥领先国其他啤酒企业。2013年雪花啤酒品牌销量达到1062万千升,连续九年全国第一,成为中国首个销量超千万千升的啤酒品牌,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啤酒品牌的地位。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在区域设立华润雪花啤酒()区域公司(以下简称区域公司),对其在投资的4家公司和一个营销中心进行管理,华润雪花啤酒()(以下简称公司)是其投资的公司之一,成立于2007年,

绩效考核的意义及重要性_实行绩效考核的意义.doc

绩效考核的意义及重要性_实行绩效考 核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员工的工作业绩、品行、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定,来体现一个部门、个人的业绩目标的完成情况,以确定其工作绩效和未来发展潜力的管理方法。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绩效考核的意义及重要性,欢迎阅读! 1、绩效考核是人员聘用的依据 由于实行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培训、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按照岗位工作说明书的标准要求,决定了员工的聘用与否,这在企业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注意。 绩效考核是人员职务升降的依据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岗位工作说明书,工作的绩效是否符合该职务的要求,是否具有升职条件,或不符合职务要求应该予以降免。在企业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升职的,这也要看员工平时工作中的绩效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企业判断的标准,要做好这方面的绩效,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2、绩效考核是人员培训的依据

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准确地把握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可具体掌握员工本人的培训需要,从而制订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企业的员工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综合素质。 3、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 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对应制订的薪酬制度要求按岗位取得薪酬,而岗位目标的实现是依靠绩效考核来实现的。因此根据绩效确定薪酬,或者依据薪酬衡量绩效,使得薪酬设计不断完善、更加符合企业运营的需要。绩效考核和员工的工资是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员工很关注的一方面。 4、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 通过绩效考核,把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充分运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员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他们工作起来更主动,这样企业发展才会更顺利,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5、把绩效考核与未来发展相联系 无论是对企业或是员工个人,绩效考核都可以对现实工作作出适时和全面的评价,便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便于发现与现实要求的差距,便于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的不断进步,这点一定要记住,这样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绩效考核实施问题分析

绩效考核实施问题分析 “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已成为一句管理格言。考核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监督、检查、评估能够驱动和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的主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纠偏、提供指导,从而使重要工作计划得以有效落实,进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同时,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和能力进行阶段性考核,并提供改进意见,使员工能够客观认识自我,不断提高技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推动员工能力发展;最后,通过绩效考核,区分员工工作绩效优劣,为奖优罚劣和人事晋升提供客观依据。 一、绩效考核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众多企业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本企业内推行绩效考核。 然而,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对考核认识不足或操作不当,不仅难以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效应:误导员工行为、造成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员工与主管之间关系紧张、互相抱怨、互不信任,并最终影响到业务的正常开展。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来看,在1000多家已实施了绩效考核的企业中,59.1%的企业效果一般,只有20%的企业效果比较好。这些数据表明,绩效考核是一个令企业比较头痛的问题。企业在绩效考核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如下: 1、心理抵触 一方面,员工对考核及其作用不理解,也不愿意被监督、被评价,并担心考核结果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面子和前途,因此对考核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另一方面,考核双方对考核结果的认识分歧较大(比如:员工自我评分都在90分以上,主管评分大多在60分),员工认为考核不客观、不科学,不认同考核结果,考核成为大家怨言的集中点,这也给主管造成了心理压力和负担,最终考核成为大家都不愿意触及的事情。 2、相互推诿 考核发现问题后,大家相互指责、推卸责任,似乎每人说的也都有理,使得企业无法追求个人责任,最终不了了之。 3、应付了事 评分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使得大家分数都差不多,难以客观反映员工真实绩效;考核方法或程序较复杂,考核人因为不了解或是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草草在考核表上打分完事;考核结果对个人也没有什么影响,你考你的,我做我的,考核对员工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与激励作用,最终流于形式。 4、行为误导 多做多错、多错多扣、多扣多罚,导致员工开始“偷懒”、少做事,以避免被多扣钱;员工为考核得高分,只顾自己出风头、抢业绩,员工之间出现恶性竞争,团队合作难继续;考核时凭领导主管打分,和领导日常接触较多或关系较好的员工得分高,而虽然工作水平高,但与领导疏远或

绩效考核含义与方法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司的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容及评价方法等,其核心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准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使员工个人的能力得以提升,并确保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企业制定了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绩效考核的容及目的绩效考核:收集、分析、传递有关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绩效考核是检测产品结果和顾客需求的满意程度。 国许多企业实行的绩效考核,其实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完整的绩效管理应当是一个循环流程,包括绩效目标制订、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等容。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绩效考核是在年底对过去绩效情况的回顾,甚至有些公司是到了年底才匆忙制订了考核的标准、条款和权重,"针对的是点";而绩效管理则是向前看,侧重过程,通常需要一年时间完成整个流程。 有新观点认为:绩效考核是计算企业的合力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手段衡量出哪些因素推动企业发展,哪些因素制约企业发展。从而找到平衡点,以达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绩效考核的应用绩效考核的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薪酬与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在设定薪酬时,一般已将薪酬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正是通过绩效予以体现,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也必须要表现在薪酬上,否则绩效和薪酬都失去了激励的作用。绩效考评的形式 按考评时间分类(1)日常考评。指对被考评者的出勤情况、产量和质量实绩、平时的工作行为所作的经常性考评; (2)定期考评。指按照一定的固定周期所进行的考评,如年度考评、季度考评等。按考评主体分类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即“360度考评方法”。 (1)主管考评。指上级主管对下属员工的考评。这种由上而下的考评,由于考评的主体是主管领导,所以能较准确地反映被考评者的实际状况,也能消除被考评者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但有时也会受主管领导的疏忽、偏见、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考评偏差。 (2)自我考评。指被考评者本人对自己的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所作的评价。这种方式透明度较高,有利于被考评者在平时自觉地按考评标准约束自己。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倾高”现象存在。 (3)同事考评。指同事间互相考评。这种方式体现了考评的性、但考评结果往往受被考评者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4)下属考评。指下属员工对他们的直接主管领导的考评。一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员工,用比较直接的方法,如直接打分法等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可以公开或不公开。 (5)顾客考评。许多企业把顾客也纳入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中。在一定情况下,顾客常常是惟一能够在工作现场观察员工绩效的人,此时,他们就成了最好的绩效信息来源。 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分类(1)定性考评。其结果表现为对某人工作评价的文字描述,或对员工之间评价高低的相对次序以优、良、中、及、差等形式表示; (2)定量考评。其结果则以分值或系数等数量形式表示。 绩效考核方法1、图尺度考核法(Graphic Rating Scale,GRS):是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绩效考核技术之一,一般采用图尺度表填写打分的形式进行。 2、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ARM):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排序考核法。其原理是:在群体中挑选出最好的或者最差的绩效表现者,较之于对其绩效进行绝对考核要简单易行得多。因此,交替排序的操作方法就是分别挑选、排列的“最好的”与“最差的”,然后挑选出“第二好的”与“第二差的”,这样依次进行,直到将所有的被考核人员排列完全为止,从而以优劣排序作为绩效考核的结果。交替排序在操作时也可以使用绩效排序表。 3、配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PCM):是一种更为细致的通过排序来考核绩效水平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一个考核要素都要进行人员间的两两比较和排序,使得在每一个考核要素下,每一个人都和其他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