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数据备份系统项目说明书
互联网数据中心标书

互联网数据中心标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_____公司决定建设一个先进、高效、可靠的互联网数据中心。
二、项目需求(一)机房环境1、机房选址应具备良好的电力供应、通信条件和自然环境,远离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和易燃易爆场所。
2、机房面积应根据业务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具备足够的空间容纳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3、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散热、防尘、防潮、防火、防雷等设施,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电力系统1、提供双路市电接入,配备大容量 UPS 不间断电源系统,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2、合理规划电力布线,确保电力分配的均衡和安全。
(三)网络系统1、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架构,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如光纤、以太网等。
2、配备高性能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
(四)服务器与存储系统1、选用性能优越、稳定性高的服务器,满足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
2、配置大容量、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访问。
(五)监控与管理系统1、建立全面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房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
2、配备专业的管理软件,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维护。
三、技术方案(一)机房布局设计根据机房面积和设备数量,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服务器区、存储区、网络设备区、监控区等。
采用冷热通道隔离的方式,提高机房的散热效率。
(二)电力系统方案1、市电接入采用两路不同变电站的供电线路,确保市电的可靠性。
2、 UPS 系统选用在线式 UPS,电池组容量满足设备在市电中断后的持续运行时间要求。
3、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市电和 UPS 系统均故障时能够及时启动。
(三)网络系统方案1、采用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网络架构,核心交换机选用高性能的万兆交换机,汇聚和接入交换机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千兆或万兆交换机。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容灾备份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容灾备份项目设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XX月XX日目录一概述 (3)二建设目标 (3)三建设内容 (4)四规划设计 (4)4.1 政务云灾备架构规划设计 (6)4.2 部署方案设计 (7)4.3 灾备服务等级设计 (8)五解决方案 (10)5.1 数据库备份 (10)5.2 业务文件备份 (10)5.3 业务应用操作系统备份 (10)5.4 虚拟化平台备份 (11)5.5 数据压缩 (11)5.6 全局源端重复数据删除 (11)5.7 断点续传 (12)5.8 备份数据有效性验证 (12)5.9 备份空间测算 (12)5.10 备份策略规划 (13)5.11 灾备数据恢复服务 (13)5.11.1 虚拟机自动异机恢复 (14)5.11.2 文件丢失与误删 (14)5.11.3 数据库故障 (14)5.11.4 服务器系统故障 (14)一概述随着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一代云中心在统筹利用信息化资源,统筹管理和节约国家信息化支出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委办局业务上云已经初具规模,各地市云平台建设渐入佳境。
但是,地震、水灾、火灾等天灾突如其来;错误操作、人为破坏、恐怖袭击等人祸防不胜防;设备失效、软件错误、通讯中断、病毒木马等技术风险无处不在。
在各级政府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今天,一旦业务中断、数据丢失,可能造成的是致命威胁。
甚至导致政府正常运转和对外服务中断。
数据显示,40%的政府机关平均 3 年就会遇到一次意外威胁,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作为今后政府行业信息化运行的平台,没有一个健全的灾备体系来应对这些事故隐患,造成的后果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XXX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将统筹规划和建设云灾备中心,以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云业务系统灾备需求,有效应对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而且能够避免政府信息化建设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技术人力资源的共享,确保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有序发展。
鲁邦通 GoRugged R2000 双 SIM 卡 VPN 无线路由器 用户手册说明书

鲁邦通GoRugged R2000 双SIM卡VPN无线路由器用户手册关于文件该文件描述双SIM卡工业2G/3G/4G路由器——鲁邦通R2000的软硬件功能。
版权所有©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商标许可Robustel是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标。
该文件中提及的其他商标和商业名称均属于各自持有者。
免责声明未经版权拥有者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该文件的任意部分。
由于方法、设计、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文件内容可能在未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修订。
因使用该文档导致任何错误或损坏,鲁邦通概不负责。
技术支持联系方式电话:+86-020-********传真:+86-020-********邮件:********************网址:重要注意/通知由于无线通信的特性,数据不能确保百分之百地传输和接收。
数据可能延迟、损坏(即有错误)或全部丢失。
虽然在一个状况良好的网络里正常使用路由器这样的无线设备传输或接收数据时,数据很少会有明显地丢失或延迟,但是在数据传输或接收失败会对用户或其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死亡或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建议不要使用无线路由器。
由于传输或接收数据过程中的数据延迟、错误或数据传输接收失败而导致的严重后果,鲁邦通概不负责。
安全防范常规●该路由器会产生射频。
使用该路由时必须注意射频干扰和射频设备规定的安全问题。
●不要在飞机、医院、加油站或其他禁止使用无线通信产品的地方使用路由器。
●要确保附近的设备不会干扰路由器。
比如:心脏起搏器、医疗设备。
路由器天线应该远离计算机、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等。
●路由器必须正确连接外部天线。
在路由器上只能使用经过验证的标准天线。
想要寻求符合标准的天线,请联系授权经销商。
●天线与人体至少保持20cm以上的安全距离。
不要把天线放在金属盒子、集装箱等金属容纳物中。
●射频辐射暴露声明1.对于没有协同定位的移动设备(安装发射天线的地方要远离人体至少20cm。
信息化项目备份服务方案

信息化项目备份服务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备份服务意义 (2)二备份服务内容 (2)三备份恢复管理 (5)四备份方案调整与扩容 (6)一备份服务意义规范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管理工作,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需要进行数据恢复时保障数据的可用性,使数据损失减少到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保证云平台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升云平台系统的可用性。
备份与恢复操作的目的在于:➢因用户意外删除或误操作导致丢失的数据能得到及时的恢复;➢当硬盘等硬件出现故障时云平台服务能得到恢复;➢满足客户对于业务连续性的要求;➢数据存档,满足业务的查询或国家法律的取证需要。
二备份服务内容数据备份与恢复服务为客户提供了端到端的服务,服务交付人员需要详细了解客户需求,深入分析客户业务系统现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案。
服务内容如下表所示:对于备份巡检和报告,依照如下约定要求予以交付:•每天对备份结果进行巡检,查看所有备份任务是否执行成功,对失败的任务,明确失败原因,对备份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对失败的记录进行补备。
•定期(每月末)提供巡检报告,对备份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对于经常出现备份失败的任务,查明失败的根本原因,对备份系统进行调整。
对于备份数据归档,依照如下约定要求予以交付:•若客户需要对备份数据进行长期归档,则通过磁带库等设备,对历史备份数据进行异地归档;•制定归档策略,对超过指定日期的备份数据,归档至磁带库中;•规划异地归档仓库,定期将磁带进行离线异地保存;•定期对数据的归档情况提供记录报告。
三备份恢复管理(1)恢复方案的要求•能够满足用户对可接受的应用恢复时间和用户可以接受的数据丢失时间的要求;•恢复方案的制作要求写明具体的实施步骤,形成恢复操作手册;•在方案中应包括(但不限于):恢复的内容,恢复所需要的时间等,并将成功测试的测试记录附在其中。
(2)恢复操作申请要求•用户误操作引起数据丢失时,需提交恢复需求申请,经审批后提交运维变更流程执行;•遇到系统故障引起数据丢失时,应将问题提交到事件管理流程中处理,由事件管理流程引发变更申请后,进行恢复操作;•对于紧急的数据恢复操作,需要经过运维负责人授权;•对于大规模量的数据丢失和数据恢复,需要经由项目领导小组内部决策,制定详细恢复策略。
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使用手册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DS数据安全产品部版权声明本文档版权归上海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简称上讯信息),并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公司和个人不得将此文档中的任何部分包括其中所含的所有资料进行复制、公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散发给第三方。
否则,本公司将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档仅提供阶段性信息,因市场情况变化迅速,所含内容可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随时更新、修改,恕不另行通知。
所以,本文档仅供参考使用,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如因文档使用不当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信息反馈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郭守敬路498号20号楼邮编:201203电话:86-21-51905999 传真:86-21-51905959邮箱:********************目录1产品介绍 (7)1.1产品简介 (7)1.2产品架构 (8)1.3产品功能 (8)1.4工作环境要求 (9)1.4.1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客户端系统要求 (9)2安装与卸载 (10)2.1安装前准备 (10)2.1.1安全使用需知 (10)2.2服务器安装 (10)2.2.1硬件导览(产品外观以实物为主) (10)2.2.2硬件安装 (11)2.2.3配置部署 (13)2.3客户端安装 (15)2.3.1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5)2.3.2Mac OS X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8)2.3.3Linux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8)2.3.4Netware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9)2.3.5Solaris操作系统下安装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19)2.4卸载 (20)2.4.1Windows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0)2.4.2Mac OS X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0)2.4.3Linux/UNIX/Solaris 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1)2.4.4Netware操作系统下卸载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21)3新手上路 (22)3.1.1安装虚拟机快速步骤 (22)4管理平台配置使用说明 (37)4.1数据保险箱管理平台登录 (37)4.2快速设置向导 (39)4.3系统设置 (42)4.3.1系统设置 (42)4.3.2邮件设置 (43)4.3.3网络设置 (46)4.3.4防火墙设置 (47)4.3.5安全套件 (48)4.3.6升级 (49)4.3.7备份/恢复 (49)4.3.8电源设置 (52)4.3.9恢复出厂设置 (52)4.4存储设置 (53)4.4.1磁盘管理 (53)4.4.2加密管理 (56)4.4.3磁盘卷管理 (57)4.4.4热备盘管理 (61)4.5用户管理 (61)4.5.1用户管理 (61)4.5.2群组管理 (62)4.6文件共享 (63)4.6.1共享管理 (63)4.6.2文件管理 (64)4.6.3SAMBA (66)4.6.4FTP (66)4.6.5NFS (67)4.6.6AFP (68)4.6.7ISCSI (69)4.7虚拟平台 (72)4.7.1虚拟机 (72)4.7.2虚拟磁盘 (73)4.7.3安装镜像 (74)4.7.4全局设置 (75)4.8备份服务 (76)4.8.1备份服务状态 (76)4.8.2备份服务管理 (76)4.8.3异地同步复制 (84)4.9系统日志 (87)4.10帮助 (88)5客户端配置使用说明 (88)5.1开始使用数据在线备份与存储系统版 (88)5.1.1从系统托盘快速启动(仅限于Windows操作系统) (88)5.1.2登陆对话框 (89)5.1.3语言选择 (90)5.1.4操作主界面 (90)5.1.5用户设定 (91)5.1.6备份日志 (93)5.2设定备份集 (93)5.2.1备份集类型 (94)5.2.2备份来源 (95)5.2.3备份计划任务 (97)5.2.4连续数据保护(CDP) (97)5.2.5加密 (100)5.2.6备份过滤器 (101)5.2.7备份前/备份后命令 (104)5.2.8临时文件夹 (106)5.2.10追踪符号链接(仅适用于Linux/Unix/Mac) (107)5.2.11微软卷影复制服务(VSS) (107)5.2.12保存策略 (108)5.2.13额外备份(离线备份,注销提醒) (111)5.2.14In-file delta(文件中差异备份) (111)5.2.15本地复制 (111)5.2.16在多台电脑上使用一个备份账户 (114)5.3备份 (114)5.3.1数据是如何备份的 (114)5.3.2备份文件到备份服务器上 (115)5.3.3备份文件到本地磁盘(文件种子加载工具) (118)5.4恢复 (119)5.4.1从备份服务器上恢复备份的文件 (119)5.4.2从移动设备恢复备份的数据 (120)5.4.3在线恢复的IP地址限制机制 (121)5.5In-file delta(文件中差异备份)技术 (121)5.5.1概述 (122)5.5.2数据块大小 (124)5.5.3文件大小 (124)5.5.4上传完整文件 (125)5.5.5高级In-file delta(文件中差异备份) 类型 (125)5.6备份/恢复 Oracle 8i/9i/10g数据库 (126)5.6.1要求 (126)5.6.2概述 (127)5.6.3如何备份Oracle数据库(Physical Backup) (127)5.6.4如何恢复Oracle数据库 (131)5.6.5如何恢复单个表空间 (132)5.7第十章备份/恢复 Microsoft SQL Server 7.0 / 2000 / 2005 (132)5.7.1要求 (132)5.7.2概述 (133)5.7.3如何备份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 (133)5.7.4如何恢复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 (137)5.8备份/恢复 Lotus Domino / Notes (138)5.8.1要求 (138)5.8.2概述 (139)5.8.3如何备份Lotus Domino / Notes database(s) / file(s) on Windows (139)5.8.4如何恢复Lotus Domino / Notes database(s) / file(s) (143)5.9备份/恢复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146)5.9.1要求 (146)5.9.2概述 (146)5.9.3如何备份Microsoft Exchange 服务器 (147)5.9.4如何恢复Microsoft Exchange 服务器 (151)5.10备份/恢复 Windows 系统状态 (152)5.10.2概述 (152)5.10.3如何备份Windows 系统状态 (152)5.10.4如何恢复Windows 系统状态 (155)5.11Microsoft Exchange邮件层面的备份/恢复 (156)5.11.1要求 (156)5.11.2概述 (156)5.11.3授权 (156)5.11.4如何对Exchange单邮箱备份 (157)5.11.5如何对Exchange单邮箱恢复 (161)5.12备份/恢复MySQL 服务器 (163)5.12.1要求 (163)5.12.2概述 (163)5.12.3如何备份MySQL server (163)5.12.4如何恢复MySQL 数据库 (168)5.13邮件报告 (168)5.13.1新用户报告 (168)5.13.2忘记密码报告 (169)5.13.3备份报告 (170)5.13.4备份设定更改报告 (173)6关于上讯信息 (174)7产品支持 (175)1产品介绍1.1产品简介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性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重要数据和文件以电子格式保存和传递。
广州网源 门禁管理软件 说明书

广州网源科技有限公司门禁管理软件使用说明书版本号3.2修正时间:2008年10月1日目录第一章软件的安装与卸装 41.1软件的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软件的卸载 (6)第二章 软件的基本操作 (8)2.1登录和进入操作软件 (8)2.2 设置部门和班组名称 (9)2.3 添加注册卡用户 (10)第三章 门禁设置 (11)3.1添加设置控制器参数 (11)3.2控制器的IP设置 (14)3.2.1小型局域网(同一网段)设置 (14)3.2.2广域网(跨网段)设置 (16)3.3测试控制器的通讯 (19)3.4 校准系统时间 (20)3.5 远程开门功能 (20)3.6权限分配管理 (21)3.7 实时监控功能 (24)3.8 数据回收与查看 (25)3.8.1查询出入记录 (25)3.8.2 查询报警事件出入记录26 3.8.3查询按钮事件记录 (26)第四章 考勤功能管理模块 (26)4.1考勤正常班设置 (26)4.1.1班次设置 (27)4.1.2 节假日设置 (28)4.1.3 请假出差设置 (29)4.1.4. 签到管理 (30)4.2 考勤倒班设置31 4.2.1倒班规则设置324.2.2倒班班次设置324.2.3倒班排班33 4.3考勤统计与生成报表 (36)4.3.1 生成考勤详细报表 (37)4.3.2 生成考勤统计报表 (38)第五章 扩展功能 (38)5.1启用下载信息功能 (38)5.2 启用时间组功能 (39)5.3 启用密码管理功能40 5.3.1.超级通行密码功能 (40)5.3.2卡+密码功能 (41)5.4 启用高级功能 (42)5.4.1启用门禁界面功能 (44)5.4.2 启用考勤界面功能 (44)5.4.3 启用倒班界面功能 (45)5.4.4 启用电子地图功能455.4.5启用多门互锁功能 (47)5.4.6 启用反潜回功能 (48)5.4.7启用多卡开门功能 (49)5.4.8启用定时开门功能 (50)5.4.9 启用自动服务功能 (52)5.4.1.0 启用报警及消防联动功能 (54)5.1.1.1 启用首卡开门功能585.1.1.2 启用强制门状态60 第六章 系统管理 (61)6.1 用户管理 (61)6.1.1 添加用户 (61)6.1.2 修改与删除用户 (62)6.1.3 用户权限分配 (63)6.2 更改系统密码 (64)6.3 数据库管理 (65)6.4.1 备份数据库 (65)6.4.2 恢复数据库 (66)6.4.3 清除过期数据 (67)附录一:怎样将数据导出到EXCEL文档里去? (68)附录二:如果控制器和电脑软件通讯不上,怎么查找原因 (68)附录三:如果刷卡不开门怎么查找原因 (69)附录四:关闭XP自带的防火墙 (70)第一章:软件的安装和卸装1.1软件的安装;先将光盘放入光驱,运行光盘的,系统将自动弹出(如下图)完毕后会弹出如下界面:单击【下一步】。
数据备份项目实施方案

数据备份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数据备份项目是指在IT系统中对重要数据的定期备份和恢复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数据备份系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和灾难恢复能力。
二、项目目标1. 建立完备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介质、备份存储位置等方面,以实现全面覆盖和高效备份。
2. 设计并实施自动化的备份流程,提高备份效率和可靠性。
3. 建立灾难恢复计划,确保系统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运行。
4. 提供详细的备份报告和监控机制,及时掌握备份状态和异常情况。
5. 建立定期检查和测试机制,验证备份和恢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项目实施方案1. 需求分析:明确企业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的需求,包括备份数据量、备份频率、恢复时间要求等。
同时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
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和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备份软件和硬件设备,考虑备份介质的可靠性和容量等因素。
3. 系统设计:设计备份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组成部分,包括备份服务器、备份存储设备、备份软件和网络连接等。
4. 网络结构规划:确保数据备份流程在网络上的畅通和安全,考虑网络带宽和QoS等因素。
5. 系统部署:按照设计的备份系统架构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部署,配置相关参数和网络连接。
6. 数据备份:根据备份策略和备份计划进行数据备份操作,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同时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7. 数据恢复:设计并实施数据恢复方案,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
8. 定期检查和测试: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确认备份和恢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9. 备份报告和监控:建立备份报告和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备份状态和异常情况,便于处理和决策。
10. 培训和文档: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培训,并编写相关操作手册和文档。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准备阶段:明确项目目标、需求和预算,进行项目计划和资源调配。
计算机网络系统备份方案

计算机网络系统备份方案背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备份方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备份数据是为了确保在系统故障、恶意攻击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能够恢复并保护关键的数据和系统。
本文档提供一套可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备份方案,旨在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标1. 提供系统备份的稳定可靠性。
2. 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实现备份和还原过程的高效性。
备份方案本方案采用了传统的备份策略和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备份。
1. 定期全量备份定期全量备份是本方案的核心。
系统管理员每隔一段时间(如每周或每月)将整个系统的数据备份到一个独立的存储介质中,例如硬盘、磁带或云存储平台。
全量备份保证了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系统灾难或数据丢失时的可靠恢复。
2. 增量备份除了定期全量备份,本方案还包括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只备份系统中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
通过增量备份,可以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存储空间。
增量备份与全量备份结合使用,确保备份过程的高效性。
3. 备份存储备份数据的存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案推荐将备份数据存储到离线介质中,如硬盘或磁带。
离线存储不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并且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定期测试和校验为了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在实施备份方案后,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测试和校验备份数据。
这可以通过还原备份数据到一个独立的测试环境来实现。
通过定期的测试和校验,可以发现备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备份方案,该方案基于传统的备份策略和技术,旨在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定期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的结合,配合离线存储和定期测试,能够有效保护系统的关键数据和系统。
系统管理员应按照本文档提供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的备份和校验工作,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数据备份系统项目说明书
广州科技网是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面向政府管理部门、科研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科技信息网络系统,是国家和广州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点工程之一。
广州科技网以促进科技交流、推动科技发展为宗旨,以宣传推广广州地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科技成果应用为主要内容,为社会各界提供内容广泛的世界各地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最新动态信息,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比较全面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是科技局对外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科技局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网站。
广州科技网已具备信息发布、信息检索、信息处理、网上政务、企业信箱、视频点播等服务功能。
广州科技网建成于2000年,随着网站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加,对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备份方式在可靠性、扩展性和服务性能方面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未来广州科技网发展需要。
因此,广州科技信息网络中心拟对广州科技网的数据备份系统进行更换和数据迁移,并以这次工程作为契机,征集国内具备相应技术服务与支撑能力的单位,作为广州科技网数据备份系统服务的长期技术支持合作单位。
以下将针对本项目提出详细的服务和功能要求。
1.项目名称
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数据备份系统
2.项目目的
在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现有IT环境基础上建设系统成熟稳定、技术先进、功能完善、性能优良、安全性高、易于管理及维护的集中数据备份系统,实现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上所有主要服务器数据的统一备份管理。
3.项目背景和需求
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上目前的IT基础网络结构环境如下图所示:
广州科技网网络结构图
整个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被分为对外服务网、中心内部网、虚拟主机子网和培训子网四个部分,各子网主要功能以及服务器环境如下:
●对外服务网
此子网提供广州科技网的INTERNET对外服务,包括各种平台上的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搜索引擎服务器、全文检索服务器等。
●内部办公网
存放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内部办公服务器和广州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的开发、测试服务器。
●虚拟主机子网
存放各种虚拟主机、托管主机、租用主机服务器。
培训子网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训室服务器,用于对外培训,此服务器不需要备份。
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采用100M快速以太网技术组网,外网防火墙选用CISCO PIX 防火墙,主干交换机采用两台CISCO CATALYST 4006交换机,分别连接对外服务网和内部办公网,对外服务网部分重要服务器采用千兆光纤连接到4006交换机的GBIC接口上,内部网的4006交换机包含三层路由模块,为内部办公网提供VLAN间路由功能。
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上对外的应用主要以Internet信息服务为主,广州科技网主站点()采用基于java开发技术的三层体系结构,后台数据库选用Oracle8i,中间件服务器选用Jboss3.2.5,Web服务器采用Tomcat5.0+Apache 2.0协同运行的模式;此外科技网还包括多个子站点,这些子站点多数采用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2000网络操作系统,Web服务器系统包括IIS+ASP/+SQL Server2000。
广州科技网目前采取的是分散管理的备份方式,主要依靠制定定时任务执行系统管理员的简单脚本程序将数据备份到异地的服务器硬盘上,由于原有的磁带设备已经损坏,目前又缺乏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因此备份出来的数据也以分散的方式保存,并且数据往往只有一、两份备份,不能按日期保留多个历史时间点备份。
随着科技网上数据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这种模式的备份显得越来越难以管理和维护,并且对数据的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备份状况下,当服务器发生软件错误或磁盘等硬件故障时,如要重新恢复系统,往往需要经过排除硬件故障、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完成系统配置、恢复新数据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才能恢复,往往需要半天甚至数天才能完成,这将造成较长时间的服务异常。
对于访问量越来越大的科技网服务平台,如此慢的系统恢复过程是难以适应科技网业务发展要求的。
根据上述的情况,我们整理出广州科技网网络平台数据备份系统的主要需求如下:3.1 需要备份的服务器节点以及应用程序情况
表一需要备份的数据情况
表一需要备份的数据情况
需要备份的数据类型包括:
●各种应用软件系统的程序文件
●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日志文件
●邮件系统的程序和数据
●各种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各种软件资料和办公文档
3.2功能要求和技术参数
1)要求实现广州科技网全网跨平台(Solaris/Linux/Windows)统一备份管理,需要备份
的客户端共10台(参考上面的列表);
2)要求以磁盘作为数据备份的物理介质,可备份的总空间至少不小于500GB,本项目
不要求实现离线的磁带备份;
3)目前只要求基于LAN备份,但保留升级到SAN环境下专网备份的可能;
4)要求备份系统具备极佳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备用户权限管理能力,能够对备份数
据进行校验,客户端数据备份前可经过压缩和加密;
5)要求备份系统在备份服务器自身发生故障时具备较好的可恢复性;
6)可通过防火墙进行跨网段备份和恢复;
7)支持完全、增量等多种备份策略,支持合并文件系统备份;
8)基于策略的任务管理,能够自动完成备份任务;
9)支持客户端的备份前/备份后脚本调用功能,以便对特殊的应用提供备份支持;
10)能够对打开的文件进行备份,要求至少提供两台Windows服务器的打开文件备份;
11)对备份的磁盘存储阵列实现虚拟磁带库,方便将来扩充为可离线备份的系统;
12)实现对外服务网上两台关键数据库服务器(在Solaris上的Oracle服务器和在
Windows2000上的SQL Server服务器)的数据库在线热备份;
13)实现对外服务网两台数据库服务器(Oracle Server和SQL Server)和两台Web服务
器(Apache和IIS服务器)的裸机灾难恢复功能。
14)原则上要求在发生非灾难性事故时,数据库数据能够完全恢复,应用程序数据至少
能够恢复到1天以前的状态;
15)所选产品需要有良好的扩展性,并能支持对多种常见应用系统提供热备份模块;
16)提供统一、人性化的图形用户界面,易于操作和管理;
17)良好的备份性能,较短的数据恢复时间;
18)完善、直观的备份日志系统和报告。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2005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