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音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语音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一、填空题1.人的发音器官是由()、()、()三大部分组成。

2.语音的四要素是:()、()、()、()。

3.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是由()、()、()决定的。

4.语音的社会属性可以从()、()、()上体现。

5.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是()、()、()、()。

6.元音的分类标准是()、()、()。

7.辅音的分类标准是()和()。

9.普通话“洪”字韵母的国际音标写法是(),“风”字韵母的国际音标写法是(),“门”字韵母的国际音标写法是();“哥”字韵母的国际音标写法是();“之”字韵母的国际音标写法是();“张”字声母的国际音标写法是();“干”字声母的国际音标写法是()。

12.普通话的舌面辅音是()、()、()。

13.普通话的舌根辅音是()、()、()、()。

16.非音质音位有()、()、()。

17.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等。

二、单项选择题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A.u c h B.y ts h x C.u ch h x D.x y k4.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韩愈 韩愈诗歌风格(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

韩愈 韩愈诗歌风格(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

一、选择题1.诗歌的最突出特点是()A.以议论为诗B.以才学为诗C.以文为诗D.大量用典正确答案:C2.韩愈所写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中的天街所指的是()A.长安街B.朱雀大街C.龙尾道D.横街正确答案:B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韩愈作品的是()A.《答李翊书》B.《进学解》C.《张中丞传后叙》D.《西湖七月半》正确答案:D4.下列文集中,属于韩愈的是()A.《柳河东集》B.《昌黎先生集》C.《壮悔堂文集》D.《东坡乐府》正确答案:B5.关于韩愈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是唐代散文家。

B.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C.他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

D.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代人。

正确答案:D6.关于韩愈写《师说》的原因,错误的是()A.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所以社会风气不尊重老师,很多人不爱学习。

韩愈写《师说》反对这种风气。

B.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

C.韩愈写《师说》是为了感谢自己的老师。

D.韩愈写《师说》是为了反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社会风尚,鼓励青年人拜师学习。

正确答案:C7.韩愈的《马说》论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句论断在哲学上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A.相互依存关系B.相互转化关系C.主体决定客体的关系D.客体决定主体的关系正确答案:A8.“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出自韩愈哪一首诗?()A.《嗟哉董生行》B.《南山诗》C.《山石》D.《调张籍》正确答案:《山石》9.“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是韩愈描写哪一种花的句子?()A.石榴花B.荷花C.梨花D.李花正确答案:D10. 韩愈以“佶屈聱牙”来评价的一部古籍是()。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1•大量观察法2.统计指标3•标志表现4•离散变量5.统计机构二.填空题(0.5 X 40=20 分)•.统计具有、和等职能。

其中是其基本职能。

2•统计一词包括、和三种涵义;其中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

其中基本特征。

••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等阶段。

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6•统计总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 许多个体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特征。

7•统计标志值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和_____________ 。

8•变量按期取其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9.统计机构是从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活动的组织。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三种。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于________________ 年制定,于 _____________ 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________________ 年制定,于 ______________ 年修改。

脂类习题及答案

脂类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脂质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同质多晶2、固体脂肪指数(SFI)3、碘值(IV)4、酸价(AV)二、填空题(每空3分)1、在人体内有特殊的生理作用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称为。

2、顺式脂肪酸的氧化速度比反式脂肪酸,共轭脂肪酸比非共轭脂肪酸,游离的脂肪酸比结合的脂肪酸。

3、自氧化反应的主要过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

4、最常见的光敏化剂有:、。

5、HLB值越小,乳化剂的亲油性越;HLB值越大,亲水性越,HLB>8时,促进;HLB<6时,促进。

6、在油脂中常用的三种抗氧化剂、、。

7、测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是。

8、过氧化值是指。

它是衡量油脂氧化初期氧化程度的指标。

因为是油脂氧化主要的初级产物。

随着氧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此时不能再用POV衡量氧化程度。

三、判断题(每题1分)1、猪油的不饱和度比植物油低,故猪油可放置的时间比植物油长。

()2、家畜脂质组织中油脂溶点高,是因为SFA多。

( )3、天然油脂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

( )4、脂肪的营养价值仅在于它可以提供热量,故可以用蛋白质代替之。

()5、天然存在的脂肪酸均是直链、偶数碳原子。

()6、牛奶是油包水型的乳浊液。

()7、抗氧化剂尽早加入。

( )8、单重态氧是油脂自动氧化的自由基活性引发剂。

()9、当油脂无异味时,说明油脂尚未被氧化。

()10、脂肪氧化与水活度的关系是:水活度越低,氧化速度越慢。

()四、简答题(每题9分)1、油脂自动氧化历程包括哪几步?影响脂质氧化的因素有哪些?2、试述油脂自动氧化历程和光敏氧化历程有何不同?何者对油脂酸败的影响更大?答案一、1、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结晶晶型不同,但融化后生成相同的液相。

2、在一定温度下固液比ab/bc3、指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是衡量油脂中双键数的指标。

4、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毫克数。

二、1、必需脂肪酸。

2、快、快、略高3、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4、叶绿素、肌红蛋白5、强;强, O /W; W/O6、PG、BHT、TBHQ或BHA7、酸价8、1kg油脂中所含氢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氢过氧化物、POV值(氢过氧化物)降低三、1、×2、√3、√4、×5、×6、×7、√8、×9、×10、×四、1、答:油脂的自动氧化经过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三个阶段。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原核微生物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二、选择题1.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D )。

A、科B、属C、目D、种2.各种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点,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C )A.分布广,种类多 B.适应强,易变异C.体积小,表面积小 D.生长速,繁殖旺5.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C )。

A、单细胞B、没有真正的细胞核C、个体微小D、细胞结构简单6.在分类系统中,细菌和蓝细菌皆属于( A )。

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多细胞D、单细胞三、填空题1. 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___属名____和一个___种名____构成;书写排列上,____属___名在前,___种___名在后。

四、简答题1.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各自包括哪些主要类群?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完善,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②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③能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微生物: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五、论述题3. 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污染物的降解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污染水体、土壤的生物修复2、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原理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解剖复习试题

解剖复习试题

测试练习1 绪论一、名词解释1.器官 2.解剖学姿势二、填空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由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

2.根据外形,人体可分为、、和等四大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3.常用来描述空腔器官位置关系的方位A. 上和下B. 前和后C. 内和外D. 近侧和远侧E. 深和浅4.矢状轴A. 呈上下方向B. 与身体长轴垂直C. 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D. 不与水平面平行E. 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不同的组织组合成具一定形态,完成特定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如胃,肺,肾等。

2.是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的姿势。

3.将人体按三维方向切成不同断面,目前已被临床放射诊断广为应用。

二、填空题1.细胞组织2.头颈躯干四肢三、单项选择题1.C 2.B测试练习3 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内皮2. 腺上皮二、填空题1.人体基本组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__四大类。

2.上皮组织常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3.上皮组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功能。

4.被覆上皮依据_________的不同而分为单层和复层上皮,其中单层上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复层上皮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根据上皮细胞的极性,上皮朝向体表或腔面的一面称__________。

6.位于心、血管腔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____,而位于胸腔、腹腔内表面的上皮称____。

7.上皮组织游离面常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特殊结构。

8.上皮细胞的侧面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连接。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名词解释及填空题汇总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名词解释及填空题汇总

高频知识点汇总(填空及名词解释)本资料以题目考察的形式分章节汇总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及部分选择高频考点,大家先试炼检验、再查漏补缺第一章1.名词解释:职业答案: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

答案:职业期望解析: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3.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方法称为____答案:职业分层解析: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4.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答案:职业分类解析:本题考查职业分类的含义,属于理解记忆型题目。

破题关键点:“分成”、“归纳”、“类别系统”。

5.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被称为_________答案:职业机会解析: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求职者要把握自己拟选择职业的市场性质和人才的供需状况,制定正确的择业策略。

6.劳动者按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称为____答案:职业选择7.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称为______答案:职业生涯解析: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8.职业生涯规划答案: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产品:2.农业活动:3.无公害农产品:4.绿色食品:5. 农产品地理标志:二、填空题:1.自2007年1月起,我国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 5种高毒农药。

2.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从法律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地、投入品、生产、包装和标示及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3. 有机农产品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不使用、、、,不采用GMO方法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4.农业标准体系的范围包括:、、。

5.无公害苹果生产过程中,对于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每年最多使用次,安全间隔期在天以上。

三、判断题:1.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长期有效。

()2.中国名牌农产品认定通过后有效期限是五年。

()3.有机食品的证书有效期是一年,每年检查一次。

()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都不得收取费用。

()5.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是我国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单位。

()四简答题:1.认证“三品一标”有何意义?2.农产品质量出现安全问题应该如何进行申投诉?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产品: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2.农业活动: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及现代农业活动。

3.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经认证合格获得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4.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5. 农产品地理标志:指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二、填空1.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3. 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4.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填空一、蛋白质化学1、天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

3、一般规律是在球蛋白质分子中()极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的内部,()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的表面,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最主要作用力是()。

5、α—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平行,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与前面第三个氨基酸残基的()形成的。

6、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

7、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有()、()、()、()和()。

答案:1 NH2—CHR—COOH2 两性(或兼性)负正3 非极4 氢键5 中心轴羰基—NH6 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7 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盐键二硫键二、核酸化学1、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位置不带羟基。

2、DNA中的()嘧啶碱与RNA中的()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3、tRNA的二级结构呈()型,三级结构为()型。

4、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和()。

5、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

6、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7、环状DNA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和()。

8、DNA二级结构的维持力有()、()和(),其中主要维持力是()。

9、tRNA的三叶草结构主要含有()、()、()和()环,还有()臂。

答案:1 2 ′;2 胸腺尿;3 三叶草倒L ;4 碱基磷酸戊糖;5 9 1 糖苷糖苷嘌呤核苷;6 核苷酸7 松弛环超螺旋8 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碱基堆积力9 D环反密码子环 TψC环可变环氨基酸臂三、酶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和()。

2、同工酶是指(),但()不同的一类酶。

3、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的结构类似物,()性的抑制()酶的活性。

4、欲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倍。

5、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分为六大类,它们是()、()、()、()、()和()。

6、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呈S型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效应而引起的。

7、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理是()。

8、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是Kma、Kmb、Kmc ,且Kma>Kmb>Kmc,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与酶的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答案:1 邻近和定向效应诱导契合底物变形电荷极化和多元催化疏水微环境2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组成或结构3 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4 9倍5 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连接酶6、正协同7、通过诱导契合过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8、c a四、维生素与辅酶1、维生素B1的衍生物TPP是催化()反应的一种辅酶,又称()酶。

2、FMN、FAD在有关酶的催化反应中起()作用,这是由于维生素B2分子中()环上的1位和5位氮原子具有活泼双键能可逆地加氢脱氢的缘故。

3、生物素是()的辅酶,在有关催化反应中起()作用。

4、维生素B12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有5ˊ—脱氧腺苷钴胺素、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甲钴胺素,其中()是维生素B12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5、参与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反应的辅酶是()。

6、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7、维生素C是含六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其分子中C2及C3上的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既可()而成酸性,又可()生成氧化型的维生素C。

8、尼克酸或尼克酰胺具有()特性,所以当它们和()、()和()组成辅酶Ⅰ时,它的主要功能是()。

答案:1 α—酮酸氧化脱羧脱羧辅2 递氢7,8—二甲基异咯嗪3 多种羧化酶羧基载体4 5ˊ—脱氧腺苷钴胺素5 FAD6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7 多羟基电离出H+脱去氢原子8 氧化还原核糖磷酸腺嘌呤递氢五、新陈代谢与生物氧化1、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进行的。

2、生物氧化主要通过代谢物()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水是通过()形成的。

3、典型的呼吸链包括()和()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不同而区别的。

4、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NAD→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5、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

其递氢体具有()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Pi →A TP。

6、FADH2呼吸链,每传递两个氢原子,产生1摩尔()和()摩尔的ATP。

7、NADH呼吸链每传递两个氢原子,产生1摩尔()和()摩尔的ATP。

答案:1 线粒体内膜细胞膜2 脱氢呼吸链3 FADH2 NADH 初始受体4 鱼滕酮抗霉素A 氰化物5 线粒体质子泵氧化还原电位ATP6 水 1.57 水 2.5六、糖代谢1、EMP途径的反应全部在细胞的()中进行。

2、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生成()摩尔丙酮酸,在转变成()摩尔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3、一摩尔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后最终可产生()摩尔的A TP。

4、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次脱氢过程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5、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和磷酸核糖。

6、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7、糖酵解途径中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和()催化。

8、糖酵解途径进行的亚细胞定位在()。

答案:1 胞浆2 2 23 10 14 4 15 NADPH+H+6 糖原合成酶磷酸化酶7、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8、细胞浆七脂类代谢1、脂酰辅酶A每一次β—氧化需经脱氢、()、()和硫解等过程。

2、若底物脱下的氢全部转变为A TP,则1摩尔软脂酸经脂酰辅酶Aβ—氧化途径可共产生()个ATP。

3、酮体是指()、()和()。

4、一分子脂肪酸活化后需经()转运才能由胞液进入线粒体内氧化。

线粒体内的乙酰辅酶A需经()才能将其带入细胞参与脂肪酸合成。

5、脂肪动员是指()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并释放入血液以供其它组织氧化作用。

答案:1 加水再脱氢2 1063 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4 脂酰肉碱柠檬酸5、脂肪脂肪酸和甘油八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的代谢1 体内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为()。

2 只将氨基从一个氨基酸移向另一个酮酸的方式是()。

3 转氨酶的辅酶是()。

4、尿素分子中有两个氮原子,一个来自(),另一个来自(),通过()由其它氨基酸提供。

5、在鸟氨酸循环中,()水解产生尿素和鸟氨酸,故此循环又称为鸟氨酸循环。

答案:1 必需氨基酸2 转氨基3 磷酸吡多醛4、氨天冬氨酸转氨基作用5、精氨酸九核酸代谢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产物是()。

2、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五种,其中参与DNA复制的主要是(),参与DNA切除修复的是()和()。

3、DNA复制和DNA修复合成的模板是(),原料是四种(),反转录的模板是()。

4、DNA复制时,改变模板DNA超螺旋结构的酶是(),解开DNA双螺旋的酶是()。

5、DNA复制时,新链合成的方向是从()端向()端。

6、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

7、滞后链合成中出现的不连续片断称为(),由()酶连接成完整的DNA分子。

答案:1 、IMP(次黄嘌呤核苷酸)2 、DNA聚合酶Ⅲ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Ⅱ3、DNA dNTP (病毒)RNA4、DNA拓扑异构酶解链酶5、5′ 3′6、前导链(领头链)滞后链(随从链)7、冈崎片断 DNA连接酶第二部分名词解释一、蛋白质化学1、构象;2、肽平面;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5、蛋白质的复性;6、亚基;答案:1 在分子中由于共价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布。

构象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组成,也没有光学活性的变化,构象形式有无数种。

2 肽链主链的肽键具有双键的性质,因而不能自由旋转,使连接在肽键上的六个原子共处于一个平面上,此平面为肽平面。

3 由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数目、种类和顺序所描述的多肽链的基本结构。

4 许多蛋白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亚基通过一些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多聚体。

这些亚基的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5、变性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建其天然构象,恢复其生物活性,这种现象为蛋白质的复性。

6、蛋白质最小的共价单位,它独立时无生物活性。

二、核酸化学1、核苷;2、DNA二级结构;3、环化核苷酸;4、Tm值。

5、增色效应6、分子杂交答案:1、各种碱基与戊糖通过C—N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

2、两条DNA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为DNA的二级结构。

3、单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ˊ—OH及5ˊ—OH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为环化核苷酸。

4、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双链解开到一半时对应的温度,即260nm处的紫外吸收变化达到最大变化的半数值时,此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变性温度或Tm值。

5、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急剧增加的现象。

6、当两条不同来源地DNA(或RNA)链或DNA链与RNA链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称为杂交分子。

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三、酶1、辅酶和辅基;2、酶活力;3竞争性抑制作用;4、酶的活性中心;5、酶的活力单位 6、别构效应答案:1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透析或其它物理方法从全酶中除去,与酶蛋白结合松弛的辅助因子叫辅酶。

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牢固结合,不易用透析等方法除去的辅助因子叫辅基。

2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可用在一定条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速度表示。

3因具有与底物相似的结构,所以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与酶形成可逆的酶、抑制物复合物,而使EI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降低酶反应速度的可逆抑制作用为竟争性抑制。

这种抑制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解除。

4指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肽链上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或这些残基上的基团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三维结构上相互靠近,形成一个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其形成产物的位于酶蛋白表面的特化的空间区域。

5酶的活力单位(U):酶活力的度量单位。

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一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特定条件:温度250C,其他条件采用最适。

6调节物(或效应物)与别构酶酶分子的别构中心结合后,使酶的活性中心对底物的结合与醉话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的反应速度,此效应称为酶的别构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