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概论复习提纲

冶金概论复习提纲
冶金概论复习提纲

1.钢铁生产常用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了解)?

答:

焦比:高炉每炼一吨生铁的焦炭消耗量。

矿铁比:高炉冶炼吨铁的铁矿石消耗量。

铁钢比:每炼一吨钢的生铁消耗量。

铸铁比:铸造铁产量与生铁总产量之比。

废钢比:废钢消耗量和钢铁料总消耗量之比。

合金比:合金钢产量与钢总产量之比。

连铸比:连铸坯产量与炼钢厂钢总产量之比。

钢材比:钢材产量与钢总产量之比。

板管比:钢板、带钢、钢管的合金产量与钢材总产量之比。

2.钢铁冶炼的任务是什么?

答: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以生铁为原料,用不同方法炼成合格的钢,再铸成钢

锭或连铸坯。

3.钢铁生产流程的发展趋势(了解)。

答: 高炉炼铁 转炉

1)炼铁 →铁水预处理→炼钢

非高炉炼铁 电炉

模铸

炉外精炼→浇注 传统连铸→轧制

连铸

近终形连铸(连铸连轧) 4.请用图示法说明钢铁工业的两种生产流程(了解)。

答:流程图可以表示为:

5.一个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有哪些主要工钢材钢材

序和辅助工序?用框图画出钢铁联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了解)。

答:原料系统;矿山-选矿-烧结(球团)

冶炼系统:炼铁-铁水预处理-炼钢-炉外精炼-连铸

产品系统:初轧-无缝、轨梁、线材、薄板

铁矿-选矿-烧结、球团并焦化-炼铁(高炉)-铁水预处理-炼钢(转炉)-炉外精炼-连铸(模铸)、-初轧-无缝、轨梁

6.简述钢铁工业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如何改进钢铁生产环境(了解)?

答:废水污染、空气污染、钢铁渣污染、噪声污染

钢铁工业用水一部分可以重复使用,或者经处理后使用;大量钢渣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

7.钢铁生产用能源有哪些?我国钢铁工业能源及能耗的特点是什么?分析节能用途(了解)。答:(1)钢铁生产用能源主要有:煤炭、燃料油(重油)、天然气、电力等。

(2)我国钢铁工业能源以煤为主,电力及重油也占一定比例,天然气用量很少。

能耗特点:我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中,钢铁冶炼是耗能最高的工序,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60-70%,主要在炼铁系统,焦化、烧结、球团、炼铁是主要的耗能工序,占50%以上,其中炼铁占32.3%,烧结9.6%,焦化8.9%,球团0.1%,合计为50.9%;炼钢11.7%,轧钢系统14.4%,其它17.5%,损失大约5.5%。

(3)节能途径:

①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质量,改善热工制度。例如增加废钢比等;铁矿石品位提高1%,

可降低焦比5-10Kg/吨铁;提高燃烧率,促进能源有效利用。

②降低能量散失,减少生产工序:如增加连铸比、热锭装送、减少中间加热等。

③回收利用散失的热量:钢铁生产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占总输入能量的比例很大,合理回收

是重要的节能措施。

8.高炉炼铁的本质是什么?高炉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

答:1)高炉炼铁的本质是铁的还原过程,即焦炭做燃料和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

原料的铁,从氧化物或矿物状态(如Fe

2O

3

、Fe

3

O

4

、Fe

2

SiO

4

、Fe

3

O

4

·TiO

2

等)还原为液态生铁。

2)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炉渣和高炉煤气为副产品。

9.高炉生产用哪些原料?

答:高炉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及其代用品、锰矿石、燃料和熔剂。

铁矿石包括天然矿和人造富矿。一般含铁量超过50%的天然富矿,可以直接入炉;而含铁量低于30%~50%的矿石直接入炉不经济,须经选矿和造块加工成人造富矿后入炉。

10.高炉冶炼常用铁矿石有哪几种?

答:各种含铁矿物按其组成主要分四大类: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菱铁矿。

11.评价铁矿石质量的标准有哪些?

答:铁矿石质量直接影响高炉冶炼效果,必须严格要求。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①铁矿石品位(含铁量);②脉石成分;③有害杂质(杂质元素)和有益元素的含量;

④铁矿石的还原性;⑤矿石的高温性能(软化特性);

⑥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粒度组成(矿石的粒度和强度);⑦矿石化学成分的稳定性

高炉冶炼对铁矿石的要求;高炉冶炼使用的铁矿石必须含铁量高,脉石少,有害杂质少,成

分稳定,还原性好,软化温度高,机械强度高,粒度均匀、合适。

12.精料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1)熟料率高,矿石品位高。

(2)数量充足,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3)粒度适当、均匀,含粉低,低温还原粉化率低。

(4)炉料强度高,有良好的还原性。

(5)有良好的高温冶炼性能,软熔温度高,软化区间窄。

高炉的“精料”方针可用“高、稳、熟、小、匀、净”六个字来概括。

①“高”——是指铁矿石的品位高,还原性高,焦炭中固定碳高,熔剂中氧化钙高,各种原

料的(冷态、热态)机械强度高。(提高入炉矿品位,改善焦炭质量,将灰分降到12%以下)

②“稳”——是指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稳定、波动小。

③“熟”——是使高炉全部装入烧结矿和球团矿,熟料率达到100%,尽量不加石灰石入炉(生

高还原性的烧结矿,大力发展球团矿,使其占人造富矿的比例提高产高碱度低FeO低SiO

2

到25%)。

④“小、匀、净”——是对原料的粒度而言。日本统称为“整粒”。要求平均粒度较小,粒

度均匀,缩小上下限之间的粒度差。超过上限的大块要破碎,小于下限的粉末要筛除干净。

13.焦炭在高炉生产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焦炭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主要燃料和能源基础,焦炭在高炉中主要起发热剂、还原剂、料柱骨架和渗碳剂的作用。高炉炼铁中,可以通过喷煤代替焦炭的部分作用。即:

?燃料。燃烧后发热,产生冶炼所需热量,供高炉冶炼所需要的大部分热量。

?还原剂。焦炭中的固定碳和它燃烧后生成的CO都是铁矿石还原所需的还原剂。

?料柱骨架(焦炭是高炉料柱的骨架)。炉内是充满着炉料和熔融渣、铁的一个料柱,焦炭约占料柱体积的1/3-1/2,对料柱透气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高炉下部,矿石、熔剂已经熔化、造渣,变成液态渣和铁,只有焦炭仍保持固态,为渣、铁滴落和煤气上升以及炉缸内的渣、铁正常流通和排出,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冶炼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焦炭的这一作用目前尚不能为其他燃料所代替。

?生铁形成过程中渗碳的碳源。

14.熔剂在高炉冶炼中的主要作用及类型?

答:(1)熔剂的作用(两个):

1)实现渣铁的良好分离,并使其顺利从炉缸流出。

或熔剂能与矿石中的脉石、焦炭中的灰分生成低熔点物质,形成易从炉缸流出的炉渣,与铁水分离(使还原出来的铁与脉石及灰分实现良好的分离)。

2)具有一定碱度的炉渣,可以去除有害杂质硫,确保生铁质量。

或造成一定物理、化学性能的炉渣,去除有害杂质硫,改善生铁质量。

(2)熔剂的种类

根据矿石中脉石成分的不同,高炉冶炼使用的熔剂,按其性质可分为碱性、酸性和中性三类。

15.铁矿石入炉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处理工作?

答:破碎、筛分、中和(混匀)、焙烧、选矿、和造块等加工处理过程。

铁矿石冶炼前的加工处理:

铁矿石的准备处理:

1)破碎与筛分:目的是按高炉冶炼要求提供适宜粒度以及满足贫矿选分处理对粒度的要求。

网目25.4mm 的方孔筛。

2)铁矿石混匀:目的是稳定入炉矿石的化学成分。方法是平铺直取。

3)选矿:作用是提高品位、回收有用元素、去除有害杂质。

主要方法:磁选(利用磁性)、重选(利用比重)、浮选(利用表面性能)。

准备处理流程:原矿石→粗鄂破→细鄂破→球磨机→分级机→磁选机(粗选) →磁选机(精选)→精粉

16.贫铁矿入炉前的加工处理包括哪些环节?

答:矿石(贫矿)→①破碎→②筛分→③磨矿→④筛分→⑤选矿→⑥造块(烧结或球团)→

高炉

或贫铁矿→加工处理(选矿加工富集以提高品位)→精矿(高品位)→造块(烧结矿或球团矿)→人造富矿(熟料)→入炉

17.选矿的目的?

答:①分离含铁矿物与脉石;②提高铁矿石品位;③降低有害杂质含量;

④综合回收其它有用矿物。

18.粉块造矿的意义和目的?

答:铁矿粉造块并不是简单地将细粉造块,而是在造块过程中采用一些技术措施生产出性能质量更优越的炉料。目的是:

①将粉状料制成具有高温强度的块料;

②通过造块,改善铁矿石的冶金性能;

③除去某些有害杂质,回收有益元素达到综合利用资源和扩大铁矿石供应资源。

矿石 破碎 筛分富矿

贫矿

混匀 选矿

造块

通过造块,

(1)可以有效地利用铁矿资源;

(2)可提高生铁质量;

(3)有利于高炉强化冶炼,提高产量降低焦比。

铁矿粉造块的目的:

天然富矿→开采、处理过程中→富矿粉

贫矿富选→精矿粉造块处理

粉尘、烟尘→环保、回收

铁矿粉造块的方法:烧结法和球团法(人造富矿或熟料)

铁矿粉造块后→烧结矿和球团矿

人造富矿的优点:还原性好、强度合适、软熔温度较高、碱度高、有害杂质少。

19.现代高炉内型有哪几部分组成?写出各部分名称。

答:现代高炉炉型为圆断面五段式即: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五部分组成。

20.根据物料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将高炉划分哪五个区域?各区域主要反应和特征是什么?答:根据物料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将高炉划分为五个区域: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前回旋区、渣体聚集区。

或根据高炉冶炼中炉料的状态,高炉内可分为块状带/ 固相区、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带/焦炭回旋区、炉缸区/渣铁聚集区5个区域。

各区内进行的主要反应及特征分别为:

?块状带:炉料中水分蒸发及受热分解,铁矿石还原,炉料与煤气热交换;焦炭与矿石层状交替分布,呈固体状态;以气固相反应为主。

?软熔带:炉料在该区域软化,在下部边界开始熔融滴落;主要进行直接还原反应,初渣形成。

?滴落带:滴落的液态渣铁与煤气及固体碳之间进行多种复杂的化学反应。

?回旋区:喷入的燃料与热风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高热煤气,是炉内温度最高的区域。

?渣铁聚集区:在渣铁层间的交界面及铁滴穿过渣层时发生渣金反应。

21.高炉附属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答:高炉炼铁生产非常复杂,除了高炉本体以外,高炉附属系统还包括:原料供料系统、送风系统、煤气净化除尘系统、渣铁处理系统、喷吹燃料系统。

22.高炉炼铁的还原剂有哪些?什么是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

答:炼铁的还原剂主要有三种,即碳、一氧化碳和氢。

在高炉冶炼中,凡是以CO作为还原剂,生成CO2的还原反应称为间接还原。以H2为还原剂生成H2O的还原反应也归于间接还原。凡是用碳作还原剂还原铁氧化物,生成CO的还原反应称为直接还原。

23.铁氧化物从高级到还原为金属的逐级转化顺序?

答:Fe

2O

3

→Fe

3

O

4

→FeO→Fe

24.简要说明高炉造渣的作用?

答:高炉炉渣具有熔点低,密度小和不溶于生铁的特点,渣与铁能有效分离获得纯净的生铁,这是高炉造渣的基本作用。在冶炼过程中高炉渣应满足下列几方面的要求:

①与铁矿石中的脉石组成低熔点化合物,即炉渣,使渣铁良好分离;

②利于铁水脱S;炉渣具有脱硫的功能,

③可调整铁水成分;渣铁之间进行合金元素的还原起着控制生铁成分作用。

④确保高炉顺行;

⑤炉渣附着在炉墙上可形成渣皮,起保护炉衬的作用。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起到清理炉衬的作用。

25.高炉炼铁的冶炼原理(了解)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一代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生产时,从炉顶(一般炉顶是由料种与料斗组成,现代化高炉是钟阀炉顶和无料钟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喷入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装入高炉中的铁矿石,主要是铁和氧的化合物。在高温下,焦炭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做还原。铁矿石通过还原反应炼出生铁,铁水从出铁口放出。铁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出铁口和出渣口分别排出。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工业用煤气。现代化高炉还可以利用炉顶的高压,用导出的部分煤气发电。

高炉内的还原气体产生于风口前的燃料燃烧,这一过程产生了两大运动流:一个是上升的热煤气流,一个是下降的炉料流(铁矿石、焦炭、熔剂等)。高炉内的一切反应均发生于煤气和炉料的相向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中。它包括炉料的加热、蒸发、挥发和分解;铁及其它元素的还原;炉料中非铁氧化物的熔化、造渣和生铁的脱硫;铁的渗碳及生铁的形成;炉料和煤气之间的热交换等等,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总和。

26.高炉强化冶炼包括哪些内容?我国高炉技术进步包括哪些方面?

答:高炉强化冶炼是指使高炉生产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精料、高强度冶炼、高压操作、高风温、喷吹燃料、富氧鼓风等、先进的计算机控制(高炉操作自动化)等技术,促进了高炉生产的发展。

27.什么是非高炉炼铁工艺?主要方法和特点有哪些?

答:通常钢铁企业的炼铁工艺由焦化、烧结、高炉冶炼几个工序共同来完成。总的来看,铁矿资源蕴藏量极大,而炼焦用煤日渐短缺,传统的钢铁工业是严重的污染源。近十几年来,从根本上解决不用炼焦煤炼铁的非高炉炼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非高炉炼铁法主要包括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两种方法。

1)非高炉炼铁工艺:是一种不用焦炭的非高炉炼铁方法,也称“非焦炼铁工艺”(除高炉炼铁以外的其他还原铁矿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

2)直接还原:是指在铁矿石熔化温度下把铁矿石还原成海绵铁的炼铁生产过程,一种不用焦炭的非高炉炼铁方法。其产品为海绵铁,主要用于电炉炼钢。直接还原炼铁方法已有30多种。直接还原铁:直接还原铁是指用直接还原法在低温固态下还原的金属铁。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煤基直接还原铁和气基直接还原铁;按用途可分为炼钢用直接还原铁和其它用直接还原铁;按产品形式可分为海绵铁(DRI)和压块铁(HBI)。

非高炉炼铁中直接还原法的主要产品是海绵体,其特点是:

?含碳量1%;?不含硅、锰等元素;

?保留了矿石中的脉石;?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如海绵。

3)熔融还原法:是指一切不用高炉冶炼液态生铁的非高炉炼铁法方法。

?熔融还原的方法种类繁多,曾先后提出过90余种,但只有少数通过了实验,进入半工业试验阶段。投入工业生产仅有COREX法。50年代为一步法。70年代为二步法:即将整个熔炼过程分成固态预还原和熔融态终还原两步,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预还原的装置多为流化床或竖炉(回转窑少),终还原装置有转炉型、竖炉型和电炉型3大类。至今COREX(KR)法以达到工业生产规模。

熔融还原铁:熔融还原铁是指用熔融还原法从铁矿石中还原出的液态金属铁。按生产方法可分为一步法产熔融还原铁和二步法产熔融还原铁;按用途可分为炼钢用熔融还原铁和其它用熔融还原铁。

熔融还原法生产生铁:熔融还原法是指不用高炉而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还原铁矿石的方法,其产品是成分与高炉铁水相近的液态铁水。开发熔融还原法的目的是取代或补充高炉法炼铁。与高炉法炼铁流程相比,熔融法炼铁有以下特点:

(l)燃料用煤而不用焦炭,可不建焦炉,减少污染。

(2)可用与高炉一样的块状含铁原料或直接用矿粉作原料。如用矿粉作原料,可不建烧结厂或球团厂。

(3)全用氧气而不用空气,氧气消耗量大。

(4)可生产出与高炉铁水成分、温度基本相同的铁水,供转炉炼钢。

(5)除生产铁水外,还产生大量的高热值煤气。

目前世界上熔融还原法很多,其中只有Corex法技术比较成熟并已形成工业生产规模,其它诸法仍在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熔融还原法在我国尚未得到很大发展,目前处于实验室试验和半工业试验阶段。

28.简述炼钢的基本任务,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哪些?

答:炼钢的基本任务是脱碳、脱磷、脱硫、脱氧,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调整温度和成分、浇注成合格的钢锭或钢坯。归纳为:“四脱”(碳、氧、磷和硫),“二去”(去气和去夹杂),“二调整”(成分和温度),“一浇注”。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供氧,造渣,升温,加脱氧剂和合金化操作。浇注原则:高温慢注、低温快注。具体如下:

(1)脱碳: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进行氧化熔炼,把生铁中的碳氧化降低到所炼钢号规格范围

内,是炼钢过程的一项最主要任务。

(2)去磷和去硫。把生铁中的有害杂质磷和硫降低到所炼钢号规格范围内。

(3)去气和去非金属夹杂物。把熔炼过程中进入钢液中的有害气体(氢和氧)及非金属夹杂

物(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排除掉。

(4)脱氧与合金化。把氧化熔炼过程中生成对钢质有害的过量的氧从钢液中排除掉;同时加入

合金元素,将钢液中的各种合金元素的含量调整到锁链钢号规格范围内。

(5)调温。按照熔炼工艺的需要,适时地提高和调整钢液温度到出钢温度。

(6)浇注。把熔炼号的合格钢液浇注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钢锭或连铸坯,以便下一步轧制成

钢材,包括钢锭或连续铸钢。

29.炼钢用原材料有哪些?

答:炼钢原料分为金属料和非金属料。

金属料:铁水、废钢、合金钢/铁合金

非金属料::造渣材料(石灰、萤石、白云石、合成造渣剂等)

冷却剂(废钢、生铁块、铁矿石和氧化铁皮、石灰石等)

增碳剂和燃料(焦炭、石墨、煤块、重油)

氧化剂(氧气、铁矿石、氧化铁皮)

30.炼钢过程的主要反应有哪些?(详见参考书)

答:硅、锰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脱碳反应、脱磷反应、脱硫反应、脱氧反应。

31.脱碳反应对炼钢过程有何作用?

答:炼钢熔池中脱碳反应基本形式为:[C]+[O]=CO↑和[C]+(FeO)=[Fe]+CO↑。

①脱碳,将熔池中的碳氧化脱除至所炼钢种的终点要求;②放热升温,加速传质传热;③均匀熔池成分、温度;④加大钢-渣界面,加速物化反应的进行,也有利于熔渣的形成;⑤去气去夹杂。

32.脱磷反应式及有利条件?

答:2[P]+5(FeO)+3(CaO)=3CaO.P2O5+5[Fe]

或2[P]+5(FeO)+4(CaO)=4CaO.P2O5+5[Fe]

脱磷的有利条件:高碱度、高氧化铁含量(氧化性)、良好流动性熔渣、充分的熔池搅动、适当的温度和大渣量。

33.脱硫的有利条件?

答:高碱度、低氧化铁含量(还原性)、良好流动性熔渣、充分的熔池搅动、高温和大渣量。

34.氧对钢材质量有什么影响(了解)?常用的脱氧方法有哪些?

答:(1)氧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在室温下,钢中氧含量的增加使钢的延伸率显著降低。

2)在较低温度和氧含量极低时,钢的强度和塑性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急剧降低。

3)随氧含量的增加,钢的抗冲击性能下降,脆性转变温度很快升高。

4)氧在钢中与其它元素形成氧化物夹杂,对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均有不利的影响。5)当FeO与其它夹杂形成低熔点的复合化合物而聚集在晶界上时,也可能造成钢的热脆。(2)炼钢常用脱氧的方法及特点:

根据脱氧反应发生的地点不同,脱氧方法分为沉淀脱氧﹑扩散脱氧和真空脱氧。

35.钢中脱氧的任务包括哪些?常用的脱氧剂?

答:(1)根据具体的钢种,将钢中的氧含量降低到所需的水平,以保证钢水在凝固时得到合理的凝固组织结构;(2)使成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少,分布合适,形态适宜,以保证钢的各项性能指标;(3)得到细晶结构组织。

常用的脱氧剂有Al,Fe-Mn,Fe-Si,Mn-Si,Ca-Si等合金。

36.什么是铁水预处理?铁水预处理的种类有哪些?

答: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对其进行脱除杂质元素或从铁水中回收有价值元素的一种铁水处理工艺。

或铁水预处理指铁水在兑入炼钢炉之前,为除去某种有害成分( 如S、P、Si等)或提取/回收某种有益成分(如V、Nb 等)的处理过程。或铁水在兑入转炉之前进行的脱硫、脱磷或脱硅操作。或铁水兑入转炉之前,为脱硫或脱硅、脱磷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37.铁水预处理目的及意义(了解)?

答:铁水预处理主要是预脱硫。通常高炉铁水含硫在0.03%-0.07%,而钢水的硫含量一般小于0.025%,有些钢种的硫要求控制在0.005%以下。铁水预处理的任务就是将铁水进转炉前的硫含量降低到0.005%-0.010%,以减轻炼钢脱硫负担。钢厂目前主要采用喷吹钝化石灰和钝化镁粉脱硫工艺。

铁水预处理分为普通铁水预处理和特殊铁水预处理两类。

普通铁水预处理技术包括铁水脱硫和铁水“三脱”(脱硅、脱硫、脱磷)两大类技术,是近十年来国外逐渐发展成熟的经济、高效和清洁的钢铁生产工艺。

其目的主要是使其中硫、硅、磷含量降低到所要求范围,以简化炼钢过程,提高钢的质量。?有效提高铁水质量;

?减轻炼钢负担;

?为优化炼钢工艺,提高钢材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对特殊铁水预处理而言,可有效回收利用有益元素,实现综合利用。

38.铁水预处理优点(了解)?

答:?铁水中含有大量的硅、碳和锰等还原性的元素,在使用各种脱硫剂时,脱硫剂的烧损少,利用率高,有利于脱硫。

?铁水中的碳、硅能大大提高铁水中硫的活度系数,改善脱硫的热力学条件,使硫较易脱至较低的水平。

?铁水中含氧量较低,提高渣铁中硫的分配系数,有利于脱硫。

?铁水处理温度低,使耐火材料及处理装置的寿命比较高。

?铁水脱硫的费用低。

?可以提高高炉炼铁和转炉炼钢的生产能力。

铁水预脱硫优点(铁水脱硫条件比钢水脱硫优越的主要原因(了解))?

答:用优质铁水炼钢,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增加效益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生产低硫洁净钢的基础。铁水炉外脱硫有利于提高炼铁、炼钢技术经济指标。通过比较各种脱硫工艺,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有如下优点:

?铁水中[C]、[Si]较高,fs↑,提高硫的反应能力;

?铁水中[O]较低,提高渣铁之间的硫分配比(Ls↑),脱硫效率高;

?搅拌充分,脱硫剂利用率高,脱硫速度快;

?铁水脱硫可提高炼铁炼钢的生产能力、节约工序能源、降低成本。

?故铁水脱硫费用费用比其他工序低。

39.常用铁水脱硫剂和脱硫方法?

答:铁水脱硫剂:电石粉、石灰粉、金属镁和苏打粉。

目前生产中主要应用的铁水脱硫方法有:KR搅拌法和喷吹法。

40.氧气顶吹转炉设备包括哪几部分?

答:除转炉外还包括供氧、供料、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等附属系统。

41.氧气转炉炼钢操作制度?

答:装入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终点控制和出钢、脱氧与合金化。

42.简述氧气顶吹转炉一炉钢的冶炼过程(了解)。

答:1)顶吹转炉冶炼一炉钢操作过程主要由以下六步组成:

①上炉出钢、倒渣,检查炉衬和倾动设备等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修理;

②倾炉,加废钢、兑铁水,摇正炉体(至垂直位置);

③降枪开吹,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一般相当于全炉渣料总量的2/3;

④在开吹后4~6min,第1批渣料熔化好,再加入第2批渣料,相当于全炉渣料

总加入量的1/3。

⑤当吹炼到所炼钢种要求的终点碳范围时.即停吹,倒炉取样,测温,取样快

速分析[C]、[S]、[P]的含量,并确定补吹时间或出钢,当温度和成分

符合要求时,就出钢(转炉出钢时间为2~6min,采用红包出钢和挡渣出钢法)。

当钢水流出总量的四分之一时,向钢包中加脱氧剂(将计算好的合金加入钢包

中),进行脱氧和合金化。

⑥溅渣护炉,由此一炉钢冶炼完毕。

43.传统的氧化法电炉炼钢冶炼工艺操作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其中哪三个阶段为老三期?老三期每个期的任务是什么?

答:传统的氧化法冶炼工艺操作过程包括:补炉、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与出钢六个阶段组成。主要由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三期组成,俗称老三期。

1)熔化期的主要任务:将块状的固体炉料快速熔化、并加热到氧化温度;提前造渣,早期去磷,减少钢液吸气与挥发。

2)氧化期的主要任务:造渣脱磷到要求;脱碳至规格下限;去气、去夹杂;提高钢液温度。3)还原期的主要任务:脱氧至要求;脱硫至一定值;调整钢液成分,进行合金化;调整钢液温度。

44.现代电弧炉炼钢工艺的主要特点(了解)?

答:①工艺优化: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弧炉炼钢法逐步由电炉独立冶炼发展成电弧炉-炉外精炼双联的两步炼钢工艺,由熔氧期取代了“老三期”,即在电弧炉内完成熔化、氧化甚至只完成熔化、升温任务,然后将初炼钢液倒入精炼炉内,由精炼炉完成脱氧、脱硫及合金化等任务,使电炉炼钢工艺变成废钢预热—UHP电炉—炉外精炼配合连铸或连轧高效节能的短流程”。

②功能分化:在现代生产流程中,电弧炉除向大型化、超高功率化、机械化、自动化及计算机过程控制化发展外;其冶金功能也逐步分化,由炉内向炉外转移即电弧炉主要作为熔化废钢及脱磷的初炼炉,其他精炼工作由精炼设备来完成,而熔化废钢的部分工作由废钢预热装置及吹氧和氧燃烧嘴等“间接能源”承担,即增加除电能以外的其他能源及利用电弧炉废气余热加快废钢的熔化。

45.现代电炉炼钢采用哪些新技术?(至少记住5种新技术)

答:相关技术(以下这些技术装备已成为现代电弧炉的最基本配置)①超高功率技术(高

变压器容量、已高达1100KV·A/t);②长弧泡沫渣操作技术;③水冷炉壁(盖);④强化用

氧和氧燃烧嘴技术(总耗氧量>30Nm3/t);④偏心底出钢技术(EBT);⑤炉外精炼技术;

⑦废钢预热技术;⑧电极水冷技术;⑨吹氧喷碳技术;⑩喷补机械等;⑾直流电弧炉。

46.什么是炉外精炼?

答:按传统工艺,将常规炼钢炉中完成的精炼任务部分或全部地转移到钢包或其它容器中进行。或是对炼钢炉的钢水在钢包或专用容器中进行再次精炼,又称“二次精炼”。

或将转炉、电炉初炼过的钢液转移到另一容器中进行精炼的炼钢过程,称“二次炼钢”,又称“二次精炼”。

47.炉外精炼的主要目的?主要解决哪些问题(了解)?

答:钢水二次精炼主要目的:脱碳、脱气(H、N、CO)、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控制夹

杂物的形态、调整成分及温度。

主要解决的问题:在真空、惰性气氛或可控气氛的条件下进行深脱碳、脱硫、脱氧、除气、调整成分(微合金化)和调整温度并使其均匀化,去除夹杂物,改变夹杂物形态和组成等。可完成的主要任务:?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化;?精确控制钢水成分和温度;?脱氧、

脱硫、脱磷、脱碳;?去除钢中气体(氢、氮);?去除夹杂物和夹杂物形态控制。

主要功能:脱氧、脱硫、脱气、加热、脱碳、合金微调等。

48.炉外精炼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掌握)?其作用是什么(了解)?

答:所采用的基本手段有:渣洗、搅拌、真空、加热、喷吹及喂丝等几种。当前各种炉外精炼方法也都是这些基本手段的不同组合。

1)渣洗:获得洁净钢并能适当进行脱氧、脱硫的最简便的精炼手段。将事先配好(可在专门炼渣炉中熔炼)的合成渣倒入钢包内,借出钢时钢流的冲击作用,使钢液与合成渣充分混合,从而完成脱氧、脱硫和去除夹杂等精炼任务。

2)搅拌:通过搅拌扩大反应界面,加速反应过程,提高反应速度。搅拌方法主要有:吹氩搅拌、电磁搅拌。

对反应容器中的钢液进行搅拌,是炉外精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它采取某种措施给钢液提供动能,促使钢液在精炼反应器中对流运动。钢液搅拌可改善冶金反应动力学条件,强化反应体系的传质和传热,加速冶金反应,均匀钢液成分和温度,有利于夹杂物聚合长大和上浮排除。

3)真空:将钢水置于真空室内,由于真空作用使反应向生成气相方向移动,达到脱气、脱氧、脱碳等的目的。常用的真空装置主要有VD 、RH等。

当冶金反应生成物为气体时,通过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力即抽真空,可以使反应的平衡向着生成气态物质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真空下,钢液将进一步脱气、脱碳及脱氧。采用专门的真空装置,将钢液置于真空环境中精炼,可以降低钢中气体、碳及氧含量。

4)加热:调节钢水温度的一项重要手段,使炼钢与连铸更好地衔接。加热方法主要有:电弧加热,化学热法。

钢液在进行炉外精炼时,由于有热量损失,造成温度下降。若炉外精炼方法具有加热升温功能,可避免高温出钢和保证钢液正常浇注,增加炉外精炼工艺的灵活性,精炼剂用量,钢液处理最终温度和处理时间均可自由选择,以获得最佳的精炼效果。

5)喷吹:用气体作载体将反应剂加入金属液内的一种手段。喷吹的冶金功能取决于精炼剂的种类,它能完成不同程度的脱硫、脱氧、合金化和控制夹杂物形态等精炼任务。

49.写出5种以上常用炉外精炼方法。

答:钢水炉外精炼的方法很多,大约有近30种。为实现炉外精炼任务,可采用钢包吹氩、真空处理、吹氧、加热和喷粉、喂丝等手段。根据不同的精炼目的,选择一种或几种精炼手段组合的精炼方法。

?在常压下精炼钢水的方法:

?带浸入罩吹氩微调成分与化学升温(CAS或CAS-OB)

?喂丝法(WF法)

?喷粉法(TN法和SL法)

?钢包吹Ar埋弧精炼法(LF法)

?氩氧脱碳精炼法(AOD)

?以钢液真空脱气为主的精炼方法:

?钢水循环真空脱气法(RH法)

?钢包提升真空脱气法(DH法)

?钢包真空吹氩法(VD)

?以真空吹氧脱碳、脱气为主的精炼方法:

?真空吹氧脱碳法(VOD)

?真空循环脱气吹氧法(RH-KTB法)

50.什么是连续铸钢?其与模铸相比有何优越性?

答:连续铸钢:把钢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规格铸坯的生产工艺过程。连续铸钢的优越性:

1)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流程。连铸既可节省模铸法的一整套设备、初轧机和均热炉,又可节约大量耐火材料、燃料、动力和人力。

2)提高了金属收得率。连铸坯的切头率比钢锭少得多可提高成材率10%-15%.

3)降低了能源消耗。可节能约70%,可节省基建投资约30%可降低成本约10%-25%。

4)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可以简化车间布置,改善操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实现炼钢和轧钢生产自动化、连续化创造条件。

5)提高质量,扩大品种。连铸坯组织致密,夹杂少,质量好。

51.以弧形连铸机为例,简述浇注一炉钢的工艺过程(了解)。

答:1)从炼钢炉出来的钢液注入到钢包内,经二次精炼处理后被运到连铸机上方的钢包回转台,钢液通过钢包底部的水口再注入到中间包内。中间包水口的位置被预先调好以对准下面的结晶器。打开中间包塞棒(或滑动水口)后,钢液流入下口由引锭杆头(结晶器的假底)封堵的水冷结晶器内。在结晶器内,钢液沿其周边逐渐冷凝成坯壳。当结晶器下端出口处坯壳有一定厚度时,同时启动拉坯机和结晶器振动装置,使带有液芯的铸坯进入由若干夹辊组成的弧形导向段。铸坯在此一边下行,一边经受二次冷却区中许多按一定规律布置的喷嘴喷出雾化水的强制冷却,继续凝固。在引锭杆出拉坯矫直机后,将其与铸坯脱开(脱引锭装置)。待铸坯被矫直且完全凝固后,由切割装置将其切成定尺铸坯,去毛刺、打号;最后由出坯装置将定尺铸坯运到指定地点。随着钢液的不断注入,铸坯不断向下伸长,并被切割运走,形成了连续浇注的全过程。

52.连铸机有哪几种类型?以弧形连铸机为例,说明连铸机主要组成部分及各自的作用。

答:立式连铸机、立弯式连铸机、弧型连铸机、椭圆连铸机、水平连铸机。

连铸机的设备组成:

以弧形连铸机为例,它是由下列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浇铸(注)设备(钢包及钢包回转台);中间包及中间包车;结晶器及其振动装置;二次冷却和铸坯导向装置(二冷区扇形段);拉坯矫直装置;引锭杆系统设备(引锭杆、脱锭及引锭杆存放装置);铸坯切割区域装置(火焰切割装置与机械剪切机)、运输辊道及出坯装置(输送设备的机电液一体化)等构成。

连铸机主要设备组成及作用如下:

钢包及钢包回转台、中间包及中间包车;结晶器及其振动装置;二次冷却和铸坯导向装置;

拉坯矫直装置;引锭杆系统设备;铸坯切割区域装置等。

钢包回转台:迅速、准确更换钢包,且可实现多炉连浇、多功能操作。

中间包作用:稳定钢流,减少钢流的静压力和对结晶器中坯壳的冲刷;均匀钢水温度,促进非金属夹杂物上浮去除;多流连铸机由中间包对钢水进行分流;多炉连浇换包时起缓冲衔接作用。

结晶器作用:使钢水在结晶器内形成所需的断面形状,并凝固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均匀坯壳。是用来对钢水进行初步冷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形状的坯壳的冷却装置。

二冷段(扇形段)作用:为喷水迅速冷却铸坯,并支持和导向铸坯,使其能顺利出坯。

拉矫机作用:控制拉速,将铸坯拉出结晶器;对铸坯进行表面平整矫直。

切割装置:按定尺切割铸坯。

引锭杆作用:浇注开始时堵住结晶器的下口,钢水凝固后,坯头与引锭头凝结在一起,通过拉矫机将铸坯从结晶器中引出。

(2020年7月整理)文学概论复习提纲.doc

文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3、话语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4、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5、创作动机:简单地说,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6、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7、即兴与推敲: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8、艺术概括: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旧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9、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0、文学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语言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12、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13、本文时间、故事时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而所谓的“文本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前者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而后者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14、隐含的读者: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与参考答案(2015-1-8)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 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 B、阿多诺 C、鲍姆嘉通 D、黑格尔 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 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 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 B、《理想国》 C、《判断力批判》 D、《走向科学的美学》 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 感的( A )。 A、直觉性 B、情感性 C 、逻辑性 D 、社会性 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 ) A、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D ) A、德谟克利特 B 、休谟 C 、博克 D 、康德 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D )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 C ) A、人生教育 B、思想教育 C 、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 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 B ) A、王国维 B 、蔡元培 C 、鲁迅D、毛泽东 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D )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D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 " 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 。这是在强调( B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美感产生于( D ) A、游戏 B 、摹仿 C 、巫术 D 、社会实践 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 ) A、席勒 B 、柏拉图 C 、亚里土多德 D 、尼采14、俗话说“对牛弹 琴” ,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B ) 1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判断(10个,每个 1分,共 10分) 1、从生产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可划分为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和产品创新。 2、甘特图是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的横道图。 3、力场分析理论是波特提出来的。 4、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权力的分配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制度分权和授权。 6、当一个人以他人的期望为行为准则时,那么他的道德阶段处在惯例阶段。 7、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8、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9、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的选择范围更大,因此,更容易找到优秀的人才。 10、决策理论学派是从Barnard创始的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二、单选题( 20个,每个 1分,20分) 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 A、领导技能 B、组织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事技能 2、“管理就是决策”是 ( )的着名观点。

A、赫茨伯格 B、戴尔 C、西蒙 D、亨利 .福特 3、Max Weber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 A、人际关系理论 B、官僚组织理论 C、团体力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4、法约尔管理原则中,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这一原则是() A、统一命令原则 B、等级链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 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 5、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韦伯 C、甘特 D、泰罗 6、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 一、考核要求 1、在“学习考核”栏目中列出的8个板块参考题目中任选10道问题进行论述 2、10道问题至少应涉及4个板块,须在问题开始部分注明具体板块名称 3、总字数不少于5000字,每道题字数不少于200字 4、必须是自己整理抄写,凡打印或复印的读书报告一律视为不合格 二、“学习考核”参考题 (一)艺术之美 1、简述艺术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批评” 2、简述艺术中所谓的“透视观念” 3、简要阐述“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微笑的神秘性 4、简要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特点 5、根据加德纳所分析的艺术家突破的两个阶段来看,请简要阐述成功的艺术家应具 备哪些特殊素质 6、关于“艺术”众说纷纭,请就个人观点,谈一谈你所理解的的艺术 7、王国维先生曾这样概括席勒的美育思想:“谓人日与美相接,则其感情日益高,而 暴漫鄙俗之心日益远。”请根据王国维先生的概括探究席勒的美育思想 (二)音乐之美 1、简述中国音乐节的成立背景 2、简述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和德国分别被创建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关联 3、简析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作品《大海》表达的思想感情 4、简析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代表歌曲《魔王》和《圣母颂》的创作背景和内在关联

5、简述在古典主义时期,威尼斯乐派在交响曲中运用力度对比对表现音乐有哪些作用 6、根据创作背景分析,请你简要谈谈三大神剧之一的《弥赛亚》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 7、简要阐述莫扎特交响乐手稿上记载的第二十二号交响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美术之美 1、简析中外画家的风格总的区别 2、简述如何抓住雕塑作品的“神” 3、简述赏析一件绘画作品将从几个角度出发 4、简述工艺美术品的共同特点 5、简要谈谈优秀的摄影师需要具备哪些特点,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好作品 6、简要谈谈你是否喜欢苏州园林并请详述 7、简述什么是人体艺术,谈谈你对人体艺术的看法 (四)舞蹈之美 1、简述舞蹈美的内涵和特点 2、简述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区别 3、请谈谈你喜欢的舞蹈表现形式及代表作 4、欣赏舞蹈《雀之灵》,试分析它的独特之处 5、详述舞蹈欣赏这一过程对于学习生活是否有益处 6、简述芭蕾的四大审美原则 7、请你结合舞蹈《小城雨巷》谈谈你对当代舞蹈诗性回归的看法 (五)戏剧之美 1、简述西方戏剧艺术中“残酷戏剧”和“质朴戏剧”的内涵 2、简述如何塑造与呈现戏剧性格(灵魂) 3、以郭沫若的《屈原》这一作品浅析历史剧的基本内涵 4、简述中国话剧的发展

最新《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全)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也可叫文学学。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科学。人文科学准确地讲应该是社会科学的人文学科,侧重于从整体的、综合的角度研究人类本身以及社会,主要有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心理学等学科。 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1、文学理论的 对象: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现象。 任务:研究总结文学规律和原理。 性质:(人文社会)科学。(归属:文艺学→人文社会科学→科学) 体系:文学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发展论、鉴赏论。 总结: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现象为对象,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体系一般包括文学的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发展论、接受论五大部分。) 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作家、作品等的学科。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从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主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的过程,以及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的过程。研究者可从不同视角研究这两个过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五大基石是: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文学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文学创造和文学欣赏展现出来。(生活活动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本质,包括才能、思想、情感、理想、道德、性格等。对象化即转化成可感的对象,故又称“感性显现”。途径有二,一是通过做而现实地转化,二是精神性的对应化。)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但“文艺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却可以而切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毛泽东)反映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运用。(反映指有密切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映”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理论方面,文学是社会意识,必然是社会存在的生活的反映。实践方面,一切文学作品可分为客观材料和主观情思两方面,二者都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 文学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代社会,艺术成为商品,因而艺术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并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这里的“生产”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意义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资本主义以前,文学艺术只是精神活动,资本主义以来,文学艺术成为商品,为作家和出版商创造利润。)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即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中以审美为目的和归宿的特殊部门,她以审美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所谓审美,就是对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关注和审视,进而表现审视者的情感态度) 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它以作品为中心符号,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现实生活)、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理想世界)的交往对话关系。这样,文学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一、美学学科的诞生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正式以“Aesthetik”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鲍姆嘉登因此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Aesthetik的原意是“感性学”。鲍姆嘉登在此规定了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美学是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是“感觉的科学”,并且明确地把审美活动归结为感性认识,认为应该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感性的审美,应建立专门的“感性学”,这就确立了作为感性认识的“美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的合法性。 二、康德论述美的四大特点 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情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和美的特征,揭示出其中的一系列二律背反: 1.美不涉及欲念和概念。康德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他认为趣味判断是以情感为内容的,它不同于单纯的快感。它与逻辑判断也不同,逻辑判断涉及概念,趣味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 2.审美判断是单称、主观的,但仍普遍有效。审美判断是个人的意见和单称判断,然而却有普遍性。因为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自身的利害计较出发得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由活动。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通的“共通感”。 3.美是没有明确目的却又符合目的性的。判断一朵花的美,并不要先弄清花的概念、用途,这就是没有目的性的概念,但却能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所以它是美的。因此美就是那种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没有概念的纯形式,而又必然为一切人所喜爱。 4.凡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因为美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美作为合目的性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和快与不快的情感之中。

美学原理大纲

湖北大学 美学原理 (0504200103代码不知道) 教学大纲 (第x版) 艺术学院 美术学系 2010年5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湖北大学院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强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文件中对现有专业进行的明确调整,及对修订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此《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课外自习、图片观摹等相结合;课前提供参考书目,每章后布置思考题。本课程以哲学为基础,力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明晰地讲授,实事求是的鉴评。 四、适用对象 美术学专业、设计学专业。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 本课程与第二学期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与第三学期期开设的《外国美术史》、第五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形成知识内容衔接。 六、课程性质 必修。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文献记载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的开始思考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因之成为 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2.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庇阿斯》,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代表作《理想国》。 3.维柯提出“诗性智慧”。 ◆4.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 史。 ◆5.康德主要著作是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趣味判 断就是它的美学。 6.如何理解“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首先美是与人相关的,是属人的现象,没有人也就不会有美。 “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是研究美学必须恪守的第一底线,这就意味着: ①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也不可能具有任 何审美意义。 ②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他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如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但它却绝不会感受到 花的美。同样,一只蜜蜂虽然在建巢方面,可以与最伟大的建筑师相媲美,但它筑巢时绝不会 使用“美的尺度”。 ③凡是说到“美”时,都意味着它是指一种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独特 的“关系”领域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关系。 ◆7.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在其历史性的生存展开中所形成的生存境况的形式表达,即“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主要方面。 8.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①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②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③心理学的方法。9.美学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①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②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完善③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10.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人是蛮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 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 课后思考题: 1.“这朵花是红的”和“这朵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的判断,前者属于性质判断,后者属于趣味判断。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 2.你同意“美不是物理的事实”这一判断吗?为什么? 3.在你的阅读或观赏经历中,是否有一部作品深深地触动你?思考一下这种触动是否改变了你?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神话一般分为三类:①起源的神话②诸神的神话③英雄神话 2.“手艺”:就是身体劳作的有目的性活动与事物在这种劳作中所显现的“合目的性”的本性之间、身体劳作的活动方式与事物的“合目的性”本性的显露方式之间的完美契合。当这种契合达到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境界时,就是“艺”。 3.使得诗性直观从巫术直观中分离和解放出来的力量,是理性思维的崛起。 4.在苏格拉底死后,神话世界开始崩溃,他所主张的“认识你自己”“知而后幸福”等理性原则,成了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原则。 5.巫术直观的意义(30页) 6.神话运思的特征(37页) 课后思考题:

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概论 (260000539) 一、单选题 目标与计划就是否能得到落实,关键在于(实施) 在案例《关于管理理论的争论》中,海伦、乔负责产品销售,汗克、萨利负责生产,海伦与乔更多的就是从销售与顾客的角度讨论问题,而汗克更多地就是从对工人激励的角度,这种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就是由于(管理者角色)不同造成的。 最容易处理的管理环境(简单—静态环境) 案例《关于管理理论的争论》中的海伦对付不同的顾客经常都在改变销售方式与风格,这体现了哪一种管理理论的观点(权变理论) 管理的核心就是(配置组织资源) 在案例《关于管理理论的争论》中,汗克认为:“人们只就是为钱工作,钱就就是最好的激励”,这种观点体现了哪种人性观点(经济人) 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管理技能就是(人际技能) 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的郭宁,在担任装配部经理几年后便将许多工作交给助手去做,自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用于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这说明了下列哪项管理艺术的重要性。(授权) 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类型就是(政治组织) 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的郭宁在当任助理监督时,哪项管理技能对她最为重要?(技术技能) (管理者素质)就是作为一般的管理者在组织系统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行为与作用等一系列特性的归纳。 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郭宁要成功地胜任总裁,下列哪些选项的素质对她更重要?(战略能力) 在组织各项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人力资源) 在案例《升任总裁以后的担忧》中,从最初的助理监督到后来的装配部经理以及负责某一领域的副总裁,郭宁的这种职务变动属于(职务晋升) 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中的层次位置被称为( 管理阶层) 在案例《新任车间主任的困惑》中陈伟虹被提升为主任后头几天,机修车间陷入混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她还没有实现操作者(维修钳工)与管理者(车间主任)之间的角色转换) 管理者统驭能力的基础就是(决策能力) 您认为对于车间主任来说,下列哪一项要求最重要(发挥管理者的职责) 人们在组织活动中由于兴趣、情感等因素而自发产生的团体被称之为(非正式组织) 在案例《新任车间主任的困惑》中,陈伟虹的当务之急就是(先认真思考以下车间主任的工作要求,明确新岗位的责任与权力) 组织内部成员形成的球迷协会,其性质属于(非正式组织) 涉及生产力方面的管理性质被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说法更为贴切 A)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人际技能 B)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自由行为权 C)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公司经营问题的信息 D) 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概念技能 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管理性质被称为管理的

完整word版烹饪美学教学大纲

《烹饪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烹饪美学》是中等商业技工学校烹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烹饪美学》主要包括:绪论、美学概论、烹饪美术、烹饪美术基础训练、烹饪造型图案训练和宴席设计艺术等内容。 《烹饪美学》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是:通过教学使同学们掌握烹饪美学在烹饪中的重要地位,能够运用美学的知识为烹饪食品增加美感,从而为自身烹饪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 章次内容课时 2 绪论一

4 二美学概论8 烹饪美绪论术三 4 烹饪美术基础训练四8 五烹饪造型实例训练6 六宴席设计艺术32 合计 三、课程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烹饪美使同学们了解烹饪美学和美术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的研究范围以及学习烹饪美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烹饪美学的研究范围和学习烹饪美学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一、烹饪美学 二、烹饪美学的研究范围 三、学习烹饪美学的重要性 学习烹饪美学的任务和方法四、第一章美学概论 §1-1 美学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美学,美学的历史以及我国审美教育的容和美学的研究对象,烹饪美学的起源及学习烹饪美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美学的任务是什么,价值的概念,美的特征,审美主体和审美客

体,烹饪美学的概念,烹饪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烹饪美学的特征。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美学 二、美学的历史 三、美学的任务 什么是美四、. 五、审美主题与审美客体 六、审美活动 七、审美教育 §1-2 美学与烹饪 一、什么是烹饪美学 二、烹饪美学的起源 三、烹饪美学的研究对象 四、烹饪美学的特征 五、学习烹饪美学的意义 第二章饪美学烹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什么是美术,研究烹饪美术的重要性,色彩的基础知识,烹饪中色剂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什么是烹饪美术以及烹饪美术的具体研究对象及特点,烹饪造型的特点,烹饪造型的分类,烹饪早的原则,烹饪造型的构思和构图。

大一下学期文学概论提纲及知识点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文学活动系统的构成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理论的任务 ①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 ②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③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 ④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2.最早的文学理论称为什么? 诗学诗论 3.文学原始发生的学说主要有那些 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从古至今,文学至少有着哪些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 西方关于文艺心理方面的有哪些学说? 净化说、移情说、心心理距离说、直觉说、审美态度说、无意识升华说 5.文学话语应包含那些内容? 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6. 什么是话语蕴藉?文学作为话语蕴藉具有的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文学作为话语蕴藉的典型形态是什么?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两层含义;分别是:①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活动作为蕴藉着话语的活动,主要是指文学性质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造和接受过程,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②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的话语要有蕴藉的属性;含蓄和含混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艺术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何种性质? 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 7. 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是什么?社会生活 8. 文学创造就是以什么为原料的生产活动?话语 9. 历来文学创造主体的种种解释? ①.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②.主体即“旁观者” ③.“移情者”④.主体即“集体人” 作家是体现着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精神生活的人 10.文学创造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发生—构思—物化 11.什么是艺术发现?艺术发现的特点是什么? 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的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或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特点:A.灵感妙悟特征.B. 理智性. C.情感体验性,包含有内在体验。 D.未改变原物、是对事物本质的独创,是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新质素,见别人所未见。 12.什么是灵感?其表现形态是什么? 灵感是创作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特别高涨而导致感悟和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其表现形态是对某一对象或某一问题的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有着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以及动静相济性等特征 表现形态:①.从产生过程看,不期而至、偶然突发 ②.从主体状态看,专注敏捷、亢奋紧张。 ③.从创作效果看,超常独特,富有创造性。 ④.需要长期积累,艰苦探索。 ⑤.偶然触发,妙手自得。触发的媒介各有不同。 13.构思方式有哪几种?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生化、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B阿多诺C、鲍姆嘉通D黑格尔 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 B、《理想国》 C、《判断力批判》D《走向科学的 美学》 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A )。 A、直觉性 B、情感性 C、逻辑性 D、社会性 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 A、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C、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 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 ) A、德谟克利特 B 、休谟C、博克D 、康德 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D )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C)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 C 、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 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B) A、王国维 B、蔡元培C 、鲁迅D毛泽东 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D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美感产生于(D A、游戏B 、摹仿C 、巫术D 、社会实践 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 A、席勒B 、柏拉图C 、亚里土多德 D 、尼采 14、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 )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终审稿)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 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 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美学概论复习作业答案_百度文库

《美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一、填空题 1.就美学的内容而言,基本上包括(美学理论、(美学史和(门类美学三个部分。 2美论、美感论和美的形态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骨干”。 3艺术美论、审美论和美育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丰满的“血肉”。 4.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且在不同方面发展 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包括概括性、联系性、情感性和创造性。 5.审美关系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_的统一;是_真_与__善_的统一。 6.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三种:认识关系、功利关系_和审美关系。 二、名词解释 1.美学:哲学的一个分支,论述美和美的事物,尤指对审美鉴赏力的判断。 2.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种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去观照自然和现实,让审美对象激发主体的情感,又将主体的情感溶入审美对象之中的表象运动。 3.美感: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 4.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通过群体的审美意识的渗入和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展现丰富的、多样的审美特征。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美在于客观形式”。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只是对美作了一些经验性的描述和归纳,缺乏普遍意义。因为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在劳动实践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体现了美的本质。 2.“美在于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基础”。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主要是用精神分析美学,它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深层动因,它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主观的形式去理解。 四、简答题: 1.简述黑格尔关于美的基本观点。 (1从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考察美; (2从历史主义方法出发去考察美的本质 (3从以“劳动”为中介的主体和对象统一出发去考察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 (1车尔尼雪夫斯基看到了现实美本身,认为生活本身就是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突出了美与人类生活的本质联系; (3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人本主义”出发,模糊地感到了美的现实基础。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12303 0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7 实践学时:9 学分:2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授课对象为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它以审美关系与人类审美活动为主要对象,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的审美关系,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通过“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美学的基本特性与问题,把握与理解审美活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美的类型或形态,体悟美的文化意蕴以及审美活动的人类学起源与宇宙学根据,从而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正确地分析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课程、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美学要有总体的把握。 牢固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对不同的美学原理、重要美学概念的内涵、重要文论家的观点等有清晰的认识。 (三)学时分配

注:实验和实践课程合计按加权计算;课程学时量与教学计划中保持一致。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美学导论(2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1.美学的课程性质 2.学习美学的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 2.掌握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美学(1课时) 1. 美学的研究对象 2. 美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为什么学习美学(1课时) 1.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 2. 学习美学的方法 3.美学的学习内容 第二章美的本质及特征(4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1.美的本质 2.美与真善之间的关系 3.美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美的本质。 2.掌握美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的本质(2课时) 1.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之间的关系 2. 美和自由创造 3.美和真善 4.美与丑 第二节美的主要特征(2课时) 1.美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创造力、生命力的形象 2.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起来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1)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创造则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图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其成果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形象体系。 (2)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文学活动建立在对世界真实感受的基础之上,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宗教活动却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的幸福,它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迷途,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自身的价值。 (3)文学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佃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科学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性和规范的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日常言语较 富于感情色彩、个人风格和艺术意味,但总的说还是服从说理的需要,以表意明确为主旨。这两种言语都较接近语法意义上的“语法系统”。文学言语则明显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的方法,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言语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

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管理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简答管理的特征。 答:第一,管理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实践的组织形式。 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第三,管理既是一个有机系统,又是一个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四,管理既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五,现代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统一。 2.简答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战略。 (2)规模。 (3)技术。 (4)环境。 (5)权力控制。 3. 简答领导的组织功能。 答:组织功能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合理地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把组织的三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组织功能是领导的首要功能,没有领导者的组织过程,一个组织中的人、财、物只可能是独立的、分散的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通过领导者的组织活动,人、财、物之间的合理配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简答对领导定义的理解。 答:第一,领导包含领导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领导客体则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第二,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人们的行为过程,是领导者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去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过程。 第三,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必须有追随者,领导者必须有影响其追随者的力量。第四,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群体的行为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简答决策的特点。 答:(1)目标性。 (2)可行性。 (3)选择性。 (4)满意性。 (5)过程性和动态性。 6. 简答控制的内涵。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7 实践学时:9 学分:2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授课对象为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它以审美关系与人类审美活动为主要对象,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的审美关系,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通过“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美学的基本特性与问题,把握与理解审美活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美的类型或形态,体悟美的文化意蕴以及审美活动的人类学起源与宇宙学根据,从而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正确地分析古今中外的 各种文学现象,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课程、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美学要有总体的把握。 牢固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对不同的美学原理、重要美学概念的内涵、重要文论家的观点等有清晰的认识。

(三)学时分配 注:实验和实践课程合计按加权计算;课程学时量与教学计划中保持一致。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美学导论(2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1.美学的课程性质 2.学习美学的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 2.掌握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美学(1课时) 1. 美学的研究对象 2. 美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为什么学习美学(1课时) 1.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

2. 学习美学的方法 3.美学的学习内容 第二章美的本质及特征(4课时)本章重点、难点: 1.美的本质 2.美与真善之间的关系 3.美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美的本质。 2.掌握美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的本质(2课时) 1.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之间的关系 2. 美和自由创造 3.美和真善 4.美与丑 第二节美的主要特征(2课时) 1.美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创造力、生命力的形象 2.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3.形式是构成美的形象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章美的形态(4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