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及对策学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目录1前言 1 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 2.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 2.2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2.3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 3.1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 3.2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 3.2.1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3 3.2.2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4 3.3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4 3.3.1农产品企业融资难4 3.3.2农产品企业规模小5 3.4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5 3.4.1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 3.4.2绿色壁垒6 3.4.3技术壁垒 6 3.4.4反倾销的滥用 6 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7 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7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7 4.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7 4. 4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85结论8参考文献10 致谢111前言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当然我们不容置否,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技术壁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https://img.taocdn.com/s3/m/9251da3287c24028915fc3d8.png)
研究与探讨粮食进出口贸易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
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对平衡我国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性较大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从1977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进口共经历了3次大的波动。
波谷为1977年、1985年、1993年,进口数量分别为734万吨、617万吨、752万吨;波峰为1982年、1989年、1995年,进口数量分别为1612万吨、1640万吨、2081万吨,粮食进口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较大。
这种不稳定对调控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稳定食品价格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粮食运输、储藏和管理成本。
当这种贸易涨落与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发生矛盾(例如粮食丰收了进口,减产了出口),或者反应过度(如少量增产粮食而大量出口或少量减产而大量出口)时,还放大和加剧了国内粮食供求矛盾,不正常地刺激了市场粮价的变动。
我国粮食进出口的不稳定性的原因有:首先与国内粮食生产波动有关。
国内粮食进口量的变动,受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大。
根据有关专家对粮食进出口量与生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显示,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变化有63%可以从其粮食生产的变动得到解释。
其次,经济体制也是影响中国粮食贸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国际粮食贸易由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实行独家代理制,但在进出口数量、品种结构以及各省的进出口总量都由政府部门确定。
这使得粮食生产与贸易脱节,需求与贸易脱节。
最后,国内脆弱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也是造成粮食贸易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之一。
理论上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起一种 蓄水池 的作用。
但是现行的储备调节体系,由于包括仓储设施陈旧、运行效率低下,使得储备调节体系很难有效发挥 蓄水池 作用,往往是遇到粮食丰收时,它很难多购多存;遇到粮食歉收时,它又难以向市场抛售粮食。
面对这种脆弱的储备调节体系,政府为了消除国内粮食供求矛盾,降低市场风险,不得已便借助国际市场。
我国稻米进出口情况

我国稻米进出口情况1、进出口方式以精米为主在稻谷的国际贸易中,以稻米贸易为主,稻谷形式的贸易很少。
1998年以来,我国精米出口占稻米出口的比重每年都在93%以上,精米进口占稻米进口的比重在95%以上。
2、我国大米以出口为主,进口量较少1990-2008年,我国累计净出口稻米1943.5万吨。
其间,我国稻米出口呈现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趋势,1998年是出口稻米最多的一年,达374.4万吨,占世界大米总出口量19%,随后净出口数量开始下降;2004年我国大米出口量大幅下降,较上年减少169万吨,减幅达67.2%;2005年出口量继续下降,为67.2万吨;2006年大米累计出口124万吨,同比增长84.1%;2007年大米累计出口130.5万吨;2008年大米累计出口97万吨。
与出口相比,我国大米进口量微乎其微,只占世界大米贸易量(2500万吨)的约1.5%。
由于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扬,2004年我国稻米进口量突破76万吨,是1997年以来进口量最多的一年;2005年稻米进口量略有下降,为51.4万吨;2006年进口72万吨,同比增长40.0%;2007年进口量47万吨;2008年进口量33万吨。
由于大米的进口配额仅占我国大米总产量的3-4%,加上进口大米价格一般远高于国内大米价格,因此今后几年大米进口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配额很难全部实现,不会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太大影响。
我国进口稻米的消费地区主要是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广东是进口稻米量最多的省份。
此外,北京、福建、浙江和天津进口量也较大。
从出口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中部主产区。
东北三省是我国稻米主要出口地区,出口稻米为粳米,江西和安徽是主要的籼米出口地区。
3、进出口国家和地区我国稻米的出口目标国主要是非洲和不发达国家,出口稻米更多属于援助性质。
与泰国、美国、越南等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相比,我国稻米出口乏力,其原因有国内市场稻米价格偏高、品质较差的因素,也有稻米出口贸易体制不够灵活等因素。
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已逐步进入到了国际市场。
所以,农产品的出口对山东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力较强,并且有着控制国际市场的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办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本文结合了相关数据阐述了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走势以及它的现状,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现状:山东省是农产品出口大省,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扩大。
第二部分介绍了山东省农产品在出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贸易壁垒不断,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第二,农产品质量差,第三,人民币升值,第四,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第三部分介绍了应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包括:第一,积极应对各国贸易保护政策,第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第三,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第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应结合现状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与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山东省农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山东;农产品出口;问题;对策;前言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一)、是农产品出口大省 (1)(二)、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 (2)(三)、出现贸易逆差 (3)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4)(一)贸易壁垒不断,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4)(二)农产品质量差 (4)(三)人民币升值 (4)(四)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 (5)三、解决农产品问题的对策 (6)(一)、积极应对各国贸易保护政策 (6)(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6)(三)、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6)(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6)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经济在总体规模以及对外贸易两方面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对于山东这个农业大省来说,农产品出口对山东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目录1前言 1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 3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 4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4农产品企业融资难 4农产品企业规模小 5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 5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绿色壁垒 6技术壁垒 6反倾销的滥用 6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7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7 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74.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74. 4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 8 5结论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1前言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当然我们不容置否,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技术壁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国大米进口激增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上第二 大大米进 口国 ,回顾 我国大米进 出 口量变动 的历史 , 2 O i l 年之前 ,我国大米维持 较稳定的 出口量 ,每年 的出 口量
在5 o万 吨 - 3  ̄ x D 万 吨。2 0 1 1 年 以来 ,我 国 大 米 出 口数 量 显 著缩 减 ,出口量减 至 3 O万 吨 - 4 0万 吨 ,主要 出 口区域 为我
国周 边的 国家 和地 区。在 2 0 1 2 年 以前我 国大 米进 口量 总体
波动幅 度在 2 0万 吨 - 8 0万吨 ,变 化相对较 小 ,自 2 0 1 2年 , 我 国大 米进 口量呈现大 幅度的增长 ,与上 一年相 比增长了约
资料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资料
1 7 0万吨 ,几 乎是上 一年 进 口量 的三倍之 多 。随后一直 维持 了需要 大量 进 口的净 进 口国。尤 其是 2 0 1 2年 ,大米 进 口量 较高 水平 ,2 0 1 4年 增至 2 5 7 . 9万吨的高 点 。自二十世纪 九十 增 加 了四 倍之 多 ,净 进 口也随 之增加 ,由 2 0 1 1 年 的不 到 l 0
国 的价格 相对 较低 的大米 … 。自 2 0 1 1 年 ,在 与越 南 、泰 国 国 ,一直 占据 主要地位 ,但是随着泰 铢升值较快 ,泰国的大 等大米 出 口国的大 米价格相 比 ,我 国大米 的价格 明显处于 劣 米生产成 本也持续上升 ,使泰国大米 失去了对我 国大米进 口 势 ,并 不具有价格 吸引力 ,因此 人们 转而开始 引进国外 的大 的垄断 陛优势 。越南等 国趁 机奋起直 追 ,迅速在我 国 占据 市 米 ,而其中原料米 以其低价 的优 势最为畅销 。最后导致我 国 场份额 ,严重 打击了泰 国的 出口优势 。2 0 1 0年 以前在 我国大 大米进 口量激增 ,由以往完全可 以自给 自足 的净出 口国变 成 米进 口市场 中泰 国一直 占据大半壁江 山 , 占比均在 9 0 %以上 ,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作为世界上稻米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我国稻米产量和贸易额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分析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和进出口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我国稻米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稻米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1. 稻米产量和贸易额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稻米产量和贸易额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稻米产量为20850万吨,稻米贸易额为21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和5.4%。
这表明我国稻米生产和贸易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
2.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稻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据统计,2019年我国稻米的消费量达到了2.5亿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以上。
3. 进出口贸易比重逐渐提高我国稻米的出口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而进口量相对较少。
近年来我国稻米的进口量也在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稻米的出口量为667.6万吨,进口量为380.1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了43.6%。
二、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1. 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国际市场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
这导致我国稻米的出口受到一定的压力,而进口量也有所增加。
2. 国内政策的影响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内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稻米生产贸易产生着直接影响。
政府出台的粮食政策、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稻米的生产和贸易。
3. 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中国粮食进出口外贸论文

中国粮食进出口外贸1、我国粮食贸易的总量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进口与出口均有明显增长,在1992年—2003年中,净出口的年份为7年,净进口的年份为5年,且大致呈现的是交替出现的状况。
通过深入分析1992年—2003年我国的粮食进出口情况,可以发现2个重要特征:(1)通过将1992年—2003年净出口年份数值累加,以及将同期净进口年份数值累加后发现,前者7年的累计数值要远远低于后者5年的累计数值,说明我国在粮食国际贸易中主要扮演的是需求方的角色;(2)通过对1992年—2003年净出口年份之间的净出口量的比较,以及对净进口年份之间的净进口量的比较,发现前者的波动幅度要远远低于后者的波动幅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进口的可控性较弱,受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市场价格、粮食生产等因素的影响明显。
在粮食进口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1997年后我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快速增加,1997年大豆进口量为273万吨,2001年大豆进口就超过了1000万吨,达到1394万吨,同期大豆取代小麦成为我国粮食进口的第一大品种,2003年—2005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均超过2000万吨,占世界大豆出口总量的近1/3。
在粮食出口方面,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出口品种,在2003年之前玉米出口年度间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由于国内玉米需求持续增长,玉米出口数量出现下降趋势。
2003年—2005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分别为1639万吨、232万吨、861万吨,2006年我国玉米出口补贴政策没有继续实施,因此许多出口商已停止向国际市场出口中国玉米,中国玉米的传统进口国韩国已开始从美国进口玉米,2006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225万吨。
2、我国粮食贸易的结构问题。
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粮食贸易的稳定性较差,大起大落的状况经常出现。
在总量稳定性较差的同时,结构问题同样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谷物消费品种结构与国际市场贸易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在谷物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6%、22%和26%,而国际市场大米、小麦和玉米出口量占谷物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40%和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与对策姓名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2014年4月8日摘要大米就是我国的重点出口的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大米贸易处于净出口状态。
大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播种面积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
大米相比于其他谷物和油料市场,在国际大米市场中,更加具有波动较大的价格调整。
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大米市场受政府干预以及商业垄断的特征。
因为大米具有国际市场占有量小,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等优点,使得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米出口趋势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前期出口量大,后期较为削减。
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相对于大米出口量而言,大米的进口量是较少的,近期主要用于引进我国没有的大米品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
在现期大米进出口贸易仍在很多弊端,例如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完整,还有转基因大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转基因大米各国持有不同的态度,而且我国群众对于转基因农作物也持有不同的态度。
我国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此我们应该就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规范性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体系,立法保护转基因农作物,更好的发展大米的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米,转基因,对策,现状摘要是很重要的,你要写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期待得出什么结论。
请你重写摘要。
至少你要清楚写明:大米进出口是个什么现状,存在什么问题,你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通过研究达到什么结论。
AbstractRice is one of China's key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net exports of rice trade in the state. Rice is China's first large-grain varieties, large acreage, yields the highest total production up to, i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s always been a dominant position. Rice grains and oilseeds compared to other markets in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with more volatile price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feature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intervention by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monopoly. Because the ric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ce exports are more concentrated and more dispersed rice imports, the relevant nation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ighly concentrated production areas, etc., making China the rice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overall trend in rice exports fluctuated trend: early export volume, the latter is more cuts. Although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but with respect to rice exports in terms of volume, imports of rice is less,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rice varieties are mainly used not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ric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still a lot of drawbacks, such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is not complete,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an not be ignored, because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ountries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but also our people hold different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ttitude. Our manage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for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defects.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certain normative construction on these issu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legislation to pro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export trade,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Rice,Transgenic,Countermeasure,Status quo目录引言 (5)一、我国与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5)(一)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5)1.国际市场占有量小 (5)2.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 (5)3.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 (5)4.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 (5)5.不同国家大米的品种种类 (6)(二)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6)1.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 (6)2.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7)(三)世界与我国的大米生产及贸易现状的对比 (8)二、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 (9)(一)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9)(二)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具有的优势 (11)1.气候条件适宜 (11)2.劳动力资源丰富 (11)3.大米价格低廉 (11)(三)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存在的弊端 (11)1.土地滥用致使农作物产量降低 (11)2.各国对于转基因产品的不认可 (11)3.转基因农作物有国际贸易争端 (12)4.管理转基因农作物存在着缺陷 (12)三、针对于转基因问题对我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解决对策 (13)(一)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3)(二)了解各国对转基因农作物规定 (13)(三)认清国际贸易转基因问题成因 (14)(四)改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体制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引言自古以来,大米就是我多的重点出口的农产品之一,一直以来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不断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使得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不容乐观,也导致了对未来大米产业的冲击,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当局及学者们的关注。
一、我国与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一)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据统计,相比于其他谷物和油料市场,在国际大米市场中,更加具有波动较大的价格调整。
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大米市场受政府干预以及商业垄断的特征,这使得国际大米的贸易格局存在以下明显特点:1.国际市场占有量小由于相关国家政府强烈干预国际大米市场,导致大米的贸易量相比起谷物中的玉米、小麦贸易缺乏市场占有量,其一年的生产量只占有很小的比重。
近年来,每年的大米贸易量只占有6%左右。
2.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亚洲是主要的国际大米生产基地,且狭长地带是其主要的生产地区,占国际大米生产的90%以上。
由于不同国家居民的生活习性,以及部分国家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只适合种植大米,所以这些国家对大米具有极大的依赖性。
3.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对于第二、三世界的部分国家而言,其对于本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政策,主要在于(1)保持本国大米的自给自足;(2)保证本国大米的低价格消费水平。
但由于相对发达的国家政府对本国大米进出口贸易的强烈干预,导致政府提高进出口贸易的税收,来帮助本国生产者抵制国外较低价格大米流入本国市场。
4.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据统计:“世界主要的大米出口国有:泰国、中国、越南、巴基斯坦、美国和澳大利亚,这六国占国际大米出口市场总量的60%以上。
而世界主要的大米进口国有: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西、科特迪瓦、尼日利亚、伊朗、孟加拉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萨内加尔、马来西亚、阿联酋、古巴和朝鲜,这15个国家近年来大米进口量占国际市场的大米总进口量40%以上。
[1]5.不同国家大米的品种种类据统计,在国际大米市场中,籼米市场占有量占75%以上,粳米市场占有量为11%,香米市场占9%,其余的是糯米市场约占5%。
几个主要的进出口国分别垄断着大米不同品种的市场。
[2](二)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和特点1.我国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二十世纪90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出口大米已累计出口约2910万吨。
大米出口趋势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前期出口量大,后期较为削减。
特别是在1998年达到大米出口贸易最大值——375万吨,约占当时整个国际大米出口贸易市场分量的20%左右。
然而好景不长,随即便出现了大米出口贸易的“冰川期”,由于受前年全国大米大幅度减产的影响,在2004年大米的出口量呈现大幅度下降,相比于1998年下降了近75%,仅有91万吨。
但在2007年左右大米出口量又有所提高,却又在2009年后持续减少,尤其在2011年出现大米出口量历史最低值——49万吨,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相对于大米出口量而言,大米的进口量是较少的,近期主要用于引进我国没有的大米品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