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肝片吸虫病汇总.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肝片吸虫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治:肝片吸虫肝片吸虫病也称肝蛭病,由肝片形吸虫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
【虫体特征及生活史】肝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胆管中,新鲜虫体呈棕红色,柳叶状,虫体大小一般为(20~30)毫米x(8~13)毫米。
成虫在胆管中产卵,卵随胆汁进入肠管,再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进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许多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吸附在水草上,然后脱去尾部,形成囊蚴,牛/羊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囊蚴而感染。
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幼虫破囊而出,经十二指肠胆管开口进入肝胆管,或者经血流到达肝胆管,也可经腹腔直接进入肝胆管。
经童虫阶段发育为成虫,成虫在肝胆管中能存活5年之久。
【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由于受中间宿主椎实螺的限制而有地区性,易在低洼地、湖浸草滩、沼泽地带流行,干旱年份流行轻,多雨年份流行重。
夏季为主要感染季节。
【典型临床症状】轻微感染时,成年牛/羊的症状不明显,而犊牛和羔羊症状严重。
发病牛/羊食欲减退,反刍减少,逐渐消瘦,经常发生瘤胃臌气、贫血、水肿,有时出现下痢和腹泻。
后期出现精神沉郁,奶牛产奶量下降,妊娠的牛/羊可出现流产,由于出现急、慢性肝炎,可出现可视黏膜黄染,最后衰竭死亡。
【典型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牛/羊,可在肝胆管中发现肝片形吸虫虫体。
诊断时,可通过粪便检查虫卵和皮内变态反应来确诊。
【防治措施】1)加强粪便管理。
把平时或驱虫后的粪便收集在一起,掺入杂草堆积发酵。
2)中间宿主。
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填平低洼水泡子,使椎实螺无滋生地;水面可放养鸭子,捕食椎实螺;也可用氨水、氯硝柳胺等药物灭螺。
3)安全放牧。
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地放牧和饮水,以减少感染机会。
4)进行定期驱虫。
在疫区,对牛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
①六氯乙烷,按每千克体重0.2~0.4毫克,一次口服。
此药可引起瘤胃臌胀,因此在驱虫前1天和驱虫后3天内,不要喂富含蛋白质和易发酵的饲料。
②硫氯酚(别丁),按每千克体重用药40~50毫克,做成舔剂经口投服。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肝片吸虫病作为反刍动物较为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近年来,该病在牛羊群中的发生愈发频繁,对本地牛羊养殖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就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以及技术支持。
一、流行特点牛羊肝片吸虫病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的特点。
该病通常在夏季以及秋季开始发生,但是由于牛羊在此时具有良好的营养状态,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的临床症状,一旦进入到冬季以后,牛羊极容易因营养不良而使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
牛羊肝片吸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阿西木·艾米都拉/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赛里木镇畜牧兽医站虫病主要发生于容易浸水或者地势较低的地区,已经成为牧区一个主要的牛羊病死的原因。
二、临床症状牛羊肝片吸虫病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以及慢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两种。
1.急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
急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主要发生于秋季,病牛羊通常会表现出离群掉队的情况,其精神不振,体质虚弱,毛发粗乱,食欲不佳,出现腹胀或者腹泻,体温突然升高,贫血,可视粘膜变得苍白,肝脏因水肿而变大。
对病牛羊进行叩诊,可以发现其肝脏的半浊音扩大,对其肝脏部位进行压迫会出现敏感的反应。
绝大多数急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例在患病后数天内就会发生死亡,犊牛以及幼羊的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
慢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较为常见,其病例多为轻度或者急性感染以后耐过的病牛羊。
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可视粘膜苍白、贫血、食欲较差、交替发生便秘以及下痢,其粪便的颜色为黑褐色,肝脏变大并出现卡他性的肠炎;病畜极度消瘦,其眼睑、下颌、腹下以及胸下等部位均发生水肿,其毛发杂乱,局部出现脱毛的现象。
哺乳母畜如果患病,其乳液变得稀薄,产奶量变少;怀孕母羊患病,其流产的概率大大提高,即使顺利生产羔羊也极容易因感染而死亡。
绝大多数慢性型牛羊肝片吸虫病例最后都会因特征性虫卵。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查治

[] 徐辉 , 晓成 , 2 李 陈伟杰 , 猪 高热 病 的流行 病学调查 与主要病 等.
因分 析 . 国动 物 检 疫 ,0 7 2 (6 :9 2 . 中 2 0 ,4 1 ) I~ 1 [] 中 兽 医 药 将 在 畜 禽 传 染 病 防 治 中发 挥 重 要 作 用 .兽 医 导 刊 , 3
4 治疗
41硝 氯 酚 , 按 每千 克 体 重 3 ~7 g 即黄 . 牛 mg m ,
牛 1 0 mg 水 牛 1 0 m , 按 每 千 克 体 重 4 g~ 30 、 50 g 羊 m
按 照 《 物 防疫法》 国家有关 规定 , 动 和 严禁贩卖 病 、 死 猪, 也不能屠宰病死 猪 自食 , 决 做 到对 病 死猪 不 流 坚 通 、 宰杀 、 食用 。七是通过多种形式 , 不 不 加强猪病防 控 蓝知 识 宣传 , } 增强 养殖 者 的 防控 能 力 。一HF
2 0 ( )4 0 7 8 :.
[】 吴 志 明 , 莲 芝 , 桂 喜 . 物 疫 病 防 控 知 识 宝 典 [ . 京 : 4 刘 李 动 M] 北 中
国 农业 出 版社 .0 6. 1 ~ 1 . 2 0 14 l 8
参考文 献 :
[】 郑杰 , 1 宁宜 宝 , 赵启祖 , 高致病性 变异株引起 的猪繁殖 与呼 等.
病 , 检 牛 80头 、 50只 , 、 平 均感 染率 为 粪 0 羊 0 牛 羊 7 %、6 , 别地 方高 达 10 5 6% 个 0 %。因此 , 坝 区继 而 在 开展 水 系流 域 、 中饲 养 牛羊 中进行 调 查 粪 检 30 集 0 份查 到 吸虫卯 , 均感 染率 为 2%。流行 面遍 布全 平 5
牛 羊 肝 片 吸 虫 病 f 查 治 I
关于牛羊片形吸虫病防治技术及

慢性型羊片形吸虫病则是 由寄生于肝胆管中的成 、 I 起 的。 临床表现患羊逐渐消瘦 , 粘膜苍 白、 贫m , 被毛粗 脱落, 眼睑 、 颌下 , 胸腹皮下出现水肿 。食欲减退 , 便 秘 痢 交替发生 , 随着病程的延长羊的体 质逐渐 降低 , 最后困恶疣 质 而死亡 , 一般病程可达 1 ~ 2个月 。 牛的片形 吸虫病则多呈慢性经过 。但犊 牛f 1 . 5 - 2岁 【 , J 症 状较 明显 , 成年牛只有大量感染且患畜体质状况较差 才会出现明显 的症状 和引起死亡 。 4诊断 主要根 据临床症状 、 流行病资料 、 虫卯检查及病理削捡 结 果作综合判断 。 f 1 1 虫卵检查以水 洗沉淀法较好 。 f 2 1羊的急性片形 吸虫病 的诊断则 主要 以病理 剖榆为 主, 把羊的肝脏撕碎后可以在水中查找 片形 吸虫 的幼虫 f 3 1 免疫学检查 目前较常用 的是 一血 三检技术 即斑点酶 标三联 诊断及间接血凝诊 断技术 。 5防治 5 . 1在预 防上 , 必须 采取综合性 防治措 施 , 才能取得较 好效果 。f 1 1 定期驱虫 驱虫是预防和治疗 的重要方法之 一。 虫 的次数和时间必须 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条件相结合 。通 常情况下 , 每年如 进行一次驱虫 , 可在秋末 冬初进行 , 如进 行 2次驱虫 , 另一 次驱虫可在来 年的春季进行 。f 2 1 粪便处 理牛羊粪便需经发酵处理杀死虫卵后才能应用 ,特别是驱 虫后的粪便更需严格 处理 。f 3 ) 放牧场地 的选 择放牧应尽量 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牧场 ,条件许可时轮牧也是很必要的 措施 。f 4 1 注意不利用被囊蚴污染的水草加强饲革 和饮水 的 来源和卫生管理 , 也是一个 比较重要的方面。 5 _ 2在治 疗上 ,治疗 片形吸虫病 的原则是 驱虫对症治 疗 同时进行 ,尤其对体弱的患畜更应注意常用 的治疗药物 有硫双二氯酚 ,牛按每千克体重 4 0 — 6 0 m g ,羊每千克体重 7 5 一 l O O m g , 患畜投 服后有 一定 拉稀 , 一般 经过 1 4 d后会 白 行恢 复 。硝氯酚 , 牛每千克体 重 3 - 7 mg , 羊4 - 6 m g , 一次 口 服, 该药对成虫有效 , 澳酚磷 , 是 目前较长用 的, 较好 的杀 灭 作用 , 丙硫苯脒唑 , 为广谱驱虫药 , 对成虫有 良效 , 剂量 为每 千克体雷 1 0 ~ l m g , 灌服。 综述 1 . 定期驱虫 。 驱虫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 驱虫 的次数 和时间必须与 当地 的实际情况及条件 相结合 。通常 情 况下 , 每年如进行一 次驱虫 , 可在秋末冬初进 行 , 如进行 2 次驱虫 , 另一次驱 虫可在来年 的春季进行 。 2 . 消灭 中间宿主。用硫酸铜或茶籽饼消协 中间宿 主螺
牛羊肝片形吸虫病

急性感染主要的病症为肝脏发 生肿大、质地软,包膜 中有纤维素
沉积, 有2 — 5 毫米长 的暗红色虫道,
溴 酚磷 用 以驱 除牛 、 羊肝 片形 吸
虫,不仅对成虫有效 ,而且对肝实
3 . 4 防止感染 经常注 意饮 水
和饲 草卫生,防止动物吞食囊蚴。 对病畜进行有效 的灭虫 ,注意 保肝 、保胆 ,恢复肝 胆功能,提高
条 )时,主要表现出 的病症为 :引
间宿主 一椎实螺 ( 在我 国大部分地 区是小 土蜗 螺 ) , 钻入其体 内发育 , 肝 片 吸虫 的 幼虫 可 以再 螺 体 内进
行大量 的无性繁殖 ,经胞蚴 、雷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起胆管扩 张,增厚,变粗 ,甚至阻 塞 ,从而 即发堵塞性黄疸。如果是 幼畜 ,虽然寄宿 的数量 比较少 ,也
节流行的较 轻,湿润时节则流行叫
重,主要流行季节为夏季。
2 . 2 临 床 特 征
有宿主排除到体外。其在适宜 的条
件中,大约在 1 0 — 2 5天后会 孵出毛 蚴,随着水流 的流动 ,寻找合适 中
轻微 的感染无明显特征 ,重度 感染 ( 牛超 过 2 0 0条 ,羊超过 5 0
采用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试验
或E L I S A 等免疫学诊断方法。 2 . 4 病例剖检特点
建农 田的水利建设,对低洼 出进行 填埋 ; 也 可以通过放养鸭子 ; 还可 以使用氨水 、氯硝柳胺等药物。都
可以消灭椎实螺。
唑、甲噻嘧啶联合应用时亦安全有 效。内服,一次 量,剂量为 1 0毫
出。
2 诊 断要 点
2 . 1 流行特点 这 种病 菌多存在于低洼池、湖
牛羊肝片吸虫病

3诊 断
一
该 病又 名 肝蛭 病 , 是 由肝 片 吸虫 寄 生 于 牛羊 胆 管或 胆 囊 中 , 引发 牛 羊 急性 或 慢性 肝 炎 、 胆囊炎 , 常 伴 发 有 营养 障碍 和全身 性 中毒 的寄生 虫病 。此 病在
我 国流 行 广泛 、 危害 严重 。 由于淡 水 螺 是 本病 流 行
季 和初 春 , 气候 寒冷 , 牧 草干枯 , 大多数 牛羊 消瘦 、 体
膈 肌粘连 。慢性 型除 了消瘦 、 贫血 外 , 肝 实 质萎 缩变 硬褪 色 、 边缘钝圆、 小 叶问结缔 组 织增生 , 胆 管肥 厚 , 内壁 粗糙 , 胆 管 内充满 暗红 色虫体 。 实 验 室诊 断 : 采 取 新 鲜粪 便 5~1 0 g , 用 尼 龙 筛 淘洗 法或 反复 沉淀 法可 检 出肝 片 吸虫卵 ,虫 卵呈 长 卵 圆形 , 表 面光 滑 , 金黄色 , 大小 为 1 2 0~1 5 0 m× 7 0~8 0 m, 即可确 诊 。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 此 病 常流 行 于河 流 、 山J I I 、 低洼 及 潮 湿 的沼泽 有 螺类 生长 的地 区 。尤其 在多 雨年 份或 季 节 淡 水 螺剧 增 , 更 易 引起 本 病 的流 行 , 我 国南 方 9 — 1 1月份 , 北方 8 - 9月 份 , 牛羊感 染 最为 严重 。 牛羊 吃 了 附着有 囊 蚴 的水 草 而被 感染 , 各种年龄 、 性别 、
m, 宽 7 0~8 0 m, 前端 窄 , 有不 明显 的卵盖 , 后 端
较钝。
所以 , 生食受污染的鱼虾是感染此病的一个主要途
牛羊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在家畜体 内移 动时 , 穿破肝表膜 , 引起肝损 伤 和出血。 虫体的刺激使胆管壁增厚变硬 , 而造成胆管阻塞 , 肝 实质变性 、 黄疸等 。 分泌毒素具有溶血作用 , 片吸虫摄取宿 肝
主的养分 , 引起家畜营养状况恶化 而逐渐消瘦 , 造成大量 为
死亡。
成虫寄生在草食动物的肝脏 、 胆管 、 胆襄 内 , 在胆管内成 虫排出的虫卵随胆 汁进入肠 内,再和粪便 一起排 出体外 , 落
和胆襄内有大量虫体 。
6 防治 措 施 防治 此 病 , “ 持 预 防 为 主 , 疗 为 辅 , 应 坚 治 防重 于治 ” 的原
游动若干时 间后 , 尾部脱落成 为囊 蚴 , 附在水草上或其 他物
体 上 , 者 在 水 中保 持 游 动状 态 。草 食 动 物 吃 草 或 喝水 时 吞 或
口吸 盘 、 吸 盘 和 长 尾 巴 。尾 蚴成 熟 后 即离 开 椎 实 螺 在 水 中 腹
史, 用彻 底洗 净法或淘洗法检查粪 便 , 镜检如发现大量 虫卵 ( 圆形 、 椭 黄褐色 、 较窄的一端有 明显 的卵盖)结合 临床症状 , 即可确诊 。 如有虫卵而无病状 , 即为带虫现象 。 尸检在肝胆管
时离群落后 。 有的出现腹泻 、 黄疸 、 腹膜炎 , 肝区有压痛 , 肝脏 肿大 , 很快出现贫血 , 有的迅速死r 。 = 慢性 : 常见 的病症 , 神沉郁 , 是 精 食欲不佳 , 可视 黏膜极 度苍 白、 黄疸 、 贫血 。病畜逐渐消瘦 , 被毛粗乱 , 肋骨 突出, 眼 脸、 颌下 、 胸腹下部水肿 , 放牧 时有 的吃土 , 便秘和腹泻 交替 发生 , 排黑褐色稀 粪 , 有的带血 , 病情严重 的一般一月多因病
盘 的底部 为 口, 口经咽通 向食 道和肠 , 在二肠干 的外侧 分出 很多的侧枝 , 精巢两个 , 前后排列呈树枝状 分支 , 卵巢一个呈 鹿 角状分支 , 在前精巢 的右下方 ; 氏管 细小 , 劳 无受 精囊 , 虫 卵椭圆形 , 淡灰褐色 , 卵的一端有小盖 , 内充满卵黄细胞。 卵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发布时间:2023-01-04T06:20:06.041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7期作者:孟和吉日嘎拉1 宝地呼2 牧仁3 那顺宝音4 玉兰5[导读] 肝片吸虫是一种由肝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的对象为牛和其他反刍动物,多发生于高原地区,孟和吉日嘎拉1 宝地呼2 牧仁3 那顺宝音4 玉兰51.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赤峰 0251502.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牧局内蒙古赤峰 0253503.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人民政府内蒙古赤峰 0251504.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赤峰 0251505.巴林右旗大板镇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赤峰 025150摘要:肝片吸虫是一种由肝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的对象为牛和其他反刍动物,多发生于高原地区,尤其是在高原地区放牧的牛羊等动物而言,其患肝片吸虫病的几率更高,该病首先会对染病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牛羊死亡,进而对动物养殖行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做好肝片吸虫的防控与治疗工作,对于确保牛羊正常生长以及保障养殖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肝片吸虫病将会对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肝片吸虫多存在于牛羊等动物的肝脏以及胆道当中,幼虫呈乳白色,长20.75mm,宽10.13mm。
肝片吸虫病对于牛羊动物的最大危害在于制约其正常生长,尤其是会引发贫血以及器官感染等等,此外,该病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基于此,无论是养殖人员还是兽医,均应当提升对于该病的认知,从源头处做好病害防控工作,从而将肝片吸虫病对养殖业产生的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牛羊肝片;吸虫病;防治引言从近几年针对牛羊疫病的诊断来看,存在多例由于吸虫病而引发的疫病,探究疫病诱因,笔者发现主要与日常养殖与饲料管理方面相关。
基于此,本文将会对牛羊养殖现状以及生长环境等方面入手,探寻肝片吸虫病发病原因,而后提出防控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片吸虫侵入肝致出血性变化
肝切面,因其寄生于胆管,可引起胆管增生和 肝细胞变性坏死
六、诊 断
在春夏放牧后,在正常饲养 管理条件下慢性消瘦、贫血、 水肿、消化紊乱等症状结合 流行病学调查,可初步怀疑 本病。 粪便检查法:水洗沉淀法 剖检:肝胆管内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
七、预 防
1.预防性驱虫:每年两次 2.消灭中间宿主: 药物灭螺、土埋灭螺、暴晒灭螺、生物灭螺 3.防止畜禽吃到囊蚴 在地势高燥处放牧 轮牧 4.粪便发酵处理
生活史
(1)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由肝包膜进入肝脏, 再到肝胆管内寄生。这是移行的一条主要 途径。 (2)童虫钻入肠壁血管,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再到达肝胆管内寄生。 (3)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胆管寄生,成虫 所产的卵也是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肠道。 (羊黑疫)
三、流行病学
中间宿主:锥实螺 终末宿主:牛羊 地理分布:锥实螺在我国分布广,低洼、 沼泽地,地方性流行 发病季节:幼虫(夏秋);成虫(冬春) 囊蚴抵抗力:夏秋季在水中存活5个月
慢性型:成虫引起,发生于冬春。虫体已经 寄居于胆管。 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无光,眼睑、颌下、 胸下水肿,食欲下降,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 病程1-2月因恶病质而死 水肿:下颌触之有波动感,软面团,无热无 痛。 成虫在绵羊体内可存活11年,牛体内存活期 短,为9~12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 12年。
病理剖检
急性病例肝脏肿大、质软,包膜有纤维 素沉积,有2~5mm长的暗红色虫道,虫 道有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童虫。腹腔有 血样液体。慢性病例肝实质萎缩,褪色、 变硬;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 于肝表面,胆管内粗糙,内有大量血性 黏液和虫体及黑褐色或黄褐色磷酸盐结 石。
寄生肝片吸虫明显消瘦的牛
八、治 疗
(1)五氯柳胺:对成虫有高效驱虫效果, 且在宿主内残留时间短。 ( 2 )吡喹酮:理想的新型广谱驱吸虫药, 毒性极低,应用安全。 ( 3 )硝氯酚:高效、低毒的理想的抗牛羊 肝片吸虫病。 (4)丙硫咪唑(抗蠕敏):广谱抗虫药, 驱除片形吸虫成虫有良效。有一定致畸作用, 对怀孕母畜慎用。 (5)肝蛭净、蛭得净:对成虫幼虫有效。
人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芹等茎叶。
四、致病作用
幼虫:穿过肠壁到腹腔,不断破坏组织和摄取 组织为食,之后以肝细胞为食,形成虫道,引 起寄生性出血性肝炎,肝实质梗塞 成虫:吸食血液 、胆汁、细胞,致营养障碍 毒素作用:包括代谢毒和分泌毒
五、症 状
急性型:幼虫的移行引起,多见于夏秋 季,引起急性内出血死亡。 幼虫集中侵入可以引起腹膜炎和创伤性 肝炎 可出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 偶有腹泻现象,有时突然倒地。
牛羊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肝蛭病 )
病原
生活史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 症状 诊断 预防 治疗
肝片吸虫病
我国分布最广泛(31个 省市),危害最严重的 寄生虫病之一,中间宿 主是本病流行的关键因 素,往往导致羔羊和犊 牛的急性死亡。尤其幼 畜和绵羊常导致大批死 亡。 虫体颜色:红棕 灰白
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鹿 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
一、病原
长椭圆形,金黄色 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卵盖
本病的病原体在我国有两种:肝片 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肝片形吸虫新鲜 虫体呈棕红色,扁形、柳叶状。
二、生活史
中间宿主:椎实螺 成虫产卵 → 虫卵 → 含毛蚴的虫卵 → 毛蚴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附 着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牛羊吞食囊蚴在小肠内囊壁破裂, 童虫经以下三条途径进入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