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经济危机分析(法语)
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七次经济危机

花开花谢,一年四季轮回,大自然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支撑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也是由某种力量左右的,这就是年代之间的内驱力。
为什么一些年代投资投机过热。
股市、房市高涨,导致一派经济繁荣局面;而一些年代却消费低迷,市场需求锐减,百业不兴呈现一派萧条局面。
该涨的年代上升的内驱力就带动其上升;该放缓跌落的年代下降的内驱力就促使其回落。
在三百年的世界经济史中,循环往复的繁荣期和衰落危机的年代正好印证说明了这一点。
该来的会来,挡也挡不住。
该走的会走,留都留不住。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波及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严重影响着各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负面展示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力量。
回顾历史,我们同样能从历次严重经济危机的特点中透视出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一、前工业时代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商业帝国荷兰。
1637年,荷兰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郁金香狂热”。
这次危机起因于人们的“郁金香热”而导致的市场供不应求(与工业革命后危机的相对过剩相反),价格暴涨,出现了“郁金香泡沫经济”(后世“泡沫经济”的说法即源于此)。
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深层的原因则要从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说起。
新航路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伴随着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到来,世界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逐渐缔造出一个17世纪的商业神话——荷兰。
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荷兰独自掌握海上霸权,17世纪,商船数量比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成为声威赫赫的“海上马车夫”。
全球半数以上的海外贸易和阿姆斯特丹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使荷兰拥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创立了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并依靠商业积累起了巨额财富,而这些恰恰给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可能。
二、蒸汽时代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世界工厂”的英国。
世界历史上的几次经济危机讲解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1973~1975年的危机和1980~1982年的危机,这两次危机都是在“停滞膨胀” 的背景下发生的。
80年代初的危机更具有新的特色,这是一次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非常接近。
1979年7月英国首先爆发危机,加拿大于同年10月工业生产出现下降,美国于1980年2月陷入危机,其他国家在1980年爆发危机的有比利时(2月)、日本(3月)、联邦德国(4月)、荷兰(4月)、法国(5月)、意大利(5月)、爱尔兰(6月)。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 1922年至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的繁荣和巨额回报让不少人进入到毕尔街头狂热的投机活动中。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
从1929年10月到1932年8月,纽约股市道指从380。
33跌到42。
84点,累计跌幅近90%。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进出口贸易锐减77。
6%,企业利润下降90%,银行业破产49%,失业率高达25%。
这次大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害,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道。
琼斯工业股票突然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
6%。
10月20日,伦敦、巴黎、东京股票市场大幅下挫。
1929年法国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英国最终丧失金融霸权地位,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其丧失了经济和军事的优势,为再次大发战争横财的美国所取代。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金融霸权确立的标志,虚弱的英国被迫接受现实。
美国的金融霸权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5布雷顿森林协议6重新确立金本位制,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的官价),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美国黄金储备在1945年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占7415%。
美元成为黄金等价物,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不过,后来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贸易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出现了一次次的/美元危机0。
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1968年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成交量达到350~400吨的破纪录数字,美国再也无能力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
但双价制只维持了三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状况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
西方各国不满美国自私自利和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就以手中美元挤兑美国黄金。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实际上就是无耻的赖账。
1973年3月美元大贬值,再次引发危机。
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关闭17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究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先是乘机将本国的资本贪婪转化为金融霸权,然后是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美元钞票,形成/美元泡泡0,而泡沫破灭,又无耻赖账。
金融霸权是需要多种实力支撑的,特别是实体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巨大优势。
今天的美国依然保持了高科技化的实体经济的巨大优势,保持了最强大的军事优势。
二战后的经济危机资料整理

战前经济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种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发生的。
危机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都达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还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业人数达到5000万人左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竟高达30~50%。
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
就美国来说,工业生产下降了56.6%,其中生铁产量减少了79.4%,钢产量减少了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 整个加工工业工人人数减少42.7%, 支付工资总额降低57.7%, 全失业人数达1200多万人。
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乘机上台,它们相继发动了侵略战争,直至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的危机过去以后,转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特种萧条”阶段。
以后在生产还没有发展到明显的新高涨的情况下,又爆发了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至1939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断。
1929~1933年的大危机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本主义的所谓“自动调节”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发生的。
它证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已经尖锐化到这种程度,如果不由国家去进行调节和干预,则资本主义制度将岌岌可危。
于是以这次大危机为转折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乃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
到80年代,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1980~1982)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英国7次(1951~1952、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与应对策略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与应对策略一、引言经济危机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它既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金融风暴,也可能是由政治、战争等因素所导致的不稳定局势。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经济危机的案例,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就历史上的几个重要经济危机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应对策略的启示。
二、经济危机的案例分析1. 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与大萧条1929年10月29日,即所谓的“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崩盘,这次崩盘随后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即大萧条。
银行倒闭、大规模失业、工业产能下降等问题摧毁了整个经济体系。
2.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多家金融机构倒闭,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受到冲击,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三、应对策略的启示1.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缺乏监管密不可分。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揭示了监管的重要性。
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措施,确保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避免金融风险对经济带来的冲击。
2. 促进市场稳定与公平市场的不稳定性是经济危机的催化剂。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促进市场的稳定与公平,可以有效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
例如,规范证券市场、加强反垄断监管等都是促进市场稳定的有效手段。
3.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扩大财政支出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减轻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4. 加强国际合作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往往具有全球性的影响,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共同制定政策、减少贸易壁垒等方式来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四、结语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促进市场稳定与公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加强国际合作,都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策略。
未来,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对策略,以应对潜在的经济风险。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https://img.taocdn.com/s3/m/a60689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4.png)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背景1991至2001年期间,世界经济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
这些经济危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危机进行概述和分析。
1. 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危机1991年苏联解体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危机。
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主要依赖于计划经济模式和与苏联的经济关系。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解体,这些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的挑战。
在转型过程中,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了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上升。
这些国家需要面对私有化、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联系的新模式。
这一转型过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连锁反应。
2. 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至1998年期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首先在泰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亚洲其他国家。
这场危机由一系列因素导致,包括短期外债过度、汇率问题、金融市场监管不足等。
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率下降,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这场危机还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社会动荡,对亚洲地区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3. 约克镇统计迷茫事件1999年,约克镇统计迷茫事件在金融圈引发轩然大波。
这场危机由于对统计数据的错误解读和传播而引发,导致市场出现恐慌和不确定性。
约克镇统计迷茫事件揭示了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经济决策和市场预测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短期的不确定性和动荡。
投资者对统计数据的信任受到损害,市场预测和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然而,约克镇统计迷茫事件也促使相关机构和政府加强了对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准确性监测。
4. 网络泡沫破裂在1990年代后期,互联网的兴起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网络泡沫。
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迅速上升,投资者热衷于投资于互联网和科技领域。
然而,这种泡沫在2000年破裂,导致许多互联网公司倒闭和投资损失。
英、美、日、港、法 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1)

1929美国经济大萧条:大背景19世纪中期以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断发展,美国二十年代经济处于虚假繁荣中,证券股票市场过度膨胀,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
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萧条,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第一,美联储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
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
假如美联储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如通过买进大量债券,或积极鼓励各成员银行通过贴现进行借贷,必可以大大加强银行系统的清偿能力,各个银行也就可以使用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去满足储户的挤兑要求,从而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大撒手的货币政策”,相当于没有货币政策,任凭银行倒闭和引起恐慌。
美联储之所以没有起到“消防队”的作用,部分原因是它对初始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它认为把那些业务状况虚弱的银行淘汰掉是一件好事,而低估了这样做会引起的连锁反应。
根本原因是美联储对它的货币政策的估计是错误的,它自认为它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
第三,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宣布放弃金本位制之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
其实,当时美国有足够的黄金来支持比现有数量大得多的货币及金融资产,主要问题不是阻止黄金外流,而是想办法保障银行的清偿能力。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https://img.taocdn.com/s3/m/15baad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8.png)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上]【摘要】世界经济在1991年至2001年间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其中包括1991年的经济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本文从引言开始,介绍了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背景,然后分别详细阐述了1991年的经济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文章总结了这段时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通过分析这些危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引言、前言、背景介绍、1991年的经济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及应对措施、结论、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困境、全球金融市场、国际经济体系、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应对挑战、经济复苏。
1. 引言1.1 引言鉴于过去几十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世界经济危机事件,我们不得不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这些危机中,我们看到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弱点和脆弱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表现和反应。
本文将集中讨论1991年至2001年间发生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包括亚洲金融危机等。
我们将对这些危机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各国为了应对这些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规律,以及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化解潜在的经济风险。
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危机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2. 正文2.1 前言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经济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
自从198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包括高通货膨胀率、债务危机、贸易逆差等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了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失业率上升,社会福利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0
1997年7月中旬,索罗斯忽然大规模抛售港币,港币汇率一路下滑, 10 月20日,香港股市开始下跌。第二天恒生指数下跌765.33点,第三天 继续下跌了1200点,最后下跌达10.41%。10月至98年1月,索罗斯掀 起歼灭战,一共抛空1000多亿港元,香港股价暴跌6000多点,许多公司 破产倒闭,一些中小银行出现挤提风险。 但庆幸的是,香港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港币汇率被暂时保住。首战久攻 不下,索罗斯开始转战外围,韩国、日本、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相继 被斩于马下,而几个月前发生在香港的战斗似乎只是个前奏,一场更大 的暴风雨正在袭来。
La crise financière en Asie du Sud-Est a évolué vers la crise financière asiatique.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9
1997年7月1日
Le retour de Hong Kong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27
现代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
Les effets de la crise économique pour les États modernes
美帝人 民想买 房
银行
贷款打包 销售
投行
美国及 全世界 投资者
继续买房 消费
次级债 资产证 券化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7
楼市泡 沫破裂
房价下跌
乞丐不 还贷款
呆账坏账 数量庞大
银行资 金链断 裂
存款不偿 贷款不贷 倒闭
风投
相关产 业破产
保险 信托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1
• 1998年,香港禽流感爆发,全港陷入恐慌,趁此机会,索 罗斯在8月对港币发起狙击。
• 8月5日,国际货币炒家从美国股市沽出近290亿港元
进行抛售。香港金管局利用外汇储备接起了240亿港元沽 盘。8月6日、7日,索罗斯率领的对冲基金再次沽出近 200亿港元。8月12日,国际炒家继续疯狂做空,索罗斯 与港府之间的激战空前惨烈,此时,香港恒生指数一路狂 跌到6600点,总市值蒸发2万亿港元。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8
7月11日,菲律宾对比索的大规模干预宣告破产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 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8月23日,印尼盾贬值以历史低点。 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 1997年下半年日本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1. 外汇储备严重缩水 2. 东南沿海大量中小型出口企业破产倒闭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20
经济危机
旧时代经济危机(1987 年为止)
*以1987年黑 色星期五为例
现代经济危机(1987 年后至今)
*以亚洲金融危机 和2008年世界经 济危机为例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3
Crise Économique Asiatique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4
né le 12 août 1930 à Budapest, est un financier milliardaire américain d'origine hongroise.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2
朱镕基
1997年9月19日Comité permanent du bureau politique du Parti
communiste chinois
1998年3月Premier ministre de l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5
Contrôle Des Mouvements De Capitaux Chine
Les mouvements de capitaux rigoureusement contrôlés.
Thaï lande
En 1990---La ouverture sur les marchés obligataires. Redonner contrôle des mouvements de capitaux au cours des 18 années .
企业破 产
实体经济 破产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8
高盛
摩根斯 坦利
美林
被美国银 行收购
雷曼兄弟
转为银行控 股
申请破 产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9
Comment la crise des subprimes influence la Chine?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6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7
1997年1月,以乔治· 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泰国金 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 5月,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泰铢贬值。 6月,投机商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 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 7月29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 马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 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泰铢失守。 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归索罗斯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3
• 从8月14日开始,香港政府开始进入股 市、期市进行面干预。
港府的数百亿元将付之东流。反之,炒家们将损失20亿 美元以上。 此时,香港股市已经被打垮到6000多点,而在空头市场 上,索罗斯带领着摩根· 斯坦利、高盛、里昴、怡富、所罗 门、惠嘉、霸菱、美林等国际超级炒家,光是8月期指沽单 就有10多万张!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25
农民生活困难
股市暴跌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26
les travailleurs au chômage a augmenté de la pénurie .d'ouverture ou de fermeture de l'entreprise 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22
Immense Influence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23
Le phénomène de la crise économique
旧时代
黑色星期五(1929-1933年)
• Des excès, la stagnation des ventes, de la baisse de la production à grande échelle, • le Fonds de roulement de l'entreprise est le manque de l'argent, la hausse des taux d'intérêt, • l'établissement de crédit ont été gravement endommagées, les banques ont déclaré faillite, etc. • 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 • 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 • 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5
Crise des subprimes 2008
Les Crises Economiques Justine & Fleur 16
Titrisation Et Les Dettes Subordonnées
• 全额贷 款 • 零首付 • 集中打 包切割 • 债券形 式销售
Les Crises Economeur
14
8月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 当天,在曾荫权的指挥下,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 稳托上升88点。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 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 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当天 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 的790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 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 达17.55%。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 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香港市场人士估计,香港政府在这 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 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 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