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绘画风格研究
17-18世纪欧洲绘画主要风格流派

考尔夫
静物
黑达 静物
西班牙 委拉斯凯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委拉斯凯兹 腓力蒲四世像
委拉斯凯兹
宫娥
委拉斯凯兹
纺织女
委拉斯凯兹
镜前的维纳斯
里韦拉
圣安德烈亚
里韦拉
跛足者
苏巴朗
圣弗朗西斯在深思中
穆立罗
乞童
夏尔丹
午餐前的祈祷
夏尔丹
静物
夏尔丹
铜水器
格勒兹
乡村的订婚
格勒兹 打破的水罐
凡 代克
热那亚女人
荷兰 伦勃朗
自画像
伦勃朗
夜巡
伦勃朗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伦勃朗
神殿中的现身
哈尔斯
吉卜赛女郎
哈尔斯
快乐的酒徒
哈尔斯
微笑的伊沙贝拉
哈尔斯
女巫
雷斯达尔
乡村教堂
雷斯达尔
暴风雨
霍贝玛
村间小道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仆
维米尔 花边女工
维米尔 读信的蓝衣女人
维米尔 画室
维米尔 小街
达维特
苏格拉底之死
达维特
萨宾妇女
安格尔 泉
安格尔 瓦平松浴女
安格尔
大宫女
安格尔
维尔伯爵夫人
安格尔
里维埃小姐
安格尔
贝尔坦肖像
安格尔
拿破仑一世
十七、十八世纪绘画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佛兰德斯(今比利时) 荷兰 西班牙 法国
佛兰德斯 约丹斯
丰饶的寓意
约丹斯
牧神潘与水仙女
佛兰德斯 凡 代克 查理一世骑马像
鲁本斯
阿马松之战
鲁本斯
猎狮
鲁本斯苏珊 Βιβλιοθήκη 尔曼卡拉瓦乔圣母之死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变与艺术家作品分析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变与艺术家作品分析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创新,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变和一些重要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
一、风格演变1. 前期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初阶段,艺术家们受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启发。
他们追求自然主义和人体比例的准确性,注重构图和透视,追求油画的逼真效果。
而在绘画题材上多以宗教为主题,描绘了许多宗教场景和圣徒肖像等。
2. 高文艺复兴风格在高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继续追求古典艺术的完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
他们将更多的个人感情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
此时期的代表艺术家达·芬奇,他以其完美的构图和透视技巧为世人所称道。
3. 曼尼尔斯蒂洛风格曼尼尔斯蒂洛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独特风格,强调奢华和装饰性,注重通过细节的繁复和丰富来表现艺术家的技艺。
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将人物形象塑造成理想化的形象,强调优雅和高贵。
4. 后期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后阶段,艺术家们开始追求新的表现形式,注重对光线、色彩和阴影的运用。
他们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加写实的刻画,同时也更加重视自然界的描绘,对风景和静物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二、艺术家作品分析1.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展示了高度的技术和艺术天赋。
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精湛的光影技巧而闻名于世。
2.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
他的代表作《创造亚当》和《最后的审判》展现了他对人体结构和肌肉表现的精湛掌握。
3. 拉斐尔(Raphael)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以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而闻名。
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

——莫奈
——雷诺阿
后印象主义 Post-Impressionisme
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存在于 19世纪80~90年代,不含有风格的意义。又译作“印象 派之后”,曾译成“后期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社团,也不是一个派别,他们没 有 像印象主义那样定期举行过展览,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 领和宣言。他们被冠以“后印象主义”的称号,仅仅是 后人为了把他们和印象主义区别开来所使用的一个名称。 后印象主义艺术家对20世纪西方的艺术有直接的影 响。塞尚重理念,注重结构,注意画面的建筑美。孕育 着立体主义的因素。凡高、高更注意感情,强调色调的 美和艺术表现的象征意义,对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影响 很大。如果要寻找20世纪抽象主义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话,塞尚给几何形的抽象派以启发,高更和凡高则被抽 象主义中直抒感情的一派所推崇。由于塞尚强调主观创 造性,否定模仿自然,被0世纪的艺术家们推崇为“现 代 绘画之父”。
1816年,“梅杜 萨”号军舰由于指挥 者无能,触礁沉没, 军官乘救生艇逃命, 并对试图登艇的士兵 开枪。义愤填膺的借 里柯当即创作了巨幅 油画<梅杜萨之筏>, 该画取金字塔式的构 图,右下角是已被浸 泡得变色的尸体,左 面是抱着儿子遗体, 衰弱得无法动弹的老 水手,第三组人是坚 持了14天的幸存者, 他们发现了海平面上 的一点帆影;正在把 最健壮的一个黑人推 到高处去挥舞衣衫。
浪漫主义画家不同于达维特、安格尔那样热衷于希腊、 罗马的古典规范,热衷于从希腊、罗马神话中去寻求创作 的灵感;而是立足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热衷于从中世纪、 东方文化中寻求灵感;在创作中,他们不强调素描和严谨 的外形而是强调激越的情感和极端个性化的表现。
席里柯是一个热情 洋溢、富于幻想的 画家,1821年,他 根据在英国艾普松 郊外参加赛马会的 真实感受创作了 《艾普松赛马》。 席里柯从小就喜欢骑马,也喜欢画马,这一郊外赛马的 激烈场面不仅反映了席里柯对赛马比赛的极大兴趣和当时激 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激奋豪放的个性特征及在色彩表现上 受英国风景画家的强烈影响。这种在构图、动势、色彩、光 景及环境、气氛上的新的探索打破了传统古典规范平和宁静 的画风,对法国的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美术都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欧洲抽象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与观赏技巧

欧洲抽象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与观赏技巧欧洲抽象绘画作为现代绘画发展的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和观赏技巧,深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
以下将详细介绍欧洲抽象绘画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观赏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
首先,欧洲抽象绘画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抽象化的表现形式。
相较于传统绘画的写实性,抽象绘画强调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的艺术表达,追求笔墨之外更高层次的抽象化。
二是情感和思想的抒发。
抽象绘画作品往往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或对周围世界的深刻感悟,通过色彩、形式的运用来体现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是自由和开放的艺术创作风格。
欧洲抽象绘画注重艺术家个体的表达方式,鼓励艺术家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呈现出更多元化与前卫性。
其次,观赏欧洲抽象绘画作品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注重色彩的感受。
抽象绘画作品常常通过丰富多样的色彩来传达情绪和思想,观赏者应该用心感受每种色彩的变化与融合,从而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涵。
其次,要注重线条和形式的变化。
线条在抽象绘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观赏者可以通过线条的流畅度、粗细等特点来感受作品的动态之美,形式的变化也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和观感体验。
最后,要注重整体感知和思考。
欣赏抽象绘画作品需要观赏者以整体的视野去审视作品,尝试从整体的结构、构图等方面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同时兼顾细节的品味和欣赏。
综上所述,欧洲抽象绘画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和观赏技巧,需要观赏者在欣赏时候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深度的思考,以更全面、深入的方式去理解和体验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欧洲抽象绘画作品的魅力与精髓,进一步开拓对艺术的欣赏与理解。
艺术欣赏:欧洲古典绘画的代表作品赏析

艺术欣赏:欧洲古典绘画的代表作品赏析引言欧洲古典绘画是西方艺术史上一段辉煌的篇章,涵盖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时期。
它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主题和深远的影响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几幅欧洲古典绘画中最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赏析。
1. 达芬奇《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杰作之一,也是全球最为知名和神秘的绘画之一。
这幅肖像画以柔和、微笑而神秘的女子形象闻名于世。
1.1 艺术风格与技巧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锐角透视和气氛透视等技巧,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立体感和真实感。
他对色彩渗透和柔和过渡非常擅长,使得肖像人物的表情更加生动。
1.2 主题与象征意义《蒙娜丽莎》的主题并不明确,这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性。
女子微笑的表情引发了无数观者的猜测和想象。
她被认为是自然之美和内心深处的智慧与谦逊的象征。
2.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创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绘制的壁画之一,以其规模宏大和技巧精湛而闻名于世。
2.1 艺术风格与技巧米开朗基罗运用了雕塑般的线条和立体感来描绘人物形象,并通过阴影和光影效果来营造出壮观而庄重的氛围。
2.2 主题与象征意义《创世纪》描绘了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场景,以及神圣真理与人类理性之间的关系。
这幅壁画表达了对人类起源和宇宙间关系的探索,以及人类与神之间的联系。
3. 雅克-路易·大卫《凯旋协约》《凯旋协约》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拿破仑领导法军赢得1801年安条克战争后签订和平条约的场景。
3.1 艺术风格与技巧大卫运用鲜明而富有力量感的线条,强调人物形象的力量和动态。
他善于运用冷色调和锐利对比来营造出庄重而庄严的氛围。
3.2 主题与象征意义《凯旋协约》以其为法国屈服并拥抱和平带来的希望与解放精神而闻名。
它不仅象征着政治胜利,也传达了持久和平的理想。
结论以上所述只是欧洲古典绘画中众多杰作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涵盖其众多特点和魅力。
欧洲绘画作品的时代与流派鉴别

欧洲绘画作品的时代与流派鉴别欧洲绘画作品的时代与流派鉴别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欧洲绘画历史悠久,涵盖了多个时代和流派,每个时代和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要准确鉴别欧洲绘画作品的时代和流派,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和观察力。
首先,要了解欧洲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时代。
欧洲绘画可以大致分为古典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等不同时期。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人物形象的逼真性和对光影的处理,而印象派则更加注重对色彩和光线的捕捉。
通过了解各个时代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作品所属的时代。
其次,要学会辨别不同流派的特征。
欧洲绘画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如写实主义、抽象派、表现主义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可以通过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笔触等方面来辨别其所属的流派。
写实主义注重事物的真实和细致,抽象派则更加强调对形式和色彩的简化和提炼,表现主义则追求情感和内在精神的表达。
通过对不同流派的了解和比较,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作品的风格和流派。
另外,要善于观察作品的细节和特点。
欧洲绘画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通过观察作品的细节和背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所属的时代和流派。
例如,古典主义作品常常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文艺复兴作品多以宗教题材为主,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则强调戏剧性和动感。
通过仔细观察作品的细节,可以发现其中的线索和蛛丝马迹,帮助我们更好地鉴别其所属的时代和流派。
总而言之,要准确鉴别欧洲绘画作品的时代和流派,需要对欧洲绘画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善于观察作品的特点和细节。
通过对各个时代和流派的比较和辨别,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作品所属的时代和流派,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欧洲绘画的魅力。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研究

2
巴洛克绘画以其豪华、富丽堂皇和充满戏剧性 的特点著称,强调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以及 对光影和透视的精湛运用。
3
巴洛克绘画还注重对人物和场景的动态描绘, 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如使用强烈的对比和夸 张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历史背景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出现与17世纪欧洲的社 会、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欧洲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各 国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巴洛克绘 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也促进了巴 洛克绘画在宗教领域的发展。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与贡献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对欧洲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17世纪欧洲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
线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视
巴洛克绘画常常采用线性透视法,通过线条的交错和延 伸,表现出画面的远近和深度。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巴洛克绘画在表现空间和透视时,既强调对称性又注重 非对称性,使画面更具多样性和动态感。
03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代表 人物与作品
贝尔尼尼与《圣特雷莎升天图》
贝尔尼尼是巴洛克雕塑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圣特雷莎升 天图》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华丽的装饰效果展现了巴洛克绘 画艺术风格的特点。
巴洛克绘画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不仅影响了欧洲 的艺术家,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发展产生了
影响。
巴洛克绘画还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成为了艺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2
巴洛克绘画艺术风格的表现 形式
强烈的情感表达
热情奔放
01
巴洛克绘画风格通常展现出强烈的情感表达,作品中充满着热
情与动态,强调情感的传递。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引言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伴随着人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热衷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艺术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
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的特点,并深入探讨其中几位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呈现出许多独特的特点,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特征:1. 透视与立体感在这个时期,画家开始运用透视技法和线性透视原理来创造出更加真实和立体感的图像。
通过合理运用透视,物体在画面中具有远近之分,营造出更加真实和有深度的效果。
2. 真实主义与自然观察细致且准确地描绘人物和物体是文艺复兴绘画的重要特征。
画家们注重观察真实物象并将其完美呈现在画布上,追求真实主义表现,并通过光影效果和细腻的绘画技巧来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
3. 平衡与对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追求对称与平衡的美感。
画家们借鉴了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中对称平衡的原则,运用在构图上,创造出稳定而和谐的视觉效果。
4. 音乐性与装饰性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具备一定的音乐性和装饰性,尤其是在壁画和天花板装饰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色彩、形态以及图案紧密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图像。
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切尔科·达·菲利佩奥(1406–1469)切尔科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学院中最重要的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之一。
他擅长运用透视以及光影效果,他的代表作品《基督受难》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技法与深度情感表达。
达·芬奇(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多才艺术家之一,达·芬奇在绘画领域有着重大贡献。
他的作品《蒙娜丽莎》被誉为人类艺术史上的杰作,通过细致入微的肖像画以及透视处理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米开朗基罗(1475–1564)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天才性格和影响力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补充说明1——人类文化史的实质和时代划分:
通常认为,人类文化史只不过是人类历史上许许多多文化现象的聚合体,这些文化现象之间的主要联系不过是年代和时间顺序而已。
实际上,人类文化史整个地体现着一种实质,这种实质使通常被认为是支离破碎的整个人类文化史显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
人类文化史的实质就是:人类的自由,民主和解放,自由,民主和解放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理想。
人类文化史的主线是人类思想史,人类对事物的观察、经验和探索方式规定特定的人类文化。
依此将人类文化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宗教文化时代,科学文化时代,精神文化时代。
补充说明2——世界历史分期:
一、以生产方式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准:原始公社制(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二、以人类文明形态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
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其中,古代史又分为上古史和中古史。
1、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此期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人类打破隔离状态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 上古史自有人类以来至公元5、6世纪左右的民族大迁徙及其所引起的政治格局的巨变。
早期人类发明了现代三大基本技术(制作技术、能源转化技术、信息技术)的雏形:石器制作技术、人工取火技术、有声语言,建立了社会组织。
4000-2000年形成了五大文明中心。
这些文明中心通过战争、贸易等形式不断将自己的文明成果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
2) 中古史(中世纪史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公元5、6世纪至公元1500年。
人类通过民族迁徙和大范围的战争,世界逐渐向连成一体前进。
2、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
3、世界现代史:1900年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在时间上涵盖了20世纪。
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
在上半叶,人类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两次惨遭世界范围战祸的浩劫。
其造成的灾难和后果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下半叶,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一体化的时期,叶是世界全局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
这是人类联系空前加强的50年,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对话体系得以建立完善,世界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地球村。
四、考古学人类历史分期:
1、史前考古学(以文字记载以前时代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与以文献记载时代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古学相对,学以史前人类的遗迹、遗物为基础,用考古学的方法来研究当时的文化面貌、经济形态、社会生活和分期断代,同时还要结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复原自
然环境的变迁、人类体质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变化,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为分期断代提供更具体的论据):
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出现,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的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
遗存与若干绝灭动物共存,其地质时代属于更新世,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
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占人类历史的99.8%。
旧石器时代又分为下部旧石器时代和上部旧石器时代;或者分为直立人时期(早期)、早期智人时期(中期)、晚期智人时期(晚期)。
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无论人类的体质还是文化,都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
象火的使用,充分反映从人类出现伊始,便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不断地改造世界。
欧洲旧石器文化发现丰富,文化系统和分期断代比较清楚,早期遗存有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当文化;中期遗存有莫斯特文化,勒瓦娄哇文化;晚期遗存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等。
其中有些文化还影响到北非和西亚。
中国也同样有丰富和自成系统的旧石器文化遗存,早期遗存有蓝田人文化、北京人文化、观音洞文化;中期遗存有丁村文化;晚期遗存有峙峪文化、山顶洞文化、小南海文化等。
美洲和大洋洲也都有旧石器文化,均属于晚期的遗存。
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中石器时代:也有人称其为续旧石器时代。
其地质时代已进入全新世,属于冰后期。
此时欧亚大陆的气候转暖,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显著不同。
人类依然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使用打制或琢制石器,但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
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
严格地讲,这时已从依赖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经济阶段。
由于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因而当出现陶器以前的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前陶文化或原新石器文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地理和时代的因素非常强烈,象旧大陆和新大陆,无论在文化面貌、经济基础和生产手段等方面,都表现了显著的差异,可以分成不同的地区和群体。
铜石并用时代或称金石并用时代,此时使用红铜工具,已掌握铜的冶炼术,用冷锻或铸造法制作红铜器,但主要的工具仍然是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期。
青铜时代:青铜是以红铜为主要成分,加入锡的合金。
加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铜的熔点,加强铜液的流动性以便于铸造,并可加强合金的硬度。
铁器时代:最早的铁器于前14世纪之初出现于小亚细亚的东部,其他各地进入铁器时代的时间不甚一致。
补充说明3——美术与绘画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但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
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也称“造型艺术”。
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英语:industrial art 捷克语:umělecký průmysl,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院对面有umělecko průmyslováškola)两类。
关于美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岩画以及彩陶艺术的绘制花纹等。
定义: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可以分为:大众艺术,视觉艺术。
范畴: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西方美术史
附录1:《威伦道夫的维纳斯》附录2: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