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南山寺解说词

合集下载

2019年推荐的海南南山寺导游词分享

2019年推荐的海南南山寺导游词分享

2019年推荐的海南南山寺导游词分享海南省三亚市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

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南山寺导游词,仅供参考。

南山寺导游词(一)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

整个气势恢宏,为中国50年来新建最大道场,也是南国规模最大寺庙。

园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

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

仁王殿内供奉寺庙门神哼哈二将,明清后,这种殿式建筑逐渐演变成牌坊式建筑——山门。

天王殿当中供奉天冠弥勒和两个侍者,两旁立护法神四大天王。

天王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转轮藏。

从天王殿穿过游廊,便可进入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还有文殊、普贤、迦叶、阿难、帝释、梵天、两尊供养菩萨和十六罗汉塑像。

“不二法门”是一个由大型唐代风格六楼、建筑、群像雕塑、经幢、石刻、浮雕、园林组成的景点。

这里的每个小品与建筑都体现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

不二法门广场被高大的的木棉树和鲜红的木棉花簇拥着,广场里建须弥山,须弥山住众多护法天神。

绕过须弥山,便进入“圆通经幢”,其四周是“天龙八部”群像雕塑。

由经幢前行,便见“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后是一尊高大的“达摩面壁”浮雕。

达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为西天禅宗第28祖、中国禅宗初祖。

从不二法门广场下到曲桥,便是面积为2200玉米的“八宝莲”,仿海义世界而建,内有各种珊瑚石、海藻、水下灯具及琉璃制品,也有形态各异热带海洋观赏鱼穿梭其间,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海底世界。

沿着曲桥前行一尊巨大“耳根圆通”石刻,“耳根圆通”1象徵观菩萨修炼法门,“闻声救苦”,遍及十方。

“耳根圆通”旁边,建成有观音阁,阁上安放一尊金碧辉煌的金玉观音,高3.8米,造价约人民币1. 9亿元,观音阁一侧是“宝瓶净水”雕刻,另一侧是种满莲花的莲花池。

南山寺导游词6篇

南山寺导游词6篇

南山寺导游词南山寺导游词6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山寺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山寺导游词1三亚南山寺位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内,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

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

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

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

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86岁高龄的高僧新成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

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

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

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南山寺导游词2各位团友大家好,您瞧,又是一个艳阳天,让我们带着同阳光一样灿烂的好心情,愉悦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行程。

今天我们即将前往的就是我们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在大家眼中,三亚除了有洁净的天空、湛蓝的大海、碧绿的椰林之外,还有什么呢,大家对海南的历史文化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国家5A级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相信在那里大家可以真切感受一下海南岛独特的文化了。

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处,古称鳌山,海拔为487米,是中国纬度最南的山。

该景区规划和环境保护控制面积为50平方公里,它是集佛教文化、热带海洋风光、民俗风情和历史古迹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大型文化旅游区。

在三亚热带海滨,它不仅最具规模,而且是目前我国唯一的通过国际环境管理质量认证的景区。

南山寺导游词(通用9篇)

南山寺导游词(通用9篇)

南山寺导游词(通用9篇)南山寺篇1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

整个气势恢宏,为中国50年来新建最大道场,也是南国规模最大寺庙。

园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

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

仁王殿内供奉寺庙门神哼哈二将,明清后,这种殿式建筑逐渐演变成牌坊式建筑——山门。

天王殿当中供奉天冠弥勒和两个侍者,两旁立护法神四大天王。

天王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转轮藏。

从天王殿穿过游廊,便可进入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主尊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还有文殊、普贤、迦叶、阿难、帝释、梵天、两尊供养菩萨和十六罗汉塑像。

“不二法门”是一个由大型唐代风格六楼、建筑、群像雕塑、经幢、石刻、浮雕、园林组成的景点。

这里的每个小品与建筑都体现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

不二法门广场被高大的的木棉树和鲜红的木棉花簇拥着,广场里建须弥山,须弥山住众多护法天神。

绕过须弥山,便进入“圆通经幢”,其四周是“天龙八部”群像雕塑。

由经幢前行,便见“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后是一尊高大的“达摩面壁”浮雕。

达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为西天禅宗第28祖、中国禅宗初祖。

从不二法门广场下到曲桥,便是面积为2200玉米的“八宝莲”,仿海义世界而建,内有各种珊瑚石、海藻、水下灯具及琉璃制品,也有形态各异热带海洋观赏鱼穿梭其间,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海底世界。

沿着曲桥前行一尊巨大“耳根圆通”石刻,“耳根圆通”1象徵观菩萨修炼法门,“闻声救苦”,遍及十方。

“耳根圆通”旁边,建成有观音阁,阁上安放一尊金碧辉煌的金玉观音,高3.8米,造价约人民币1. 9亿元,观音阁一侧是“宝瓶净水”雕刻,另一侧是种满莲花的莲花池。

莲花素来被佛教信徒视为圣物,认为它能启迪人们不为外物所役,“出淤泥而不染”。

花架对面是巨大“慈般普渡”木雕,木雕旁是刻满书法的碑亭和观音菩萨的坐具——“莲花宝座”石刻。

由茶社前行星期达300米的《心经》石刻前是紫竹林。

最新五台南山寺的导游词5篇

最新五台南山寺的导游词5篇

五台南山寺的导游词最新五台南山寺的导游词5篇欢迎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我们将带领大家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当地的美食特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台南山寺的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台南山寺的导游词(篇1)很久以前,这里筑一石亭,南来北往的香客居士及游人手持香火,来此朝山拜佛,不少人在盛夏到澡浴池净身身洗涤,据说这一澡便可洗得烦恼怡尽,福慧双增。

传说雁门太守李靖打猎遇大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澡浴池坐落在中台北台之间,距离憨山寺大约10公里,这里有涌泉,澄清亮丽,叮咚响声犹如佛乐敲击。

由于这处天然水池位于高峻之处,古人谓之天光云影之间。

据古书称,游人到此,悄然可见天仙、沙门、莲花之状,仿佛真是一个佛菩萨居住的所在。

如今登临澡浴池,虽不见昔日古亭,却见依然泉水叮咚,雾气苍茫,特别是炎热的盛夏,幽幽林木绿荫片片,两山夹峙的澡浴池水波荡漾,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无怪明代诗人觉玄发出了那样的感慨:“一池清且浅,甘洁胜琼浆,能洗愚痴垢,还生定慧香,光浮天界白,色映四天苍,无以凡情测,神哉不可量”。

澡浴池正殿内迄今陈列着一块石头,上面留有一双清晰可辨的脚印。

并元刀痕斧凿之疑。

相传这便是文殊大圣洗浴后在池边站立的脚印。

一个冬日的午进时,我们在寂照、正凡两位师父的引领下前往澡浴池观光,顺便拍摄了这一奇景观。

古今历史上高僧就曾登临澡浴池。

拜文殊、求加持、开智慧、早成就,一向被认为一条妙不可言的成就大道。

如今出资修路更是幸事,众望所归,有志于心佛事的善男信女,更应该携手共筑一条通往光明彼岸的金色大路。

五台南山寺的导游词(篇2)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中华大地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众最多,影响最大。

佛家认为,五台山是观音菩萨的故乡,真正的观音祖庭就是普庵寺。

普庵寺这座千年古刹,历经浩劫,昔日庄严不再,令无数朝拜之善男信女唏嘘。

值此五台山即将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由中国的佛教中心成为世界佛教文化传承中心之际,敬邀有缘善信秉佛菩萨之道及无尽众生之喜,重建中华观音祖庭,再现千年珈蓝盛况,让慕名而来的无数海内外信众体会观音尊严形象、感应菩萨无尚法益。

终南山五台山导游词

终南山五台山导游词

终南山五台山导游词终南山五台山导游词篇1大家好!欢迎来到小五台山旅游区。

我是导游。

龙潭飞瀑(站在关瀑台或倒挂松景点处)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是北龙潭景区的龙潭飞瀑景点,这里有幻松、绝壁松、倒挂松和龙潭飞瀑。

这个瀑布长年有水,落差60多米,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韵致。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

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

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蔚县,面积为21883公顷,属恒山余脉,有东、西、南、北、中5个突出的山峰,为区别于山西五台山,称小五台山。

五台之中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境内高山之最。

大家看,小五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90度垂直的石梯令人心惊胆战。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风景核心区位于五台县北部台怀镇内面积379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最值得推荐景点首位,国家地质博物馆,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十大避暑胜地之首,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第三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8处世界遗产。

摸子泉位于地藏寺旷观楼下摸子洞内。

地藏宫大殿供地藏菩萨,东殿供送子将军,西殿供观世音菩萨。

寺西南角—门可通掬月泉。

摸子洞深14米,两侧石壁上凿有佛龛,到洞最里面之后,再下5级台阶,就到了泉边。

泉为方形,水深0.4米。

以前寺内僧人在泉中置石子和瓦片,说求子者摸到石子生男,摸到瓦片生女。

洞口原来悬有刘尔忻所撰楹联:说话间,我们已跨过黄河,进入焦作境内,焦作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邻黄河。

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五台山南山寺的解说词

五台山南山寺的解说词

五台山南山寺的解说词
欢迎来到五台山南山寺!南山寺是五台山最著名的寺庙之一,是寺庙群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寺庙之一。

南山寺坐落在五台山南麓,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寺内建筑庞大,气势雄伟,包括大雄宝殿、三塔、山门等多座建筑,整体布局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瑰宝之一。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南山寺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南山寺的主殿,也是整个寺庙的核心建筑。

宝殿高大庄严,气势恢宏,内部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金身佛像。

佛像高达十几米,金光闪闪,令人肃然起敬。

大雄宝殿四周还有许多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经文,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除了大雄宝殿,南山寺还拥有三塔。

这三座塔分别是宝塔、佛塔和钟楼。

宝塔是寺庙的象征之一,高大挺拔,金光闪闪,寓意着佛教的智慧和功德。

佛塔用以供奉佛祖和佛教高僧的舍利,是信众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钟楼则是南山寺的钟鼓楼,每天在特定的时间里可以听到佛号钟声的回响,让人沉浸在佛教的祥和氛围中。

除了建筑本身,南山寺还是五台山文化的重要载体。

寺内收藏了大量的古代佛教文物和经书,包括佛像、佛教经典和传世文物等。

这些文物不仅代表了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宝贵资源。

五台山南山寺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是众多信众朝圣的目的地。

寺内庄严肃穆的氛围,壮观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无不体现了佛教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将感受到佛教的宁静与智慧,收获心灵的平和与净化。

欢迎大家来五台山南山寺,共同感受佛法的智慧和力量!。

三亚市南山寺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三亚市南山寺导游词范文3篇_导游词

三亚市南山寺导游词范文3篇海南省三亚市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介绍南山寺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介绍南山寺导游词范文从台怀中心区沿公路南下至杨柏峪村,转向西过清水河,行数百米,就来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脚下了。

南山寺依山而建,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面积九十多亩,计有殿堂楼房窑三百多间。

南山寺整个寺院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极乐寺,上三层名佑国寺,中间一层名善德堂,南山寺是它们的总称。

该寺创建于元代,以现存寺内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为证,当时称“大万圣佑国寺”。

清光绪九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

清代末年,有一个皈依佛门的九宫道首领叫普济,是寺院的住持和尚,他同清政府关系密切,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真如自在”木匾赐普济,普济还将其字刻印在石上,供奉起来。

民国初年,由东北信徒捐资,普济和尚将原有的极乐寺、佑国寺、善德堂三处合建在一起,称为南山寺。

普济死后,寺院修建未停,建筑工程浩大,规模壮观,连续动工二十三年,后因“七七事变”停工未竣。

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南山寺建筑样式别具一格,多以青石和汉白玉石构成,石雕内容兼有佛、道、儒三家的色彩。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阿房宫时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1 / 7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五台山南山寺,有着同样的气势和风姿。

步入寺内,回栏曲径、亭台楼阁,应接不暇,甬道深处、院落门首,多有石刻题词、对联,特别是各类建筑物上的石雕,题材多样,内容纷繁,游历其中,有步移景换、多姿多彩的感觉。

在寺庙中,象这样宏观浩大、微观精细的群体建筑是很少见的。

南山寺建筑依托山势,层次高低分明,错落有致。

寺院最下面有一堵大影壁,长十七点三米,高约八米,石彻底座,砖砌壁身,顶部壁檐有砖雕,壁面嵌有汉白玉石,上刻题词和对联。

左边的石刻对联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

右边的石刻对联是: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

2022年精选的山西著名景点南山寺导游词五篇

2022年精选的山西著名景点南山寺导游词五篇

2022年精选的山西著名景点南山寺导游词五篇山西南山寺导游词(一)从台怀中心区沿公路南下至杨柏峪村,转向西过清水河,行数百米,就来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脚下了。

南山寺依山而建,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面积九十多亩,计有殿堂楼房窑三百多间。

南山寺整个寺院由七层三大局部组成,下三层名极乐寺,上三层名佑国寺,中间一层名善德堂,南山寺是它们的总称。

该寺创立于元代,以现存寺内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为证,当时称“大万圣佑国寺”。

清光绪九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

清代末年,有一个皈依佛门的九宫道首领叫普济,是寺院的住持和尚,他同清政府关系密切,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真如自在”木匾赐普济,普济还将其字刻印在石上,供奉起来。

民国初年,由东北信徒捐资,普济和尚将原有的极乐寺、佑国寺、善德堂三处合建在一起,称为南山寺。

普济死后,寺院修建未停,建筑工程浩大,规模壮观,连续开工二十三年,后因“七七事变”停工未竣。

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南山寺建筑样式别具一格,多以青石和汉白玉石构成,石雕内容兼有佛、道、儒三家的色彩。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阿房宫时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五台山南山寺,有着同样的气势和风姿。

步入寺内,回栏曲径、亭台楼阁,应接不暇,甬道深处、院落门首,多有石刻题词、对联,特别是各类建筑物上的石雕,题材多样,内容纷繁,游历其中,有步移景换、多姿多彩的感觉。

在寺庙中,象这样宏观浩大、微观精细的群体建筑是很少见的。

南山寺建筑依托山势,层次上下清楚,错落有致。

寺院最下面有一堵大影壁,长十七点三米,高约八米,石彻底座,砖砌壁身,顶部壁檐有砖雕,壁面嵌有汉白玉石,上刻题词和对联。

左边的石刻对联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

右边的石刻对联是: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

中间圆形的石面上也刻有同样内容的字迹。

从影壁旁入寺院,首先登一百零八级石台阶。

台阶尽头的高台上,立有二座高大的石牌楼,长十二点八米,宽一点六米,高约九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南山寺解说词五台山南山寺解说词南山寺是五台山中的一座大寺,距台怀镇约2公里。

该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

从台怀中心区沿公路南下至杨柏峪村,转向西过清水河,行数百米,就来到南山寺所坐落的山脚下了。

南山寺依山而建,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面积九十多亩,计有殿堂楼房窑三百多间。

南山寺整个寺院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极乐寺,上三层名佑国寺,中间一层名善德堂,南山寺是它们的总称。

该寺创建于元代,以现存寺内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为证,当时称“大万圣佑国寺”。

清光绪九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

清代末年,有一个皈依佛门的九宫道首领叫普济,是寺院的住持和尚,他同清政府关系密切,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真如自在”木匾赐普济,普济还将其字刻印在石上,供奉起来。

民国初年,由东北信徒捐资,普济和尚将原有的极乐寺、佑国寺、善德堂三处合建在一起,称为南山寺。

普济死后,寺院修建未停,建筑工程浩大,规模壮观,连续动工二十三年,后因“七七事变”停工未竣。

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南山寺建筑样式别具一格,多以青石和汉白玉石构成,石雕内容兼有佛、道、儒三家的色彩。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阿房宫时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五台山南山寺,有着同样的气势和风姿。

步入寺内,回栏曲径、亭台楼阁,应接不暇,甬道深处、院落门首,多有石刻题词、对联,特别是各类建筑物上的石雕,题材多样,内容纷繁,游历其中,有步移景换、多姿多彩的感觉。

在寺庙中,象这样宏观浩大、微观精细的群体建筑是很少见的。

南山寺建筑依托山势,层次高低分明,错落有致。

寺院最下面有一堵大影壁,长十七点三米,高约八米,石彻底座,砖砌壁身,顶部壁檐有砖雕,壁面嵌有汉白玉石,上刻题词和对联。

左边的石刻对联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

右边的石刻对联是: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

中间圆形的石面上也刻有同样内容的字迹。

从影壁旁入寺院,首先登一百零八级石台阶。

台阶尽头的高台上,立有二座高大的石牌楼,长十二点八米,宽一点六米,高约九米。

牌楼下有三个门洞,上分三层楼头,一层比一层内缩,居中的楼头最高,两侧配以对称的分层次的四个楼头。

中门洞额的石面上题有“苍松无毁智转云中飞腾万里山水乎”字样。

两个边门的外侧和内侧,都刻有楹联。

牌楼的背面也有许多石刻题词和对联。

石牌楼后面的建筑是大钟楼。

钟楼分两层,下层是敦实的石建筑,上层是重檐木构建筑。

下层门洞的拱券和门框上,刻有“八洞神仙”图,边侧刻一副对联。

钟楼背面门洞两旁,又有两个小门洞,内砌二十八层台阶,直通楼上。

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有各种花草树木,很简单的勾勒,就把神韵显示出来,足见其刀法的纯熟。

高层的本建筑上,涂金着彩,十分华丽。

南山寺的大钟楼,石建和木建相结合,石刻人物花卉和石刻题字相结合,石雕和彩绘相结合,很有特点。

游人穿过大门洞,登小门洞内的二十八级暗石阶上楼,可凭栏观光。

大钟楼左侧是一个院落,东面有一座小殿,上挂“敕建极乐寺”匾额,殿前立元代石碑—通,清代石碑数通。

至此,方显出南山寺的古朴气氛。

小径左侧。

又有一个门,门旁有砖砌建筑的钟鼓二楼,入内是一个四合大院,大院正西经北向南的就是南山寺现存塑像设置最完整的大雄宝殿。

殿内正中为泥塑释迦牟尼佛和阿难、迦叶两个大弟子,再前正中为石雕文殊骑狮像。

左侧为石雕送子观音像,观音菩萨慈爱地把小孩放在膝上,一手护抱,一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观音菩萨的背后,卷起凹石,表示山洞的样子,这座雕像形象十分生动。

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

菩萨伸出的十八臂作出各种姿势,下踩一朵莲蓬,身边眼两头小象,看上去翩翩欲飞。

大殿两侧的泥塑十八罗汉,其工艺水平之高,在五台山所有大雄宝殿内同类塑像中首屈一指。

罗汉的个性鲜明,有的疾恶如仇,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眉清目秀。

有的老态龙钟,一个个栩栩如生。

十八罗汉所靠的山墙内壁上有壁画,左侧壁画为释迦牟尼佛传记,右侧壁画为唐僧取经。

殿门内额上挂一竖匾,上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四字。

大雄宝殿左侧,有一个窄过道,通人大殿后面的禅堂院,院中立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石刻,字迹与大殿木匾上的一样。

南山寺堪称石雕艺术的宝库。

游人到此,如同湖览雕刻艺术的画廊,使您的情感飞向天上人间合为一体的浪漫境界,并受到极大的艺术感染和历史文化知识的教益。

寺内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点,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堪称五台山一绝。

这一特点在该寺的佑国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且站在佑国寺最高层还可以远眺五台中的四台,景致相当不错。

南山寺的建筑也极具特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令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南山寺是山西五台山的一座大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

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

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

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

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

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南山寺引人入胜之处是它的气魄、石雕和泥塑。

我们沿登山古道盘桓而上,未入山门已被古刹的气势所折服。

五台山寺院多有影壁,而南山寺最下面这一影壁是最大的,宽17.3米,高约8米,石砌底座,细磨青砖筑壁身,中嵌汉白玉石雕,多有题词和对联,顶部壁檐有砖雕。

转过影壁便是气魄雄伟的108级石阶和白牌楼。

108级台阶在五台山不只一处,但比较而言,菩萨顶的台阶是以陡峭著称,而南山寺的台阶则以宏伟宽大闻名。

台阶分三段,每段36级,直抵尽头的牌楼。

南山寺的这座牌楼同样以气势取胜。

这座牌楼宽达12.8米,厚1.6米,高9米,四方石柱中券三眼拱洞,上覆三面楼头,中间大而高,两旁稍低矮,比例匀称,主次分明,清一色的白石雕构更使牌楼气度不凡。

中券洞上方的“信天由命”石刻匾额更令人玩味。

牌楼之后的大钟楼兼作山门,下面是方台石券门洞,上面是两层木楼,高大而稳健,我们可以顺门洞两侧小洞的28级台阶登上木楼,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各种花草树木,雕工纯熟。

凭栏远望,清水河谷的风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尽收眼底。

从大钟楼左侧穿过一座小院便进入大雄宝殿所在四合大院,这里是南山寺主院,坐北朝南彩绘一新的大雄宝殿内有精美塑像和雕像。

大殿主供释迦牟尼佛,两旁站立者为阿南和迦叶两大弟子。

佛坛前正中是文殊骑狮石像,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左边为石雕送子观音,殿两壁是十八罗汉。

该殿的造像之精,在五台山寺庙中颇有名气。

特别是送子观音,一个白胖胖的小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慈爱的观音左手抱护小孩,右手抚摸孩子的小手,使人倍感亲切。

另外,脚踏莲花,臂有十八,身后跟着两头活蹦乱跳的小象的普贤造像亦相当精美。

而十八罗汉表情造型各不相同,给人印象同样很深。

出大雄殿,从左侧拾阶而上,穿过善德堂,便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

这里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

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以“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苏武牧羊”等最为人们熟悉;二进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择邻”、“太公钓鱼”的故事等;三进院共294幅,有“三顾茅庐”、“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等情景。

整个佑国寺石刻图案近千幅,内容之丰,数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称全山一绝。

慈禧御匾:真如自在大雄宝殿内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真如自在”四个字,上款是“慈禧皇太后御笔恩赐”,下款为“大清光绪十八年谷旦”,中上方有御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笔力刚健,颇具功力。

五台山各大寺庙之内,历代皇帝所赐牌匾甚多,并不罕见,可慈禧这块牌匾因牵动着一段传奇故事,所以就分外被人看重。

真如自在的牌匾“真如自在”是慈禧太后赠给南山寺住持普济和尚的题词,以此褒奖他兴建南山寺的功德。

普济和尚,俗名李得胜,生于1850年,卒于1912年,直隶(河北省)宁晋县庞庄村人。

清同治年间从军,屡立战功,被敕封为蓝翎守备。

因不忍见血肉横飞,生灵涂炭,他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以回家赡养双亲为名,离开军营。

回到故乡。

父母去世后,他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至五台山遁入空门,皈依圣福和尚,法名教化,号普济。

他认真修持,废寝忘食,熟读经书,倒背如流。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到北京受县足戒,之后,又返回五台山发心重修寺院。

在往后十几年的岁月中,他为化缘,足迹遍及直、鲁、晋、豫及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地,“补旧增新,广筑舍宇”,立下院18处,广度徒弟,普结善士,功德卓著,声名远播。

加之,他又曾被清廷敕封官吏,故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被诏入京,慈禧太后在普济寺接见了他,并为其亲书“真如自在”四字,以示嘉奖。

“真如”意为佛的本来面貌;“自在”,意即人在消除烦恼、彻底了悟之后的仪态。

合起来为:这就是佛的本来面貌和仪态。

可有关“真如自在”由来的另一个版本却是这样的:普济和尚到达五台山南山寺时,该寺已破败不堪。

当时庙院里只留下了一位老僧,因寺里没有吃的,故不能收留他。

普济和尚说:“你只要留下我,我保证你不愁穿吃。

”于是,老僧就将其收留下来。

果然,第二天就有人给驮来一驮子米面。

普济对老僧说:“你给咱刨院,我给咱到钟楼上敲钟。

”老僧问他:“因何如此?”他跟老僧谈了他的想法。

菩萨顶的大喇嘛听到一直打钟,很心烦,便派人到南山寺查看缘由。

结果见老僧在挥动镢头刨院,便问:“刨院干什么?”老僧回答:“想修寺庙,可既没钱,又没粮,一时无奈,想感动天神……”菩萨顶的大喇嘛听到禀告后,忙派人给南山寺送去一些钱粮。

此后,普济和尚为了修庙,又历尽艰辛,从河北、山西、山东等八个省募化来好多金银,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把破败的南山寺又大修了一番。

有关他的一些说法越说越玄,越传越远,据说,他能七七四十九天不吃结果就传到了慈禧太后耳中。

慈禧将普济诏于京城,将其关在一间屋子里整整饿了七七四十九天,到五十天头上开门一看,他一点没变,安然无恙。

慈禧大惊,忙问手下人该咋办?有人就跟慈禧耳语了一番,便又每天让普济和尚吃四顿?蟹梗?慷俪运耐朊追梗?惶旃渤?6碗。

一连吃了七天,他既不大便,也不小便,就像什么东西也没吃一样。

后见软禁普济的小屋顶上一圈一圈地放射金光,慈禧万分惊讶,忙说:“莫道真佛无可见,而今朝中真佛来!”遂欣然命笔,为普济题写了“真如自在”四个大字,并亲赐一幅銮驾、绸缎千匹、白银万两。

普济和尚想到作为一个出家人,名利其实没有什么用处,他提出只要半副銮驾,并利用慈禧给的钱在北京修了七座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