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小儿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小儿体格检查

小儿体格检查

小儿体格检查一、1、望其神智、面色是否正常,头发是否稀少,触摸有无方颅、鞍状颅。

2、摸囟门: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线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2~18个月完全闭合。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小儿前囟增大要注意是否缺钙。

3、检查脖子、屁股皮肤是否有红疹。

4、检查肋骨有无外翻。

5、心肺听诊:(1)年龄愈小,呼吸脉搏愈快。

(2)各年龄组小儿每分钟呼吸、脉搏次数(下表)6、检查脐部,断脐处有无愈合、感染、分泌物,有无脐疝。

检查男孩生殖器,有无鞘膜积液(对光试验阳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尿道口是否红肿,腹股沟有无斜疝。

女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阴道有无分泌物、畸形,尿道口是否红肿。

7、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允反射,握指反射在3个月之前均存在,3个月之后未消失要注意神经系统疾病。

8、是否容易入睡、容易发生惊厥。

乳母注意补钙,避免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钙。

9、检查口腔,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检查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检查牙齿:(1)人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岁有6~8颗乳牙,约在2~岁出齐20颗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直到20~30岁出齐20颗恒牙。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2、若有先天不足后后天护养失宜,均可导致牙齿的发育迟缓或障碍。

10、三个月以内婴儿检查其反应与听力能力时,在距离其眼睛20cm处放置颜色鲜艳并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诱其注意该物品后转动物品,观察该儿能否随物品转动方向而转动。

11、检查完毕,抱起小儿,观察其是否容易安抚。

观察小儿交流能力是否完好。

二、(一)、测头围:1、测量方法:用量尺经眉弓上沿、耳尖上沿、枕部隆起饶头一周的长度即为小儿头围长度。

记录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儿童体格检查是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体质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一些常见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下面将介绍儿童体格检查的具体内容。

1.测量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测量身高时,可以使用身高测量仪,让儿童站直,头部、肩膀、臀部和脚跟紧靠墙壁,并将身高读数记录下来。

测量体重时,可以使用体重秤,让儿童光着脚站上秤上,然后读数并记录下来。

2.检查头部和颈部检查头部时,要观察头颅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检查头皮是否有异常情况。

检查颈部时,要观察颈部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力量,检查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

3.检查面部和眼睛检查面部时,要观察面部的对称性、表情和皮肤的颜色。

检查眼睛时,可以通过观察眼球的运动、瞳孔的大小和对光反应来判断视力和眼睛的健康状况。

4.检查耳朵和听力检查耳朵时,要观察耳廓的形状和位置,检查耳道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同时,可以通过听力测试来评估儿童的听力状况,如声音反应测试、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等。

5.检查口腔和牙齿检查口腔时,要观察口腔的卫生状况、舌苔的颜色和牙龈的情况。

同时,可以检查牙齿的生长情况、牙齿的排列以及是否有龋齿等口腔问题。

6.检查胸部和肺部检查胸部时,要观察胸廓的形状和对称性,检查是否有呼吸困难或胸廓变形等异常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听诊器来检查肺部的呼吸音,判断肺部是否有异常。

7.检查心脏和血管检查心脏时,要观察心脏的位置和心脏的搏动情况。

可以通过听诊器来检查心脏的心音,判断心脏是否有异常。

同时,可以检查脉搏,评估血管的弹性和血液供应情况。

8.检查腹部和消化系统检查腹部时,要观察腹部的形状和对称性,检查腹壁是否有异常隆起或凹陷。

可以通过触诊来检查腹部的肌肉张力和脏器的大小、形状以及是否有压痛等异常情况。

9.检查生殖器官和泌尿系统检查生殖器官时,要观察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和有无异常。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一)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一)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一)
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
一、目的和意义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早期发现和预防潜在疾病
•提供营养和生长发育建议
二、具体检查项目
1.身高和体重测量
–记录身高、体重数据,与年龄相比较
–判断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提醒家长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
2.头围测量
–观察婴儿和幼儿头部发育情况
–排查可能存在的头部异常问题
3.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或设备进行测试
–早期发现并纠正视力问题
4.听力检查
–使用听筒、耳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测听
–发现并干预听力问题
5.牙齿检查
–审查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
–指导口腔卫生习惯养成
6.骨龄测定
–通过手腕X光检查,评估骨龄发育情况
–判断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7.心肺听诊
–通过听诊器观察心脏和肺部情况
–早期发现心肺疾病
8.腹部触诊
–检查脏器发育和异常情况
9.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婴幼儿的神经反射和肌张力情况
–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常
10.健康问询和家族史了解
–了解儿童目前身体状况和曾经患过的疾病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遗传性疾病
三、注意事项
•由专业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仪器仪表应经过消毒
•营造舒适和安全的检查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检查
•为检查结果编写详细报告
•家长应配合并提供详细信息
以上是对儿童体格检查内容的简要介绍,通过这些检查项目可以全面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科体格检查最新版本课件

儿科体格检查最新版本课件
n ■检查淋巴结的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 和(或)压痛等。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等部位尤 其要认真检查,正常情况下在这些部位可触及单个质 软的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
. 3
内容
n ●脊柱和四肢:注意有无畸形、躯干与 四肢比例和佝偻病体征,如“O”型或“X”
型腿、 手镯、脚镯样变、脊柱侧弯或后 凸等;观察手、足指(趾)有无杵状指、 多指(趾)畸形等。 n ●肛门和外生殖器
儿科体格检查
. 1
方法
n ●消除患儿紧张心理
n ●可在家长怀抱中检查 n ●态度和蔼,动作轻柔,注意保暖 n ●顺序灵活掌握 n ●危重患儿先抢救,后全面检查
. 2
内容
n ● 一般测量:体温测试不少于5分钟,正常腋下温度为 36℃-37℃,脉搏、呼吸、血压在安静情况下测量。
n ●皮肤和淋巴结:皮肤和皮下组织,应在自然光线下 仔细观察身体各部位皮肤的颜色,有无苍白、黄染、 紫绀、潮红、皮疹、瘀点(斑)、脱屑、色素沉着,毛 发有无异常,触摸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 度、有无水肿及水肿的性质。
. 13
总结
n 要有保护性措施及观念,保护患儿避免 摔伤,检查仪器碰伤、受凉,保护患儿 害羞及隐私心理,因患儿免疫力低,要 防止交叉感染,检查前、后均应清洗双手。
. 14
总结
n 总之,儿科群体特殊,在与成人不同的 常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中,还应注意 以上几点,才能使我们的诊断及时准确, 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在整个病程中, 我们不能轻视每个常见病,放过每个难 以解释的症状,它们往往就是医疗隐患 藏身之处。
n 听诊;新生儿心音呈钟摆律, 2岁后逐渐 接近成人,学龄儿童常听到功能性杂音 或窦性心律不齐
. 6

小儿体格检查(1)

小儿体格检查(1)

小儿体格检查1、望其神智、面色是否正常,头发是否稀少,触摸有无方颅、鞍状颅。

2、摸囟门: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线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1.5~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2~18个月完全闭合。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小儿前囟增大要注意是否缺钙。

3、检查脖子、屁股皮肤是否有红疹。

4、检查肋骨有无外翻。

5、心肺听诊:(1)年龄愈小,呼吸脉搏愈快。

(2)各年龄组小儿每分钟呼吸、脉搏次数(下表)&检查脐部,断脐处有无愈合、感染、分泌物,有无脐疝。

检查男孩生殖器,有无鞘膜积液(对光试验阳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尿道口是否红肿,腹股沟有无斜疝。

女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阴道有无分泌物、畸形,尿道口是否红肿。

7、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允反射,握指反射在3个月之前均存在,3个月之后未消失要注意神经系统疾病。

8、是否容易入睡、容易发生惊厥。

乳母注意补钙,避免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钙。

9、检查口腔,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检查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检查牙齿:(1)人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岁有6~8颗乳牙,约在2~2.5岁出齐20颗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直到20~30岁出齐20颗恒牙。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公式推算:乳牙数= 月龄-4 (或6)。

2、若有先天不足后后天护养失宜,均可导致牙齿的发育迟缓或障碍。

10、三个月以内婴儿检查其反应与听力能力时,在距离其眼睛20cm 处放置颜色鲜艳并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诱其注意该物品后转动物品,观察该儿能否随物品转动方向而转动。

11、检查完毕,抱起小儿,观察其是否容易安抚。

观察小儿交流能力是否完好。

(一)、测头围:1、测量方法:用量尺经眉弓上沿、耳尖上沿、枕部隆起饶头一周的长度即为小儿头围长度。

记录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2024版婴幼儿体格检查方法ppt课件

2024版婴幼儿体格检查方法ppt课件

01定义02目的婴幼儿体格检查是对0-3岁儿童进行的全面身体检查,旨在评估其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健康状态。

通过定期、系统的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定义与目的01020-3岁婴幼儿,包括新生儿、婴儿和幼儿。

新生儿期(0-28天)、婴儿期(1个月-1岁)和幼儿期(1-3岁)。

检查对象年龄范围检查对象及年龄范围检查频率与周期检查频率根据婴幼儿年龄和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建议新生儿期至少进行2次检查,婴儿期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幼儿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检查周期一般为定期跟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存在特殊健康问题的婴幼儿,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检查频率。

01测量方法使用专用婴幼儿身高体重秤,脱鞋、脱帽、穿单衣测量。

02测量时机固定时间、固定测量工具、固定人员,以减少误差。

03注意事项测量前校准仪器,确保读数准确;测量时宝宝身体放松、站直或躺平。

身高、体重测量03使用软尺或专用测量带,围绕宝宝头部和胸部最宽处测量。

测量方法根据宝宝年龄、性别和发育情况,头围、胸围有相应正常范围。

正常范围测量时软尺或测量带不宜过紧或过松,确保读数准确。

注意事项头围、胸围测量使用专用婴幼儿视力表、听力筛查仪进行检查。

筛查方法筛查时机注意事项出生后及定期健康检查时进行。

筛查环境要安静、光线适宜;筛查前确保宝宝情绪稳定、配合度高。

030201视力、听力筛查通过听诊、叩诊等方法检查宝宝心肺功能。

检查方法包括心率、心律、心音、肺部呼吸音等。

检查内容检查前确保宝宝安静、不哭闹;检查时注意保暖、保护宝宝隐私。

注意事项心肺功能检查骨骼、肌肉发育评估评估方法通过观察、触诊等方法评估宝宝骨骼、肌肉发育情况。

评估内容包括肢体长度、对称性、肌张力、关节活动等。

注意事项评估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宝宝肢体;评估结果需结合宝宝年龄和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问诊与观察问诊内容包括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喂养和饮食情况、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等。

小儿体格检查

小儿体格检查

小儿体格检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小儿体格检查一、1、望其神智、面色是否正常,头发是否稀少,触摸有无方颅、鞍状颅。

2、摸囟门: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线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2~18个月完全闭合。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小儿前囟增大要注意是否缺钙。

3、检查脖子、屁股皮肤是否有红疹。

4、检查肋骨有无外翻。

5、心肺听诊:(1)年龄愈小,呼吸脉搏愈快。

(2)各年龄组小儿每分钟呼吸、脉搏次数(下表)6、检查脐部,断脐处有无愈合、感染、分泌物,有无脐疝。

检查男孩生殖器,有无鞘膜积液(对光试验阳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尿道口是否红肿,腹股沟有无斜疝。

女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阴道有无分泌物、畸形,尿道口是否红肿。

7、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允反射,握指反射在3个月之前均存在,3个月之后未消失要注意神经系统疾病。

8、是否容易入睡、容易发生惊厥。

乳母注意补钙,避免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钙。

9、检查口腔,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检查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检查牙齿:(1)人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岁有6~8颗乳牙,约在2~岁出齐20颗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直到20~30岁出齐20颗恒牙。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2、若有先天不足后后天护养失宜,均可导致牙齿的发育迟缓或障碍。

10、三个月以内婴儿检查其反应与听力能力时,在距离其眼睛20cm处放置颜色鲜艳并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诱其注意该物品后转动物品,观察该儿能否随物品转动方向而转动。

11、检查完毕,抱起小儿,观察其是否容易安抚。

观察小儿交流能力是否完好。

二、(一)、测头围:1、测量方法:用量尺经眉弓上沿、耳尖上沿、枕部隆起饶头一周的长度即为小儿头围长度。

2024版年度小儿体格检查PPT课件

2024版年度小儿体格检查PPT课件

小儿体格检查PPT课件CONTENTS•引言•小儿体格检查基本概念•小儿体格检查方法与技术•小儿体格检查项目与内容•小儿常见疾病体征识别与处理•小儿体格检查结果评价与指导建议引言01目的和背景了解小儿体格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小儿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对小儿常见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小儿体格检查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小儿体格检查的定义和意义小儿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步骤小儿体格检查的实践和应用课件内容概述0103020405小儿常见疾病的体征和表现小儿体格检查基本概念02定义与意义定义小儿体格检查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以评估其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健康状态的过程。

意义通过小儿体格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儿童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促进其健康成长。

检查对象及年龄分期检查对象适用于0-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

年龄分期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

检查频率与时机检查频率一般建议0-3岁每年进行2次检查,4-6岁每年进行1次检查,7-18岁每2年进行1次检查。

检查时机可在儿童保健门诊、儿科门诊或学校体检时进行。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儿童,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应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检查次数。

小儿体格检查方法与技术03020401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颜色及有无皮疹、黄疸等异常表现。

通过触摸检查小儿的淋巴结、腹部、四肢等部位,了解有无肿大、压痛等异常情况。

使用听诊器听取小儿心、肺、肠鸣音等,判断其生理功能状态。

03通过叩击小儿胸部、腹部等部位,了解脏器大小、位置及有无异常声响。

视诊叩诊听诊触诊一般检查方法特殊检查技术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张力、反射、运动发育等方面的评估,以了解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视力与听力检查通过使用视力表、听力测试等方法,评估小儿视力和听力是否正常。

心理行为评估通过观察小儿的行为表现、与家长的互动等,评估其心理发展状态。

确保检查环境安静、舒适,准备好所需器械和用品,并向家长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体格检查
一、
1、望其神智、面色是否正常,头发是否稀少,触摸有无方颅、鞍状颅。

2、摸囟门:
囟门有前囟和后囟,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线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1.5~2cm,后随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2~18个月完全闭合。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生后6~8周完全闭合。

小儿前囟增大要注意是否缺钙。

3、检查脖子、屁股皮肤是否有红疹。

4、检查肋骨有无外翻。

5、心肺听诊:
(1)年龄愈小,呼吸脉搏愈快。

(2)各年龄组小儿每分钟呼吸、脉搏次数(下表)
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
新生儿 45~40 140~120 1:3≤1岁 40~30 130~110 1:(3~4)2~3岁30~25 120~100 1:(3~4)
4~7岁 25~20 100~80 1:4
8~14岁 20~18 90~70 1:4
6、检查脐部,断脐处有无愈合、感染、分泌物,有无脐疝。

检查男孩生殖器,有无鞘膜积液(对光试验阳性),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尿道口是否红肿,腹股沟有无斜疝。

女孩肛门有无畸形、肛裂,阴道有无分泌物、畸形,尿道口是否红肿。

7、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允反射,握指反射在3个月之前均存在,3个月之后未消失要注意神经系统疾病。

8、是否容易入睡、容易发生惊厥。

乳母注意补钙,避免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钙。

9、检查口腔,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检查舌系带长度是否正常。

检查牙齿:(1)人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岁有6~8颗乳牙,约在2~2.5岁出齐20颗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直到20~30岁出齐20颗恒牙。

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2、若有先天不足后后天护养失宜,均可导致牙齿的发育迟缓或障碍。

10、三个月以内婴儿检查其反应与听力能力时,在距离其眼睛20cm处放置颜色鲜艳并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诱其注意该物品后转动物品,观察该儿能否随物品转动方向而转动。

1、检查完毕,抱起小儿,观察其是否容易安抚。

观察小儿交流能力是否完好。

二、
(一)、测头围:
1、测量方法:用量尺经眉弓上沿、耳尖上沿、枕部隆起饶头一周的长度即
为小儿头围长度。

记录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2、头围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过大或过小均为发育异常的表现,故2
岁以前测量头围最有价值。

3、新生儿平均头围约34cm,6个月时为42cm,1岁时46cm,周岁以后增长缓慢,2岁时为48cm,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54~58cm。

(二)、测胸围:
1、测量方法:用量尺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

记录取小
数点后一位数。

2、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新生儿胸围平均约32cm,周岁时头、胸围几乎相等,以后则胸围超过头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

3、胸围大小与肺、胸廓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密切相关,胸围过
大过小均为发育异常。

(三)、测体重:
一般平均出生体重3kg,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哺乳量不足,水份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下降3%~9%,为生理性体重下降,随即迅速恢复和增长,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

可用公式:(1)、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0.7(kg)×月龄(2)、7~12个月:体重(kg)=6(kg)+0.5(kg)×(月龄-6)(3)、1~12周岁:体重(kg)=7或8(k g)+2(kg)×年龄,来粗略计算。

体重是代表体格生长的主要指标,若体重过高过低均为发育异常,须进一步寻找原因以纠正之。

(四)、测身(长)高:
1、测量方法:
用量尺测量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3岁以下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后站位测量身高。

2、身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有婴儿期和青春期2个增长高峰。

3、新生儿身长平均为50cm,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长约25cm,上半年比下半年快,第二年增长速度缓慢,平均为10cm,到2岁时身高约85cm,2岁以后身高稳步增长,可用公式:身高(cm)=70(cm)+7(cm)×年龄,来粗略计算。

身高过高过低均为发育异常。

(八)血压
1、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一般收缩压不低于75~80mmHg(9.9~10.7kPa),不能超过120mmHg(2.5~5.3kPa),舒张压不得超过80mmHg(10.7kPa)。

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约高20~30mmHg(2.5~5.3 kPa),各年龄阶段小儿正常血压,可用公式计算;收缩压(mmHg)=80+2×年龄,舒张压(mmHg)=收缩压×(1/2~2/3)
2、测压的方法: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2/3,袖带过宽测得的血压值较实际值为低,过窄测得的血压值较实际值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