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新政策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发[1983]1号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发[1983]1号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正文:----------------------------------------------------------------------------------------------------------------------------------------------------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发[1983]1号1983年1月2日)现将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作为草案,发给你们试行。

中央要求: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经常到农村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并及时向中央报告。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治局讨论通过)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力争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并确定发展农业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

全党特别是农业战线的同志,必须坚定地担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的战略目标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畜牧行业政策解读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畜牧行业政策解读

聚焦中央一号文件畜牧行业政策解读佚名【摘要】@@ 每年年初中央出台公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国家接下来的一年重点建设、重点关注的内容,由于其出台时间和重要性,该文件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自2004年以来,一号文件连续第七次聚焦三农.以下特摘录部分直接利于畜牧行业的文件内容,供学习参考.【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2页(P61-62)【作者】佚名【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每年年初中央出台公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国家接下来的一年重点建设、重点关注的内容,由于其出台时间和重要性,该文件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

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自2004年以来,一号文件连续第七次聚焦三农。

以下特摘录部分直接利于畜牧行业的文件内容,供学习参考。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

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农作物的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健全国家收储农产品的拍卖机制,做好棉花、食糖、猪肉市场调控预案,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对农机购置进行直接补贴,这是国家给予农民和农牧企业看得到的实惠。

如今猪肉价格和CPI的关系广受关注,而采取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和猪肉调控预案,能保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也体现在金融服务的提升方面。

农业投资的贷款和农业用地等,一向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2009年,IPO重启,引发农牧企业上市小热潮。

2010年,国家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各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各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各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04: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一)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当前种粮效益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

从2004年起,国家将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

要着力支持主产区特别是中部粮食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扩大沃土工程实施规模,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工程建设,强化技术集成能力,优先支持主产区推广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围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

(二)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

主产区要立足粮食优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并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

充分利用主产区丰富的饲料资源,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农民和企业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增值。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扶持主产区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发展精深加工。

国家通过技改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

(三)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要相对集中使用,向主产区倾斜。

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主产区。

为切实支持粮食主产区振兴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要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解读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解读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解读(2010.3.14)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田园。

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

可以说年前发表的一号文件,是对我们农民朋友最好的一份新春贺礼。

此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年年有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

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有哪些新亮点?“三农”工作又有哪些新举措?9亿农民又将得到哪些新实惠?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间奏乐)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建华书记做客我们的演播间。

陈书记,您好!专家: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陈书记,从2004到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了。

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您看这几年啊,农业税免了,补贴年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我们的农村形势可以说是持续向好。

那在这种情况下,第七个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相较于前6年的一号文件来说,是出于怎样的背景去考虑的呢?专家:这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体现,成了社会关注“三农”政策的风向标。

前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对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去年,我国虽然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再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转移就业稳步增加,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和谐,这也是近几年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结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三农形势明显好于预期的背景下产生的,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回顾(1982—2011)一、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一) 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2、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3、意义:文件影响深远。

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 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改进农村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合作经济,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搞活商品流通,广辟流通渠道,农业技术改造,广辟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加快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文件指出,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中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

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适应当前手工劳动为主的状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又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特点: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

文件指出,人民公社的体制,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

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

这就把农村从上层建筑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农家之友新观察XIN GUANCHA■背景资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编者按】“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至今年,中央在新世纪已连续出台了七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鉴于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供大家回顾和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在农村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政策轨迹。

1982突破僵化体制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1983联产承包制是伟大创造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从理论上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位。

1984承包土地15年不变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文件明确了农村进行商品生产的重要性,提出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1985扩大市场调节力度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系统化。

【政治】高考选择预测题(22)·押题卷

【政治】高考选择预测题(22)·押题卷

2010年英才苑网站高考预测系列试题【政治】高考选择预测题(22)·押题卷华中科技大学附中马明荃1.针对目前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2009年l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钢铁企业设立了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准入条件。

设立这些条件的依据有①价值规律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有益于促进经济发展④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2.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消息,2010年我国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这一举措①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②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③表明商品价格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④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近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

回答3—4题。

3.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目的是①扩大本国出口②缓解自身经济压力③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④扩大对华投资规模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4.假设2009年我国生产的某款小家电产品,其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207元,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6.9元人民币。

如果2010年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该产品以美元标价为A.30美元 B.25美元 C.20美元 D.15美元5.教育部2009年8月2日下发紧急通知指出,各地教育部门要尽快摸清本行政区域内暑期学生集中活动情况。

对计划开展的活动,应依据“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并根据本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实际,认真进行审核;一些病例较多的地区应尽可能缩小活动的次数和规模;重点疫情防控地区,今年暑期应尽可能取消学生的集中活动。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_资讯_凤凰网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_资讯_凤凰网

7.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支持建设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园艺作物标准生产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善扑杀补贴政策,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渔政、渔港、渔船安全设施等建设投入,搞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支持发展远洋渔业。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4.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各部门各行业要主动服务“三农”,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设立专项的农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有关部门要抓紧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通过完善精神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定向免费培养等措施,引导更多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
一、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1.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对各地土地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各项资金征收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贡献 。” 这几 句 话总 结 了党 的十 六大 以来 的经验 , 总 草原 生态 保 护建 设 , 大退 牧 还草 工程 实施 力 度 , 加 延 结 了党 的十七届 三 中全会 以来 的经 验 ,总 结 了去 年 长实 施年 限 ,适 当提 高补 贴 标准 。落实 草畜 平衡 制
应 对 国际金 融危 机 冲击 的经 验 。用 “ 根本 要 求 、 要 度 , 续 推行 禁 牧 休 牧轮 牧 , 展 舍饲 圈 养 , 好 人 重 继 发 搞 内容 、 键举 措 、 大任 务 、 久 动力 ” 一组 关键 词 工饲 草地 和牧 区水 利建 设 。推 进西 藏 草原 生 态保 护 关 重 持 等 语 ,阐述 了新 世 纪第 二个 十 年对 农业 农 村工 作 的 总 奖励机 制试 点工 作 。 加大 草原 鼠虫 害 防治力度 。 强 加
要 求是 :全 面贯 彻党 的十七 大 和十七 届 三 中 、四 中 快农 产 品 质 量安 全 监 管 体 系 和检 验 检 测 体 系建 设 , “ 全会 以及 中央经 济工 作会 议精 神 ,高 举 中 国特 色社 积 极 发 展 无公 害农 产 品 、绿 色 食 品 、有 机 农 产 品 。 会 主 义伟 大 旗 帜 , lb 理 论 和 ‘ 以x ,平 L 三个 代 表 ’ 要 2 0 重 0 9年 ,中央财政 支持 生猪 和奶 牛标 准 化规模 养殖 思 想为指 导 , 深入 贯 彻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 把统 筹城 乡 资金 增加到 3 亿 元 。 国肉类总产量 预计达 到 750 非
中央 文 件 提 出 的今 年 农 业农 村 工 作 的 任 务 , 重
草原监 理体 系建设 , 化草 原执 法监督 。 强
三、 畜牧机 械纳 入补 贴 。为建 设新 一轮菜 篮子 工
点 体 现在 五 个 方 面 , 有 2 共 7条具 体 要 求 : 是 健 全 程 ,文 件第 一 部分 的第 二条 明确提 出了进 一 步增 加 一 强农 惠农 政 策 体 系, 动资 源 要 素 向农 村 配置 ; 是 农 机 具 购置 补 贴 , 大 补 贴 种 类 , 牧 业 、 业 和抗 推 二 扩 把 林
. 0 快发 展 的持 久 动 力 , 照 稳 粮 保供 给 、 收 惠 民生 、 增长 8 %。 按 增 改革 促统 筹 、 强基增 后 劲 的基 本 思路 , 不 松懈 地 抓 毫 二、 发展 草原 畜牧 业 的新 要求 。 件第 二部 分 的 文
好 农业农 村 工作, 继续 为 改革发 展稳 定大 局作 出新 的 第 1 条要 求 , 1 构筑 牢 固 的生 态安 全 屏 障 。切 实加 强
发展 作为 全 面建设 小康 社 会 的根 本要 求 ,把 改善 农 万 吨 ,增长 31 .%;奶 类 总产 量 360万 吨 ,下 降 约 5
村 民生 作 为 调 整 国 民收 入 分 配格 局 的重 要 内容 , 把 5O 禽 蛋总 产量 26 0万 吨 , 长 1 %。受 国际金 .%; 6 增 . 0 扩大 农村 需求 作为 拉 动 内需 的关键 举 措 ,把发 展 现 融危 机 的严重 影 响 ,09年 畜产 品 出 口总额 3 20 9亿美 代农 业作 为转 变经 济发 展方 式 的重 大 任 务 ,把建 设 元 , 口总额 6 亿 美元 , 进 6 出现 进 出 口双下 降 的局 面 , 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和推进 城镇 化 作为 保 持经 济 平稳 较 贸 易逆差 达到 2 6亿美 元 。 全年进 口大豆 41 0万 吨 , 0

税— — “ 皇粮 国税 ” 部取 消 了 , 全 开始 实施 了农业 “ 四

实施新 一 轮菜篮 子工 程建 设 。 件对 今年 的 种补 贴 ” 由开 始 的三 十多 亿元 , 路 增加 到 2 0 文 , 一 0 9年
畜牧兽 医工作 以一 句非 常贴 近 百姓 生 活 的话 提 出 了 的 12 08 元 。 3 .亿 总要求 : 推进 菜篮 子产 品标 准化生 产 。 施新 一轮 菜 实
院关于 加大 统筹 城 乡发展 力度 进 一 步夯 实农 业农 村 推进 畜禽 养殖 加 工一体 化 。支 持 畜禽 良种 繁 育体 系
发 展基 础 的若 干意 见 》这 是从 20 , 0 4年 以来 , 中央第 建设 。加 强重 大 动物疫 病 防控 , 善 扑杀 补贴 政策 , 完 七 次提 出了农业 农村 工作 的总体 要求 。2 1 的总 推 进基 层 防疫体 系建设 , 全工作 经 费保 障机制 。加 00年 健
提 高现代 农业 装备 水平 , 进农 业 发展 方 式转 变 ; 促 三 旱 、 节水 机械 设备 纳入 补贴 范 围。畜牧业 养殖 机械 纳
是加 快改 善农 村 民生 , 缩小 城 乡公共 事 业 发展 差距 ; 入直 补 。同时要 求健 全 国家 收储农产 品的拍卖 机制 , 四是 协调 推进 城 乡改 革 , 强农 业农 村 发 展活 力 ; 增 五 做 好 棉花 、 食糖 、 肉调控 预案 , 持农 产 品市 场稳 猪 保 是加 强农 村基层 组 织建 设 ,巩 固党 在农 村 的执 政 基 定 和价格 合 理水 平 。2 0 0 6年 , 延续 2 0 6 0多年 的农业 础 。畜 牧业 的解读 是 :
饲斟工业》2 1 年第 3 眷第 9 ・0 0 1 期

乔玉锋 新华 社 2 1 0 0年 1月 3 1日全文 发 表 了新 世 纪连 篮子工 程建 设 , 加快 畜禽水 产养 殖规 模化 。支持 建设
续 第七 个 中共 中央 “ 号 文件 ” 一 —— 《 中共 中央 国务 生猪 、 牛规模 养 殖场 f 区)开展标 准 化创 建活 动 , 奶 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