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S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

合集下载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BARS)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BARS)
没有奖惩制度,不观察员工的服务细节和工作表现,收到顾客询问后才让员工向顾客作介绍推销。
不理睬员工的出勤情况,营业前不做准备,没有晨会,偶尔检察防火防盗设施,每周做一次账务核对、盘点、填写各种报表。极少进行收集顾客反馈工作。
对于员工产生的问题置之不理任其自己解决,不对员工进行明确的任务分配,有任务的时候分配时有很大的随意性。面对突发状况无法做出良好的处理导致影响店铺形象

每天按时到达店里,仪容仪表干净整洁,偶尔关注员工的个人生活和心态,每个月按照需求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制定工的工作表现,在顾客没有接受到介绍推销以后再提醒。
不定期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上班后组织员工做好简单的营业前准备,每周进行几次晨会,经常检察防火防盗设施,隔几天做一次账务核对、盘点、填写各种报表。每周收集顾客反馈信息进行处理、改正。
工作态度
监督执行
日常管理
指导协调
开发与培训

每天能够在员工之前到达店里,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仪容仪表,能身体力行的带动员工主动性,经常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心理动态,每个月能够主动花费很长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能够制定可以激励员工积极性的奖惩制度,经常观察员工的服务细节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可以及时的提醒员工向顾客做介绍推销。
根据工作需要的数量进行招聘,不进行规范的入职培训,只让老员工在工作中培训新员工。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BARS)
评估对象:户外用品专卖店店长
主维度:工作态度、监督执行、日常管理、指导协调、开发与培训。
接收到员工求助后再去帮助员工的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直接分配员工的工作职位进行轮换制。能够解决突发状况,不让危机影响正常营业。
招聘员工基本符合岗位需要,进行基本的入职培训,让员工自行进行新老帮助培训服务技能和营销技能。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ARS的基本原理是以具体行为作为评价维度,通过描述不同行为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关系来评价员工的绩效。

常见的评价维度包括团队合作、创新能力、沟通技巧等。

通过制定一组具体的行为指标,每个行为指标都与不同的等级相关联,这些行为指标可以通过工作描述、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明确。

具体的BARS评价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通过工作分析和角色描述,明确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

例如,对于销售人员,关键绩效指标可能包括销售额、客户满意度等。

2. 开展行为事件研究(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通过面谈员工和直接上级等多方面的观察,确定与绩效相关的具体行为。

3.对每个关键绩效指标,制定具体的行为描述,将行为描述分为不同等级,形成一个行为等级矩阵。

4.培训评价人员,使其了解BARS评价方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5.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员工表现的行为,评价人员选择与之匹配的行为等级,从而获得评价结果。

相比传统的等级量表评价法,BARS具有以下优势:1.可靠性高:BARS基于具体行为,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可靠。

评价人员通过观察员工的具体行为,选择与之匹配的行为等级,降低评价主观性。

2.具体化:BARS评价维度具体明确,行为描述具体清晰,可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自身的绩效。

3.预期结果:BARS通过明确的行为描述和行为等级,可以为员工规划和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动力。

然而,BARS评价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1.实施成本高:BARS评价方法需要深入了解岗位要求和制定相应的行为描述和等级矩阵,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评价主观性:尽管BARS相对于传统的等级量表评价方法更加客观,但评价人员的主观意识仍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

3.适用范围限制:BARS评价方法更适用于工作内容相对稳定和可描述的岗位,对于创新性和高度自由的工作,可能不太适用。

综上所述,BARS评价方法是一种结合了行为描述和评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方法,它相对于传统的等级量表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可靠和具体化。

行为锚定评分法概念

行为锚定评分法概念

行为锚定评分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也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是由美国学者史密斯(P.C.Smith)和德尔(L.Kendall)于六十年代提出。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级分的考评办法行为锚定评分法简称BARS,实质上是把量表评分法和关键事件法结合起来,使之兼具两者之长。

它的优缺点是以下内容: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表明,行为锚定评分量表法有以下三个十分重要的优点:绩效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较高。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将众多的工作行为归纳为5~8种绩效指标,使得各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较强。

对工作绩效的考评更加精准。

从设计的过程上看,由于是由那些对工作及其要求最为熟悉的人来编制锚定物,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出最适合的评分标准;另外,从考评尺度上看,量表上的这些典型行为锚定点有利于考评者在评分时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各个绩效等级的含义,从而减少各类主观心理偏差的发生,特别是减少考评者先给出总分然后再给每个指标打分的情况发生。

因此,不论是从设计的过程还是从所使用的尺度类型来说,行为锚定评分量表法相对其他绩效标准体系的设计方法来说更为精准。

行为锚定评分量表法最大的优点是为员工的绩效改进建立了一个明确的行为标准。

行为锚定评分量表是一种以发展而不是以考评为主要目的的方法,这些代表着从最劣到最优典型绩效的、有具体行为描述的锚定说明词,使被考评者不但能较深刻而信服地了解自身的现状,还能找到具体的改进目标,有助于实现绩效考评的行为导向功能,具有良好的反馈作用。

任何方法都有利有弊,行为锚定评分量表法也不例外,其缺点主要有三个:行为锚定评分量表的设计比较麻烦,与其他的行为量表法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量表中各绩效等级的锚定说明词的数量毕竟有限(一般不大会多于l0条),不可能涵盖千变万化的员工实际表现,一般很难做到被考评者的实际表现恰好与锚定说明词完全吻合;另外,考评者在尝试从量表中选择一种代表某员工绩效水平的行为时往往会有困难,因为有时一个员工可能会表现出处在量表两端的行为,科学的设计过程有助于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但实践中难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行为锚定量表法的实施步骤

行为锚定量表法的实施步骤

行为锚定量表法的实施步骤引言行为锚定量表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 BARS)是一种用于对个体或团队行为进行评估和测量的工具。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行为描述和特定的行为级别相结合,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被评估者的行为表现。

本文将介绍行为锚定量表法的实施步骤,并通过列点方式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步骤一:明确评估目标•确定需要评估的行为领域,例如团队协作、工作能力等。

•定义评估目标,明确希望从行为锚定量表法中获得的信息和结果。

步骤二:确定行为锚定量表的维度和级别•确定评估的维度,即评估的特定行为领域。

例如,团队协作的维度可以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为每个维度确定具体的行为级别,通常是通过专家讨论和参考现有研究来确定。

步骤三:制定行为描述•对每个行为级别进行详细的行为描述,确保行为描述准确、具体和客观。

例如,对于团队协作的维度中的沟通能力,可以描述为“能够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

步骤四:编制行为锚定量表•将每个行为级别和对应的行为描述组合成行为锚定量表,通常采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每个维度和级别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列。

•确保行为锚定量表的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使用。

步骤五:培训评估者•培训评估者使用行为锚定量表进行评估。

包括介绍行为锚定量表的背景和原理、解释行为锚定量表的维度和级别、演示如何使用行为锚定量表进行评估等。

步骤六:进行评估•将行为锚定量表分发给评估者,让他们根据实际观察和评估的经验,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进行评估。

•评估者应该根据每个维度和级别的具体行为描述,选择最符合被评估者实际表现的行为级别。

步骤七:汇总评估结果•收集评估者的评估结果,并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工具(如平均值、标准差等)来分析和解释评估结果。

步骤八: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被评估者,包括对评估结果的解释和建议。

•可以通过面谈、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结果反馈。

bars行为锚定评价法

bars行为锚定评价法

bars行为锚定评价法BARS行为锚定评价法呀,那可真是个挺有趣的东西呢。

一、啥是BARS行为锚定评价法。

简单来说,这个BARS呢,就像是给员工的行为表现打造了一个特殊的尺子。

这个尺子可不是那种普普通通的尺子哦。

它把员工在工作中的各种行为,从特别好到特别差,都进行了很细致的描述和分类。

比如说在一个客服岗位上,特别好的行为可能就是“能够快速解决客户的问题,还能让客户超级满意,额外给公司点赞”,而比较差的行为可能就是“对客户的问题爱答不理,还总是让客户等很久”。

这就像是给每个员工的行为表现找到了一个对应的锚点,所以才叫行为锚定评价法嘛。

二、为啥要有这个方法。

你想啊,在公司里,如果没有这么个方法,那怎么去公平地评价员工的工作呢?老板总不能光凭感觉说谁好谁坏吧。

要是这样的话,那些真正努力工作的员工得多委屈呀。

BARS行为锚定评价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它让评价有了依据,就像给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而且呀,这个方法还能让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这就好比给员工一面镜子,他们能照照自己,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进。

比如说,员工看到自己在“团队协作”这个方面的行为锚定,发现自己总是在团队讨论的时候不积极发言,那他就知道自己得改进啦,下次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团队的讨论当中。

三、这个方法怎么用呢。

首先呢,得确定工作的关键行为。

这就需要公司的管理者们好好地坐下来研究研究了。

比如说在一个销售岗位,关键行为可能就是寻找客户、跟客户沟通、促成交易这些。

然后呢,要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描述,描述得越详细越好。

就像刚刚说的客服岗位那样,把不同程度的表现都描述出来。

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描述和相应的等级联系起来。

一般可以分成5个等级或者更多,从特别优秀到特别差。

这样,当管理者要评价员工的时候,就可以对照这个标准来打分啦。

比如说,员工小李在寻找客户这个关键行为上,表现得比较积极,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找到新客户,那他在这个方面的评分可能就会比较高。

BARS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

BARS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含义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也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是由美国学者史密斯(P.C.Smith)和德尔(L.Kendall)于六十年代提出。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级分的考评办法。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实质上是把关键事件法与评级量表法结合起来,兼具两者之长。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张行为等级评价表可以发现,在同一个绩效维度中存在一系列的行为,每种行为分别表示这一维度中的一种特定特定绩效水平,将绩效水平按等级量化,可以使考评的结果更有效,更公平。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AnchoredRatingScale,BARS)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等级评价表,将关于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绩效的叙述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其倡导者宣称,它比我们所讨论过的所有其他种类的工作绩效评价工具都具有更好和更公平的评价效果。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具体工作步骤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ARS)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等级评价表,将关于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绩效的叙述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通常要求按照以下5个步骤来进行。

(1)进行岗位分析,获取关键事件,由主管人员作出明确简洁的描述。

(2)建立进行评价等级。

一般分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定义。

(3)对关键事件重新加以分配。

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把它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几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4)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

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登记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有优到差,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心理测量相关知识总结(17)

心理测量相关知识总结(17)

行为锚定评价量表(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简称BARS。

亦称《行为定位评价量表》。

行为测量工具之一。

美国学者史密斯(P.C.Smith)和肯德尔(L.Kendall)1963年提出。

对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定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进行测评计分。

由行为期望量表(BES)和行为观察量表(BOS)组成。

适合工作任务类别复杂,需要分工合作的组织系统或机构。

优势是集中诸多专家的智慧,但实际操作比较繁杂困难。

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亦称《罗夏测验》《罗夏墨渍测验》。

最著名投射法人格测量工具之一。

瑞士精神病医生罗夏1921年创制。

测验由10张墨迹图片组成,其中五张黑白图片、两张黑加红色图片、三张彩色图片,目的是诱导出被试的生活经验、情感、个性倾向等,被试在讲述图片上的故事时,不知不觉把自己的真实心理投射入情境之中。

实施过程分成自由联想、询问决定反应因素、极限试探阶段。

从四个方面记分:反映部位、决定反映因素、反映内容和回答数量。

测验不受文化的影响,主要用于临床诊断、精神病研究、人格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该测验的缺点是记分困难,结果解释具有主观性。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

人格测验工具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和摩尔根(Christiana Drummond Morgan,1897—1967)1935年编制。

全套测验由31张图片组成,其中一张为空白图片,其余为一些意义隐晦的场景和人物事件图片。

被试按照年龄和性别分成四组,每组20张图片,一半为第一次使用,另一半为第二次使用。

测验是让被试根据图片内容讲一个故事,故事必须包括此刻发生了什么?引起什么事件?图片中的主人公有什么情感和想法?结局如何?当出示空白图片时,要求被试想象这张卡片上有一幅图画,并根据想象的图画讲一个故事。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名词解释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名词解释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 BARS)是一种绩效评估方法,它结合了关键事件法和等级评价法的优点,通过将特定的工作行为与不同的绩效等级相锚定,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以下是对该方法中一些关键名词的解释:1. 行为锚定(Behavioral Anchoring):这是一种评估技术,它将员工的行为与特定的绩效等级联系起来。

通过观察和记录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行为,将其与预设的绩效标准相比较,从而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估。

2. 等级评定(Rating Scale):在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中,等级评定是指将员工的行为表现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代表不同的绩效水平。

这些等级通常是基于工作表现的关键特征和标准来设定的。

3. 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s):关键事件是指在评估期间发生的、能够显著反映员工绩效水平的行为或事件。

这些事件通常被用作评估的依据,因为它们能够提供关于员工工作表现的具体信息。

4. 绩效维度(Performance Dimensions):绩效维度是指评估员工表现的不同方面或领域,如技能、知识、态度、成果等。

在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中,每个绩效维度都有一系列的关键事件和行为锚定等级。

5. 量化评价(Quantitative Assessment):在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中,通过对员工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将其转化为量化的评分,从而实现对员工绩效的客观评估。

6. 主观评价(Subjective Assessment):尽管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力求客观,但在实际操作中,评估者的主观判断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

因此,培训评估者以减少主观偏差是该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7. 反馈(Feedback):在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方法中,提供及时和具体的反馈是帮助员工了解自己表现、明确改进方向的关键环节。

8. 发展对话(Developmental Dialogue):通过评估结果,管理者和员工可以进行发展对话,讨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提升绩效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含义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也称行为定位法,行为决定性等级量表法或行为定位等级法是由美国学者史密斯(P.C.Smith)和德尔(L.Kendall)于六十年代提出。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级分的考评办法。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实质上是把关键事件法与评级量表法结合起来,兼具两者之长。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关键事件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它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价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张行为等级评价表可以发现,在同一个绩效维度中存在一系列的行为,每种行为分别表示这一维度中的一种特定特定绩效水平,将绩效水平按等级量化,可以使考评的结果更有效,更公平。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AnchoredRatingScale,BARS)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等级评价表,将关于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绩效的叙述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其倡导者宣称,它比我们所讨论过的所有其他种类的工作绩效评价工具都具有更好和更公平的评价效果。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具体工作步骤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ARS)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等级评价表,将关于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绩效的叙述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通常要求按照以下5个步骤来进行。

(1)进行岗位分析,获取关键事件,由主管人员作出明确简洁的描述。

(2)建立进行评价等级。

一般分为5—9级,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并给出确切定义。

(3)对关键事件重新加以分配。

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把它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几指标中,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并确定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4)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

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登记划分的正确性,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有优到差,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5)建立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优缺点
优点:1.对员工绩效的考量更加精确。

由于参与本方法设计的人员众多,对本岗位熟悉,专业技术性强,所以精确度更高。

2.绩效考评标准更加明确。

评定量表上的等级尺度是与行为表现的具体文字描述一一对应的,或者说通过行为表述锚定评定等级,使考评标准更加明确。

3.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

评定量表上的行为描述可以为反馈提供更多必要的信息。

4.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

使用本方法是对考评者使用同样的量表,对同一个对象进行不同时间段的考评,能够明显提高考评的连贯性和可靠性。

5.考评的温度清晰,各绩效要素的相对独立性强,有利于综合评价判断。

缺点:设计和实施的费用高,比许多考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考核某些复杂的工作时,特别是对于那些工作行为与效果的联系不太清楚的工作,管理者容易着眼于对结果的评定而非依据锚定事件进行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