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
(完整版)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精品资料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燕好军一、概述坐骨神经痛系指由坐骨神经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所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以腰、臀部直至下肢, 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分布区放射性疼痛为临床特征。
其发病原因颇为复杂, 而不同病因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又非常相似.二、病因坐骨神经由腰4~骶3神经根组成。
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干性和丛性坐骨神经痛三种,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多见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为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
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丛性坐骨神经痛相对少见,病因有来自邻近盆腔或腹腔脏器、神经的肿瘤以及创伤、骨折、感染、缺血性损害等导致的腰骶丛疾患。
三、临床表现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
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一)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起病。
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
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时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
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
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
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 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
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
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三) 丛性坐骨神经痛:由于坐骨神经为骶丛的主要终支,单纯骶丛损害时坐骨神经痛表现将相对突出。
坐骨神经痛-鉴别诊断

坐骨神经痛-鉴别诊断坐骨神经痛--鉴别诊断之一周围神经疾患(干性坐骨神经痛) :创伤、卡压、缺血、肿瘤浸润或压迫、感染、炎症等均可累及神经引起疼痛, 麻痹、肌肉萎缩、感觉异常或反射改变、疼痛特征及物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并可结合神经电生理或影像学检查。
一、神经卡压:周围神经远端卡压可表现为无痛、进行性肌肉无力或以根性疼痛假象出现。
Saal 等报道一组因下肢周围神经卡压引起腿痛但初诊时考虑为神经根损害的病例, 将其称为假性根痛综合征。
经肌电图诊断, 根据病因分为股神经、隐神经、腓总神经或胫神经卡压。
其中44 %的患者表现为阳性神经根牵拉征及脊柱1、闭孔神经卡压:多由较大的闭孔疝引起, 表现为大腿内侧疼痛或感觉异常, 疼痛特征为因腹压升高或大腿后伸而加重, 可为两侧性。
肌肉无力不常见, 可累及髋内收肌, 表现为两下肢交叉困难、站立不稳。
应注意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 后者也可表现为屈髋或大腿内收无力。
当耻骨上支骨折时也可损伤闭孔神经。
2、隐神经卡压:表现为大腿内侧、小腿前内侧及足痛, 因行走及上坡而加重, 休息后可缓解。
伸膝及大腿内收时于筋膜出口处(股骨内髁上方5~6 cm) 压迫隐神经可引起疼痛。
有学者报道, 隐神经卡压时肌电图检查可无异常, 而诱发电位检查则更有价值。
3、股神经卡压:常见原因为髂腰肌损伤或血肿, 疼痛多位于腹股沟区、股前以及小腿内侧呈放射性,也可包括下腹部、阴囊及股内侧。
如有髂窝部疼痛及压痛诊断并不困难。
有时可与隐神经卡压混淆。
此外还可有屈髋或伸膝无力致行走及上坡困难、股神经牵拉征阳性及Tinel 征阳性等表现。
有时腹股沟疝也可引起股神经卡压。
4、髂腹股沟神经卡压:表现为腹股沟部疼痛, 易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所致L1 或L2 神经根损害混淆。
5、髂腹下神经卡压表现为大腿上外侧疼痛。
6、股外侧皮神经卡压:表现为大腿前外侧疼痛及感觉异常, 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引起,坐位减轻。
感觉减退区位于大腿前外侧, 相当于裤袋位置。
坐骨神经炎mri诊断标准

坐骨神经炎mri诊断标准
坐骨神经炎的MRI诊断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1. 常规进行腰椎平扫,确定有无椎间盘突出、膨出或退变增生。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坐骨神经受压,引发炎症反应。
2. 进行增强扫描,有助于观察软组织对比度及病变强化形式,鉴别椎间盘源性疼痛和椎体其他结构病变。
3. 检查时需注意神经根的位置,以确定是否存在受压迹象。
同时,应避免过度暴露周围组织,以免干扰诊断结果。
4. 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坐骨神经炎的诊断。
若MRI显示神经根信号强度降低、周围脂肪抑制不良,以及局部水肿、脊髓袖口样受压等征象,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5. 在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如感染、肿瘤、免疫疾病等)后,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得出坐骨神经炎的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坐骨神经近侧端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临床意义分析

2 结 果
本 次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学软件对数据进
行分析 , 进行检验 , P < O . 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 1 手术情 况 采取规则性肝切除 的患者 l 5例 , 其 中右半
3 8 例 原发性 肝癌患 者 , 其中 1 9 例 男性 , 1 9例女 性 , 年龄均 在3 O ~ 7 O岁 之 间。这 3 8例患者 中 , 还包括 6例复发 性 的肝 癌患者 。其 中 , 肿瘤在 5 c m 以下 的小肝癌患 者有 1 3 例, 肿 1 0 c m以上的超大肝癌患者有 1 5例 。 1 . 2 方法 根 据患者 的病 情 以及适合 的肝切 除方式分为 两
伤患者 7 O例 , 上述 患者均为坐骨神经近侧端损伤。对上述 患者在肌 电图诱发 电位仪下检测 。结果 者表现为 双侧胫 神经 H一波潜伏期延长 , 所 占比例为 7 2 . 7 %。结 论 坐骨 神经近侧 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检测有助于 了解坐骨神经近侧端损份 隋况 , 为临床诊 断提供依 据 , 有重要 的检测意义 。 【 关键词 】 坐骨神 经 ; 神经 电生理 ; 肌电图 ; 运动神经传导 速度 坐骨神经损伤是 常见的周 围神经损伤类 型 , 在对坐 骨神 经损 伤的神经 电生理研究 报道较多 , 但 多局限在对坐骨 神经 的远 侧端损伤 的报道 。本文选择河南省南 阳医学高等专科学
・
6 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3 年8 月第7 卷第 1 5 期
C h i n a J M o d D r u g M a y , A u g 2 0 1 3 , V o 1 . 7 , N 0 . 1 5
得 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规则性肝切 除治疗方 式就 在蚶 情况 下
坐骨神经痛如何鉴别诊断?

坐骨神经痛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目前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常见的有寒湿凝络、湿热侵络、瘀血阻络、肝肾不足等四型。
1、寒湿凝络:证候:腰胯持续性钝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受寒加剧,得热痛缓,静卧时痛不减。
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证候分析:因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常兼夹风邪,而有向下肢放散的特点。
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静卧时湿邪易于停滞,故痛不减。
苔白腻,脉沉而迟缓,均为寒湿停聚之象。
2、湿热侵络:证候:腰腿痛呈烧灼样剧烈胀痛,口渴、心烦、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湿热壅塞,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且感疼痛烧灼而剧烈。
热邪偏盛则出现心烦、口渴,湿热下注膀胱则尿赤。
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3、瘀血阻络:证候:腰腿痛持续剧烈,咳嗽、解便、行走均使疼痛加剧,坐卧屈膝则痛稍减,疼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下肢麻木,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证候分析:由于腰部损伤,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腿持续疼痛,患肢拘挛屈膝,痛有定处,剧烈如刺,动则痛剧且拒按。
气血阻滞,故肢体麻木。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征象。
4、肝肾不足:证候:腰腿痛缠绵不愈,向下放射,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腿膝无力,舌淡,脉沉细,或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腰为肾府,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正虚邪入,其痛缠绵难愈,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腿膝无力均为虚证所见。
舌淡,脉沉细为阳虚之象;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阴虚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1.在某些致病原因的基础上。
急性发病,也可见反复发作。
2.临床多见起自腰、臀部、大腿后侧或大腿后侧向下放射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3.站立、弯腰、咳嗽、打喷嚏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故患者常保持一种特殊姿势或体位。
4.检查感觉障碍常不明显,或仅在小腿外侧和足部腓神经分布区有感觉障碍。
5.坐骨神经诸压痛点为阳性,拉塞格氏征及坐骨神经牵拉征阳性。
坐骨神经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坐骨神经作为人体最长的一对神经,其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坐骨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加深对坐骨神经解剖、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解。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2. 了解坐骨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和康复训练方法。
4. 提高临床医生对坐骨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坐骨神经起源于骶丛,经过坐骨大切迹进入臀部,然后下行至大腿后侧,最终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2)坐骨神经的生理功能:坐骨神经负责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包括膝关节以下的感觉和大部分下肢肌肉的运动。
(3)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坐骨神经损伤可能导致下肢感觉障碍、肌肉麻痹和疼痛等症状。
2. 实际操作(1)坐骨神经定位:通过触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确定坐骨神经的损伤部位。
(2)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如肌电图、MRI等,确定坐骨神经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3)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3. 案例分析(1)病例一: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导致左下肢疼痛、麻木,行走困难。
经检查,诊断为坐骨神经损伤。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2)病例二:患者,女性,45岁,因长时间站立工作,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伴有肌肉萎缩。
经检查,诊断为坐骨神经受压。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坐骨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断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坐骨神经的定位、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3.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高血压鉴别诊断:(头晕、头痛、乏力)眩晕症:发病多为中老年人,临床上按眩晕的性质可分为真性眩晕与假性眩晕。
临床症状主要以耳鸣、听力下降、眼球震颤、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出汗等。
结合该患者病史特别可排除该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常见的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络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主动脉缩窄等。
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降压药联合治疗的效果很差,或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良好但近期又明显升高。
目前未发现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可排除。
1、脑出血:好发年龄50~60岁,多见于男性,有高血压病史。
通常在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生,少数可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
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内达到高峰,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脑膜刺激征等表现。
与患者症状不符,故不考虑。
2、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降压药联合治疗的效果很差,或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良好但近期又明显升高。
目前未发现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可排除。
1、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以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多在活动时起病,起病时血压升高,有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可有脑膜刺激征,行头颅CT或MRI可鉴别。
与患者症状不符,故不考虑。
2、蛛网膜下腔出血:好发于青壮年,以脑动脉瘤、血管畸形为主要病因,起病急,多在情绪激动、用力时发病,起病时血压正常或升高,伴有意识障碍、剧烈呕吐,头颅CT、MRI示蛛网膜下腔可见高密度影,完善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该诊断。
冠心病:1、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可在较低位置或上腹部,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多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小时,可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
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可鉴别,实验室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或T、CK-MB)可增高亦可鉴别。
现根据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暂不考虑。
髋臼骨折、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也 是 坐 骨 神 经 的腓 总 神 经 成 分 易 受 损 伤 的原 因。比较 坐骨 神 经 在 髋 臼 骨 折 、 关 髋 节 后 脱 位 、髋 臼骨 折 合 并 髋 关 节后 脱 位
笔 髋 本 组 临 床 随访 6个 月~ 3年 。 优 l 患 者 巾的 发 病 率 , 者 发 现 : 臼 骨 折 合 1
响 肢 体 功 能 。 本 院 自 19 9 8年 7 月 至 以 下 为 差 ,畸 形 明 显 ,关 节 僵 直 ,功 能 结 缔 组 织 的保 护少 , 以 易受 损 伤 。 些 所 这 20 0 7年 3月 , 收 治 髋 臼 骨 折 、 关 节 丧 失 ( 一 觉 , 运 动 ) 共 髋 S感 M一 。 后 脱 位 合 并 坐 骨 神 经 损 伤 2 例 . 过 临 8 通 床 诊 治 . 合 有 关 文 献 , 此 类 损 伤 进 行 2 结 对 总结 分 析 、 讨 。 探
著 性 意 义 。本 组 骨折 加 脱 位 1 5例 。
33 治疗 方 法 的 选 择 :对 于髋 臼骨 折 、 -
后脱位 , 合并 坐 骨 神 经 损 伤 , 否 需 要 手 是
例 。 臼骨 折 Jd t 髋 u e 分类 : 柱 骨 折 4例 . 31 髋 臼骨 折 、 关 节 后 脱 位 的 损 伤 机 术 治 疗 仍 存 在 争议 。 者 认 为 , 骨 折 移 双 . 髋 笔 若 后 壁 骨 折 1 例 ,后 壁 伴 后 柱 骨折 5例 , 制 : 髋 臼骨 折 、 关 节 脱 位 中 , 及 髋 位 不 大 . 需 手 术 治 疗 , 神 经 损 伤 可 1 在 髋 涉 不 对 保 横 型骨 折 1例 。 合并 胸 腹 部 损 伤 3例 。 坐 臼后 壁 骨 折 及 髋 关 节 后 脱 位 常 见 。Gi 暂 行 观 察 , 守 治 疗 ,不 急 于 单 为 神 经 — ~ 骨 神 经 损 伤 类 型 : 纯 腓 总 神 经 损 伤 1 anu i 等 总 结 历 年 来 的文 献 报 告 . 损 伤 而施 行 手 术 ,经 2 3个 月仍 无 恢 复 单 2 n o ds 例 , 后 、 总神经损伤 1 胫 腓 6例 , 单 纯 胫 髋 臼 后 壁 骨 折 占髋 臼骨 折 的 2 . 。这 迹 象 者 ,再 考 虑 手 术 探 查 ;如髋 臼 骨 折 无 39 % 后 神 经 损 伤 。全 部 患 者 均 有 不 同程 度 坐 与 髋 臼 骨折 、髋 关 节 脱 位 的损 伤 机 制 有 本 身 需 要 手 术 ,则 应 行 骨 折 的复 位 固 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
目录
1 2
概述 临床表现
1
概述
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起自L4~ S3的前、后股,包围在一个结缔组织鞘中。坐骨 神经穿梨状肌下孔至臀大肌深面,在坐骨结节与 大转子之间下行至股后区,在股二头肌与半膜肌 之间行走,沿途分支支配股后部的股二头肌、半 腱肌和半膜肌,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 总神经两大终支。
坐骨神经损伤常见原因为臀部或股部外伤、股骨 干骨折、髋关节骨折或脱位、臀部肌肉注射不当 等,可为完全性或部分性损伤。
2
临床表现
1.病史 有相应的外伤史
2.症状、体征
坐骨神经高位损伤时——股后部、小腿、足 部肌肉瘫痪,膝关节屈曲障碍,足下垂。
股后中、下部损伤时——膝关节屈曲功能正 常(因为股二头支肌及半腱肌支未受损)
腱反射:跟腱反射和跖反射减弱或消失。
THANK YOU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