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の工艺美术

合集下载

古代日本の工艺美术ppt课件

古代日本の工艺美术ppt课件
古代日本の工艺美术
探究目标
• 体会日本工艺美术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及独 特的艺术风格,理解其在世界工艺美术中的 重要位置 • 欣赏并体会做为东方工艺文化的典型代表 之一的日本工艺美术所体现的东方民族特 有的审美观念
日本
关于日本
• 地理环境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的群岛国家,比 邻全世界最大的洲——亚洲,环绕全世界最大的洋—— 太平洋。它最则与亚洲大陆连在一起,大约30~40万 年由于地球板块的移动而与大陆游离开。至今,它由 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 组成,领陆面积只有377380平方公里,为欧洲或中国 的二十六分之一。但是由于其领陆所跨经纬度是领 陆面积相近的国家中最大的,这在资源和交通上有 莫大的好处。 小岛和大洋的地理环境,使日本没数即能长 久保持自身本色,又能随时融入世界大潮。
关于日本
• 自然特色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多台风的国家, 日本人无法与这些排山倒海的爆发性自然力抗争, 只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日本列岛的气候 温润,四季分明,培兹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敏感。比如 做为日本国花的樱花每年一度开放时,樱花从最南 边的的八重山率先吐蕾,然后依次向北推移到冲绳、 鹿儿岛、京都、东京、札幌、稚内,所到之处被称为 “樱花前线”,这在世上决无仅见。 因此,自然为义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与 工艺装饰性并非对立,而是和谐统一。
一、上古时代 二、飞鸟时代 三、奈良时代 四、平安时代 五、镰仓时代 六、室町时代 七、安土桃山时代 八、江户时代
上古时期
• 陶瓷工艺 • 金属工艺
上古时期的陶瓷工艺
(一)绳纹式陶器 绳纹式陶器最能够代表日本上古文明的艺术特色。在长达数千 年的历史进程中,绳纹式陶器分布在日本整个国土。 绳纹早期陶器的底部有尖形的、圆形的。器壁上用篦尖刻画出 精美的纹样,或用绳子缠在器壁上后滚动器物,或用贝壳押印成奇特 的装饰纹样,同时调整器物的形制。这样的纹样被称为“押型纹”“捻 绳纹”“贝壳纹”。这些纹样最则都是较自然地形成的。 由绳纹前期开始,纹样便是有意识行为的结果了。从而使得专 用来做装饰纹样的工具出现了很多。 到了绳纹中期,这种倾向达到高潮,表现用黏土做的“绳子”隆 起的纹,而且器皿厚而大,口缘的波形纹也变得像大型把手一样,充 满着力度和量感。当时的人们在陶器上寄托和表现着自己内心的世 界。 到了绳纹后期,陶器转向了平面的表现,这时的表现特征是施 纹方法以磨消手法为为,就是将器壁上绳纹的一部分磨消而形成纹 样带。与此同时,器形开始小型化,陶瓶形、香炉形等陶器样式多了 起来。 这个时期,已经能够制作出相当完美的陶器工艺品了。

日本古代工艺美术风格和其可能成因

日本古代工艺美术风格和其可能成因

日本古代工艺美术风格及其可能成因日本工艺美术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日本进入绳纹文化时期,逐渐产生了日本的原始工艺,从生活器具到工艺美术,从艺术还未被意识为艺术到现今的百花齐放,日本工艺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别一路走来,其技术水平、特征风格经历了精彩的演变。

在今日,吾虽是以一个外行人的视角看日本上古和中古时期的工艺美术,但多少还是有些感触的。

总的来说,日本古代工艺美术的风格是多变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种类的工艺美术也有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一时期同一种类的,因出产地不同派别不同也有特征风格上的差异。

但在这之上,有些重叠的元素就会聚成了每个大体的风格,这些风格可能在某些时期并存,但它们仍是它所在那个时代日本文化的凝练,它们来源于人和社会,也体现了人和社会的一些特征。

在绳纹文化时期,日本就出现了陶工艺和漆工艺,之后的弥生时代,金属工艺和染织工艺也开始发展,但至今并保存较完整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陶工艺作品了。

绳纹时期的陶器特别是中期的陶器具有与之后的工艺品几乎是相反的风格,夸张的火焰或海浪形状,隆起的条形纹路和有力的漩涡纹路充满了力量感和与万变之自然的争斗感(图一)。

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日本作为岛国的特征,这些纹路和造型的创作来源很可能是海浪;更深一步说,它们还体现了大和民族的自信、旺盛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追求,以及——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来说——大和民族的侵略扩张的本性。

图一 绳纹时代陶器图二 弥生时代陶器但到了弥生时期,这种张扬高调的风格就逐渐消失了,陶器变的严整洗练,加上简单的几何纹样,显得朴素许多(图二)。

上古时代后期的古坟时代,出现了很有特色的作为副葬品的埴轮,可分为抽象性很强的圆筒埴轮和具象许多的形象埴轮,人们开始将日常观察到的形象融入陶工艺,其形象之丰富令人惊叹。

在这个时期,陶器主要由一批社会底层的人群制作,从而有了实用性很强的土师器和须惠器,因此这个阶段的陶器风格是朴素实用的。

日本古畫名品精選

日本古畫名品精選

日本古畫名品精選日本古画简史日本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两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漫长进程,在古代和近代先后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深刻影响,并与本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

古代飞鸟和白凤时代(6世纪末—710’中国唐代)中国绘画开始引进的时代。

日本积极引入佛教和儒学,日本绘画深受中国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技法的影响。

奈良时代(710—794,中国唐代)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时代,佛教绘画尤盛,广泛吸取中国唐代绘画技法和样式。

平安时代(794—11S,中国唐末、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初)唐风文化极盛并向国风文化过渡的时代。

前期出现空海等入唐八家,他们归国后在彩色画、白描画中融入密教(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思想,加之和歌文学建立,使日本画坛面目为之一新。

以中国人物故事和建筑风景为创作题材的『唐绘』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发展。

平安时代后期,『大和绘』兴起,包括月次绘、四季绘、名胜绘等,充满诗意地描绘日本风土人情,确立了日本绘画的古典样式,绘卷成为其最重要的形式。

中世镰仓时代( 1185—1333,中国南宋、元初)画坛深受宋代禅宗思想的影响,呈现多元、多层次和相互交叉的复杂面貌。

绘卷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颇具宫廷特色的『似绘技』流行,一批写实性肖像画产生,这一技法也促进了『歌仙绘』的产生。

室町时代( 1336——1573,中国元初、明)水墨画的开创时代。

佛绘师明兆开水墨画法之宗,周文承其衣钵,雪舟等杨、狩野正信发扬光大,将其发展为民族化的水墨画——汉画。

汉画的狩野派发展极尽荣盛,宫廷画师的地位成了世袭制,土佐派兴起。

近世安土桃山时代( 1573—1603,中国明末)障屏画的黄金时代。

狩野派吸收大和绘与汉画之长,创出金碧辉煌、极富装饰性的障屏画,极尽繁盛,代表人物为狩野永德、狩野光信、狩野山乐等画家。

江户时代(1603—1867,中国清代)风俗画称霸的时代。

土佐派与住吉派成为大和绘家传艺术的标榜。

受明清水墨画影响而产生的日本文人画家池大雅、与谢芜村,丰富了日本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大阪的工艺品

大阪的工艺品

大阪的工艺品大阪是日本最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品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代表性的大阪工艺品。

1. 大阪扇子- 扇子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大阪扇子以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备受瞩目。

大阪扇子通常由木材、纸、丝绸和竹子制成,经过手工雕刻和绘画装饰。

它们常常作为精美的礼品或装饰品,在夏季的传统节日、舞蹈表演和庆典中得到广泛使用。

2. 天保山剪纸- 大阪天保山剪纸是一种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起源于江户时代。

它以其精细的剪纸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

天保山剪纸通常由纸张和剪刀制成,在剪刀的熟练操作下,艺术家可以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图案。

这些剪纸作品常常被用作装饰品、礼品和节日的装饰。

3. 大阪娃娃- 大阪娃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玩具,它以其可爱的外观和精致的制作而著称。

大阪娃娃通常由布料、丝绸和填充材料制成,经过手工缝制和装饰。

这些娃娃常常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服装和特色,名副其实地展示了日本文化的美丽和魅力。

它们通常被作为纪念品、礼品和收藏品。

4. 大阪琉璃- 大阪琉璃是一种古老的玻璃制作工艺,在日本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大阪琉璃制品通常由多种颜色和质地的玻璃制成,经过精湛的玻璃工艺,制成各种精致的花瓶、酒杯、碟子等。

这些琉璃制品以其独特的色彩和透明度而闻名,它们被广泛用于装饰和礼品。

5. 高岛瓷- 高岛瓷是大阪最著名的陶瓷制作工艺之一,拥有数百年的历史。

高岛瓷制品通常由优质的瓷土制成,经过多道工序的精细加工和烧制而成。

这些陶瓷制品以其精致的质地和独特的韵味而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的喜爱。

高岛瓷制品包括花瓶、碗、盘子等,它们常常被用作装饰品、收藏品和礼品。

大阪的工艺品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艺术的风采,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日本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无论是作为礼品、装饰品还是收藏品,这些工艺品都展现了大阪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在游览大阪的过程中购买,还是在品味日本文化的旅程中选择,大阪的工艺品都值得我们的珍藏和欣赏。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五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五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第五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日本发展的概况。 2.掌握古代日本陶瓷工艺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作品。 3.掌握古代日本漆器工艺的基本状况,尤其是莳绘工艺 的发展、特色及代表作品和人物。 4.掌握古代日本金属工艺发展的基本线索。 5.掌握古代日本染织工艺的基本状况和代表作品。 6.了解古代日本工艺美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7.掌握古代日本工艺美术的审美特质。
第二节 陶瓷工艺
一、上古时期 (一)绳纹式陶器 ·绳纹式陶器最能够代表日本上古文明的艺术特色,它不 但数量极多,而且种类和样式异常丰富。 ·绳纹文化时代一般分为早、前、中、后、晚5个时期。 ·早期的陶器底部有尖形的、圆形的。器壁上用篦尖刻画 出精美的纹样,或用绳子缠在器壁上后滚动器物,或用贝 壳押印成奇特的装饰纹样,同时,调整器物的形制。这样 的纹样被称为“押型纹”“捻绳纹”“贝壳纹”。这些都 不是有意识做出的纹样效果。 ·但是这个时期开始至下一个时期前期,纹样便是有意识 行为的结果了。用施纹器具精心加工,出现了很多用竹管 等做成的专用于装饰纹样的工具。口缘部分呈波形等各种 有变化的形态。 ·到了中期,这种倾向达到高潮,表现为用黏土做的“绳 子”隆起的纹饰,而且器皿厚而大,口缘的波形纹也变得 像大型的把手一样,充满着力度和量感。
(三)埴轮 ·埴轮在日本各地均有发现,其中数量和式样最多的是关 东地区,这说明,远离都城而草木茂盛的农村是工匠们随 心所欲地制作埴轮的好地方。埴轮按其形制和风格特征可 分为“圆筒埴轮”和“形象埴轮”两大类型。 ·圆筒埴轮的基本特征是器物上下呈圆筒状,类似器座, 是一种抽象性很强的陶塑纪念物,作为丧葬用品。另有类 似壶形上端敞口呈牵牛花状的埴轮,也颇具特色。 ·形象埴轮的形制非常丰富,以表现与人们生活有直接关 系的内容为其特征,是一种具象性很强的陶制纪念物。形 象埴轮包括模拟住宅、仓库等形状的“房屋埴轮”,模拟 战争中的盾、箭袋、甲胄,生活中的扇子、杯子,甚至船 等物品和器具形象的“器物埴轮”,模拟武士、农夫、巫 师等人物形象的“人物埴轮”(图 5-2),以及模拟与人类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的“动物埴轮”等4种类 别。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1. 日本传统艺术的概述日本传统艺术是日本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日本人民的热爱和推崇。

这些艺术形式包括绘画、花艺、茶道、剪纸、和服等,它们不仅体现了日本人民的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传统价值的尊重。

2. 日本传统绘画日本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其中,最有名的是水墨画(Sumi-e)和浮世绘(Ukiyo-e)。

•水墨画(Sumi-e):水墨画是使用墨汁和水绘制的艺术形式,通常以山水、花鸟为主题,追求简洁、流畅和自然的笔触。

它强调墨色的变化和空白的运用,可以通过简练的线条和渐变的灰调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浮世绘(Ukiyo-e):浮世绘是一种以木版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艺术,主题包括风景、历史和戏剧。

浮世绘以生动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描绘了日本人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对时尚和娱乐的追求。

3. 日本传统花艺日本花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哲学理念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華道(Kado)和生花(Ikebana)。

•華道(Kado):華道是一种追求自然、简约和平静的花艺形式。

它强调作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创造一种富有意境和静谧的空间。

華道追求山水的美和虚实相生的原则,通过花材的选择、形状切割和摆放来表现自然之美。

•生花(Ikebana):生花是一种注重花材摆放和姿态的花艺形式。

它强调平衡和对比,追求一种简单而精致的美。

生花注重空间感和节奏感,通过选择合适的花材、使用不同的容器和加入其他元素来创造独特的作品。

4. 日本茶道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内外的和谐和恬淡的生活态度。

茶道追求简约、自然和平静,通过礼仪、艺术和心灵交流来达到心灵的净化。

•茶道的过程:茶道的过程分为数个步骤,包括烧水、泡茶、奉茶和拜茶等。

茶道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礼仪和规范,这些规范代表了对尊重和谦逊的追求。

•茶道的精神:茶道注重仪式的过程和心灵的交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铜铎(Dotaku)——日本最早、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制品
流水纹铜铎 弥生时代 公元2~3世纪
古坟时代
技法:铸金、雕金、锻金 种类:铜镜、马具、剑、甲胄 金属最基本的加工技术已经完全形成并走向成熟
直弧纹铜镜 古坟时代 公元4世纪
铜冠 公元5世纪
飞鸟时代
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 佛教文化的影响 使金属工艺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
“人物埴轮”:模拟武士、农夫、巫师及师等人物形象 “动物埴轮”:模拟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
箭筒 5世纪前半期 古坟时代
猪 犬 大阪府昼神车(土冢)古坟 古坟时代
弹琴的男子 高72.7cm
6~7世纪
群马县朝仓出土
(四)土师器
实用品 继承弥生式陶器传统的类型 在日本全国被定形化并大量生产 因而逐渐丧失了个性的表现 其后在神社的陶器中留存着一线发展生机
深钵 绳纹时代 高35.7cm 底径12cm 盛冈市
深钵 绳纹时代中期
新泻县马高遗迹
悬吊陶器 绳纹时代中期
土偶 绳纹时代中期
山梨县上黑驹遗迹
绳纹后期:
平面的表现 施纹方法:以磨削手法为主,就是将器壁上绳纹的一部分 磨削而形成纹样带 器型:开始小型化,陶瓶形、香炉形 纹样:明丽而充满韵律感,在晚期时达到了极至 开始有了涂上红色涂料的装饰手法, 且能看出精制品和粗制器的区别
尖底深钵
绳纹时代早期
北海道函馆空港中野遗迹
绳纹前期
开始有意识
用施纹工具(竹管等)使器物口缘呈波形
绳纹中期:
装饰倾向达到高潮, 表现用黏土做的“绳子”隆起的纹, 而且器皿厚而大, 口缘的波形纹也变得像大型的把手一样 充满着力度和量感 装饰纹样:人面及动物的表现 其中蛇的表现引人注目

06日本古代工艺美术

06日本古代工艺美术

(一)上古时期工艺美术(前80世纪至公元6世纪)
• 绳纹文化、弥生文化、古坟时代
• 绳纹文化时期受外来影响较小,最能代表日本上古 文明的特征
• 造型装饰呈现单一的民族风格:静穆、神秘、宗教 性、自然性
• 陶工艺、漆工艺、金属工艺
• 陶工艺
绳纹文化时期:绳纹式陶器 早、前期--尖、圆底,蓖尖刻画、绳缠、贝壳压印饰 中期----器形厚重、堆砌隆起绳子纹、把手以纹饰 后期----平面化装饰,韵律感强 晚期----有了红色绘料的装饰手法,分精、粗制品 弥生文化时期:陶轮生产、竹刮刀、尖状工具刻画纹
• “和”的思想(日本人的团队精神)
• “和”指“和睦”“协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团结协 作的精神,又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日本,“和”的传统 由来已久,神道教的经典《日本书纪》中就记载着八百万 神,居住在高天原上,他们各司其职,相处和睦,灾难来临时, 团结协作,共同渡过难关。

神道相信上界的神灵、人类和大自然都是一个统
江户时代
公元17世纪初~公元19世纪后半 清
近代 明治维新
公元19世纪后半~公元20世纪中 清晚~民国
四、工艺美术分期
• 上古文明时期:绳纹文化、弥生文化、古坟时代 • 唐风时期:飞鸟时代、白凤时代、奈良时代 • 和风时期:平安时代 • 幕府时期:镰仓时代 室町时代 桃山时代 • 市民美术时期: 江户时代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一、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亚洲东端的岛国 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和1000多个 小岛组成
• 地理环境与日本人的自然观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境内青山层峦叠翠,众多的湖、 溪、河、川点缀其中,但是火山、海啸、地震等频发。 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其一,纤细敏感、认真细致。岛国环境使日本人多 接触小规模景物,他们也乐于以纤丽纤小作为其审美 的旨趣,强调“悟”性、“以小见大”、“于细微之 处见功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很强的陶制纪念物。右图为模拟武士、农夫、巫师及师等人物形象的“人物埴轮”。
由此看出,为了让死者在冥府也能获得欢乐而以大量埴轮进行陪葬,是产生这些形态各
异、风格多样的陶艺作品的动力和原因。
人物埴轮 前桥出土 古坟时代
内心的世界。
到了绳纹后期,陶器转向了平面的表现,这时的表现特征 是施纹方法以磨消手法为主,就是将器壁上绳纹的一部分磨消而形 成纹样带。与此同时,器形开始小型化,陶瓶形、香炉形等陶器样
式多了起来。
这个时期,已经能够制作出相当完美的陶器工艺品了。
《遮光器土偶》出土于宫 城县东比须田遗址,绳纹 晚期。土质,高36.1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
因此,自然主义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 色,它与工艺装饰性并非对立,而是和谐统一。
关于日本
• 文化环境 日本文化绝少过分夸张和强烈的表露,
而是倾心于一芥小草、一片树叶、一朵无名花、一 颗碎石,让人从中慢慢体会浓郁和细腻的人情。恰 恰在日语中,浓郁和细腻是一个词,这在各国语言 中极其罕见。日本美术有时以片山独枝寓意万里盛 景,鸟语花香暗示四季变迁,枯淡山水象征峰峦苍 翠、流水淙淙。它注重内在的含蓄甚于外露的辉煌, 追求洗练的高雅甚于繁丽华奢。
画出精美的纹样,或用绳子缠在器壁上后滚动器物,或用贝壳押印 成奇特的装饰纹样,同时调整器物的形制。这样的纹样被称为“押 型纹”“捻绳纹”“贝壳纹”。这些纹样最初都是较自然地形成的。
由绳纹前期开始,纹样便是有意识行为的结果了。从而使 得专用来做装饰纹样的工具出现了很多。
到了绳纹中期,这种倾向达到高潮,表现用黏土做的“绳 子”隆起的纹,而且器皿厚而大,口缘的波形纹也变得像大型把手 一样,充满着力度和量感。当时的人们在陶器上寄托和表现着自己
小岛和大洋的地理环境,使日本没数 即能长久保持自身本色,又能随时融入世界大潮。
关于日本
• 社会背景 古代的日本大大得惠于海洋。
四面环海的环境,使它构成阻挡外来侵略 的天然屏障,又形成向外学习、对外扩张、 对外贸易的坦途。弹丸小岛、高密度的人 口和单一的民族结构,又迫使日本必然具 备高度内聚力。在中国苦于北部边患时, 日本的周边除了靠近强大而温和的中国外, 没有任何能对它造成威胁的国家。
前桥出土
古坟时代(6世纪) 人物埴轮
埴轮在日本各地均有发现,其中数量和式样最多的是关东地区。埴轮
按其形制和风格特征可分为“圆筒埴轮”和“形象埴轮”两大类型。
圆筒埴轮的基本特征是器物上下呈圆筒状,类似器座,是一种抽象性很强的陶塑纪念物,
被作为丧葬用品。
形象埴轮的形制非常丰富,它以表现人们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为其特征,是一种具象
弥生时代是由狩猎、采集的经济向生产经济发展的时期,于是陶器 制作进而向着定型化的生产方向发展。
(三)埴轮
埴轮是古坟的附属物,是贵族阶层的东西,但制作埴轮的作者大都
是社会底层的人。这些无名创作者大概从属于一个叫做“土师部”的集
团,平时他们作为农民,绝不会进入艺术家的部类,这样就有可能生产 如此朴素的艺术作品。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 专题调查报告
探究目标
• 体会日本工艺美术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及独 特的艺术风格,理解其在世界工艺美术中 的重要位置
• 欣赏并体会做为东方工艺文化的典型代表 之一的日本工艺美术所体现的东方民族特 有的审美观念
日本
关于日本
• 地理环境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的群岛
国家,比邻全世界最大的洲——亚洲,环绕全世界最 大的洋——太平洋。它最初与亚洲大陆连在一起,大 约30~40万年由于地球板块的移动而与大陆游离开。 至今,它由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4个大岛和 3900多个小岛组成,领陆面积只有377380平方公里, 为欧洲或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但是由于其领陆所 跨经纬度是领陆面积相近的国家中最大的,这在资 源和交通上有莫大的好处。
一、上古时代 二、飞鸟时代 三、奈良时代 四、平安时代 五、镰仓时代 六、室町时代 七、安土桃山时代 八、江户时代
上古时期
• 陶瓷工艺 • 金属工艺
上古时期的陶瓷工艺
(一)绳纹式陶器 绳纹式陶器最能够代表日本上古文明的艺术特色。在长达
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绳纹式陶器分布在日本整个国土。 绳纹早期陶器的底部有尖形的、圆形的。器壁上用篦尖刻
关于日本
• 自然特色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多台风
的国家,日本人无法与这些排山倒海的爆发性自然 力抗争,只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日本 列岛的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培养了日本人对自然 的敏感。比如做为日本国花的樱花每年一度开放时, 樱花从最南边的的八重山率先吐蕾,然后依次向北 推移到冲绳、鹿儿岛、京都、东京、札幌、稚内, 所到之处被称为“樱花前线”,这在世上决无仅见。
《遮光器土偶》
出土于宫城县东比须田遗址 绳纹晚期 土质,高36.1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上古时期的陶瓷工艺
(二)弥生式陶器
弥生式陶器与绳纹式陶器相比,烧成温度较高、呈色为赤褐色的较 多。形制以罐形、翁形为主,尚有很多高杯形的陶器。已有很多造型严 整的陶器出现,说明此时已开始用辘轳。装饰方面用竹刮刀和梳子状的 工具刻画的纹样较多。
日本美术的审美情绪——幽、玄、佗、 寂,使人在凝神静察中品味最深层的美感——物哀, 即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眷念和淡淡伤感。
关于日本
• 宗教信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本的主要宗教有神道、佛教、基督教。神道是
从日本民族的生活体验中产生和培育起来的发端于原始时代的 自然宗教,但也受到了佛教、儒教的影响。
古代,在主张导入佛教的力量强大时,神道系统也在 神社里建神宫寺,做出神佛融合的姿态。但在佛教势力趋小时, 神道就恢复和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到近世,在儒教势力强大时, 神道就做出神儒融合的姿态,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开始强调自 己的独立性。在基督教传入日本时,虽然没有出现神道与基督 教的融合,但信奉基督教的人却也相当可观,后被统治者禁绝。 明治维新后,在政府和神道系统的倡导下,一时“废佛毁释”, 给佛教以沉重打击,致使佛教打出“护国爱民”的旗号谋求再 生。基督教虽然在西方的压力下得以恢复传教自由,但随着国 家主义的高涨难以获得大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 也被禁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